夺回政权的康熙帝
Posted 白旗
篇首语:于高山之巅,方见大河奔涌;于群峰之上,更觉长风浩荡。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夺回政权的康熙帝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夺回政权的康熙帝
康熙帝登基时只有八岁。他的父亲顺治帝去世前,命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四位大臣辅政。在这四人中,索尼资格最老,威信很高,但年纪大了,不太愿意管事。遏必隆虽屡立战功,但生性平庸,遇事随声附和。苏克萨哈出身正白旗,本来依附多尔衮。多尔衮死后,他马上站出来告发多尔衮的罪状,因此也受到顺治帝的重用,但满朝文武都不太喜欢他。鳌拜骁勇善战,军功赫赫,曾在攻打明朝军队以及李自成、张献忠的战斗中立下大功,备受皇太极器重。但在顺治帝的遗命中,鳌拜只能排在索尼和苏克萨哈的后面,心里非常不高兴。康熙帝年纪尚幼,朝政主要由以鳌拜为首的两黄旗(正黄旗与镶黄旗)官员把持。两黄旗与两白旗(正白旗与镶白旗)之间存在难以调和的利益冲突。起因还要追溯到清太宗皇太极去世。当时,两黄旗拥立皇太极长子豪格,两白旗拥立皇太极弟弟多尔衮,相争不下。正在此时,李自成攻入北京城,明朝灭亡,对于满族人来说是个绝好的机会。于是,双方各自作出让步,豪格和多尔衮谁也不称帝,大家拥立皇太极第九子福临即位。但两黄旗与两白旗之间积怨甚深。
后来,多尔衮执政时明显偏袒两白旗,圈地时将肥沃的土地给了正白旗,引起两黄旗贵族的不满。如今鳌拜大权在握,便提出要按照旗的顺序来重新分配土地,这样肥沃的土地就应该分给正黄旗。然而距离圈地已经过去二十年,重新换地的话可能会引发社会动荡不安,很多大臣表示反对。在辅政大臣中,属于正白旗的苏克萨哈坚决反对,但其他两位大臣都代表两黄旗的利益,支持鳌拜。虽然最后没有换成,但辅政大臣之间的矛盾已经难以调和。
由于苏纳海、朱昌祚、王登联三位大臣旗帜鲜明地反对黄、白旗换地,鳌拜非常愤怒,一定要将他们置之死地。康熙帝出面,不希望杀大臣。但辅政大臣中,索尼和遏必隆支持鳌拜,苏克萨哈见这种场面,虽然反对但也不好做声,于是保持沉默。这样,三位大臣被处死。
这件事过后,康熙帝意识到,四位辅政大臣都是守旧势力的代表。再加上他们怀念关外的生活,始终不觉得北京才是大清朝的首都,动不动就说要回老家去,这非常不利于清政权对全国的统治。要想亲政,就必须搬掉辅政大臣。而在四位大臣中,实力最雄厚、野心最大的是鳌拜。
鳌拜不仅自己军功显赫,而且家族势力强大。他的弟弟、儿子都在朝内担任重要职务,亲信遍布朝廷内外。他本人又极其嚣张,经常把奏折拿回家中和谋士商议处理,完全不把康熙帝和其他官员放在眼里。有一次,鳌拜生病,康熙帝去探望,不料卫士却在鳌拜的床下搜出一把刀,气氛非常紧张。康熙帝却笑笑说:“这是满洲人的习俗,别大惊小怪!”但康熙帝已能感觉到来自鳌拜的威胁,于是决心铲除他。
十四岁时,康熙开始亲政,但鳌拜仍把持大权。四位辅政大臣中,索尼已经去世,苏克萨哈要求辞去职务。这样一来,遏必隆和鳌拜也必须放弃权力,这是鳌拜最不能容忍的。于是,他给苏克萨哈罗织罪状,要将其斩首,还要抄他的家。康熙帝不同意。鳌拜便在康熙帝面前捋袖子挥拳头,一定要杀苏克萨哈。康熙帝自知威信不够,无奈同意,最终苏克萨哈被处绞刑。
康熙帝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鳌拜是自己亲政的最大障碍。他选拔了一批十五六岁的少年,每天在宫里练习摔跤。鳌拜以为康熙帝爱玩,不理朝政,反而心里暗喜。
在夺权路上,康熙帝的祖母孝庄皇太后利用自己的才智和威望,帮了大忙。康熙帝暗地里调兵遣将,将鳌拜的亲信都调离北京,又派自己的亲信接管了禁卫军。康熙八年(1669)五月,康熙帝传旨令鳌拜进宫,鳌拜毫无防备,刚走到宫门口,就被练习摔跤的少年们抓住,关到了监狱中。
康熙帝宣布了鳌拜三十条罪状,革去了他的官职,但免于处死。鳌拜的党羽或者被杀,或者被革职。十六岁的康熙帝以非凡的智慧和勇气,平稳夺回了原本属于自己的权力,成为一代有为君主。
康熙帝政权
光绪是怎样做皇帝的
能够像康熙帝那样夺回政权的小皇帝,实在寥寥无几。很多小皇帝从小到大,一直在做傀儡。即便名义上可以亲政,朝政大权实际也掌握在别人手里。
康熙帝之后二百年,清朝出了一位对权力无限渴望的太后――慈禧太后。咸丰帝病死后,她立自己六岁的儿子载淳为帝,这就是同治皇帝。慈禧太后与慈安太后同时临朝听政。同治帝在位十三年,前十二年一直由两位太后处理朝政。好不容易轮到自己亲政了,只过了一年多,他就因为天花离开了人世。
同治帝去世后没有子嗣,慈禧太后当天就确定了立醇亲王三岁的儿子载为帝,就是光绪帝。她已经尝到了临朝听政的甜头,再也不愿轻易放弃。
载即位时,还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他坐在龙椅上接受百官的朝贺,很快就坐不住了,大哭起来,一边哭还一边喊:“额娘,我要回家!”登基大典就在小皇帝不停的哭闹声中结束。小皇帝还不知道,自己要以一个傀儡的身份,度过接下来的三十四年。
光绪帝的母亲是慈禧太后的亲妹妹。按照亲缘关系来说,光绪帝既是慈禧太后的侄子,又是外甥。但光绪帝刚一进宫,慈禧太后便要他改口叫自己“亲爸爸”(即“皇阿玛”),树立自己的威严。她还要求光绪帝的师父翁同注重对光绪进行“孝”的教育,除了不断温习“二十四孝”之外,还要讲授《孝经》,给光绪帝灌输“母子君臣”的思想,为自己日后的专权打好基础。
几年之后,慈安太后去世,慈禧太后得以独揽大权。她还按照自己的喜好调整军机处,将阻碍自己专权的恭亲王奕撤职,另派光绪帝的生父醇亲王执掌军机处。这样,朝廷内外的一切大权,已经全在慈禧太后的掌握之中。
随着光绪帝一天天长大,亲政也逐渐提上了日程。慈禧太后自作主张,将侄女嫁给光绪帝,并明确指出他们的儿子将来就是皇位的继承人。光绪帝大婚之后,慈禧太后名义上交还权力,实际上仍然是幕后的决策者。朝廷内大小事务,大臣们要先向慈禧太后请示,然后才能禀奏光绪帝。
年轻的光绪帝不愿再做傀儡。他暗中在朝廷里培植了一批自己的势力,使朝廷内形成了帝党和后党相争的局面。1895年,中国在甲午战争中战败,大大刺激了光绪帝,他深切感觉到了亡国的危险。再加上康有为等人上书要求变法图强,这位君主动心了,想通过变法改革,摆脱亡国的命运,使国家富强起来。
慈禧太后却是顽固的守旧派。她认为祖宗之法绝不可变,为此还把光绪帝找来,大骂一顿。平常懦弱胆小的光绪帝这次却极为坚决地说:“要是不给我权力,我宁可退位!”慈禧太后没想到光绪帝竟然会以退位来要挟她,考虑后决定妥协。于是,1898年,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开始变法。
然而,朝廷内的守旧势力占了上风。无论光绪帝颁布多少诏书,他们或者置之不理,或者阳奉阴违。光绪帝无奈,只好罢免礼部怀塔布等六位大臣,使慈禧太后感到自己的权力受到了威胁。于是,慈禧太后秘密调集地方军队,驻扎在北京郊区和天津,以防不测。
形势危急,光绪帝找来康有为等人商议对策。他们将求救的目光投向了袁世凯,希望袁世凯能刺杀荣禄、软禁慈禧太后,保住光绪的帝位。谭嗣同自告奋勇前去游说,却没想到袁世凯是个出尔反尔的小人。谭嗣同刚一离开,袁世凯立刻去天津告密,出卖了光绪帝。慈禧太后马上发动戊戌政变,抓起光绪帝并将其囚禁在中南海的瀛台,同时抓捕维新派人士,在菜市口杀害了谭嗣同等六人,制造了“戊戌六君子”事件。
从此,光绪帝每天除了上朝之外,再也没有自己自由的时间。上朝时,只有得到太后同意,光绪帝才能说几句话,也没有大臣把他的话当真。大家都清楚,这不过是作秀,大权都握在太后那里,太后的话才是圣旨。
光绪帝曾经垂泪叹道:“我还不如汉献帝呢!”直到去世,他始终未能摆脱这种囚徒一般的生活。
相关参考
能够像康熙帝那样夺回政权的小皇帝,实在寥寥无几。很多小皇帝从小到大,一直在做傀儡。即便名义上可以亲政,朝政大权实际也掌握在别人手里。 康熙帝之后二百年,清朝出了一位对权力无限渴望的太后——慈禧太
古代的时候是封建王朝,在这样的王朝背景之下,皇位就成为了每一个皇子都惦记的目标。为了皇位的争夺,皇子们不惜一切代价进行残杀,最为有名的就是康熙帝晚年时期出现的九子夺嫡,这样的事情在历史上并不少见。即使
大家好,这里是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康熙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康熙被誉为清圣祖,是清朝最有作为的皇帝之一。8岁登基。16岁挫败权臣鳌拜夺回大权。军事上,削三藩,收台湾、驱沙俄,创“多伦会盟”联盟蒙古。政治
皇权专政的封建社会,有一位皇帝饱受磨难,沦为俘虏,回国后再沦为囚犯,最后又再次登上皇位,也为后世做了件好事,他究竟是谁?明英宗朱祁镇,出生三个月被封为太子,公元1435年,七岁的朱祁镇即位登基称帝。北
南明最后一个政权灭亡的那年,顺治帝已经病死,他的儿子玄烨(音yè)即位,这就是清圣祖,也叫康熙帝。康熙帝即位的时候,年纪才八岁。按照顺治帝的遗诏,由四个满族大臣帮助他处理国家大事,叫做辅政大臣。四个辅
顺治皇帝死了下面是谁当的皇帝呀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年号康熙。康熙帝8岁登基,14岁亲政,在位62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康熙帝少年时就挫败了权臣鳌拜,完全夺回朝廷大权,开始真正亲政的阶段
后妃是中国古代妇女中的一类特殊人物,她们既有着一般妇女的遭遇和命运,又有鲜为人知的宫中陪王伴驾的特殊生活。清王朝作为最后一个统治中国的少数民族政权,给后人留下了许多扑朔迷离的历史事件,尤其是皇帝的后妃
...驾的特殊生活。清王朝作为最后一个统治中国的少数民族政权,给后人留下了许多扑朔迷离的历史事件,尤其是皇帝的后妃更为近人所津津乐道,这些后妃当中又有几对出自一家的姐妹花,她们为清王朝五彩斑斓的历史添加了一...
...后的叔父。中国清代康熙朝大臣,在协助康熙帝巩固清朝政权的过程中,立下汗马功劳,平定了“三藩之乱”,成为朝廷里最有权势的大臣。索额图初为侍卫,康熙七年,任吏部右侍郎。康熙八年五月,辞去侍郎职务,任一等侍...
...后的叔父。中国清代康熙朝大臣,在协助康熙帝巩固清朝政权的过程中,立下汗马功劳,平定了“三藩之乱”,成为朝廷里最有权势的大臣。索额图初为侍卫,康熙七年,任吏部右侍郎。康熙八年五月,辞去侍郎职务,任一等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