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帝钦定的十三世达赖
Posted 达赖喇嘛
篇首语:人们在诗中赞美鱼的自由,在餐桌上吃掉自由的鱼。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光绪帝钦定的十三世达赖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光绪帝钦定的十三世达赖
十三世达赖喇嘛是乾隆皇帝建立金瓶掣签制度以来,继九世达赖之后,在清代又一个未经金瓶掣签而确定为转世灵童的达赖喇嘛;而其免予掣签,与九世达赖一样,是经过皇帝批准的。十二世达赖喇嘛逝世以后,西藏地方政府经过组织力量寻访于光绪二年在拉萨东南的朗顿村,找到罗桑塔开甲错,认为是转世灵童。于是请奏皇帝对灵童罗桑塔开甲错免予金瓶掣签。光绪皇帝接奏后降旨:"罗桑塔开甲错即作为达赖喇嘛之呼毕勒罕,毋庸掣瓶。"由此,确定了十三世达赖喇嘛。
光绪三年十一月,灵童罗桑塔开甲错被从塔波地区迎至拉萨,按照惯例在日光殿,举行了转世灵童拜接圣旨的仪式。宣读完毕,达赖喇嘛转世灵童为谢皇恩,向东方行三跪九叩大礼,向两位大臣赠哈达、茶叶等礼物。接着举行了盛大的宗教仪式,以示庆贺。
光绪四年一月,八世班禅在蔡公堂为十三世达赖喇嘛灵童剪发剃度,取法名土登嘉措。噶厦请驻藏大臣转奏皇帝:"达赖喇嘛坐床大典,拟于明年(藏历土兔年)举行,请予恩准,并请准按惯例使用金册金印,乘用黄轿。"对此,光绪降旨,赏给黄哈达一方、佛一尊、铃杵一分、念珠一串,并赏给他的父亲工噶仁青官衔。""准许达赖喇嘛钤用金印及黄轿、黄车、黄鞍、黄缰以及黄布城。"
青蛙小牛鸭子鹦鹉狐狸灰狼考研逃犯古代玄武门
历史人物 噶尔丹简介
噶尔丹(Galdan,源自藏语“甘丹”,意为兜率天,1644年-1697年),绰罗斯氏,是17世纪厄鲁特蒙古(卫拉特)准噶尔部首领,也先的后裔,巴图尔珲台吉第六子。早年被五世达赖喇嘛认定为三世尹咱呼图克图(温萨活佛)的转世,入西藏学佛。1670年,其兄僧格珲台吉在准噶尔贵族内讧中被杀。噶尔丹得到达赖允许而还俗,自西藏返回,击败政敌,成为准噶尔部珲台吉。
噶尔丹夺得准噶尔统治权后,便积极向外扩张。1676年,噶尔丹俘获其叔父楚琥尔乌巴什,并击败和硕特部首领鄂齐尔图汗。1678年,达赖喇嘛赠以“博硕克图汗”称号。他征服哈萨克、灭叶尔羌汗国,称雄西域。1688年,进攻喀尔喀蒙古土谢图汗部,继而进军内蒙古乌兰布通,威逼北京。康熙帝遂发动三征噶尔丹之役。1690年乌兰布通之战,噶尔丹败退至科布多。1696年昭莫多(今蒙古国肯特山南)之战,噶尔丹主力军被清军击溃,侄儿策妄阿拉布坦也背叛他。1697年,康熙帝第三次征讨噶尔丹时,他死于科布多(一说自杀,一说病死)。
葛尔丹的家族关系:
父亲:巴图尔珲台吉
母亲:额敏达喇
胞兄:僧格
胞弟:温春
妻子:阿努可敦、阿海可敦、布凌可敦
儿子:色布腾巴尔珠尔(阿努所出,1696年被哈密俘获,解送清朝,封一等侍卫)、车凌三鲁普(布凌所出,噶尔丹死后降清,入京途中死于天花)
女儿:钟齐海(阿努所出,噶尔丹死后降清,配二等侍卫沙克都尔)
相关参考
康熙 公元1682年(康熙二十一年),五世达赖喇嘛圆寂。掌握西藏政教大权的第司桑结嘉措,为了巩固个人的地位和权势,竟然隐匿达赖逝世之情,对朝廷秘不报丧,而且凡事仍然假借五世达赖的名义进行。公元1
顺治帝
1954年9月11日,毛泽东接见十四世达赖喇嘛(前排右一)和十世班禅额尔德尼(右三)。班禅左边为张澜。本文摘自《毛泽东与重大决策纪实》,张树德著,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叛乱与平叛的战幕拉开,毛泽东命令只准
新中国还在胎动的时候,毛泽东就以其战略家的眼光,开始筹划解放西藏的谋略:「”经营西藏,不吃地方”。要重视做达赖等上层人士的统战工作。1951年终于达成了和平解放西藏的办法「”十七条协议”。第一条就是要
宗喀巴大师(1357~1419),藏族历史上伟大的精神领袖,青海湟中人,藏传佛教格鲁派创立者、佛教理论家。宗喀巴被藏族人尊称为“第二佛陀”,同时也被认为是文殊菩萨的转世,他还有一个尊称:杰·仁波切,意
乾隆对中华民族领土贡献篇之三:西藏篇在上两期,我分别讲到乾隆对中华民族领土贡献篇之新疆篇和西南篇,今天我们来继续来讲,乾隆十全武功政绩的最后一战:尼泊尔之战尼泊尔位于西藏南部,坐落于喜马拉雅山南坡,与
清朝册封四大活佛的原因:加强了清朝对蒙藏地区的管辖,清朝为了更好地治理西藏,又令七世达赖喇嘛掌管地方政权,开始政教合一。1959年流亡在印度的是第十四世达赖。由于达赖和班禅两个喇嘛系统均采用独特的活佛
明治维新之后,明治政府为了加强军国主义思想的控制,决定选一位日本历史上的名将为官方钦定的「”军神”。经过挑选,明治政府钦定镰仓室町幕府之交的楠木正成为日本官方「”军神”。不过日本的战乱历史长达近千年,
导读:“郑声淫”是什么意思?一般认为,是郑国音乐淫秽的意思,用今天音乐审查术语来说,就是“黄色歌曲”。此说出自中国的大圣人孔子之口:“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这段“孔子曰”见于出于《论语・卫
光绪帝作为能够接受新思想、颇有作为的青年皇帝主要表现在他亲政后的十年间(1889-1898)所发生的两件震撼世界的大事件中作出的积极表现。一是中日甲午战争,二是戊戌维新变法运动。光绪帝在甲午战争中站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