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游地府的故事

Posted 判官

篇首语: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唐太宗游地府的故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唐太宗游地府的故事

2、是谁放他还魂人间? 唐太宗李世民死后游地府

唐太宗游地府的故事

  大臣中有一人名叫李淳风,颇精阴阳之术,掐指一算,原来太宗阳寿已尽,很为太宗着急,因为唐太宗是一位圣明的君主,不该如此短命。急切之间,李淳风想起阴司判官崔子玉原是唐太宗的臣子,和自己交情挺好,或者可以通融,使太宗得以加寿。想罢,李淳风给崔子玉写了封书信,命一只大鹤给皇帝送去。
  此时,太宗正渺渺茫茫,魂灵要被勾往地府。见大鹤衔来一封书信,觉得奇怪,拿来一看原来是李淳风给崔子玉的,下面还有一注:“崔子玉是先朝旧臣,请陛下面交此书,以祈回生。”
  太宗这才明白所以,不禁十分感动,但忽又记起武德三年至五年时,自己多次征战,杀人甚多,罪孽难了,怎么能生还呢?
  但不管唐太宗怎么想,怎么忧心忡忡,生魂依然被引到了阎罗殿外。有通事舍人向阎王察报:“唐天子太宗皇帝李世民生魂带到 !”阎王一听,命人唤太宗上殿。唐太宗上殿后,也不跪拜,只抬头向四周观看。殿上有人看见,高声呼喝:“大唐天子,见了阎王为何不拜?!”太宗皇帝起初还在犹豫要不要拜,听到这样叫喊,不禁恼怒,高声说道:“联在长安的时候,只受别人参拜,不习惯参拜别人,况且,联是大唐天子,阎罗是阴司鬼王,为什么要联参拜他呢?”
  阎王一听此言,在群臣面前甚觉羞耻,不由恼羞成怒,命令左右将太宗带出阎罗宝殿,交给判官定罪。
  太宗出了宝殿,问引路的小鬼判官是谁。小鬼回说判官脾气暴躁而且凶狠,不敢说出名字。太宗就说:“那你走近点儿,轻声点不就行了?”
  小鬼听了凑到太宗耳边说道:“姓崔名子玉。”
  唐太宗一听大喜,叫道:“联认得他。”
  不多时,唐太宗已被带到判官厅外。使者进去回察崔子玉道 :“奉大王命令,将太宗皇帝生魂带到,请判官定罪。现在门外,未敢擅自带人。”
  崔子玉一听太宗皇帝驾到,连忙起身,口中直叫“祸事”。暗想:我是太宗臣子,皇帝来了,我不曾远迎,却让皇帝在门外等候,真是失礼!况且原来自己活着的时候,任瓷阳县尉,全家五百多人,乘马食肉,都是皇帝所赐。现在到了冥界,我不报答君恩,反倒如此怠慢。如果判太宗皇帝寿尽,也就什么都不用说了;如果判皇帝还有阳寿,回到长安怪罪下来,全家五百多口,岂不都成鱼肉,任其宰割?崔子玉前思后想,越想越不安,不知如何是好。门外的太宗皇帝见使者去了这么久还不出来,不禁忧心忡忡,思量着是不是使者对判官说了自己什么坏话。
  思虑再三,崔子玉自知难以回避,只好硬着头皮穿好朝服,手执妨版,走出厅外,自报名衔,拜见唐太宗。太宗一见,忙问:“联前参拜者,是洼阳县尉崔子玉吗?”
  崔判官答应是。太宗赐了平身,问:
  “爱卿跟李淳风是朋友吗?’’
  崔子玉点头称是。太宗看看有些希望,忙接着问他们之间情分如何,崔判官不明所以,照实答道:“情同管鲍,堪称莫逆之交。”
  唐太宗听了觉得越发有希望,赶快掏出李淳风的书信说:“这里有李淳风给你的书信。”
  此时,崔判官也有些明白太宗的意思了,想到太宗还阳的后果,不禁面色不悦。但太宗皇帝已经吩咐下来,没有办法,只好跪受书信。崔子玉接过书信后,唐太宗等着结果。不想崔判官却看也不看,就把信装进了怀里。太宗吃了一惊,问他为什么不看信。崔判官没法说出心里话,只好说:“微臣职卑,按礼法不能当着陛下读信。”
  太宗皇帝信以为真,赐了无罪,命崔子玉当堂阅读。
  崔判官没办法,只得拆开了书信,读了起来。读完信后,神色更加难看,连君臣之礼也顾不上了,看到唐太宗正遥望长安,便说:“李淳风若真是我至交好友,怎么会提出这样的事呢?”
  唐太宗一听,顿觉满目羞惭,无地自容。只好低声说:“李淳风信中之意,也是在可否之间。行与不行,你做决定就是。”
  崔子玉见太宗皇帝如此,心里又有所不忍,说道:“可以是可以,只是极为困难。”
  唐太宗听后顿觉失望,惨然央告:
  “卿还肤的性命,不过举手之间。但太子尚在年幼,不知如何处理国家大事,卿是否可以给联三天时间,让联回到长安,把社樱交付太子,再来阴司?”
  说着,太宗皇帝想起太子,不禁泪流满面,动了真情。
  崔判官见太宗如此,心里也觉难受,忙劝太宗宽心,说事J隋可以商量。唐太宗一听话有转机,也便止住了哭声,随崔子玉走进衙门。刚到门里,忽听有人在东侧哭号,太宗问:“什么人哭得这样凄惨?”
  崔判官回说:
  “不是别人,正是建成、元吉两位太子。”
  唐太宗听了觉得奇怪,兄弟之情油然而生,便欲上前相见。崔判官连忙拦住说:“两位太子已经来此多时,屡次状告陛下,口称死得冤枉,诉状凄切,所以阎王才命令将陛下追魂到此,跟他们对证。陛下如果不见到微臣而略作计较,等陛下与两位太子冤家路窄,狭路相逢,臣也就无计可施,没办法搭救陛下回到长安了。我看陛下还是不要去见为好。”
  唐太宗听了这个缘由,不敢久留,匆匆忙忙来到厅上人坐。往下一看,崔判官还在一旁侍立,便叫他上堂同坐。
  崔子玉回说自己官职小,不能同坐。唐太宗说:“此是阴司,同坐无妨。”
  因为急着要与他商量还生之事,便不再拘礼。崔判官见状,知皇帝未曾怪自己失礼,忙上前谢坐。刚刚坐定,见善恶童子正好过来,便叫他进来问道:“你可知太宗皇帝在长安时,做过什么善事?造了多少功德?”
  童子叉手回察:
  “太宗皇帝没做过什么善事,也不曾抄写经卷,按阴司法令,不能还生。”
  崔子玉为了开脱旧主,就问皇帝是否大赦过天下。童子说有三次,共三万六千五百多人得到赦免。崔子玉便问:“既然如此,该有多少功德?”
  童子一听此话,知道判官有意开脱,就推说要问六曹官才能知道。崔判官命他速传六曹官。
  一会儿,六曹官带着唐太宗的生死文簿来到厅前,交给了崔判官。判官一看,太宗皇帝应在位一十三年。连忙在“一”字下面又加一笔,改成了“二十三年”。勾改完毕,正欲转告太宗皇帝,崔子玉忽然想起自己活着的时候官职小,连皇帝的面儿都见不着,何不趁此机会,向太宗皇帝要名正官做做呢!想到这儿,崔判官手执贫版,回奏太宗勾改完毕。
  唐太宗一听,欣喜非常,问崔子玉是怎样改的。崔子玉就想,如果让皇帝一下便得了十年阳寿,皇帝未必让我称心,不如少说些。所以崔子玉只答加了五年阳寿。
  唐太宗只当他已尽力,何况年数非少,自是大喜,立刻许他天下进献贡品,尽归所有。崔子玉见五年可得财物,暗想再加五年定可给自己一名正官了,就说:“因陛下是臣昔日旧主,所以臣为陛下添加五年寿禄,同时又因臣是李淳风的至交好友,他既来信,臣自当尽力,为此又给陛下加了五年寿禄,共计十年。”
  唐太宗一听,惊喜非常,说:“难为你为联再三加寿,联很感谢,如若回到长安,不只天下贡品,连外邦进贡钱物,也都赐给爱卿吧!”
  崔判官原本以为可以弄名正官做做,没想到唐太宗两次都赐给钱财,不提封官,真是有些着急,暗怪太宗皇帝太爱惜官职了。唐太宗见崔子玉受此厚赐也不叩谢,呆了半天也不说话,不解其意,便问:“联回到长安后,卿还要来朝见吗?”
  崔子玉说是。太宗又问何时可以回去。崔判官不称心,有意留难,便说:“还需要陛下写一张文状,留作案底,才能送陛下回去。”
  唐太宗听了有些着急,说:
  “联不知如何撰写,该怎么办呢?”
  崔子玉假意开脱,说:
  “陛下如果不会写文状,臣问陛下一个问题,陛下答出来,就可以回长安了。不过……”太宗皇帝一听,有些害怕,请求崔子玉出个简单点的问题。崔子玉求官心切,暗想不吓皇帝一吓难以称心,就拿来纸笔写道:“问大唐天子太宗皇帝:在武德七年,为何在殿前杀死兄弟,又将父亲囚在后宫?”
  唐太宗一听,先是又惊又怒,后是又急又怕,扔掉问纸说:“这个问题叫联如何回答!”
  崔子玉见了忙收起问纸,借机说道:
  “陛下答不出来,臣能为陛下答吗?”
  太宗一听,转怒为喜,点头答应。崔子玉又接着说:“臣为陛下回答问题,但还要陛下大开尊口。”
  唐太宗有些糊涂了,说:
  “既然你替联回答了,还用联开口吗?”
  崔子玉趁机解释道:
  “不是让陛下开口回答问题。因为臣活着的时候官卑职小,请陛下开口是为求一足之地。”
  唐太宗听后,大大地松了一口气,说:
  “卿为什么不早说呢?你是何方人氏?”
  崔判官见皇帝已答应,连忙回说“蒲州人”。太宗皇帝说:“那就封你为蒲州刺史兼河北廿四州采访使吧。官至御史大夫,赐紫金鱼袋。另外赐你蒲州县库钱二万贯,资助家里。”
  崔子玉一听,大喜过望,立刻叩拜谢恩。谢恩才毕,外面察报:“天府使者到!’’崔子玉问是何事。使者宣告说判官已授蒲州刺史等职,正是太宗皇帝刚才所赐。太宗听了不禁感叹:“原来天界这么快就知道了。联听说阴补阳授,真是不假!”
  提到阳世,太宗皇帝又想起了刚才的问题,便催判官快答。崔判官说其实这个问题很好答,只用“大义灭亲”四个字就行了。唐太宗一听觉得有理,非常高兴,即要回转长安。
  崔子玉又叮嘱了太宗一番,让太宗皇帝多造功德,抄写《大云经》。便送太宗皇帝还阳了。
太宗地府

是谁放他还魂人间? 唐太宗李世民死后游地府

话说唐太宗因为不能履行对泾河龙王的承诺,被魏征杀死后的龙王就来找唐太宗的麻烦,一定要拉他去地狱分个是非曲直。惊吓过度的唐太宗因此卧床不起,随后就驾鹤西去。唐太宗临死前,魏征写了一封书信交给他带去给丰都判官崔珪,以保唐太宗平安归来。原来那崔珪竟然是唐朝旧臣,官至礼部侍郎,与魏征有八拜之交,死后在冥司丰都担任掌管生死簿的判官。

唐太宗魂魄离开后,飘飘荡荡进了地府,正好遇到在这里等候多时的判官崔珪,就拿了魏征的书信给他看。崔珪看了书信,带着唐太宗进了地府的鬼门关,前来面见阎王。那阎王见了唐太宗,跟他说了泾河龙王告状之事,都说那龙王本是该死,就叫判官崔珪拿出生死簿,查看唐太宗的阳寿还有几年。崔判官翻开生死簿,一查不得了,上面注明的时间正好是贞观一十三年,于是就自己作弊,将前面的一加了两笔,改成了三十三年。阎王看到唐太宗还有二十年阳寿,就叫判官崔珪和朱太尉放唐太宗返回阳间。

还魂路上,判官崔珪和朱太尉带着唐太宗游历了地府,过了阴山,穿过十八层地狱,跨过奈河桥,在枉死城里借钱买路,度过六道轮回之所,在超生贵道门,唐太宗因为贪看一对金色鲤鱼在河里戏水,朱太尉急了,就抓住唐太宗的脚,把他往渭河里推下。唐太宗虚惊一场,终于离开地府,回到阳间,重登宝座,开启大唐盛世。

唐太宗游历地府安然回到人间,说明了人情关系在地府还是很有用处的,如果掌管生死簿的判官不是崔珪,或者说崔珪没当过唐朝的官,或者说这个崔珪正好跟唐太宗有仇,那唐太宗的下场应该只能在地狱受苦受难了。俗话说,多个朋友多条路,无论是在人间也好,在阴间也罢,到哪里都有一个人罩着,做什么事情都不会有人找自己麻烦。

当然,如果李世民只是一个普通老百姓,那事情就应该另当别论,毕竟唐朝皇帝的威严还在那里,那十个阎王才对他恭敬有加。如果是普通人的话,阎王才不管你是不是冤死,先把你弄到十八层地狱炼狱一轮,然后再随便把你发配到一个地方,或者直接不管你,让你成为孤魂野鬼,自生自灭。所以说,有身份有地位的人,到哪里都能够得到别人的尊重,正如这唐太宗一样,就算是到了地狱,也依然得到皇帝一样的礼仪。

相关参考

相良有13座金库,被李世民借走一座后,剩下的12库去了哪里

相良有13座金库,被李世民借走一座后,剩下的12库去了哪里?唐太宗魂归地府,魏征一封情真意切的书信,打动了生前的好友、地府的「”首席大判官”——崔珏。崔珏没有辜负魏征的委托,看到李世民的寿限将至,就用

后土娘娘与地府的关系 后土娘娘比玉帝还大

很多人都认为,在古代的神话传说当中,地府的老大是阎王,地府当中一共是有十殿阎王,各自负责不同类型的鬼魂,但其实在神话中,还有一个与地府有很大的关系的神话人物,后土娘娘。我们常说“皇天后土”,这里的后土

靈山VS地府,為何會不堪一擊

靈山VS地府,為何會不堪一擊?你瞧地府藏了哪些秘密武器就懂了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本站网www.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文/

游淮阳,拜中华人文始祖太昊伏羲氏

到淮阳,是我们从日照回来的路上临时决定的,但去看「”老祖”的想法,是早就有了的。因为从儿时起,大人在给我们讲规矩或者讲故事的过程中,就经常会说:什么什么……从「”老祖”那时候传下来的就是这样!所以就很

孫悟空去天庭靠筋斗雲,去地府怎麼走

(蝸牛看西遊第3700期)文/蝸牛孫猴子的本領我們都知道,上天入地,能夠闖的禍都要闖上一遍,能惹一羣人絕對不會只惹一個人,論起闖禍的本領,他認第二沒有人敢認第一,簡直是頑劣第一人。我們知道猴子去天庭時

清明节烧百亿、千亿纸钱,地府会通货膨胀吗

清明节祭祖烧纸钱的习俗,其实起源很晚,烧纸钱首先要有纸,造纸术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中国最早的纸出现于西汉时期,东汉蔡伦改良了造纸术,但是,一直到三国时期,书写材料仍然是简牍,因为在纸张刚刚被发明

在宋朝的地府4大判官中并没有魏征和崔钰等,生死簿在范仲淹手中

一直以来都认为地府四大判官就是崔钰、钟馗、陆之道和魏征,其实不然,古代所谓的神灵其实受现实王朝影响很大,尤其是一些王朝便于统治,会更换某些神位,改为对自己统治有利的人物;就拿「”武圣”来说吧,信奉了上

在宋朝的地府4大判官中并没有魏征和崔钰等,生死簿在范仲淹手中

一直以来都认为地府四大判官就是崔钰、钟馗、陆之道和魏征,其实不然,古代所谓的神灵其实受现实王朝影响很大,尤其是一些王朝便于统治,会更换某些神位,改为对自己统治有利的人物;就拿「”武圣”来说吧,信奉了上

”一甲顶三弩,三甲进地府”,私藏甲胄为何被历代王朝冠以重罪

文/炒米视角在古代王朝,老百姓如果私藏刀剑甚至还不是太大的罪过,但是弩是受到特别控制的,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比弩控制得还要严格的,竟然是不是兵刃,而是甲胄。有些朝代是默许百姓私自持有刀叉剑戟的,甚至一

观音策划魏征斩龙王,竟然是想勾李世明到阴曹地府

《西游记》中记载长安城内有一个算命先生叫袁守诚,此人非常厉害,只要渔夫给他一条鲤鱼,他就帮渔夫算第二天在泾河哪个地方撒网能有大收获,此事被泾河龙王知道,非常恼火,泾河乃自己的管辖之地,岂是一个凡夫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