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文帝及其霸陵之谜
Posted 汉武帝
篇首语:农村四月闲人少,勤学苦攻把名扬。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汉文帝及其霸陵之谜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汉文帝及其霸陵之谜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霸陵伤别。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李白这首著名的《忆秦娥》词,打开了人们久已尘封的记忆。词中提到的霸陵就是汉文帝刘恒的陵墓,地处灞河之滨的白鹿原北端,就其水名为陵号。霸陵园附近有一个叫村叫毛窑院村,这个村子的村民绝大部分都姓毛,他们的繁衍生息和霸陵就有着直接的关系。据村民们讲,他们的祖辈都是给汉文帝烧陪葬品的窑工,陵墓建成以后就在这里落脚居住下来,这个村子其中还有两户人家是给汉文帝守陵的。刘桓(前202―前157),(见盘01汉文帝)汉高祖中子,母薄姬。前196年刘邦镇压陈g叛乱后,封刘桓为代王。高祖死后,吕后专权,诸吕掌握了朝廷军政大权。前180年,吕后一死,太尉周勃、丞相陈平等大臣把诸吕一网打尽,迎立代王刘桓入京为帝,是为汉文帝。。
文帝初临天下鉴于时势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首先,对外安抚南越、北和匈奴,通关梁,不异远方;对内与民生息,躬行俭约,发展农务,以德化民。尤其文帝除诽谤,去肉刑,赏赐长老,收抚孤独,以育群生,减嗜欲,不受献,不私其利,罪人不帑,不诛无罪。由于这一系列政策的有效推行和实施,使得在楚汉之争创伤的社会渐以恢复,天下饱受战乱之苦的黎民得以安居生息。海内殷富,兴于礼义。以致到景帝时出现了“都鄙廪庾皆满,府库余货材。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到腐败不可食,众街巷有马,阡陌之间成群。天下大安,人人自爱重犯法,先行义而后绌辱焉”的治世局面。为汉家四百年的天下积下了沉厚的基础,这一切皆源于汉文帝的开创之功。他在位24年,重德治,兴礼仪,注意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西汉文帝、景帝两代40年左右的时间,政治稳定,经济生产得到显著发展,呈现“盛世”之象,史称“文景之治”。
白鹿原是黄土台原,位于西安城区东南部,南依终南山,北临灞河,居高临下。因传说周平王迁都洛阳途中,曾见原上有白鹿游弋而得名。
汉文帝原本应该在咸阳原上,而不是白鹿原。
西汉王朝是一个崇尚厚葬的时代,十一个帝王(吕后称制时代的前、后少帝,王莽摄政期间的孺子婴不在其内)共修建了十一座帝王陵,有九座分布在咸阳原上。今天,从高空俯瞰,这九座帝王陵如同金字塔一般,矗立在古老的黄土台原上,诉说着一个伟大王朝的存在。然而,作为这个王朝中最伟大的帝王之一,汉文帝却远离自己的父祖子孙,孤零零地独守在白鹿原上。
汉文帝刘恒是汉高祖刘邦第四子,皇位跟他没有多大关系,就从他的封地足见老父亲刘邦对这个儿子没有太深厚的感情。刘恒封代王,封地在旧赵国北部代郡一带,这是当时汉王朝直面北方强大匈奴汗国的最前沿阵地。当年,刘邦遭遇白登之围,就在代国境内。
刘恒同父异母的哥哥刘盈是皇太子,在高祖刘邦去世后继承皇位。可惜,刘盈早逝。其母吕雉大权在握,先后立了两个幼子为帝。吕雉死后,功臣集团联合刘姓皇族诛灭了吕氏家族。原本远居北方,在朝廷毫无根基的代王刘恒,却被意外地拥立为帝。
意外登上皇位的汉文帝刘恒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特立独行”的君主。
西汉王朝是在秦末农民起义的烽烟中建立起来的。秦,曾经无比强大,它成功地将整个国家打造成了一部高效运作的战争机器。在统一六国的过程中,秦军“追亡逐北”,令六国“伏尸百万,流血漂橹”,表现出来的是坚不可摧、无往而不胜的强悍气势。然而,如此不可一世的强秦竟然二世而亡。汉承秦制,但汉初的统治者却时时刻刻以秦为戒,生怕重蹈强秦覆辙。于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治世――“文景之治”出现了。
“文景之治”的“文”即指汉文帝。汉文帝在位二十三年,以仁孝治天下,自己克勤克俭,最宠爱的慎夫人衣不曳地,“以示敦朴,为天下先”。不过,皇帝和后妃们有多节俭,其实不是特别重要。重要的是,他给自己治下的百姓创造了多大的生存空间。
田租是古代中国政府最主要的经济来源。汉初之时,国家法定的税额为“十五税一”,而汉文帝时代只需要缴纳一半,即三十税一。而且,汉文帝还数度全部免掉田租,前后加起来有十一年之久。这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帝制时代是绝无仅有的一次。
国家大幅度减免田租,政府并没有因此变得拮据贫穷,而整个社会却出现了极度繁荣富庶的局面。汉文帝执政的二十三年,至少让我们看到一个不争的事实:中国疆域辽阔、人口繁滋,有如此众多的户籍以供养赋税,即便赋税极轻极少,供养一个政府,也绰绰有余。
这是一种“小政府、大民生”的国家治理模式。当统治者清静无为,给予民众更多的自由和更大的发展空间时,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吃苦耐劳的民族具有怎样惊人的创造力。“京师之钱累百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此时的汉王朝欣欣向荣。
公元前157年,汉文帝“崩于未央宫”,下诏“薄葬”。他将自己的陵墓选在了白鹿原上,而非父亲刘邦、哥哥刘盈已经归葬的咸阳原。
关于汉文帝为何将初陵选在白鹿原上,有专家分析认为,这源自西汉帝陵实行的“昭穆制度”。刘恒与刘盈乃兄弟,汉惠帝刘盈已经葬入了咸阳原的皇家陵区中,所以,汉文帝刘恒只能选择咸阳原以外的地方归葬。但也有专家认为,西汉帝陵并未实行“昭穆制度”,汉文帝选择白鹿原纯粹出于个人喜好。
无论如何,汉文帝将自己的霸陵选在了白鹿原上。并且,与西汉其他帝陵不同的是,霸陵因山为陵,墓葬开凿于山崖中,不另起坟丘,“(墓中)皆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这与西汉历代帝王陵的厚葬之风形成鲜明的对比,特别是其孙子汉武帝的茂陵。茂陵修筑时间长达半个世纪之久,到汉武帝去世时,茂陵中的金银财宝已经堆得放不下了。
汉武帝的确是一个与汉文帝截然不同的帝王。正是从汉武帝开始,我们开启了一个以国家主义挤压民生空间的“强权政府”时代。这个时代,为实现皇帝大权独揽的梦想,为应对对外战争的巨大开支,汉王朝在政治、经济上的一系列举措也成为了后世历代帝王效法的典范。
虽然,在以后的历史中,汉文帝一直都为后世所称颂,而汉武帝则成为儒家的反面教材,用以督促皇帝们自我约束。但对帝王来说,汉文帝属于“学”而难“习”的范畴,因为,作为集权一身的帝王,往往更想有所作为,想要证明自己手中皇权无远弗届,而汉武帝的时代恰恰给后世提供了一个范例。
所以,史书中记录的帝王们,众口一词,似乎都愿意效法汉文帝,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我们能看到的,却是一个又一个成功或失败的汉武帝。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霸陵伤别。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这阙《忆秦娥》读来,都是千年的孤独与凄怆,恰如白鹿原上的汉文帝,仿佛一个徘徊千年的独行者。他开创了一个时代,成为了历史的标杆,而历史却并未沿着这个方向行进。
“德”可以服人,“德”却无法驯服权力。所以,作为以德治国楷模的汉文帝成了中国两千年帝制时代的异端。而在这片土地上,异端是没有权利的。
汉文帝
历史人物 为“霸陵尉”一辩
霸陵尉何许人也,姓甚名谁,家住哪里,皆不得而知。只知他是汉代霸陵县(今陕西长安县东)的一个县尉,因汉文帝陵墓叫霸陵,故而在其地设立霸陵县,霸陵附近有一座亭驿,亭长亦由这位县尉兼任,专司守陵墓之职,所以人称“霸陵尉”。读司马迁《史记・李将军列传》,感到霸陵尉死于飞将军李广之手,着实有点冤枉。
这事还得从李广说起。在西汉的名将中,李广战功卓著,资格最老,他在汉文帝时就做了将军;汉景帝时又随大将军周亚夫一起去平定七国之乱,立过大功;后在汉武帝时被授予卫尉将军,常随同大将军卫青一道作战。他一生担任过陇西、北地、雁门、代郡、云中太守,多年来一直在北方抗御匈奴入侵,身经“大小七十余战”。由于他骑射超群出众,行动矫健如风,忽来忽去,叫人摸不准他的路子,所以匈奴人呼之为“飞将军”,闻风丧胆,不敢进犯。
然而,军事上没有常胜将军,李广也有失利的时候。公元前129年(汉武帝元光六年),他奉命迎击匈奴,不料在雁门山(今山西省代县西北三十五里,时为北方要塞)遭到匈奴重兵包围,部队损伤惨重。尽管李广被敌人活捉后又机智脱险,但因为损兵折将,被判了死罪。幸而当时汉朝有一条规矩――罪人可以拿出钱来赎罪。李广缴了一笔钱,“赎为庶人”,削职为民,总算捡了一条命。
李广退居林下,住在陕西蓝田南山中,常以射猎消遣,打发时光。一日晚上他带了一名马弁出门,在田间同别人饮酒,回来路过霸陵亭时已到了宵禁时分。这时,守护霸陵的霸陵尉也喝醉了酒,他见有人犯禁,便大声怒喝,“呵止广”,禁止李广通行。李广的马弁忙上前打招呼:“这是‘故李将军’。”霸陵尉言道:“今将军尚不得夜行,何乃故也!”意思是说,就是现任的将军也不准犯夜行路,何况你是前任的将军呢?于是毫不客气地“止广宿亭下”,扣留下李广,让他停宿在驿亭中。
www.cha138.com曾几何时,李广叱咤风云,指挥千军万马,但现在却被一个小人物所困,算是尝到了虎落平阳被犬欺的味道。所以,在后世人们的眼里,这件霸陵尉止广夜行的逸事,成了英雄落魄,小人得志的写照,成了“罢官受辱”的一个典故,而霸陵尉也因此成了势利眼的典型,被人们多所指责。唐诗人骆宾王《帝京篇》诗曰:“门前无复张公子,霸亭谁畏李将军。”杜甫《南极》诗曰:“乱离多醉尉,愁杀李将军。”都认为李广落职失势,受到了霸陵尉的奚落和羞辱,借此感叹世事变迁、世态炎凉。
其实,依笔者看,在这件事上李广并不值得同情,霸陵尉更不该受到责难,反而应受到赞许。霸陵尉不因人行事,不管你是“今将军”还是“故将军”,都一律不准犯禁而行,坚持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依法处之,何错之有?虽然他喝醉了酒(违反了工作纪律),但好在他还头脑清醒不迷糊,并未因此玩忽职守,胡乱放行,也算尽职守责了,何咎之有?如果这位霸陵尉对平民百姓亮红灯,见了达官显贵则开绿灯,哪怕是某某长官前面沾上了一个“故”字也顶礼膜拜,奉承唯恐不及,那才是见风转舵的势利小人哩!可见两千多年前的这位霸陵尉,执法如山不动摇,很有些“说大人则藐之”和“法不阿贵”的气概和胆识。
面对霸陵尉义正辞严的“呵止夜行”,李广当时无话可说,无奈之下不得不“屈尊”就范。然而此事过了没有多久,因匈奴犯边,汉武帝重新起用李广,拜李广为右北平太守(今河北省建昌县东),率军迎战。“广即请霸陵尉与俱,至军而斩之”――李广随即请求武帝批准,派那个呵止过他的霸陵尉与他同行,到了前方军中,就把那个县尉斩首了。由霸陵尉的无辜被杀,不难看出李广对前事早就耿耿于怀,不然为什么他一朝权在手,便要了人家的性命呢?挟嫌报复以泄私愤,滥用权力以逞一时之快,李将军的心胸气量是不是也太褊狭了一点?
司马迁不愧为大史笔,尽管他对李广多所褒扬,赞之为“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英雄,但他并没有为尊者讳,为贤者讳,而是秉笔直书,如实记下了这位“飞将军”的不甚光彩的一页,堪为后人鉴戒;而对霸陵尉之死,则惜哉痛哉!霸陵尉虽是个无名氏的小人物,然而,在他身上,不也有一股依法行事的凛然之气么?千秋之下,理当为他一辩。
相关参考
孙思邈出生在北周时期,社会动荡,他住在太白山上的村子里,这个地方盛产药材,而孙思邈又因为小时候身体不好,立志要钻研医药学,经常进山里采药,自己制作各种草药药材,有时候还自己亲自适用,酸甜苦辣咸,功效、...
明太祖朱元璋死后燕王朱棣于建文元年以“清君侧之恶”的名义举兵反抗朝廷,至建文四年朱棣由燕王荣登皇位而结束,历时4年。就在朱棣攻入南京时,皇宫已是一片大火,建文帝下落不明。此后,有关惠帝已经出逃的传闻颇
窦太后好黄帝、老子言,帝及太子诸窦不得不读黄帝、老子,尊其术。窦太后后孝景帝六岁崩,合葬霸陵。遗诏尽以东宫金钱财物赐长公主嫖。> ——《史记外戚世家》>> 这里说的窦皇后,就是汉文帝的皇后,汉
薄姬是戰國時期魏國的宗室之女魏媼的私生女,剛長大就被思念故國的母親送入秦末自立為魏王的魏豹宮中,成了魏豹的姬妾。原本與劉邦共同對付項羽的魏豹,因為神算預言薄姬「日後要生下天子,成為世間第一貴婦人」,而
薄姬是戰國時期魏國的宗室之女魏媼的私生女,剛長大就被思念故國的母親送入秦末自立為魏王的魏豹宮中,成了魏豹的姬妾。原本與劉邦共同對付項羽的魏豹,因為神算預言薄姬「日後要生下天子,成為世間第一貴婦人」,而
北魏文明太后是中国历史上四位权倾天下、“位极人女”的女性之一,影响力甚至超越自身所处的时代,为隋唐的统一繁荣奠定了重要基础。她的开阔胸襟与丰功伟绩,历代女性几乎无人望其项背,然而史书却没有留下这位“千
明朝第二个皇帝:明惠帝朱允,是明朝第二位皇帝,史又称其为建文帝。建文帝下落一直是个迷:建文帝继位之后,一改洪武时期的紧张气氛,在当时的中国大地吹过一阵清风,他重用黄子澄、方孝孺等文人,对当时的政治
隋炀帝(569~618年),即杨广。隋文帝之子,在皇帝位9年。即位后大兴土木,修筑宫殿,开掘运河,开辟驰道。因每项工程均耗人、物无数,国运渐衰。各地起义烽火连天,隋朝覆灭。其在江都被禁军将领宇文化
...逝世;不到半年,他的好友廖仲恺遇刺中弹身亡。廖仲恺及其妻子何香凝都是最早的同盟会成员,是孙中山最亲密的战友和助手。据记载,孙中山在弥留之际曾亲嘱何香凝:“我死后,请善视孙夫人(宋庆龄)……”鉴于这段经...
导读:南朝陈文帝陈蒨是谁?陈文帝和韩子高是同性恋关系吗?韩子高真是历史上的男皇后吗?陈文帝陵墓之谜。陈文帝是南北朝时期陈朝开国皇帝高祖武皇帝陈霸先长兄陈道谈的长子,陈朝第二位皇帝(559年8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