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彪是如何获取“常胜将军”这一雅号的
Posted 军团
篇首语:曾无好事来相访,赖尔高文一起予。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林彪是如何获取“常胜将军”这一雅号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林彪是如何获取“常胜将军”这一雅号的
林彪出道和成名最早,因在1929年红四军“七大”前后,义无反顾鼎力支持尚不是领袖而颇为孤立的少数派毛泽东,因而成为毛泽东无可撼动的第一“嫡系”,先后获得了红四军军长和红一军团军团长两个极为重要的展示平台。朱德和毛泽东曾兼领过的红四军和红一军团,相当于国民党军队里蒋介石赖以起家的第一军,是中共赣南、闽西红军的第一主力,由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余部发展而来,承载着分别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第一、第二枪的光辉往事,也承载着江西苏区即中央苏区创始人朱德和毛泽东的荣光,无论人员还是装备的补充,毫无疑问均为优先考虑。
有这一独一无二的上佳平台,林彪较之同一个战场的黄公略红三军或者彭德怀红三军团、董振堂红五军团、寻淮洲红七军团、罗炳辉红九军团,便有更多作战任务和优势兵力上的机会打胜仗,又兼之确有用兵之才,他的声名随之鹊起,逐渐有了“常胜将军”的雅号。
但林彪究竟何时获得这一四字雅号,又由哪些人或者机构授予和记载,却已不可考,或者说没有任何最原始的证据可寻,更多的是口口相传,后来各类书籍上则是崇敬有加地依样画葫芦照抄照转。
譬如多年后的传记《林彪的这一生》中说,1932年二三月的第四次反“围剿”中,在朱德、周恩来指挥下,林彪率红一军团取得黄陂、草台岗伏击战大捷,“战役的全胜,使林彪善于组织大部队、大兵团作战的传闻更加为人们所折服,‘常胜将军’的美名也不胫而走”。
指挥一两万人的红一军团与后来数十万、上百万的东北野战军相比,是否属于“大兵团作战”暂且不论,“不胫而走”则是文人惯用的虚化之笔,意思无非是说,没有文字记录称林彪为“常胜将军”。
书中还说,林彪战后对部下吴法宪传授经验:“我有‘常胜将军’的美名,这并不是我有什么特别的才能。事实上,我只有一种才能,我绝不把打赢一场战役的机会搞砸,这个机会绝对不能放过。”
不管林彪从何处得来“我有常胜将军的美名”这一说法,持这一说法的又是哪些人,是权威性的全体江西红军还是仅仅几个身边部下,而林彪事实上也并非真正百战百胜,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和被迫长征便是例证之一,更遑论期间大大小小的失利之战,但经书籍千篇一律煞有介事一转录,“三人成虎”,林彪“常胜将军”之名都已事实上传播开来。
最早让林彪“常胜”之名从口口相传转变为较为正式文字的人,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
他在《西行漫记》一书中说到林彪,“这个二十八岁的红军天才战术家,据说在他率领下的红一军团从来没有打过一次败仗”,“奉派前来同他交战的政府军无不遭到他的歼灭、打败或者被其制服,而他自己却从来没有打败过。”
“据说”二字很好地说明之前仅仅是口口相传的特点。而“没有打过一次败仗”的说法,虽无“常胜将军”四字之名,却已有其实。
《西行漫记》使毛泽东在东西方都广为人知的同时,也令林彪美名远扬,其后随着他的地位不断攀升,渲染者有增无减。
国共第二次内战即解放战争时期,林彪初到东北时从过去指挥一两万人遽然到10万余人,大兵团作战指挥尚在熟悉的过程,因而遭遇四平之战后的接连败退,一撤千里。
诸多新近归于林彪麾下,久闻其“常胜将军”大之名的官兵们不免失望,背后嘀咕或者腹诽不已。
《第四野战军征战纪实》记载,司令部作战处处长李作鹏对参谋们说:“现在部队对林总意见很大,说他到莫斯科吃了几年洋面包,连仗都不会打了。”参谋也附和道:“说林总怪话的多啦!说常胜将军变成撤退将军和逃跑将军了!”
李作鹏早年参加红军,担任过红一方面军司令部传令兵,班长。他和参谋们称林彪为“常胜将军”,同样是基于口口相传,因神秘的传说而产生无比敬仰,又因一时名实不符而失望沮丧与牢骚满腹。
短暂的挫折后,利用东北背靠苏联、一面接敌,蒋介石鞭长莫及,难以增援等等优厚条件,林彪开始逐渐反败为胜,最终扫平东北,挥师入关后按照毛泽东的区域经营安排,又南下席卷两湖两广,成就了一番军人可遇不可求的功名事业。
雪中送炭者少,锦上添花者多。随着鞭锋所指,马蹄到处,林彪“常胜将军”之名被有意无意间再度传遍开来,而且已不仅仅局限于此。
四野参谋长萧克后来回忆说,“尔后直到主持军委工作,尤其文*后,地位更高,名声更大”,林彪被传得神乎其神。诸如“把林彪列入南昌起义第二号领导人;林彪率领起义剩余部队到井冈山与毛主席会师”,“苏德战争爆发斯大林召开军事会议,林彪不同意他们的意见,斯大林听了林的方案”等等。
1971年9月林彪坠亡后,声誉一时一落千丈,但走上另一个极端的“批判”反而更使他声名远扬。
1974年12月,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一部书籍《剥掉林彪“常胜将军”的画皮》,首印3万册,专门批判林彪并非“常胜将军”;另一家出版社也几乎同时出版了《剥掉资产阶级野心家、阴谋家、两面派林彪的所谓“常胜将军”的画皮》一书。
此前,林彪原本在公开出版物中鲜有“常胜将军”之称,更多的是查无实据的口传,但湖北人民出版社等正儿八经出书“批判”,反而坐实了林彪“常胜将军”之名。加上“文*”中小学一至十册都有林彪的语录、文章,因而他虚虚实实的传闻家喻户晓,根深蒂固。
“文*”结束不几年,随着电影《辽沈战役》的放映,林彪部分重新归于正面评价,当年的小学生相继步入青年、中年,囿于“应刻效应”,一些人很快成为林彪的“铁杆”拥趸。他们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甚至比当年的狂热有过之而无不及。
多年后,萧克犹自感慨地说:“林彪虽已败亡,但多年来造舆论很深很广。”当然,他指的并非“常胜将军”之称本身,而是那些诸多外在虚妄不实的附加物。
林彪
中国历史上真正的常胜将军
常胜将军有很多,如果要说真正的常胜将军 您会发现说法都会不一: (开国元勋)林彪元帅:革命生涯数十年,大小战争数十场 基本上无一败仗。
被蒋介石誉为:“战场魔鬼”黄埔军校最出名的将领。
(蜀国名将)赵云将军:忠心为蜀数十年,大小战争也是很多 但是无论在什么书上都很难发现有记载赵云的败仗。
在民间流传着一句谚语: 赵云带兵-----一生不打败仗。
(人屠杀神)白起统帅:戎马生涯37年,大小战役百余起,攻城70余座,杀敌165万,一生未尝一败 。
司马迁称赞他:“料敌合变,出奇无穷,声震天下”。
(白袍将军)陈庆之将军:虽然戎马生涯只有15年,但是大小经历数百战,无一场败绩,而且没有一场不是在绝对的劣势中大胜敌军。
他曾经领8000兵,从现在的南京出发,一路打下长安、洛阳70座城市,击败当时北魏的50多万大军。
“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兵万马避白袍” 说的便是—陈庆之。
(大明厉将)傅友德将军:戎马征战一生,功绩无数,在归顺朱元璋之后无一败战,最出名的莫过于:北征北元七战七胜。
朱元璋曾作《平西蜀文》,盛赞傅友德功勋第一。
(兵仙战神)韩信元帅:戎马生涯一生战役多的多不胜数,但是都均无败战,他被后人誉为:公元前三世纪世界上最杰出的大军事家、大战略家。
中国唯一一位可以与拿破仑相比较的人。
相关参考
何谓“雅号”?“雅号”就“绰号”而言,即“外号”。本文所说的一些著名共产党人的“外号”不含有“憎恶或开玩笑的意味”。下面笔者将所搜集到的一些著名共产党人的“雅号”的由来实录如下,以飨读者。一、毛泽东曾
何谓「”雅号”?「”雅号”就「”绰号”而言,即「”外号”。本文所说的一些著名共产党人的「”外号”不含有「”憎恶或开玩笑的意味”。下面笔者将所搜集到的一些著名共产党人的「”雅号”的由来实录如下,以飨
1971年9月13日这个日子,因林彪反党集团的覆灭而载入史册。这一天,曾被捧上“副统帅”高位的林彪,由于篡党夺权的阴谋败露,仓皇出逃,摔死在蒙古的温都尔汗。林彪的阴谋败露,主要是毛泽东主席识破了这个
在中国共产党中央决定抗美援朝时,毛泽东与林彪有不同意见。当年,毛泽东和中央确曾考虑由林彪带兵入朝,但林彪因为身体不好而没有去,改由彭德怀带兵。后来,对这一问题有种种说法,特别是“九一三”事件之后,
为什么常胜将军非他莫属?此人比关羽更勇猛,比赵云更善战。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说到中国古代历史,将会终究都绕不动三国手游这一话题讨论吧,在哪个风卷残云的时代,问世了非常多的英雄人物与传奇
在中共中央决定抗美援朝时,毛泽东与林彪有不同意见。当年,毛泽东和中央确曾考虑由林彪带兵入朝,但林彪因为身体不好而没有去,改由彭德怀带兵。后来,对这一问题有种种说法,广为流传的是:林彪在抗美援朝问题
从资源整合的角度来讲,第二次国共合作其实就是中华民族整合所有的政治资源以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过程。国共合作成为这一过程实现的一个重要前提。中国共产党在政治资源的整合中受益匪浅,不仅抗日战
王维 王维被誉为“诗佛”,在诗歌创作上尤爱山水田园,对山水田园诗的发展也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王维的人生经历如何才能让他创作出优秀的作品呢? 王维人生经历 王维在十五岁的时候,就因为多才多艺而
游击战“将在人类战争史上演出空前伟大的一幕!”抗日战争初期,毛泽东作出这一惊人的判断。然而,他这一思想的形成与实践却经历了一番周折—全面抗战爆发后,国民党军在正面战场浴血奋战,却丢城失地,接连失利。此
原题:这一次大战,林彪若听了此人的话,就不会打成败仗!1947年5月,东北民主联军七纵司令员邓华奉命指挥所部于6月上旬协同李天佑一纵攻取东北重镇四平。这时候,经过春季攻势和夏季攻势第一阶段,四平已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