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年周恩来下令处决朱德前妻内幕

Posted 周恩来

篇首语: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1928年周恩来下令处决朱德前妻内幕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1928年周恩来下令处决朱德前妻内幕

2、林彪唯一一次公开逼毛泽东让位内幕

1928年周恩来下令处决朱德前妻内幕

本文摘自《文摘报》 2013年08月03日05版 作者:杨国选 原题为:周恩来为何下令处决朱德前妻
贺治华,四川开江县女子中学教员。她性格开朗,举止大方,模样更是百里挑一。
1922年,朱德赴德国留学。贺治华在上海认识了朱德,便追随他去了德国。1922年冬,36岁的朱德和19岁的贺治华喜结良缘。
1925年7月,朱德因从事革命活动被捕入狱,3天后获释,被德国政府驱逐出境,后前往苏联。此时贺治华已经身怀六甲,朱德便把她安置在莫斯科郊外的一个农庄。 1926年4月18日,贺治华生下了女儿朱敏。40岁得了一个千金,朱德说不出地高兴,亲自为女儿起名“四旬”。贺治华不仅嫌弃女儿的名字土气,甚至也嫌弃起朱德性格老实、不懂浪漫。还在德国的时候,她就对朱德日渐冷漠。女儿的出生,也未能使她对朱德的态度变得温和。
1926年5月,党中央决定派朱德回国做统战工作。考虑到国内环境恶劣,朱德只好让妻儿暂居苏联。事实上,贺治华喜欢的是朱德的地位和物质财富,并不愿意跟着他回国过那种担惊受怕的日子。朱德回国后没多久,贺治华就让她妹妹把四旬接回了成都。1926年底,贺治华背叛朱德,和在莫斯科读书的革命青年霍家新结了婚。
1928年初,组织上安排霍家新、贺治华夫妇回国。霍家新担任罗亦农的秘书。当时,罗亦农是中国共产党著名领导人之一,国民党欲悬赏3000美金捉拿他。
霍家新夫妇回到国内后,除了对革命悲观失望和贪生怕死,还迷恋大上海奢靡的资产阶级生活方式,经常出入酒楼舞厅,每月20多元的生活费根本不够开支。他们又不遵守党内秘密工作纪律,经常外出深夜才归,多次受罗亦农的严肃批评,因而怀恨在心。于是他们找到租界当局,要求用手中掌握的350多名共产党员的名单和地址换取出国所需的美元和护照,租界当局当即答应,贺治华和霍家新便先报告了罗亦农的地址。 4月15日上午,罗亦农被捕了。
中共通过内线查清了奸细的底细,感到刻不容缓的是要设法将霍家新夫妇手中的名单夺回来。 1928年4月25日清晨,一队迎亲队伍来到贺治华的住宅前,在猛烈的鞭炮声中,中央特科的红队(锄奸队)冲入房中,迫其交出手中党员名单后,开枪打死了霍家新,贺治华因躲在床下,连开几枪,以为已经击毙,谁知贺治华后来没有死,但眼睛被打瞎了一只,国民党特务把她转移到医院中治疗。由于党员名单已夺回,贺治华已难作祟,最后也没再追杀。
当时在中央机关的郑超麟记述了惩处叛徒的经过:“恩来出去不久,黄昏时候,邓希贤走了来,向我讨晚报看。那上面登载了今日法租界发生的一件暗杀案,被害者是新搬来的一对夫妇,男的死了,女的躲在床下受了伤,但没有死。我立即明白了。”邓希贤就是邓小平,显然,处决霍家新和贺治华夫妇是周恩来、邓小平决定的。
至于贺治华后来的结局,据《中国高干子女沉浮录》一书载:贺回到四川开江县,和后夫又生了两个女儿。1938年的一天,国民党特务突然追捕而来,把贺从房里拖出来,当着她两个女儿的面,在院子里把她就地枪杀了。朱敏此后说“贺似乎并未回到成都,在她14岁时,从外婆嘴里第一次知道母亲离开人世的消息”,那就是说贺治华活到了1940年前不久,或许就是1938年被国民党枪杀了,朱敏的外婆不愿把这个不幸的消息告诉她。
周恩来前妻内幕处决

林彪唯一一次公开逼毛泽东让位内幕

林彪致信张闻天,提出更换前线指挥,信中还建议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几个军委负责人最好主持军中大计,不作具体指挥,前敌指挥最好由彭德怀负责……
1935年遵义会议后,红军在毛泽东指挥下,扭转了被动局面,战事进行得比较顺利,似乎一切均如愿以偿。但林彪并不这么看。自从毛泽东在黎平会议后重返领导岗位以来,林彪一直干得很出色。他几乎没有损失一兵一卒就攻克了遵义。他出师昆明的大胆行动,回师金沙江的神奇速度,无不显示出他的才能。
但林彪的傲气也越来越足。还不到30岁,便成为能指挥大的战役、才华出众的将领,渐渐地,他有点锋芒毕露,盛气凌人了。长征路上他对毛泽东的指挥内心也越来越不满意。
自遵义会议后,红军遵照毛泽东的指示声东击西、避实就虚,与敌人兜圈子,以图甩掉敌人的围追堵截。林彪率一军团按照中央军委、毛泽东的指示,不是渡河,就是爬山,险山恶水,接踵而来。林彪走在行军队伍里,都有点苦不堪言。
身为红一军团军团长、毛泽东的爱将,林彪对中央军委、毛泽东的战略意图应该是理解的。当时28岁的林彪,虽不是政治局委员,但政治局的一些会议他是列席的。在他参加遵义政治局扩大会议之后的行军、战斗中,他知道部队取得了很大的胜利,也明白付出了较大的代价。他深感像这样无休止的行军,和敌人兜圈子,走弓背路,实在疲劳。同时这时从博古、李德手中接过印把子的毛泽东虽然挽救了红军、改变了以前被动挨打的局面,然而问题依然存在。他们未能和贺龙、萧克的部队会合,未能建立一个新的苏区。张国焘的第四方面军仍在转移中,离开遵义后,就失去了同他们的联系。下一步怎么办?人们在议论。
使林彪感到不安的正是这些问题,他曾和一些指挥员讨论过这件事,其中包括他的同级第一军团政治委员聂荣臻。参加讨论的还有参谋长左权、保卫工作的负责人罗瑞卿和高级参谋朱瑞。
林彪抱怨说,毛迫使部队走的是冤枉路。他把红军的路线比作一张弓,说部队是沿着弓背而不是弓弦行军,走的不是捷径。这样下去,部队的精力将消耗殆尽。毛泽东这样指挥不会成功。
聂荣臻不赞同林彪的意见,他说:“我们是在敌人的口袋里。如果我们不是这样出其不意地迂回行动,怎么可能突围?”
林彪一向固执,哪会听聂荣臻的话,他致信张闻天,提出更换前线指挥,在信中他说:近一两月来,部队走路太多,太疲劳,在云贵川边绕来绕去,走了很多冤枉路,是否换一个人指挥,改变一下这种情况,不然像这样下去,会把部队拖垮。信中还建议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几个军委负责人最好主持军中大计,不作具体指挥,前敌指挥最好由彭德怀负责……
红三军团军团长彭德怀据聂荣臻回忆,彭德怀断然拒绝了这一建议,后来彭德怀在《我的自述》中也回忆道:在会理开会时我看了林彪的这封信,当时也未介意,以为这就是战场指挥,一、三军团在战斗中早就形成了这种关系:有时一军团指挥三军团,有时三军团指挥一军团,有时就自动配合,而我采取了事久自然明的态度,但作了自我批评,说:因鲁班场和D水两战未打好,有些烦闷,想要如何才能打好仗,才能摆脱被动局面,烦闷就是右倾。我也批评了林彪的信;遵义会议才改变领导,这时又提出改变前敌指挥是不妥当的;特别提出我,则更不适当。林彪当时也没有说他的信与我无关。可见,林彪信中的建议彭德怀是事先不知晓,事后也不同意的。至于1959庐山会议时毛泽东重提此事,误解是彭德怀鼓动林彪写信,那是后话。
在当时,毛泽东知悉林彪来信的内容后,是很为恼火的。因为林彪是毛泽东的爱将,打仗很能动脑子,善于声东击西和隐蔽自己,善于奇袭和伏击,善于从侧翼和从敌后发动进攻和使用计谋。对于林彪小的过失,毛泽东总是谅解的。对于林彪的用兵艺术,毛泽东是赏识的,有意提携重用他。想不到在这个关键时刻却提出要更换领导。
“这个林彪安的什么心?”毛泽东在沉思,看来他对四渡赤水的作用认识不足,如果野战军不在赤水河上渡来渡去,会把坐镇贵阳的蒋介石弄得丧魂落魄吗?会成功地调出滇军让我们大踏步西进吗?诚然部队在作这么大的迂回时把大家弄得很疲劳,发发牢骚,讲讲怪话,也不要紧。但毛泽东认定,思想问题必须解决,否则害党害军,后果不堪设想。
1935年5月12日,红军渡过金沙江来到会理,毛泽东分头找了周恩来、王稼祥、朱德、洛甫等人商量,为统一对遵义政治局扩大会议以来实行新的战略方针的认识,决定在会理县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
毛泽东主持会议,出席的有政治局委员,还有彭德怀、杨尚昆、林彪、聂荣臻等。
毛泽东做了遵义会议以来三个多月军事形势的报告。
林彪坐在一条长板凳上,头低着,面无表情,他知道毛泽东发火是冲着他来的,他没有吭声,只是低头想心事。
周恩来肯定了毛泽东的批评,支持了毛泽东的意见,但对毛泽东对这种错误思想的“定性”保留了自己的看法,不同意提到这么高度,以至没有提到所谓右倾机会主义这个问题。周恩来简明扼要地谈了自己的看法后,侧身问旁边的王稼祥:“稼祥同志,你以为呢?”
王稼祥说:“同意你的意见,老毛的批评是对的。在困难时期,我们要克服一切悲观情绪,振作起精神来。”
毛泽东有些生气地大声说:“这是十足的右倾机会主义行为,我们必须开展严肃的斗争。”“为了实现总的战略目标,我们多跑点路,就如有人所讲,走了一些弓背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打仗就是这样,为了进攻而防御,为了前进而后退,为了向正面而向侧面,为了走直路而走弯路,这值得发什么牢骚?讲什么怪话?天下的事,有时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你想这么做,却偏偏一下子办不到。但转了一个圈,事情又办成了……我们兜这个圈子,值不值得呢?可能有人认为不值得,不是在哪里叫苦吗?说这样的指挥不行吗?要改换领导吗?错误的领导,当然应该改变,瞎指挥,怎么行?但我请问大家,这段时间的指挥,到底错在哪里?今后,我们还要准备走更多的路,远征嘛,哪有不走路的?遵义政治局会议后,中央领导是正确的,要相信,不能有丝毫的怀疑和动摇。”
林彪坐在会场,心里很不是滋味。他斜睨了毛泽东一眼:“我给中央写信,没有其他想法,主要是心里烦闷……”
不等林彪说下去,毛泽东说:“你是个娃娃,懂得什么?”
在毛泽东面前,那时刚28岁的林彪的确是个娃娃!
接着毛泽东又对大家说:“由于两个月来的机动,野战军已取得西上的有利条件,一般追敌已在我侧后。中央过去决定野战军转入川西,建立根据地的方针,现在看来有可能实现了。现在要抓紧有利时机,努力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尽快与四方面军会合,开展新的斗争。”
毛泽东的话,使众人折服,大家对遵义政治局会议后野战军在黔、川、滇地区所开展的一段艰苦而又曲折的斗争,有了深一层的认识和理解,明确了下一步的行动,充满信心。
毛泽东对林彪是厚爱的,虽然林彪写信公开要他让位,会上他一时生气对林彪给予了严厉的批评,但毛泽东在批评中仍流露着对自己部下林彪的爱护。然而一向孤傲的林彪被会议公开批评,毕竟对他是一个严重警告。本文摘编自:《毛泽东与林彪》 作者: 叶健君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内幕林彪公开

相关参考

林彪唯一一次公开逼毛泽东让位内幕

林彪致信张闻天,提出更换前线指挥,信中还建议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几个军委负责人最好主持军中大计,不作具体指挥,前敌指挥最好由彭德怀负责……1935年遵义会议后,红军在毛泽东指挥下,扭转了被动局面,战事

朱德被赶出中南海内幕 限24小时之内离开北京

刘少奇之死、陈云在“四人帮”围攻“二月逆流”中拍案而起、倒在暗箭下的贺龙、朱德被赶出中南海……《中南海人物春秋》(顾保孜著,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再现政坛风云人物历史命运以及他们的生活,披露鲜为人知的“

1957年周恩来总理赴印度与达赖秘密谈判内幕

新中国还在胎动的时候,毛泽东就以其战略家的眼光,开始筹划解放西藏的谋略:「”经营西藏,不吃地方”。要重视做达赖等上层人士的统战工作。1951年终于达成了和平解放西藏的办法「”十七条协议”。第一条就是要

哪位开国大将两次大义灭亲 下令处决叔父和岳父

核心提示:黄克诚大将为人正直,革命信念坚定。在他的一生中,曾经发生过两次大义灭亲的壮举,令人称赞。黄克诚资料图本文摘自:凤凰网历史,作者:一点资讯·陈冠任,原题:这个大将两次大义灭亲:一次斩了上司的叔

子孙不能杀他,乾隆视而不见,刚登基就下令处决

皇帝,作为古代的九五之尊,一直都是不可侵犯的存在,毕竟他掌握着生死大权,得罪他,一不小心就会把自己给搞死的。然而,在清朝有个叫曾静的秀才却是个例外,他是个汉人,没有参加过科举考试,平时就以教书为生,主

中国曾三次下令处决此日本人,结果三次均获救,最后成为我军功臣

大家都知道,在我国的抗日战争时期出了很多的叛变投敌人,他们为了自身的荣华富贵弃家国于不顾,可以说是罪大恶极了。但是这种现象不单单是出现在我们国家,无论古今中外,只要在战场上,就多多少少会出现类似的事情

1959年朱德为什么没有担任共和国主席

1959年4月,朱德在第二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上当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这是朱德、周恩来等在投票本文原载于《世纪风采》1957年4月30日,毛泽东第一次向党外人士公布了他不准备担任下一

经典重读小学课文《 朱德的扁担》

   42年前的今天,1976年7月6日,中国著名领导人朱德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  小学课文《朱德的扁担》原文  1928年,朱德同志带领队伍到井冈山,跟毛泽东同志会

55年哪位前国民党将领授勋级别仅次于朱德元帅

核心提示:那么,001、002、003是谁呢?不用猜也知道,分别是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还有个005呢?就是程潜,排在九位元帅前面,仅次于朱老总。程潜资料图本文摘自:凤凰历史,作者:一点资讯·历史客

因为何事老帅朱德不顾90岁的高龄“挂甲出征”

核心提示:1976年1月,周恩来去了,邓小平又受到批评,同时毛泽东那里又报来病重的消息,“四人帮”篡党夺权活动骤然加剧,朱德心急如焚。在这历史斗争的紧急关头,他本来无力的双腿硬是站了起来。他再一次作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