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良不抵抗是对的
Posted 事变
篇首语:学习如赶路,不能慢一步。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张学良不抵抗是对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张学良不抵抗是对的
张学良不抵抗主义再评价口老道
与整个二十世纪同呼吸共命运的张学良将军仙逝已六年。从九一八后被骂为卖国贼,到今天被敬称伟大的爱国者,尊卑荣辱世态炎凉,岂容今人辨析。是罪人好是功臣,留待沉淀的历史去甄别吧。做为东北老乡与后生,仅对九一八事变中不抵抗问题谈些个人看法。
一, 抵抗策略的制订
孟子云“家必自毁而人毁之,国必自伐而人伐之”。以倾覆专制满清自立的中华民国,本欲图得民众幸福,却因政纲紊乱强人蜂起,海内分崩民不聊生。军阀混战地方割据,国中有国党外有党,中华民族处于四分五裂状态。1930年秋蒋介石与冯玉祥,阎锡山爆发中原大战,张学良通电拥护中央,派大军入关。1931年夏,石友三兵变,又急调东北主力部队进关围剿。至此辽宁境内东北军十四个步兵旅仅剩四个,四个骑兵旅仅剩一个。防务空虚,兵纪松懈,给日军可乘之机。孙子论兵曰“强而避之,乱而取之”,日本人深谙此道。
面对突发事变,张学良听取众议,分析战情,沉着冷静地做出不抵抗决定,从而使东北民众少受战争屠戮,古城沈阳免遭战火摧残。善莫大焉,功莫高焉。直到晚年,他都强调“不抵抗命令是我下的,不该政府事,也不该蒋公的事”。不管后人论是论非,不管政治格局怎样演变,好汉做事好汉当,不把责任推到别人头上。从这一点来讲,张学良够东北爷们。
不抵抗主义形成的原因大致如下:
1, 尊重事发地建议。张学良身挂陆海空三军副总司令衔,因负华北,西北部队调遣职责而坐镇北京。当晚接沈阳臧式毅,荣臻电报,内述事变详情,还提出“职等均主张不抵抗,以免地方膜乱”的建议。其它各地如热河省政府也提出“横逆之来同深愤慨,染国际交涉具有正法,我政府必能据理力争,自应静候解决”。身处异地的张学良尊重事发地建议必是第一抉择。
2, 根据既往经验。“日本人在东北同我捣乱不是第一次了,每次我都下令不抵抗,就不让你有借口”。以柔制刚的战术确有成功的先例。一九二八年皇姑屯事件发生后,奉军参谋总长臧式毅明知日人所为却不动声色。当时日本奉天守备队“已取战时姿态,寻机出动以伸魔爪。”由于采取不抵抗主义使日军阴谋未能得逞否则九一八事变会提前三年发生。另外张学良认为不予抵抗是想证明我军清白,勿使事态扩大以免兵连祸起,波及全国。
3, 接受众人主张。闻知沈阳事变,立即召集于学盅,万福麟等重要将领开会,讨论应急问题。张学良认为日军不仅一个联队,它全国兵力正源源而来,绝非我东北一隅所能应付。所有军事外交问题应速报中央听候指示。各将领均以张的看法为然。第二天召集顾维钧,汤尔和,章士钊等东北外交委员征求意见,大家主张依靠国联调节解决。随后邀请平津各界名流李石曾,胡适,曹汝霖,陆宗舆等二十七人研究东北问题。出席诸人均以依靠国联,听命中央为是。上述会议坚定了张学岭不抵抗的决心。
4, 判断失误。日人进入东北以来虽然与中国军民摩擦不断,但碍于《中日共防协定》和日美《蓝石协定》的约束,明目张胆的军事占领尚未出现过。可这次九一八事变不同寻常,以中村事件(三一年七月下旬,驻扎哲里木盟的中国屯垦军骑兵队将蚩尤南京政府签发的外交护照来东北考察农业的日本人中村需太郎一行四人砍头碎尸沉入沙底。)为导火索,在日本引发仇华浪潮,激发了日军武装占领东三省的野心。张学良虽知中村事件必然引起日人寻衅,却没想酿成事变,还幻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呢。后来他说:“我们历史上都是采取这个办法,假如知道化不了,我的处置方法就不同了。”
二, 抗日诚可贵,生命价更高。
九一八事变令东北军和张学良损失巨大,数万兵力溃散,千万资产被掠,且政治声望一败涂地。愤青无志汪精卫送张学良“不抵抗将军” 大帽子,再痛斥张学良割据地方把持财政,放弃国防丧失失地。最后汪竟逼迫张辞职,借此彰显他本人的爱国情操。张学良虽然辞去陆海空三军副总司令之职,可政治文化军警各界仍然不依不饶。北京国民大学校长
张学良晚年曾说他最佩服的是当时《大公报》上的一篇社论,主要观点是说,无论何人是张学良,他都会那么办的(指不抵抗)。只有设身处地知道那个环境的人,说出来的话才是公道的。
事变当晚,日本关东军第二师团和独立守备队兵力一万四千 左右,驻朝十九,二十两兵团也开始向中国边境移动。我东北军王以哲步兵第七旅驻北大营,作战兵力不足七千。日本在明治维新后迅速跻身列强行列,政治经济军事各方面令中国无法比肩。澳大利亚籍顾问端纳指出:少帅的二十万军队根本敌不过日本的现代化的战争机器,甚至举全国兵力都无异于以卵击石。“落后就要挨打”说的就是这一时期。
北大营驻军和讲武堂学员,由于执行了张学良不抵抗命令,循序退往辽北,又安全转移到关内,几乎没有伤亡。沈阳城内也无骚乱发生,没给日寇任何烧杀劫掠的借口。相比而言,稍后发生的长春战斗,江桥抵抗,不但没保住一寸土地,还以极大伤亡而告终。后来经过整备的长城抗战,芦沟桥抗战,松沪抗战,南京抗战等,除了牺牲成千上万的生命,没取得一场胜利。
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是务实的战术,打得赢就打,打不赢还死拼,岂不是拿生命当儿戏。所谓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不过是封建专制愚民术而已。唯物主义认为,对于消逝的生命来说仁和义都是不存在的。那些煽动民众赴死者,或独夫或民贼也。
面对国人责难,部下于学忠曾提出牺牲三团人为代价与日军一搏,被张帅婉拒。汪精卫规劝张学良不惜划订死亡名额来挽回党国和少帅的面子,张对曰,“我张学良从来没靠牺牲部下的生命来换取我的政治生命。”在会见主战的东北军官兵时他语重心长地说:“我爱中国,更爱东北。如果失去东北,我心永远不安。但余实不愿用他人的生命财产为余个人牺牲,更不愿以多年相随,屡共患难的部属生命博余一人民族英雄的头衔。”回眸二十世纪,你会发现一位老人慈祥的目光闪动着人性的光芒。尽管遭受无数误解和漫骂,但象九一八这样震惊中外的大事件,却未出现南京那样的惨剧,也算奇迹吧。少帅不忍心部下白白送死,坚持不抵抗主义。这样讲求实际,这样博爱众生忍辱负重的东北人,你还不理解,不宽容他吗?
不抵抗不是不抗日是避其锋锐,蓄式待发最终打败日本帝国主义。战场上的进退攻守非常人所能理解,事变当时张将军就自信地说,“让他占领好啦,将来他怎样占领还得怎样给咱退出去”,历史验证了一切。
三, 依靠国联是正确选择
“一战”后成立的国际联盟(简称国联),是人类相互撕杀后的理性创造。它维护世界和平,弘扬人道主义,在血腥的二十世纪里留下闪光的痕迹。以它为蓝本的联合国大会延续至今,发挥着地球政府的功能。在九一八事变第一时间里,张学良的顾问端纳就建议寻求国联帮助。东北军上下也有此共识,各级政府都认可依靠国联调节争端。蒋介石发表讲话称:“我国上下必须一致,以公理对强权,以和平对野蛮,暂取逆来顺受,等待国联公正之判断。”国联很快根据中国申诉召开紧急会议,要求日本停止一切军事行动,从东北各地撤至满铁沿线。摄于国联权威,日本不得不谎称“尊重中国领土完整。”
自从有了国联,联合国这样的社会组织,任何民族间的冲突都成了全球冲突,任何国家间的战争都成了世界战争,这种强力判衡无处不在。霸权独裁暴戾遇到了客星,黑白黄棕皮肤的“济公”到处显灵。九一八之后国际社会对中国人民的鼎立支持,是抗日胜利不可或缺的因素。
1932年1月,以李顿为首,包括美英法德意五国成员的国联调查团,先后在日本东京,中国伤害,南京,天津,北京,沈阳,长春,吉林,哈尔滨,齐齐哈尔,大连,山海关,青岛各地取证。调查团在沈阳费时一个半月,各界人士克服重重阻力,不顾日警特务监视,在盛京施医院雍院长
根据这次调查取证,国联理事会起草的报告与当年十月正式发表。报告书指出,日本对中国东北的进攻不能认为合法,满洲国的成立也不能代表当地民意。1933年2月国联起草中国问题总结报告,除日本外其他所有会员国一致通过,日本无奈宣布推出国联,从此走向孤家寡人的末路。
1941年春,日本与苏联签定互不侵犯条约,苏联对日本占领中国东北持默认态度。而美国一直与日本进行远东问题谈判,核心内容是日本必须从中国撤军。“七,七”之后,日寇更加嚣张,先后攻占太原,上海,南京,济南,还把扩张目标瞄向东南亚。这使美国忍无可忍,不久开始联合英菏等国对日本实行冻结令(经济制裁)。这一招果然厉害,逼得日本狗急跳墙。御前会议认为,“从美英实施冻结令以来,军需物资,特别是石油进口几乎完全不可能。照此发展下去帝国会越陷越深,一旦美国加以威胁,不但无力抵抗,自存自卫都成问题。不如现在奋发死拼,虽有风险,或是出路。”经过军部密谋,遂于
1942年美英中苏澳加等二十溜国签署《联合国宣言》,设置了以蒋介石为最高统帅的中国战区。各国向中国源源不断地提供军援,美国派出史迪威率领的军事顾问团和陈纳德率领的空军飞虎队来华助战。为确保国际援华通道滇缅公路畅通,中国派出十万远征军,在罗平英,杜津明指挥下与敌抗战。美国开始空隙日本在中国的军事基地及日本东京,大阪,神户各地,制造心理攻势。
1945年5月德国无条件投降,美英苏三国密订《雅尔塔协定》,把反法西斯战场转到太平洋,开始进入全面战略大反攻。美英澳联军解放菲律宾。中英美联军收复缅甸,美空军连续轰炸日本列岛及其他占领区,美军陆战队登陆冲绳岛。
主要参考书目:
《日本对外侵略史料选编》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75
《文史资料选集》 文史资料出版社 1980
《辽宁文史资料》 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4
《沈阳文史资料》 政协沈阳文资委 1984
《张学良和东北军》 中国未始出版社 1986
《张学良的政治生涯》 辽宁大学出版社 1988
《九一八事变档案资料选编》中华书局 1988
《九一八事变档案精编》 辽宁人民出版社 1991
《张学良文集》 新华出版社 1992
《张学良三次口述历史》 华文出版社 2002
张学良
施中诚才是对的
因为施中诚为仙霞古道的起始点湖门亭题了四个字,至今字迹尚存,所以作个说明。42年施中诚任74军副军长,带57师沿浙赣铁路阻击日军向江山县进攻,在衢州后溪街,江山虎头山打了二场阻击战,掩护105师及86军撤退到江山廿八都后57师退防张村,11月底调到100军任少将副军长,43年4月任军长,同月调任74军任军长。手下四员大将在中国近代史上名声响亮。57师长余程万在守常德时1万人对抗日军13万人,守城16昼夜,毙敌1.5万人,战后全师只剩下107人。接替100军军长的李天霞,后整编成83师,就是电影《南征北战》里的李军长。最有名的是接替74军军长的张灵甫,后整编为74师,就是电影《红日》里那个守孟良崮的张军长,还有陪张军长一起自杀的副军长蔡仁杰。46年他在家乡桐城砂子岗办述德小学,现在校牌还在,标准的唐颜体,出自施中将之手与清湖门亭字迹相同,1983年在美国洛杉矶去世。
可能许多人对施中诚不熟悉,但提起他妹妹施剑翘就知道了。当年山东军阀张宗昌手下有个大将叫施从滨,兄弟四人,三个姐妹,老二施从云和冯玉祥发动“滦州起义”,兵败被杀,葬桐城金神骑龙村。老大施从滨结婚后没有生育,施从云就将女儿过继给施从滨,施剑翘(当时叫施谷兰)到大伯家二年后,大娘就想生鸡蛋一样给她生了四个弟妹。四叔有个儿子叫施中诚在大伯手下任警卫排长。1925年10月施从滨从山东出发攻打蚌埠,被孙传芳打败,杀头后暴尸三日,这年施剑翘20岁。当时她请施中诚暗杀孙传芳报父仇,施中诚在施从滨遗像前发誓报仇,但他的心愿是在战场上报仇雪恨,无奈之下施剑翘嫁给同族施靖公,唯一条件是杀孙传芳报仇,但结婚生下儿子后,施靖公在阎锡山部队当上旅长也不提报仇之事,施剑翘带子离家。1935年11月13日在天津居士林连开三枪,打死孙传芳。
从传统中国文化角度看这次凶杀案,施剑翘是侠女、烈女,问题是当时的中国已开始走向法治社会,现在大力宣传施剑翘除了宣扬暴力,主张私刑还有什么?不管是当时还是现在施剑翘这种行为都是违法的,从判刑十年到改判七年再到特赦,都证明她是有罪的,特赦并不等于无罪。在佛前杀生的施剑翘十年后皈依佛门,在苏州灵岩寺出家为尼。孙传芳杀俘,依据当时的法律罪不该死,甚至法不追究,如果他为非作歹,卖国求荣,施剑翘出于民族义愤为民除害,尚可赞美,但孙传芳当时反对蒋介石不抵抗政策,拒绝同学土肥原和老师冈村次宁的拉拢诱惑,躲到天津租界一心向佛,与世无争,成为出家的和尚(称居士),施剑翘再去杀他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孙传芳死时,跪在佛前真心向善,佛在头顶,旁边是善良的佛门弟子,在佛前杀人,在信徒面前开枪,只能说恐怖。
是非对错无须后人评说,只愿世人少点暴戾,多点良知,即使正义也请避开佛门的慈悲,遮住孩子的双眼,背过你的身躯,让血腥和怨恨远离已经很苦很累的百姓,留点善良在人间吧。
系统全面地了解施剑翘案,不可忽视以下几个事实。
1.施中诚拒绝执行私刑,本无可非议,更不能横加指责,江湖情仇,父仇子报的陋习如果成立,现代人大可去报文革、反右之仇。
2.施剑翘著《是我杀了孙传芳》中多次提到1935年3月16日北京艺术学院22岁女学生刘景桂枪杀情敌滕爽案,明确首先是受该案启发。律师的辩词中也多次引用1932年9月郑继成杀张宗昌被特赦的案例。现在宣传施剑翘想要给谁启迪和暗示。
3.弱女并不弱。案发时,施剑翘并非脱离夫妻关系的老公施靖公是阎锡山手下的旅长、堂兄,亲弟弟施中诚、施则凡、施中达、施中杰分别担任冯玉祥副主席的副官、军官教导团团长、军统交通研究所总队长、少将师长。而孙传芳已是一个落魄军阀,家中子女从事教育、法学研究工作,最小的女儿只有7岁。
4.从冯玉祥日记,天津高院庭审记录中可以看到,控方和自诉方严格依法走程序,并体现了极大的让步,被告方却又冯玉祥,于在任,李烈钧大佬在奔走,更有汪精卫的老婆陈壁君、张默君出面说情。媒体也大量炒作,给法庭施加压力。
5.十年后,施剑翘留诗一首:四十年来一梦长,牺牲自我为谁忙,醒时顿觉佛缘近,心即菩提万丈光。然后就出家皈依佛门。
了解知道这些事实后,每一个思维正常的人都知道施剑翘的行为不值得赞颂和宣扬,受了冤或怀着恨不能成为剥夺他人的生命,给无辜者带来恐惧的理由。
.相关参考
因为施中诚为仙霞古道的起始点湖门亭题了四个字,至今字迹尚存,所以作个说明。42年施中诚任74军副军长,带57师沿浙赣铁路阻击日军向江山县进攻,在衢州后溪街,江山虎头山打了二场阻击战,掩护105师及86
蒋介石的《铣电》,有耶?无耶?关于九一八时期蒋介石的“不抵抗主义”,洪钫回忆说:蒋介石于8月16日,曾有一《铣电》致张学良谓: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吾兄万勿逞一时之
张学良和赵四小姐 人们通常用两件事对张学良的一生做出评价,一是西安事变,一是九一八。 作为主角,他曾风头无两人们赞美他是千古功臣;作为主角,他也曾颜面扫地人们骂他是不抵抗将军。 对前者,他平
原标题:九一八事变后,为什么张学良选择不抵抗?涉及到史实类的,愚以为还是由当事人的口述最为恰当,幸而张学良年过百岁,在晚年口述了这段历史,当事人的口述想必是最为靠谱,最为真实,最为具体反映当时历史的背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在西安发动了装备军事政变,将蒋介石绑架拘留,蒋介石卫兵排67名保镳悉数被杀。晚年张学良却称自个为“罪人中的罪魁”。张作霖死后留给张学良的军队大概有40万之众!19
九一八事变(资料图片)《张学良口述历史(访谈实录)》立体封面文章摘自《张学良口述历史(访谈实录)》本文系新浪历史独家稿件,请勿转载。访谈者:张之丙(简称“访一”)张之宇(简称“访二”)访一:由这句话,
九一八事变后,张学良将东北大地拱手让给了日本,直到今天仍然是人们口诛笔伐的对象。但张学良不抵抗,不代表东北人不抵抗,在之后的14年中,东北大地上涌现出了无数抗日英雄,其中最有名的、影响最大的,当属杨靖
东林党自打自脸崇祯殉难,清军入关,天下危在旦夕的时候,与清王朝隔江而对的南明弘光政权,成了再造大明王朝的新希望,但这政权一建立就不给力,国家大事没怎么处理,先闹出了一桩南明版的“争国本案”。南明王朝建
三年平均年化收益率是如何计算的实际上,基金定投的平均年化收益率,是未知数,计算不出来!它受太多因素影响。过后成历史了,就可以算出来了。你的表达式是对的,即本金10年翻番,可以用中值函数拟合,得出平均年
1.求那些被篡改的历史我给你举几个吧:我们中学的历史教科书上说九一八事变时,不抵抗命令是蒋介石下的,但是这件事张学良在晚年的时候很明确的的这个命令是他下的,和老蒋无关还有就是重庆中美合作所,这个实在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