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长女毛金花下落之谜
Posted 周恩来
篇首语: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毛泽东长女毛金花下落之谜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毛泽东长女毛金花下落之谜
在红军东征的途中,毛泽东与贺子珍生下一女,因在征战途中,孩子被送给当地农民抚养。孩子被送出后,她的死活便成了一个谜。为了确认这个“红色公主”的死活,从中央到福建地方,有关人员几十年来一直在不断努力。
寻找“红色公主”的经历颇具传奇性,其最终的结果也多少让人感慨不已。
孩子生在东征途中
1930年初春的闽西山区,两匹快马穿行在龙岩山城的薄薄雾霭中,将一位红军少妇送进虎岭山麓的爱华医院。在这儿,年方二十的贺子珍生下了长女,取名“毛金花”。孩子尚未满月,贺子珍便经闽西特委书记邓子恢的介绍,含泪将她亲手送给了龙岩城里的补鞋匠翁清河。
1932年春,毛泽东率红军东路军东征漳州。途经龙岩,毛泽东虽然十分想念女儿,但军政事务缠身,无暇顾及;而此时,贺子珍未随军行动,知情人邓子恢又远在异地,毛泽东便吩咐胞弟毛泽民代为看望。毛泽民在龙岩城区苏维埃政府主席陪同下,找到了补鞋匠翁清河,得到的却是小女孩已死的消息。毛泽东接报后十分伤感,沉默了好一会儿,叹口气说:“真可惜啊!”
托人调查女儿下落
虽风传女儿已不在人间,但贺子珍既不相信也不死心。建国伊始,她多方托人寻找,胞妹贺怡还死在前往江西的寻亲路上。1951年,政务院内务部长谢觉哉率中央慰问团前往闽西慰问老区人民,毛泽东也托其调查女儿的下落。
1953年,毛泽东又特别郑重地向回乡省亲的中央农村工作部部长邓子恢交办一件事:“邓老啊,我还有个小女孩放在龙岩,你回去后帮我打听一下,看看还在不在?”
邓子恢表示:“请主席放心,我回龙岩后一定调查清楚,解铃还须系铃人……”邓子恢携夫人陈兰回到龙岩的第二天,就找来翁清河详加调查。这位补鞋匠一口咬定女孩已死。邓子恢怏怏回京,毛泽东听后,十分沉痛,连声说:“可惜啊,真是可惜!”在一次会后,毛泽东递给邓子恢一个装有300元钱的信封,要他代寄给翁清河。
1963年初夏,时任全国妇联副主席的康克清指示福建省妇联党组书记任曼君(任弼时堂妹)帮助弄清有关情况。于是,福建省妇联和龙岩地区妇联、龙岩县公安局组成了一个秘密工作组,着手调查。
月花是昔日金花吗
1964年元旦过后不久,一封署名“杨月花”的群众来信要求龙岩行署副专员吴潮芳帮助调查身世。杨月花的信,受到了来龙岩指导工作的福建省省长魏金水的重视。
魏金水见事情已粗粗理出个头绪,和气地对翁、邱两家说:“你们先回去休息吧,明天我请你们两家吃个饭,大家当面把情况再作些补充。”
抚养人缘何出尔反尔
仅隔一天,翁清河却变了卦:“报告魏省长,昨天我说错了,毛主席的小女孩养到第二年六月初十左右,不幸得病死了……”
魏金水严肃地问:“你昨天还说杨月花就是,怎么现在又说不在了?”翁清河狡辩说:“昨天我和杨月花一起来开会,当时她在面前,我不得不承认几句。”由于翁清河的出尔反尔,调查取证工作只好暂停。翁清河为什么要出尔反尔呢?
翁清河的女儿翁椿木、女婿苏仁鸿说:一怕解放不久,天下是红是白还不知道,就是怕“变天”,以后国民党反攻回来,知道这事定生命难保;二怕照实说孩子没死,政府来要人,却又交不出人来,还背上个不仁不义扔弃主席女儿的罪名,所以他就干脆说是“死了”,这样就无处可问了。这次政府来调查,他还对我们说:“过去我说已死了,现在却说真情,怕就怕说我们欺骗政府,也同样交不出人来,干脆说‘死了’省事。”
苏仁鸿还说:“还有一点,他就是想捞上一些好处。”他举例说:1964年,翁清河在酒席上确认杨月花就是毛主席的女儿后,背地里到杨月花家找她要钱,说我已把这事向政府讲清楚了,你有工作,有钱,今后又要去北京,日子好过,给点钱我喝酒。当时,杨月花已有6个小孩,还有个养母邱兰仔,一家9口人,生活还要靠远在上海的小姑帮助,哪来的钱给他。翁清河拿不到钱,心里就愤愤:“我要推翻结论,以后专案组来,我就说毛金花死了!”
第二天,翁清河改口说女孩子死掉了。魏金水很生气,要苏仁鸿出面做工作,而翁清河却对女婿说:“杨月花忘恩负义,我有什么好处,竹篮子打水一场空。”苏仁鸿当时还劝他:“人家都认了,你还不成人之美?”翁这般回答:“我不承认她,谁也没办法。”由于翁清河的不合作,杨月花的身份最终没能确认下来。
贺敏学认下外甥女
“文革”风暴袭来时,杨月花不时受到造反派的冲击。远在北京的邓子恢一次在家中接见来京串联的龙岩造反派头头时,明确说:“杨月花的出生年月对头,且血型与毛主席完全符合,你回去告诉杨月花,她就是毛金花,可直接去上海找她妈妈贺子珍。”邓子恢此时已靠边站,这位造反派头头回到龙岩传达后,很快就被错划为“坏分子”押送审查。龙岩街头巷尾的大字报,众口一词地骂杨月花“假冒毛主席的女儿”,攻击她是“政治骗子”。
1971年底,原在福建省交通厅任职的老红军罗万昌被造反派夺权,遣送回家乡龙岩。他的住所恰好与杨月花邻近,有关杨月花的风言风语传进了他的耳中。他将此情报告老上级、时任福建省副省长的贺敏学。贺敏学于是委托罗万昌,与另一位龙岩籍老红军张华南对此事作周密的调查落实。此时补鞋匠翁清河已然作古。1973年初,罗万昌将调查材料整理后送呈老首长。贺敏学趁赴京开会之机将材料送给了周恩来。毛泽东得到消息非常高兴并指示贺迅速用飞机把女孩送往北京见面。可第二天一大早,毛泽东又改变了初衷,对女孩的身世持一种怀疑态度,表示还是民间来民间去为好,由贺敏学照顾就可以了。事实上,贺敏学把有关杨月花的材料送呈周恩来后,周恩来十分关注。1973年8月,身体欠佳的周恩来同意毛泽覃、贺怡的儿媳妇周剑霞赴闽落实此事。周剑霞先到上海,看望病中的贺子珍,悄声问姨妈当年那个留在龙岩的女孩有哪些特征。贺子珍回忆道:她的右脚腋有一个较大的黑痣,膝盖前有两个小些的黑痣。周剑霞千里迢迢来到福州后,贺敏学委托她去龙岩找罗万昌,请他安排与杨月花见面。
见到杨月花后,如何验证“胎记”成了难题。罗万昌的女儿罗海明心生一计,在谈话间大喊一声:“不好,有跳蚤!”周剑霞等人会意,不约而同地挽起了裤筒。杨月花不知是计,也跟着高高地挽起了裤筒找跳蚤,周剑霞、罗万昌定睛一看,果然,她的右膝上有黑痣。
周剑霞走后不久,龙岩县革委会宣传组杜组长经贺敏学同意,带杨月花赴沪认亲。岂料在上海苦等了近1个月,根本无法与贺子珍见面,而原定来沪的周剑霞也无处寻找。罗万昌的女儿罗海明从福州赶到了上海,转告贺敏学意见:离沪返闽,免生祸端,速到福州找他。
万家灯火时分,杨月花叩开了贺敏学家的大门。贺敏学忍不住老泪纵横,语声哽咽:“月花,找你多辛苦哦!为了找你,我从大西北调到福建,我想总有一天会找到你的。”贺敏学认下杨月花后,双方交往频繁。
母女最终没有相见
1997年,前国务院副总理邓子恢夫人陈兰在接受采访时,认为导致毛泽东不认女儿的关键是“翁清河骗了邓老,而邓老误骗了毛主席”,但江青的存在或许是后来认亲搁浅的一个因素。
贺敏学认下杨月花后,贺子珍一直想着见她。1974年,得知杨月花来沪赴京寻亲的消息后,贺子珍一时激动万分。虽然她身体不好,而且贺敏学在福建的处境也不妙,但思念女儿的迫切心情,使她还是来到了福州。她向老熟人、时任福建省委书记、福州军区司令员的韩先楚提出要见杨月花。韩先楚作不了主,只好致电请示中央。福州军区副司令员龙飞虎向贺敏学传达了中办的决定:不要让贺子珍见杨月花。
1977年,贺敏学得到全面解放。贺子珍兴冲冲地又去了一次福建,看望兄长,特别要看看被哥哥认下的“女儿”。可这次仍遭到阻拦。1984年4月,贺子珍离开人世,此事无言落幕。(本文来源:千龙网,作者 佚名)
毛泽东
貂蝉“长安兵变”后的下落之谜
曾经耗费大量笔墨渲染貂蝉义举的罗贯中,对貂蝉“长安兵变”后的下落,始终保持沉默。在历史价值被榨干之后,她遭到了主流文人的抛弃。但仍有一些作者在孜孜不倦地追问她的下落,继而任意虚构故事,以致其结局形成了“惨死”和“善终”两大系列。
“惨死系列”至少包含了四种不同的版本。昆剧《斩貂》细述吕布在白门楼被曹操斩首,其妻貂蝉被张飞转送给了关羽,但关羽拒绝受纳这位污点美女,怕其水性杨花,朝三暮四,难免为他人所玷污,只有一死才能保全其名节,于是乘夜传唤貂蝉入帐,拔剑痛斩美人于灯下。
另一种说法出自杂剧《关公月下斩貂蝉》,是说曹操欲以美色迷惑关羽,使其为自己效力,遣貂蝉前去引诱。貂蝉使出浑身解数,上下挑逗,关羽心如磐石,断然铲除了这个情色后患。
基于儒家文人的悉心改造,明代以来,貂蝉和关羽的形象,日益贴近士绅阶层的伦理标准。第三种版本出自明剧《关公与貂蝉》,剧中的貂蝉向关羽痛说内心冤屈,详述其施展美人计为汉室除害的经历,赢得关羽的爱慕,但关羽决计为复兴汉室献身,貂蝉只好怀着满腔柔情自刎,以死来验证自身的政治贞操。
第四种版本陈述貂蝉在怜香惜玉的关羽庇护下逃走,削发为尼,曹操派人追捕,为使桃园三兄弟不再重蹈自相残杀的覆辙,貂蝉毅然触剑身亡,一缕幽怨的香魂,追随国家大义而去。
“善终系列”则有三个核心版本,一是貂蝉出家为尼,以佚名方式写下杂剧《锦云堂暗定连环计》,向世人言明自己的政治贡献,最后在尼姑庵里寿终正寝。
第二种版本则宣称关羽不恋女色,护送貂蝉回到其故乡木耳村,而貂蝉则一直守节未嫁,终于熬成了一个贞烈老妪,被乡人建庙祭奠。为谋生和丰富群众文艺生活起见,貂蝉还组织戏班演出,她所搭建的戏台,曾是该村的一个诱人景点。
第三种版本称貂蝉被关羽纳为小妾,并送往成都定居,本想在功成名就后慢慢享用,不料自己兵败身死,可怜的貂蝉从此流落蜀中,成了寂寞无主的村妇。
对于这位美丽佳人貂蝉的死亡之谜,引起了史学界大批文人庶士的关注与探索,但是她的死亡原因依旧是个不可索解的悬谜。
相关参考
赛金花姓什么? 〈一〉根据民国二十三年出版,刘半农、商鸿逵合着《赛金花本事》赛之自述:「我本姓赵」,「姓傅是假冒的,因为那时常常出去应酬客人,为顾全体面,不好意思露出真姓氏,便想
曾经耗费大量笔墨渲染貂蝉义举的罗贯中,对貂蝉“长安兵变”后的下落,始终保持沉默。在历史价值被榨干之后,她遭到了主流文人的抛弃。但仍有一些作者在孜孜不倦地追问她的下落,继而任意虚构故事,以致其结局形成了
人固有一死,可是人怎么死尤其是名人怎么死我们都想搞清楚,是被杀、病死还是其他原因,然而在中国历史上有这么五位,却无法搞清楚。下面我们从老子李耳为大家一一分析。 老子:骑着青牛而去?有史记载,老子曾西
纳粹德国究竟抢了多少财宝 在战争开始之前,纳粹德国的领导人就喜好通过国家权力抢劫艺术品。希特勒梦想成为艺术家,而纳粹党的二号人物戈林更是自称“文艺复兴”人,他嗜好收藏,兴趣广泛,包括绘画、珠宝、手工
原创作者投稿,禁止转载。原标题:传国玉玺之谜秦朝皇帝用的印叫玺,臣民所用只能称为印。东汉情况要宽一点,皇帝的、皇后的、藩王的印都可以叫玺。由于皇帝的印信都是用玉做成的,又叫玉玺。传国玉玺是秦始皇命人用
导读:秦始皇有多少子女,秦始皇死后这些子女下落如何,几千年来,一直没有人能说清楚,见于史书有名可考的秦始皇子女只有长子扶苏,少子胡亥、公子高、公子将闾四人。有史书说秦始皇有12个儿子,史书中还有秦始皇
明朝第二个皇帝:明惠帝朱允,是明朝第二位皇帝,史又称其为建文帝。建文帝下落一直是个迷:建文帝继位之后,一改洪武时期的紧张气氛,在当时的中国大地吹过一阵清风,他重用黄子澄、方孝孺等文人,对当时的政治
中国古代有许多稀奇古怪的事情发生,有些现在已有了合理的解释,有些被怀疑是外星人所为,更多的是等着考古发现来揭开他们的神秘面纱。而今天我们要说的是历史上的一男一女,他们突然消失,直到今天依然无人能知道他
在武侠小说和古装电视剧中,经常出现戟这个东西。戟——由尖枪和半月形状的利刃组成的一种古代兵器,可以说是矛和戈两种的组合,在中国古代和欧洲冷兵器时代都有出现。那么,方天画戟有什么不同呢?方天画戟这个名字...
在武侠小说和古装电视剧中,经常出现戟这个东西。戟——由尖枪和半月形状的利刃组成的一种古代兵器,可以说是矛和戈两种的组合,在中国古代和欧洲冷兵器时代都有出现。那么,方天画戟有什么不同呢?方天画戟这个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