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同��为何被慈禧撵走
Posted 光绪
篇首语:愚昧从来没有给人带来幸福;幸福的根源在于知识。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翁同��为何被慈禧撵走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翁同��为何被慈禧撵走
翁同是晚清名臣,同时也堪称晚清第一帝师。他出生官宦之家,自幼受到良好教育。长大之后自然而然走上科举之路,中咸丰六年状元。
翁同有才华而又出生名门,德行也是好的。所以在同治四年之时,被慈禧太后聘为同治帝师。此后光绪帝时期,也为光绪帝帝师。
翁同担任帝师,是皇家对他的提拔,他也因此平步青云,官至协办大学士,户部尚书,参机务。但是光绪二十六年,她却被慈禧罢官撵走了。
冤枉还是不冤枉,实际上就是上位者一句话的事情。站在慈禧的角度来说,自然是不冤枉的。随着光绪帝的渐渐长大,帝后矛盾越来越严重,朝中大臣自然也开始站队。
翁同是光绪帝的老师,从光绪帝幼时起就教育他,算的上是帝党领袖。后来光绪帝发动戊戌变法,历史上著名的《明定国是诏》就是他草拟的,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人氏也是由他举荐给光绪帝的。
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后党实力,明显强于帝党。所以戊戌变法只持续了一百多天就失败了。而作为光绪帝师,已经明确站在慈禧对立面的翁同,慈禧自然不会放过,这才有了罢官。
当然从翁同的角度来说,自己是冤枉的,他曾作诗“六十年中事,伤心到盖棺。不将两行泪,轻向汝曹弹”,表达自己为官多年的无限感慨。
甲午战争是中国人永远的痛,需要后世铭记的教训。这场战斗以日本的完全胜利告终,李鸿章创办多年的北洋水师全军覆没。
后世有人将甲午海战的责任安在翁同身上,认为是他全力主战,才有了这么一次巨大的惨败。
清·王伯恭在自己写的《蜷庐随笔》一书中,这样批判翁同。认为他全力主战,只是因为与李鸿章的私仇。
当初翁同的哥哥翁同书任安徽巡抚,犯了失守封疆之罪,李鸿章为曾国藩草拟奏章弹劾。翁同书被判充军,父亲翁心存被气死,于是翁同和李鸿章结了梁子。
翁同当时已经意识到了甲午战斗,中方极大可能会战败,但是却力战只是为了将李鸿章拉下马。
翁同要为甲午战争的失败承担一定的责任,的确如此。因为当时李鸿章创办发展北洋的时候,翁同正好在户部管钱。每次李鸿章索要海军军费,翁同都要卡一卡,使得北洋海军发展受阻。
但若是说他应该承担甲午战争失败的全部责任,未免将翁同看的太过重要。其实不止翁同,当时朝中大臣主战气氛热烈,而他支持的皇帝也是这样想的。
翁同正好是个耳根子软的人,最后就被大家推为领袖,站出来与李鸿章打擂台。全力主战,最后以失败告终,翁同因此受到后人批判。
个人认为,翁同主战有一定书生意气在里面。毕竟国家遭受如此侮辱,寻常人都不能忍受。再者当时北洋水师也有一定成就,朝中上下都气势汹汹,想要挽回颜面。
为何最后要将责任全部推倒翁同身上?恐怕只是因为正好他身份比较高吧!要我来说,甲午战争的责任应当由国家来背。如果国力强盛,哪里还怕人来侵犯,哪里又会有甲午海战?
落后就要挨打,一个人如何能承担起一个国家的历史?
慈禧
罢免翁同是光绪帝亲自决策的,非慈禧太后所为
维新运动刚开始,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后的第四天(1868年6月14日),翁同即被罢官,开缺回籍。绝大部分人认为,这是慈禧太后的阴谋,是她反对变法的重要安排,而光绪皇帝是出于被迫下旨废黜翁同。那么真实的情况是怎样的?
慈禧一开始不反对变法
维新运动中,慈禧太后发动政变,下令捉拿康有为弟兄,杀害谭嗣同等六君子,软禁光绪皇帝,尽罢新法。慈禧太后的这些举措,铸就了一个铁杆顽固派的形象,也将自己永远钉在历史耻辱柱上。人们想象,慈禧太后一开始就反对变法,老谋深算,之所以从光绪皇帝身边赶走翁同,目的在于削弱维新派的力量,警告光绪。人们的这种想象是合理的。然而,问题的关键是,慈禧太后并不是一开始就坚决反对变法?
翁同在1898年6月11日(四月廿三日)日记中提到:光绪帝奉慈禧谕旨,指出杨深秀和徐致上奏要求变法维新,施行新政,改革旧习的要求良是,并指示今宜专讲西学。老成持重的翁同认为过头,指出西法不可不讲,圣贤义理之学尤不可忘。
《康有为自编年谱》记载:6月16日(四月二十九日),宋伯鲁(芝栋)上《请改八股为策论折》,痛斥八股文的空疏无用,要求光绪皇帝特别下诏,在科举考试中改试策论。光绪帝在五月初五日下旨废除八股文,遭到了大臣的反对。光绪皇帝和顽固派大臣刚毅之间激烈辩论:皇帝要立即降旨,而刚毅则坚决反对,惹得皇帝动怒,但是刚毅仍不屈服,抬出请懿旨相抗。6月20日(五月初二日),光绪皇帝到颐和园请示。23日,颁布诏书,自下科始,一律改试策论,维新派取得了一次重要胜利。《康有为自编年谱》的记载此事本意是想说明光绪皇帝上扼于西后,下扼于顽臣的情况,但是,恰恰是这条材料,说明了在废八股,改策论这一问题上,慈禧太后支持的是光绪皇帝,而不是顽固派刚毅。
关于慈禧太后一开始并不反对变法的情况,近人笔记中多有记载。苏继祖《清廷戊戌朝变记》记载:正月,康初上之书,上呈于太后,太后亦为之动,命总署王大臣详询补救之方,变法条理,曾有懿旨焉。康初上之书,指1898年1月29日(正月初八日)康有为所上《请大誓臣工,开制度新政局折》。在该折中,康有为陈述埃及、土耳其、高丽、安南、波兰、马达加斯加等国被侵略、受欺侮,以至被宰割、瓜分的惨状,警告光绪皇帝,恐自尔之后,皇上与诸臣虽欲苟安旦夕而不可得矣!列强侵略、欺侮清王朝,慈禧太后与清王朝共命运,康有为的这段话打动慈禧太后是完全可能的;甲午战后,中国割地赔款,慈禧太后从维护满洲贵族和自身利益出发,在一定程度上同情或支持变法也是合理的。费行简《慈禧传信录》称:适德人假细故,扰我胶澳,举朝无一策,帝复泣告后,谓不欲为亡国之主。后曰:‘苟可致富强者,儿自为之,吾不内制也。’值得注意的是戊戌政变属于宫闱高层机密,人们所知甚少,苏著所述大多来自访询,必然真伪杂糅。
1867年(同治六年)2月,奕提议以徐继畲为同文馆事务大臣,当天就得到批准。3月,御史张盛藻、大学士倭仁先后上折,反对设立天文算学馆,认为根本之图,在人心而不在技艺,形成中国近代史上一次著名的改革与反改革论争。在这场论争中,慈禧太后支持奕,上谕称:同文馆招考天文算学,既经左宗棠等历次陈奏,该管王大臣悉心计议,意见相同,不可再涉游移,即著就现在投考人员,认真考试,送馆攻习。顽固派仍不肯罢休,通政使于凌等人继续上折反对,杨廷熙更利用旱灾,要求两宫皇太后收回成命,撤销同文馆。6月30日,慈禧太后命军机处起草上谕,指斥杨奏呶呶数千言,甚属荒谬,一场争论得以平息。
有意思的是,慈禧太后不仅要求部分文官和知识分子学习西学,而且也要求光绪皇帝学。自1891年(光绪十七年)12月1日起,光绪皇帝即奉慈禧太后懿旨,每日上午在勤政殿学习英文,由同文馆的两位洋教习授读。这项学习,一直坚持到1894年(光绪二十年)11月,才由慈禧太后下令,与满书房同时停止。
历史事实表明,慈禧太后与倭仁、徐桐、刚毅等顽固派毕竟有别,因此,当光绪皇帝开始维新时,她能表示同意,并且提出专讲西学的主张。在这一情况下,她自然没有急于从皇帝身边赶跑翁同的必要。至于她后来镇压维新派,那是由于维新活动超越了她许可的底线,触犯了满洲贵族集团的利益和她个人的权力,并不能证明她一开始就处心积虑地反对变法。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称:自四月初十以后,皇上日与翁同谋改革之事,西太后日与荣禄谋废立之事。四月廿三日皇上下诏誓行改革,廿五日下诏命康有为等于廿八日觐见,而廿七日西后忽将出一朱谕强令皇上宣布……皇上见此诏,战栗变色,无可如何!梁启超并非荣禄营垒中人,何所据而云然?说西后忽将出一朱谕,光绪皇帝战栗变色,梁启超当时并不在光绪皇帝身边,何从知道?另外,清制,只有皇帝才可用朱谕,慈禧虽贵为太后,也绝不能突破禁令。光绪皇帝罢免翁同的朱谕现存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确为光绪亲笔,足以证明梁启超之误。《戊戌政变记》以慈禧太后和袁世凯为主要攻击目标,政治和个人感情色彩浓烈,科学性不足。
《清廷戊戌朝变记》还有一条记载,被视为慈禧太后在变法伊始就有意破坏的铁证。该书称:6月8日(四月二十日)之后,翁同罢官之前,慈禧太后曾召见奕、荣禄、刚毅等人,声称皇上近日任性乱为,要紧处汝等当阻之。奕等同答:皇上天性,无人敢拦,刚毅则伏地痛哭,声称奴才婉谏,屡遭斥责。慈禧太后又问:难道他自己一人筹画,也不商之你等?荣禄、刚毅答称:一切只有翁同能承皇上意旨。刚毅并哭求太后劝阻。慈禧太后称:俟到时候,我自有法。其实,这段记载的谬误是很明显的。当时,变法尚未开始,或者刚刚开始,光绪皇帝还几乎什么都没有做,慈禧太后何来皇上近日任性胡为之愤?如果是这样,她怎么可能在差不多同时又肯定杨深秀、徐致靖要求变法的奏折,训示光绪皇帝:今宜专讲西学?仔细考察晚清文献,关于翁同被罢官出于慈禧太后意旨的各类记载,不是出于传闻,就是出于猜测,无一可以视为确凿有据的信史。
人们之所以易于认定慈禧太后是罢翁事件的主谋,原因在于认定慈禧太后是铁杆顽固派,前人的一些记载也引导了人们的这种认识倾向。其实翁同与光绪皇帝这一对师徒之间关系有一个发展与变化的过程,了解这一过程就能看出废黜翁同本身是光绪的本意。
罢免翁同出于光绪皇帝本意
要知道是谁罢了翁同的官,首先要看一下翁被罢前后的朝局和人事安排。维新运动进入高潮前,翁同身兼军机大臣、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协办大学士、户部尚书等职,权倾一时。这一时期,翁同做了两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举借外债、内债。《马关条约》规定,清政府须向日本赔款两亿三千万两白银。翁同身为户部尚书,筹款还债是其职责。《马关条约》签字后不久,翁同即开始向俄、法、英、德等国借款。1898年2月,翁同派张荫桓为代表,与英商汇丰银行签订条约,借款1600万英镑。此外翁同又发行国债,以昭信股票为名向国内官民各界借贷,同时加征铺税、房捐等税。处理胶州事件。1897年11月,德国以两名传教士被杀为由,派遣军队抢占胶州湾,向清政府提出六项照会。交涉中,翁同担心事态扩大,采取低颜俯就的软弱态度,所拟答复德方的照会稿不仅奕?不以为然,连慈禧太后都觉得甚屈。12月11日,翁同在上朝时为自己的主张辩护,语气激烈,引起同僚惊愕。翁同日记云:词多愤激,同列讶之,余实不能不倾吐也。
上述二事都受到言官和个别地方官僚的批评。1898年3月,御史何乃莹、徐道、高燮曾等人陆续上奏,批评发行昭信股票过程中的弊端。同年4月,安徽藩司于荫霖上奏,指责翁同办理胶州湾事件之不当,指责翁同以江苏、江西等四省厘金作抵向英、德借债的失策,批评翁独任私智,酿成巨祸,要求他与李鸿章、张荫桓共同让贤。5月29日,御史王鹏运上奏,指责翁同与张荫桓:办理洋务,偏执私见,不顾大局,既欲遇事把持,又复性成畏葸。该折并指责二人在借洋债过程中有私纳回扣行为,要求将二人声罪罢斥。
言官弹劾对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都有影响。6月10日(四月二十二日),光绪发布上谕决定:荣禄着补授大学士,管理户部事务;刚毅着调补兵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刑部尚书着崇礼补授。光绪皇帝宣布变法前的这一人事安排,必然经过慈禧太后同意,或者甚至是慈禧太后的意旨。它的要点是,在翁户部尚书一职之上加了一个管部大臣荣禄,显然与言官对翁举借外债、内债的批评有关,但上谕并不曾免去翁的任何职务,更不曾触动翁的其他权力,可见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对言官的弹劾并不过分重视,还不想对翁采取大动作。只是在5天后,情况才突然发生变化。6月15日(四月二十七日),光绪皇帝再次发布上谕,将翁同开缺回籍,同时命王文韶迅即来京陛见,直隶总督着荣禄暂行署理。这两道上谕相距时间极近,可见罢免翁同是突然起意,而非早有预谋,因此,不得不采取紧急措施:调王文韶来京以填补翁同的空缺,以荣禄署理直隶总督,填补王文韶入京后留下的空缺。倘使6月10日发布第一道上谕时就有罢翁之意,就没有必要分成两步,更没有必要命荣禄管理户部事务,过几天再挪到署理直隶总督的位置上。
如果上述分析可以成立,那末,罢免翁同的直接原因就要从光绪皇帝发布6月10日的上谕以后找。据翁同日记,这以后几天发生的事情又确实大有关系。6月12日,翁同与光绪皇帝之间发生严重冲突。翁同日记云:上欲于宫内见外使,臣以为不可,颇被诘责。又以张荫桓被劾,疑臣与彼有隙,欲臣推重力保之,臣据理力陈,不敢阿附也。语特长,不悉记,三刻退。触几有声,足益弱矣,到馆小憩。可见,翁同和光绪皇帝当日的冲突有两方面内容:一是接见外国使节的礼仪,一是推荐提拔张荫桓问题。
清初以来,清朝皇帝会见外国使节的礼仪一直有重大争论,虽不断改进,但始终没有将洋人平等相待。光绪皇帝久有进一步改革的愿望,但屡屡受到翁同的反对。1898年春,光绪皇帝批准外国使臣的车马可以直入禁门,但翁同反对。同年4月,德国亨利亲王访问北京,光绪皇帝准备在毓庆宫接见,同时批准其乘轿进入东华门,仍然受到翁同反对,以致惹得光绪皇帝盛怒,逐条驳斥翁同意见,并且借指斥刚毅为名发泄了一通对翁的不满。6月初,光绪皇帝拟在乾清宫接见外国使臣,翁同再次反对。12日,光绪皇帝重申此意,翁又一次反对,因而颇被诘责。从翁自己记下的这短短4个字,不难想见当年君臣互相辩驳以及光绪皇帝动怒的情况。
张荫桓是康有为同乡,长期在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任职,又曾出使美、日、秘三国,见识开通,支持维新,是光绪皇帝企图重用的人物之一。但受到一些大臣的参劾,光绪帝不为所动,要翁同推重力保,意在为重用张荫桓扫除障碍。不料翁同很倔强,就是不肯推荐张荫桓,以致和光绪皇帝长时间顶撞,臣据理力陈,不敢阿附也。语特长,不悉记。从这短短的几句话中也不难想象翁顶撞光绪皇帝的激烈程度。
之后又相继发生翁同阻挡光绪皇帝召见维新派人员的事。据《翁同自订年谱》记载:6月13日(四月二十五日)徐致靖奏保康有为、张元济、黄遵宪、谭嗣同、梁启超为通达时务人材,求才若渴的光绪皇帝意欲即日召见,但翁同却主张宜稍缓。14日早朝,翁在是否赏给张荫桓宝星奖章问题上又和光绪皇帝闹起别扭,他声明只代奏不敢代请,意在说明他本人不赞成嘉奖张荫桓,但是,光绪皇帝却马上决定,张某可赏一等第三宝星,当面否定了翁的意见。
翁同虽然推荐过康有为等维新党人,但是,翁同的维新理念、学术观点和康有为等始终存有差距。1898年2月,光绪皇帝向翁同索阅黄遵宪的《日本国志》,翁的回答不合光绪皇帝的心意,很受光绪皇帝诘难。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早就被翁视为说经家一野狐,及至翁读到康的《孔子改制考》,更有意拉开和康的距离。5月26日(四月初七),光绪皇帝命翁同传谕康有为,命其将此前进呈的书籍再抄一份,但翁同居然回答与康不往来。这自然引起光绪皇帝的惊讶,追问缘故,翁答:此人居心叵测。第二天,光绪皇帝再次索要康书,翁同回答如前。两个人都很执拗,在光绪皇帝发怒诘责的情况下,翁同将此事推给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但光绪皇帝仍然寸步不让,要翁亲自传知张荫桓,不料翁仍然拒绝,反问皇帝:张某日日进见,何不面谕?光绪皇帝贵为天子,何能忍受翁同的这种执拗和抢白!
翁同顶撞光绪皇帝的事件非仅上述数例,也非仅一时。光绪皇帝不可能事事忍耐。颁布《明定国是诏》后,光绪皇帝急于任用新人,迅速推行变法,却一再受到翁同的阻挠和反对,这样,尽管翁同与光绪之间有多年的师生之谊,甚至有过情同父子的经历,然而在翁同一次又一次地顶撞之后,他已被光绪皇帝视为维新变法的障碍,其被开缺的命运就是必然的了。开缺上谕写道:协办大学士翁同近来办事多不允协,以致众论不服,屡经有人参奏,且每于召对时,咨询事件任意可否,喜怒见于词色,渐露揽权狂悖情状,断难胜枢机之任。
大家知道戊戌政变前夕,当光绪皇帝感到大事不妙,危险在即时,曾通过杨锐、林旭带出密诏,要诸同志妥筹良策,并向康有为解释要他迅速离京,将来更效驰驱。同样,如果罢免翁同出于慈禧太后意旨,而光绪皇帝只是被迫,他一定会尽一切可能,寻找机会,向翁有所说明,至少,要做出某种暗示,或给予某种安慰,然而,种种事实说明,光绪皇帝表现得很严酷。
颁发开缺上谕当天,光绪皇帝就不让翁同有和自己见面的机会。《翁同日记》载,当日晨,翁入朝后,看折治事如常。起下,中官传翁某勿入,同人入,余独坐看雨。只是在同人退朝之后,翁才恭读到那道决定自己命运的上谕。第二天,翁照例要向皇帝谢恩。《翁同日记》载:午正二驾出,余急趋赴宫门,在道右叩头。上回顾无言,臣亦黯然如梦。此时,翁同可谓伤心之极,而光绪皇帝却回顾无言,任何表示也没有。当日傍晚,光绪皇帝命南书房王太监给翁送去纱葛,但这是端阳节的例赏,此外仍然无言。以上种种,说明光绪皇帝在竭力避免当面向师傅宣布这一出自本意的残酷决定时所必然会有的尴尬,也说明,光绪皇帝除了开缺上谕所列举的理由之外,没有其他隐情须向师傅表白。
相关参考
翁同是清末重臣,为同治帝、光绪帝两代帝师。他不仅出身尊贵,同时入仕之后也受到皇帝和太后的重视。特别是在光绪帝时期,成为帝党领袖,在朝堂与后党相争,可谓风光无限。 翁同是光绪帝最信任的臣子,他不仅
好多人认为王夫人赶走晴雯,就是因为王善保家几句调拨的话。然则王夫人并不是一个蠢人,她能够在贾府做到一手遮天,那么她的智谋就必然不会太低,最起码不会仅凭一个婆子的一面之词去决计一小我的人生。虽然晴雯被撵
好多人认为王夫人赶走晴雯,就是因为王善保家几句调拨的话。然则王夫人并不是一个蠢人,她能够在贾府做到一手遮天,那么她的智谋就必然不会太低,最起码不会仅凭一个婆子的一面之词去决计一小我的人生。虽然晴雯被撵
...尤其是在晚清戊戌变法那场震惊朝野内外的政治变局中,翁同龢是一个至关重要的人物。以往政治史与法律史关于戊戌维新运动的研究,往往注重对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的宪政思想以及变法主张的研究,而忽略对翁同龢的研究。...
在中国近代史上,尤其是在晚清戊戌变法那场震惊朝野内外的政治变局中,翁同是一个至关重要的人物。以往政治史与法律史关于戊戌维新运动的研究,往往注重对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的宪政思想以及变法主张的研究,而忽略对
导读:而李鸿章的幕僚、曾任美国驻天津副领事毕德格,更是直截了当地称:“实际上,翁同(总理大臣)才是中国皇帝”。翁同“百日维新”之前,清朝中枢还有一项重大政治举动,即召湖广总督张之洞入京辅政。此事还必须
...虐。每至晚上,他竟不能成眠。不成眠时,他就念及师傅翁同。而师傅辅佐自己办新政被开缺后,守旧大臣仍忌恨他,且企图加害于他。他记得御史胡孚宸曾无端参奏师傅与张荫桓纳贿平分,太后即令严责以当办,幸好尚书廖寿...
...虐。每至晚上,他竟不能成眠。不成眠时,他就念及师傅翁同。而师傅辅佐自己办新政被开缺后,守旧大臣仍忌恨他,且企图加害于他。他记得御史胡孚宸曾无端参奏师傅与张荫桓纳贿平分,太后即令严责以当办,幸好尚书廖寿...
晚晴名臣翁同是光绪皇帝的老师,一度游走于最高决策圈,康有为被重任,便是他推荐的结果,因此在相当一段时期内,翁同被人们误认为是“维新派”,而他后来被罢黜,亦被误读成“后党”迫害的结果。但事实上,翁同的政
楊角風談《走向共和》第8期:慈禧皇太后一心要修頤和園,不惜炒掉了不肯撥銀子的戶部尚書閻敬銘,改任光緒帝的老師翁同龢兼任。而翁同龢因為大哥翁同書被曾國藩彈劾之事,以及老爹翁心存被活活氣死之事,怪罪於當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