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熹一石三鸟妙计保命
Posted 司马
篇首语:劳动教养了身体,学习教养了心灵。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司马熹一石三鸟妙计保命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司马熹一石三鸟妙计保命
战国时中山国相国司马熹很得国君信任
但是国君的宠姬阴姬十分憎恨司马熹
常在国君的枕边说他的坏话。历史上
臣子因得罪国王宠姬而下台甚至遭受迫害的事例很多
司马熹很清楚其中的奥妙。
不能这样坐以待毙。那么
该如何办才好呢?想了很长时间
司马熹没有想出一个万全之策。中山国有个智者叫田简
他看出司马熹的处境艰险
于是悄悄地向司马熹献策。
不久
赵国来了一位使者
小小的中山国对战国七雄之一的赵国自然是不敢怠慢的
所以
司马熹几乎寸步不离地陪伴着赵国使臣
生怕有一点怠慢。一次在宴会上
司马熹问使者:“听说贵国擅长音乐的美女很多
是这样吗?”使者说:“并非如此。”司马熹说:“我曾经到过许多国家
见过无数美女
总觉得没人比得上我国那位阴姬了
她的容貌倾国倾城
仪态婀娜多姿
简直是仙女下凡。”使者回去把这一情况禀报给了赵王
赵王听了之后
还未见到本人
就已经动心了。于是
赵王派使者到中山国
请求把阴姬送给赵王。
阴姬是中山国国君最宠爱的妃子
国君视她为掌上明珠
现在赵王要夺人所爱
他哪里肯答应。但又担心如果得罪了赵王
中山国就会遭到赵国的报复
中山国国力微弱
很可能要蒙难。正当中山王束手无策时
司马熹向国君进谏说:“启奏大王
臣有一个办法
既可以回绝赵国
又可避免我国蒙难。”国君一听十分高兴
忙问:“你有什么万全之策?”司马熹说:“您可以立即册封阴姬为王后
这样就能死了赵王的邪念。”
中山国国君立即如法炮制。就这样
中山国保全下来了
阴姬顺利地做了王后。司马熹因力荐阴姬为王后而得到阴姬的尊重
阴姬从此不再憎恨司马熹
心中对他感激涕零
司马熹终于摆脱了困境
所献万全之策真可谓“一石三鸟”。
妙计司马
刘备教刘琦"上屋抽梯"之计其实是"一石三鸟"的高招
刘备教刘琦"上屋抽梯"之计其实是"一石三鸟"的高招 刘表大公子刘琦影视形象 《三国演义》第39回《荆州城公子三求计 博望坡军师初用兵》里有这么一个桥段,就是刘表的大公子刘琦,惧怕后母蔡氏及蔡瑁等人加害,向刘备请教避祸方法。刘备说这是公子家事,怎么来问他?诸葛亮在旁边笑,刘备就问诸葛亮有什么妙计帮助刘琦。诸葛亮也说这是公子家事,他不方便说。刘琦很失望,就起身离开。刘备送刘琦出来后,在他耳边如此如此教导一番,其实就是叔侄二人定下一个"上屋抽梯"之计逛诸葛亮。 刘琦按刘备教导,对诸葛亮实施「 ”上屋抽梯”之计 第二天,刘备假装生病,请诸葛亮代劳去刘琦那边答谢,这属于正常的礼尚往来,诸葛亮也没怀疑,就去了,到了刘琦那儿以后,刘琦又请教诸葛亮避祸之计,诸葛亮不愿意说,刘琦就说他有一本古书,在楼上,请诸葛亮上楼一观。诸葛亮上楼后,刘琦早就安排人把上楼的梯子抽走。诸葛亮下不了楼,只得教了刘琦一招:春秋时晋献公的太子申生在都城被后母骊姬害死,公子重耳在外得以避祸,刘琦应该效仿重耳,离开襄阳,去镇守江夏,可能避祸。刚好江夏太守黄祖刚被东吴杀死,江夏太守空缺。刘琦按诸葛亮的教导,向刘表请求镇守江夏,刘表果然答应,从而避免了重蹈申生被害的覆辙。 从这个过程来看,诸葛亮被刘备摆了一道,这是诸葛亮出山以后第一次"吃瘪"。从事后发展来看,刘备这一招确实是高招,并且是"一石三鸟"的高招。个中原因,浅析如下: 救刘琦一命,使刘琦成为自己的强援。 刘备一生颠沛流离,不得已跑到新野依附刘表,刘表对刘备是既利用又防备。利用刘备平定了荆州一带的山贼,又让刘备驻扎在新野,以抵御曹操。 刘备得诸葛亮如鱼得水 刘备在新野因祸得福,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从此刘备有了最强智力支持。同时,从隆中对策中,刘备也清晰知道自己的战略,第一步取荆州立足,然后再取益州,等天下有变,两路齐出北伐曹操。 所以,刘备人虽然在新野,但心里却时时在盘算如何谋夺荆州。诸葛亮更不用说,也劝刘备早点拿下荆州。 但刘备和诸葛亮对如何夺取荆州,在方法上却不一致。 诸葛亮多次劝刘备夺取荆州,刘备不忍夺同宗基业 诸葛亮的方法是从刘表手里继承,或者霸王硬上弓强夺。 刘备的思路应该是:学曹操!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刘备借助刘琦以御荆州。 笔者推测,刘备的思路是,不能像曹操那样裹挟刘琦,把刘琦当傀儡,而是扶持刘琦继位,然后协助刘琦守荆州。刘琦无能,只能借助刘备力量,这样,只要刘琦得到荆州,那就相当于刘备得到荆州。 刘备为什么不支持诸葛亮的"霸王硬上弓"的方案呢?那是因为刘备刚到荆州时间不久,还没有收获荆州人心,霸王硬上弓支持率不高,夺了荆州也坐不稳。 况且蔡氏家族是荆州大族,朝野力量都强,霸王硬上弓势必造成荆州分裂,到时蔡氏降曹,与曹操里应外合,荆州得到也难保住。 而刘琦是刘表嫡长子,刘表死后,刘琦继位,符合宗法制度,荆州士民会像支持刘表一样支持刘琦。刘备一面辅佐刘琦,一面收获荆州民心,等民心归附了,到时不管文的、武的,拿下荆州就是水到渠成了。 刘备有了这个思路,那就处必须保刘琦平安,所以他和刘琦共谋一个"上屋抽梯"之计,在摆了诸葛亮一道的同时,救了刘琦一命。 把祸水引向诸葛亮,万一事败,把责任推给诸葛亮。 刘备难道不知道申生、重耳的故事?肯定知道,申生留在都城被害死,重耳、夷吾在外得以保命。 那么刘备会想不到让刘琦外出避祸吗? 笔者认为,刘备肯定会想到。因为这是刘备自己的亲身经历。 曹操平定吕布以后,把刘备带回许昌圈了起来,并且还和刘备青梅煮酒论英雄,当着刘备面说出"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吓得刘备大惊失色,筷子都掉到地上了,幸亏天上起个炸雷,刘备才得以掩饰过去。 曹操青梅煮酒论英雄,刘备在许昌如坐针毡,早就想离开曹操了 刘备在许昌,如同身在虎穴,时时有生命危险,刘备每时每刻都在思虑脱身之计,后来终于逮到机会,借着征讨袁术的名义,从许昌逃出,并袭杀车胄,重占徐州。刘备逃离许昌时说的一番话表达了刘备逃离许昌的开心: 《三国演义》第21回:玄德到寓,星夜收拾军器鞍马,挂了将军印,催促便行……关、张在马上问曰:"兄今番出征,何故如此慌速?"玄德曰:"吾乃笼中鸟、网中鱼,此一行如鱼入大海、鸟上青霄,不受笼网之羁绊也!"因命关、张催朱灵、路昭军马速行。 刘备的亲身经历足以证明,刘备是知道外出可以避祸的。那么,刘备为什么自己不说出来呢?而要费尽周折,设计一个"上屋抽梯"之计赚诸葛亮说出来呢? 刘备这是把祸水引给诸葛亮。刘备前面差点被蔡瑁杀死,要不是马跃檀溪,刘备就死在蔡瑁刀下了。刘备是怕了蔡瑁了,所以他不能说。 蔡瑁欲杀刘备,幸亏的卢马跃过檀溪,致使刘备不敢过问刘表家事 他让诸葛亮去说,就是怕万一事情泄露,把责任推给诸葛亮。诸葛亮在荆州有根基的,不至于被要了命。 我想,这也是刘备为什么被称为"枭雄"的原因吧? 施恩刘琦,为新野呆不下去准备后路。 在诸葛亮出山以前,刘备得徐庶帮助,已经在新野和曹操的部下较量过。刘备知道,要不了多久,曹操就要南下的,新野小县根本守不住。 襄阳有蔡瑁,不容刘备 新野守不住,刘备只能去襄阳依托刘表。如果刘表不让刘备进襄阳,那刘备就又变成流浪的孤魂野鬼了,怎么破解"华山一条路"的危局呢? 那就是再备份一条路出来。让刘琦出外,万一刘表不要刘备,可以去依托刘琦。 那万一刘琦也不要刘备呢?所以必须施恩刘琦,让刘琦不得不接受刘备。 让诸葛亮施恩刘琦,有三个好处: 其一,祸水引向诸葛亮,先让自己"不沾灰"。 其二,诸葛亮施恩比刘备直接施恩要好。因为刘备和刘表是兄弟,相当于是家里人,刘备直接施恩,刘琦会认为理所应当,家里人的人情还不还问题不大。但诸葛亮是外人,欠外人的情是要还的。后来刘备败走当阳时,就是让诸葛亮去刘琦那儿搬救兵,理由就是诸葛亮对刘琦有恩。 《三国演义》第41回:却说玄德引十数万百姓、三千余军马,一程程挨着往江陵进发。赵云保护老小,张飞断后。孔明曰:"云长往江夏去了,绝无回音,不知若何。"玄德曰:"敢烦军师亲自走一遭。刘琦感公昔日之教,今若见公亲至,事必谐矣。"孔明允诺,便同刘封引五百军先往江夏求救去了。 看看这段,刘备一定要让诸葛亮亲自去搬救兵,就是让刘琦没法不回报诸葛亮。如果没有前面的诸葛亮施恩,诸葛亮去了也不一定有用。因为,刘备已派关羽已经先去了,刘备怀疑刘琦不给关羽面子。 这里可见,刘备绝对是下棋高手! 其三,刘琦感恩诸葛亮就是感恩刘备。诸葛亮与刘备是一体的,刘琦帮助诸葛亮就是帮助自己,刘备的算盘打得贼精! 刘备得刘琦相助,终于从当阳惨败中逃出生天 这样的"一石三鸟"之计,妥妥的帝王之术,这足以证明刘备既是英雄,更是枭雄,同时深谙帝王之术,刘备最终能称帝,也就可以理解了。相关参考
刘备教刘琦"上屋抽梯"之计其实是"一石三鸟"的高招刘表大公子刘琦影视形象《三国演义》第39回《荆州城公子三求计 博望坡军师初用兵》里有这么一个桥段,就是刘表的大公子刘琦,惧怕后母蔡氏及蔡瑁等人加害,向
刘备教刘琦"上屋抽梯"之计其实是"一石三鸟"的高招刘表大公子刘琦影视形象《三国演义》第39回《荆州城公子三求计 博望坡军师初用兵》里有这么一个桥段,就是刘表的大公子刘琦,惧怕后母蔡氏及蔡瑁等人加害,向
美国打阿富汗是一石三鸟:1、转换国内矛盾。2001年9月11日,美国的世贸大厦遭遇“恐怖袭击”(美国人宣城的“恐怖袭击”,有可能自导自演),死伤数千人人,美国国内群情激愤,民族主义兴起。为了转移人民对
他是三国好男人,为救受株连的妻子,巧施妙计,让司马懿同意放人
我国古代封建社会中,在「”男尊女卑”的思想下,妇女地位低下,大多是作为男人的附庸而存在。如果妻子出事时,有不少男人都选择牺牲妻子而保全自己,比如战国时期的大将吴起,唐朝宰相窦怀贞等。在三国时期,刘备的
史上最窝囊皇帝,为了保命,他故意沉迷于酒色?最后还是难逃一死
史上最窝囊皇帝,为了保命,他故意沉迷于酒色?最后还是难逃一死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司马奕是东晋的第七位皇帝,史称晋废帝,在现代社会,“废”这个词并不是什么好的词语,而司马奕就跟他的称号一
他是大唐最具智慧的宰相,死前留下一妙计使得政敌不敢报复其家人
我们肯定都听过一个故事,“死诸葛退生仲达”,诸葛亮和司马懿斗了一辈子,没想到斗到最后,司马懿还是斗不过诸葛亮,被已经去世的诸葛亮算计了一回。其实,这样的故事不仅发生在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和司马懿身上,类似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司马炎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刘禅不仅是一个昏君,而且还是一个懦夫,面对敌军他一点抵抗的心思也没有,为了保命他选择了投降。投降之后魏晋军队也没有为难他,毕竟这种草包不足为患,没
还记得《甄嬛传》热播那段时间,甄嬛可以说是最具话题性的人物了。 甄嬛的历史原型是乾隆的生母崇庆皇太后,也是雍正朝的熹贵妃,历史上的她并没有按照剧情发展的那样,一进宫就获得了雍正的宠爱。 恰恰相
大家都知道,诸葛亮在历史上的地位是相当崇高的,三国演义更是将诸葛亮几乎神化了,如舌战群儒、七擒孟获和上方谷之战,几乎差点烧死了司马懿。而死后更是留下一妙计,死诸葛吓走活仲达,看上去诸葛亮的计谋比司马懿
在雍正皇帝的后宫女人之中,最后成为真正赢家的,当属乾隆皇帝生身母亲孝圣宪皇后,也就是人们所熟悉的熹贵妃。这个女人活到了八十六岁高龄,想必这也和她一生都在享受荣华富贵有关,接下来让我们一起了解熹贵妃钮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