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卖官筹集赈灾款

Posted 灾情

篇首语:无私是稀有的道德,因为从它身上是无利可图的。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李鸿章卖官筹集赈灾款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李鸿章卖官筹集赈灾款

2、历史秘闻 和珅去赈灾,往粮食里掺沙子,纪晓岚很愤怒,乾隆和百姓却很开心,究竟是为何

李鸿章卖官筹集赈灾款

  清朝的李鸿章担任直隶总督25年,据说有13年水灾,9年旱灾,3年冰雹等其他灾害,可以说是无年不灾,无灾不烈。 
  1870年,李鸿章继曾国藩出任直隶总督后,直隶河务废弛已久,河务治理工作成为迫在眉睫的工作之一。 
  李鸿章设计了一个治理全省河务的蓝图,兴起一个治理河务的高潮,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直隶水旱灾患,但由于资金、吏治以及治河方法等种种原因,直隶水患频繁的局面无法得到根治。 
  直隶灾害频仍,如同治十年至十三年(1871—1874),李鸿章任直隶总督的第二年,直隶等地大水、永定河连年决口,《申报》称:“该处屡遭饥馑,百姓困苦流亡,不忍耳闻。”水灾刚去,旱灾又来,光绪三年至六年(1876—1879),山西、河南、陕西、直隶(今河北)、山东五省发生特大旱灾,史载饿殍达一千万人以上,被称为古所仅有的“大口奇灾”,以“丁戊奇荒”闻名而载入中国近代灾荒史……人们的生活因灾情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已知河务一时半刻无法根治的李鸿章,开始利用各种赈灾措施赈灾。 
  譬如设立直隶筹赈局处理赈务,呼吁本省和外省的官绅捐钱捐物。丁戊奇荒时,李鸿章就在天津设立了直隶筹赈局处理赈务,清末政治家、企业家和福利事业家盛宣怀当时以候补道的身份参加该局工作。 
  盛宣怀在晚年回忆:“光绪四年,河间大灾,赤地千里,天津遍设粥厂,途为之塞,李督派余往视河间,先入献县境,即见饿民扶老携幼,乞食于道,风吹即倒。”灾情之严重不言而喻。当时盛宣怀带头捐款,赢得了李鸿章的首肯。(《盛档·义赈源起》。)在李鸿章的号召下,慈善机构渐渐多起来,譬如同年,盛宣怀也在天津创设了慈善机构广仁堂。广仁堂在盛宣怀以后数十年的赈灾活动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另外,李鸿章还向清廷申请援照旧例开办赈捐,即谁捐了赈灾款,按规定便可得到一官半职。说白了就是卖官筹集赈灾款。 
  卖官买官本是封建王朝吏治的“毒瘤”,李鸿章连这种无异于“饮鸩止渴”的筹款赈灾方法也使出来,可见当时的无奈。 
  但是,尽管赈灾活动本身是以缓解灾情、纾解民困、恢复生产、缓和社会矛盾为目的,而且确也起了积极作用,是种“义举”,是项“善事”,但是也不排除一些人的别有用心,比如借赈灾以敛财,贪污钱粮,中饱私囊等,在当时一点也不罕见。所以,不管动机如何,卖官筹集赈灾款都是补偏救弊之策,起不到根治灾情的作用,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为了筹集赈灾款,李鸿章甚至不允许酿酒,以省粮济民。当时直隶北部的烧锅酒业较为发达,每年都要消耗大量的粮食,用来酿酒。在灾情频发的情况下,李鸿章奏请暂停了烧锅酒业。 
  李鸿章任直隶总督25年间,灾患虽未得到完全根治,但李鸿章在近代赈灾、慈善事业上的开拓工作是值得后人肯定的。
李鸿章

历史秘闻 和珅去赈灾,往粮食里掺沙子,纪晓岚很愤怒,乾隆和百姓却很开心,究竟是为何

和珅,中国古代有名的大贪官,依仗着乾隆帝的宠信,开启了无人能及的贪污模式。为官二十多年间,和珅为了敛财,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甚至是公开卖官。据清史记载,和珅共贪污超过10亿两白银,加上其他古玩、字画等珍宝,比清朝15年的财政收入的总和还要高。

客观来说,乾隆虽然不能称得上雄才大略的皇帝,但也不算是昏君。既然如此,他难道对于和珅贪污之事一点都不知情吗?答案是否定的。乾隆明知和珅贪污,却依然如此宠信他,原因很简单。这是由于和珅办事能力超强,具有不可替代性,从一件赈灾之事就可以看出。乾隆年间,河南之地发生了大的灾荒,百姓流离失所,对朝廷充满了怨言。得知此情况后,乾隆皇帝非常着急,深知因此而失眠。他并不是太担心百姓会饿肚子,而是害怕因此事会激化矛盾,有人带头造反,威胁清朝的统治。

第二天一大早,乾隆就把宠臣和珅叫了过来,并把相关情况与之说明。和珅是个聪明人,明白皇帝的意思,就是想让自己前去赈灾。还没等乾隆开口,和珅就主动要求前往河南,定当竭尽全力解决此事,以为万岁爷分担。有人认为,大贪官和珅之所以如此勤快,主要是想从中捞点油水,这次绝对是误会和珅了。他虽然贪,却是有原则的贪,此次他是真心想做点好事。

到达灾区后,和珅看到了面黄肌瘦的百姓,内心也相当难过。经过几天的忙碌,和珅发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受灾的百姓太多,朝廷所拨的赈灾粮食压根就不够用。既然自己答应了皇帝一定会办好此事,若此时再上书皇帝,让朝廷多拨下粮食的话,就不能体现自己的办事能力,时间上也未必来得及。

经过一个晚上的思考,和珅想到了一个堪称完美的解决办法,就是往粮食里掺沙子和米糠。因为百姓都快饿的不行了,虽然感觉朝廷拨的赈灾粮食不是太好吃,甚至有人在里面发现了沙子,却不管三七二十一,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先填饱肚子再说。

通过这种方法,所有灾区百姓都吃上了粮食,几乎没出现饿死人的情况。就在此时,大才子纪晓岚也来到该地区,名义上是代表皇帝慰问一下灾区的百姓,以及奔走在赈灾前线的和珅,实际上是监督和珅,看他有没有贪污。纪晓岚在得知和珅往粮食里掺沙子时,大骂他混账,认为他为了捞到油水,置百姓生死于不顾,甚至撸起袖子就要揍和珅,幸亏被同行官员拉住了。

纪晓岚二话不说,就把和珅拽回了京城,并火速来到皇宫,让乾隆皇帝治罪于他。起初,乾隆听说了和珅的做法后,也是非常恼火,认为和珅此次做的太过了。但是,和珅却解释道:“我知道这种做法不太好,但由于赈灾粮食有限,如果我不这么做的话,会有很多人因分不到粮食而饿死。而我向粮食里掺沙子和米糠后,虽然不太好吃,但能保证所有人都能填饱肚子,我这么做有错吗?”

和珅的解释后,纪晓岚依旧不愿放过他,认为和珅强词夺理,以此来逃脱罪名。而乾隆却转怒为喜,亲手把跪在地上的和珅扶起来,进行了一番安慰,并对其行为进行称赞。当时河南受灾的百姓,靠着和珅所发放的粮食度过了灾情,也是十分高兴。

若仅针对此事,你会支持和珅,还是支持纪晓岚呢?

相关参考

同样是筹集军费,刘备暴露凉薄本性,曹操的做法值得敬佩

无论在哪个朝代,最消耗资源的都是战争;尤其是在古代,每当有战事兴起,都意味着无数钱粮人口都将被消耗掉。放眼三国时代,为了筹集军费,许多诸侯也是各显神通。如公孙瓒等人,是通过暴力直接掠夺财富;而表面仁义

曹操依靠盗墓筹集钱粮,那刘备如何应付军队开销

我们阅尽铅华,只为呈现不一样的历史。提及“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想必大家都不会感到陌生,这部小说主要讲述了东汉末年群雄争霸的故事,涉及兵法韬略、政治权谋等方方面面,至今依然深受广大读者喜爱

卖官“雁过拨毛”

  官职者,国家之名器也。历史上的那些腐败王朝,大都存在买官卖官的现象。但即便是很腐败的朝廷,在卖官时也是遮遮掩掩,巧立名目操作之。然而,历史上有一位皇帝,却将卖官行为推向了极致:不仅堂而皇之地专门开

标价卖官 荒淫无度

  中国的卖官鬻爵始于秦始皇,当时蝗灾大疫,皇府准许百姓交纳粟米千石者晋爵位一级。汉文帝时也卖过官爵,目的也是为了刺激农业生产,解决财政危机。汉灵帝的卖官,绝非为了江山社稷,而是饱一人之私囊。皇帝卖官

卖官最疯狂的皇帝

  官职者,国家之名器也。历史上的那些腐败王朝,大都存在买官卖官的现象。但即便是很腐败的朝廷,在卖官时也是遮遮掩掩,巧立名目操作之。然而,历史上有一位皇帝,却将卖官行为推向了极致:不仅堂而皇之地专门开

曾国藩虽然道貌岸然 但也为祖父生日筹集“份子钱”

曾国藩(1811―1872)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谥文正,汉族,嘉庆十六年出生于湖南长沙府湘乡荷叶塘白杨坪(今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荷叶镇天坪村)的一个书生门第家庭。晚清重臣,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者。在

曹操为筹集军饷,采取盗墓的办法,刘备比曹操更狠毒

三国枭雄曹操,相信大家都是耳熟能详的了,他作为三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几家,自然有着他的过人之处。曹操阵营作为三国时期势力最为强大的国家,必然需要巨大的资金来源以维持它的发展。所以,曹操军的资金大都通过盗墓

秦始皇开创卖官先河

在中国古代,卖官鬻爵并不鲜见。追溯起来,首开卖官先河的乃秦始皇嬴政。不过,古代封建王朝连天下都是皇帝的,卖个“官儿”算啥?秦汉时期,买官卖官名气最大的当属曹操的父亲曹嵩。当时已继袭了老爸曹腾“费亭侯”

秦汉时期卖官猖獗,价格高昂

在中国古代,卖官鬻爵并不鲜见。追溯起来,首开卖官先河的乃秦始皇嬴政。不过,古代封建王朝连天下都是皇帝的,卖个“官儿”算啥?秦汉时期,买官卖官名气最大的当属曹操的父亲曹嵩。当时已继袭了老爸曹腾“费亭侯”

汉灵帝 卖官雁过拨毛

  官职者,国家之名器也。历史上的那些腐败王朝,大都存在买官卖官的现象。但即便是很腐败的朝廷,在卖官时也是遮遮掩掩,巧立名目操作之。然而,历史上有一位皇帝,却将卖官行为推向了极致:不仅堂而皇之地专门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