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元帅叶剑英的传奇故事

Posted 叶剑英

篇首语:只有承担起旅途风雨,才能最终守得住彩虹满天。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开国元帅叶剑英的传奇故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开国元帅叶剑英的传奇故事

2、开国将军李达的故事

开国元帅叶剑英的传奇故事

  1.救国救民投身革命
  叶剑英出生于广东省梅县雁洋堡一户小商人家庭。父母都是老实、厚道、勤恳的劳动者。叶剑英七岁入私塾,以后又进了三堡学堂。梅县有些留学归国的学生,办刊物、搞教育、宣传资产阶级民主思想,抨击国暗的封建势力。这些,对少年时代的叶剑英产生了很深的影响。叶剑英学习用功,成绩优等,同时,接受进步思想。
  1912年,叶剑英入梅县务本中学读书,他受辛亥革命的影响,投身到反封建反压迫的斗争之中。叶剑英少有大志,他发奋读书,健身自强,准备为国为民干一番大事业。叶剑英在校期间,因品学兼优且有很高的群众威信被推选为学生自治会会长。
  叶剑英
  叶剑英中学毕业后,随父下南洋谋生,他们来到马来西来恬保求职谋生,屡遭富人鄙视,这种境遇更增强了叶剑英发奋图强的意识。1919年,云南督军唐继尧为充实自己的部队,派人到南洋招收华侨子弟入云南讲武堂学习,叶剑英不愿再受资本家的白眼,毅然回国进入讲武堂就学。
  在讲武堂受训期间,叶剑英不仅对新知识充满兴趣,而且注意练武,他认为军人没有知识不行,没有功夫也不行。当时讲武堂有个日本教官,精于劈刀技术,他自认为全校无敌,气焰嚣张。叶剑英对此愤愤不平,他也练就了一手精湛娴熟的劈刀技术,邀日本人比武,经过激烈的较量,终于击败了日本教官。
  叶剑英在云南讲武堂毕业之后,一心想寻找救国救民的道路,他仰慕孙中山,追随孙中山。1921年,中华民国政府成立之后,叶剑英成了孙中山的随员,被任命为海军陆战队营长。1922年6月16日,陈炯明叛变,进攻总统府,叶剑英率部掩护孙中山夫妇逃离险境。在孙中山遇险期间,叶剑英一直率兵护卫。
  1924年,孙中山在共产党的支持下再度兴起。为了抓军队,他在广州筹办起黄埔军校,叶剑英受命负责招生及选拔教员等项工作。在讨伐陈炯明的斗争中,叶剑英但任粤军第二师参谋长。他率领的部队是战斗最坚决的队伍之一。
  在北伐战争开始时,叶剑英任革命军第一军总预备队的参谋长。后来受蒋介石委任,担任新编第二师师长。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队伍中,叶剑英的仕途是顺利的。仅用六年的时间,他就由一个刚出讲武堂的学生升任为师长。
  2.举义反蒋组织暴动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反革命政变。革命形势急转直下,右派势力极其猖獗。在历史发生重大转折之时,深得蒋介石赏识的叶剑英,如果追随蒋介石,可以升大官;如果反蒋,有可能掉头。然而,在革命与反动的选择中,cctop.叶剑英不计个人私利,毅然选择了反蒋的道路,他公开通电反蒋。究其根由,他是"一生只为百姓谋,不爱乌纱不要钱。"就在反革命分子向共产党人举起屠刀,全国笼罩于白色恐怖之中,到处充满血腥气的时刻,叶剑英再次提出了入党要求。1927年7月上旬,党组织正式批准叶剑英加入中国共产党。
  大革命失败,共产党人惨遭屠杀,主要原因之一是没有抓住枪杆子。党中央决定组织革命暴动,建立自己的武装。在共产党暗中活动的同时,反动势力也在积极活动,妄图一网把共产党人打尽。当汪精卫策划除掉叶挺和贺龙并围歼其部队时,叶剑英及时得到了消息并立即通知叶、贺,保证了这两支部队参加南昌起义。
  南昌起义的部队向广东、福建方向转移时,张发奎率部紧追不舍,叶剑英当时任张发奎部队的参谋长,他的共产党员身份尚未暴露。叶剑英机智地劝阻张发奎,使其放弃了对起义军的"追剿"
使这支新生的革命军免于腹背受敌。
  1927年9月,叶剑英响应党的号召,到广州准备武装起义。此时,叶剑英执行我党"八七"会议的指示,脱离了国民党的部队,正秘密组织起义力量。不久,张发奎率兵进驻广州,他见到叶剑英时仍然对其信任如故,任命他继续担任第四军参谋长。为了利用合法的身份组织暴动,叶剑英接受了这一职务。
  叶剑英利用职务之便,掩护第四军内的共产党员积极发展自己的势力,他还利用张发奎想加强广州防务的机会,促成了扩编警卫团,并由中共地下党员担任团长,安排了一批共产党员担任军官,还将参加省港大罢工的数百名工人吸收进来编成一个营,1927年12月11日晨,叶剑英、张太雷等组织了广州暴动,起义部队攻占了广州公安局,起义军在广州城内坚持战斗,但由于反革命势力过于强大,数日之后起义失败了。起义军的一部分撤出广州转移到海陆丰地区。叶剑英则潜入香港。为了总结失败的教训,学习革命的经验,他到苏联寻求马克思主义真理。
  3.大智大勇危时立功
  1930年下半年,叶剑英从苏联回国,奉命到中央苏区工作。他协助毛泽东指挥并取得了第二、三次反"围剿"的胜利,在合作中确立了他对毛泽东的尊敬和信任。1931年底,叶剑英任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兼总参谋部部长。在他的领导下,红军总参谋部建立起作战、交通、动员、侦察等机关。后来,由于"左"倾错误路线的全面推行,叶剑英被调离总参谋部,任红军军政学校校长兼政委。
  在长征中,叶剑英任第一纵队司令员,在广西境内遭敌机扫射,他身负重伤,大衣被打出几十个洞,但他忍着伤痛,坐在担架上继续指挥作战。遵义会议之后,叶剑英出任红三军团参谋长。
  1935年6月,红一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在川西北懋功地区会师。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决定集中主力北上,创立川陕甘革命根据地。张国焘不同意中央的这一决定,他采取拖延手段,破坏中央的作战部署,挑拨部队之间的关系,破坏团结,企图阻止部队北上。中央领导进行了说服工作,并让其担任红军总政委,张国焘才勉强同意北上,但仍然,各怀鬼胎,走走停停。他凭借自己兵多,想寻机要挟党中央,使中央服从他的意志。为了阻止张国焘的阴谋,中央决定采取组织手段,以原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为红军前敌总指挥部,徐向前兼任总指挥。陈昌浩任政委,叶剑英任参谋长。叶剑英坚决执行中央北上的指示,坚持团结红四军的同志。但陈昌浩却对张国焘惟命是从。为了争取陈昌浩,毛泽东亲自出面做陈的工作,试图促使他以大局为重,服从中央,率部北上。1935年9月8日,张国焘命令右路军停止北上,准备南下,毛泽东、周恩来等联名致电张国焘,详细说明南下的危害,促其北上。但张国焘不仅不从,反而电令陈昌浩率部南下。电报送达叶剑英手中时,陈昌浩正在讲话,叶剑英见到电报后知道事关重大,使以上厕所为名立即把电报送给毛泽东看,嘱其立即离开此地,迅速到红三军团去。毛泽东见到电报后,知道势态已经非常严重,当即与王稼祥、周恩来等开会商议,并果断地决定,率红一、三军团单独北上。叶剑英的这一机智行动,使党中央及时脱离险境。毛泽东深知此事的利害,他曾风趣地摸着自己的脑袋说:"叶剑英同志在关键时刻是立了大功的。如果没有他,就没有这个了。他救了党,救了红军,救了我们这些人。"周恩来也说过:"那是一个惊险场面,在关键时刻才显出是同志嘛。"
  4.团结抗日统战有方
  红军到达陕北后,东北军和西北军奉蒋介石之命对红军实施"围剿".此时日本人已经侵占了我东北全境。为了促成团结抗日局面的形成,党中央派叶剑英负责统一战线工作。他深入两军接触的前沿,经过多方接触和积极宣传,使东北军、十七路军与红军从敌人变为友军。
  西安事变发生后,叶剑英随周恩来赴西安谈判。我党我会,发表了《对日作战与磨擦问题》的讲话,对国民党顽固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恶劣行径给予了无情的揭露,对顽固派的反共言论给予了有理有据的回击。董必武称叶剑英的这次发言是"舌战群儒".皖南事变发生后,cctop.叶剑英连夜组织赶写出了《新四军皖南部队惨被围歼真相》,印制成传单,广为散发,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屠杀抗日爱国力量的罪行,使我党进一步得到进步人士的支持,也使国民党顽固派更加名声狼籍。
  在抗日战争最残酷的年代,叶剑英回延安担任中央军委参谋长。到任之后,他一方面抓参谋机关的政治、思想、军事、作风等方面的建设,另一方面积极为中央军委的战略和战役决策及时提供材料并提出有可靠根据的意见或建议。
  总之,在抗日战争期间,不管是从事抗日统一战线工作还是主持参谋机关的工作,叶剑英都运用全部聪明才智,为抗日战争作出了巨大的努力。
  5.运筹帷幄制胜千里
  全面内战爆发后,叶剑英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参谋长,协助毛泽东指挥全国解放战争。中央军委是解放战争的最高指挥机关。叶剑英领导总参谋部为中央军委的战争决策提供情报,负责通讯联络,传达军委的作战命令,汇总各战区的战况和形势报告,提出必要的建议和意见,制定作战计划、方案等等。正是由于总参谋部机关的高效率的工作,才使置身于后方山沟中的中央军委耳目灵通,情报准确及时,军在西方设立"红军联络处"之后,叶剑英在此担任领导工作。他积极开展团结抗日工作,为第二次国共合作局面的形成贡献了力量。
  卢沟桥事变发生后,党中央通电全国,呼吁中国人民、政府和军队团结起来,共同抗日。迫于压力,蒋介石同意抗日,并邀请朱、毛赴南京参加国防会议。叶剑英根据蒋介石的品行,果断地急电中央,提出"毛不必去,朱必须去"的建议。经中央批准后,叶剑英随周恩来、朱德赴南京参加会议,在会上,叶剑英作了"政略与战略"问题的讲话。
  "八一三"事变之后,蒋介石不得不宣布全国抗战。经双方多次谈判,终于达成了协议,实现了国共第二次合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叶剑英受命出任八路军总参谋长。
  全面抗战的局面形成之后,叶剑英奉命任八路军驻南京代表,他利用各种机会,同周恩来一起解救了被国民党关押的一大批干革命同志。为了发展我党的抗日力量,叶剑英促成了以南方八省区红军游击队为骨干的新四军的成立,并请叶挺出任军长。叶剑英利用合法的身份,先后在武汉、长沙、桂林等地宣传抗日统一战线,尽一切可能争取更多的抗日力量。
  对于国民党顽固派制造的磨擦,叶剑英根据毛泽东提出的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掌握时机,坚决予以回击。1940年3月,他利用出席蒋介石召开的参谋长会议的机会对全国战局了如指掌,作战决策符合实际,作战命令下达及时。所有这些都是叶剑英领导总参机关创造出的成绩。
  随着我军由战略退却向战略反攻的转变,我军人员急剧增加,干部的培养成为一个很突出的问题。1948年夏天,叶剑英根据党中央的指示,到石家庄创办了华北军政大学,他任校长兼政委。他亲自选调教员。在教员奇缺的情况下,大胆地聘用那些从敌人营垒中过来的有真才实学且愿意为共产党效力的人任教官。在战争环境下,教材缺乏是个很现实的问题,他亲自组织教员,收集一切能够找到的国内外军事教育的材料,结合我军实际,在半年左右的时间,就编出了五十多种教材。在叶剑英的领导下,华北军政大学很快就担负起为解放军输送人才的任务。
  平津战役打响之后,叶剑英奉命调任北平市军管会主任兼市长,他参加了和平解放北平的谈判,领导了接管北平的机关、企事业单位的繁重工作。
  当北平的工作步入正规,党中央已开始筹备建国事宜时,叶剑英受命担任新成立的华南分局第一书记,奉命南下,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准备解放广东及南海诸岛。从1949年9月底开始,在叶剑英、陈赓等将领的统率下,开始了解放两广的战役,cctop.10月14日解放了广州。随后进军广西,剿灭了国民党的残余势力和土匪武装。在陆地基本解放之后,叶剑英又参与组织指挥了海南岛登陆作战,解放了海南岛,扫除了沿海地区的反动武装。
  6.注意教育建设国防
  1954年后,叶剑英任军事委员会副主席、监察部部长、训练总监部代部长等职。1958年任军事科学院院长兼政委。这一时期他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我军的正规化、现代化建设之中。
  早在1956年叶剑英就明确地提出了在"原子武器条件下军队行动特点和军队夜间战斗的训练"等重大问题。叶剑英亲自组织领导辽东半岛抗登陆演习,演习中进行模拟使用原子武器和化学武器条件下的抗登陆战役。
  叶剑英注重军事教育,1956年夏主持召开了全军院校工作会议,在会上他提出了军队和平时期的中心工作是训练,训练的重点是干部的思想。提出了军队院校实行"三级制"
强调晋升军官必须经过相应的院校培养。
  叶剑英尤其注意和平时期的军事训练工作。1963年秋,他在一份"军训简报"上见到了郭兴福教学法。12月份,他亲赴南京军区,观看郭兴福教学法现场表演。看完表演之后,他不仅给予了高度评价,还亲自进行总结,使郭兴福的教学法更加系统化、条理化。他提出的把兵练得"一个个都象小老虎一样"的意见,受到毛泽东的肯定,毛泽东说:"这一条我最感兴趣。"在叶剑英的努力下,中央军委发出指示,号召全军掀起学习郭兴福教学办法的运动,不久,一个全军性的群众练兵热潮轰轰烈烈地全面展开。叶剑英为我军在和平时期的建设工作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开创了新时期军事教育和训练的新局面。
  "文化大革命"期间,叶剑英与林彪、江青反党集团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在那种极端特殊的环境下,只要让他主持工作,他就尽最大努力把工作干好。为了维护正义,他不顾个人的安危,敢与林彪、"四人帮"进行针锋相对地斗争。
  1976年10月,在粉碎"四人帮"的斗争中,叶剑英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拯救国家于危难之际。"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叶剑英先后担任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央政治局常委等职。他的论著丰富了毛泽东军事思想,主要著作已收入《叶剑英选集》。他文武双全,人称儒将,精通诗词,尤工七律,1983年出版有《叶剑英诗词选集》。
传奇元帅开国叶剑英

开国将军李达的故事

李达同志是宁都起义的惟一老上将,曾在刘、邓麾下13年,先后辅佐过贺龙、刘伯承、陈毅、徐向前、彭德怀、叶剑英六位元帅达30年之久,是累计任职时间最长的参谋长,这在我军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李达同志戎马一生,颇具传奇色彩,享有很高的声望。他功勋卓著,历经坎坷,气节高贵;他淡薄名利,注重钻研
军事理论学术,注重军事指挥艺术,注重实效;他为人正直,在历次政治风云中经历了生死的考验,为革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风范传为佳话。
李达将军去世后,卓琳同志前来吊唁时,曾代表邓小平同志说:李达同志是最好的参谋长!
不计名份只重工作
李达是一个埋头苦干、不计名份只重工作的人。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本已担任红二方面军参谋长、援西军参谋长职务。但援西军改编为八路军一二九师后,他最初仅任参谋处长,参谋长一职由倪志亮担任。而倪志亮未到职,李达实际上是以参谋处长的身份做着参谋长的工作。直到1938年12月,倪志亮调任晋冀豫边游击司令员,李达才接任参谋长。在这一年多时间里,他没有任何情绪上的波动。1943年9月,一二九师刘伯承师长赴延安后,李达兼任太行军区司令员。在将近两年的时间里,他指挥部队取得了诸多战役战斗的胜利。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中共中央决定成立晋冀鲁豫军区,李达二话没说,回到军区参谋长的岗位上。1950年2月,西南军区成立,李达担任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1953年4月,中央军委将他调往朝鲜,担任志愿军参谋长,他又是二话没说,马上赶赴朝鲜履任。1958年5月,李达在“反教条主义运动”中,受到错误的批判,被免去国防部副部长、训练总监部副部长职务,仅保留上将军衔,调到国家体委担任副主任。李达把个人的委屈荣辱放在一边,一到国家体委就全力以赴。
不许打士兵
李达从旧军队起义,却早已从骨子里化成了人民军队的指挥员,他不但自己爱兵如子,还对带有旧军队习气的作法严加管教。
1941年的一天,李达在驻地的一座庙里召集一二九师司令部全体干部开会。他面容严肃,经常挂在脸上的笑容不见了,会场上的气氛十分紧张。
李达见人已到齐,站起身说道:“今天把大家召来,就为一件事:我们是人民的军队,我们的每一个士兵都是人民的子弟兵,是阶级弟兄,政治上都是平等的,决不允许打骂和侮辱,这也正是共产党军队与国民党军队根本不同的一个方面。”说到这里,他停了停,又加重语气说:“随营学校的教员孙烈竟然动手打他的马夫!把马夫打得嘴巴、鼻子出血,这样做是犯法,要立即送军法处关押!”
孙烈就站在队列中,听到这里,他低下头,向前跨了一步,出了列。随即上来两个战士,把他带走了。
孙烈是国民党军队的旧军官出身,李达对他是很了解的,在军法处关押期间,cctop.李达专门去看望了他,对他进行了耐心的帮助和教育。孙烈很受感动,作了发自内心的检讨。见孙烈真正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李达下令解除了对他的关押。
这件事,使司令部的全体干部都受到了震动,会后好长一段时间,再也没有发生过干部打士兵的现象。
自己的任务自己完成
1943年秋,为度过灾荒,太行军区要求每个机关干部采摘5斤花椒叶。花椒叶晒干后可以磨成粉,掺在粮食里吃。
太行军区机关所在地涉县,是个盛产花椒的地方,素有“十里香”的美称。但在荒年中,近处平地上的花椒叶都被采摘光了,只有远处山上还能采摘到。
李达在指挥战斗和工作之余,也挎着小篮子上了山。同志们劝他说:“李司令员,你工作忙,太疲劳,就不要上山了,抓时间休息。你的那一份,我们大家一人多摘一把就出来了。”李达摇摇头说:“那可不行,你们多摘是你们的,我自己的生产任务,应该自己完成,怎么好让别人干呢?”
就这样,李达利用每天早饭前和晚饭后的时间,坚持上山采摘花椒叶,总计上交了8斤,超额3斤完成了任务。机关干部们都很佩服他,驻地的老百姓也伸出了大拇指。
不能影响孩子的学习
晋冀鲁豫野战军初到大别山时,部队缺吃少穿,非常艰苦,连李达一向重视、由司令部值班参谋坚持记了10多年的《阵中日记》,也因为找不到纸而难乎为继了。
一天,司令部的几个参谋在一所空无一人的小学校里发现了白纸,真是喜出望外。他们估计小学校的师生因不了解我军躲藏了起来,就留下了一笔钱,把白纸带了回来。
刘伯承司令员问朋纸的来历,生了气,严厉批评说:“这是破坏教育的行为!”李达知道后,在刘伯承面前为部属担了责任。这还不算完,他又找到那几个拿纸的参谋,对他们说:“大别山区的经济、文化本来就落后,再加上国民党的封锁,学校有钱也买不到纸。没有纸,孩子们就没法上课。我们是人民的子弟兵,要处处为老百姓着想,无论我们有天大的困难,也不能影响孩子们学习。李达的这一席话使参谋们明白做错了事,把白纸又送回了学校。
那么《阵中日记》该怎么记呢?李达吩咐参谋们把用过的《阵中日记》找出来,他用笔在本子的背面试了试,高兴地说:“看看,翻过来背面还可以写,就用这些旧本子记吧。”
这些两面都密密麻麻写满了字的《阵中日记》,至今保存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档案馆里。看到它们,人们就想起了大别山的艰苦岁月,想起了刘伯承、李达为孩子们着想、重视教育的拳拳之心。
决不能小看厕所
李达的许多老战友、老部下都有一个难忘的印象:李达重视厕所。
战争年代,不管行军作战多么紧张,部队一宿营,李达总要带领司令部的处长们到各部队驻地检查,内容之一就是亲眼看一看厕所挖了没有。部队出发前,他又会去看一看,那些临时厕所的茅坑掩埋了没有。
有的同志不耐烦,认为厕所茅坑小事一桩,派个参谋去看一眼就行了,何必兴师动众?李达解释说:“决不能小看挖厕所、盖厕所的事,它关系到移风易俗,关系到人民的健康和民族的文明。人民子弟兵嘛,每到一地要给人民群众带来一个好风尚。如果到处随地拉屎拉尿,这样的军队会给人民群众留下什么印象?”李达还多次引用刘伯承的话说:“别看小小厕所,其中有大大的学问。它能树军威,也能败军威。检查厕所不单纯是为了环境卫生,而是既可查出我们的作风,又可了解部队的生活、健康状况。”
建国后,部队住进了营房,也有了固定的厕所。李达下部队时,仍要检查厕所。1953年3月,他来到贵州军区检查部队工作,看到许多连队的厕所不干净,便把厕所卫生作为一个问题向贵州军区的领导同志提了出来。
七十年代李达任副总参谋长时的秘书王振西回忆说:李达在沈阳军区、兰州军区检查工作时,都检查了连队的厕所。到了新疆军区,他检查得更仔细了,他说:“这关系到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关系到党的民族政策问题,可不是小事。”
什么将?芝麻酱
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始实行军衔制。评定军衔时,李达的夫人张乃一有一次问李达:“你能评个啥衔?”李达想了想,回答说:“也可能中将,也可能少将,我为党为人民做的贡献太少了。”不久,担任国防部副部长、训练总监部副部长的李达被授予上将军衔。cctop.可他却像根本没有这回事一样,从未向家人提起自己的军衔。所以,孩子们都不知道爸爸究竟是什么军衔。女儿所在学校里的军队干部子弟不少,听同学们谈论谁的父亲是中将,谁的父亲是少将,她便也想问问父亲的军衔。一天,女儿问李达:“爸爸,你是什么将?”李达怔了一下,随即笑着回答说:“小孩子打听这干什么?……我是什么将?芝麻酱、黄酱!”孩子们过了许久以后才从报纸上知道,父亲的军衔是上将。
一百五十卢布零用钱
1961年7月,李达率中国人民国防体育协会代表团赴苏联访问,考察苏联国防体育的开展情况。
代表团抵达莫斯科后,中国驻苏联大使馆按规定发给李达150卢布,作为零用钱。
时值“三年困难”的最后一年。国内的日用品和食品都严重匮乏,李达本可以用这150卢布给家里买些东西带回去。但谁也没想到,他只花40卢布买了两罐辣椒酱,其余的100多卢布,都在临回国前交还给了大使馆。
李达是陕西人,陕西人的一大特点就是“有辣子不吃菜”。于是又有人猜想,这两罐辣椒酱大概是李达为自己买的。可这些人也想错了。回到北京以后,李达将两罐辣椒酱送给了国家排球队。
就这样,李达的150卢布零用钱,没有为自己和家人花1戈比。
忧心之事
1980年1月13日,李达被任命为中央军委顾问,从副总参谋长的岗位上退了下来。
退居二线后,他仍然参加许多通知他出席的会议,经常下部队调查研究,向军委和总参谋部提出一些建议。他说:“让我当顾问,我就要当一个名符其实的顾问。”他既为国家、军队建设的新进展感到欣慰,也为一些单位和个别人搞不正之风感到忧心。
有一次,他在批阅文件时,忽然停下了笔,仿佛自言自语似的对办公室工作人员说:“眼下这股吃喝送礼、铺张浪费的作风是什么时候开始严重的?怎样才能有效制止呢?”言为心声,他晚年常常思索的,就是这方面的问题。
李达总爱提起刘伯承元帅的一段话:“刘帅常常告诫大家,不管你当多大的官,一个口令能让几万人立正。但你要切记,这一点权力是党给的,是人民赋予的。你自己没有什么了不起,你决不能自我膨胀,不能忘乎所以!”李达还喜欢吟诵两句古训:“历览古今多少事,成由谦逊败由奢。”他以刘帅的告诫和古训格言自律,也以此提醒周围的同志们。
一直到他病重住院、身体状况恶化以后,还曾就端正党风、纠正社会上的不正之风问题给中央顾问委员会的领导同志写过信。
将军开国

相关参考

75年叶剑英派哪位开国将军去武汉军区“扶正压邪”

核心提示:临行前,叶剑英元帅同我进行了一番推心置腹的长谈。他说:“江青不甘寂寞,要直接插手军队,你去了武汉军区以后,担子不轻,军委希望你同杨得志同志一起,同心协力,扶正压邪。”我到武汉军区上任不到一年

叶剑英的风流爱情故事

十大元帅殿后的,就是中国现当代史上谁也不能不说谁都想说但是又谁也说不清楚的叶剑英了。幸好咱只谈情缘,马马虎虎可以敷衍成篇,要是谈别的缘,孔老师自认能力不够也。   &nb

十大元帅排名叶剑英为何名列最后

叶剑英在国内战争时任总参谋长,地位在十个元帅中仅次于朱、彭,为什么在十个元帅中他竟列名最后?图为:叶剑英元帅。(注释来源:新华网)先看看现在的情况:1952年军队评级后我军各级参谋长一般定为“准级”,

叶剑英元帅不为常人所知的慈父形象

文章摘自: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作者:肖燕明叶剑英元帅为人熟知的形象是军事家、政治家、谋士、诗人等等,这些都是叱吒风云、宏才伟略、豪情万丈、铮铮铁骨的硬朗形象。但他也有心软如棉、铁汉柔情的一面,那就是他不

揭叶剑英唯一一次战伤 为何建国后没享受伤残待遇

原标题:揭秘叶剑英元帅唯一一次负伤,棉衣为他挡了不少弹片!在十大元帅中,没负伤过的,只有朱德和彭德怀两人。其他人都负过伤。>但是,叶剑英元帅的负伤却鲜为人知。一个著名的军事作家在谈到十大元帅的战伤时,

十大元帅授衔的幕后故事

 到9月27日,离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授衔就已经整整52年了。1955年9月2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授衔,十大元帅从此载入共和国史册。不过,首次授衔也给世人留下了几个疑问:林彪、刘伯承、叶剑

抗战时长沙遭焚 哪位元帅连拖带拉把周恩来拽出火海

核心提示:当办事处驻房着火时,叶剑英的警卫员范希贤叫醒了叶剑英。危急时刻叶剑英没有立即逃命,他首先想到的是赶快把周恩来叫醒。叶剑英不顾个人生命危险爬上二楼跑到周恩来住室大喊:“着火了,快快起来!”并连

开国元帅陈毅的小故事

  1963年10月下旬的一天,金风送爽,红叶满枝。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陈毅元帅偕夫人张茜,陪同各国驻华使节驱车前往黄山途中,小憩青阳县城——蓉城镇,下榻在县委招待所二楼。  身

为何毛泽东只称呼这三位元帅为“老总”

核心提示:在1955年我军实行军衔制,有十人被授予元帅军衔,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及叶剑英等十人,而在这十人中,为何主席只称呼,这三位元帅为老总?那么其他人又怎

中国历届国防部长

1、彭德怀元帅(PengDehuai)1954年9月—1959年4月2、林彪元帅(LinBiao)1959年4月—1971年9月13日3、叶剑英元帅(YeJianying)1975年1月17日—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