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北京城
Posted 北京
篇首语:能够说服别人最好的方式,其实就是你始终坚持在做的事。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明朝的北京城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明朝的北京城
从永乐十八年(1420年)迁都到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破城为止,明朝共有二百二十四年建都于北京。明初的北京城沿用了元都旧城的基本部分,以后又多次扩建。城市的格局既有很强的继承性,又有自身的特点。明代前期北京城平面示意图
明初,徐达占领元大都后,为了便于防守,将城北纵深约2.8公里较冷僻的城区舍弃于城外,另筑了一道北城墙,使城市面积缩小约百分之四十。在以后的半个世 纪里,这里是一座地方性政治、军事中心城市――北平府。永乐十四年(1416年)明成祖决定把首都从南京迁至北京,为了仿照南京皇宫的形制在宫前布置五部 六府官衙,又将南城墙向南移了约0.8公里。到明代中叶的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由于北方蒙古部族的军事进犯威胁到北京城的安全,又仿照南京城的办 法,在城外加筑一道外郭城以加强城防。但限于当时财力,这道外郭城墙只修筑了南面8公里就从东西两端折而向北和旧城城墙相接,使整个城市形成一个“凸”字 形轮廓。这个格局一直保持到上世纪四十年代末。
从以上北京城墙三次向南移动中可以看到城市在逐步向南发展。造成这种趋向的原因是,城市对外交通以及居民的结集地,商肆、旅邸栉比鳞次,人口异常稠密,加 上通向南方的陆路交通,以及通惠河漕运重新开通后码头也汇集在前三门外,使这一带格外繁华。为此,永乐十八年和嘉靖三十二年两次向南扩城,把原来城外最热 闹的居民区围入城中,同时也把最重要的礼制建筑天坛、山川坛等一并围入。
描绘明北京繁荣的《皇都积胜图》长卷画(局部) 经过明初到明中叶的几次大规模修建,比起元大都来,北京城显得更加宏伟、壮丽。首先,城墙已全部用砖贴砌,一改元代土城墙受雨水冲刷后的破败景象;其次, 城濠也用砖石砌了驳岸,城门外加筑了月城,旧城九座城门都建有城楼和箭楼,城门外有石桥横跨于城濠上(明初是木桥,1436~1445年全部改为石桥), 桥前各有牌坊一座;再者,城的四隅都建了角楼,又把钟楼移到了全城的中轴线上,从永定门经正阳门、大明门、紫禁城、万岁山到鼓楼、钟楼这条轴线长达8公 里,轴线上的层层门殿,轴线两侧左右对称布置的坛庙、官衙、城阙,使这条贯串全城的轴线显得格外强烈、突出。但是,这种城市布局却给市民带来了不便。在明 代,从大明门到地安门长达3.5公里的南北轴线被皇城所占有,一般人是不准穿越的,因此造成了东城与西城之间交通的不便,在古代运输工具不发达的情况下, 问题尤为严重。
明朝
中国历史 你知道明朝北京保卫战的故事吗?
北京保卫战是明朝正统十四年(1449),兵部尚书于谦率军击退前来进犯北京的蒙古瓦剌大军的战役。
瓦剌是蒙古族的一支。15世纪中期,他们控制了整个蒙古高原,成为元以后最大的蒙古汗国。瓦剌的首领也先经常率兵骚扰明边境,掠夺人口和财物。正统十四年七月,瓦剌以不满明朝对其开出的贸易条件为由,兵分四路大举进犯明朝边境。当权的太监王振在明军没有应战准备的情况下,怂恿明英宗朱祁镇率50万大军亲征拒敌,结果在宣府(今河北宣化)遇敌军时大败,撤退途中英宗被围困于土木堡,被瓦剌俘虏。此役明军折损过半,随行的大臣死了几百人,枪械、辎重全被瓦剌军夺走。这就是“土木之变”。也先得胜后,企图乘明朝京师空虚,率军南下,一举攻占首都北京。
“土木之变”的消息传到北京后,明朝统治集团内人心惶惶,一些大臣主张弃城逃跑,还都南京。此时,兵部侍郎于谦以宋朝南迁之鉴,主张坚决抵抗,誓死保卫北京。他的建议得到了部分大臣的支持,并为英宗的弟弟、监国(代皇帝管理国事)郕王朱祁钰和皇太后所采纳。文武百官请皇太后改立郕王为皇帝(后来历史所称的景帝),遥尊已成为瓦剌俘虏的朱祁镇为太上皇。不久,于谦升任兵部尚书,挺身担负起保卫京师的重责。
在紧张的备战中,于谦调集各地军士来守卫北京,并大力招募民兵。他一方面严格整肃军纪,选拔合格的将领训练军队,加紧修固沿边大小关口;一方面动员工匠日夜赶制盔甲武器,号召民众献纳谷草,充实军备,由此大大增强了北京的防御力量。
十月初一,瓦剌军分三路大举进攻北京,十一日直逼北京城下,被俘的太上皇朱祁镇也被带到德胜门外。于谦命各将领率军分别列阵于北京九门城外:都督陶瑾守安定门,广宁伯刘安守东直门,武进伯朱瑛守朝阳门,都督刘聚守西直门,镇远侯顾兴祖守阜成门,都指挥李端守正阳门,都督刘得新守崇文门,都指挥汤节守宣武门,于谦与石亨守德胜门。为了保持士气,于谦还下达了军阵连坐法,即:临阵对敌时,将领不顾军队临阵脱逃的,斩杀该将;士兵不听将领号令先行退却的,后队的士兵斩杀前面的逃跑者。在于谦统率下,各路明军奋勇抗敌,五天内屡次打败瓦剌军队。也先由于进攻受阻,又听说明朝援军即将赶到,害怕退路被截断,于是在十月十五日夜里下令向北撤退。于谦命明军乘胜追击,大破瓦剌军,附近百姓也纷纷组织起来袭击瓦剌军残部。到了十一月初八日,瓦剌军队完全退出塞外,北京保卫战取得了胜利。
第二年,明朝的新皇帝朱祁钰改元景泰。也先见所俘虏的朱祁镇已经失去利用价值,乐得做个顺水人情,把他放回了北京,并与明朝恢复了朝贡贸易关系。然而,太上皇朱祁镇回宫后,发动了夺门之变,重新登上皇帝的宝座,于谦则被诬陷,以“谋逆罪”被处死,到了明宪宗时方获得平反。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人们熟悉的这首诗是于谦的遗作,这也是于谦忠勇大义人格的生动写照。 (董佳贝 撰)
相关参考
说起世界上的宫殿,北京故宫首屈一指,它是目前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然而「”世界第一宫殿”的美誉却并不属于北京的紫禁城,在中国历史上,有一座辉煌壮丽的宫殿,其规模远超北京故宫,甚至
明朝自开国以来,一共传了16位皇帝。其中,南京两位:明太祖朱元璋和建文帝朱允炆。后来明成祖朱棣将都城迁到了北京,一共传了十四位皇帝:明成祖(朱棣)永乐、明仁宗(朱高炽)洪熙、明宣宗(朱瞻基)宣德、明英
...。最出名的是一句热血宣言:天子守国门。浓缩的正是大明朝一件震撼六百年的铁血大事:定都北京!自从明朝永乐大帝朱棣迁都北京起,历代大明天子,态度也清一色:以九五之尊的身份,做守住大明的勇士,仿佛健壮的臂膀...
...。最出名的是一句热血宣言:天子守国门。浓缩的正是大明朝一件震撼六百年的铁血大事:定都北京!自从明朝永乐大帝朱棣迁都北京起,历代大明天子,态度也清一色:以九五之尊的身份,做守住大明的勇士,仿佛健壮的臂膀...
嘉靖年间,鞑靼军队屡屡南侵明朝边境之地。明朝边境之地的战争从立国之初,一直陪伴了大明王朝的一生。明王朝的边境之敌主要为两大势力:瓦剌和鞑靼。这两大势力在南侵明朝边境的同时,也在屡屡相互厮杀,双方势力此
永乐帝朱棣病逝榆木川,标志着明蒙对抗的终结。在朱棣连续5次亲征蒙古之后,明朝方面也没有余力再组织如此规模巨大的远征活动了。网络配图明仁宗朱高炽性格与为政的方式与乃父乃祖均有很大不同。正如他的谥号一般,
古代商人的社会地位是最低的,士、农、工、商。司马迁在《史记·苏秦列传》中道:“周人之俗,治产业,力工商,逐什二以为务。”明朝沈万三是最重要的金主之一,民间传说,他与朱元璋曾结拜为金兰兄弟。明政权定都南
李自成攻破京城之后,太监曹化淳怒喊10个字,道出明朝灭亡的原因
仔细研读历史的话,会发现一个很有趣的事情,不管一个王朝多么强大,最终的结局都一样,被另一个朝代所替代,这几乎可以说是一个规律。汉朝在鼎盛时期,把曾经不可一世的匈奴打的溃不成军,因此被称为「”强汉”;唐
...没有给大明朝,给崇祯帝喘息的机会,不久大军就攻进了北京城。心灰意冷的崇祯皇帝为了不让自
1644年4月25日(明朝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李自成率领起义军攻破北京城,崇祯皇帝朱由检在绝望中自缢殉国,大明王朝走到了历史的尽头。同年五月,以史可法、马士英为首的明朝遗臣们在留都南京拥立福王朱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