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也兴假文凭

Posted 书生

篇首语:与其降低你的开支,不如去尝试增加你的收入。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唐朝也兴假文凭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唐朝也兴假文凭

2、唐代大诗人李白和杜甫居然都没有文凭 惊闻

唐朝也兴假文凭

  1.远别离
  李予是唐朝京城一个官员,这天退朝回到府邸,只见一个身材单薄的书生守候在门边,这人在此等候多时了。“你叫什么名字,在这干吗?”李予命轿夫放下轿子,问书生。“小民张俨生,想毛遂自荐在大人门下谋份小差。”书生回答。李予本不想理睬,但见书生衣着单薄,在寒风中冻得直搓手,不由想起了自己当年穷困潦倒时的情景,便起了恻隐之心,将张俨生带进府内。
  李予打量了张俨生片刻:“先生说前来自荐,可有大作让我拜读一下?”听李予问道,张俨生连忙点头说有,接着便吟出诗歌《远别离》,这是一首描写游子离乡的长诗,写得清绮绚丽,意境悠长,感人泪下,将一个游子思乡的心情刻画得淋漓尽致!
  听完这首诗,李予一怔,眼前又浮现出自己旧时落魄到摆地摊的辛酸。“这诗……”“诗是我写的。”张俨生接口回答说。接着他又连吟了几首诗,这些诗写得都不错。“除了写诗,你还会什么?”李予又问。张俨生告诉李予,他的记性很好,对数字过目不忘,还会记账。
  原来古代读书人众多,仅有极少数人能通过科举考试这条独木桥,最终端上铁饭碗吃皇家饭。没谋到一官半职的书生,要吃饭,要发展,还得养家,那就必须有拿得出手的证据来证明自己有文化。这个“证据”放今天来讲,就貌似文凭了。然而古代官方并不曾对读书人发放各种毕业证书,书生们靠什么标明自己的身份呢?那就是作品。在古代,作品往往代表着“文凭”。特别是发展到了唐朝,书生们经常将自己创作的诗文写在卷轴上,送给官场显贵名士要人,借此展现自己的才华,以期获得对方的青睐,得到师爷、谋士、账房之类的职位,挣点薪水养活一家老小。如果书生时运不济,穷到家徒四壁无米下锅了,这些文人在迫不得已时,往往会摆个地摊卖作品,管它后世值多少钱,先填饱肚子再说。
  通过作品引荐,一些文人从而进入仕途,一路高升。当年“诗仙”李白也曾因为不愿应试做官,希望依靠自身才华,通过他人举荐走向仕途,就曾给当朝名士韩荆州写过一篇《与韩荆州书》,以此自荐。
  眼前这位张俨生,正是拿着《远别离》这首诗作为他的“文凭”前来求职了。
  李予闭上眼睛,犹豫片刻,还是同意让张俨生留下来,让其暂待府中。
  2.忆往昔
  次日李予下早朝回到府中,正好看见张俨生在众家仆和幕僚面前卖弄文采。见是李予回来了,张俨生慌忙收住口,尴尬地解释道,是众人要他吟诗的,推辞不过,只好随口念了几首。李予倒也不介意,只是微微一笑:“看你文采也不错,正好本官要写份奏折,你就帮我起草吧。”说着将手上的材料交给了张俨生。听李予这么一说,张俨生满脸困窘,说自己是个不折不扣的慢才,只有在夜静时才能写出东西来。李予说没关系,自己并没急着交奏折,明天能写出来就是了。说罢,便离去了。
  张俨生神情复杂,接过材料下去了。
  是夜,一条人影从李府的偏门偷偷溜了出去,向西市方向奔去,半晌才回来,出去的人正是张俨生。
  第二天,张俨生将写好的奏折交到了李予手中,奏折写得条理清晰,层次分明,用词也是准确不已。哪知李予看后,摇摇头:“先生,本府是个小地方,实在是没有位置适合你,还请先生另请高就吧。”说罢,命账房取来几两银子,赠予张俨生。
  “大人,您为何要辞退我?”张俨生大为困惑。“昨晚你上哪儿去了,自己心里最清楚吧。”一听到这话,张俨生顿时像泄气的皮球蔫下去了,接过银两,一脸羞愧地离开了李府。
  很快李予便将这件事忘了。
  数月后,李予在府中设家宴,请他的一个远房表叔。这个表叔也是位京城附近的官员。席中,表叔喝了两杯酒,不由诗兴大发:“贤侄,我新作了首诗,念给你听听。”李予一听连忙称好。哪知表叔一张口,便把李予雷倒了,表叔念的正是那首《远别离》!
  “表叔,这不像您的风格呀,您的诗句风格粗犷,但这首诗却是细腻悠长。”李予委婉地说。李予这个表叔,文采一般,行为粗鲁,还是靠着李予的关系才弄了个京郊的小官,若说会作诗,只怕作出来的都是打油诗。听李予一说,表叔呵呵笑了,说:“贤侄厉害,没想到一下就听出来了。没错,这诗不是我写的,是一个新来的门客写的,叫张俨生,文采不错。”接着表叔又告诉李予,张俨生起初投靠到你李予门下,由于李予一时没有合适位置,这才忍痛割爱让给了表叔。这是张俨生跟李予的表叔说的。
  李予一脸愕然,想不到张俨生脸皮竟厚到这地步,这时站在一旁侍候酒水的李予的妻子忍不住,正想开口,被李予眼睛一瞪,不敢再吭声了。“可惜张俨生文采不错,却是个慢才,不过他记账能力强,我已经派他到田里收租了,干得还行!”表叔说道。李予听了点点头,没再说什么。
  “官人,当初在宴席上,你为啥不告诉表叔,那首《远别离》明明是你二十年前所写,却被张俨生盗用?”表叔离开后,李予的妻子不解地问。
  二十年前李予还是一介穷书生,穷困潦倒之际,他将刚写的长诗《远别离》放到街头摆卖,当时也没考虑太多,只想着填饱肚皮再说,后来这首诗卖了个好价钱,李予靠卖诗的钱作了盘缠,上京赶考去了,没想到竟金榜题名。其后他又写了不少优秀的作品,这些作品让他在众官和皇帝面前大出风头,从此步步高升,一直做到三品大官。
  当初张俨生来府中求职,李予本想戳穿对方谎言,但见对方一副饥饿穷困的落魄样,不由动了恻隐之心,便留下对方,打算察看数日再说。谁知次日见其行为轻浮,又好卖弄自己,便用奏折试出了对方斤两,于是劝退了张俨生。
  哪知张俨生打听到李予还有位表叔,便又拿着假“文凭”,投靠了李予的表叔。李予本想揭穿他,但这一来无异丢了表叔的脸面,再说表叔确实少一个收租管账的门客,于是李予没道出真相。
  “毕竟,《远别离》只是我未成名时的诗作,况且又已出卖。现在我已入仕途,留它也没用处,张俨生爱用就用吧。”李予告诫妻子,此事别再声张了。
  3.敲门砖
  一个月后,李予下朝回府,又有书生前来毛遂自荐,那书生也不管李予愿不愿意,上前一步便掏出首诗来:“此乃小民新作,请大人过目。”李予扫了一眼,不禁大怒:“这是我二十年前作的诗歌,你是从何而来?”这首正是李予的《远别离》!对方一听,随即满脸羞愧:“是从西市里购来的。”说罢,捂面逃走了。
  西市是京城里一些铺子,里面聚集着一群文笔不错的才子,这些人有才华却不屑为官,平日靠给别人写诗作稿为生,这些人相当于当今的枪手,别看西市铺子不大,但生意却红火。前面提到了张俨生夜晚从李府偏门溜出去,就是到西市请枪手代笔,结果让李予发现了。
  李予哭笑不得,自己以前的作品,不想传播出去后,竟又被枪手拿来抄袭转卖!
  李予郁郁寡欢踏进府里,却见内人带着丫鬟在晾晒纸张,白花花的纸张满地都是。“这是干吗?”李予不解。内人忙解释说,连日阴雨,官人的诗稿已经长霉了,因此拿出来晒一晒。这些诗稿都是李予以前写的,李予随手抽出一张,顿时嘘唏不已,想当年为了出人头地,挑灯夜读,悬梁刺股,十年寒窗苦读终于学有所成,过硬的“文凭”确实给他带来不少好处。然而一旦达到目的,自己便再也没有刻苦地学习了。作品再好,对许多人而言,也不过是块敲门砖而已,关键时刻作用不小,而一旦达到目的,便会被抛到一边去了,张俨生如此,自己又何曾不是这样?
  “对了官人,小叔子刚来过,见等不到你,他已经上路了。”妻子告诉李予。李予的弟弟经举荐,将到湖南为官,临行前特来跟兄长道别。妻子又说:“他见院里晒了不少你的作品,便借了几篇傍身用……”??
唐朝

唐代大诗人李白和杜甫居然都没有文凭 惊闻

李白和杜甫,是高高耸立在大唐诗坛的两座不可逾越的丰碑,但是,就是这么两位冠盖大唐的诗人,却是两个没有文凭的诗人。

华夏大地历来就是一个诗的国度,自《诗经》以来,产生了无数伟大的诗人和优秀的诗篇,人们把诗圣和诗仙这两顶代表诗歌最高荣誉的王冠戴在他们头上,足见后人对他们诗歌成就的认肯。

先说李白的文凭。

李白出生在四川,他幼年聪颖过人,十岁就精通诗书。直到二十岁时,当地的官员就以有道科举荐他,他没有应举。从此以后再也没有参加过科举考试。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去还复来”是他的人生信条和做人准则。

就连当时名震京城的着名诗人贺知章看了他的诗文后也不禁赞叹道:“子,谪仙人也!”后来,经贺知章的举荐,李白被唐玄宗下诏命为翰林待诏。当然,这个翰林待诏是编外的,要等到其他翰林提拔或者退休腾出空缺后才能补上。因此,也就享受不到国家的俸禄,这是大唐王朝的体制所决定的。能够进入翰林院的,大都是进士及第,唯独李白是一介布衣。唐玄宗之所以给李白一个翰林待诏,其原因也可能是嫌他的文凭太低。

但是,李白一生恃才傲物,轻财好施,蔑视权贵,狂放不羁,尤其是看不惯高力士那种奴颜婢膝,阿于奉承的作派。一次,唐玄宗召他进宫写诗,他趁着酒劲逼着高力士为其脱靴,让杨贵妃为其研墨,因而得罪了高力士,遭到了高力士的算计,并最终被逐出长安。此后,李白的一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在颠沛流离和贫病交加中度过的。尤其是到了晚年,生活更加凄苦,他的《茅屋为秋风所破》就是他当时生活的真实写照。他亲自目睹了安史之乱给广大人民群众所造成的痛苦,因而才会写出《三吏》、《三别》等一大批深刻反映下层人民疾苦的诗作。

再看看杜甫的文凭,杜甫内敛隐忍,比起李白,杜甫的名气就逊色多了,就连李白也看不上他的诗歌,为此李白还曾经写过一首《饭颗山》的诗来讥讽杜甫。

直到后来元稹为杜甫写了一篇评论,他的诗才引起了人们的重视。虽然两人的诗风不同,但他们的死法却惊人的相似,都是与水有关。

李白晚年寓居当涂山,由于夜晚赏月时饮酒过量,不慎栽倒在湖里溺水而亡。后人为了纪念他说他揽月而死,这是有悖于历史事实的。杜甫离开四川到湖南耒阳投奔好友,恰遇暴雨泛滥,江水暴涨,被困在船上连续十多天就没吃上饭。后来,耒阳聂县令知道这个消息后,亲自撑船把杜甫接到了县衙,并为他炖了一锅牛肉,温了一壶酒。由于暴食暴饮当天夜晚就撑死在了耒阳,时年五十九岁。

唐朝诗坛上的两颗耀眼的巨星就这样相继陨落了。我们在慨叹他们命运多舛的同时,也为他们为后人留下旷古未有的不朽诗篇而倍感欣慰。试想,假如唐朝缺少了李白和杜甫,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唐代的诗歌无论如何也不会达到这样的海拔高度。同样,文凭仅为一张纸,像李白和杜甫那样看轻点,不是更好吗?

相关参考

唐代大诗人李白和杜甫居然都没有文凭 惊闻

李白和杜甫,是高高耸立在大唐诗坛的两座不可逾越的丰碑,但是,就是这么两位冠盖大唐的诗人,却是两个没有文凭的诗人。华夏大地历来就是一个诗的国度,自《诗经》以来,产生了无数伟大的诗人和优秀的诗篇,人们把诗

古代状元、榜眼、探花在现在是什么文凭

  古代的科举制度,可以说是一直沿用至今,只不过现如今的考试制度,和古人的科举相比,还是有很大的不同的,除了考试的方式,考试的内容,考试的时间等各个方面,还有考试的成绩判定。古人科举的最高一段是殿试,

花钱买文凭,明朝想上国子监怎么收费

中国古代的高等学府,在商代时叫「”太学”,周代时叫「”国学”,诸侯办的则叫「”泮宫”,到了西晋时称「”国子学”,北齐易名「”国子寺”,一直到了隋代时才改称「”国子监”且延续到清末。在国子监学习的,明代

我是今年高考的湖北考生给我点建议很难

其实现在读书就是为了以后可以有个好的文凭,好的文凭时敲开好工作大门的砖,可是现在的好工作都不好找的,就算是很好的大学,就业形势也是很严峻的。所以不如找个专业性强的专业,真的!我就是一个湖北的211工程

扶绥有哪些大学

有广西城市职业学院、广西科技大学。广西城市职业学院是一所经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由广西教育厅主管,具有独立颁发国家承认学历文凭资格的新型的综合性全日制普通高校。学院位于广西南宁空

我要纳你为妾

早在战国时期,就已出现县令这个官职,它属于几品官呢?在不同的朝代,县令品级略有差别,通常为正七品,俗称“七品芝麻官”,但有时候也可能头戴六品官帽。从隋朝之后,想要当县令至少是进士文凭,甚至顶着状元头衔

古代读书人怎么生存

在古代西方拥有特权的人,被称为贵族;比如骑士就属于最低等的贵族阶级;在古代中国,读书人,也同样属于最低等的贵族阶级。读书人通常泛指通过科举考试而获得功名的人,当然,用现代的话来讲,就是拿个文凭,可不要

明朝上大学得花多少钱

买卖文凭之事,古今中外并不鲜见。比如,现在常见的大学招生指标,在古代便买卖兴隆。因为敛财快,这甚至成为朝廷弥补国库亏空的一种手段。 古代大学毕业生“包当官”有人认为大学体制是西方人创造,其实不然。中国

明朝买个“大学”上要花多少钱

买卖文凭之事,古今中外并不鲜见。比如,现在常见的大学招生指标,在古代便买卖兴隆。因为敛财快,这甚至成为朝廷弥补国库亏空的一种手段。古代大学毕业生“包当官”有人认为大学体制是西方人创造,其实不然。中国古

古人科举考试,考上了进士相当于现在什么地位

现在大学文凭已经很普遍了,所以含金量也变低了。古代科举考试,每年举办「”乡试”,每三年举办「”秋闱”,秋闱过后还要举办殿试。那古代的文化人地位如何呢?古代「”进士”又相当于现在什么地位呢?宋朝——从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