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帝国征服史中最难啃的骨头
Posted 成吉思汗
篇首语:著论准过秦,作赋拟子虚。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蒙古帝国征服史中最难啃的骨头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2、历史人物 曹操派许褚大战吕布二十回合不分上下,为何曹操还要派出五位虎将
蒙古帝国征服史中最难啃的骨头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带领的蒙古军团曾横扫欧亚大陆,成为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征服者。可是,这么一支强悍的蒙古铁骑,在面对积贫积弱、偏安一隅的南宋时,几乎束手无策。蒙古为了攻下南宋,在战争中还损失了两代汗王。成吉思汗的蒙古军团,主要有两条征战线路:南下和西征。南下征服宋朝、金朝的广大地区,西征欧洲大陆。成吉思汗的南下计划中,他一直把金人当做强劲的对手,不把南宋放在眼里。但是,金人让成吉思汗失望了,骄逸的生活早已磨灭了他们的斗志,成吉思汗之子窝阔台大汗不费吹灰之力就灭了金国。当成吉思汗的西征大军在欧洲大陆所向披靡,直达多瑙河沿岸时,蒙古南下大军却遭遇了成吉思汗征战以来的最大困难 南宋。从此,南宋成为蒙古统一中国的最大障碍。
历史往往喜欢开玩笑。被成吉思汗从不放在眼里的南宋,让成吉思汗统一中国的愿望整整搁浅了40年。在这40年里,蒙古大军多次南下征宋,但每次都无功而返。
元1234年,窝阔台大汗灭金之后,蒙古大军北撤。南宋朝廷想趁机收复洛阳、汴梁、商丘三京,开始北伐。蒙古为阻止南宋北伐,掘开了黄河大堤,水淹宋军,宋军大败。1235年,蒙古大军在第二次西征的同时,也南下攻宋,分为东西两路进攻襄樊和四川,准备在长江集结,横渡长江。但是,南下的蒙古大军遭到了宋军的顽强抵抗,南宋名将孟珙率军取得江陵大捷,粉碎了蒙古军南渡的企图。这是蒙古对南宋征战的第一次失败。
从1235年到1241年的六年里,蒙宋之间展开了长期的拉锯战,各有胜负。后来,杜杲、孟珙大败蒙古东路军,孟珙大败蒙古西路军,解除了蒙古大军对南宋的威胁,蒙古军因受到重创不得不撤退。第一次蒙宋战争以蒙古失败而告终。
1241年,蒙古大汗窝阔台病死之后,其子贵由继承汗位,期间也曾率军攻打四川,也以失败告终。三年之后,贵由去世。1251年,成吉思汗的孙子、拖雷的长子蒙哥成为蒙古大汗。蒙哥在位期间,发动了蒙宋之间的第二次战争。蒙古大军为了避开长江天险,采取迂回包围战术,兵分北、中、南三路:南路十万大军直取大理国,经广西,进入长沙;中路由蒙哥率领南下四川,进入重庆;北路由忽必烈率领,进入武汉。三路大军计划在武汉会合,然后顺江东进,直取临安,一举灭亡南宋。
但是,战争没有如此简单。虽然南宋名将孟珙、杜杲早已病逝,但蒙古北路军和中路军仍然在武汉和合州遭到宋军的顽强抵抗,久攻不克。最后,蒙哥大汗战死,蒙军撤退。蒙哥死后,蒙古内部陷入汗位之争,忽必烈也急于回国抢夺汗位。但是,在如此关键的时刻,南宋权臣贾似道却背着朝廷前来议和,双方签订了议和协议,蒙军开始撤兵。1260年,蒙军全部撤回北方,蒙宋的第二次战争结束。蒙古此次南征,大汗战死,三路军也无功而返。
二次蒙宋战争结束后的四年里,蒙古一直处于内乱之中,忽必烈和他的弟弟阿里不哥争夺汗位,双方展开内战,也无暇南顾。1264年,忽必烈打败阿里不哥,结束了蒙古四年的内乱。但是,南宋朝廷并没有抓住蒙古内乱的有利时机发展自己,朝政更加腐败。
两次南征宋朝的失败,让忽必烈把征宋当做头等大事对待。1268年,忽必烈命阿术和刘整率兵攻襄阳。襄阳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南宋长江上的门户,失襄阳,南宋必亡。蒙军久攻襄阳,六年不克。最终,由于宋军叛徒的出卖,襄阳失陷,南宋的门户被彻底打开。1271年忽必烈称帝,正式建国号大元,1272年建都于燕京(今北京)。1274年,元军自汉江入长江,东下临安,南宋军队纷纷投降。1276年,元军兵临临安城下,谢太后和宋恭宗出城投降。南宋投降之后,仍有一些余部在沿海一带坚抗战,最为著名的有陆秀夫、文天祥等。但南宋气数已尽,岂是几人之力可以挽回。1279年,南宋彻底灭亡。
骨头南宋帝国蒙古
历史人物 曹操派许褚大战吕布二十回合不分上下,为何曹操还要派出五位虎将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许褚大战吕布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曹操回师攻打吕布,收复兖州后,下一步准备攻打濮阳。由于吕布和陈宫在濮阳,是一个难啃的硬骨头,曹操于是带领许褚、典韦、夏侯惇、夏侯渊、李典、乐进、于禁、吕虔等众多大将,前去濮阳。
吕布得到手下报告之后,不顾陈宫的拦截,自认为天下无敌,于是独自出战。曹操派出“虎痴”许褚出战,和吕布大战二十回合,不分胜负。此时曹操看到许褚二十回合也没战胜吕布,说了一句“吕布非一人可胜。”
曹操于是派出了典韦、夏侯惇、夏侯渊、李典、乐进五人帮助许褚,群殴吕布。许褚,加上典韦等五员猛将,一共六员曹将,吕布招架不住,大败而逃。
有人提出假设,如果曹操没有派出夏侯惇等五将,许褚一个人和吕布决一死战,结果如何?答案很明显,有以下三种可能的结果。
第一种可能:许褚再坚持数十回合后,受伤之后,大败而逃。
第二种可能:许褚运气不好,死在吕布的方天画戟之下,马革裹尸。
第三种可能:许褚被吕布生擒活捉,成为俘虏。
以上三种可能,无论哪种可能性,许褚和温侯吕布单打独斗,都不是吕布的对手,避免不了战败的结局。当然也有人对此提出疑问,认为这三种结果是本人武断的结果,实则不然,是有原因的,分析如下。
演义中,濮阳城外,许褚和吕布的单挑被典韦、夏侯惇等五将打断了,以后也没有单挑记录。如果比较许褚和吕布的武功高低,需要通过一个和和这两人都交手的武将。这个武将是张飞,张飞曾和吕布、许褚都交手,而且还不止一次。
许褚对战张飞
许褚曾和张飞有过多次对战,每次都没占到便宜。在曹操华容道败退时,如果不是张辽和徐晃帮助,骑着无鞍马的许褚很可能被张飞所杀。
许褚被张飞揍得最惨的一次,是汉中之战。曹操得到张飞和魏延要劫粮的消息,派出许褚押送粮草。许褚于是带领一千士兵前去护送粮草。解粮官看到是许褚亲自押送粮草,喜不自禁,认为有“虎痴”许褚出马,必然能够顺利将粮草送到目的地。他于是将好酒好肉拿出来,招待许褚。许褚在酒足饭饱之后,不顾解粮官的劝说,一定要趁黑押送粮草上路。
许褚自认为有这个实力的,他有万夫不当之勇,自从典韦死后,谁也不放在眼里。然而,这次许褚栽了一个大跟头,在押送粮草途中,遭到张飞抢劫。许褚由于喝酒太多,虽然挥舞着大刀和张飞交手,仅仅数合,便被张飞刺中肩膀,翻身落马,被手下军士救起,落荒而逃。演义中相关描述如下:
行至半路,忽山凹里鼓角震天,一枝军当住。为首大将乃张飞也,挺矛纵马,直取许褚。褚舞刀来迎,却因酒醉,敌不住张飞;战不数合,被飞一矛刺中肩膀,翻身落马;军士急忙救起,退后便走。
吕布对战张飞
吕布也和张飞有过多次交手,大多数还是张飞主动挑战的。如虎牢关张飞看到公孙瓒有危险,于是奋不顾身拍马上前,救下公孙瓒,和刘备战在一起。这次张飞看到吕布连续杀死杀伤多人,还敢主动出战,勇气可嘉。他和吕布大战五十回合,势均力敌,如果不是关羽上去,和张飞联手夹击吕布,张飞还是能够和吕布大战下去的。这在小沛城外得到了验证。
张飞抢劫了吕布的几百匹战马,被吕布找上门来。张飞主动承认,就是他抢的战马,反问吕布你想怎么样。两人没说几句话,便谈奔了,于是各拿刀枪,大战在一起。两人大战一百多回合,不分胜负。最后刘备担心三弟张飞安危,这才召回张飞,想要和吕布和好,归还战马,结果遭到吕布的拒绝,不得不逃亡。
结语
许褚和张飞多次交手,都没有占到便宜,尤其是最后一次,被张飞刺中一矛,差点把小命交代在汉中。而张飞和吕布多次交手,虎牢关和吕布大战五十回合,小沛城外大战高达一百回合,可知五十回合远远不是极限。
醉酒的许褚被张飞数合刺中肩膀,而同样是醉酒的张飞,却能吓得吕布敬而远之。通过比较许褚和吕布分别和张飞交手的记录,可知吕布的武功远远高于许褚。因此,如果许褚和吕布大战二十回合后,如果曹操没有派出夏侯惇五人,许褚可能遭遇以上三个结局,或伤或死或俘。
相关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