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嵬驿兵变的故事

Posted 潼关

篇首语: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百万师。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马嵬驿兵变的故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马嵬驿兵变的故事

2、 ”贵妃之死”的真相:谁才是马嵬驿兵变的主谋

马嵬驿兵变的故事

潼关是京城长安的门户,那里形势险要,道路狭窄。唐玄宗派大将哥舒翰带领重兵把守。叛将崔乾v在潼关外屯兵半年,没法打进去。潼关的守军每天晚上在烽火台烧起一把火,作为平安的信号。关里的烽火台接到信号,也一座接一座放“平安火”,一直传到长安,让长安人民放心。
叛军攻不进潼关,但是关里的唐王朝内部却闹起矛盾来。哥舒翰主张坚守潼关,等待时机;郭子仪、李光弼也从河北前线给唐玄宗上奏章,他们请求引兵北上,攻打安禄山的老巢范阳;要潼关守军千万不要出关。但是,宰相杨国忠却反对这样做。有人对杨国忠说:“现在重兵都在哥舒翰手里,如果哥舒翰打胜了,回到长安,你的宰相位子就保不住了。”杨国忠自己知道他这个宰相最不得人心,听了这番话,更加害怕,就在唐玄宗面前说潼关外的叛军已经不堪一击,哥舒翰守在潼关按兵不动,会丧失歼灭叛军的时机。昏庸的唐玄宗听信杨国忠的话,接二连三派使者到潼关,逼哥舒翰带兵出潼关。
哥舒翰明知出关没有好处,但是没法违抗皇帝的圣旨,痛哭一场,只好带兵出关了。
关外的叛将崔乾v早已养精蓄锐,只等唐军出关。崔乾v派精兵埋伏在灵宝(在今河南省西部)西面的山谷里。哥舒翰的二十万大军一出关,就中了埋伏,几乎被叛军打得全军覆没。二十万人马只剩下八千。
哥舒翰还想收拾残兵,他的部下先乱了起来,叛军乘胜打进潼关。哥舒翰也被俘虏了。
潼关一失守,关内就没险可守。从潼关到长安之间的一些地方官员和守兵,都纷纷放弃城逃走。
开始,哥舒翰还派人到长安告急。后来,告急的文书中断;晚上,烽火台上的“平安火”也见不到了。到这时候,唐玄宗才感到形势危急,着急起来,要杨国忠想办法。
杨国忠把文武百官召集起来商量,大家都干着急,谁也想不出一个好主意来。杨国忠知道留在长安,没有生路,就劝玄宗逃到蜀地去。
当天晚上,唐玄宗,杨国忠带着杨贵妃和一批皇子皇孙,在将军陈玄礼和禁卫军护送下,悄悄地打开宫门,逃出长安。
他们派个宦官先到沿路各地,要官员准备接待。
哪知道才到咸阳,派出的宦官和县令都已经逃了。唐玄宗一伙人走了半天,没有人给他们送饭。随行太监好容易找到当地百姓,向他们讨了点粮食。有几个百姓送上一点高粱饽饽。那些皇子皇孙平时养尊处优,哪里吃过这样的饭,但是实在饿得慌,也顾不得什么体面,没有碗筷,就用手捞着吃,一下子就吃得精光。
唐玄宗勉强咽了几口饽饽,直流眼泪。有个老人挤到车前,对玄宗说:“安禄山想造反,已经不是一天了。这么多年来,有人向朝廷告发,反而被关被杀。陛下周围的大臣,只会奉承拍马,外面的情况,陛下一概听不到。我们普通百姓早知道有这么一天,不过朝廷宫门太深,百姓的意见陛下听不到。要不是到了今天这步田地,我们怎么能站在陛下面前说话呢!”
唐玄宗垂头丧气地说:“这是我太糊涂,现在后悔也来不及了。”
这样走走停停,第三天到了马嵬驿(在今陕西兴平县西,嵬,音wēi)随行的将士又饿又疲劳,实在忍不住了。他们心思越想越气,好好的长安呆不住,弄得到处流亡,受尽辛苦。他们认为,这全是受了奸相杨国忠的累,这笔帐得向杨国忠算。
兵变

”贵妃之死”的真相:谁才是马嵬驿兵变的主谋

千百年来,杨贵妃之死一直是历史上一个巨大的谜团。关于这件事,很多人都存在不同的疑惑,马嵬驿兵变是如何发生的?谁才是兵变的真正主谋?为什么身为皇帝的李隆基面对这一切只能隐忍不发?最重要的是,杨贵妃当时到底是死是活?那么事情的经过究竟是怎样的,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真相。 唐玄宗和杨贵妃剧照 天宝15年(756年)5月9日,唐朝最为重要的「 ”大门”——潼关失守,战况十分糟糕,这就意味着敌军攻入长安是迟早的事情。为了活命,宰相杨国忠(杨贵妃的哥哥)向唐玄宗建议,暂息西迁来躲避灾祸。皇帝思虑再三,最终决定秘密撤走,为了降低被发现的可能,皇帝只带走了一些必要的人,其中包括皇帝的挚爱杨贵妃姐妹、宰相杨国忠和韦见素、宦官高力士,还有当时的太子李亨和部分亲王,以及随行护送的军队。其他的所有皇室成员,完全不知道他们要撤离的消息。 6月13日,皇帝一行人行进了49里路终于到达了第一站——咸阳。早在他们到达之前,皇帝就命人向当地的官员悄悄传话,提前做好迎驾的准备,但是没想到,当地的官员竟然早已逃走了,皇帝多次命人寻找,都没有找到一个接待的官员。 这就出现了一个非常尴尬的问题:没地方落脚,更没饭吃。 杨贵妃剧照 皇帝一行人就这样饿着肚子一直等到中午,后来还是周围的百姓拿出自己仅有的糙米饭献给了他们,并且米饭的分量都不够皇室成员吃饱,所以随行的士兵们只能自己去周边村落讨要一些吃的。 就这样在又饿又累的状况下,他们继续赶路,在第二天到达了马嵬。这个时候,士兵们的情绪糟糕到了极点,他们是最累最饿也是最不满的人。 这里需要补充一点,当时安禄山造反,表面上打着的口号就是「 ”诛杨”,这让很多人都以为安史之乱是杨贵妃的哥哥杨国忠造成的。 所以,在士兵们不满到极点的时候,将军陈玄礼带头向皇帝请求,将宰相赐死来平息士兵们和百姓们的怒火。恰好此时,宰相正在和吐蕃的使者交谈,只见士兵们大喊:「 ”宰相意图与番人谋逆!”随后,竟然一拥而上将杨国忠杀死。 杨国忠剧照 皇帝听到外面一阵喧闹,让身边的宦官前去查看情况,高力士看后急忙回来禀告:将士们已经处死了宰相,但是担心宰相的妹妹杨贵妃会因此怀恨在心,所以请求将其也赐死。面对这样的情况,皇帝感觉有些手足无措了,早前无人接驾的情况已经让他的威严大大被削弱,此时如果皇帝不继续平息民愤,恐怕接下来的情况会无法控制。 在万般纠结与无奈之下,皇帝下令让身边的宦官赐死贵妃。贵妃死后,主要的几名将士前来查看尸体,确认贵妃确实已死后,将士们的内心安定,马嵬驿兵变结束。 在这一场兵变中存在着众多谜团,很多人都觉得这件事的主谋是受益最多的太子李亨,或是带头要杀杨国忠的将军陈玄礼,但是在反复推敲这件事情之后,也有不少人提出了其他的观点——这是一场突发的兵变,并没有什么真正的主谋。 唐玄宗剧照 当时,事件的导火索是将士们因为过度的饥饿、疲惫爆发了群体的不满情绪。但实际上,这也显示了身为皇帝的李隆基真正丧失了自己的权威。身为将军陈玄礼清楚地知道,如果自己任由军队中这样不满的情绪发酵会产生怎样的后果,而他并不是一个想要谋逆的人,反而对皇帝十分衷心所以他主动向皇帝提出要处死宰相以平民愤,于此同时,陈玄礼更是引导士兵们将所有的不满放到杨家人身上,随后就顺利杀掉宰相,也逼死了贵妃,就这样顺利保全了皇帝的安全,避免的弑君的惨剧。 皇帝自然也是明白这一点的,所以他最后只能选择牺牲掉自己最宠爱的妃嫔。事后,士兵们立即重振旗鼓,不仅将皇帝顺利送到了成都,并且在第二年,这支军队还将皇帝再次护送回了长安。 杨贵妃剧照 只可惜,没有任何过错的杨贵妃就这样成为了兵变的牺牲品。很多人都认为,当时她并没有死,甚至还有不少人觉得她是坐船去了日本。但时至今日,依旧没有任何真正可信的依据可以证实这些传言,而在史籍中却清楚地写了贵妃被「 ”缢杀”,并且被杀的地点是佛堂。或许杨贵妃侥幸存活,并在其他地方安稳度过余生,只是大多数人的美好愿望罢了,而真正的情况并不是这样。 参考资料:《新唐书》、《旧唐书》

相关参考

158 马嵬驿兵变

潼关是京城长安的门户,那里形势险要,道路狭窄。唐玄宗派大将哥舒翰带领重兵把守。叛将崔乾v在潼关外屯兵半年,没法打进去。潼关的守军每天晚上在烽火台烧起一把火,作为平安的信号。关里的烽火台接到信号,也一座

禁军骑士张小敬曾参与马嵬驿兵变,一箭射翻杨国忠

《长安十二时辰》网络热播,让人看的酣畅淋漓。我们不禁会问:历史上有没有张小敬这个人?唐华阴县尉姚汝能在《安禄山事迹》描述:「”安史之乱”唐玄宗逃亡巴蜀,路过马嵬驿随从士兵哗变,飞龙禁军陈玄礼统领下的骑

是谁煽动士兵们发动兵变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安禄山在范阳发动叛乱。由于事先没有防备,安禄山的军队势如破竹,很快便打到了潼关。唐玄宗见势不妙,仓皇出逃。逃至长安西北的马嵬驿时,疲惫饥饿的士兵把宰相杨国忠斩杀,又逼玄宗

马嵬兵变,幕后策划人其实是太子,杨贵妃死的最无辜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马嵬驿太子李亨具体在哪

...所生的第三个儿子。在马嵬坡兵变之后登上皇位,所以说马嵬驿事件对太子李亨来说就是相当重要的,那么马嵬驿太子李亨在哪呢?如果说李亨一生有几个转折点的话,那么马嵬驿的事情可以算是一个对他很重要的转折点。在历...

马嵬驿太子李亨具体在哪

...所生的第三个儿子。在马嵬坡兵变之后登上皇位,所以说马嵬驿事件对太子李亨来说就是相当重要的,那么马嵬驿太子李亨在哪呢?如果说李亨一生有几个转折点的话,那么马嵬驿的事情可以算是一个对他很重要的转折点。在历...

唐肃宗李亨和父亲唐玄宗的恩怨 探秘

...帝国的中心拱手让给安禄山,自己跑的也不顺利,遭遇了兵变,最后只能将老婆杨贵妃杀死。今天小编要讲的,就是关于李亨离开马嵬后的故事。一起来看看吧。马嵬,离长安的距离不远,据史书记载,是唐玄宗跑了两天后找到...

唐肃宗李亨皇后,唐肃宗李亨是不是个昏君

唐肃宗李亨是不是个昏君不是明君,重用宦官鱼朝恩,李辅国等。唐肃宗李亨--唐肃宗肃宗,名李亨(公元711-762年),唐玄宗第三子,马嵬驿兵变后玄宗西逃,他继位,在位6年,在宫廷政变中惊忧而死,终年51

唐肃宗李亨在“安史之乱”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唐肃宗李亨,原名李与,曾被封为忠王。公元738年被立为太子,改名李亨。马嵬驿兵变后,被玄宗任为天下兵马大元帅,领朔方、河东,平卢节度都使,负责平叛。玄宗继续西逃,他为百姓所留,与玄宗分道,北上至灵

李隆基之后是谁继位,唐朝唐明皇李隆基之后是谁继位的

唐朝唐明皇李隆基之后是谁继位的?他儿子太子李亨在发动马嵬驿兵变后,同李隆基分道扬镳,李隆基继续入蜀,李亨在朔方军大营灵武举行了登基大典,尊李隆基为太上皇,指挥各地唐军进行平叛作战,在经过一系列战斗收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