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天下兴衰
Posted 都城
篇首语: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约,而败于奢靡。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看天下兴衰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看天下兴衰
【洛阳概述】洛阳位于河南西部,是我国“三大古都”之一,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洛阳因地处古洛水之阳而得名。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中国古代伏羲、女娲、黄帝、唐尧、虞舜、夏禹等神话,多传于此。夏太康迁都斟 ,商汤定都西亳;武王伐纣,八百诸侯会孟津;周公辅政,迁九鼎于洛邑。平王东迁,高祖都洛,光武中兴,魏晋相禅,孝文改制,隋唐盛世,后梁唐晋
相因相袭
共十三个王朝。汉魏以后,洛阳逐渐成为国际大都市,隋唐时人口百万,四方纳贡,百国来朝,盛极一时。 洛阳在历史上相当长的时期内,曾经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亦是道路四通八达的交通枢纽。
西周初期,在中国建立了第一个大公路网,洛阳是其中心,驰道驿路,其直如矢,无远不达;隋唐大运河上,舳舻相接,帆影联翩,从洛阳东达于海,西至关陇,南下苏杭,北朔幽燕;以洛阳为东端起点的“丝绸之路”,可以直驰地中海东岸,明驼宛马,络绎不绝。 洛阳是文化的读本。中华民族最早的历史文献“河图洛书”就出自洛阳,被奉为“人文之祖”的伏羲氏,根据河图和洛书画成了八卦和九畴。
从此,周公“制礼作乐”,老聃著述文章,孔子入周问礼,班固在这里写出了中国第一部断代史《汉书》,司马光在这里完成了历史巨著《资治通鉴》,著名的“建安七子”、“竹林七贤”,“金谷二十四友”曾云集此地,谱写华彩篇章,左思一篇《三都赋》,曾使“洛阳纸贵 ”.....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文化和河洛文明,成为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然地理】
洛阳市位于河南省西部,地处东经111.8’至112.59’,北纬33.35\' 至35.05\'之间。亚欧大陆桥东段,横跨黄河中游两岸,“居天下之中”素有“九州腹地”之称。
洛阳地理条件优越。它位于暖温带南缘向北亚热带过渡地带,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14.2`c降雨量546毫米。东邻郑州,西接三门峡, 北跨黄河与焦作接壤,南与平顶山、南阳相连。东西长约179公里, 南北宽约168公里。 洛阳地势西高东低。境内山川丘陵交错,地形错综复杂,其中山区45.51%,丘陵40.73%,平原占13.8%,周围有郁山、邙山、青要山、荆紫山、周山、樱山、龙门山、香山、万安山、首阳山、嵩山等多座山脉;境内河渠密布,分属黄河、淮河、长江三大水系,黄河、洛河、伊河、清河、磁河、铁滦河、涧河、廛河等10余条河流蜿蜒其间,有“四面环山六水并流、八关都邑、十省通衢”之称。由于洛阳地处中原,山川纵横,西依秦岭,出函谷是关中秦川;东临嵩岳;北靠太行且有黄河之险;南望伏牛,有宛叶之饶,所以“河山拱戴,形势甲于天下”。
【九朝古都】
朝代 名称 都城位置 所居帝王 建都时间 .
东周 洛邑 王城(涧河两岸) 平王至赧王,共25王 前771年―前256年
东汉 雒阳 汉魏故城 光武帝至献帝,共12帝 25年―190年
曹魏 洛阳 汉魏故城 文帝至元帝,共5帝 221年―265年
西晋 洛阳 汉魏故城 武帝至愍帝,共4帝 265年―313年
北魏 洛阳 汉魏故城 孝文帝至孝武帝 共七帝 493年―534年
隋 东都、东京 隋唐故城 炀帝、恭帝 606年―618年
武周 洛阳 隋唐故城 武则天
后梁 西都 隋唐故城 太祖、郢帝、末帝 909年―913年
后唐 东都 隋唐故城 庄宗、明宗、闵帝、末帝 923年―936年
洛阳的朝代数公认的是九朝古都,随着考古发现,偃师二里头遗址与偃师商城,都是古代著名的都城,近年来有学者认为洛阳应是13朝古都.
夏 斟 偃师二里头 太康、仲康、孔甲、帝皋、夏桀 前2070年―前1600年
商 西亳 偃师尸乡沟 商汤、外丙、仲壬、太甲等 前1600年―前1046年
西周 洛邑、成周 e河两岸 成王、康王、昭王、穆王等 前1046年―前771年
后晋 西京 隋唐故城 高祖 936年―938年(约2年)。
洛阳被称为“九朝古都”、“十三朝古都”。其中,“九朝古都”的“九”指公认的九个朝代,也有人认为是多的意思,“十三朝古都”中的13指的是建都的朝代数量。特别注释洛阳的历史上的情况比较复杂,容易引起误解。1. 商、周、汉、魏诸朝都有多次迁都的历史,这些朝代的都城从历史纵向上看可能不只一个,洛阳是其中的一个。例如商就先后多次迁都,所以安阳、郑州、洛阳都曾经是商的都城。其中安阳最为著名。公元前14世纪
商朝第十代国王盘庚,从山东“奄”(今曲阜附近)迁都到“殷”
成为当时政治、经济、文化中心。2. 中国部分朝代的首都不只一个。出于战略上和经济上的需要,一些巨大王朝会设立陪都,例如唐,举世公认其首都为长安,洛阳之所以称为其都,是因为唐代统治者定洛阳为其行宫和巡幸之地,故有“东都洛阳”之称。武则天建立武周政权后,洛阳成为正式都城.3. 洛阳曾经是中华民国的陪都,“一・二八”淞沪之战和八年抗战中
曾两次迁都
前一次迁洛阳为“行都”
第二次迁重庆为“陪都”
南京作为中华民国法定首都的地位不改。
【历史名人】
以下历史名人,或生于洛阳,或葬于洛阳,或长期生活于洛阳,或功业创立于洛阳。
史前伏羲:人文始祖,洛阳是河洛文化中“河图”的出现地,“人根之祖”、“人文之祖”伏羲的祭祀地,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夏朝:
后羿:传说中射日的英雄,
杜康:造酒祖师,在洛阳造酒。
还有历史上有名的暴君:夏桀。
商朝:
商汤:灭夏后称为武汤,是商王朝的建立者。
还有商初名臣:伊尹。
周朝:
周武王,周武王伐纣时,聚八百诸侯于孟津,周武王克商后,迁九鼎于洛邑。
周公:是西周初年的政治家、思想家。称周公。 营建洛阳邑,在洛阳制礼作乐。 伯夷叔齐:劝阻武王伐纣,不食周粟,饿死于首阳山。 周平王:自周平王东迁洛邑后,史称周王朝为东周。
老子:道家的创始人。所著《道德经》,亦称《老子五千文》,简称《老子》,是道家学说的主要代表作。
孔子:鲁国人,曾到洛阳向老子问礼。
苏秦:东周洛阳人,战国时期倡导合纵说的重要活动家。传有头悬梁锥刺股发愤读书之故事。致力于纵横之术,先后游说六国,劝其合力抗秦,形成合纵之势。苏秦为纵约长,佩六国相印。
还有被历代商贾尊为鼻祖的白圭,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和谋略家,张仪。
秦朝:
吕不韦:秦国相国,史记中称他为秦始皇生父,著名政治家,主编《吕氏春秋》为秦的统一事业做出了贡献,封地有河南洛阳十万户。
西汉:
刘邦:刘邦称帝,定都洛阳三个月,置酒洛阳南宫,与群臣论所以取天下之道。
还有西汉名臣,贾谊、桑弘羊。
东汉:
汉光武帝:刘秀,东汉建立者。建都洛阳。25-57年在位。
班超:出使西域,对巩固我国西部疆域,促进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同时,东汉恢复对西域的统治,保卫了“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国和中西亚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
班固:投笔从戎修《汉书》,《汉书》是我国第一部体例完备、内容丰富的断代史。
蔡伦:造纸术的发明者,对世界文化发展起了重大作用。中国四大发明之一。
张衡:东汉文学家科学家,张衡在洛阳发明地动仪,这是世界上第一台地震仪,比欧洲早1700多年。
还有东汉名将,马援、窦宪等,东汉文学家,许慎、蔡邕等。
三国:
魏武帝曹操:死后被追封为魏太祖。曹操不仅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而且是出色的文学家。
曹植:三国时期魏国的杰出诗人。曹操第三子,《洛神赋》是他赋中的名作。
曹丕:魏文帝,曹操长子。
司马懿:多次率军对抗诸葛亮,为魏国重臣。死后,其子司马师、司马昭相继专权。后,其孙司马炎代魏称帝,建立晋朝,追尊司马懿为宣帝。卒于洛阳。
关羽:蜀汉名将,忠义的化身,封建社会被尊为武圣,与孔子齐名,首级葬于洛阳。
此外三国时在洛阳的名人还有袁绍、董卓、吕布、司马师、刘禅、邓艾、钟会、钟繇、稽康、阮籍、马钧等。
西晋南北朝:
司马炎:自立为帝,西晋的开国皇帝,建都洛阳。
左思:致使洛阳为之纸贵。
陈寿,楚著作郎,终御史治书,在洛阳撰《三国志》。
祖逖:闻鸡起舞,志向宏远。
刘琨:西晋诗人,军事家。
还有西晋名将杜预,注《九章算术》的著名数学家刘徽,另外还有裴秀、石崇、绿珠、潘岳、桓温等。
拓跋宏:北魏孝文帝,是北魏一位杰出的皇帝,实行了许多重要的改革,加速了北方各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进程,为隋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魏孝文帝的改革,促进了北方民族的融合,出现了历史上的北魏盛期。
还有檀道济、高欢、兰陵王高长恭等。
隋朝:
隋炀帝:隋代第二位皇帝,营建东都洛阳,开掘运河,修筑长城,开辟驰道。历史上有名的暴君。
还有隋朝名将韩擒虎、贺若弼等。
唐朝:
唐太宗李世民:开创唐朝的著名千古一帝,文治武功难有比者,定东都洛阳一战是其一生最光彩的一幕。称帝后三次来到洛阳,共两年时间。
长孙皇后:洛阳人,十三岁时嫁给李世民为妻。李世民升储登极以后,被立为皇后。
长孙无忌:字机辅,洛阳人,文德皇后之兄。好学,有筹略,佐太宗定天下,以功第一,封齐国公。
玄奘:通称为唐僧,古今以来,翻译经典最多的,舍唐僧之外其谁焉。
武则天:自立为则天皇帝,国号为周,在洛阳称帝,史称“武周”。
狄仁杰:唐代名臣,不畏权贵,正直无私。民间有广为流传的狄仁杰破案(狄公案》一书。在西方可谓家喻户晓。
上官婉儿:是武则天文笔上的得力助手。
唐玄宗李隆基:生于洛阳,玄宗在位年间,是唐代由盛变衰的关键时期。开元年间曾都洛近十年。
王维:唐诗人、画家。字摩诘。
李白:曾三次到过洛阳,做了多首传世名作,并与杜甫在洛阳相会。
杜甫:盛唐大诗人,长期生活于洛阳,并以洛阳为家乡。杜甫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
吴道子:中国唐代画家。被尊为画圣。流落洛阳,从事壁画创作。
张旭:唐文宗曾下诏,以李白诗歌、裴F剑舞、张旭草书为“三绝”。长期生活于洛阳。
颜真卿:创立书法上另一种的新风格,后宋代四大家的书法,皆受颜真卿笔法的影响,因此颜真卿算的上是中国书法艺术史上,一个承先启后的人物。 葬于洛阳。
郭子仪:唐代著名的军事家。白居易: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影响极为广泛。晚年隐居于洛阳。葬于洛阳。
刘禹锡:洛阳人,中唐诗人韩愈:唐宋八大家之首,曾长期在洛阳任职。
李商隐:长期生活于洛阳。杜牧,曾在洛阳任御史。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后人称白香山、白傅、白太傅。其先太原人,后迁下(今陕西渭南)。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后隐居洛阳香山 ,并葬于此。(香山,在龙门山对面)。
还有与洛阳有关的名人有张说、许远、元稹、孟郊、李贺、韦庄等。
五代:
朱温:朱温以梁为国号,都开封,以洛阳为西都。
李存勖:迁都洛阳,以洛阳为洛京。李存勖以继唐而有天下,故国号唐,史称"后唐"。
另外还有石敬瑭,灭后唐。建晋,建都洛阳。
宋代:
李煜:宋太祖封他为违命侯
葬于洛阳。
赵匡胤:北宋开国皇帝。庙号太祖。洛阳人。 赵光义,宋第二代皇帝。
赵普:北宋名臣。字则平。洛阳人。北宋名臣吕蒙正、富弼,洛阳人。
司马光:北宋名臣,史学家。欧阳修,唐宋八大家,曾在洛阳任西京留守,作《洛阳牡丹记》与《新唐书》。
邵雍:北宋哲学家。后居洛阳。
范仲淹:不仅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成就亦杰然可观。散文《岳阳楼记》为千古名篇,葬于洛阳市伊川县。
程颢 :北宋理学家、教育家。洛阳伊川县人。
程颐:北宋理学家、教育家。洛阳伊川县人,世称"伊川先生"。程颢弟。
还有很多历史名人未选入,比如三国时在洛阳的名人还有袁绍、吕布、司马师、刘禅、邓艾、钟会等 隋朝的王世充,独孤皇后,单雄信等,唐朝名相姚崇,宋Z,李德裕等以上都是与洛阳关系密切的名人,可以说北宋以前的名人包括秦始皇汉武帝等绝大多数都来过洛阳
天下洛阳
明朝历史 从明朝的三次社会大动乱看王朝兴衰的周期律
> 明朝中期,北方的蒙古势力强盛起来,瓦刺(也先)威胁明朝的北方边境。正统十四年(1449)的七月,也先借“贡马事件”,大举南侵,进攻大同。宦官王振专权,不懂军事,尚未准备,便鼓动英宗领兵50万亲征。八月十五日,明朝大军在土木堡被也先打败,英宗被俘虏,大军几乎全军覆没,将士死伤无数,史为“土木堡之变”。消息传到北京,朝野震动,兵部侍郎临危受命,果断诛杀王振宦官死党,振奋朝野,、起用石亨等智勇善战的将领,安定人心,扶持英宗弟即皇位,打破了也先挟持英宗的政治阴谋。于谦先后调集各路人马二十二万人,召诸王派兵入卫。十月初八日,得报也先已达居庸关西南白羊口,遂京师戒严,于京师九门严加部署,盛德门、安定门、东直门、朝阳门、西直门、阜成门、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分别由总兵石亨和副总兵范广、武兴,都督陶瑾,广宁伯刘安,武进伯朱瑛,都督刘聚,副总兵顾兴祖,都指挥李瑞,都督刘德新,都指挥杨节等人加以率军把守。所有军士接受总兵石亨节制,于谦到盛德门石亨军营督战,并下命令“有盔甲军士但今日不出城者斩”【2】,又下命令“临阵,将不顾军先退者,斩其将;军不顾将先退者,后队斩前队”【3】,各军于城外部署,关城门以死战,于谦身先士卒,以谕三军,将士精神振奋。十月十一日,也先军队到达北京城下,先攻彰义门,被都督高礼、毛福寿击败,杀敌数百人;也先又攻盛德门、西直门,均被击退,瓦刺军死伤无数,也先弟也中炮毙命,明军密切配合,民众也加入战斗;也先又回攻彰义门,又被击败,明军副总兵武兴不行中流矢身亡。也先于十月十五日夜拔寨北归,被明军追袭,死伤万余人,夺回人畜财物无数。十一月初八日,瓦刺全部出关,北京解严,于谦领导的北京保卫战取得彻底的胜利,明王朝终于度过了一场生死大劫难。于谦受到了世人的敬仰,是我国伟大的民族英雄。> 明朝中后期,土地兼并严重,流民众多,社会矛盾加剧,农民起义不断。到了年间,内忧外患,天灾人祸并起,外有满清的骚扰,内有天灾,官吏趁机鱼肉百姓,“三饷加派”,人民痛苦不堪。尤其是在陕北地区,“一年无雨,树木焦枯”、“炊人骨以为薪,煮人肉以为食”、“死者枕藉,臭气熏天”【4】。于是,崇祯元年在陕北爆发了高迎祥(后领导)、张献忠领导的农民大起义。两股农民军经过十多年的艰苦卓绝的斗争,与明王朝的军队连年作战,于崇祯十七年分别在西安和成都建立了大顺政权和大西政权,瓦接着明王朝的肢体。李自成建立的大顺政权提出的“均田免粮”口号,颇具号召力,成为挖掘明王朝坟墓的有力武器。崇祯十七年二月,李自成渡过黄河,进军北京,于三月十九日攻入皇宫,崇祯帝吊死在万岁山(煤山),明王朝灭亡了。李自成进入北京后,由于缺乏政治经验、对当时的形势估计不足,遂在山海关一战中败于满清贵族和吴三桂,形势逆转,李自成退出北京,后在湖北九宫山遇害,年仅39岁。后张献忠的大西政权也亡于清兵的剿杀,农民军的胜利果实被满清贵族窃取了,明统一了中国。但是,明末农民大起义的历史功绩是永远不可磨灭的。> 明朝始于在应天府建国称帝,终于崇祯帝吊死在北京煤山,经历了十六帝、十七朝的较长历史时期,在我国古代史上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但是,明王朝随着燕王夺位、北京保卫战和李自成农民大起义的发生,逐渐从强大走向衰亡,没有逃出王朝兴衰的周期律,更没有实现历代开国帝王所期盼的其“一姓王朝”永世长存的梦想。探究历代王朝灭亡的原因,无非是上层统治阶级的兼并、外敌的入侵和全国农民大起义这三种情况,明朝的历史经历就完全囊括了这一切。历史的教训,值得深思。> 注释:> [1]张廷玉.《明史》卷一一七《诸王传--宁王》> [2]《英宗实录》卷一八四> [3]张廷玉.《明史》之《于谦传》> [4]计六奇.《明季北略》卷五
相关参考
提到春秋时期的鲁国,我们知道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但是不要忘了还有一位比孔子更早的牛人也是鲁国人,他就是鲁国的建立者周公旦。「”周公吐脯,天下归心”里面的周公,就是我们今天要说的主角周公
我们知道,战国时代有一个战无不胜的军事家——吴起,此人在正史中还未尝一次败绩,可谓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而他足以耀眼后世的战绩,大半都依靠着这一支由他一手培养的“魏武卒”所打下的。魏武卒,这一支作为战国
魏晋南北朝时的“禅让”:把戏做给天下人看 南朝四代,宋齐梁陈,朝代更迭很有特点,不是刀光剑影杀出血路夺了人家的江山,而都是通过貌似温情脉脉的“禅让&r
帝国
天命玄鸟,其原文出自《诗经·商颂·玄鸟》:「”天命玄鸟,降而生商。”据说,帝喾的次妃简狄是有戎氏的女儿,与别人外出洗澡时看到一枚鸟蛋,简狄吞下去后,怀孕生下了契,契就是商人的始祖。「”天命玄鸟,降而生
葡萄牙、西班牙:随着欧洲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航海技术的进步,在15世纪末16世纪初,涌现出大批著名的航海家。在两国皇室的资助下,迪亚士、达伽马、麦哲伦、哥伦布通过前所未有航海探索,发现了
东北,正是清朝统治者的“龙兴之地”,是他们的大后方所在。图为辽宁沈阳故宫八旗亭与敬典阁。作者:定宜庄雍正帝形容驻防八旗在地方为“隐然有虎豹在山之势”虎视眈眈,磨刀霍霍,却让人不知不觉,这是满族统治者处
三国乱世,多出豪杰,在那个动荡无比的年代,有的人凭借自己的家世,曾经活跃一时,有的人用自己的智慧笑到了最后。其中兴衰如风云变幻,神鬼莫测。出身四世三公家族的袁绍袁本初,竟然在绝对优势的情况下,败给了自
接上篇九州地理文,这篇讲九州的八大王朝的历史兴衰和六大种族哀怨情仇。八大王朝燹朝燹xiǎn:国祚九百年左右。由于年代久远史料缺乏,燹朝的具体情况不详。燹朝是九州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世袭制朝代,一般认为燹
接上篇九州地理文,这篇讲九州的八大王朝的历史兴衰和六大种族哀怨情仇。八大王朝燹朝燹xiǎn:国祚九百年左右。由于年代久远史料缺乏,燹朝的具体情况不详。燹朝是九州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世袭制朝代,一般认为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