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百家姓地理的历史成因
Posted 历史
篇首语:农村四月闲人少,勤学苦攻把名扬。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当代百家姓地理的历史成因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当代百家姓地理的历史成因
众所周知,姓氏的分布具有地域性。袁义达先生在《中国姓氏:群体遗传和人口分布》(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一书里把中国当代前100个大姓按地区分为12组,即华北东部、华北北部、华北中西部、东北、华东南部、华东北部、西北东部、西南北部、华中东部、华中西部、华南东南部、华南南部。该书还研究了宋、元、明三朝姓氏分布,这为当今姓氏地理提供了进一步的解释。胡阿祥先生的《中古时期郡望郡姓的地理分布》研究了两晋南北朝和唐代的郡望郡姓,也是一篇重要文章。当代前百位大姓的地理分布格局不是几百年间形成的,而是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基础。下面按华北(含东北)、西北、西南、华中、东南(含华东、华南)五个地区叙述,各区按姓氏来源比例定名。
●华北夏、狄混合区
华北是华夏族的发祥地,东北汉族主要是近百年内从华北迁去的,所以和华北实为一区。
春秋时代的齐国,国君开始是姜姓吕氏,齐国大族有国、高、崔、田等,后来田氏篡齐。中古时崔姓郡望有博陵(今河北安平)、清河(今山东临清),所以姜、吕、高、崔、田是华北大姓,近代以来又扩散至东北。春秋时山东有淳于国,后代以淳于为姓,唐朝时为避宪宗李纯的讳,改姓于;《后汉书·东夷传》记载九夷有于夷,汉代东海、琅邪的于姓出名,有于定国、于吉,所以今山东、东北多于姓。鲜卑勿忸于氏等改姓于氏,增加了华北的于姓。孙武、孙膑都是齐国人,中古郡望有乐安、琅邪、太原,今仍集中在华北。
儒家的祖师孔子、孟子都是鲁地人,所以山东多孔、孟二姓。孔子祖先是宋国人,宋姓源自宋国(今河南商丘),所以宋姓主要分布在华北东部。
三晋是韩、赵、魏,这三姓主要还在华北。韩(今山西河津)、魏(今山西夏县、河南开封)、董(今山西万荣)、贾(今山西临汾)、虢(今河南三门峡市)等小国都是春秋时被晋国吞并的,虢、郭同音,郭由虢来。所以郭、贾等姓主要分布在华北中西部。范氏原为晋国六卿之一,后来逃亡于齐国,在古范县(今山东梁山)繁衍开来。战国末年,韩国上党太守冯亭降赵,冯姓源自韩国冯地(在今河南荥阳)。《左传·昭公九年》记载“周甘人与晋阎嘉争阎田”,阎也是晋地,阎一直是晋地大姓。张姓源自晋国张城(在今山西临猗),所以战国秦汉之际张姓都在三晋,张仪、张苍、张耳是魏人,张良是韩人,今日张姓仍然主要在华北。李姓也源自三晋,赵有李牧,魏有李悝,中古时期赵地与陇西李氏最贵,但直到李唐之后,李才成为第一大姓,其中包括突厥、契丹、波斯、高丽、回鹘、党项等很多民族。
任氏源自任国(今济宁),中古郡望有乐安、蜀、西河、江夏,乐安郡任氏多数可能是任国后裔,西北任氏可能有其他来源,《史记·秦本纪》有秦人任鄙。
据《元和姓纂》卷五,常氏源自卫国常邑。《汉书》卷七十记载汉初的常惠为太原郡人,唐代郡望有怀州(河内郡)、德州(平原郡),奠定了今日常氏的华北分布基础。
武氏在先秦主要在中原,《史记》有陈(今河南淮阳)人武臣、盱眙(今江苏盱眙)人武涉,后武臣自立为赵王。山西武氏在唐代又出了武则天,武氏今主要分布在华北。
据唐代林宝《元和姓纂》卷十,郝氏出自赫胥氏。《后汉书》郝氏人物在上党、太原、云中,辽西乌桓有郝氏,《周书》记载匈奴别种稽胡有郝氏,所以今郝氏主要分布在华北。《晋书·匈奴传》匈奴贵族四姓有乔氏,《晋书》卷九十乔智明为鲜卑前部人,今乔氏主要在华北,这和乔氏中来源于匈奴、鲜卑的一部分有很大关系。据《魏书·官氏志》,匈奴族贺赖、贺兰部改姓贺,使得今贺姓主要分布在华北的西北部。南方的浙东也是贺氏集中区,但这是六朝的会稽贺氏之后,不是北族所改。
除了明确记载外,还有大量塞北民族通过各种方式默默无闻地融入北方汉族多个姓氏,这里无法详述。
●西北戎、夏混合区
西北地区自古以来是中国和西域交通的门户,大量西域移民来到中国后定居西北。他们以原先的国名或姓氏为姓,来自中亚曹国的姓曹,来自石国的姓石,来自康国的姓康,来自米国的姓米,来自史国的姓史,来自安国的姓安(这六国在今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所以今天中国西北的曹、石、康、米、史、安等姓多是西域移民的后代。还有其他多个民族改姓为上述几姓,比如《魏书·官氏志》记载,鲜卑乌石兰氏改石氏,后晋石敬瑭为沙陀族。
唐朝曹姓郡望有谯(今安徽亳州)、高平(今山东微山)、济阳(今河南兰考)、乐安(今山东高青),都在东方。唐朝史姓郡望有临淄、北海(二郡在今临淄、潍坊一带)、京兆(今西安),前二者源自东方的史官,后者可能是西域移民,如开元年间突厥阿史那氏改姓史氏。
中古时期,河东薛氏最出名,河东薛氏出自西南的蜀族(刘淑芬:《北魏时期的河东蜀薛》,黄宽重、刘增贵主编《家族与社会》,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年版),所以今薛氏主要在西北。
秦姓源自秦国,杜姓源自杜地(今西安),马氏无疑来源产马的西北地区,汉代著名的有扶风马氏,这些姓氏仍然以华北为多。
●西南夏、蛮混合区
西南第一大姓是杨,杨姓出自杨国(今山西平阳),为什么主要分布在西南呢?这要从秦国说起。秦灭巴、蜀,迁徙关中、山西的移民去开垦那时还比较蛮荒的四川。东晋常璩的《华阳国志》记载了汉魏时期的西南各郡大姓,我们从来源上可以把这些姓分为四组:(1)来自秦地的白、甘、杜、任、秦等;(2)源自晋地的杨、赵、韩、魏、董、蒲、蔺、冯、马、范、阎、郭、翟、狐、柳、隗、张等;(3)源自楚地的景、邓、陈、谢、何、楚、蔡、黄、吴等;(4)土著姓氏相、雷、爨、镡等。晋系最多,主要因为晋人临近秦国,是最早被秦人征服的外族,且河东人烟稠密,需要移民。
如果说杨姓还是遍布全国的大姓,那么罗、唐、邓、曾则是地道的西南四大姓。罗姓源自罗国(先后在今湖北宜城、枝江、湖南汨罗),唐姓源自唐国(在今湖北随州),邓姓源自邓国(今湖北襄樊),曾姓源自曾国(今湖北随州),这四国在湖北北部,都灭于楚国。这四国在春秋时处于华夏分布区的西南边缘,所以在华夏族从中原向四方扩散后,这四个姓进一步扩散到今西南地区。罗氏、曾氏很早就进入湖南,所以在中南地区也是大姓。《后汉书》卷八十六的板蛮七姓第一是罗,说明罗姓中很早就有蛮族。
历史
史姓氏历史
根据2005年由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袁义达主持完成、袁义达钟蔚伦主编的《当代百家姓》里所发布的百家姓最新顺序,史姓排名85位。
百家姓排名63位!史佚的远古祖先是高辛帝元妃姜嫄生后稷为周始祖,历至文王,文王生皇子伯邑考、伯邑考生佚。
西周初年佚任太史令一职,辅佐武王克商,与周、召、太公共辅成王。
一生为人严正, 《桐叶封臣》里“天子无戏言”的千古名言就出自他口。
后人把他作为史官的楷模,并将他与太公、周公、召公并称为四圣,史佚子孙以官职“太史令”的史字为氏,称史氏。
来源
1、出自黄帝时创造文字的"史皇"仓颉。
仓颉之后,衍生了仓氏、史氏、侯氏、侯冈氏、夷门氏、仓颉氏。
仓颉为史官,人称史皇氏,其后有一支以官为氏,称史氏。
2、出自周太史佚之后。
历代他姓史官,亦多以官为氏。
见于历史最早的史姓人 史姓
物,当属西周初年的太史史佚。
西周初年有太史史佚,为人严正,与太公、周公、召公并称为四圣。
由于他终生在周朝任太史,他的子孙便以官名为氏。
春秋时期,列国史官多以官为氏。
3、隋唐时代"昭武九姓"之一。
古西域康国支系有史国,居史城,为"昭武诸国"之一,史国有人来中原居住,遂以国名为氏。
4、为突厥族阿史那氏所改。
北魏阿史那部,有归附唐朝者,改姓史氏。
5、史氏还混化了他族血统。
如唐有史思明,本宁夷州突厥种。
始祖
黄帝玄孙帝喾高阳氏之子弃。
初祖
尹佚:周成王史官,史家称为史官典范,后人以其职为姓史。
史姓分布
史氏以官为姓,先秦列国都有史官,因而在春秋战国时期,史氏就相当广泛地分布于全国各地。
西汉时有鲁国人史恭,其孙史丹自鲁(今山东曲阜)徙居杜陵(今陕西长安县西北)。
史丹曾孙史崇,东汉初举家迁至溧阳(今江苏高淳县固城镇)。
史丹裔孙东汉史苞的后代,于西晋末年的永嘉之乱时迁至河西健康(今甘肃高台县)。
史丹后代又有一支迁至高密(今属山东),还有一支留居京兆(今陕西西安)。
此外,西汉末有沛国人(今江苏沛县)史岑,又有史立因罪迁合浦(今广西合浦县东北);东汉时,史通平迁居青神县(今属四川)。
今河南开封、洛阳、民权皆有史氏;唐五代时,今湖南、浙江、山西等省有史氏;宋代,今江西、河北有史氏;至明代,史氏还分布于今湖北、安徽、福建、广东、贵州、云南等省的一些地方,已遍布江南。
清代以后,史氏有迁往海外者,侨居于新加坡等国家。
史氏迁徙
史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八十五位,人口约三百零七万六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19%左右。
史氏起源复杂,自以官为姓称史氏后,春秋战国时期,就已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至魏晋南北朝时,在中国北方就已形成了五个郡望,郡望中的史氏主要源于汉朝史丹之后。
另据学者考证,源于安徽宣城的史氏族人皆为仓颉之后,从湖北武昌分支出来的史氏族人则为尹佚(史佚)的后裔。
史氏以官为姓,先秦列国都有史官,因而在春秋战国时期,史氏族人就相当广泛地分布于全国各地,因政治,战争等多方面的原因,后面离开中原迁徙的史氏族人部分移民,又改为姓石。
西汉朝有鲁国人史恭,其孙史丹自鲁(今山东曲阜)徙居杜陵(今陕西长安)。
史恭曾孙史崇,东汉初举家迁至溧阳(今江苏高淳固城镇)。
此外,西汉末有沛国人(今江苏沛县)史岑,又有史立因罪迁合浦(今广西合浦县);东汉时期,史通平迁居青神县(今四川青神)。
今河南开封、洛阳、民权皆有史氏族人分布。
史丹裔孙、后汉归义侯史苞的后人,在西晋时期因避永嘉之乱迁河西建康(今甘肃高台),遂形成当地望族;史丹孙史均,其儿子崇东汉初年累官至青、冀二州刺史,封溧阳县侯(今江苏高淳固城镇),后遂率子孙定居溧阳,形成宣城史氏望族;史丹裔孙史节为唐礼部侍郎,迁高密(今山东高密),后形成高密望族;史丹有一孙史圹留居长安(今陕西西安),其中遂为京兆望族。
这期间,突厥阿史那氏改姓为史氏后,在河南一带繁衍,成为当地一大姓氏。
西汉末,史氏族人已入迁广东、广西。
东汉时,迁入四川。
史氏族人大举南迁始于魏、晋、南北朝之时,至唐、宋之际已分布江南许多地方,宋、明以后,史氏族人遍布全国。
唐末五代时期,今湖南,浙江,山西等省有史氏。
宋朝时期,今江西、河北有史氏。
至明朝时期,史氏族人还分布于今湖北、安徽、福建、广东、贵州、云南等省的一些地方,已遍布江南。
清朝以后,史氏族人有迁往海外者,侨居于新加坡等国家。
今日史氏族人尤以湖南、山东为多,两省史氏约占全国史氏人口的37%以上。
相关参考
一、关于历史地理方面的什么杂志适合初一的孩子历史个人不推荐看杂志,看看百家讲坛就好。生物我看过《大自然探索》有动物植物地理等,每期一个话题,主要与自然探索有关。但符合我的口味,后来就退了。地理强烈推荐
帝国雄鹰左宗棠,论新疆反分裂战争及 ”海、塞防”之争的文化成因
这里有明清、民国的历史故事、秘闻、深度分析等文章,欢迎关注「”剑雄品评文史经济”民国史学家缪凤林曾盛赞左宗棠,「”自唐太宗以来,左宗棠是保卫国家主权领土功劳最大的人。”粗略一看,颇觉缪凤林此言不太合理
秦始皇陵的兵马俑,是文化遗产,其神秘之处到现在仍有许多未解之谜,数量这么庞大的兵马俑当中,有一具最神秘的兵马俑,世人也仅见过他四次,相较于大家熟悉的「素颜俑」,这独一无二的兵马俑显得特别稀有。兵马俑当
春晚上出现的《千字文》,让人耳目一新。这部公元六世纪初刻印问世的《千字文》,是最早的儿童启蒙识字课本,比唐代《三字经》和宋代《百家姓》还早。《千字文》涵盖了天文、地理、自然、社会、历史等多方面的知识,
1.如何认识中国现当代历史发展现当代史,首先要分清概念,现代史指的是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当代史指的是新中国成立后到今天。现代史,也就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一直到成功的历史,当代史就
1.如何看待当代资本主义的历史走向对资本主义历史走向的理解也是对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必然性的理解.第一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资本主义不是永恒的
1古代文学:先秦—清末(1840年前)近代文学:1840—1917年,古典文学向现代文学的过渡时期。现代文学:1917年1月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为开端,到1949年7月第一次文代会召开。当代文学:
当今时代,我国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具体可以概述为以下3个方面:1,继往开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传承历史,开创未来。当代大学生要担当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任,实现百多年来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国家富强,
顾颉刚是中国当代著名的历史学家,出版过《古史辨》(第一至第七册)《汉代学术史略》《中国疆域沿革史》《〈尚书〉校释译论》等大批有影响的史学著作,他的“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观更是新人耳目,曾在学界产生过
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与责任每一个人都有一份属于自己的责任,需要自己去担当,去完成.只有当我们担当起了自己的责任时,才能够把事情做好.就像我们学生的责任主要是抓好学习,教师的责任主要是给学生传授知识,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