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三十六国之大宛国

Posted 汉武帝

篇首语: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西域三十六国之大宛国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西域三十六国之大宛国

2、西域三十六国之乌孙国

西域三十六国之大宛国

大宛国位于帕米尔西麓,锡尔河上、中游。大宛在当时东西交通上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汉武帝时,张骞通西域,首先到达大宛。大宛久闻汉朝富饶,欲通不得,见汉使来到,深表欢迎。汉武帝听说大宛出产好马,于太初元年(前104)命使臣携带金帛去换取,由于双方意见冲突,换马不成,使臣也被杀害。武帝怒,与大宛爆发战争,大败大宛,从此大宛服属汉朝。
大宛,中亚著名古国,西汉时期西域三十六国之一。大宛国位于帕米尔高原西麓,在今天的乌兹别克斯坦境内费尔干纳地区,地处东西方陆路交通要地。费尔干纳盆地为天山山脉和吉萨尔—阿赖山脉的山间凹地,长约300公里,宽达170公里,海拔300米~1000米,是高原盆地。这里山清水秀,农业发达,沟渠成网,河道交错。
大宛国的原始居民以塞种人为主,属于东伊朗人种。他们是公元前4~前2世纪中叶生活在伊犁河流域和伊塞克湖沿岸地区的居民,是斯基泰人的一支。公元前8~前7世纪,斯基泰人西迁时,塞种人在咸海沿岸滞留下来。公元前6世纪末和前4世纪20年代,他们先后受到波斯帝国和亚历山大大帝东征的冲击,逐步东移,进入西北与康居、西与大宛、南与城郭诸国相接的伊塞克湖沿岸地区。公元前174~前161年,他们又受到大月氏第一次西迁的冲击,其中一支向南越过天山,沿葱岭河、于阗河南徙,后征服今克什米尔东部地区。沿途掉队的塞种人则在葱岭山中建休循、捐毒等国;另一支则向西南移动,进入中亚两河地区,不久又迫于大月氏第二次西迁压力,一部分随大夏人一起越过阿姆河进入巴克特里亚,主力则向赫拉特方向迁徙,受阻于安息帝国后,折转南下,占据了锡斯坦和俾路支西部地区,史称乌弋山离。公元前1世纪初,迫于安息的压力,西迁的塞种人又开始东进,冲入印度河口地区,逐渐将势力扩展到整个西印度,分为数国。后来,他们被贵霜王迦腻色伽征服。贵霜王朝衰亡后,塞种人仍盘桓西印度达数百年之久,直到公元395年,西印度的塞种人政权才完全消失。大宛就是塞种人中的一支从锡尔河南下途中在费尔干纳地区建立的国家。
希腊的巴克特里亚王国在最盛时曾占有大宛,在各地修筑了希腊式堡垒。对于中国人来说,大宛这地方是由出使西域的张骞首先发现的。张骞奉命寻找月氏国,途中被匈奴人捕获。10年之后,他伺机逃脱,除了匈奴领地,首先到的地方就是大宛。
大宛在匈奴西南,在汉朝正西面,离汉朝大约一万里。它的北边是康居,西边是大月氏,西南是大夏,东北是乌孙,东边是G深(yū shēn)、于置(zhì)。当地人过着定居生活,耕种稻子和麦子,出产葡萄酒。  西汉时,归大宛管辖的大小城镇有70多座,全国人口大约有几十万。大宛人经常使用的兵器是弓和矛。于置的西边,河水都西流,注入西海。于置东边的河水都向东流,注入盐泽。盐泽的水在地下暗中流淌,它的南边就是黄河的源头,黄河水由此流出。那儿盛产玉石,黄河水流入中国。楼兰和姑师的城镇都有城郭,靠近盐泽。盐泽离长安大约五千里。匈奴的右边正处在盐泽以东,直到陇西长城,南边与羌人居住区相接,阻隔了通往汉朝的道路。
西汉击败匈奴后,曾经因为索求大宛马的问题与大宛爆发了战争。汉朝将军李广利获得了胜利,立亲近汉朝的昧蔡为新大宛王之后就带着大宛马撤离了。一年多之后,大宛贵族认为昧蔡阿谀奉承汉朝,太过屈辱,就阴谋杀掉了昧蔡,立前大宛王的弟弟蝉封为大宛国王,派王子到汉朝做人质。汉朝也派使者向大宛赠送礼物加以安抚,表示不予计较。后来,汉朝派了10多批使者到大宛西边的一些国家,去寻求奇异之物,顺便晓谕和考察大宛是否确实臣服。
东汉时,大宛一度臣服于莎车国。西晋太康六年,晋武帝封蓝庾为大宛王,蓝庾死后,其子即位,遣使向晋朝进贡。南北朝以后,大宛又被贵霜王朝的后裔昭武九姓统治。唐代,大宛被称为宁远国,或拔汗那。到了明清时候,大宛又被称为浩罕汗国。
现在的大宛地区,属于乌兹别克斯坦的领土。费尔干纳盆地则位于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三个国家交界处。在这里聚集了100多个民族。这里是连接欧亚的走廊,是东西方文化的撞击点,也是伊斯兰教、基督教、东正教等宗教文明的接合部。费尔干纳盆地的面积不大,居民总数却有1000万之多,养活了整个中亚地区20%的人口。至于当初的大宛人是否成为了乌兹别克斯坦人,或是去了别的地方,已经无从查证了。
另外,在西域还有一个小宛国,国都为圩(xū)零城,距离长安7210里,全国仅有150户,人口只有1050人,兵力则只有200人,属于农耕民族。辅国侯,左右都尉各一人。西北至都护治所2558里,东与S羌接,辟南不当道。它的具体位置在今天的塔里木盆地东南出且末县正南,喀位于拉米兰河北岸一带,比较偏僻。他们与大宛人一样属于塞种人,但与大宛国的统治者和人民并没有直接关系。
自从张骞通西域之后,汉朝出使西域的使者渐渐多起来。使者们带着汉武帝的诏令初始各国,回来复命的时候,会顺便向汉武帝禀报自己了解到的当地风土人情。其中,有从大宛回来的使者禀报汉武帝,说:“大宛国的贰师城有一种好马,大宛人马它藏匿起来,不肯献给皇上。”  其实,张骞早在第一次出使西域归来就曾经报告汉武帝说,大宛有一种好马,出汗殷红入学,能日行千里,据说是天马的后代。作为崇尚武功的皇帝,汉武帝特别爱马。宝马良驹是威武的象征,是让骑兵纵横驰骋的基础。听了张骞的报告汉武帝就曾想得到这种好马。但因为以至于匈奴开站,汉武帝顾不上考虑马的事情。索求天马的事就此搁置次阿莱,渐渐被他淡忘了。现在,使者又提起了大宛的马,汉武帝想起了张骞的话,想得到大宛马的心愿愈发强烈了。
公元前110年,汉武帝委派韩不害率使团出使大宛,希望以重金换取天马。在中郎将韩不寒的带领下,西汉使团出敦煌,经楼兰,越过茫茫沙漠,经过长达半年的艰苦跋涉,终于到达了万里之遥的大宛都城——贵山城。
听说汉朝使臣到来,大宛国王毋寡立即接见。韩不害开门见山直奔主题,提出汉武帝求购几匹天马的请求,并抬上了丰厚的礼物。珠光宝气立时照亮了大宛王宫,尤其其中还有一匹仿照想象的天马用纯金做成的精致骏马模型。
西域

西域三十六国之乌孙国

乌孙国西汉初期游牧于天山以北。公元前2世纪初叶,乌孙与月氏均在今甘肃境内敦煌祁连间游牧,北邻匈奴;后放弃敦煌祁连间故土,迁至伊犁河流域游牧。后来与汉朝共同对付匈奴,汉朝先后有细君、解忧公主下嫁乌孙。从公元前53年起,乌孙有了大小昆弥两个王统,分疆而治。二者都是内讧迭起,变乱丛生。
乌孙国武士
乌孙,是西域一个少数民族的名字,同时也是这个民族建立的国家的国名。它是汉代连接东西方草原交通的最重要民族之一。据说,乌孙族是西戎乌氏国被秦国灭亡后西迁的余民行成的。
乌孙人以游牧为业,逐水草而居,在放牧的同时还常常狩猎。他们住在毛毡帐篷里,以牛羊肉为食,以牛羊奶为饮品,风俗与匈奴族一样。乌孙国的马最为著名,当时富人养的马多达四五千匹。在汉朝人眼中,当时的乌孙人是一群性情刚烈暴躁、贪婪狠毒、不讲信用的人,经常兼营强盗的营生。
有关乌孙的记载,最早出现在《史记・大宛传》中,与《汉书・张骞传》大致相同。此外《汉书・西域传下》中也对乌孙国做了记述。乌孙人原本也是游牧民族,在敦煌、祁连山之间的区域放牧、狩猎,与月氏人为邻。当时,乌孙是个小国,常受到强大的月氏国的奴役。乌孙人把自己的国王称为“昆莫”或“昆弥”,而且,乌孙的王族、贵人的名字,都要以“靡”字为结尾。有记载的最早的乌孙王名叫“难兜靡”。公元前177年,乌孙被月氏击败,难兜靡被杀。乌孙国面临着覆灭的危机。
难兜靡留下了一个儿子,名叫猎骄靡,当时还是个婴儿。负责保育、辅导猎骄靡的布就翎侯抱着猎骄靡逃了出来,躲过了月氏人的屠戮。逃亡途中,布就翎侯将猎骄靡放草丛中,去寻找吃的。当布就翎侯拿着食物归来,竟然看见一只狼在喂猎骄靡吃奶,还有一只乌鸦叼着一块肉站在旁边。布就翎侯大为惊奇,认为小王子将来定然是个非凡的人物,于是带着猎骄靡投靠匈奴,并把自己看到的神奇景象禀告给了冒顿产于。冒顿单于听了,也觉得太奇妙了,当即决定收养这个乌孙王的孩子。
十几年过去了,猎骄靡长大成人。单于把乌孙部民交还给他,并扶持他当上乌孙国王。猎骄靡复国后,一心为父报仇,与匈奴右贤王相约进攻已经西迁到伊犁河流域的月氏国。月氏人根本不是报酬心切的乌孙人和彪悍的匈奴人的对手,连国王都被杀死,头盖骨被做成了酒杯。因此,月氏人被迫继续西迁。
没有了威胁的乌孙在猎骄靡的领导下迅速强大起来。为了发展,乌孙国占据了原为月氏人所有的伊犁河、楚河地区。留在那里没有逃走的月氏人和原先臣服于月氏的塞人从此成为乌孙国的臣属。乌孙在西域定居后,实力大为增强,不再臣服于匈奴。有户口12万,人口63万,军队18万,定都于赤谷。  这时的乌孙国,已经是西域诸国中数一数二的强国,几乎可以与匈奴分庭抗礼。但是,因为与匈奴人有深厚的友谊,加上不想与匈奴发生战争,影响乌孙国的发展,乌孙王一直对匈奴礼敬有加。
汉朝当然不希望匈奴有一个势力强劲的外援。因此,汉武帝积极与乌孙王和亲,希望让匈奴失去这个重要的盟友。汉武帝的和亲政策没有在当时生效,却在昭帝时期发生了作用。乌孙与汉朝的关系变得越发亲密,与匈奴的关系则越来越疏远了。
匈奴壶衍L(dī)单于看到昔日的盟友倒向汉朝,对乌孙恨之入骨,连续在汉朝北部边境制造事端,还联合车师国数次入侵乌孙,想用武力威胁乌孙与汉朝断绝关系。当时,恰逢汉昭帝病故,汉朝一时无法出兵援助。匈奴更加有恃无恐,出动大军攻取了乌孙的车延、恶师,掳掠百姓牲畜,并遣使所要被嫁到乌孙的汉朝公主。
汉朝方面,汉宣帝继位,立即调集了15万大军,发起了西汉时期对匈奴的最后一次大规模出征。按照汉军的作战方针,祁连将军田广明率4万骑兵出西河;度辽将军范明友率3万骑兵出张掖;前将军韩增率3万骑兵出云中;后将军赵充国率3万骑兵出酒泉;虎牙将军田顺率3万骑兵出五原;另派校尉常惠持节监护乌孙军,率5万乌孙军西抗击匈奴。
五路汉军出塞后,直向匈奴扑去。匈奴人在汉武帝时就已经被汉军吓破了胆,现在听说汉军到了,人人惊慌失色,带着家小,赶着牲畜远避漠北。汉军连匈奴主力的面都没见着,只斩获了小股匈奴,五便凯旋而归了。
汉军虽然没有遇到匈奴主力,但在声势上震慑了匈奴,并在东线战场上牵制了匈奴的主力,为乌孙骑兵从西线攻击匈奴创造了有利条件。在常惠的主持下,乌孙王翁归靡率军袭击了匈奴右谷蠡(li)王的王庭,大获全胜,斩首、俘获单于父辈、公主、诸王、都尉、千长、骑将以下4万多人,获得牲畜70多万头。从此,匈奴的势力更衰弱了,因此更加怨恨乌孙。当年冬天,匈奴壶衍L单于就亲自率领数万骑兵向乌孙展开报复,掳掠了乌孙的一些百姓。但在回军途中,匈奴人遭到了大雪严寒的袭击,生还者不到十分之一。
就在匈奴内外交困之际,匈奴的近邻先零羌、东胡的一支乌桓部也趁火打劫,与乌孙同时进攻匈奴。匈奴三面受敌,又损失了数万人马,被掠走牛羊不计其数。祸不单行的是,在遭到中创之后,匈奴人又遇上连年饥荒,人口锐减,经济受到严重破坏,内部矛盾也日益激化。  在汉朝的全力支持下,乌孙不仅化解了匈奴的威胁,而且大败匈奴,掳获大批人口和牲畜。因此,乌孙人对汉朝十分感谢。但是,乌孙国中仍有不少亲近匈奴的人。亲汉的乌孙人与亲匈的乌孙人因此发生了激烈的争斗,国家实力在内战中大大损耗。东汉末年,鲜卑兴起,趁乌孙孱弱的时候多次袭击乌孙。乌孙人被迫退入到天山山脉中安居。轰轰烈烈的无损王国从此消失了。
乌孙王朝自从国王军须靡开国,直到迁居天山,一共经历了12代乌孙王,时间长达261年。此后,乌孙人渐渐与邻族融合,大部分被同化了。但也有一小部分乌孙人保留着祖先留下的血脉。明清时,人们还在新疆见到了乌孙部落。提到和亲,恐怕人们首先想起的便是王昭君和文成公主。确实,这两位中原公主都是中原王朝和亲历史上的著名人物,也为民族团结和民族交流作出了巨大贡献。
不过,远赴异域和亲的公主并非只有王昭君和文成公主两人,很多也都为中华民族的团结、交流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只是,不知为何,王昭君和文成公主名垂青史,其他的公主却被人们遗忘了。江都公主就是一个被大多数人遗忘了的与少数民族和亲的公主。她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有名有姓的承担了和亲使命的公主。
西域

相关参考

西域三十六国之乌孙国

乌孙国西汉初期游牧于天山以北。公元前2世纪初叶,乌孙与月氏均在今甘肃境内敦煌祁连间游牧,北邻匈奴;后放弃敦煌祁连间故土,迁至伊犁河流域游牧。后来与汉朝共同对付匈奴,汉朝先后有细君、解忧公主下嫁乌孙。从

西域三十六国之焉耆国

它是一个建立在绿洲上的农耕生活形态的城郭,是汉通西域北道必经之地。那里土地肥沃,种有稻、粟、麦,兼畜牧;那里的人有喝葡萄酒的习俗,也热爱音乐;那里资源丰富,文化发达,佛教在其国内有着很高的地位和众多的

西域三十六国之楼兰国

楼兰国,有记载可查的历史共有800多年。这个神秘的国度,曾经是人们生息繁衍的乐园。她身边有烟波浩淼的罗布泊,她门前环绕着清澈的河流,人们沐浴着大自然的恩赐,在碧波上泛舟捕鱼,在茂密的胡杨林里狩猎……“

疏勒国

疏勒国为汉初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由于地处交通枢纽之地,是古丝绸之路南、北两道的汇合点,亦是中西文化的最大交汇之处。波斯文化、印度文化、中原文化在这里交流融汇。佛教由印度传入中土,疏勒是首站。丝路枢纽,西

西域三十六国简介 这三十六个国家分别叫什么名字

公元前138年(汉武帝刘彻建元癸卯三年),张骞奉命出使西域,当时在现新疆境的西域三十六国,经考证在如下地方:乌孙、龟兹、焉耆、若羌、楼兰、且末、小宛、戎卢、弥、渠勒、皮山、西夜、蒲犁、依耐、莎车、疏勒

两汉时期的西域三十六国

西域狭义上是指玉门关、阳关以西,葱岭即今帕米尔高原以东,巴尔喀什湖东、南及新疆广大地区。而广义的西域则是指凡是通过狭义西域所能到达的地区,包括亚洲中、西部,印度半岛的地区。汉武帝以前那里小国林立天山以

秦汉时期西域三十六国概况介绍

西域狭义上是指玉门关、阳关以西,葱岭即今帕米尔高原以东,巴尔喀什湖东、南及新疆广大地区。而广义的西域则是指凡是通过狭义西域所能到达的地区,包括亚洲中、西部,印度半岛的地区。汉武帝以前那里小国林立天山以

两汉时期中原地区和西域的关系是如何发展的

汉代把玉门关和阳关以西今日新疆及其以西地区,称为西域(包括中亚以至更远的许多地方)。汉武帝时,西域有三十六国,以后分为五十余国。各国语言不一,互不统属,人口最多的龟兹国仅八万人,一般每国数千至二、三万

龟兹,它是西域三十六国之一,也是四大古文明唯一交汇之地

骆驼聊新疆,就是不一样。英国著名历史学家阿诺德·约瑟夫·汤因比,曾因为一十二册《历史研究》,被誉为「”近世以来最伟大的历史学家”。他曾被中日友好「”和平使者”池田大作问及,如果有来生,会选择出生在哪里

着名的外交家甘英出使大秦最远到了哪里?

甘英是东汉时期著名的外交家,是当时的汉朝大将西域都户班超的属吏,后来跟随班超转战西域。公元97年的时候,班超派遣甘英出使大秦,也就是今天所说的罗马帝国。甘英领命之后就带着使团从鬼兹,也就是今天的新疆库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