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武帝拓跋��晚年暴虐
Posted 鲜卑
篇首语: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道武帝拓跋��晚年暴虐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道武帝拓跋��晚年暴虐
道武帝拓跋晚年,常服食一种叫“寒食散”的补药,其中矿物质的提成物对人体很有害,使得这位不到四十岁的皇帝屡屡病发,或数日不食,或数夜不睡,精神忧闷不安,有时,他整晚整晚地自言自语,好像对身旁别人看不见的鬼物说话。白天上朝时,他又喜怒无常,追思朝臣旧恶前怨,大加杀害。见到大臣脸色有异,或呼吸不调,或言辞失措,就大叫而起,亲自殴打致死在大殿之上,尸体都一字排开摆放于天安殿前。
这一来,朝野人心骚动,各怀忧惧。
拓跋年青时,在贺兰部见到自己母亲贺太后的妹妹很漂亮,就对母亲说明心意,要娶小姨为妻(拓跋部起自沙漠,礼仪人伦不同于汉族)。当时贺兰太后坚决答道:“不行!我这个妹妹太过于漂亮了,必有不善不吉的兆头。而且她已经嫁人了,不能夺抢别人的妻子。”
拓跋绍自小就凶狠无赖,喜欢打劫行人,剥光人家的衣服取乐,又常常杀猪剁狗,荒悖无常。拓跋很生气,曾经把他头朝下吊在井里,垂死之时才放他出来。
公元409年的某一天,性情无常的拓跋公然大骂贺兰妃,把她关在宫里,要杀掉她。贺兰妃派人向儿子拓跋绍求救。当时这位小王爷才十六岁,凶猛性格酷似其父,夜里与宦官宫人密谋,跳过宫墙,冲入天安殿。周围侍者惊呼“有贼”,拓跋四处摸索半天也找不到弓刀,被冲进来的逆子拓跋绍一刀杀死,时年三十九岁。
拓跋鲜卑,在道武帝拓跋之前,确实是鲜卑种群中文化落后的一支。行军作战,拓跋部均是以部落组织为单位,即军事部落形式。北魏登国九年(394),拓跋鲜卑内部才采取类似汉人屯田制的“分土定居”。随着道武帝四出征讨的节节胜利,大部慕容鲜卑、中原汉人、“高丽杂虏”等等各族人民均被北魏迁至塞上,“给以耕牛,计口授田”,为拓跋鲜卑军队提供兵源以及军粮。
渐渐地,拓跋鲜卑从氏族形态转变为地域形态,日益仿效中原汉族政权形式,奴隶制形式慢慢转化,军事贵族也渐渐成为汉地郡县制的统治类型(也就是国内一直延用的“封建制”说法。其实,“封建制”一词极其不准确,自秦以后中国社会各王朝一直是以“郡县制”为统治样本,皇族、贵族即使有“封国”也是“食俸”而不“食邑”,对封地内人民没有实际统治权。特别是在西汉“七国之乱”后,真正意义上的“封建制”在中国已经消亡)。
恰恰是拓跋鲜卑制度的“汉化”和兼收并蓄的灵活化,田租户调日益成为拓跋北魏的主要统治形式,原来的鲜卑军事贵族也都逐渐成为类似中原汉族的“大地主”,由此,奠定了日后赫赫大魏的强大的经济、政治基础。
晚年武帝拓跋
五代十国 北魏道武帝拓跋珪皇后·慕容氏
慕容氏
北魏道武帝拓跋珪皇后
□□档案:
姓名:慕容氏
生卒年:不详
籍贯:后燕中山(今河北保定)
婚配:北魏道武帝拓跋珪
封号:皇后
慕容氏,北魏道武帝拓跋珪的皇后。她本出身于后燕皇室,是后燕最后一个皇帝慕容宝的小女儿。
公元396年,北魏道武帝拓跋珪派兵发起对后燕的攻击,弱小的后燕无法挡住北魏庞大的攻势,很快就败下阵来。公元397年,慕容宝带领皇室和大臣们都放弃都城逃命去了,但是慕容氏却不知何故没有逃走,结果被拓跋珪抓住成了俘虏。
拓跋珪把慕容氏抓走以后,发现这个后燕的公主长得很漂亮,尤其是那一双眼睛,非常迷人,拓跋珪早就被那一双眼睛给勾住了。于是,拓跋珪就干脆把这个被他俘虏的后燕公主收入后宫,成为他妃嫔中的一员。
公元400年,拓跋珪该立皇后了。拓跋珪自己心中最理想的皇后人选是在慕容氏之前的夫人刘氏,他对刘氏非常宠爱,并且刘氏也为他生了一子一女,几乎是完美的皇后人选。然而,拓跋家族有一个铸造金人的习俗,所以拓跋珪的皇后也要通过铸造金人来决定谁更适合做皇后。
铸造金人的习俗是这样的,让皇后的候选人刘氏和慕容氏各自铸造一个金人,谁能够铸造成功,谁就是皇后的人选。结果刘氏不知何故,怎么弄金人都不能铸造成功,而慕容氏则很顺利地把金人给铸造起来了。于是慕容氏就在群臣的拥护下成为了拓跋珪的皇后。
拓跋珪毕竟是一位很有野心的皇帝,他甚至梦想着要统一北方,假使能够将北方统一,也许他还愿意打到长江以南,将全国也都统一了。所以女人对于他来说,远远没有政权重要,况且作为一个君主,他根本就不缺女人。于是,为了进一步扩大自己的势力,公元402年,他想用与后秦和亲的方式来逐渐将后秦纳入麾下,就向后秦皇帝姚兴的女儿求婚,条件是将她封为皇后。不过,姚兴也没那么傻,他知道拓跋珪刚刚立皇后才两年,提出这个条件肯定不是出于对自己女儿的喜爱,而是另有图谋,因而就拒绝了他的求婚。所以慕容氏还是拓跋珪的皇后,只是后来也没有慕容皇后的记载了。
相关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