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与张骞
Posted 月氏
篇首语:好学而不勤问非真好学者。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丝绸之路与张骞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丝绸之路与张骞
西汉时期,狭义的西域是指玉门关、阳关(今甘肃敦煌西)以西,葱岭以东,昆仑山以北,巴尔喀什湖以南,即汉代西域都护府的辖地。广义的西域还包括葱岭以西的中亚细亚、罗马帝国等地,包括今阿富汗、伊朗、乌兹别克,至地中海沿岸一带。西域以天山为界分为南北两个部分,百姓大都居住在塔里木盆地周围。西汉初年,有“三十六国”:南缘有楼兰(鄯善,在罗布泊附近)、菇羌、且末、于阗(今和田)、莎车等,习称“南道诸国”;北缘有姑师(后分前、后车师,在今吐鲁蕃)、尉犁、焉耆、龟兹(今库车)、温宿、姑墨(今阿克苏)、疏勒 (今喀什)等,习称“北道诸国”。此外,天山北麓有前、后蒲额和东西且弥等。它们面积不大,多数是沙漠绿洲,也有山谷或盆地。人口不多,一般两三万人,最大的龟兹是八万人,小的只有一二千人,居民从事农业和畜牧业。除生产谷物以外,有的地方如且末又盛产葡萄等水果和最好的饲草苜蓿。畜牧业有驴、马、骆驼。此外,还有玉石、铜、铁等矿产,有的地方居民已懂得用铜铁铸造兵器。天山南北各国,虽然很小,但大都有城郭。各国国王以下设有官职和占人口比重很大的军队。公元前二世纪,张骞出使西域以前,匈奴贵族势力伸展到西域,在焉耆等国设有幢仆都尉,向各国征收繁重的赋税,“赋税诸国,取畜给焉”,对这些小国进行奴役和剥削。
当时,正在伊犁河流域游牧的大月氏,是一个著名的“行国”,40万人口。他们曾居住在敦煌和祁连山之间,被匈奴一再打败后,刚迁到这里不久。匈奴杀月氏王,“以其头为饮器”。因此,大月氏与匈奴是“世敌”。
汉朝日趋强盛后,计划积极地消除匈奴贵族对北方的威胁。武帝听到有关大月氏的传言,就想与大月氏建立联合关系,又考虑西行的必经道路——河西走廊还处在匈奴的控制之下,于是公开征募能担当出使重任的人才。
建元三年,即公元前138年,张骞“以郎应募,使月氏”。“郎”,是皇帝的侍从官,没有固定职务,又随时可能被选授重任。
张骞,汉中成国人。他是一个意志力极强、办事灵活而又胸怀坦荡、善于待人处事的人。他出使中途即被匈奴截留下来,在匈奴十多年,始终保持着汉朝的特使符节,匈奴单于硬叫他娶当地人作妻,已经生了儿子,也没有动摇他一定要完成任务的决心。他住在匈奴的西境,等候机会。
张骞终于找到机会率领部属逃离了匈奴。他们向西急行几十天,越过葱岭,到了大宛(今乌兹别克共和国境内)。由大宛介绍,又通过康居(今哈萨克共和国东南),到了大夏。大夏在今阿姆河流域。张骞这才找到了大月氏。十多年来,大月氏这个“行国”已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是在伊犁河畔受到乌孙的攻击,又一次向西远徙。乌孙,63万人,也是个“行国”,曾在敦煌一带游牧,受过大月氏的攻击。后来匈奴支持乌孙远袭大月氏,大月氏被迫迁到阿姆河畔,而乌孙却在伊犁河留住下来。自从大月氏到了阿姆河,不仅用武力臣服了大夏,还由于这里土地肥沃,逐渐由游牧生活,改向农业定居,无意东还,再与匈奴为敌。张骞在大月氏逗留了一年多,得不到结果,只好归国。回国途中,又被匈奴拘禁一年多。公元前126年,匈奴内乱,张骞乘机脱身回到长安。
张骞出使时带着100多人,历经13年后,只剩下他和堂邑父两个人回来。这次出使,虽然没有达到原来的目的,但对于西域的地理、物产、风俗习惯有了比较详细的了解,为汉朝开辟通往中亚的交通要道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张骞回来以后,向武帝报告了西域的情况。这就是《汉书·西域传》资料的最初来源。之后,由于张骞随卫青出征立功,“知水草处,军得以不乏”,被武帝封为“博望侯”。
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张骞第二次奉派出使西域。这时,汉朝业已控制了河西走廊、积极进行武帝时对匈奴最大规模的一次战役。几年来汉武帝多次向张骞询问大夏等地情况,张骞着重介绍了乌孙到伊犁河畔后已经与匈奴发生矛盾的具体情况,建议招乌孙东返敦煌一带,跟汉共同抵抗匈奴。这就是“断匈奴右臂”的著名战略。同时,张骞也着重提出应该与西域各族加强友好往来。这些意见得到了汉武帝的采纳。
张骞率领300人组成的使团,每人备两匹马,带牛羊万头,金帛货物价值“数千巨万”,到了乌孙,游说乌孙王东返,没有成功。他又分遣副使持节到了大宛、康居、月氏、大夏等国。元鼎二年(公元前115年)张骞回来,乌孙派使者几十人随同张骞一起到了长安。此后,汉朝派出的使者还到过安息(波斯)、身毒(印度)、奄蔡(在咸海与里海间)、条支(安息属国)、犁轩(附属大秦的埃及亚历山大城),中国使者还受到安息专门组织的二万人的盛大欢迎。安息等国的使者也不断来长安访问和贸易。从此,汉与西域的交通建立起来。
元鼎二年(公元前115年),张骞回到汉朝后,拜为大行令,第二年死去。他死后,汉同西域的关系进一步发展。元封六年(公元前105年),乌孙王以良马千匹为聘礼向汉求和亲,武帝把江都公主细君嫁给乌孙王。细君死后,汉又以楚王戊孙女解忧公主嫁给乌孙王。解忧的侍者冯镣深知诗文事理,做为公主使者常持汉节行赏赐于诸国,深得尊敬和信任,被称为冯夫人。由于她的活动,巩固和发展了汉同乌孙的关系。神爵三年(公元前60年),匈奴内部分裂,日逐王先贤掸率人降汉,匈奴对西域的控制瓦解。汉宣帝任命卫司马郑吉为西域都护,驻守在乌垒城(今新疆轮台东),这是汉朝在葱岭以东,今巴尔喀什湖以南的广大地区正式设置行政机构的开端。
匈奴奴隶主对西域各族人民的剥削、压迫是极其残酷的。西汉的封建制度,较之匈奴的奴隶制度要先进得多。因此,新疆境内的各族人民都希望摆脱匈奴贵族的压迫,接受西汉的统治。西汉政府在那里设置常驻的官员,派去土卒屯田,并设校尉统领,保护屯田,使汉族人民同新疆各族人民的交往更加密切了。
汉通西域,虽然起初是出于军事目的,但西域开通以后,它的影响,远远超出了军事范围。从西汉的敦煌,出玉门关,进入新疆,再从新疆连接中亚细亚的一条横贯东西的通道,再次畅通无阻。这条通道,就是后世闻名的“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把西汉同中亚许多国家联系起来,促进了它们之间的经济和文化的交流。由于我国历代封建中央政府都称边疆少数民族为“夷”,所以张骞出使西域成为汉夷之间的第一次文化交融。西域的核桃、葡萄、石榴、蚕豆苜蓿等十几种植物,逐渐在中原栽培。龟兹的乐曲和胡琴等乐器,丰富了汉族人民的文化生活。汉军在鄯善、车师等地屯田时使用地下相通的穿井术,习称“坎儿井”,在当地逐渐推广。此外,大宛的汗血马在汉代非常著名,名曰“天马”,“使者相望于道以求之”。那时大宛以西到安息国都不产丝,也不懂得铸铁器,后来汉的使臣和散兵把这些技术传了过去。中国蚕丝和冶铁术的西进,对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贡献甚大。
丝绸之路
如何看待著名的外交家张骞的胆识与智慧
众所周知,张骞是历史上著名的外交家,冒险家。他所开辟出来的丝绸之路为大汉与西域之间的往来提供了重要的交通条件。没有张骞的丝绸之路,就不会那么快促使中西文化交流。陆上丝绸之路最先形成于西汉,张骞则是其道路形成的鼻祖。这是一条非常重要的商业贸易渠道,是后来中国连接欧洲各国进行往来贸易的重要交通道路。
这条丝绸之路将阿拉伯等于中原连接在一起。经过好几个朝代,逐渐拓展到地中海地区。也就是说张骞是丝绸之路的开拓者,再由后人继续开拓发展到像今天这样东到达日本朝鲜西到法国。今天的海上丝绸之路还可以到达意大利,埃及等国家。无论是海上丝绸之路还是陆上丝绸之路,从古代影响到现代都影响着各国经济文化的发展。
丝绸之路起着商业交流的作用。丝绸是中国古代极具文明象征性的物品。中国古代的丝绸和瓷器通过丝绸之路传播到各个国家。各个国家的物品也随着丝绸之路流进了古代中国,文化与文明的碰撞在丝绸之路的作用下日益生辉。
丝绸之路还起着文化交流的作用。中国古代的科技也是很发达的,它们则通过丝绸之路传递到西方,比如四大发明的向外传播。印刷术通过丝绸之路传播到中亚,考古学家发现在敦煌等地均有印刷品的痕迹。此外宗教之间的交流也是丝绸之路所带来的影响。如今各国文化经济日益强大,最早也要归结于丝绸之路的开拓,张骞的贡献是值得载入史册的。
张骞通西域
汉武帝年间,有匈奴投降汉朝。汉武帝从他们口中得知西域之事。据说有个大月氏国家被匈奴打败,向西逃亡,但是他们想要复仇,却没有人帮助他们。汉武帝想要联合大月氏切断匈奴与西域各国的关系,于是下诏书征求有识之士出使大月氏,但是当时没有一个人知道大月氏在哪里,也不知道路途有多少凶险,要完成这项任务需要极大的勇气。
张骞觉得这是一件值得探索也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便冒着可能回不来的危险应了征,当时有个在长安的匈奴人叫堂邑父,表示同张骞一同前去冒险。于是汉武帝派给张骞一百多号人一同出征。到达大月氏必经匈奴之地,果不其然吗,张骞等人被匈奴发现,抓去做了俘虏。一晃十年过去了,张骞等人趁匈奴不备骑上快马逃了出来。他们向西跑了很久很久,跋山涉水,风餐露宿,旅途艰难,到了大宛国。大宛国的君主听闻张骞是强国汉朝的使者,便热情招待他们,在大宛国的帮助下最终大月氏。
张骞在大月氏国住了一年多,虽然没有说服大月氏联合对付匈奴,但是看到了许多新鲜的事物,这些东西是他们在汉朝从未见过的。足足经历了十三年,张骞等人才回到汉朝,汉武帝听闻报告西域各国的情况,认为张骞立了头等功,便封他做了太中大夫。
张骞说在大夏看到了商人从天竺运来的竹子和布匹,认为天竺就在汉朝的不远处。于是汉武帝再次派张骞为使者,带着汉朝的物品远赴天竺,以换物资。但是历尽万难也没有到达天竺,汉武帝认为张骞虽为到达天竺,但是在途中认识了一个滇越,也很开心。之后第二次派张骞出使西域,带着钱币布匹前去结交西域各国。
对张骞的评价
梁启超曾经这样评价张骞:坚韧磊落奇男子。没错,张骞的坚韧在他开创丝绸之路的过程当中显然已经体现出来了。汉武帝当时招募有勇之士前去大月氏,张骞在完全没有了解西域之路的前提下毅然报名前去,这样的胆识在历史中也是绝无仅有的。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为大汉带回来众多物资并且产生了各国使者纷纷前来朝拜的外交影响。张骞在促进民族融合的关系上成了功臣。
他开辟的丝绸之路成了中西方商业贸易的重要渠道,为各国地区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商业利益,可以说没有张骞丝绸之路的开辟,大汉之后的经济就不会那么快发展起来。他从西域诸国引进的汗血马,葡萄等为人们的生活和饮食增添了新的有趣的元素。
张骞也是个对大汉忠心不二的人。在被匈奴掳去当了十年的奴役,依旧大汉气节不变,也正是其气节依旧赢得了匈奴的赞赏,匈奴花了十年的时间笼络大汉使节张骞,然而张骞心中依旧秉持那个未完成的使命----出使大月氏国家。就这样,他趁匈奴不备,偷偷逃走了。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时,心胸宽大,文人信义,西南蛮夷都很爱戴他。因为这些品质才能营造大汉与各个地区之间的友好联系。
张骞用自己亲身实践的经历告诉我们,做人要敢为天下先,心中秉持那份坚定与勇气,将开拓精神进行到底。
相关参考
作为丝绸之路的开拓者——张骞。被誉为“第一个睁开眼睛看世界的中国人”。他将中原文明传播至西域,又从西域诸国引进了汗血马、葡萄、苜蓿、石榴、胡麻等物种到中原,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为国家做出很大贡献,...
作为丝绸之路的开拓者——张骞。被誉为“第一个睁开眼睛看世界的中国人”。他将中原文明传播至西域,又从西域诸国引进了汗血马、葡萄、苜蓿、石榴、胡麻等物种到中原,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为国家做出很大贡献,...
张骞(前164年―前114年),字子文,汉中郡城固(今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人,中国汉代杰出的外交家、旅行家、探险家。众所周知,张骞是历史上著名的外交家,冒险家。“凿空”这一词是出现在司马迁的《史记》里,他把张骞出...
张骞,班超。西汉时,把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葱岭以北,今新疆天山南北等地区统称西域。西汉初期,西域被匈奴控制,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张骞出使西域后,西汉与西域的联系更加密切。西汉末年,西汉王朝彻底失去
张骞是丝绸之路的开拓者,被誉为“第一个睁开眼睛看世界的中国人”。历史上开拓丝绸之路的人张骞你了解有多少呢?这一历史传奇人物的故居究竟在哪?对于张骞的故居有什么特点?后人为了纪念张骞做出哪些建筑?想
一条鲜为人知通往西域的通道,比张骞出使西域还要早1000多年
1877年,德国地质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将「”从公元前114年至公元127年间,中国与中亚、中国与印度间以丝绸贸易为媒介的这条西域交通道路”命名为「”丝绸之路”。这个称谓很快被学术界所采纳,并得到大众的认
张骞2100多年前,中国汉代的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出一条横贯东西、连接欧亚的丝绸之路。 张骞不仅是丝绸之路的开拓者,而且还从西域带回了好多种我们还未曾吃过的美味水果。在我们大朵快颐之时,可不要忘记
张骞2100多年前,中国汉代的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出一条横贯东西、连接欧亚的丝绸之路。 张骞不仅是丝绸之路的开拓者,而且还从西域带回了好多种我们还未曾吃过的美味水果。在我们大朵快颐之时,可不要忘记
...交家,探险家,生于公元前164年,卒于公元前114年,是“丝绸之路”的开拓者,是中国乃至世界上第一位对古代中亚西亚进行实地勘察的人,他对当时西域地理,人文,风俗,社会等领域的研究对中国历史文化传播起到了深远的...
张骞(?~前114年),汉中郡城固(今陕西城固县)人。西汉杰出的外交家、古“丝绸之路”的开辟者。 汉武帝时期,为联合大月氏以夹攻匈奴,遂募使使大月氏,张骞以郎官应募。建元三年(前138),张骞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