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都赋》洛阳纸贵

Posted 都城

篇首语:学问不都是在书本上得来的,在事实上得的经验,也就是学问。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三都赋》洛阳纸贵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三都赋》洛阳纸贵

2、中国历史 洛阳纸贵

《三都赋》洛阳纸贵

  西晋时期有一位作家叫左思。左思年少时,脑子比较迟钝,父亲教他写字,他总写得歪歪扭扭,不像样子;教他弹琴,他怎么学也弹不出一支完整的曲子来。左思的父亲很生气,指着左思对朋友说:“我这儿子真没出息,学什么都学不成。”左思听了很难过,从此下定决心,刻苦读书,终于取得了成就。
  西晋统一后,成都、建业、洛阳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左思下决心以赋的文体写一篇描写这3个都城的文章。为创造优美的文句,左思在室内、庭院、厕所等处的墙上,都挂了纸笔。不管走到哪里,只要想出了好词句,就随手写在挂着的纸上。当时西晋有名的大文学家陆机听说左思准备写《三都赋》,就嘲笑他不自量力。但左思坚持不懈,经过10年的时间,终于写成了《三都赋》。《三都赋》传出以后,人们争相传阅,京城里的文人和富豪贵族,都争着买纸来抄写阅读,一时把洛阳城里的纸都买光了,纸价因此突然大涨。这就是“洛阳纸贵”的来历。
青蛙小牛鸭子鹦鹉狐狸灰狼考研逃犯古代玄武门

中国历史 洛阳纸贵

西晋结束了东汉以来几十年的分裂战乱局面,社会经济逐渐恢复发展,文化也兴旺起来。继裴秀创立传统制图理论后,震撼文坛的左思的 《三都赋》 又问世了。

左思的 《三都赋》 是一篇长达1万多字的大赋。他着意描写三国时代蜀都成都、吴都建业、魏都洛阳。文章宏丽巨衍,铺张扬厉。是赋体文章最著名的长篇之一。

左思写这篇大赋,在我国文学史上曾有不少佳话传颂。据说左思为了写好《三都赋》,亲自拜访熟悉蜀国情况的张载,了解蜀地民俗、音乐、舞蹈及地理状况。为了锤炼出铿锵有力的句子,他反复推敲,苦思冥想,还在庭院、室内、厕所各处挂上纸笔,只要想到一个好句子,随手就把它写在挂着的纸上。

一晃十年过去了,《三都赋》 终于大功告成。左思担心自己人微言轻,作品不被他人重视,就携带文稿去拜访名士皇甫谧。皇甫谧看后赞不绝口,即兴提笔为 《三都赋》 作序。并请著名诗人张载为 《魏都赋》 作注; 刘逵为《吴都赋》《蜀都赋》作注。皇甫谧在序中说:“自西汉以来,写赋的人很多。司马相如的《子虚赋》、班固的《两都赋》、张衡的《二京赋》各有所长,但最好的应属左思的《三都赋》。”张华也说:“读《三都赋》余味无穷。”甚至文章冠世的陆机当初听说左思写《三都赋》,嘲笑左思是个大老粗,说左思的作品只配给他盖酒瓮。如今当他亲眼看了《三都赋》以后,佩服到无以复加的地步。由于得到高名之士和文坛宿儒的赞扬并为之作注写序,使左思的《三都赋》身价百倍,轰动一时。京城豪贵之家竞相传写,造成洛阳城里纸张价格骤然上涨。

这就是流传千古的 “洛阳纸贵” 的故事。

相关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