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无且自述

Posted 大王

篇首语: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夏无且自述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夏无且自述

2、救秦王命的是夏无且药囊

夏无且自述

我突然之间大名鼎鼎,我这颗珍珠是被荆轲这个倒霉蛋磨亮的。没有荆轲那么一刺,就没有我夏无且的辉煌。
秦王把我叫到跟前,眼神里已经没有惊慌,利剑一般的眼神盯了我半天,看得我心里发毛,冷汗直流。我是他的侍医,虽然他身强体健,平时连个头疼脑热都没有,但我仍无数次随他走进内殿。闲暇时候,他半倚在龙榻上,听我聊保健养生的常识,冲我微笑,也发脾气,摔东西,一次又一次说砍我的头。就在昨天,他还把手里的地图摔在地上,指着我的鼻子,一字一顿地说:你在皇宫的日子要到头了。我无非是看他心情好,想劝劝他,一句“大王骁勇无敌,那些小国都不敢与我们大秦抗衡,如果能不生灵涂炭……”还没等说完他就砸了水杯,说我再敢拂逆他一个字就斩了我。俗话说:伴君如伴虎啊!
夏无且,救驾有功。赏赐黄金万两,美酒百坛!秦王扫视群臣,面色威严。
谢主隆恩!大王无恙,是臣子之幸。我慌忙叩拜,由于惊吓未息,牙齿打着颤。
退朝,夏爱卿跟我回殿。秦王一甩衣袖离席而去,我战战兢兢亦步亦趋。
刚跨进内殿的门槛,秦王折身一把扯过我的衣袖:无且,你真勇敢,没想到你救了我的命呢。
他把香囊、宝剑、配饰统统摘下来,抛到桌上、地上、床上,把双手高高举过头顶,哈哈大笑:敢来刺杀寡人?寡人是与日月同辉的,派刺客?一群猪。
他又抓过我的手,仔细看着我,微微笑着,露出一口雪白的牙齿:平日里你唯唯诺诺,窝窝囊囊的,关键时刻临危不乱啊,幸亏昨天没杀你,哈哈哈,你不怨恨寡人吗?
微臣怎么能怨恨大王呢?微臣服侍大王这么多年,知道大王重情重义,不忍杀微臣的。就算大王真要杀微臣,微臣也毫无怨言!
哈哈哈。他盯着我的眼睛,肆无忌惮地狂笑。
我能说什么呢?大王从赵国回来后,我就做了他的侍医,眼看着他一点点长大,就如同看着自己的孩子,我既爱他,又为他的残暴担忧,可我只是一个卑微的侍医,我能做什么呢?
好了,我知道你对我忠心,寡人再赐你十坛御酒,回家去吧,乘车回去。
刚回到家,平时往来密切的那几个大臣都来了,他们带来了酒肉,向我道贺,为我压惊。
喝着酒,聊着今天大殿上荆轲刺杀大王的场面,仿佛又回到了那惊心动魄的时刻,大殿上叫喊声一片,眼看着大王遭遇行刺又束手无策。大王乖戾,没有命令,谁敢冲上去啊。他们钦佩地望着我,你怎么那么果断呢?我瞥了眼正给我们倒酒的拙荆,把酒杯往桌上一墩,我死就死了,大王的性命要紧啊。
御酒把我们都灌醉了,不记得都说了些什么。
第二天早晨酒醒,拙荆问我:那天你还灰头土脸地说在皇宫待不长了,怎么一转眼,你又得宠了?那个荆轲真是因你而死?你怎么想的?
女人家问什么问。我呵斥了她一句。
我怎么想的,当时我都要吓晕了,手里有药袋,当然就抛上去了,我什么都没想。
只是,我怎么会说呢?
考研逃犯古代玄武门秦王春秋司马相如卓文君韩信经典

救秦王命的是夏无且药囊


荆轲刺秦始皇未果真相:救秦王命的是夏无且药囊

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妇孺皆知,但是人们对此事前因后果的理解,与历史事实出入很大,并且跟历史真相正好相反。例如,荆轲刺秦王未果的原因,普遍认为是因为荆轲的剑术不精。那么事实到底如何?荆轲pk秦王,谁的剑术高?

影视演绎“秦王刺荆轲”

现在很多人都认为秦王剑术高,该观点来自于文学家的解读和影视导演的演绎。

诗人陶渊明在《咏荆轲》中写到:“图穷事自至,豪主正怔营。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其人虽已没,千载有馀情。”在陶渊明看来,荆轲剑术不精,所以大功没有告成。

对此,当今大导演陈凯歌也有一个非常具有创意的演绎。在其导演的《荆轲刺秦王》一片中,陈凯歌让秦始皇破例允许荆轲带长剑入殿,为这位刺客设下一个暗杀的陷阱。当图穷匕首现之时,荆轲刚把自己腰间的长剑拔出,早已做好准备的秦王抢先出剑,削铁如泥,把荆轲的剑削断了。荆轲还没反应过来时,秦王已经把剑深深刺入了荆轲的胸膛。人们看了这部片子后,觉得该片名应该改一下,准确的说是《秦王刺荆轲》。陈导的演绎,充分说明了荆轲剑术之糟糕--拔剑速度慢,剑的质量也不好。

而片中的秦王害怕别人抢去了功劳,还呵退了大殿里所有的文臣武将,自己跟荆轲单挑独斗。陈导可能是秦始皇的粉丝,所以就把这位“千古一帝”,演绎成了美国西部牛仔式的大英雄。

历史真相:谁最后杀死了荆轲

我们必须撇开文学家的解读与影视导演的演绎,才能还原“荆轲刺秦王”的历史真相。有幸的是,我们能在《史记》上看到此事的“实况转播”--当时在场的夏无且(音“狙”),就是用药囊击打荆轲而救了秦王一命的那位御医,将此事告诉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司马迁的《史记》的有关部分正是此事的第一手的材料。

根据司马迁的记载,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荆轲送地图和樊於期的头给秦王,图穷匕现。荆轲右手抓住匕首,左手抓住秦王的袖子,要刺杀秦王,但是意外发生了 --拉扯中,秦王的衣袖破了,他摆脱荆轲转头就跑,但是因慌张也拔不出身上的剑。而由于秦王当时规定大臣不能携带兵器上咸阳宫,卫兵必须站在大殿之外,所以整个咸阳宫形成这么一个局面:荆轲单挑秦王,秦王绕着柱子跑。

这时站在旁边的太医夏无且把随身的药囊砸向荆轲,正是这一举动救了秦王。缓过神来的大臣大喊秦王如何拔剑,秦王这才拔出了长长的宝剑。相对于荆轲手中的匕首,秦王的武器优势很明显,他先把荆轲的左腿砍断了,然后连砍了8剑,荆轲还是没有死,靠在咸阳宫的柱子上,把秦始皇骂了一顿。随后,大殿外的卫兵听到里面乱做一团,赶进来杀死了荆轲。

先有夏无且砸药囊,又有大臣场外指导“拔剑”,还有卫兵帮忙,如此看来,杀死荆轲的并不是秦王。而从事后秦王的论功行赏的角度看,即使秦王他自己也不认为杀死荆轲是自己的功劳,而主要是夏无且的功劳。他赐夏无且“黄金二百溢”,还说:“无且爱我,乃以药囊提荆轲也。”

此外,武器上的不对称,也是导致荆轲刺秦未果的因素之一。当秦王拔出自己的长剑时,仅手持匕首的荆轲已无法接近秦王了。

竞争上岗,剑术是标准之一

显然,现场发生的一切仍不足以证明荆轲的剑术。我们不妨换一个角度考虑问题。当时秦国已经拿下了赵国,燕国成了其下一个目标,岌岌可危。因为与秦国实力悬殊,不能硬拼,燕国这时就出现一个工作岗位,该岗位的职责是刺杀秦王,这个职责决定了该工作岗位一定是竞争上岗,能者上!

看看招聘委员会的几个成员,第一个是燕太子丹的师父鞠武,老谋深算;第二个是燕国的节侠田光,智深而勇沉;第三个是秦国叛将樊於期,秦王的大仇人;第四个是太子丹,秦王儿时的玩伴,后不堪秦王凌辱而逃回燕国。

最早提出刺秦计划的是鞠武,在他看来,田光是刺客的最佳人选,而田光以自己年事已高、精力不够为由,又举荐了荆轲。因此,从逻辑上推理,荆轲不仅具有田光智深勇沉的特征,也年轻力壮。

听说刺秦计划后,荆轲考虑了很长时间,回绝了太子丹,认为自己不能胜任,后经太子丹反复恳求才同意。由此可见,荆轲遇事深思熟虑,绝非后世想象的一个狂徒。

我们由此可以逻辑地推出荆轲的素质:“智深而勇沉”的田光所推荐的荆轲,一定是在精神素质和剑术水准上能胜此大任的。既熟知秦王而又了解荆轲的樊将军,毫不犹豫地将报家仇的生命赌注押在荆轲身上:为了让荆轲能够接近秦王,毫不犹豫把自己的人头献了出来,这说明在这位秦王叛将看来,荆轲的武功远在秦王之上。而且与秦王是儿时好友的太子丹,也把复仇希望寄托在荆轲身上,说明在太子丹眼里,荆轲确实是天下武功最好的人。

再看看荆轲在西去刺杀秦王之前做了什么准备。

《史记》记载,荆轲是一个“好读书击剑之人”。卫元君不听荆轲计策,卫国被秦所灭。公元前241至227年,身为卫国人的荆轲家破人亡,流落韩、赵、燕等国。这14年的生活,司马迁记载了两件事,可以看荆轲生活的缩影:其一,是在榆次与盖聂论剑,也就是切磋剑术;其二,荆轲游于邯郸,鲁句践与荆轲博,争道,也就是下棋,结果“鲁句践怒而叱之,荆轲嘿而逃去,遂不复会”。

剑术是武功,下棋是锻炼智慧,荆轲一直在为实现他的大志作准备。

刺秦未果的必然和偶然

既然荆轲这么牛,他为什么还刺秦未果?我的答案是,出现这个结果,有一个必然因素和两个偶然因素。失败的必然因素是荆轲所带的副手--行刺当天,秦舞阳被吓破了胆,瘫倒在秦庭上。

荆轲对劫持秦王的难度是作了充分估计的,万一秦王第一次逃脱,最大的可能是绕着秦庭的柱子跑,那么一个镇静的副手就可围追堵截,确保万无一失。不幸的是,后来荆轲被太子丹的不信任所激怒,更怕秦舞阳单独行刺坏事,没有等到自己选定的副手到来,就带着这位太子丹从民间选来的杀人犯,仓促上路了。这么看的话,太子丹不仅对这次刺秦未果犯了不可推卸的责任,也断送了“天下第一勇士”的性命。

古人周昙有《秦舞阳》一诗,就是对此有感而发的:“O岁徒闻有壮名,及令为副误荆卿。是时环柱能相副,谁谓燕囚事不成。”讲秦舞阳十几岁杀人,却徒有虚名,让他当副手误了荆轲,如果秦王绕着柱子逃跑时,他能帮一把,那么谁说刺秦之事会不成呢?

另外两个导致刺秦失败的偶然因素,其一就是秦王穿的那件皇袍。谁也没料到,荆轲一抓秦王的袖子,秦王大惊之下往后面一蹭,袖子就断了。要是秦王穿了件结实的皇袍,他就跑不掉了。这个细节,后人不太注意,可《东周列国志》里对此特地做了一番演绎:出了这件事后,秦王很郁闷,便让胡姬弹琴唱歌用以排遣,胡姬唱道:“罗e单衣兮可裂而绝,八尺屏风兮可超而越,鹿卢之剑兮可负而拔,嗤彼凶狡兮身亡国灭!”歌词第一句就提到那件衣服“可裂而绝”,救了秦王的命。

第二个重要的偶然因素荆轲没有考虑到,那就是救秦王命的关键--夏无且的药囊。

这个药囊到底打在了荆轲什么地方?有4种可能。

一种可能是打在了荆轲头上,荆轲失去了知觉,摔倒在地。不过这种可能比较小,因为难度比较高,而且药囊要有足够的重量,夏医生投掷的力气还要很大。

第二种可能性是打在了荆轲的身上,不过荆轲是一个武功高强的人,这点撞击恐怕也不会影响他的行动。

第三种可能性,夏无且的药囊直接扔向荆轲的脸,恰好里面装了很多辛辣的粉末,迷住了荆轲的眼睛,趁其不辨东西时,秦王在大臣的指导下拔出剑来,砍断荆轲左腿,这种可能性有,但缺乏证据,只是一种逻辑的推测。

第四种可能是夏无且的药囊什么也没有打着,他一看当时的情况,荆轲拿匕首刺杀秦王,自己也惊慌,把手里面本来捧着的药囊胡乱往地上一扔。

正是这个胡乱扔在地上的药囊,给荆轲带来灾难性后果。那里面装的珍珠、草药撒了一地,荆轲的注意力一直都在秦王的身上,没有注意到药囊,一脚踩在珍珠上摔倒了,这种可能性很大,而且有证据:秦王拔出剑后砍向了荆轲的左腿,我们知道荆轲右手有一把匕首,宝剑当时有一米之长,能砍断荆轲的左腿,肯定离荆轲很近,荆轲却无还手之力,这个说明他很可能倒在地上,甚至失去知觉。

假如刺秦成功

在我的心目中,荆轲是古今第一纯爷们。他的志向远远不限于报答太子丹,他的志向是恢复自己的家园,让黎民百姓免受秦帝国的蹂躏。

秦王虽然没有被刺死,但是倘若荆轲真的杀了秦王,中国的统一会推迟吗?统一中国的还会是秦国吗?中国走向统一是必然的,但是谁去统一是偶然的,有各种历史的原因。

当时局势,在战国七雄中,最有实力统一中国的是三个国家,齐国、赵国和秦国。在司马迁看来,秦帝国统一中国并不是中国最好的选择,齐国统一中国的话,可能会走向更加文明,更加尊重知识分子的国家。但当时秦国的武力远在其他六国之上,即使秦王被刺死,统一中国的也很可能是下一位继任秦王。

相关参考

《李秀成自述》的真相究竟如何

《李秀成自述》,是评价李秀成功过之关键,众所周知,弄虚作假,冒功请赏,此乃清朝官吏的惯例。故1864年《李秀成自述》曾国藩刻本问世以来,人们就对其真实性提出种种怀疑:呤在《太平天国革命亲历记》中说:1

范曾自述

没想到,我跟项家人的关系,会从手足一般的亲密演变成相互敌视和仇恨。这才多少年啊,竟然恍若隔世。我这个人,生长在一个持续战乱的时代,作为一个南方人,我从小耳朵里听到的,就是北方强悍的秦国军队如何像虎狼一

溥仪自述三岁登基是多么滑稽(上)

爱新觉罗•溥仪,清朝末代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皇帝。在他的自述《我的前半生中》溥仪回顾了自己三岁入宫登基的滑稽剧。溥仪是这样写道:我先从三岁初次进宫的回忆说起。当我初次被抱进清宫时,虽然年龄仅三

60年代出生的农民历史自述

1.求关于农村60年来的历史性事件第一个阶段是1949年到1978年,最根本性的变化我们在建国初期进行了土地改革,开展了合作化的运动,到后面开始搞人民公社的集中经营体制,这是第一个阶段。第二个阶段,改

三一八惨案珍贵资料 三一八惨案亲历者自述

 亲历者的自述虽然一直是研究历史的重要资料,很多在如今真相难明的历史事件都需要这些资料。发生于1926年春天的“三一八惨案”至今仍有很多未解的谜团尚待揭开,而一些亲历者的口述资料也成为研究这

溥仪的妻子李淑贤自述与溥仪的爱情

  溥仪的妻子:溥仪的妻子是谁?溥仪的妻子都有什么结局?溥仪的妻子李淑贤是汉族护士。1962年在周恩来的安排下与溥仪结婚。未育有任何子女。  以下是溥仪的妻子李淑贤口述的他们的爱情  我们恋爱的时候,

溥仪自述为什么不生育,溥仪为何不能生育

溥仪为何不能生育?溥仪没有生育能力的原因,可能是因为溥仪小时候宫女哄他睡觉,被宫女玩弄坏了,也有人说溥仪纵欲过度,也可能是由于近亲结婚,导致了终身没有子嗣。溥仪为何没有生育能力?溥仪没有子嗣,历史上有

一位英國摳腳大漢的自述

四月的一天,今天天氣特別的好,天空晴朗,萬里無雲,可以說是一個出外遊玩的好日子。生活就是這麼的隨意,說走就走,我就步行走出了家門。閑來無事,聽著輕快的音樂。還別說,第一次感覺到,散步聽輕音樂感覺是如此

日本神风送死队老兵自述被硬推上飞机

说起日本的神风敢死队,恐怕大家的第一反应就是疯子、恐怖、不怕死!的确,日本建立的神风敢死队的确是一个令人不寒而栗的部队,美国海军在太平洋战场上没少吃它的苦头,一艘航空母舰和数百艘战舰都被神风敢死队所摧

日本神风送死队老兵自述被硬推上飞机

说起日本的神风敢死队,恐怕大家的第一反应就是疯子、恐怖、不怕死!的确,日本建立的神风敢死队的确是一个令人不寒而栗的部队,美国海军在太平洋战场上没少吃它的苦头,一艘航空母舰和数百艘战舰都被神风敢死队所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