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命天涯的儒生

Posted 史学

篇首语:道德可以弥补能力的不足,能力却难以掩盖道德的缺陷。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亡命天涯的儒生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亡命天涯的儒生

2、历史秘闻 中兴之主汉宣帝,怒斥太子纯用儒生乱天下,他是如何对待儒生的

亡命天涯的儒生

不知道范晔的中国人,都是没有文化的人。如果不知道范晔是怎么写出《后汉书》,那是人生的一种遗憾。
范晔生于东晋世家。那时,投胎是项技术活,生于豪门大族,不知要少奋斗多少年。范晔运气不错,他的祖先阵容超级豪华,祖辈们不仅宦海沉浮,还满腹经纶,涉猎广泛,其父更是深得刘宋开国皇帝刘裕的信任。在这样的家族,只需耳濡目染,明星范儿就可十足。何况范晔又聪明好学,“博涉经史,善为文章,能隶书,晓音律”,俨然一颗冉冉升起的未来之星。
只是,世上没有完美的人生,范晔虽出身高贵,却有一个致命的缺憾--他是庶出。东晋世家嫡庶分明,“嫡待庶如奴,妻遇妾若婢”。名分就像雷池,不可逾越半步。越显赫的家族,越讲究尊卑贵贱。而范晔的母亲,是小妾。
母亲无法选择,连出生地也无法选择。范晔的母亲不慎把他生在厕所里,砖头还磕伤了他的前额,血流满面的范晔不会知道,这是命运的刺青,更是命运的刺配,他的一生,将永远被流放在卑贱里。他的小名就叫“砖”,这个名字让他时刻记住自己的身份,记住自己的耻辱。
嫡母嫡兄自是轻贱他,父亲想必也是冷漠的,从将他过继给伯父就可想而知。他只有母爱,可惜母亲的爱是无助的、苍白的。在这样的屋檐下,范晔慢慢长大了。高贵的血统,低贱的出身,贵公子和庶出子的悖论,让范晔的一生充满了张力。
狂狷傲岸的魏晋风流,在那个年代,是士子们的通行证。或一双青白眼看人、或一壶浊酒慰生平、或一柄廛尾扫天下……范晔也狂放不羁,自恃风流,只是这种风流是非常态的,掩饰自卑的成分更多些。
比如范晔好弹琵琶,自度新曲,但自娱可以,娱人却不行。宋文帝想听,范晔也不买账。末了,文帝只好自己打圆场:“我欲歌,卿可弹。”范晔奉旨而弹,但文帝刚唱完,琵琶声也戛然而止--他不肯多弹一个音符。
范晔的嫡母去世,按古礼,他应该立即回去奔丧,并作痛不欲生状。只是童年实在不堪回首,范晔不得已启程,却是携带妻小--哪里是奔丧,简直是全家欢乐总动员嘛。
这种雷人事,看似饱含魏晋风流,细推却不然:魏晋风流,虽也有作秀的成分,但大多是心底真性情的流露;而范晔的行为,却多是下意识的反抗。嫡母、文帝,在很大程度上,对他而言,是一种强势存在。
视他人为强者,就是把自己定位在了弱势群体,这种角色认知,给范晔的生命打上了悲怆的底色。
其实范晔的大部分人生,都和一个叫刘义康的男人密切相关。刘义康是刘宋王朝奠基者刘裕的儿子、文帝的弟弟,浅陋却有野心,骄纵却没有韬略。
这样的人,范晔本是不可能与其有交集的。奈何刘义康是皇二代,范跸的仕途,就是从他那儿开始的。刘裕刚刚建立刘宋王朝,范晔便闪亮登场,到彭城王刘义康的府中任职。
一开始,范晔和刘义康的关系还不错。一个仰其权势,一个,惜其才华,倒也其乐融融。只是后来范晔玩得太过火,在刘义康的母亲、彭城王太妃治丧期间,故态复萌,竟然喝着小酒听着挽歌助酒兴。时人以孝治国,刘义康当然很受伤,哪怕是老部下,也要打板子。结果,范哗被贬到宣城(今安徽宣城)去当太守了。
宣城是江东大郡,西晋末年,北人南渡,大多侨居于此。镇守此地的太守除了范晔,日后还有沈括、文天祥……诗人李白、韩愈、白居易、杜牧等都曾寓居于此。宣城自古诗人地,山光水色与人文景观相映生辉。倒是一个怡情养性的好去处。
只是范晔第一个吃螃蟹,难免郁闷。游山玩水、挑灯看剑、喝酒使气是必须的,只是夜深酒酣、灯火阑珊,月落乌啼,梦回京都,那一份寂寞清苦,却难以隐忍。陷在颓废的泥淖中,他有一种自虐的快意。
还好范晔幼年的爱好拯救了他。读史使人聪明,读经使人睿智,那么做史呢?范晔有这个野心和胆略。西汉史由司马迁和班固抢了头筹,只有写后汉(东汉)了。后汉离他最近,且史实最翔实,最重要的是,虽有十几家学者都在著述,但在范晔看来,不值一晒。
他要为后汉做史,为前人画传,尤其要为那些被压抑、被雪藏的同路人做传,要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顺便为自己赚一把政治资本。于是,皇后从宫闱走出,君临天下:《列女传》中,女性争奇斗艳,尽显风姿,沦为仆妾的文学也挺直了腰身,独自成传……
著述的日子想必是清苦的,但思想却是清澈的,心情更是丰盈的。范晔被贬宣城,一贬就是六年。六年间,他是一种半隐居的状态,读书写史、种花栽竹、游山玩水,当然,像他那么懂生活的人,红袖添香、金屋藏娇什么的自然也少不了……
站得高了,眼中的风景自然殊异。繁复无序的生活在他面前竟显现出理性来:“本未关史书,政恒觉其不可解耳。既造后汉,转得统绪。”这当然可喜可贺,只是,史实是一回事、生活是一回事,政治又是一回事。三者有界限,有交集,更有清晰的脉络。
范晔却自信,要把三者融为一体:“欲因事就卷内发论,以正一代得失。”只是以后来的形势看,真的是理想很丰满、结局很骨感。参透三者,要么有真通脱的大智慧,要么只是纸上谈兵。很不幸,范晔属于后者。
刘宋初,地方官吏的任期是六年。六年之痒,范晔调到长沙做了将军,这一年,他40岁,正是一个男人的黄金年代。一部《后汉书》是他沉甸甸的收获,也将是他官场芝麻开门的咒语。宣城岁月,变成了一部励志大片,时刻激励着他。之后,他的官运一直不错,当过长沙王镇军长史、始兴王后军长史,直至相当于尚书令的太子詹事。而对刘义康,范晔始终恨不起来。
对范晔,刘义康也恨不起来。
范晔本是他的属下,又因自己冲冠一怒,被贬宣城六年,心中倒有点不忍。更重要的是,六年的时间,将范哗由一个虚夸浮浅的少年磨砺成一个沉稳干练的官僚。而要和文帝哥哥保持微妙的平衡,就需要不断充实更新自己的人才库,范晔这种人,正是自己圈子需要的。
那么此时,向范晔伸出橄榄枝,不仅不会有辱身份,反而能彰显自己的胸怀和才具,是一种负荆请罪式的美谈,更是一种笼络人心的战略。
对这种姿态,范晔先是不屑。但刘义康的说客太给力:有范晔的外甥谢综、“文史星算,无不兼善”的军师级人物孔熙先……刘义康是谢综的老板,更是孔熙先的恩主。这两个人唱双簧,杀伤力不是一般的强:亲情牌、友情牌、财富牌轮番打出,360°无死角全面轰炸。
但是,范晔一直很淡定。不是他有足够的定力,而是他今非昔比。宦海沉浮十几年,他尽管不是媚中,却已不再是愤青,而是务实的体制内人,是掌管禁军的高级官僚,犯不着去趟浑水。
无奈,孔熙先试着打出了最后一张牌:“您说朝廷待您厚重,为何皇室始终不与您联姻?不就是觉得门不当户不对吗?人家把您当猪狗,您却要为之效死,不是被洗脑了吗?”这张激将牌终于动摇了范晔那颗敏感脆弱的心。
其实与皇室通婚与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皇室对你的姿态。
刘氏不与范晔通婚,原因很多,诸如范晔家风不正(“晔素有闺庭论议,朝野所知,故门胄虽华, 而国家不与姻娶”)、 长得不帅(“晔长不满七尺,肥黑,秃眉须”),但肯定和自己是庶出有关--一个庶子的后代,只能是庶支。
于是,事情急转直下。
对刘义康,范晔谈不上有多少感情,但同情总是有的。刘义康也是庶出,虽说为人粗枝大叶,但在皇帝哥哥强悍的气场前,他肯定是压抑的、无奈的,甚至是叛逆的……对范晔来说,什么都是浮云,嫡庶才是问题的关键,刘义康是他挑战世俗的盟友,况且他对自己如此降尊纡贵。
范晔的感情很快向刘义康倾斜。
于是,一支由阴谋家、星相家和史学家组成的最华丽最有看点的造反队伍,就此招摇着走进了公元444年的天空。
但文帝何等机心,对鲁莽草率却野心勃勃的弟弟早有警惕,先流放了他的亲信,斩断其羽翼;又静观其变,各个击破;最后收网,完美收场。面对湿淋淋的范哗,文帝虽爱惜他的才华,但更憎恶他的背叛。对这种人,最痛快的做法就是“咔嚓”一声,从肉体上彻底消灭。
这些挑战、革新或阴谋,本与范晔无关。这仅是一场宫廷斗法,也是一场嫡庶之争,范哗只是友情客串了一下,活跃活跃气氛,仅此而已。奈何他太敬业、太投入、太忘情、太喧宾夺主,结果落水后,谁也没办法捞他。
其实,以范晔丰富的史学知识、超前的史学理念,这种政治灾难,他本可以避免的。写《后汉书》之初,范晔就很自负,要“正一代得失”。他写的将是一部类似《资治通鉴》之类的政治卷宗:有案例、有分析、有总结,更有启迪。
这种书,是要放置在皇帝的案头,供其御览批阅的;是要藏入国家图书馆,供学者不断揣摩的。这是范晔为南朝乱世所开的一剂猛药,他希望刘宋的统治者能够遵医嘱,按方服药,延续国祚。
除了《后汉书》,范晔还有一剂比较温和的药:《和香方》。这个方子是他从《离骚》中得出的灵感。以香草美人喻贤良,以恶木恶鸟喻奸佞,是屈老夫子的专利。
“多忌”的麝香、“昏钝”的“枣膏”、“虚燥”的“灵藿”、“黏湿”的“詹唐”……每一种香草都对应一位重臣,它们香味繁复,却没有秩序、没有层次,只是一味倾轧他香、唯我独香,这就是刘宋王朝真实的政治生态!
范晔很清醒,也很失望,但他还是尽职尽责,开出自己的药方:“沈实易和。”沈实是一种君药,可以包容、统领、协调诸香。沈实当然难得,不过即使得到,能否擢用也是一回事,譬如他自己。
话难听,药方却是好药方,只是,这种清高的姿态使他陷于更加孤危的境地。对这张药方,文帝不会苟同,同僚只会嫉恨。
庶出只是先天不足,而不加伪饰、狂傲率真的个性才是范晔的致命伤,在这个充满陷阱的世界里,他注定要为此埋单。这张药方的命运也显而易见:随风湮灭。范晔,在时人眼中,也只是人人喊打的江湖骗子,如此而已。
但范晔本人却不介意。狱中等死之时,他作《狱中与诸甥侄书》,却不是忏悔,而是艺海拾贝,谈文学、史学、音乐、书法,最后,把《后汉书》捧上了天。不是范哗淡定,相反,他有许多放不下,譬如妻妾、譬如声色,他最放不下的就是《后汉书》。
不管世人怎么看他,这本书是他毕生的心血,是他的墓志铭,也是他能否跻身史学家的通行证,更是刘宋王朝乃至未来朝代的“本草纲目”。只是,如此博学的范晔竟不知道,痼疾深重而又讳疾忌医的时代,需要的不是谆谆温婉的医嘱,而是冷静残酷的解剖。
本草融于春秋,固然是历史的幸运,也是范晔的遗憾。
青蛙小牛鸭子鹦鹉狐狸灰狼考研逃犯古代玄武门

历史秘闻 中兴之主汉宣帝,怒斥太子纯用儒生乱天下,他是如何对待儒生的

地节年间,汉宣帝曾经与太子刘奭有过一段对话: 孝元皇帝,宣帝太子也。见宣帝所用多文法吏,以刑名绳下,大臣杨恽、盖宽饶等坐刺讥辞语为罪而诛,尝侍燕从容言「”陛下持刑太深,宜用儒生”,宣帝作色曰「”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且俗儒不达时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于名实,不知所守,何足委任!”乃叹曰:「”乱我家者,太子也!”《汉书.元帝纪》 这段父子之间的对话,明显看出,汉宣帝与未来的汉元帝,在治国理政方面的分歧:汉元帝认为父亲「 ”持刑太深”,错杀了大臣杨恽、盖宽饶。而汉宣帝却认为汉元帝「 ”纯用儒生”,会乱天下。 汉宣帝是一位有作为的君主,任何思想、方法、臣子在他看来,都只是工具而已,达到治理国家的良好效果,才是最终目的。这是与儿子汉元帝最大的不同。 (汉宣帝) 奖掖儒学,召开石渠阁大会 自从汉武帝「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学在国家的政治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其中的经学影响最大。所谓经学,就是研究儒家经典著作的学问。汉武帝时设立了「 ”五经博士”。(五经者:《诗》、《书》、《礼》、《易》、《春秋》)。 昭帝年间,民间有一男子冒充戾太子,出来四处游走,甚至跑到长安城招摇过市,一路上各级官吏皆不敢拿他问罪。唯有京兆尹(首都市长)隽不疑,以「 ”春秋大义”果断处决了这个冒牌货。 「”始元五年,有一男子乘黄犊车,建黄盖,衣黄袍,著黄帽,诣北阙,自谓卫太子。长安中更中聚观者数万人。丞相御史中二千石至者,莫敢发言。京兆尹不疑后到,叱从吏收缚。或曰:是非未可知,且安之。不疑曰:诸君何患卫太子!昔蒯聩韦命出奔,辄距而不纳,《春秋》是之。卫太子得罪先帝,亡不即死,今来自诣,此罪人也!遂送诏狱。”(汉书.隽不疑列传》 这是儒学对维护皇权、稳定社会的重要案例。其实早在汉武帝时代,大儒董仲舒便以儒家思想为阵地,宣扬「 ”君权神授”之说,获得了汉武帝的极大赞赏。而汉宣帝时期,更是利用儒家经学粉饰太平,宣传「 ”祥瑞”,动不动就是「 ”凤凰去集”,「 ”甘露降临”,这些东西,皇帝是不信的,但汉宣帝要使天下臣民信服,就不遣余力地让儒生们去替他宣传「 ”神迹”。 若要使马儿跑,就要给马儿吃料。 汉宣帝深谙此道。他需要儒生们去替他大力宣传,争取天下民心,他就要对儒生进行奖掖:封赏精通五经的儒生,如授予精通《春秋谷梁传》的蔡千秋「 ”谏议大夫给事中”的官职,梁丘贺为少府,王骏为御史大夫,张仲方为扬州牧。(《汉书.儒林列传》) (石渠阁会议) 公元前51年(甘露三年),汉宣帝更是在西汉皇家图书馆「 ”石渠阁”召开大会,「 ”诏诸儒讲《五经》同异,太子太傅萧望之等平奏其议,上亲称制临决焉。”(《汉书.宣帝纪》)。本次盛会,当时天下儒学名士均参加,包括萧望之、刘向、韦玄成、薛广德、施仇、梁丘临、林尊、周堪、张山等。会议的具体情形,我们今天的人已经无法得知,但会议最终形成奏疏(议奏)155篇,《书》有议奏42 篇, 《礼》有议奏38 篇 ,《春秋》有议奏39 篇, 《论语》有议奏18 篇, 《五经杂议》有议奏18 篇, 总计 165 篇。(《汉书.艺文志》)。 但我们只能知道会议形成奏疏的数量,其中的内容,基本上已经散失,着实遗憾。 汉宣帝以帝王之姿,公开举办儒家盛会,对儒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表明宣帝对儒家知识分子的态度,石渠阁会议后,宣帝将「 ”五经博士”增加至14位。 (萧望之) 扶持儒生,内儒外法 汉宣帝并不排斥儒生,甚至将儒生提拔到中央三公九卿的重要位置,典型代表就是太子太傅萧望之,他是当世的大儒名流。 宣帝时代,还先后任用了明经博士丙吉、韦贤、于定国、魏相等人为相。这些儒生能力还是很强的。 「”吉本起狱法小吏 , 后学《诗》 、《礼》 , 皆通大义 。及居相位, 上宽大, 好礼 让。掾史有罪臧, 不称职, 辄予长休告, 终无所案验”(《汉书.丙吉魏相传》) 重用儒生,并不代表儒生就可以为所欲为。汉宣帝延续曾祖父汉武帝的风格,「 ”霸王道杂用之”。 所谓「 ”霸道” 系指法家思想而言。「 ”霸王道杂用之”,就是增订法律,继承先秦法家「 ”法不阿贵”,严厉执法的精神,任用酷吏,以严 刑峻法治国 。不仅如此, 汉武帝还把儒家思想与法家思想杂糅结合起来,加以运用,选用「 ”习文法吏事 ,缘饰以儒术”的士人当官。恩威并举,把严刑与赦免相结合,又以《春秋》决狱,把儒家经典当法典用 。这样,就形成了霸道 、王道同施,德治与法治兼用的治国思想,也就是以「 ”霸王道杂之” 的儒法结合思想为治国指导思想。 宣帝时代的政治则达到了儒法相得益彰的圆融境地,他重用儒生,但也绝不允许儒生挑战帝王权威,严格控制儒臣。司隶校尉盖宽饶,也是一位饱学儒士,但常常以折辱权贵君王为能。后来汉宣帝因其奏封事曰 :「 ”方今圣道浸废, 儒术不行 ,以刑余为周、召 ,以法律为《诗》《书》 ”为由,定其「 ”坐刺讥辞语”为罪,逮捕入狱,盖宽饶自杀。韩延寿、杨恽等儒生九卿,皆因为不尊重帝王而被杀。 汉元帝的「 ”纯用儒生”,实则是懦弱无能 汉元帝不满父亲的「 ”霸道”作为,希望纯用儒生治国。那么,他真的是非常信用儒生吗?其实不然,与其说汉元帝是信任儒生,不如说他真正是「 ”柔仁懦弱”。其父汉宣帝临终时,为其安排了大儒萧望之、周堪为辅政大臣,萧望之还是汉元帝的老师(太子太傅),按理说,以他「 ”雅好儒生”,必定信任他们,但在奸臣石显等人陷害萧望之,逼其自杀后,汉元帝「 ”闻之惊,为之涕泣,哀痛不已。如显等责问以议不详。良久然后已。” 知道谁忠谁奸,而不能果断处罚奸臣,只是「 ”涕泣”,根本就是于事无补,只能是徒增笑柄,令奸臣更加轻视君王,越发肆无忌惮。 正如《汉书.元帝纪》所评论,「 ”上优游不断,孝宣之业衰矣”。 (汉元帝) 结语 汉宣帝对儒学的扶持既有直接扶持儒士,加强学术领导和干预方面, 也有通过加强儒家政治 力量以间接的影响,这在他执政后期表现得愈来愈明显。 宣帝死后 , 太子刘奭即位 ,是为元帝, 从此西 汉政治开始进入纯儒学化时代, 儒生出居显位的更多 。但是,放弃了「 ”霸道”,即法家思想的西汉,对权贵、豪强开始一味地纵容,对皇帝对奸臣的一味宠信偏袒,导致天下土地兼并日益猛烈,百姓更加民不卿生。而皇亲贵戚的无法无天,直接致使皇权旁落,最终,外戚王莽专权,推翻西汉,建立「 ”新朝”。 参考资料: 《汉书》

相关参考

辽国灭亡后,一大将率200骑兵亡命天涯,最终建立一个帝国

五代十国时期,北方的草原上崛起了一个强大的少数民族,那就是契丹族。公元907年,耶律阿保机建立了辽国,以「”辽”为国号,所谓「”辽”在契丹语中的含义是「”镔铁”,象征着辽国会像钢铁一样坚固。然而200

“黄金甲”错杀儒生三千的故事

所谓农民起义者,到头来莫不是改朝换代的工具。黄巢即便不杀儒生三千,他的政权也是难以持久的。何以?其人天性使然也。公元874年,濮州(今河南范县)盐贩王仙芝率数千人在长垣(今河南长垣)起义,自称“天补平

“儒生”还是“方士”有什么区别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焚书坑儒”的真相,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秦始皇作为千古一帝,一生饱受争议。其中争议最大的莫过于炕儒。焚书钳制了人们的思想,开启了思想大一统的“愚民时代,这是不争的事实

空前绝后的文化劫,惨绝人寰儒生遭M

焚书坑儒:空前绝后的文化劫,惨绝人寰儒生遭M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本站网www.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焚书坑儒是秦始皇统一

汉代儒生们竟认为70岁后御女竟能延寿?

儒家后来也赞同道家房中术的基本观点。公元79年,儒生们来到长安白虎观,与道家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讨论,一起研究了房中术并以对话方式记录成书,此书就是《白虎通》。这本书相当于一次谈判达成的协议和联合声明

天涯何处不相逢出自那啊

天涯何处不相逢,是此生何处不相逢,在现代的一种表达方式。出自:《送人》,是唐代诗人杜牧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原文:此生何处不相逢。解释:今日分手,这一生又有何处不会再相逢呢?可看作分手时候的潇洒;也可用

揭晓窦太后竟然让儒生去跟野猪干架的始末

...这里有一则关于窦太后的趣闻轶事。那就是窦太后竟然让儒生去跟野猪干架?,这是为何

清朝散文大家南海題刻“天涯”

程哲,江南歙縣人(今安徽歙縣),監生,清朝著名的散文大家、石刻家。雍正二年至雍正六年任崖州(今三亞崖縣)知府。雍正七年改任廣東鹽運司運同。雍正五年(丁未年,公元1727),程哲時任崖州知府,到“天涯海

对于国家没有宏观规划

司马光和陈寿都是帝制时代的儒生,他们同时具备儒生的长处和短处。儒生的长处是治史认真,叙述客观;儒生的短处是分析和评论历史时着重处世态度而不着重处事的方法。正史里对诸葛亮的赞扬,基本上是他处世的态度。正

刘邦对待儒生(读书人)的态度为什么前后变化很大

首先,刘邦是读过书的。年少的时候,曾与自己的发小卢绾,拜马维为师、在马公书院读书。第二,刘邦读书应该不是特别差。因为他曾千里赴大梁、要投到信陵君门下做门客。但是,信陵君早死了。所以,刘邦只能跟着信陵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