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的六次盗窃案
Posted 故宫
篇首语:没关系,天空越黑,星星越亮。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故宫的六次盗窃案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故宫的六次盗窃案
历经近600多年风雨沧桑的北京故宫,是世界上最大的宫殿。因为绝无仅有和富丽堂皇,在引来无数人惊叹与向往的同时,自然也对不法之徒产生了巨大的诱惑力。建国以来,有记载的故宫被盗案有六起,本文详细讲述这六次的始末。我们相信,这六次不是终结,在未来的岁月里,故宫还会被盗第二个六次,第三个六次,因为面对稀世奇珍的诱惑,很多人人的欲望是无法压制的……武庆辉是新中国故宫盗宝第一案的罪犯。因其属第一次作案也是最后一次作案而被人称作“菜鸟”级盗贼。
1959年8月16日清晨,当故宫管理员来到养性殿时,突然发现第三扇门靠近地面的一块大玻璃碎了。大吃一惊的管理员马上意识到:不好!可能进了盗贼。随即慌忙赶往保卫科,由保卫科报告了北京市公安局。
养性殿内有3间展厅,分别陈列着各种珍宝,被盗的是西间展厅的首卷柜,也就是“故编字1号”。卷柜玻璃被打碎,陈列的14页金册中的8页和5柄玉雕花把金鞘匕首已不见踪影。金册是康熙皇帝为尊奉顺治帝的孝惠章皇后而专门打造的“证书”,每页长23.15厘米、宽9.8厘米、厚0.13厘米、重20两,上面铸有满、汉文字,四角各有一联结用的小金环。这种皇家金册不仅材质为纯金,镌刻工艺精湛,且因是重大历史事件永难磨灭的记录,文物档案的价值无法估量。玉雕花把金鞘匕首的刀把镶嵌有玉石,刀鞘包裹有黄金,选料上乘、工艺精湛,是顺治帝和乾隆皇帝使用过的珍品。
经过现场勘查,侦查员在碎玻璃上提取到一小块盗贼留下的皮肉,在养性门门楼上提取下一枚完整的手掌纹,还发现锡庆门的门闩曾被人拿下。
在中央首长的责令下,北京市公安局紧急部署侦破工作,成立专案组,并报请公安部通报全国,要求各兄弟省市公安厅、局协助破案。
专案组初步认为,盗贼可能是8月15日晚翻墙进入养性殿院内作案后离开的。可他们无法解释,故宫壁垒森严,外有护城河,内有12米高的围墙,且有强大的保安力量,窃贼是怎么进来的呢?
11月11日下午,一列由上海开往北京的特快列车停靠在天津站内。列车员检票时,发现两个农民装束的年轻男子紧张地躲闪查票,于是将他们拦住并送到天津市公安局红桥分局治安科审查。
“你们为什么不买票?”民警问。
“身上没钱,扒火车来的。”个头大一点、自称叫武庆辉的回答。
“没钱?把兜里的东西都掏出来。”民警不相信。
一听要掏东西,武庆辉显得非常紧张,下意识地捂住自己的口袋,后因没办法,只好慢吞吞地掏出兜里的东西。
结果,放在民警面前的是上边有字的黄金!
“是祖传的,俺爹给俺留下的,俺爹去年三月份去世了。临死前,他把俺叫到跟前,说俺家西屋门口埋着一个罐子,罐子里有黄金。俺爹不让俺告诉别人,俺哥、俺嫂也不让告诉。俺爹死后,俺把罐子挖出来,拿了一点儿黄金,剩下的又埋了回去。”武庆辉辩解说。
但民警联想到天津市公安局发布的《关于部署查破北京故宫珍宝馆被盗案的通知》,立刻意识到这里面大有文章,随即上报。
次日,北京市公安局派出刑侦技术人员带着提取的指纹来到天津。经过对比,碎金子正是故宫被盗金册的残片,被盗现场的指纹正是武庆辉的。
天津市公安局民警赶往武庆辉家中,挖出了一个木箱子,里面藏着5页金册和5把宝刀。
经审讯查明得知,武庆辉,1940年生于山东省寿光县。1959年7月,他跑到北京找姐姐,住在北京永定门外西河沿。期间,他去了一次故宫,看到那么多金银珍宝,武庆辉立刻双眼放光,动了贪念。
于是,8月15日下午4时许,武庆辉进了珍宝馆南门,发现夹道有个不起眼的公厕,便钻了进去。直到3个多小时后,天渐渐黑下来,工作人员都走了,武庆辉才出了厕所。他利用几块木板,跳进了养性殿院里,踢碎门上的一块玻璃,躲到东边的大柱子后观察了一会,见没有任何动静,便从门下角的破洞里爬进养性殿。此时,武庆辉的左脚腕被门框上残留的碎玻璃割下一块皮。他摸到展柜前,用携带的钳子砸碎玻璃,拿了8页金册和5把宝刀装进包里,按原路走出养性殿,撬开养性门门锁,往南来到宁寿宫。由于宁寿宫正在修缮,他便攀上宁寿门东侧搭着的脚手架上了围墙,慌乱中跑到锡庆门,抽下门闩,左转右转,终于走出故宫。
1960年3月,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判决:武庆辉思想腐化,厌恶农业劳动,盲目流入城市,盗窃国家珍宝,并剪毁变卖,任意挥霍,给国家造成严重损失,性质异常恶劣,罪行极为严重。以盗窃国宝罪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孙国范,是新中国故宫盗宝第二案罪犯。
武庆辉盗窃案震惊全国。戒备森严、墙高院深且有护城河相护的故宫,却让一个“新手”得手,不仅让保卫部门羞愧难当,公安机关也面临巨大压力。为加强护卫,弥补人防、物防的不足,公安部门于1960年1月研制成功了我国第一台声控报警器,并立刻安装在故宫。
然而,照样有人铤而走险。
1962年4月16日夜,同样是在珍宝馆的养性殿,同样是在武庆辉盗窃的同一展室,又来了一个名叫孙国范的大盗。
孙国范一开始藏在珍宝馆大门外厕所后边阴暗的夹道里,待到天黑无人后,便蹬着珍宝馆墙下的脚手架,翻进院子,钻进养性殿,打碎展柜的玻璃,拿出了金碟、金碗;又撬开一个展柜,将两颗大金印装进了背包。
自以为一切都神不知鬼不觉的孙国范,没料到早已落入天罗地网。他一进入养性殿,警报器便报警。接到信息的故宫保卫处值班室一面派人跟踪搜索,一面向派出所、公安局及警卫部队报了警。很快,故宫就已被封锁,200多名民警和武警正张网以待。
孙国范从原路返回时,因背包太重,只能拼尽吃奶的力气往墙上爬去。可刚骑上了墙头,准备寻找合适的地方下去时,猛然察觉墙外边有很多人影晃来晃去,每个人的手里都拿着强光手电。他不敢下去,将身子贴在光滑的琉璃瓦墙头往前爬。
为减轻负重,也出于保命,孙国范把背包里两个最沉的大金疙瘩扔下了高墙,再跳到厕所房顶。但他还是觉得背包太沉,想把背包扔掉,可又贪心不死――怎么也得给自己留点吧。于是,他只是再掏出两件东西丢在房顶。
当孙国范爬到珍宝馆南的绘画馆西南角的围墙上时,引发的声响惊动了搜捕者。一束强光射过的同时,伴着一声怒喝:“不许动!动就开枪了!”很快,无数束强光手电把爬在墙头上的孙国范照得清清楚楚。
有人攀着梯子上去,把孙国范揪了下来。
面对审讯,孙国范百般抵赖,负隅顽抗。一会说自己叫张振昌,是山东济南人,会修自行车,不想在工厂当临时工了,就从山东跑出来了;一会说自己是山东桓台县锁镇公社徐家村人,叫徐学达。
但是,山东桓台县公安局的回复电话否定了孙国范的说法。而且通过指纹比对,预审员发现孙国范的指纹与公安部通报的两起大盗案现场遗留的指纹一致。即:1957年7月甘肃兰州价值上万元的56只手表被盗案和1959年9月河南郑州6770元现金被盗案。
面对指纹鉴定,孙国范仍在耍花招:“我不叫徐学达,叫徐学蓉,老家是山东桓台县锁镇公社徐家村的,可是生父徐文易是西安的,我是生父徐文易和济南一个女人的私生子。我生下后,生父就跑了,生母临死的时候,把我送给济南一个叫张静斋的人……”
“别编了!你根本不是徐文易的儿子,也不是张静斋的养子,这可是第16次审讯了,瞎话你还打算编到什么时候?你真的打算带着这个假名字去挨枪子儿?!”侦查员怒不可遏地打断了他的话。
孙国范终于低下了头:“我算是服了你们,以前我走南闯北地偷东西,给抓着7回了,从没说过一句实话,最后都给放了,这回,我看是过不去了,干脆亮底吧……”
孙国范,外号“孙黑子”,河南省舞阳县孙庄村人。1949年,带着枪从国民党军队开小差,抢劫了一家典当行,开枪打死老板,被当地公安局逮捕。由于看管不严,孙国范逃跑后,改名换姓,流窜于漯河、开封、武汉、济南、徐州等地,以盗窃为生。即是说,孙国范系流窜惯犯,早就是“江洋大盗”,其能如此奸猾,也就不足为奇了。
经清点,孙国范共盗得1只金酒杯、4个金碗、2个金手炉盖、2枚金印(一枚为“皇后之宝”巨印,重37斤;另一枚为“广运之宝”大印,重7斤5两),总重竟达48斤!
1962年12月,孙国范被判处死刑。
陈银华是建国后因盗窃故宫珍宝而锒铛入狱的第三人。
1980年2月1日上午,故宫照常又迎来了许多游览者。在这些游览者中夹杂着25岁的陈银华,而其目的并非游玩,而是寻找盗窃目标。
早在1979年3月,陈银华即在原籍湖北应山县西花商店偷了2700元现金,带着赃款来到北京。不料,不到一个月就被北京警方抓住。
随后,陈银华被判刑4年,送到湖北省沙洋农场三场16中队劳改。可半年后却逃了出来
一路偷到武汉。为了躲藏和生存,陈银华想到去故宫偷些国宝,再偷渡到香港。于是,他来到北京,直奔故宫。
陈银华随游客进入珍宝馆,养性殿用金丝楠木做的展柜里,一颗写着“金质”字样的“珍妃之印”,立刻让他欲罢不能。
“珍妃之印”是光绪的珍妃他他拉氏之印,印台为正方形,高3.4厘米,每边长11厘米,印文为朱文“珍妃之印”4个汉字,还有对应的满文,汉字为玉筋篆书,横平竖直、笔画匀称、丰润秀丽。印纽为龟纽,头尾均与龙相似,重达13.6斤,是比较标准的贵妃等级金印。陈银华当时并不知道,“珍妃之印”只是“镀金银印”,而不是纯金印。
陈银华在暗地观察好进出道路后,离开珍宝馆,到王府井百货大楼买了改锥、绳子。
下午3点多,陈银华再次来到故宫,在珍宝馆附近假装游览。等到工作人员准备闭馆时,陈银华溜进了事先侦察好的东南厕所,踩着铁丝网上了厕所房顶,蜷缩着等待工作人员下班。
晚上6时,陈银华脱掉大衣,戴上手套,从厕所房顶爬过珍宝馆院墙入院,再爬上用于维修畅音阁三层大戏台的脚手架,沿脚手架爬上乾隆退位后读书的寻沿书屋,登上养性殿东墙,跳进养性殿。他掏出改锥,撬开一扇窗户,钻到“珍妃之印”展柜前,用改锥撬开金丝楠木展柜,将“珍妃之印”装进背包。
原路返回时,陈银华刚爬上寻沿书屋顶,便听到急促的脚步声,且有人在说:“他跑不了!除非他长了翅膀!”
陈银华并不知道,早在他撬开养性殿窗户的时候,警卫值班室里的声控报警器便已鸣叫,提示图上的“珍宝馆1号室”红灯急促闪烁。值班员一边向东城公安分局报警,一边拿起报话器直奔珍宝馆北门,顺着南北夹道一路搜索到养性殿,发现了被陈银华撬坏的窗户、丢下的改锥、“珍妃之印”的座托。
东城公安分局立即报告给北京市公安局,市局领导和故宫保卫人员成立了临时指挥部,组织力量层层将故宫包围:有近战经验的刑警负责珍宝馆内的搜索任务,其余人员在外围层层搜索,另有人在紫禁城大墙上?望。
“完了!”陈银华不由自主地说了一声。正在这时,一个女民警看见了他并大声喊道:“他在墙上!”
陈银华立刻不顾一切地往西逃去,左脚的球鞋掉了,便甩掉右脚那只,还扔下背包,蹿到南三所的房顶,跳到房屋旁的矮墙上爬行,准备寻机跳进南三所院子,突然一位刑警在他附近喝道:“别动!否则就不客气了!”并向他砸来一块琉璃瓦。陈银华惊吓中摔进了大墙与矮墙间的夹道,随即被擒。
1980年8月12日,陈银华被判处无期徒刑。
韩吉林是新中国故宫盗宝第四案罪犯。
韩吉林于1963年生于吉林省集安县。14岁时,因偷盗县副食店仓库价值上千元钱的烟酒而被送进少管所。
重新进入社会后,韩吉林表面上老实了一段时间,其实贼心不死。1987年,他偶然在电影里看到故宫琳琅满目的金银财宝,心中蠢蠢欲动起来:要是能弄些金子出来,就不用整天风吹日晒、披星戴月靠摆摊卖衣服赚钱了。
于是,在1987年6月20日,韩吉林揣着250元钱,从长春登上了开往北京的列车。次日清晨,到达北京站后,便直奔故宫而去。
通过夹杂在游客中间连续3天的踩点,韩吉林同样相中了“珍妃之印”:“那块金疙瘩,能打不少金镏子。”经反复制定、修改了自己的计划后,韩吉林感到志在必得。他并不知道,故宫陈设珍宝的室内设有主动红外线、被动红外线、微波、超声波、声控等防盗探测器,而室外则安装了周界报警器,只要一接触养性殿大门,报警器便会报警。其所做的一切,只能是自取灭亡。
6月24日下午,韩吉林又一次进入故宫。趁工作人员不注意,韩吉林翻墙进入一个小夹道,来到珍宝馆边上一个不对外开放的院子,找了一个背阴的地方躺下,准备等到天黑。可只过了一会,韩吉林便爬起来:一不做二不休,我可没耐心等到天黑,现在就动手!随即走向养性殿,抄起一块石头,砸开玻璃门,侧身钻入后,直奔“珍妃之印”而去。
此时,东面墙上的报警声响起,自作聪明的韩吉林赶忙将连接线弄断。随即西面墙上也发出了“嘀嘀”的报警声,韩吉林连忙再次拽断连接线。在他看来,只要弄断了连接线,便不会被发觉。当韩吉林刚要砸展柜玻璃,门外已传来脚步声。韩吉林慌忙从原路钻出养性殿。
“站住!”听到保卫人员的呼喝声,韩吉林一路狂奔,蹿上了养性殿与乾隆花园之间的墙头。期间,丢失了人造革包和准备用来行凶的匕首。
韩吉林从墙头爬上养性殿屋顶,沿房脊跳上珍宝馆东边红墙,不顾紧追不舍的保卫人员和四周命令他停下的喊声,没命地顺着高墙往南跑,并甩开了保卫人员。岂料,3名消防警察迎面而来。韩吉林急忙掉头往东蹿上了紫禁城头,过东华门城楼,继续沿城墙向南奔去。
由于体力不支,韩吉林越跑越慢,眼看着就要被消防警察追上,慌不择路的韩吉林不顾消防警察的一再警告,一头向城墙外一棵大柳树上跳去。由于被树枝阻挡,韩吉林重重地摔在地上,尽管他扶着树干挣扎着站起来还想逃离,却已被群众团团围住了。
终于,追踪而来的警察把他架上了警车。
直到接受审讯时,韩吉林仍大惑不解:“我把报警器的线弄断了,怎么还知道我在屋子里?”
待警察向其说明报警系统的工作原理后,韩吉林才恍然大悟,悔之莫及。
然而世上没有后悔药,3个月后,鉴于韩吉林竟敢在光天化日之下,持凶器在国家重点防范的故宫盗窃国宝,而被从重判处并执行死刑。
韩吉林盗窃案发生后,有关部门对故宫72万平方米的每个角落进行了一次彻查,各项戒备更加森严,但仍有人偏偏要不顾死活地冒险。
就在韩吉林被抓后不到半个月时间,另一名大盗又粉墨登场了,而且还是一名毛头小子。
上世纪80年代,新疆石油管理局克拉玛依生活服务公司工人向德强与一个比他大5岁的离婚女人相爱了。
虽然父母坚决反对,但向德强还是和那女人同居了,并让对方怀上了他的孩子。由于向德强未达法定婚龄,不能办理结婚手续,女友自然不能依法生育,向德强只好让她做了流产手术。手术之后,两人因无法忍受他人嘲笑,便一起离开了单位。可仅过了1个月,因为两人所带积蓄花光,又只得硬着头皮返回单位。由于无故旷工,两人受到降一级工资、留厂察看的处分。
两人虽能忍受处分,却无法忍受别人的白眼,不久,女友偷了弟弟3000元现金,和向德强再次私奔,从西安、四川、上海,一路来到向德强老家山东潍坊。尔后,彼此决定把钱花光,一起投长江自杀。
真的快到一无所有的时候,求生的欲望却让向德强变卦了,拉着女友坐上了开往北京的火车。
两人一连3天均在故宫游玩,也因此改变了向德强的一生,使他成为新中国故宫盗宝第五案罪犯。
在珍宝馆养性殿,向德强看到了陈列的乾隆皇帝用过的一把匕首,匕首上镶着金丝和绿宝石。向德强马上想到:要是有这把价值连城的小刀,便能换来很多很多的钱,也就不用自杀了。于是,一个罪恶的念头产生了。
当向德强将自己的盗窃计划告诉女友后,立刻遭到女友的强烈反对。但向德强不顾女友的苦苦哀求,贼心不改。在他看来,只有故宫的珍宝,才能拯救他和女友的性命。为了能和女友永远在一起,自己作为男子汉,只有铤而走险了。
1987年7月6日下午,心怀鬼胎的向德强来到故宫,在角落里躲到月亮升起,遂翻进养性殿院内。借着月光,他看见养性殿门上挂着一把大锁。正当他考虑该怎么办的时候,身后便传来了保卫人员急促的脚步声,很快便被团团围住。
还来不及反应和逃跑的向德强被捕了。
3个月后的1987年10月23日,向德强接到了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的判决书。判决书写道:有预谋、有计划地盗窃国家珍宝,其行为已构成盗窃罪,犯罪性质恶劣,情节特别严重,应依法严惩。鉴于其犯罪未遂,可以照未遂犯从轻处罚,判处无期徒刑。
时年21岁的向德强,为自己的荒诞动机、罪恶行为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2011年4月29日至6月27日,香港两依藏博物馆在故宫举办了《交融――两依藏珍选粹展》。展览共分两部分:中式木器、家具方面,包括19件套以紫檀、黄花梨等珍贵硬木为材质的柜、案、屏风、案头箱奁摆件;而西式化妆盒、手袋方面,包括111件套20世纪初至二战之后的经典藏品。
不料却招来了大盗石柏魁,并使之成为新中国故宫盗宝第六案的重犯。
石柏魁系农民,于1983年出生在山东曹县,小学文化,身高仅1.58米,体型较瘦,但很灵活,尤其善于爬高。其对盗窃,可谓无师自通,属“草根型”盗贼。
2003年前后,石柏魁来到北京打工。2008年4月,石柏魁因非法携带管制刀具,曾被北京西城区广外派出所治安拘留,留有案底。2010年12月5日3时许,石柏魁在通州区张家湾镇其工作单位,趁服务员张某熟睡之机,窃得张的IBMT41型笔记本电脑1台及钱包(内有人民币500多元)、身份证等物品。
2011年5月8日下午,石柏魁慕名来到故宫想一睹风采。由于没钱买票,遂利用身材矮小的优势,在人流的隐蔽下,从出入口的栏杆下钻进故宫,尾随着一个旅游团,最终进入诚肃殿。也就是在诚肃殿,当看到香港两依藏博物馆的展品后,石柏魁立刻露出贪婪的目光,犯意陡生:自己目前最缺的就是钱,只要偷上几件,这一辈子不就吃喝不愁了吗?主意一定,石柏魁立刻盘算出计划。
于是,石柏魁躲藏在斋宫未开放的西配房,等待晚上没人时再行盗窃。
晚20时许,石柏魁断掉斋宫配电室安防系统电源,用脚踹碎诚肃殿北面一扇窗户进入殿内,将1块用石膏板做成的装饰墙毁坏出1个宽度仅为六七十厘米的洞,钻洞来到展厅。他将西边玻璃展柜从顶部打碎,窃得展品金嵌钻石手袋、金錾花嵌钻石化妆盒、金嵌珐琅斜格纹化妆盒、金嵌宝石化妆盒(又名金嵌蓝宝石粉盒)、金嵌珐琅花饰化妆盒、金嵌宝石龟饰化妆盒、金嵌宝石化妆盒(又名金嵌宝石球形粉盒)、金錾花嵌钻石手袋、金嵌钻石化妆盒共计9件。期间,石柏魁不仅在展柜上留下指纹,也在展台上留下了脚印。
得手后,石柏魁即被故宫值班员发现,并被命令蹲在地上不得走动。石柏魁辩称自己是游客,因为下雨睡着了,现在迷路想出去。当值班员转身向有关单位报告时,早已魂飞魄散的石柏魁立刻借机拔腿就跑,爬到一间房屋顶上,顺着房顶爬上了高大的城墙,又从近10米高的城墙上跳了下去。期间,石柏魁先后将所窃5件展品或遗落或丢弃在故宫后宫围墙东北角、十三排南岗亭南侧及上驷院东面竹林内。
其实,在接到值班员报告后,故宫所有值班人员、备班人员、派出所民警及武警进行过搜查,但未发现石柏魁的踪迹。直到次日上午8点10分,当工作人员在进行开馆前的例行检查时,才发现展品失窃,立即向有关方面通报并向公安部门报案。
逃出故宫的石柏魁,在大钟寺向一名“懂行”的人询问尚留在身上的4件藏品的价值,不料却被告知系假货。“真是活见鬼了,费了那么大劲,冒着那么大险弄出来竟然是假的!”石柏魁一气之下,将4件展品丢弃在海淀区颐和园路西侧的垃圾桶内及知春路大钟寺东路北口路边。
在作案后两天里,石柏魁一直是在网吧度过。甚至在此期间,石柏魁也不安分。5月10日4时许,石柏魁在海淀区凯文网络服务中心消费过程中,趁张某某熟睡之机,窃得张的手机1部(价值人民币240元)。
警方通过指纹比对,很快锁定犯罪嫌疑人为石柏魁,同时运用科技手段,掌握相关网络信息,最终于5月11日19时40分,在丰台区友联时代网吧将犯罪嫌疑人石柏魁抓获。
经核实,9件被盗物品,购入价165万元,投保金额41万元。已找还6件,3件丢失的被盗物品投保金额为15万元。
石柏魁的盗窃行为受到了法律的严厉惩处。
故宫
元朝历史 元朝大军代表中国进行的六次海外大征伐
元朝大军代表中国进行的六次海外大征伐
今天在铁血看到一篇探讨的帖子,里面有一网友说道:“日本不需要向中国道歉,因为中国在元朝时期就先入侵过日本。”
先不管这位网友的话中之话,咱们抛开对历史的偏见,来看看作为中国历史上不多的能够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朝代是如何代表中国进行征战的吧!
元世祖忽必烈视高丽为元朝的属国和进攻日本的跳板。至元五年(1268年)夏,忽必烈责令高丽新国王在高丽制造可载4千石的海船1千艘,以备元军攻打日本或南宋之需。元朝对高丽的控制和榨取,使高丽朝野极为不满。1269年八月,林衍废其王。同年十月,忽必烈派头辇哥率大兵压境;封在京朝觐之高丽王世子为特进、上柱国,并派兵护送他回国平乱;同时派兵部侍郎里德一行出使高丽,限期高丽林衍等来京陈情,听候决断。在元朝三慑之下,高丽都统领崔坦、李延龄等以西京(今平壤)50余城归降。高丽国王复其位,并亲自朝见忽必烈。
至元七年(1270年)正月,忽必烈将高丽西京改为为东宁府(后升东宁路),划归元朝辽阳行省。同时派头辇哥率领军队护送高丽国王父子回国,委任脱脱朵儿、焦天翼为高丽达鲁花赤(督官)。同年春,元军兵临王京(今开城)城下。此时,林衍已死,其党三别杪军首领裴仲孙等拥立王室庶族承化侯王温,退守珍岛(今南金罗道)坚持抗元。
1271年五月,元将领忻都率兵攻占珍岛,王温等被杀。金通精退往耽罗(今济州岛)。1273年四月,忻都攻占耽罗,捉拿了金通精等人。元朝遂设耽罗国诏讨司,屯兵驻守。
1274年五月,忽必烈将女儿忽都鲁洁丽米斯嫁给高丽王子,六月,高丽老王逝世,王子继位。翌年,应忽必烈要求,高丽新国王改变了所有与元朝相类似的省、院、台、部等官职名称,派遣20名贵族子弟前来"入侍"元朝。
至元十七年(1280年)夏,元朝在高丽创设驿站,加封高丽王储为开府仪同三司和行省左丞相。第二年,元朝在高丽征发军士、水手25,000人,战船900艘,参加侵日战争。高丽民众不堪其扰。至元十九年(1282年),日本侵扰高丽沿海,在高丽国王请求下,元军驻防金州。第二年,元朝正式在高丽设置征东行中书省,以高丽王与元军将领阿塔海共领行省事(《元史》卷208《高丽传》)。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忽必烈将耽罗划归高丽。直至元末,高丽的内政与外交均受到元朝的控制。
元世祖忽必烈早就有使日本臣服之心。5次通使不成,忽必烈决心使用武力。其实早在1270年,忽必烈就曾下令在高丽屯田,储备攻日粮饷。1274年,忽必烈命令屯戍高丽的凤州经略使忻都、高丽军民总管洪茶丘率兵15,000人,大小战船900艘出征日本。后又设立征东元帅府,以忻都、洪茶丘为都、副元帅,军队增加到25,000人。十月,元军从合浦(今朝鲜马山)出发,直捣日本。日本天皇征集藩属兵10万余人迎战。元军攻占对马、一岐两岛,在肥前松浦郡、筑前博多湾(今福冈附近)登陆。但在日军坚决抵抗下,首战只获小胜,未能深入。不久,因台风将大部分战船毁坏,加上已兵疲箭尽,元军只得仓促撤回。因该年是日本龟山天皇文永十一年,故这场战役在日本史上被称为"文永之役"。
1275年二月,忽必烈派礼部侍郎杜世忠等出使日本。杜世忠等一到日本,就被镰仓幕府处死。这一消息直到1280年才传到元朝。于是,忽必烈决心再次征讨日本。是年下半年,元朝征调军队(包括结集南宋新附军),成立征东行省(亦称日本行省)主持征伐大计。
1281年正月,忽必烈命令元军兵分两路远征日本。五月,征东行省右丞忻都、洪茶丘和都元帅金方庆率蒙、汉、高丽军4万人组成东路军,乘战船900艘,仍从高丽合浦出发,在筑前去驾岛登陆。遭到日军顽强抵抗之后,东路元军退至鹰岛,转攻对马、一岐、长门等地。六月,行省右丞相阿塔海、右丞范文虎、左丞李庭、张禧等率新附军及强行征发来的江南士卒共10万人组成的江南军,乘战船3,500艘,从庆元(今宁波)、定海启航。二路大军约定六月以前会于壹岐岛及平壶岛。七月,两路大军在平壶岛会合后,主力驻屯鹰岛,偏师进屯平壶岛,计划分数路进攻太宰府。但是,元军统帅之间不和,影响了军务,加上日军戒备森严,元军在鹰岛滞留达一个月之久。八月初一夜,元军遭飓风袭击,大部分船只沉没,军士溺死者无数。初五,范文虎(南宋降将)临阵脱逃,"独帆走高丽"(方回《桐江续集》卷32《孔端卿东征集序》),竟把10多万元军将士遗弃在海岛上。日军上岛后,元军大部分将士背水战死;数万士卒被俘。战俘们被日军押往八角岛做奴隶。此次背水大战生还者概不足五分之一。此年为日本俊宇多天皇弘安四年,日本史志称这一战役为"弘安之役"。
两次出师失利,并未使忽必烈放弃征服日本的计划。后因部分大臣反对,尤其还要对安南用兵,忽必烈才不得不于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正月下诏罢征日本。此后,元朝虽然还有过征伐日本的议论和准备,但均未能实现。
三战臣服安南国
忽必烈于1257年秋,派使节招降安南陈朝(今越南北部)。安南国王扣留使节,拒绝投降。同年十一月,兀良哈台率大军沿红河进攻安南。十二月,大败安南军,一举攻陷安南国都升龙(又名大罗城,今河内),安南国王逃往海岛。次年二月,安南国王传位于其子。至夏,安南新国王派使晋见兀良哈台,表示臣服。
1260年十二月,忽必烈派礼部侍郎中孟甲等出使安南,允许安南保持衣冠典礼风俗等本国旧制。作为回报,安南国王派族人通侍大夫陈奉公等觐见忽必烈,请求三年一贡。忽必烈同意其要求,并予以册封。此后有一段时间,两国使节往来频繁。1267年,忽必烈应安南国王请求任命讷剌丁为安南达鲁花赤(大督官)。不久,忽必烈又下诏要安南君长亲自来朝,贵族子弟入质,编制户口,出兵役,交纳赋税,设置各级达鲁花赤。安南国王不接受这些要求,也不向元使跪拜,且还提出取消达鲁花赤的要求。此时,元朝忙于灭宋,无力南顾。
1283年,忽必烈以进攻占城(今越南中南部古国)为名,派其子镇南王脱欢、大将李恒率大军南征,要求假道安南,让安南给元军提供粮草。安南国王断然拒绝了元朝的要求。1284年十二月,元军分六路侵入安南,安南兴道王率兵凭险节节抵抗,安南国王亲率10万大军布防于升龙以北的富良江一线。经过激战,安南国王军队于1285年正月十三日撤离升龙,退守天长府。脱欢占领安南国都后竟焚毁了王宫,并挥师南下,同时命令驻扎在占城的元将唆都北上,合击安南主力。元军会合后,分水陆两路追击安南王国部队。安南王屡战屡败,逃往安邦海口,藏于山林,后又退据清化府。其弟陈益稷投降。元军虽然获胜,但在安南丛林和水网地带,蒙古军骑兵亦无法施展其本领,又值暑雨疾疫,加上安南援兵日增,不断袭击元军,脱欢被迫放弃已占领的安南京城,于同年夏撤至思明州(今广西宁明县)屯守。而在元军撤退途中,在如月江、册江(乾满江)等地一再遭到安南军民的截击,损失惨重,唆都、李恒等元帅战死。安南一度收复了全部失地。
1286年正月,忽必烈罢征日本,调集军队、粮草,准备大举进攻安南。到第二年正月,忽必烈调集8万大军(江淮、江西、湖广蒙、汉军7万人、云南兵、黎族兵约1万人;船500艘),成立征交趾行省,以奥鲁赤为平章政事,乌马儿、樊楫为参知政事,受镇南王脱欢节制。十一月,元军分三路攻入安南境内。程鹏飞、孛罗合答儿由西道攻永平,大小十七战,连破老鼠、陷沙、茨竹三关,直抵万劫;脱欢、奥鲁赤从东道攻女儿关;乌马儿、樊楫从海道攻安邦口。各路元军会合后,矛头直指升龙。十二月,脱欢率诸军渡过富良江,击败守军,再次进占了安南都城。安南国王逃进了敢喃堡。安南军民以坚壁清野,藏粟逃匿的策略困扰元兵,而元军粮船又在绿水洋受到安南军的阻截,粮食全部沉入海中。元军的长驱深入,造成士卒疲敝,粮饷短缺,加之天气转热,疲病发生,使元军陷于进退失据之困境,次年二月初,脱欢只得下令全师北撤。在元军撤退途中,安南王集结重兵30万据女儿关和丘急岭一带布防百余里,准备再次截击归师。脱欢闻讯下令各路军队避开敌军,分道撤回国内。元军水师在白藤江遭安南军阻击,主将樊楫受伤被俘。总领脱欢也在且战且退中毒箭伤脚,从单己县撤回思明州。三月,安南国王遣使入元,归还俘虏,进贡金人以代谢罪。忽必烈十分恼怒,但仍不得不恢复和好关系。
1293年七月,忽必烈第三次调集大军出征安南。翌年正月,元世祖忽必烈病逝,成宗铁穆耳即位,下诏罢征安南,宽宥其"抗命之罪"。此后,两国边境虽然发生过一些小规模冲突,但始终维持着安南对元朝的朝贡关系。
四战降服占城国
1278年,元朝福建行省参政唆都派使节到达占城(越南中南部古国)。使节回报占城国王有归顺之意,元世祖忽必烈封其为占城郡王。1279年十二月,忽必烈派兵部侍郎骄华德、唆都等出使占城国,要求占城国王入朝。占城国王(保宝旦)派使者至元朝进贡,奉表归降。贡物包括大象。1281年十月,元朝设立占城行省,以唆都为右丞、刘深为左丞。调集海船百艘、士卒水手万人,准备第二年正月出征海外,要求占城郡王供给军粮。未久,占城王子布德专权,扣押了元朝派往暹国(泰国)、马八儿国(印度半岛南端佩内尔河以南)的使者,忽必烈决心讨伐之。
1282年六月,忽必烈下令调集淮、浙和福建、湖广驻军5,000人,海船100艘、战船250艘,由唆都统率水陆两军循海道进攻占城。当年十一月,唆都率军从广州出发,航海到占城港(今越南平定省归仁)登陆。占城国王(孛由补刺者吾)拒绝了元朝的招降。1283年正月十五日半夜,元军分三路从北、东、南三面乘船攻击木城。第二天早晨两军交战,中午,元军攻入木城。占城国王率部逃入山中。接着,元军进兵大州,占城国王闻讯求降。元军开到大州东南,准许占城国王投降??城国王一面派国舅宝脱秃花为使节应付唆都,一面在大州西北雅侯山立寨,集结2万余人,并速派使者向安南、真腊等国借兵。二月十九日,元军进攻雅侯山,占城军拼死抵抗,并利用地形切断元军归路。唆都率军苦战,才得以突围。随后,唆都在舒眉莲港建立木城,固守待援,并以此为根据地,继续攻击占城郡县。1284年三月六日,唆都奉命北上协助脱欢大将进攻安南,率军撤出占城。二十七日,占城国王见安南不支,遣使求降。
五战大破缅国
1273年,忽必烈派勘马拉史里、奇得脱因等出使缅国,要求缅王派遣王室子弟或显贵大臣来京朝贡。未料,元使一去不归。据缅甸史籍记载,元使是因为晋见缅王不肯脱马靴而被处死的。云南行省见使臣久久不归,缅王毫无表示,便向朝廷建议出兵征讨缅国。忽必烈没有批准,示意先观其动向。
正当元朝在是否出兵问题上犹豫不决时,缅国却先发动了战争。1277年,缅国出动士卒四五万、战象800头大举向元朝镇西路新附千额(今云南盈江县城)及原附金齿(今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等地区)侵袭,千额总管阿禾遂向元廷告急。大理路(治所在今大理市)蒙古千户忽都、总管信苴日率领700名骑兵驰援阿禾。元军与缅军在行进中遭遇,激战两日。元军首先破其象队方阵,缅军大乱而败退。元军追逐30余里,攻破其17寨。同年十月,元朝云南诸路宣慰使都元帅纳速剌丁统兵3848人出征缅国。元军进占江头城(今缅甸蛮莫县江新),招降了附近的掸族部落35200户(约300寨)。后因天气炎热,未深入缅境。纳速剌丁回国后,向朝廷上奏曰:缅国地形虚实,全在我掌中,大可伐之。
1280年二月,纳速剌丁等再次请求征伐缅国,忽必烈予以批准,下诏调兵遣将,积极筹备,正式任命诸王相吾答尔为征缅大军统帅。1283年,征缅元军水陆并进,攻破了江头城、太公城(今缅甸拉因公县境内)等地,分兵驻守。过后,缅王的臣属建都(缅甸北部地区)王乌蒙、金齿西南夷等12个部落归顺元朝。但缅王一直坚持到1285年十一月才向元朝求降。忽必烈允许他悔过自新,重申要缅甸权贵亲自来京朝贡,并为此派兵护送怯烈出使缅甸。然而,怯烈还未到达缅甸首都蒲甘,缅甸就发生了内乱。
1287年,缅国王室发生内讧。缅王庶子不速速古里杀害了缅王,还杀害了元朝云南王派去的官员阿南达等人。不久,不速速古里也在与诸兄弟争位的纷乱中被杀。缅甸蒲甘王朝实际上已经解体,分成若干掸邦。各地纷纷拥兵自立的贵族和掸族部落首领为寻求政治上的支持,大多向元朝投降,接受了元朝任命的宣慰司等各种官职名号。1289年,缅王立普哇拿阿迪提牙也向元朝纳贡称臣,并派自己的儿子信合八到大都朝见元朝皇帝。直到大元末期,缅甸一直保持着对元朝的朝贡及臣属关系。
六战爪哇,长途跋涉无功而返
13世纪下半叶,爪哇杜马班(新柯沙里)王朝国王哈里葛达那加剌称雄于南洋,与中国有着密切的贸易往来。爪哇于是也成为大元帝国放眼南洋的首要目标。
1278年三月,元世祖忽必烈下诏设立福建行省,该行省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诏抚海外各国。第二年,福建行省右(元代尚右)丞相唆都派遣赵玉出使爪哇(今印度尼西亚爪哇岛)。十二月,忽必烈特别下令诏抚海内海外各国。1280年十月,元朝遣使爪哇,爪哇亦回派使节表示通好。但忽必烈要求爪哇国王亲自来大都朝觐,遭对方拒绝。1289年,爪哇国王反而还将元朝使臣孟琪黥面(黥即一种刑罚:在脸上刺字或记号并涂墨),送还国内。忽必烈以此为借口,发动了南征爪哇的战争。
1292年二月,忽必烈任命史弼、高兴、亦黑米石为福建行省平章正事,率兵2万,战船千艘,备军粮1年出征爪哇。十二月,史弼等率军从泉州出发,经七洲洋、万里石塘、安南、占城,于第二年二月十三日抵达爪哇杜并足(厨闽)。然后分水陆两路进攻八节涧(泗水)。这时,爪哇正处于内乱之中。曾被杜马班王朝征服的邻国葛朗国(谏义里)王室后裔查耶卡班起兵反抗,杀死爪哇国王哈里葛达那加剌。哈里葛达那加剌的女婿拉登"韦查耶逃到麻喏八歇,积聚力量,伺机反攻。三月一日,元军会师并攻占了八节涧。韦查耶向元军表示归顺,说要奉献当地山川、户口及葛朗国图籍等,请求元军帮助复仇,进兵葛朗国。史弼等人接受了这一请求,派兵增援麻喏八歇。三月七日,葛朗军兵分三路进攻麻喏八歇。第二天,高兴等率兵击退了葛朗军;十五日,元军分三路进攻葛朗。元军与查耶卡班率领的10余万葛朗军激战于答哈,三战三捷,歼灭其主力,查耶卡班投降元军。四月二日,拉登"韦查耶请求离开元军大营,声称回麻喏八歇取正式的归降表和朝贡礼品。史弼等派200名元军护送。中途,拉登"韦查耶竟恩将仇报,杀死护送元兵,集结军队,回头突袭元军大营。元军本来在以少胜多的答哈之战后尚未休整补充,疲惫不堪,只得且战且退,于四月二十四日登舟回国。这次,爪哇国拉登"韦查耶(士罕必都耶)背信弃义,集结军队堵截元军归路,造成元军官兵死亡多达3000多人。
相关参考
秦王李世民通過“玄武門之變”誅殺了太子李建成、齊王李元吉,逼迫父親李淵退位。正是這次政變的成功,使李世民登上帝位,開創了大唐貞觀之治一片盛世。玄武門也因此成為中國最著名的一個門。沒想到李世民後世子孫竟
导读:秦始皇沙丘病亡后,他生前令长子扶苏速回咸阳处理后事的诏书并没有发出,而是被赵高扣押。赵高非常明白,一旦扶苏当上了皇帝,自己必定会受到冷落和排挤,所以,这道遗诏对自己是极为不利的。唯有扶立对自己言
一、中国货币(钱币)发展史(历史)我国古代货币的六次重大演变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货币的国家之一,使用货币的历史长达五千年之久。中国古代货币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先后经历了六次重大的演变:一、由自然货币
李斯缘何变节?李斯与赵高政变前的六次过招 秦始皇沙丘病亡后,他生前令长子扶苏速回咸阳处理后事的诏书并没有发出,而是被赵高扣押。赵高非常明白,一旦扶苏当上了皇帝,自己必定会受到冷落和排挤,
康熙帝是中国走出紫禁城、巡察地方最多的皇帝。他做皇帝的六十一年,其中先后积十八年时间,是在各地巡察,多达一百三十次,次数最多是长城南北热河诸地,多达七十八次,而民间最有影响的却是六次南巡,总共有五百四
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道光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事情还得从一个名叫张亨智的人说起,他想花钱给自己的儿子捐官,但手中又没有钱,于是找自己的弟弟张诚保。张诚保虽然不是官,但却有
或许人们头脑中似乎会常常跳出这样一个“常识”:蜀汉政权在刘备亡故后,由诸葛亮主持发动了对曹魏的六次北伐,诸葛亮向后主刘禅上疏《前出师表》,次年“二出祁山”前又写上《后出师表》。在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
清朝嘉庆时紫禁城守卫日渐松弛,接二连三发生盗窃和刺杀皇帝事件
民人混入皇宫大殿,皇宫金器屡屡被盗窃紫禁城作为皇帝的居所,照理来说应该把各方面的细节做到极致,极少会有什么纰漏发生。不过事实和人们的想象总会有一些出入,紫禁城内不安宁之事时有发生,也为后人留下许多谈资
原标题:为什么明朝皇陵一座都没被盗过,清朝的皇陵却被大规模地盗窃?明代皇陵和清代皇陵我全都亲自去过,一些开放的地宫也都亲手触摸过,下面我用亲身经历聊聊为何明陵基本没被盗,清代皇陵很多被盗的现象。>首先
守卫森严的紫禁城清朝时却常有百姓闯入,接二连三发生盗窃刺杀案
各种不安宁之事发生,紫禁城就这么容易出事吗紫禁城作为皇帝的居所,安全守卫异常严格,不仅帝王出行侍卫们如临大敌,就算是在皇宫大内也是御林军遍布,这些皇宫侍卫主要是最忠诚于满清皇帝的满人、蒙古八旗里面挑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