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相面

Posted 相术

篇首语: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曾国藩相面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曾国藩相面

2、曾国藩见人就相,相术高超,有什么秘籍么

曾国藩相面

经历咸丰七年被皇帝罢黜回家的大挫折和弟弟曾国华之丧以后,“天命”二字又一次出现在曾国藩的词典中。回首他的一生,更让他体会到天命的难以捉摸。极度痛苦中,“天命”之说与“黄老之术”成了他挽救心理危局的良药。
关于曾国藩与相面术,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种认为曾国藩是相面大师,相术精绝,可凭一面定人荣辱甚至生死。这种说法流传甚广,乃至有人将《冰鉴》-书托于曾国藩名下,结果风行海内,至今仍然畅销不绝。另一种以为曾国藩既为不世之纯儒或者说醇儒,于相术必未用心。比如薛福成说:“世俗颇传曾文正精相术……余谓文正于相术不必精。”(《庸庵笔记・谈相》)葛虚存更干脆否认了曾国藩研究过相人之术:“文正儒臣,岂有相人术哉?”(《清代名人轶事・曾文正知人》)
我们先撇开这两种聚讼不已的结论,厘定一些简单的事实。
一、曾国藩的识人本领确实高人一筹。
曾国藩以识人之明闻于史册。郭嵩焘所作墓志铭中说他“以知人名天下”,清政府对他盖棺论定,有“尤得以人事君之义”一句,也就是说,他善于为君主识拔人才。曾国藩发现人才之多、影响之大,确实无人可与匹敌。左宗棠、胡林翼、李鸿章、郭嵩焘、沈葆祯、丁日昌、杨岳斌、彭玉麟等晚清风云人物都得到过曾国藩的荐拔。出身曾氏幕府位至巡抚、总督者,多达三十余人,支撑起了晚清的大半个天空,这种盛况在中国历史上十分罕见。
二、曾国藩确实会以“相术”相人。
曾国藩接见生人有一个特殊的习惯:先不说话,而是盯着客人,从上到下看上几分钟。《清史稿・曾国藩传》载:“国藩为人威重,美须髯,目三角有棱。每对客,注视移时不语,见者悚然。”这种相人方式当然不免使许多被接见者十分不舒服,曾国藩却在这几分钟内对这个人形成了自己的基本判断,据说“退则记其优劣,无或爽者”。
中国第一个留美学生容闳在自己的回忆录中,记载了他与曾国藩首次见面的情形。
1863年9月,容闳到安庆拜见曾国藩,商讨洋务事宜。他回忆说:“这天,当我的名片递进去以后,我在接待室只稍停留片刻,就被引到这位中国的大人物面前。依照惯例,总督向我表示了欢迎,然后他便请我坐在他的正对面。他默默地坐着,一直对我微笑着,这样长达几分钟,看样子见到我使他非常愉快。但同时他又以锐利的目光从头到脚审视着我,似乎从我的外表能够发现什么奇异之处。最后,他目不转睛地注视着我的双目,好像我的眼睛特别吸引他的注意。我必须承认,在这期间我虽然没有羞怯感,但我的确感到不安得很。接着,他开始向我提问。”
曾国藩问容闳是否愿意在他麾下当一个军官,并且说:“我从你的相貌可判断出,你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军人,因为我从你的眼睛可以看出你是一个勇敢且具有指挥才能的人。”
容闳回答说,他也许有军人需要的勇敢,但缺乏军事训练,谢绝了曾国藩的好意。
这是文字中记载曾国藩相人最生动详细的一篇。除此之外,还有大量文字材料证明曾国藩精研相人之术。
《湘乡曾氏文献》中有《同官册》-册,内容是曾国藩接见属员后写下的评语。从这些评语中,我们可以看出曾国藩的相学素养。有一些人的身形面相为他所肯定,比如“唇薄而定,鼻正而长”,“面如条瓜”,“身材挺拔”,在这些人名后面,他画O,认为这些面相证明这些人“心术正”、“可造就”、“可用”。而另一些人名下面则记有“横纹入口”,“视下闪烁”,“鼻削下锐”等从相学角度来说是恶相的描述,这些人的名字被画了△,后面评以“心术或坏”、“庸俗”甚至“坏种”等词。很显然,许多下属仅凭这一面之缘,或者说,仅仅因为自己鼻子和眼睛的形状,就被曾国藩决定了政治前途的穷与通。
除了这本《同官册》,曾国藩研究、运用相术的记载还大量见于其日记之中,如咸丰八、九两年,曾国藩日记中大量记载了他接见部下时的相面结果:陈青云“眼圆而动,不甚可靠”;刘湘南“眼黄有神光,鼻梁平沓,口圆有童心,腰挺拔,面英气可爱”;熊登武“目有精光,三道分明。鼻准勾而梁方,口有神而纹俗……三年入罗营,从救江西”;周惠堂“充水营口官。颧骨好,方口好,面有昏浊气,色浮。不甚可靠”;傅裕昆“鼻歪,不可恃,色亦不正”……这些评价中,充斥着大量相术术语。
曾国藩精通相术的记载,与他识人之明的事实,是否有直接的因果关系,这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但多数人认为二者是有必然联系的。清末着名学者俞樾就这样说:“湘乡(指曾氏)出入将相,手定东南,勋业之盏,一时无两。尤善相士,其所识拔者,名臣名将,指不胜屈。”(《春在堂随笔》)
正史和野史都记载过曾国藩相术之神奇,最有名的一次是对湘军名将江忠源命运的预测。湖南老乡江忠源任侠自喜,一身英气。曾国藩一见,即叹为奇士。江氏告辞出京之时,曾国藩看着他的背影,对朋友说:“此人必立功名于天下,然当以节义死。”当时天下太平,谁都不相信曾国藩的话,后来太平军兴,江忠源果然在安徽庐州(今合肥)城破时自杀(一说被杀)。这成为后人证明曾国藩相术之准的最佳证据。
事实上,虽然相术在中国十分流行,但对于相面之术的争论也持续了几千年。不过,传统相术也有部分今天看起来仍然十分合理的内容,因为除了相面相外,它还有“相精神”的一面。相书说:“有心无相,相随心生,有相无心,相随心灭。”现代心理学研究也证明,一个人的神情面貌确实可以昭示出他的气质特征,如一个人多年心情抑郁,他的表情在人看来必然是阴沉的:而一个乐天开朗的人,其眼睛通常是明朗的。一个人的精神状态、气色气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他的性格类型及胸襟眼光。
曾国藩对于“相精神”、“相气质”、“相行动”是非常重视的。咸丰八年九月廿三日的《日记》记载:“是日,意城为我抄陈希夷《心相篇》,因熟玩数过。”《心相篇》是宋初术士陈抟的名作,主张从人的行动细节中去推测其性格,里面既有因果报应的老生谈常,也有大量日常生活积累的宝贵经验。
在日记中,曾国藩还参照历代相法经典,结合自己多年相人之经验,总结出一套独特的看相方法――“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功名看器宇”、“事业看精神”、“寿夭看指爪”、“风波看脚跟”、“若要看条理,尽在语言中”……这都是曾国藩注重从精神气质角度去相人的明证。
可以说,曾国藩比较好地掌握和运用了传统相术中的精华部分。平时,他不但重视从相貌外表和精神气质上观察人物,还十分留意对各类人物的风评,并一一记录在案,待到面晤,再作综合判断。咸丰九年四月初十日,曾国藩在日记中道:“术字最有道理。爱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即术字之解也。又言蹈道别为君子,违之则为小人。观人当就行事上勘察,不在虚声与言论;当以精己识为先,访人言为后。”
“观人当就行事上勘察,不在虚声与言论;当以精己识为先,访人言为后”是曾国藩相术的精华。这也正说明,曾国藩对人判断的有效性,是来自于精神气概而非具体的五官相貌。
不仅钻研相术,曾国藩还是一个杂家,他一生于书无所不读,尤好诸子之书,且嗜之甚甘。
老子的简约博大,庄子的心灵自由,墨子的雄心苦力,法家的坐言立行,都给了他极大的启发。他推崇诸子皆豪杰之士,去孔子并不甚远:“豪杰之士所见类不甚远。韩氏有言:‘孔子必用墨子,墨子必用孔子。不相用,不足为孔墨。”’
除了传统士大夫致力的经史,曾国藩对一般士大夫避之唯恐不及的“案牍之文”也很感兴趣。在曾国藩眼里,无处不是学问。因为怀抱经天纬地之志向,所以他的眼光极为开阔。所谓“案牍之文”,也就是历代“文件汇编”,内容当然枯燥乏味之至。然而,曾国藩却认为这其中包含着大量的政治智慧,有志于拯救中国社会的人,这样的文章不可不读。
除了书本之外,曾国藩还从自身生长的土地中吸取了大量知识。曾国藩虽然是三榜进士出身,却终生对他那个没读过书的祖父敬服不己,在家书中经常引用祖父的话来教育子弟,如他劝弟弟曾国荃在官场上不可逞一时之快时说:“星冈公(即曾的祖父)教人常言:‘晓得下塘,须要晓得上岸。’又云:‘怕临老打扫脚棍。”’曾国藩平生凡事算出三步以外,特别是功成之后,能迅速解散湘军,妥善解除了功高震主之忧,就与祖父这种凡事要有长远打算的教导有关。
曾国藩像一只敏锐的雷达,收集、分析着他能接收到的一切信息,从中厘取有用的成分。所有这些,也正成就了他“中兴名臣”的辉煌人生。
曾国藩

曾国藩见人就相,相术高超,有什么秘籍么

这集我们要讲曾国藩为官生涯的一个很有意思的侧面,那就是曾国藩选拔人才跟他的相面术之间的这个关系。我们读曾国藩的家书和日记,会发现他是一个相当迷信的人,他的一生进行过大量的迷信活动。我这么说可能有人不信,但是这方面的证据很多。第一曾国藩相信托梦,曾国藩在生那个曾纪泽之前呢,曾经有过一个儿子叫曾纪弟,不过没长大很小就夭折了。孩子死了之后,有一天曾国藩斗这个妻子欧阳夫人告诉曾国藩,说她晚上做梦,梦见一个面目狰狞的老太太,自称是曾家第九辈老祖宗的夫人,叫做屈氏。这个屈氏怒气冲冲地对欧阳夫人说,她的坟墓啊已经多年无人打扫,这个坟头都被水冲平了,墓碑也倒了。她说你们这些后代太不孝,我一定要让你们吃点苦头。曾国藩夫妇一想,可能是这个老祖宗发怒,才导致他的长子曾纪弟夭折,所以曾国藩连忙把这个屈氏的那个坟墓迁出来另葬,重新给她立了一块碑,这块碑今天还在。这是第一点他相信托梦。第二点曾国藩还信关公,湘军攻陷南京之后,曾国藩一方面他忙着给将领们庆功,另一方面呢他郑重其事地上了一道折子,内容是请皇帝赏赐关公关老爷。为什么呢,曾国藩说,说他的弟弟曾国荃在率领部下进攻南京城的时候呢,正是南京酷暑之时,天儿太热,根本没法打仗。曾国荃就跑到附近的一座关帝庙当中像关公求雨,结果不久,真就下雨了,天就凉下来,曾国荃就顺利的攻下了南京。所以曾国藩说,攻下南京的这个军功彰里有关老爷的一半。

第三曾国藩还信豆神,同治六年三月曾国藩的那个小儿子叫曾纪鸿得了豆症,也就是我们今天说的天花,哎这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疾病。曾纪鸿的这个病当时是非常的凶险,曾国藩也非常着急,说在花园里找了一件干净的房子,贡上豆神的排位,曾国藩恭恭敬敬地洗了个澡,前去给这个豆神拈香行礼。那么从以上这三点看,曾国藩确实是个很迷信的人。

关于曾国藩与相面术,有一种很神的说法,说曾国藩这个相面数非常高超,可以见人一面就定人的荣辱生死。史书上记载说有一个湖南人叫江宗原,前来拜访曾国藩。曾国藩一见面感觉这个人很不一般,那么江宗原告辞出门的时候,曾国藩看着他的背影对朋友们说了这样一句话,说这个人将来啊得死在战场上。当时正是天下太平之时,所以大家都感觉曾国藩说这个话说的很突兀,但是没想到过了几年太平军兴起,这个江宗原带兵镇压果然就死于战场。

所以曾国藩相面的名气很大,后来干脆呢还有人委托曾国藩的名字,假冒曾国藩,写了一本书叫兵谏。这是一本相面术,到今天还风行海内,今天我们到这个书店里去还能找到这本书,而且还很畅销。但是我可以明确地告诉大家,这是一本伪书,他不是曾国藩心写的。那么话说回来,曾国藩他到底会不会相面,如果会的话,他这个面相术的本领到底高不高。在探讨这个话题的时候,我们要分三点来分析。第一点我们首先能明确的是曾国藩的这个识人本领确实是高人一筹,郭嵩焘在给曾国藩做的那个墓志铭当中这样说,说曾国藩见到一个人,第一眼就能判断出他的才能高下,品质如何。那一个人做官,有一个很重要的本领,就要知人善任。事实上曾国藩这一生,发现的人才之多,无人可与匹敌。你像左宗棠胡林翼李鸿章郭嵩焘沈葆桢丁日昌杨越彬彭玉麟这些晚清的风云人物,都得到过曾国藩的推荐和提拔。从曾国藩手上出来,后来当了巡抚和总督的多达30余人。

相关参考

曾国藩见人就相,相术高超,有什么秘籍么

这集我们要讲曾国藩为官生涯的一个很有意思的侧面,那就是曾国藩选拔人才跟他的相面术之间的这个关系。我们读曾国藩的家书和日记,会发现他是一个相当迷信的人,他的一生进行过大量的迷信活动。我这么说可能有人不信

古训|举止不端,读书无益,古人说有三种人不能读书

✎五代、北宋之间,有个著名的道教学者陈希夷,就是传说中的「”陈抟老祖”,他留下一篇传世之作,名《心相篇》,取「”相由心生”之意,与那些江湖流传的相面术不可同日而语,比曾国藩的《冰鉴》更为大气,颇有止恶

相士皇甫玉的生平简介 皇甫玉的相面之术有多厉害

相士皇甫玉的生平简介皇甫玉的相面之术有多厉害?  南北朝时期,有一位名叫皇甫玉的相士,他精通相面之术,在推演天命、占卜吉凶方面的能力令人叹为观止。  光说不练假把式,举几个例子,就能证明皇甫玉绝不是沽

重赏

中国古代的占卜、命理、相面、堪舆之术,都各有其神奇之处,据说明太祖朱元璋对这些就比较相信。朱元璋早年曾在皇觉寺做和尚,地位低下,常常饥寒交迫。后来儿时的玩伴汤和写信邀请他参加红巾起义,此事被人向元朝官

我还不想死

朱元璋有个妃子宁妃,因为姓郭又称为郭宁妃,郭宁妃的父亲叫做郭山甫,郭山甫为人博学多识而且善于相面之术。朱元璋没有发迹的时候,曾经路过郭山甫的住所,郭山甫见朱元璋气宇非凡,日后必成大器,还让两个儿子郭兴

南市的历史沿革

解放前的南市与北京的天桥、上海的城隍庙、南京的夫子庙并称为中国四大“世俗生活区”,烟、赌、娼、相面、变戏法、练把式等无所不有,百业杂陈。由于政府控制力薄弱,南市也成为藏污纳垢的场所,妓院赌场云集,黑帮

你要當皇帝了

公元572年,北周唐國公李昞去世,他的嫡子李淵才7歲,繼承了唐國公的爵位。李淵性格爽朗,為人洒脫,人緣很好。一日,一個叫史世良的人,擅長相面,他看到李淵後,大驚說:「你骨骼驚奇,他日必為一國之主,希望

你家的两位公子,都是未来的皇帝

导读:相面占卜之术,被不少人视作迷信,认为人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绝不相信命中注定的说法。但在中国古代,人们对此深信不疑,其出现过不少有名的神算,他们能够通过面相算出一个人的前程和命运,如唐朝相士袁天

“此女日后必定大富大贵”,几年后预言成真

西汉时期,曾有一位疯疯癫癫的道士,他声称自己精通占卜和相面之术,甚至能够参透天机。虽然当时人们对一般的算命先生都比较敬畏,也经常求卜问卦,但对于这位道士,几乎没人相信他的话,更不会找他算命,认为此人绝

我的墓地早晚被盗,你的却无人敢动

唐朝贞观年间,有两个能掐会算的道士,他们分别是袁天罡和李淳风,据说二人还是师徒关系,能力也不相上下,都是不世出的神算,精通风水、相面等方面的知识,深受唐太宗李世民的器重。袁天罡留下的作品不少,如《六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