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 韩愈反对迎佛骨
Posted 朝廷
篇首语:学向勤中得,萤窗万卷书。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172 韩愈反对迎佛骨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2、韩愈一语成谶,信佛的皇帝短命,迎佛骨的唐宪宗第二年就暴亡
172 韩愈反对迎佛骨
唐宪宗依靠裴度、李澹平定了淮西叛乱,觉得脸上光彩。他决定立一个纪功碑,来纪念这一次大胜利。叫谁来写这个碑文呢?恰好裴度手下有个行军司马韩愈,擅长写文章,又跟随裴度到过淮西。唐宪宗就命令韩愈起草《平淮西碑》。韩愈是唐朝一位杰出的文学家,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西)人。他认为自从魏晋南北朝以来,社会风气不好,连文风也衰落了。许多文人写的文章,喜欢堆砌词藻,讲求对偶,缺少真情实感。他决心对这种文风进行改革,写了不少散文,在当时发生了很大的影响。他的主张和写作实践实际上是一种改革,但是也继承了古代散文的一些传统,所以被称做“古文运动”。后来,人们把他和柳宗元两人称为“古文运动”的创导人。
韩愈不但善于写文章,还是个直言敢谏的大臣。在他写完《平淮西碑》之后,又发生了一件得罪朝廷的事儿。
原来唐宪宗到了晚年,迷信起佛法来。他打听到凤翔的法门寺里,有一座宝塔,叫护国真身塔。塔里供奉着一根骨头,据说是释迦牟尼佛留下来的一节指骨,每三十年开放一次,让人瞻仰礼拜。这样做,就能够求得风调雨顺,人人平安。
唐宪宗给人说得相信了,特地派了三十人的队伍,到法门寺把佛骨隆重地迎接到长安。他先把佛骨放在皇宫里供奉,再送到寺里,让大家瞻仰。下面的一班王公大臣,一看皇帝这样认真,不论信或是不信,都要凑个趣。许多人千方百计想弄到瞻仰佛骨的机会。有钱的,捐了香火钱;没钱的,就用香火在头顶、手臂上烫几个香疤,也算表示对佛的虔诚。
韩愈是向来不信佛的,更不要说瞻仰佛骨了。他对这样铺张浪费来迎接佛骨,很不满意,就给唐宪宗上了一道奏章,劝谏宪宗不要干这种迷信的事。他说,佛法的事,中国古代是没有的,只有在汉明帝以来,才从西域传了进来。他又说,历史上凡是信佛的王朝,寿命都不长,可见佛是不可信的。
唐宪宗收到这个奏章,大发脾气,立刻把宰相裴度叫了来,说韩愈诽谤朝廷,非把他处死不可。
裴度连忙替韩愈求情,唐宪宗气慢慢平了,说:“韩愈说我信佛过了头,我还可宽恕他;他竟说信佛的皇帝,寿命都短促,这不是在咒我吗?就凭这一点,我不能饶他。”
后来,替韩愈求情的人越来越多,唐宪宗没杀韩愈,就把他降职到潮州去当刺史。
从长安到潮州,路远迢迢,韩愈孤单一个人,被派到那么边远的地方去,一路上的辛酸心情,就别提了。
韩愈到了潮州,想到自己的不幸遭遇,也考虑到百姓的生活。他把潮州官府里的官员找了来,问当地老百姓有什么疾苦。
有人说:“这儿出产少,老百姓日子过得很苦;还有城东恶溪(今广东韩江)里有条鳄鱼,经常上岸来伤害牲畜,百姓真被它害苦了。”
韩愈说:“既是这样,我们就得想法把它除掉。”
话虽那样说,可韩愈是个文人,一不会动刀,二不会射箭,怎能除掉鳄鱼呢?后来,他写了一篇《祭鳄鱼文》,专门派人到江边去读这篇祭文,又叫人杀了一口猪一头羊,把它丢到江里去喂鳄鱼。在那篇祭文里,他限令鳄鱼在七天之内迁到大海里去,否则就用强弓毒箭,把鳄鱼全部射杀。
韩愈不信佛,怎么会信鳄鱼有灵呢?这当然只是他安定人心的一种手法罢了。
事有凑巧,据说打那以后,大池里的鳄鱼真的没有再出现过。当地的百姓认为朝廷派来的大官给鳄鱼下的驱逐令见了效,都安心生产了。
韩愈在外地做了一年官,才又回到长安,负责国子监(朝廷设立的最高教育机构)的工作。就在这一年(公元820年),唐宪宗被宦官所杀。他的儿子李恒即位,这就是唐穆宗。
韩愈
韩愈一语成谶,信佛的皇帝短命,迎佛骨的唐宪宗第二年就暴亡
两汉之际,佛教传到中国,开始只在少数百姓中流传。汉亡以后,魏晋南北朝混乱时期,佛教得到广泛流传。中唐时代,是佛教鼎盛时期,与中国本土的道教、儒学并称"三教",互相争立,形成鼎足之势。佛教盛行后,数量庞大的僧尼们不劳而获却生活奢靡贪图享乐,佛寺占耕地极广又修建的富丽堂皇奢侈浮华,很多好吃懒做的人们为了过上僧尼的生活而加入佛教,这一现象严重影响唐朝政府的财政收入,给征兵、劳役、官吏诸方面都造成严重困难,在人民中,积怨甚多。 法门寺 凤翔 扶风县法门寺有一座佛塔,塔内藏释迦牟尼指骨一节,称为舍利,每三十年开一次塔,把舍利取出,让人瞻仰、参观,据传开塔则岁丰人泰。中唐时期,唐朝皇帝多崇奉佛教,唐宪宗就是其中之一。唐宪宗算得上是唐朝中后期少有的有为之君,他在继承皇位后励精图治,重用贤臣,打击地方藩镇势力,使得唐朝有了中兴之象。可是在取得了一些成绩后,唐宪宗就自以为立下了不朽之功,渐渐变得骄奢淫逸起来,任用皇甫镈而罢贤相裴度,政治日见衰败,他还信仙好佛,想求长生不老之药。 唐宪宗 元和十四年(819年)正值开塔之年,这年正月,唐宪宗遣中太监杜英奇等三十人,手捧香花,提着香油灯前去把佛骨迎进宫里,皇帝先亲自供养它三天,再把它送到京城各寺院去。正所谓「 ”上有所好,下必效之”,此事件在全国引发一场浩大而狂热的礼佛风潮,社会各阶层趋之若鹜。王公士庶,奔走舍施。富人们争先恐后,把大量钱财送进佛寺,小康之家为斋僧施舍不惜倾家荡产,穷人们没有钱,就按和尚们说的那样,头顶上点香,手臂上烧火,甚至割下皮肉,砍下手指,向着佛骨所在,一步三拜,表示虔诚。抢先迎到佛骨的寺院都发了横财,和尚们背地里笑得嘴都合不拢。 韩愈时任刑部侍郎,出于维护儒家思想正统地位的目的,反对佞佛,上此表加以谏阻。韩愈在奏疏中批评说:「 ”上古三皇五帝、三代圣君,都国泰民安,长命百岁,那时候有什么佛法?可是自汉朝明帝时代佛法传入中国以来,没有一个信奉佛教的皇帝能长寿。两晋南北朝,人们供佛供得越来越起劲,而各个朝代的年数也越来越短促。梁武帝拜佛算是最诚心的了,把自己三次施舍给同泰寺做奴隶,为赎身花费了国库成千上万的财富,自身的奉养仅是每天一顿蔬饭。而他的结果呢?是被叛军围困饿死在宫城里。这些难道不就是拜佛反而得祸、佛法并不可靠的铁证吗?” 韩愈 在奏疏的最后,韩愈说道:「 ”佛死到现在,算来已经一千年了。法门寺供的手指骨真要是佛的,也不过一节久远的朽骨。死人的骨肉,凶险而又肮脏,应该入士为安,怎可以长久留在人世间?孔子说对于鬼神要敬而远之。如今让那不吉利的脏东西大摇大摆地进入皇宫禁地,满朝文武没一个出来说句实话,实在令臣痛心。请陛下把这朽骨由臣拿去,放在火上烧掉或丢进水里冲掉,省得有人借着它欺世惑众,遗患后代。佛要真有灵验,会降灾祸,就让我一个人来受它好了!” 韩愈的出发点自然是好的,但是他说话实在是太直率了,他的这篇奏疏可以说是一个强烈的震撼弹,但凡宪宗要点脸有点自尊心,都受不了这篇文章,更何况他是个皇帝。因此,唐宪宗看到奏疏后气得大发雷霆,认为韩愈是在诅咒自己早死,大喊着一定要杀了韩愈。裴度等几位大臣立即站出来替韩愈求情,裴度说:「 ”韩愈一向都是这个性格,说话不知轻重,冒犯陛下,应该加罪,但他不是怀着一颗忠心,是说不出那些话来的,怎可以杀他?” 唐宪宗听完后说道:「 ”韩愈说我奉侍佛教太过分,还可以容忍;他甚至说东汉以后,奉侍佛教的皇帝都是短命的,怎么能说这荒唐的话呢?韩愈作为人臣,竟然狂妄到这个程度,怎么能赦免呢?”其实唐宪宗对韩愈也比较了解,知道他的性格,怒气也就慢慢消了,在裴度等人求情下,于是就顺水推舟,免了韩愈死,贬他到东南八千里外的潮州去做刺史。 韩愈被皇帝差来的太监连夜赶出京城。他一路东行,来到蓝田关时,碰到一场大雪,行路断绝。这时,正好他的侄孙韩湘赶来送行,他万分感慨,于是就写下了那首流传千古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也许是韩愈的奏疏一语成谶,唐宪宗在元和十四年(819年)正月迎佛骨,可仅仅过了一年,就在元和十五年(820年)正月突然暴死。唐宪宗信仙好佛、奉迎佛骨,可最终那佛骨却没有能够让他长命百岁,不得不说是一个讽刺。相关参考
两汉之际,佛教传到中国,开始只在少数百姓中流传。汉亡以后,魏晋南北朝混乱时期,佛教得到广泛流传。中唐时代,是佛教鼎盛时期,与中国本土的道教、儒学并称"三教",互相争立,形成鼎足之势。佛教盛行后,数量庞
没被任用而结怨韩愈带头反对永贞革新,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王叔文主政后,没有起用他,直到那年夏秋宪宗继位时,才把他转任为江陵府法曹参军。韩愈为此痛恨王叔文,并迁怒于柳宗元﹑刘禹锡,把自己遭贬阳山令归罪于...
没被任用而结怨韩愈带头反对永贞革新,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王叔文主政后,没有起用他,直到那年夏秋宪宗继位时,才把他转任为江陵府法曹参军。韩愈为此痛恨王叔文,并迁怒于柳宗元﹑刘禹锡,把自己遭贬阳山令归罪于...
没被任用而结怨韩愈带头反对永贞革新,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王叔文主政后,没有起用他,直到那年夏秋宪宗继位时,才把他转任为江陵府法曹参军。韩愈为此痛恨王叔文,并迁怒于柳宗元﹑刘禹锡,把自己遭贬阳山令归罪于...
没被任用而结怨韩愈带头反对永贞革新,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王叔文主政后,没有起用他,直到那年夏秋宪宗继位时,才把他转任为江陵府法曹参军。韩愈为此痛恨王叔文,并迁怒于柳宗元﹑刘禹锡,把自己遭贬阳山令归罪于...
没被任用而结怨韩愈带头反对永贞革新,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王叔文主政后,没有起用他,直到那年夏秋宪宗继位时,才把他转任为江陵府法曹参军。韩愈为此痛恨王叔文,并迁怒于柳宗元﹑刘禹锡,把自己遭贬阳山令归罪于...
唐武宗会昌(841~846)年间之排佛事件。世称会昌法难。 元和十四年(819),唐宪宗敕迎佛骨(即所谓舍利)于凤翔法门寺。先在宫中供养三天,然后送京城各寺,供僧俗礼敬,从而再次掀起全国性的宗教
唐宋八大家各有哪些代表作品?韩愈诗文作品《原道》《论佛骨表》《原性》《原毁》《师说》《进学解》等。其他作品杂文有《杂说》、《获麟解》以及著名的《祭十二郎文》。柳宗元诗文作品寓言故事,《黔之驴》、《永某
韩愈贬职:被苏轼称为“文起八代之衰”、“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的韩愈,生活在安史之乱后由盛转衰的中唐。韩愈未出生,李白已去世,韩愈生两年,杜甫离开人世。孟郊稍大于韩愈,白居易、元稹、柳宗元、刘禹锡都是韩...
韩愈贬职:被苏轼称为“文起八代之衰”、“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的韩愈,生活在安史之乱后由盛转衰的中唐。韩愈未出生,李白已去世,韩愈生两年,杜甫离开人世。孟郊稍大于韩愈,白居易、元稹、柳宗元、刘禹锡都是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