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7 顾炎武著书立说
Posted 顾炎武
篇首语: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257 顾炎武著书立说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257 顾炎武著书立说
目从平定三藩之乱以后,清王朝在中国的统治稳定下来了。但是,还有一点叫康熙帝不大放心,这就是怕有些明朝留下来的文人心里不服。于是,他采用一个办法开“博学鸿词科”,命令各地官员和朝廷大臣,把有学问的文人推荐给朝廷,马上封他做官。这一招果然很灵,不少全国著名的学者、文人应召到京城,做起官来了。但是也有一些学者认为,他们是明朝的臣民,到清朝做官是丧失气节的事。他们宁愿冒杀头的危险,也不肯应召。其中有一个是著名的思想家顾炎武,有人想推荐他应博学鸿词科,他写信回答说:“我这个七十岁的老翁还巴望个什么?欠缺的就是一死,如果一定要逼我应召,我只能一死了事。”
顾炎武是江苏昆山人,出身江南大族,他的祖父是个很有见识的人,认为读书一定要研究实际。顾炎武受祖父影响,从小喜欢读《资治通鉴》、《史记》和孙吴兵法等书,十分关心时事。后来参加科举,没有考中,就干脆下决心放弃科举,通读历代历史典籍,研究全国各地的地方志和历代名人奏章,开始编写一本重要的历史地理著作《天下郡国利病书》。
正当他用心治学的时候,明朝灭亡,清兵南下,江南各地人民都组织抗清斗争,顾炎武和他的两位好友也参加了保卫昆山的战斗。昆山军民跟清军激战二十一天后,因为兵力悬殊,终于失败。昆山城陷落的时候,顾炎武的生母被清兵斫断了右臂:抚养他成长的婶母(也是他的继母),听到清兵攻破常熟,就绝食自杀,临死时嘱咐顾炎武说:“我虽然是个女子,以身殉国也是理所应当的。希望你不要做清朝的臣子,我死后也可以团上眼睛了。”
顾炎武痛哭一场,葬了他的继母,离开了他的家乡。他想渡海去投奔鲁王,还没有去成,鲁王政权已经覆灭了。顾炎武隐姓改名,在长江南北一带奔走,想组织一支抗清义军,但毕竟势孤力单,没能成功。
当时,沿海和太湖一带还有零星的抗清活动,清朝官府防备很严,发现有什么抗清嫌疑的人,就要加上“通海”的罪名,打进监狱。昆山有个官僚地主叶方恒,想吞没顾炎武家的田地,买通顾家的仆人,诬告顾炎武通海。叶方恒还把顾炎武抓起来,私设公堂,逼他自杀。
顾炎武一些朋友为了搭救他,去找在清朝做官的钱谦益帮忙。钱谦益本来是南明弘光政权的礼部尚书,又是个出名的文学家,清兵下江南的时候,他投降了清朝,名声不好。钱谦益表示,只要顾炎武承认是他的学生,他愿意保顾炎武出狱。那位朋友知道顾炎武不肯那样做,就自作主张,假造了一张顾炎武的名帖,送给钱谦益求助。
这件事让顾炎武知道了,直怪那朋友多事,非要把名帖讨还不可。朋友不肯讨还,他索性在大街上贴告白,声明那张名帖是假的,弄得钱谦益十分尴尬。
经过朋友们的奔走,顾炎武才被释放出来。叶方恒还不肯罢休,派人追踪他。有一天,顾炎武在南京太平门外经过,遭到暴徒袭击,头部受了重伤,幸亏有好心人救护,才脱离危险。顾炎武知道,在江南他是呆不下去了,决心到北方去游历。
顾炎武到北方去,一来想考察各地的地理形势,风俗民情;二来也想找机会结交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进行抗清活动。他在那长途跋涉的艰苦环境里,并没有放弃学术研究。一路上,他用两匹马、四匹骡子,驮着他的书箱。遇到关塞险要的地方,他就访问当地的退伍老兵,了解那里的风土人情,如果跟他在书本上读到的不一样,就拿出书本核对,这样他的知识就更丰富了。
顾炎武从四十五岁起,用了二十多年时间,在山东、山西、河北、江南来回奔走,每年差不多有一半时间住在旅店里。他还曾经和朋友一起,在雁北开垦荒地。到了晚年,才在陕西华阴定居下来。
顾炎武从小读书有个习惯,有一点心得就记下来,后来如果发现错误,又随时修改;发现跟古人议论重复的,就删掉。这样日积月累,再加上他从调查访问得到的材料,编成一本涉及政治、经济、史地、文艺等内容极其广泛的书,叫做《日知录》。这书被公认为极有学术价值的著作。在《日知录》里,他写了一段精辟的话,他认为社会的道德风气败坏,就是亡天下,为了保天下不亡,每一个地位低微的普通人,都应负起责任(原文是‘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名言就是这样来的)。
跟顾炎武同时代的思想家,还有王夫之、黄宗羲,都是参加过抗清斗争,始终不愿应召到清朝做官的。他们在学术上都有很大成就,历史上把他们合称为清初三先生。
顾炎武
顾炎武的思想 顾炎武为什么反对清朝统治?
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是明末清初三位非常著名的思想家,他们对明朝程朱理学进行批判,在程朱理学衰退之时,开启了清朝思想界的新出路。
就顾炎武个人的思想而言,最重要的在于两点:一、对程朱理学的批判;二、对君权至高无上的质疑。
一、对程朱理学的批判
对程朱理学进行批判,顾炎武不是第一个人,同样也不是最后一个人。不过因为顾炎武当初所处的时代比较特别,明末清初,明朝灭亡,清朝入关,满族统治汉人。所以顾炎武对理学的批判,还将明朝的灭亡联系起来。他认为明朝的灭亡,与明朝理学空谈主义,导致误国有脱不开的关系。他对此深恶痛绝,强烈谴责“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覆,宗社丘墟。”赞同“近世喜言心学,舍全章本旨而独论人心道心,甚者单摭道心二字而直谓心即是道,盖陷于禅学而不自知,其去尧舜禹授天下本旨远矣。”的言论。
相比较理学的空想主义,顾炎武倡导经世致用之学,主张朴实归纳的考据方法。他的主张最终获得了成功,有清朝“开国儒师”、“清学开山”始祖之称的顾炎武,最后凭借他在众多学术领域的成功,最终宣告了晚明空疏学风的终结,开启了一代朴实学风的先路。
二、对君权至高无上的质疑
“善为国者,藏之于民”,这是顾炎武非常重要的一个观点。这句话已经可以看出,顾炎武已经开始质疑君权,强调了百姓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具有早期民主启蒙思想色彩的“众治”的主张。在《日知录》卷十三《正始》明确提出:“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顾炎武与黄宗羲等人以明朝遗民自称,特别是顾炎武长期以来都在开展反清活动。顾炎武这种崇高的民族气节,早在他幼年之时就已经长成。
顾炎武幼时被过继给早逝无子的伯父,后来跟随寡母王氏生活。王氏辛辛苦苦将其抚养长大,自幼就以岳飞、文天祥、方孝孺等人为例教导,培养了顾炎武的爱国精神和崇高的民族气节。
清军入关之后,顾炎武进行了一系列的反清活动。后来江南失守,王氏绝食殉国,临终之前说:“我虽妇人,身受国恩,与国俱亡,义也。汝无为异国臣子,无负世世国恩,无忘先祖遗训,则吾可以瞑于地下。”有这样一位爱国的母亲,顾炎武能够坚持抗击清王朝也是可以解释的。
除此之外,但凡受到儒家忠君爱国思想教育的读书人,又有几个人会轻易背叛旧朝,臣服在清王朝的统治之下呢?更不用说,清王朝还做下了“扬州十日”的惨案。顾炎武作为一位热血爱国的读书人,自然不甘愿清朝统治者凌驾在汉人之上。
清军在扬州进行了长达十日的大屠杀,消息传来,凡是有良心的汉人无不对清军痛恨有加。顾炎武还曾经写诗,表达了自己对这次事件的刻骨铭心。
“十载江南事已非,与君辛苦各生归。愁看京口三军溃,痛说扬州十日围。”,所以说顾炎武抗击清朝是正常的,反而是那些轻易就投降清朝的人,漠视同胞被杀,甚至甘为屠夫的人才引人质问。
相关参考
终生顾炎武抗清
,, 顾炎武(1613年7月15日—1682年2月15日),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人,著名思想家、史学家、语言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本名绛,字忠清;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
第一节早岁行记> 顾炎武,名绛,一度更名继绅,字忠清,一字宁人。明亡后,改名炎武,以表示对南宋爱国志士王炎午的仰慕。在流亡生活中,曾使用过蒋山佣、顾圭年的名字,学者称为亭林先生。他是江苏昆山人,生于
每当想起「”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名言,就想起清初三大思想家之一的顾炎武。顾炎武被称作是清朝开国儒师、清学开山始祖,是著名经学家、史地学家、音韵学家。他学识渊博,在经学、史学、音韵、小学、金石考古、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自古以来便存在“恶奴欺主、强仆犯上”的事,清朝顺治年间,在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大儒顾炎武家也出了一名类似于“何天带”的仆人,给他带来许多麻烦与痛苦,导致他被迫背井离
明万历四十一年,江东顾氏家族的顾同应夫人何氏生下一个孩子,取名顾绛。江东顾氏是当地世族,文风极盛。晚明时,文人结社风气盛行,顾绛也加入「”复社”,主张兴复古学,痛斥八股,认为八股对文化的摧残不亚于焚书
“黄培诗案”牵连到了大思想家顾炎武,惊动了康熙皇帝,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季我努学社整理出版中国近代史料,传播历史知识有清一代发生过不少大案要案,其中“文字狱”这个类别尤为引人注目,“黄培诗案”即是其中的一个代表性案件,案情曲折复杂,最后甚至牵连到了大思想家顾炎武,惊动了康
本文原载于《百家讲坛》红版,2009年第9期,原题为:“年薪32万元:明朝官员的工资真的很低吗?”明末清初的著名思想家顾炎武曾经感叹“自古百官俸禄之薄,未有如此者”。顾炎武的这一观点影响很大,后世几乎
>顾炎武> 顾炎武(1613-1682)名绛,字宁人,号亭林,江苏昆山人。杰出的思想家和著名的诗人。少年时参加“复社”反宦官权贵斗争。清兵南下后,参加昆山、嘉定一带人民的抗清斗争。入清不仕。治经重考
顾炎武(1613年―1682年),姑苏府昆山人,有名思惟家、史学家、说话学家、书法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在书法上,顾炎武是董其昌的入室学生,走董派路线。其书法融合了碑本,笔致秀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