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政府发行金圆券夭折始末
Posted 金圆券
篇首语:日日行,不怕千万里;时时学,不怕千万卷。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国民党政府发行金圆券夭折始末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国民党政府发行金圆券夭折始末
上世纪四十年代末期,国民党政府为挽救日益恶化的经济危机,于1948年8月在全国实行币制改革,强行收缴金银外币,发行新货币金圆券。受命于“危难”之时,
欲替党国“补天”
王云五是今天大多数人都非常陌生的历史人物,然而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他却是一个有较大影响力的著名社会贤达,也是金圆券币制改革策划和推行的始作俑者。
抗战结束不久,蒋介石不顾全国人民休养生息的民意,很快就穷兵黩武发动了对中共解放区的全面内战。然而这场不义之战消耗了大量的金钱与物资,致使生产萎缩,物资匮乏,整个财政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无奈之下,国民党政府只得自己想办法“挖潜”补洞。1948年5月,经翁文灏等人推荐和蒋介石首肯,王云五以“社会贤达”身份出任国民党政府实行“宪政”后的第一届行政院财政部长。
王云五上任伊始,面对通货膨胀不断加剧的经济形势,决心抱着“替党国补天”的思想,在全国进行新的币制改革,取消流通已久的法币,改为发行新货币――金圆券。经过精心准备,他亲自秘密起草了一份《改革币制平抑物价平衡国内及国际收支的联合方案》。
王云五的“补天”发明使早已焦头烂额的蒋介石喜出望外,他在审核报告后认为:“王云五所拟金圆券方案,设法挽救财政,收集金银、外币,管制物价,都是必要的措施。”8月19日,蒋介石亲自主持召开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专题研究币制改革相关问题,并破例邀请不是国民党员的王云五到会做币改方案的说明。当晚,蒋介石以总统名义发布《财政经济紧急处分令》,明令在全国取消法币实行金圆券币制,限期兑换人民所有之黄金白银、银币及外国币券,逾期任何人不得持有。
强制推行币改,
上海“闹剧”四起
8月20日,王云天以国民政府财政部长身份在南京举行中外记者招待会,正式向外界公布实行金圆券币制改革。
金圆券发行之初,普通老百姓在“违者没收”或被投入监牢的高压下,只好将所存金银外币向银行兑换金圆券,而深知国民党政府经济危机底细的工商、金融大资本家就没那么乖顺了,谁也不会把自己的财富白白送进国民党政府的狮子口里,便想方设法保住手中的金银外汇不愿兑换。于是,蒋介石在9月6日国民党中央党部扩大纪念周上威逼他们必须马上改变观望态度。会议一结束,他马上委派长子蒋经国为上海经济管制特派员亲临督阵,以铁的手腕确保币改顺利进行。
蒋经国为打好上海币制改革这一仗,一上任就召见上海经济界的李馥荪、周化民、钱新之、戴铭礼等头面人物,胁迫其申报金银外币的存量,限时送交中央银行。为杀鸡儆猴,蒋经国还把有孙科做后台进行金融投机的上海林王公司经理王春哲以“囤积居奇”的罪名枪毙,并将申新纺织总经理荣鸿元、美丰证券总经理韦伯祥、中国水泥公司常务董事胡国梁等人以私逃外汇窝藏黄金罪名逮捕入狱。消息传开,整个上海经济界大为震动,不得不按蒋经国的要求就范。
就在金圆券刚刚强制推行之时,王云五的财政部却突然爆出了币改泄密丑闻,于是有人闻讯便赶紧抛股套汇。此事顿时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币改泄密一案使蒋介石大为恼火,他深恐此案会使金圆券信誉扫地,便急令国民党监察院火速派人去上海协助蒋经国查明真相。在老蒋的催逼下,蒋经国组织专案组很快就查出了此案系蒋介石的旧友、上海青帮头子杜月笙公子杜维屏的鸿兴证券所为。9月2日,上海警备司令部正式逮捕了杜维屏以及巨额股票抛售套汇人李国兰、杨淑瑶,他们交代是受李国兰的丈夫时任财政部秘书陶启明等人指使干的。陶启明很快被逮捕归案,并供出是顶头上司即财政部主任秘书徐百济透露的。为平息舆论,蒋介石除了处分徐百济等人,还将难逃干系的王云五明令给予处分。这位“币改功臣”出师未捷先失蹄,此时只好自认“倒霉”了。
币改彻底失败,
王云五转眼成“党国罪人”
币改法案公布后,蒋介石于21日发布命令,向华北、华中、华东、华南和西北全国各大区分别派出政府大员进行督导,通过铁腕高压手段,迫使国统区人民将自己所有的金银外币送交国民党中央银行兑换成金圆券。到9月底,国民党政府在全国各地收兑金银外币即达1.6亿美元。为加大收兑力度,9月30日,国民党政府又决定将全国黄金美钞的兑换期限再延长一个月,银元兑换期限延长两个月。
币制改革如狂飙一样肆虐整个国统区。金圆券发行仅15天,汉口、重庆和广州的物价就分别上涨了21%、40%和83%。金圆券出现的危机使整个国统区出现了存款挤兑和物资抢购狂潮,导致当时中央、中国、交通三大银行从早到晚挤满了人,各米店面铺十店九空,许多地方不得不靠军警维持市面秩序。11月10日,南京爆发大规模抢米风潮,国民党政府不得不宣布实行“首都戒严令”。为挽救危机,国民党政府急忙于11月11日颁布《修正金圆券发行办法》、《修正人民所有金银、外币处理办法》,但对缓和局势无济于事,反而在全国引发更大规模的金融挤兑和物资抢购狂潮。
随后全国物价如同脱缰的野马,到1949年4月,上海地区竟上涨了6.3万倍。抗战前1937年4月能买3733石米的钱到此时只能买一粒米,广东一家造纸厂一次竟买进800箱票面100―2000元大面值钞票充当造纸原料。金圆券发行10个月的暴跌速度已远远超过法币发行14年的贬值速度。这一荒唐的币制改革,成为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的最黑暗时期,它导致无数老百姓拿着―堆的废纸等死,老百姓痛骂国民党是地地道道的“刮民党”。这是王云五在币制改革初期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的。
王云五的金圆券币制改革出台仅仅10个月就宣告彻底失败。它非但没有挽救蒋介石失败的命运,反而加速了国民党经济的全面崩溃和在大陆政权的垮台。王云五也转眼间变成了“党国罪人”,被迫于11月16日引咎辞职。但蒋介石却利用币制改革闹剧搜刮了2亿美元的金银外汇,这为他以后统治台湾在经济发展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就此而言,王云五可谓“功不可没”。
始末国民党夭折
1948年金圆券改革,民国金融史上最大的骗局
70年前的今天,1948年8月19日,蒋介石令国民政府颁布《财政经济紧急处分令》,发行金圆券,实行空前的通货膨胀,使通货增加了11倍,把最大票面额提高到60倍。
在国民党历史上,曾经有过两次货币制度改革,一次是1935年的“法币改革”,一次是1948年的“金圆券改革”。虽然都是国民党政府为了维护统治所进行的,但是两者区别很大,前者是出于国民党阶级的上升阶段,有推动历史发展的一面,客观上适应了商品经济,起到统一货币,发展经济的作用。后者完全相反,他是在国民党崩溃前夕进行的,发挥的是阻碍历史进步的作用,这次实际上也可以看做蒋家王朝统治崩盘的先声。
1948年国民党当局决定发行“金圆券”,一个突出的考虑就是解决财政困难。据与会者后来的回忆,当年8月的一天,蒋介石召集紧急会议,讨论发行“金圆券”问题。当时的财政部长王云五认为,财政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要求改革币制,发行“金圆券”。与会的大多数委员则表示,如无实体经济或硬通货作为基础支撑,光在票面上改革,并不能解决财政危机。但蒋介石最后发话:“目前财政上的困难,王部长已作了报告,这次改革币制,已同外国朋友商量好了。”然后站起来,双手徐徐托起说:“大家起立,表示表示赞成。”
国名政府的初衷是好的,可是,如果再看货币改革的内容,则不难看出,“金圆券改革”其实就是一个大骗局,是国民党反动派逃离大陆钱对人民进行最后一次财政大掠夺。金圆券改革的主要内容是:
以金圆券代替法币,法币必须在当年11月20日前兑换为金圆券,金圆券1元折合法币300万元;
禁止黄金、白银和外币的流通、买卖或持有,所有个人和法人拥有的黄金白银和外币,应当于9月30日前兑换为金圆券,违抗者一律没收并严惩;严格控制物价,以当年8月19日价格为准,不得议价;
实施仓库检查并登记,从严处理囤货者。
于是,当“金圆券”出笼后,很快,没有任何支撑的“金圆券”暴跌,一捆“金圆券”换不回相同重量的大米,上海等地不少商家干脆拒收这种没有任何信用的纸币,国统区内经济秩序一片混乱。
实际上,这不是国民政府第一次以财政困难为由进行币制改革。1935年,国民政府决定发行纸币即法币并回收与禁用银元,此举也是为了解决当时的财政困难,结果同样导致纸币过量发行,至抗战结束,法币贬值数千倍。
《巴蜀述闻》里曾记载了一个故事,把国民政府几次发行纸币失信状况体现得淋漓尽致。
1930年四川宜宾县为修建自来水厂筹集银元13万余,后工程因故未上马,银元以自来水工程专款名义存入银行。1935年,国民政府改革币制,以法币回收银元并禁用银元,按当时兑换,13万银元换成了200万法币再存入银行,孰料法币自抗战以来一路贬值,通币无限膨胀。至1948年国民政府再度进行币制改革发行“金圆券”,规定“以金圆券一元折合法币三百万元比价回收法币”,此时当年用13万银元换回的两百多万法币连本带息只换回了不到一元“金圆券”。而随着“金圆券”暴跌,1949年6月,国民政府宣布停止金圆券,“以银元一元折合金圆券5亿元的比率回收金圆券。”算是回到“银本位”,但此时,宜宾当年的13万银元自来水专款在兑换成两百万法币、再“兑换”成一元金圆券后,现在彻底化为乌有。
最不可原谅的是,在几次币制改革中,老百姓财富一再缩水,但掌管国民政府金融系统的腐败高官却火中取栗,发国难财。据原国民政府秘书长陈诚的一名下属回忆,1939年春,为挽救日益低迷的法币之命运,以孔祥熙为首的国民政府财政部出台新规,决定切断法币与一切外币之间的联系,严禁法币兑换外币。但在此规定出台之前几天,他自己及其家庭与亲信,都大量紧急购进外汇。当时,为拉拢讨好国民政府秘书长陈诚,孔让其夫人宋蔼龄打电话给陈诚夫人,拉其入股做外汇生意。陈诚闻之大怒,吩咐此手下:“给委座写封信,就说党内党外对我财政当局表不满,居然要拉我老婆做外汇生意了。”手下起草好这封信后,陈诚亲笔书呈蒋介石,可惜蒋却将信转给了孔本人,此事不了了之。
是年,正好全国经济学年会在重庆北碚召开,讨论的就是“战时物价问题”。《豫章史撷》记载了时任经济学年会会长的马寅初先生当场对孔氏发难的一幕。
马老在开幕式发言时讥讽说:“我们经济学会有点会金,朋友们劝我应该把这些钱换成外汇,以免贬值。我回答说,我们绝对不做这种缺德事。可是有的当权者,他们决定切断法币与英镑联系,使法币成为不能兑换的纸币的前几天,却密令他们的心腹,大量购进外汇,这一下他们发了横财,他们子子孙孙的金棺材都准备好了,可是人民总有一天要和他们算账的!”当时财政部长孔祥熙与财政部司长卫挺生就坐在前排。
国民党当年败走大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取消银本位后,一味把货币发行作为解决财政困难的手段,而不重视纸币本身的信用,最终在国民党统治的区域制造了当时世界上最严重的恶性通货膨胀,致使普通百姓手中本不多的财富一再缩水,从而失掉了统治的合法性。(北京青年报)
♦ 国民党五大王牌主力是如何成长壮大起来的?
♦ 国民党高层的最终结局:谁是最后一个去世的?
♦ 影视剧中,国民党人总爱说的“党国”是怎么回事?
长按右图识别二维码一键关注
相关参考
金圆券发行后迅速贬值,国民政府发行大面额金圆券。面额为50万元的金圆券(中华书局版)。1948年9月13日上海《新民报》晚刊第四版一篇标题为《蒋经国走出了办公厅》的文章,写小蒋初到上海“打虎”招待记者
70年前的今天,1948年8月19日,蒋介石令国民政府颁布《财政经济紧急处分令》,发行金圆券,实行空前的通货膨胀,使通货增加了11倍,把最大票面额提高到60倍。
调入上亿斤粮食,数千人收兑金圆券……一场经济战在北平解放后打响
刚刚进入北平城的人民政府,当务之急就是收拾国民党留下的经济烂摊子。多年内战加之国民党在北平施行的混乱的经济政策,让北平城社会经济濒临破产,粮油、煤炭、蔬菜等等人民生活必需品严重短缺,工厂停工、商业萧条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对日索赔始末向日本索取战争赔偿,是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外交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日本长达14年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和巨大的财产损失。据军事科学院研究统计:在日本侵华
1949年1月国民党军队乘火车撤离南京。二野大军徒步向湘西。南京总统府。敲响南京政府丧钟1949年1月上旬,中国人民解放军取得了淮海战役的全胜。这使得国民党当局京师震动,人心惶惶。1月19日,南京政府
1935年1月上中旬之际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于长征途中在贵州遵义首次也是唯一一次成功发行了苏维埃钞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并且留下了广为传播的“红军票”故事。 一 1934年10月据守中
廖仲恺1925年3月20日上午9点多钟,宽阔的羊城大道上,一辆汽车正朝着坐落在惠州会馆的国民党中央党部急驶。车内坐的是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工人部长,黄埔军校党代表兼广州国民政府财政部部长廖仲恺和国民党
1937年11月,国民政府宣布移驻重庆,为避战火而西行的沿海厂商,也纷纷随之来渝。图为重庆国民政府办公大楼。作者:谭洪安1938年1月25日,重庆城下半城望龙门附近的沙利文饭店,忽然来了十余位大多说着
梁士诒1922年北洋政府对逾亿元的盐余抵押借款进行整理,发行九六公债。九六公债从议起、发行到偿还均遇到困难,遭到非议,并先后造成两次影响很大的公债风潮。北洋时期这样一项重要的公债个案,体现了北洋政府时
影视剧中的南造云子1937年7月全国抗战爆发后,国民党最高军政当局曾出现过一系列重大泄密事件,不仅使国民党军队在作战上陷于十分被动的局面,就连身为国民党最高军事统帅的蒋介石也险些被日本间谍刺杀。经过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