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章上的一字之差

Posted 太平军

篇首语:知识才智是实践经验的总结。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奏章上的一字之差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奏章上的一字之差

2、李鸿章在辛丑条约上的签名,只有一字,一个字透露出他的无奈

奏章上的一字之差

公元1854年,清咸丰四年,太平军一路进攻势如破竹,湖南湖北接连告急。无奈之下,咸丰帝只得再次传旨曾国藩,要求湘军全面出战。
  在此之前,不管是八旗还是绿营等清朝正规军,都不是太平军的对手。领军前去镇压的将领有广西提督向荣、巡抚周天爵、广州副都统乌兰泰、钦差大臣陆建瀛等,均吃了大败仗。眼看湖南湖北接连告急,咸丰帝在京城坐立不安,所以,不得不再次传旨,恳求此前总是以“操练尚未准备稳妥,出战还需时日”为理由拒不出战的曾国藩。
  然而,当皇帝的圣旨还没有传达到衡州,曾国藩却已率领一万七千人的湘军启程,放弃形势危急的长沙,前赴湘潭。此前万般推诿的曾国藩,为什么这次表现得如此积极?原来,以前曾国藩一是想看绿营军的笑话,二是湘军组建不久,万事未妥,尚不宜出战。而这次,湘军已近两万人之众,且厉兵秣马已久,操练亦有多日,是时候该是自己露两手的时候了。
  曾国藩刚到湘潭不久,就接到所谓的可靠情报,说靖港一地太平军防备空虚。曾国藩大喜,遂决定率军偷袭靖港,以期此战告捷,振奋军心。
  是日,曾国藩亲率湘军战船40艘顺江而下,抵达上游白沙洲。当大队湘军水师直扑太平军营时,却发现居然是一个空城计。瞬时,曾国藩明白上当了。结果,只听一声炮响,芦苇荡中数百条太平军的渔船冲出,而湘军炮口距离太近,根本不能发挥半点作用。在随从的拼死掩护下,曾国藩率众撤退。
  撤退过程中,曾国藩想起起初岳州和宁乡的失利已让自己无颜,今朝靖港再度败北,一头扎进了水中欲自杀。若不是随从及时救了上来,怕是一命呜呼了。
  一年后,即公元1855年,咸丰五年,曾国藩湘军与太平军石达开于江西湖口再度交战。尽管战前曾国藩几度深思熟虑,最终还是大败于太平军手下。侥幸逃脱的曾国藩思往昔,想今日,是越想越羞愧,越羞愧就更感到难以见人。遂在逃跑途中,又一头扎进了水中自杀。结果,再度为随从所救。
  曾国藩回到南昌城,感到再也无颜面对他人。即使再有雄心东山再起,只怕咸丰帝也饶不了连番战败的自己。于是,曾国藩亲笔写下遗书,并欲拟一份奏章上报朝廷,希望能再争得一次机会。若朝廷答应,则再度和太平军决战。若朝廷不再信任自己,则遗书正好派上用场。曾国藩将奏章写好,交给了师爷马家鼎,其中有一句“臣军屡战屡北(败)”。马家鼎看到此处,内心一动,觉得“屡战屡北”词意颓唐,消极之至,遂私下里另拟一份,且修改了其中一字,将“战”和“北”的位置颠倒了一下,即成“屡北(败)屡战”。
  咸丰帝接到曾国藩奏章,本因连番败仗感到懊恼,脸上阴云未散。但当咸丰帝看到“屡败屡战”四字时,竞突然阴霾散去,称赞曾国藩虽连遭战败,但忠勇可嘉,其心不灭。于是,咸丰帝不仅没有严处曾国藩,反而更加予以重用。
  曾国藩得知,大喜过望。正巧当时,太平军发生内讧,曾国藩瞅准这个大好时机,利用对方的分化,与太平军转战数省,终将其一网歼灭。
  “屡战屡北”反映出心灰意冷、意志消沉的悲观情绪,而“屡北屡战”却是毫不气馁、百折不挠的坚强代言。若不是马家鼎貌似轻微的一点改动,怕是咸丰帝会弃曾国藩于一旁,永不再用,甚至严处重罚了。那样,曾国藩官场上再老谋深算,再处心积虑,只怕也会因为不能东山再起而永远背上“常败将军”的骂名了。果真如此,历史长河里的他,也会少了很多闪光的浪花。
  看来,曾国藩之所以能名垂青史,不能说与这一字之差没有关系了。
考研逃犯古代玄武门秦王春秋司马相如卓文君韩信经典

李鸿章在辛丑条约上的签名,只有一字,一个字透露出他的无奈

原标题:李鸿章在辛丑条约上的签名,只有一字,一个字透露出他的无奈

关于清末的统治很多人都想要吐槽,政府的腐朽,统治者的无能,导致当时国内混乱不堪,列强的不断入侵,中国的土地在一块块减少。李鸿章是一个争议很大的官员,他在很多治理上亲力亲为,为百姓的利益鞠躬尽瘁,但是因为清末的统治,他背负上了最差外交官的名号,他的每一场都几乎都是以“失败”告终,他几次签约,让中国丢失了大量的土地和金钱,所以百姓对他的意见很大。

但是大家却不知道他的处境有多艰难,在甲午战争失败后,他被派去山东督查黄河计划,此时的他已经75岁了,在山东将近半年完成任务,回到北京他再次被朝廷搁浅,不给他安排任务,但是也没有提出让他退休的意思。八个月后,因为广东一带的反清活动猖獗,需要有外交经验的官员坐镇,他这才被派去广东。

在1900年,洋人的肆虐威胁到了慈禧的政权,她向列强国家提出宣战,可是话刚出口慈禧就怂了,李鸿章多次被召回京城,可是他提出的先定内乱,再惩外敌的意见并没有得到慈禧的采纳,他对眼前的局面已经无力掌控了。很快列强进攻北京,而当初口出狂言的慈禧却选择了西逃,留下李鸿章面对这个残局,此时的他非常的纠结,他不想再继续看到慈禧的统治祸害中国,可是他为清朝付出了大半辈子的心血,这个时候叛变,不仅不会被人理解,还有被扣上叛贼的罪名。

在1900年的七月,他被任命为直隶总督,无奈之下踏上了一生的屈辱经历,在西方列强的逼迫下,慈禧再度传回消息,决定和谈,也就是同意签订屈辱条约,在决定签订条约的时候,他的内心比当时任何一个中国人都复杂,催使这个条约诞生的人从始至终都是慈禧一个人造成的,如今却要他来背锅,他为了缩减赔款和割地和外国进行激烈的谈判,但是慈禧只是希望这件事情快点结束,她不在乎条约的内容。

谈判就这样结束了,但是李鸿章却心存不满,于是在签订条约的时候,他没有在条约上签下李鸿章的大名,而是用了朝廷赐给他的爵位名字的开头一个字肃毅伯的“肃”,他极力的证明这件事并不是自己的意愿,是清朝在卖国。在九月初合约签订结束,在十月底他就因为胃血管破裂死亡,他最后也是含着冤屈去世的。

相关参考

一份奏章导致父子八人封侯

在古代,封侯这样天大的事有时候也很简单,关键看时机。只要在恰当的形势,恰当的时间,做了一件恰当的事,当权者一高兴,嘴唇一吧嗒,侯爵就像天上批量掉馅饼,哗哗的。居摄元年(6年)四月,王莽经过多年苦心经营

刘备领汉中王时给天子的奏章中,为何诸葛亮名列第五

在《三国志·先主传》中,记载建安二十四年(219年)秋,刘备集团撰写的《上刘备为汉中王》中,开头群臣名单原文如下(稍加符号处理):【平西将军,都亭侯】臣马超、【左将军长史,领镇军将军】臣许靖、【营司马

清末探花陈伯陶,一字之差,状元成探花

  今天,知道陈伯陶的人可能不多,但是暨南大学肯定是名闻天下。暨南大学的前身――暨南学堂,是他创办的,名字也是他起的,还以提学使身份,亲自制定办学章程。  他还有另一个身份――清末探花。他身上的奇闻逸

清朝士兵背上的锛兵锛和锛勇锛,一字之差,地位却如此悬殊

人人若是平时有看一些清朝的古装剧,细心注重的话,会发现他们的后背上经常会有兵和勇两个大字。其实如许的标记并非是诬捏,而是凭据汗青事实所具体的示意。那兵和勇字,两者之间有什么区别呢?其实兵和勇固然只是一

清朝士兵背上的锛兵锛和锛勇锛,一字之差,地位却如此悬殊

人人若是平时有看一些清朝的古装剧,细心注重的话,会发现他们的后背上经常会有兵和勇两个大字。其实如许的标记并非是诬捏,而是凭据汗青事实所具体的示意。那兵和勇字,两者之间有什么区别呢?其实兵和勇固然只是一

同樣都是杖責,杖刑和廷杖一字之差,到底有什么異同之處

杖刑和廷杖,這兩種刑罰聽起來好像都是用大棍子(杖)打人屁股,其實差別大了!簡單地說,就是一個是有法可依的處罰,另一個則是根據天子的心意隨意杖責大臣而已!所謂「”杖刑”,其最早成型於隋朝的《開皇律》。當

同樣都是杖責,杖刑和廷杖一字之差,到底有什么異同之處

杖刑和廷杖,這兩種刑罰聽起來好像都是用大棍子(杖)打人屁股,其實差別大了!簡單地說,就是一個是有法可依的處罰,另一個則是根據天子的心意隨意杖責大臣而已!所謂「”杖刑”,其最早成型於隋朝的《開皇律》。當

都是皇太后,却因一字之差,慈禧必须要给死去的慈安穿孝磕头

光绪七年(1881)三月十一日,孝贞太后(慈安太后)倏忽跨鹤西归。新闻一出,朝野哗然。本来,慈安素来身体健硕,反而是慈禧是个病秧子,这几天正病得厉害。所以从宫中传出凶信时,人人都误认为死的人是慈禧,当

都是皇太后,却因一字之差,慈禧必须要给死去的慈安穿孝磕头

光绪七年(1881)三月十一日,孝贞太后(慈安太后)倏忽跨鹤西归。新闻一出,朝野哗然。本来,慈安素来身体健硕,反而是慈禧是个病秧子,这几天正病得厉害。所以从宫中传出凶信时,人人都误认为死的人是慈禧,当

点石成金的一字之师

清代诗人沈德潜在《论诗》中说:「”诗到真处,一字不可易。”如果诗离「”真处”咫尺之遥,为达到「”真处”,务要一字之易,那就非易不可。更换一字,或纠正一个误读,使之更为完美,达到「”真处”,原诗、词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