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有休假制度吗

Posted 制度

篇首语:人生如同故事。重要的并不在有多长,而是在有多好。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有休假制度吗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中国古代有休假制度吗

2、历史上古代朝贡制度真的是赔本的买卖吗

中国古代有休假制度吗

  古代假期最早叫“休沐”,古代西汉时期就确立了休假制度,据《汉律》记载:“吏员五日一休沐。”
  所谓“休沐”就是沐浴和休息,即官员每五日当中可以放假一日。这个休沐大概相当于我们现在的星期六、星期天。除了常规休息,每年冬至、夏至也各放5天假。
  至于官员的丧假和探亲假,要根据远近定天数,遇到特殊假日也就是皇帝诞辰放假3天,这样算起来一年总共能休假73天。
  假期里大家可以擦洗、打扫卫生、走亲访友、游山玩水,这样的假期一直延续到隋唐。
  到唐朝永徽三年,国事繁忙,朝廷改“五日休沐”为“十日休沐”,也称为旬休,那时官员每十日休假1天,分为上中下旬各一天,又称作“浣”,从此假期又有了“浣”的称谓。
  据《问奇类林》记载:“俗以上浣、中浣、下浣,为上旬、中旬、下旬。”
  在唐朝除了这样的常规假,每年还有3个“黄金周”,每逢春季、冬至、清明各休7天,中秋、夏至分别休3天假,元宵节、中元节、孟兰盆节、端午节、重阳节、三伏天几乎每逢节气都要休假一天。
  在唐代,婚假、丧假、探亲假已十分完备。探亲假,父母在3000里以外者,每年有35天假(旅程除外),父母在500里以外者,每年有15天假。儿子行冠礼3天假,子女婚事有9天假,其他近亲的婚假为5天、3天、1天。5月份有15天的田假,9月份有15天备制寒衣假,病假最长不能超过100天,父母丧假,文官强行退职3年,武官为100天,授业老师去世有3天假。遇到特殊的日子也放假,比如皇帝的诞辰放假3天。这样算起来,假日超过了百天。
  这么多的假期是诗人的福音,如元稹的《寒食日》中写到“今年寒食好风流,此日一家同出游”,杜甫的《清明》中则有“著处繁花务是日,长沙千人万人出”的描述。
  宋代假期在唐代假期的基础上有所增加,宋代是中国历史上传统节日最多的朝代,不但开创了“天棋节”这样的新节日,而且是逢节必休,依然有“黄金周”如元旦、寒食、冬至各7天假,圣节、上元、中元、夏至、腊月各三天假,合计每年假期有一百二十多天。假期的增加成就了文人,如苏轼借着黄金周长假,留下许多千古绝句。
  到了元代大部分假期都被取消,元朝统治者认为生命在于运动,工作就是休息,全年假期只有16天。
  而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也是个工作狂,每年只有18天假期,元旦五日,冬至3日,元宵节10日。朱元璋过世后,增加了月假3天,加上原来的18天,每年休假有50天。
  明朝的休假制度与宋朝相比,休假的天数有了明显的变化。例假仍为每月3天,加上元旦、元宵、中元、冬至等节日共放假18天,每年休假则只有50多天,比宋朝少了将近一半。
  清朝的休假制度基本沿袭了明朝,但到了清末,休假制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鸦片战争后,受西方假日制度的影响,例假由原来的3天月假,变为了周日休假,这种制度一直沿袭至今。
中国古代制度

历史上古代朝贡制度真的是赔本的买卖吗

中国的朝贡体系现在多被视为赔本买卖。理由是朝贡国的供奉物品数量与天朝的回赐数量明显不成比例,而且是朝贡物品的经济价值远低于回赐物品。我们可以分析一下之后再做结论不迟。 「 ”厚往薄来”的朝贡体系 毫无疑问,古代中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东亚,乃至整个世界最优越的文明之一。在交通条件尚不足以梯山航海,跨越自然障碍的时代,古代中国人傲然四顾,发现周边的族群或政权无出我右者,于是对自己的文明产生了无比的自豪感。 在当时许多小国都抢着要和中国朝贡,就是因为这买卖太划算了,因为朝贡一事日本自己还打了一架,史称宁波争贡。 朱棣成为明成祖后,明朝朝贡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空前盛况,中外交往盛极一时,据《明史》记载明朝时来华朝贡的国家多达150多个,「 ”大明统一万方,天子文武圣神,以仁义礼乐君师亿兆,故凡华夏蛮貊,罔不尊亲。际天极地,举修职贡。自生民以来,未有如今日之盛者”。 因为明王朝的朝贡贸易带有很大的赏赐性质。又因为是「 ”外夷”的朝贡,所以身为「 ”上国”的明王朝,无论给价还是回赐往往超出「 ”贡品”价值的几倍甚至几十倍。 中国的金属、缎、绢、瓷器、茶叶、书籍,都是日本的生产、生活必需品,日本人需要中国财富。于是他们也开始认同这种「 ”甜头巨大”的朝贡。将朝贡看作是一种营利之机,甚至是重要的财政收入来源。 史料记载,每当载满明朝赏赐货物的朝贡船回国时,日本人就衣冠整齐聚在兵库港的岸边翘首西望。一个日本和尚在日记里得意洋洋的写道:「 ”船归朝,宣德钱到来。” 日本每派出一次进贡贸易船,回国后其总获利约在二十万贯左右。甚至是从明朝带来的铜钱本身,也是值钱的东西——日本国内无造币能力,国内长期使用的流通货币是中国的洪武、永乐、宣德铜钱。日本国内铜钱价甚高,一千文价值四两银子,从中国输入的铜钱,本身就可获利三、四倍。 朝贡体系对中国亏本吗? 首先我们要明白,贡品与回赐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行为。贡品与回赐,从经济角度来说,仅仅是一种象征性的贸易行为。从政治角度说,则是一种表达友好的象征方式。从始至终,朝贡物品都只是一种象征手段。朝贡体系的核心意义,不在于双方摆出了多少物品,而在于朝贡体系所构建的国家关系。 在朝贡体系中,并不指定具体的国家来做中央王朝,而是由最得各国认同、实力很强、交通也不算十分不便的国家来做。但是,东亚地区的朝贡体系,几乎历来都是由我国充当中央王朝,以至于「 ”中央王朝”几乎与「 ”中国”同意。 朝贡体系中,王朝的核心权力,不是拥有各藩属国的管辖权,而是拥有裁判权。各国之间的矛盾,王朝有权进行裁决;各国政权的合法性,王朝有权进行裁决。 争执不下,我来定夺;好坏正误,我来判断。这种权力,相当之大了。 而对应裁决权,为了维护权威,对于不服裁决的,天朝可以「 ”强制执行”。手段有很多,中国常用的手段,也是最可怕的手段,就是「 ”绝贡”。绝贡,就是拒绝对方朝贡,也就是排除出朝贡体系。 排除朝贡体系意味着什么?就相当于现在把你踢出了WTO不光天朝不跟你玩了,你周边的国家也不和来往,所有人在朝贡体系之内,只有你不在,这意味着什么?王朝对你的生死不负任何责任,可你却处于他的藩属国的包围之中!一头狼,拖着一大堆肉,孤零零走在荒野上。老虎表示它的死活我不管。你说荒野上的狼群狗群会怎么做?王朝不表态,你就已经脊梁骨发凉了;王朝谴责你一下,你就得深沟高垒全力抵抗所有邻国的频繁骚扰和入侵;王朝象征性出点兵,你就要面临邻国们兴奋到极点、充斥着掠夺目的的疯狂入侵。弄成这样,你都快亡国了,王朝都没怎么动弹。到最后,王朝真的出兵打你。你以疲惫之兵、残破之国,面临王朝精锐之师、充沛之力,胜算几何?闹出这么多事,就是因为你说了一句「 ”不服”。然而本来你什么事儿都没有,就是拿点土特产,象征性进贡一下。你不服?你再说一次? 二战后美国援助欧洲疯狂撒钱 马歇尔计划(The Marshall Plan),官方名称为欧洲复兴计划(European Recovery Program),是二战后美国对被战争破坏的西欧各国进行经济援助、协助重建的计划,对欧洲国家的发展和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该计划于1947年7月正式启动,并整整持续了4个财政年度之久。在这段时期内,西欧各国通过参加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总共接受了美国包括金融、技术、设备等各种形式的援助合计130亿美元。若考虑通货膨胀因素,那么这笔援助相当于2006年的1300亿美元。 马歇尔计划的影响一是加快了欧洲各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而后形成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用以对抗苏联 加大了美国对西欧的影响力,说白了这些钱可不是白撒的,你们得了好处就要听我的,做我的小弟,欧洲诸国拿来美国的好处还不以美国马首是瞻?这和中国当初的朝贡体系是不是很像? 古代中国只有「 ”天下”,没有「 ”世界”,而「 ”天下”则「 ”莫非王土”。所以,前来朝贡的在理论上都是皇帝的臣子,历代天朝从来不会公开承认朝贡的一方是与自己平等的国家。古代中国的「 ”天朝”架子还能有人买账,而在主权国家平等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的今天,「 ”万邦来朝”只能作为史书里的名词。

相关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