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惨无人道的人殉制度

Posted 后妃

篇首语:所谓的成熟、其实就是在不断看开狠多事情之后、更好的生活着。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上惨无人道的人殉制度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历史上惨无人道的人殉制度

2、秦始皇陵的兵馬俑,是人殉制度的另一種延續

历史上惨无人道的人殉制度

  明朝被选定的后妃们,大多数不仅要忍受寂寞的苦楚,还要面对更为残酷的现实―殉葬!每当皇帝驾崩,皇宫里就哭声一片,她们并不是在哀悼死去的皇帝,而是恐惧自己即将为已死的皇帝殉葬。
  皇帝一死,太监们便把那些没有生育子女的后妃,赶到一间小偏殿。地上放着一排小凳子,上面的横梁上悬着一条一条的白绫,这些是为后妃们上吊准备的。
  据《明朝小史》卷3记载,朱元璋死后“伺寝宫人尽数殉葬”,为他伺寝的40余名妃嫔全部陪葬于孝陵。其后,成祖的长陵也有从殉妃嫔30余人,仁宗的献陵有7名妃嫔陪葬,宣宗的景陵则由10名宫人“殉节从葬”。妃嫔殉葬时,其状甚惨。
  明成祖死后,宫人殉葬者30余人,全部逼其上吊自杀。为明宣宗生殉的10位宫妃中,有一人名郭爱,进宫不到一月,可能连皇帝的面还没见过,却要为刚刚死去的皇帝殉葬,自知死期后,满怀愁苦的她给我们留下了这样一首绝命诗:“修短有数兮,不足较也。生而如梦兮,死则觉也。先吾亲而归兮,惭予之失孝也。心凄凄而不能已兮,是则可悼也。就被迫作了殉葬人。”
  后妃们殉葬的方式主要是自缢、绝食,这在中国正史是很少记载。不过朝鲜《李朝实录》中却详细记载了给明成祖殉葬的嫔妃集体“自杀”的过程。
  明永乐二十二年十月戊午,三十余名被挑选出来殉葬宫女嫔妃先在殿外用餐,后被带到殿内,这个时候,宫女“哭声震殿阁”。殿内放了三十多张“小木床”,这些即将赴死的妃嫔被命令站到木床上去,她们的头顶上方是已经准备好自缢的绳子,“以头纳其中,遂去其床,皆雉颈而死。”
  在这三十多个人中,有两个是朝鲜进献的女子,一为宫女韩氏;一为崔氏,封号“美人”。临近自缢时刻,韩氏突然跪倒在地,向与她们“辞决”的明仁宗苦苦哀求,求仁宗放她回国赡养老母,可是仁宗不为所动,最终这两个朝鲜女子只能在异国他乡命归黄泉。
  韩氏临死时,向她的乳母道别,韩氏回头对她喊到:“娘,吾去!娘,吾去!”话还没说完,脚下的小木床就被抽掉。转瞬之间,三十多个女子就被活生生地吊死。
  这些殉葬的妃嫔死后,下一任皇帝多半会给她们及她们的亲戚一些好处。最常见的是追赠谥号,表彰其行。据《明史・后妃传》记载:“太祖崩,宫人多从死者。建文、永乐时,相继优恤。如张凤、李衡、赵福、张璧、汪宾诸家,皆世袭锦衣卫千百户,人谓之‘太祖朝天女户’。历成祖、仁、宣二宗皆然。”
  在明朝皇帝中,英宗朱祁镇并没有什么建树,反而一生都受制于人。他九岁登基,三十八岁去世,他经历了“土木之变”,被掳去做俘虏,后艰难归国复位。但是他在临终前,却下遗诏说:“用人殉葬,吾不忍也,此事宜自我止,后世勿复为。”这样,最终废止了惨无人道的人殉制度。
制度

秦始皇陵的兵馬俑,是人殉制度的另一種延續

秦兵馬俑的前身,是殘酷的人殉制度,為了讓那些「尊貴的人們」在死後仍然能夠得到侍奉,便催生了這一制度,奴隸社會的人殉制度,將奴隸的人權踩到了塵埃里,對於他們來說,有時候活著比死去更痛苦。後來,王朝更迭,社會意識形態發生了變化,統治者開始意識到人殉制度的不妥之處,便有了後來的人俑陪葬。
時代的變遷總是伴隨著新生與消亡。春秋戰國之際的社會變革促使葬俗發生了變化,漸漸開始出現以俑殉葬,即用陶俑、木俑等來代替人殉。「俑」的本意就是人殉,當人殉逐漸淡出人們的視野之後,「俑」便成了墓葬中陶塑、石雕、人像的專有名詞。秦兵馬俑就是以俑代人殉葬的典型,也是以俑代人殉葬的頂峰。
我們會在熒幕上看到很多關於秦始皇的故事,和他有關的歷史似乎是伴隨著血腥和敬畏的,他追求長生不老,這似乎是那個時代里皇帝的通病,或許是被「萬歲」迷住了眼睛,遮住了神智,明明是非常駭人聽聞的想法,卻因為他們至高無上的地位而無人能反抗,他們信奉天地,謀求長生。
可生老病死是自然規律,在那樣的年代裡,祈求長生更是痴心妄想,所以秦始皇最終還是死於沙丘。作為千古一帝,他是開創時代的中國第一個皇帝,喪葬禮儀和陪葬品自然是要配得上他的地位,因此對於秦始皇陵的規模大小,陪葬種類,古今的很多人都對充滿了好奇,而秦始皇陵也在人們的口口相傳中染上了神話的色彩。
秦始皇陵的建造長達39年,然而在前206年的時候就因為項羽攻入關中而遭遇了第一次也可能是最大一次的劫難。據史料記載,項羽攻入關中後,大規模破壞秦始皇陵,地面建築毀於一旦,並挖掘了帝陵,兵馬俑在這場浩劫中也損毀嚴重。
《 史記 卷八 高祖本紀第八》:「懷王約入秦無暴掠,項羽燒秦宮室,掘始皇帝冢,私收其財物,罪四。」
就目前考古所發現的兵馬俑坑來看,兵馬俑的製作非常用心。兵馬俑從身份上區分,主要有士兵與軍吏兩大類,軍吏又有低級、中級、高級之別。一般士兵不戴冠,而軍吏戴冠,普通軍吏的冠與將軍的冠又不相同,甚至鎧甲也有區別。其中的兵俑包括步兵、騎兵、車兵三類。根據實戰需要,不同兵種的武士裝備各異。
俑坑中最多的是武士俑,大部分手執青銅兵器,有弓、弩、箭鏃、鈹、矛、戈、殳、劍、彎刀和鉞,身穿甲片細密的鎧甲,胸前有綵線挽成的結穗。軍吏頭戴長冠,數量比武將多。秦俑的臉型、身材、表情、眉毛、眼睛和年齡都有不同之處。所以也有傳言說這些兵馬俑其實是真人所鑄。
1974年03月,臨潼縣驪山鎮西楊村農民,在陵東1.5千米的地方打井時,發現幾個破碎的用泥土燒制的與真人一樣大小的陶俑,經陝西省考古隊勘探和試掘,兵馬俑重見天日。1987年12月,秦始皇陵及兵馬俑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拋去殉葬文化的影響,這些兵馬俑也是中國古代雕塑史的一種進步,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蹟」、「人類古代精神文明的瑰寶」。
文章分享結束,歡迎評論留言。

相关参考

秦始皇陵的兵馬俑,是人殉制度的另一種延續

秦兵馬俑的前身,是殘酷的人殉制度,為了讓那些「尊貴的人們」在死後仍然能夠得到侍奉,便催生了這一制度,奴隸社會的人殉制度,將奴隸的人權踩到了塵埃里,對於他們來說,有時候活著比死去更痛苦。後來,王朝更迭,

历史上殉葬制度是怎样的

在儒教看来,人殉是一种极端冷酷野蛮的殡葬习俗,是一个任何遵循礼制的国家都不应所容忍的行为。然而事实上,自从周礼创制以来,人殉并没有随之消失,甚至是在儒教大行其道的时代中,人殉的习俗时常死灰复燃。那么,

历史上殉葬制度是怎样的

在儒教看来,人殉是一种极端冷酷野蛮的殡葬习俗,是一个任何遵循礼制的国家都不应所容忍的行为。然而事实上,自从周礼创制以来,人殉并没有随之消失,甚至是在儒教大行其道的时代中,人殉的习俗时常死灰复燃。那么,

人殉制度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人殉制度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要说完全没有任何记载,那也是不准确的说法。虽说在史料当中并没有详细的记载过人殉的制度,不过对于人殉的制度多少还是有提起一些,有一些

古代活人殉葬就罢了,为何有人要用水银灌童男童女陪葬

古代的人殉制度先了解一下。所谓人殉就是用活生生的人做为陪葬品直接埋葬在墓主人的墓室中,注意,是活生生的人,要么在人殉仪式前直接给人为的弄死,要么是放入陪葬坑内活埋,要么是直接在入葬前砍掉其头颅,这是一

古代活人殉葬就罢了,为何有人要用水银灌童男童女陪葬

古代的人殉制度先了解一下。所谓人殉就是用活生生的人做为陪葬品直接埋葬在墓主人的墓室中,注意,是活生生的人,要么在人殉仪式前直接给人为的弄死,要么是放入陪葬坑内活埋,要么是直接在入葬前砍掉其头颅,这是一

古代妃子殉葬的时候 是活埋还是先杀后埋

殉葬尤其是人殉这种制度,一直以来都是非常没有人性的一种制度,原本在我国战国时期就已经逐渐消失了,兵马俑就是以陶俑代替人进行殉葬的。但是在明朝时期,从朱元璋开始,又重新流行起了人殉的制度,他就要求他的妃

古代帝王是如何殺人的

中國自漢文帝之後,剕(砍腳)、劓(割鼻子)這樣特別殘忍的肉刑,逐漸被廢除了。即使還有閹割,但也被嚴格限制在一定的範圍內。後世的宦官,多半不是從刑徒中出。而人殉制度,在春秋末期,已經廢除,殉葬的人被陶俑

古代“人殉”:秦始皇死后后宫全部殉葬

人殉,简单地说就是以活人作为死者殉葬品的葬俗,以卑者殉尊者为常见。在中国古代帝王死后,人殉比较普遍,秦始皇嬴政死后,殉葬者数量惊人,大概创造了历史之最。但在汉朝以后,此恶俗慢慢消失了,至唐朝则已非常罕

此地有座豪宅,院内藏有300箱金条,墙上画有藏宝图,却无人找到

中国古代为了稳定西南地区的统治,在元代就出现了土司制度,直到明朝土司制度达到全盛时期。土司制度是皇帝寻找当地部族有权威的人,赐予他权力,来管辖这个地区。一个地区的土司相当于土皇帝,土司有着极高的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