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炎黄子孙的历史由来
Posted 诸侯
篇首语:我们这个世界,从不会给一个伤心的落伍者颁发奖牌。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揭秘炎黄子孙的历史由来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揭秘炎黄子孙的历史由来
得到黄帝族援助,攻杀蚩尤。黄帝姓公孙、号轩辕氏。后来炎黄两族在阪泉发生了三次大冲突。黄帝族打败了蚩尤族,正式定居中原地区。现在汉族自称炎黄子孙。中华民族历来自称“炎黄子孙”,所谓“炎黄”是指炎帝和黄帝。一般来说,称谓可以反映出辈份高低、先后顺序,例如“康乾盛世”。从论资排辈的角度看,并称“炎黄”,说明炎帝和黄帝地位相当,而“炎”在“黄”之前,说明炎帝的地位应在黄帝之上的。但是事实上,读过《史记》的人都应该记得,炎帝是被黄帝收服的,地位理应黄帝高于炎帝,那么为什么后世偏要称“炎黄”而不是“黄炎”呢?
原因是,从某一个时期,史学家们将炎帝与另一个更早的人物神农氏混为一人。
炎帝与神农氏是中国神话传说时代的人物,两人的关系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极为混乱。有些历史学家认为炎帝和神农氏是一人;另一些学者则认为二者是不同时期的人物,神农氏生活在母系氏族社会,炎帝则生活在父系氏族社会。两派人争论激烈,于是一些书籍中采取了模棱两可的措辞,如新版《辞海》对“神农氏”的注解是“一说神农氏即炎帝”,而对“炎帝”的注解是“一说炎帝即神农氏”。
那么,炎帝与神农氏是否是同一个人?如果不是同一个人,是何时被分为两人?又是为什么被分成两人呢?
西汉前两人不是一家
翻看史书会发现一个现象,即从先秦至西汉中叶的古籍对神农氏和炎帝都是分开叙述的,二人的事迹不同,时代也有先后。
神农氏大约在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之后,黄帝之前。他的主要事迹是教民农耕,尝百草治病,是原始农业和原始医药的发明者。《易・系辞下》中罗列了几个神话人物的顺序:包牺氏(即伏羲氏)――神农氏――黄帝、尧、舜。《庄子・盗跖》中说:“神农之世,……民知其母,不知其父,与麋鹿共处。”说明他生活在母系氏族社会。此外《战国策》《吕氏春秋》《左传》等比较靠谱的古籍中,也都没有把神农氏与炎帝扯到一起。
炎帝的活动年代约与黄帝同时,他是一个氏族部落的首领,与黄帝有亲属关系。炎帝先与黄帝部落发生过战争,后又与黄帝联合击败蚩尤。关于这一点,《国语》、《逸周书》等古籍中均有记载,其中也将炎帝称作“赤帝”,绝没有与神农扯上关系。
西汉中期的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中介绍黄帝时同时提到了神农氏和炎帝。该文开头写道:“轩辕(即黄帝)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随后,司马迁提到,诸侯中蚩尤最为残暴,谁都打不过他。后来炎帝准备攻打其他诸侯,诸侯打不过他,所以都归顺了轩辕。轩辕于是修德振兵,与炎帝大战于阪泉之野,并且打败了炎帝。后又与炎帝联手打败了蚩尤。随后,司马迁又写道:“而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是为黄帝。”在这段记载中,“神农氏世衰”、“神农氏弗能征”、“炎帝欲侵陵诸侯”、“战于阪泉之野”、“代神农氏”这些句子显然说明,神农氏和炎帝不是一个人,神农氏应该是早期的诸侯盟主,而黄帝、炎帝同为诸侯。《史记・封禅书》还引管仲的话,说“神农氏封泰山、禅云云;炎帝封泰山、禅云云。”如果二人系一人,根本没有必要分开说,可见,先秦时神农氏和炎帝是互不相干的两人。
东汉后,神农氏、炎帝关系突变
神农氏与炎帝是在东汉时期被突然合为一体的,此时一些学者在注解前人的史书时开始将神农氏与炎帝合并,如贾逵注《国语》时说:“炎帝,神农也。”高诱在注《淮南子・天文训》和《吕氏春秋》时说“炎帝即神农氏,是姜姓的祖先”。随后的魏晋时期此说开始流行。
神农氏与炎帝合二为一之初,就有一些学者提出反对意见,因而出现了争论。如三国时学者韦昭在注《国语・晋语四》时指出:“神农,三皇也,在黄帝前。黄帝灭炎帝,灭其子孙耳,明非神农可知也。”可是这样的反对意见在当时是受冷遇的少数派。
那么,历史记载和学者观点为什么会在两汉之交发生突变呢?
刘歆是“合二为一”的主创者
从文献资料来看,刘歆应该是将神农氏与炎帝合二为一的始作俑者。刘歆是西汉末年的皇族子孙,王莽新朝时曾任“国师”,撰有《七略》《世经》等书。刘歆的《世经》中称:“太昊帝,属于木德,因为发明了打猎捕鱼的工具,让世人能够打猎捕鱼,因此被天下人称为包牺氏(即伏羲氏)”;炎帝,以火德承袭包牺氏的木德,因为教民耕农,故天下号曰神农氏。这里,刘歆不仅把炎帝和神农氏合而为一,同时还把古史传说中的东夷族首领太昊与伏羲氏合二为一。
而后,班固在《汉书》中承袭刘歆的说法,并做了大力的宣传。《汉书・郊祀志》中称:“刘向父子以为……包牺氏始受木德,……自神农、黄帝,下历唐虞三代,而汉得火焉。”可见,伏羲、神农、黄帝这一套组合编排,是出于刘歆的精心策划。刘歆和班固都是在学术界深具影响力的人物,经过他们二人的宣传,炎、神为一人的说法遂在学术界普遍流行。
为什么篡改历史
刘歆为什么要将炎帝与神农氏合一呢?有学者认为,这是为了给王莽新朝代汉制造理论根据。
战国末年,邹衍创立了“五德终始”说,他用五行相胜的理论来解释历史上朝代兴替的原因。这种学说在此后的统治者中大行其道,例如秦始皇就认为自己是以“水德”代替周的“火德”。
邹衍的“五德终始”说是从黄帝开始的,依次是夏、商、周。如果按照他的排序,王莽是没有资格称帝的。因此,王莽篡权后,需要有一个有利于自己的“五德终始”,这个编制工作就落在刘歆身上。为了给王莽篡位造势,刘歆重新排列了古史系统,在黄帝和颛顼之间加入少昊,使战国时承认的“五帝”多出一帝,而黄帝则升为三皇之一。与此同时,又将秦王朝排挤出正序之列,这样推算下来,东汉为火德,为尧后,王莽为土德,为舜后,意在重演尧舜禅让的故事。
在排列三皇五帝时,刘歆遇到了一个问题。按照邹衍的排列,黄帝是土德,按照火生土的理论,黄帝的前面一帝应该是火德,而炎帝这个名字正与火德相符,用他很合适。但根据之前史书记载,炎帝与黄帝是同时代人,而且还是有血缘关系的兄弟,黄帝为兄,炎帝为弟。若把炎帝说成是黄帝的前辈总有些不合史实,难于服众。于是编制者把传说中黄帝之前的神农氏与炎帝合为一人,编造出一个“炎帝神农氏”。就这样,新“五德终始”说的黄帝前一帝出炉了。
身为东汉人的班固在修《汉书》时认为,刘歆的新“五德终始”说对东汉王朝是有利的,便把刘歆的《世经》加以转载,对其体系进行宣传,并在《古今人表》“上中仁人”栏中称:“少典,炎帝妃,生黄帝”,将黄帝与炎帝的兄弟关系变成了父子关系,这与《国语》中“少典生黄帝、炎帝”的记载大相径庭,显然是对上古历史的重大篡改。
刘歆和班固对上古历史的篡改,其影响巨大而深远。在先秦的古籍记载中提到黄、炎二帝时,总是黄帝在前,炎帝在后。如《国语・周语下》“皆黄、炎之后也”,《左传・昭公十七年》“昔黄帝氏……炎帝氏……”等等。但到刘歆、班固之后,黄、炎的关系发生了颠倒,先秦古籍中的“黄炎”变成了“炎黄”,而这一颠倒影响至今,直到现在我们仍习惯说“炎黄子孙”。
一句谎言让秦始皇修起万里长城
长城是世界建筑史上的杰作,被视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曾有人做过统计,修筑长城所用的砖石,如果用来修建一道厚1米、高5米的墙,这道墙足以环绕地球一周;而如果用来铺筑宽5米、厚35厘米的马路,则可以环绕地球三周以上。如此浩大伟岸的工程,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所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是无法估量的。
尽管秦始皇不是历史上修筑长城的第一人,也不是最后一人,但是长城与他有着不尽的渊源。“万里长城”的称号是在他手中成为事实的,而修建长城也是导致秦帝国灭亡的一个重要诱因。但令人啼笑皆非的是,两千多年前修筑长城的起因竟是因为一个方士的谎言。这听起来难免有些荒唐。
由来揭秘历史
揭秘清朝皇室子孙的取名“潜”原则
清朝的统治者出自东北的建州女真,早期的统治者努尔哈赤、皇太极汉化程度较低,虽然他们本人都会说汉话,熟读《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历史小说,但对中原文化的并没有深入了解。因此在他们对子孙的命名,并没有采用统一的规则,这可以从他们对儿子的命名中看出。如皇太极的名字应为“黄台吉”,台吉是蒙古语对部族首领的称呼。
1644年顺治帝定鼎北京,开始确立对全国的统治。顺治帝接受儒家教育,开始了清朝皇帝汉化的进程,后代名字的选取开始发生变化。顺治他一共有八子,分别为牛钮、福全、玄烨、皇四子(董鄂妃所生,未取名即夭折)、常宁、奇绶、隆禧、永干。从名字的意义上来看,大多数已经接近汉化。
1661年康熙帝即位,康熙在位61年,是一位汉化程度很深的帝王,他受汉族文化的影响,对子嗣后代的命名确定了以下的原则:首字相同;第二个字偏旁部首相同。康熙共有35子,列入宗谱的有24子,这24子名字的首字均为“胤”,第二个字的偏旁部首为“补衣旁”,如人们较为熟悉的皇长子胤、皇太子胤、皇三子胤祉、皇四子胤、皇八子胤、皇十三子胤祥等等。、、祉、、这些字虽然不常用,但在古汉语的释义中均有福禄美好的含义。
1722年胤继承皇位,是为雍正帝。即位之初,雍正帝下令所有兄弟的名字不得再用“胤”字,一律改为“允”,以此来避讳皇帝的名字。唯一怡亲王允祥因与雍正第关系非比寻常,在死后得到雍正的允许,采用“胤”字。雍正帝共有10子,其中只有6个写入玉牒。他们名字的首字为“弘”,第二个字含有“日”字,如弘晖、弘昀、弘时、弘历(繁体字为)、弘昼(近代书法家启功是其后人)、弘。
1735年乾隆帝即位,由于他本人并不讲究什么避讳,所以他的兄弟之名都保留了“弘”字。乾隆帝有17个儿子,其中有3个未命名即夭折。乾隆帝为诸子的首字取为“永”,第二个字均为“斜玉旁”(人们通常称它为王字旁,其实是错误的),如皇长子永璜、皇次子永琏、皇三子永璋、皇四子永、五阿哥永琪、皇六子永、皇七子永琮、皇八子永璇、皇十一子永、皇十二子永、皇十三子永、皇十四子永璐、皇十五子永琰、皇十七子永。
一次皇六子永画了一幅《岁朝图》献给乾隆的母亲,也就是自己的奶奶崇庆皇太后。乾隆帝十分高兴,在上面题写了“永绵奕载奉慈娱”几个字,意思是儿孙繁衍成长,长侍奉母亲膝下。此后,乾隆帝将“永、绵、奕、载”四个字摘出来,作为后代命名用字。
1796年乾隆帝退位,皇十五子永琰即位,是为嘉庆帝。通常皇帝的名字是天下都要避讳的,“永”字为常用字,为面引起不便,同时避免兄弟们改名,嘉庆帝将自己的名字改为“琰”。嘉庆帝有五个儿子,长子未命名即夭折,其他分别为绵宁(繁体字为)、绵恺、绵忻、绵愉。名字的第二个字均有偏旁部首“心”的因素。
1820年绵宁即位,是为道光帝。即位后的道光帝采取了和父亲一样的做法,将自己的名字改为“宁”。此时宗室子孙生息繁衍,乾隆帝所确定的“永、绵、奕、载”四个字已不够用,为此道光帝又增补了“溥、毓、恒、启”四字。道光帝共有九个儿子,第一字采取规定的“奕”字,第二个字原本采用“绞丝旁”,但长子奕纬、次子奕纲、三子奕继先后夭亡,于是道光帝从第四子开始改用“言字旁”,皇四子奕、皇五子奕、皇六子奕、皇七子奕、皇八子奕、皇九子奕。
1831年奕即位,是为咸丰帝,从他开始皇帝们不再改名。咸丰帝有两个个儿子,但只有一个存活,也就是慈禧所生的载淳。皇帝虽然子嗣不兴,但皇室却生息繁衍,咸丰又增续"焘、、增、祺"四字。1874年同治帝病死,慈溪一言定天下,将醇亲王奕的儿子载立为皇帝。“载”字辈第二个字的偏旁为“三点水”。如载沣、载涛、载漪等等。
1908年11月14日光绪帝急性中毒身亡,慈禧在死前做出了安排,立光绪帝的侄子、醇亲王载沣之子溥仪为帝。而“溥”字辈的第二个采用单人旁,如溥仪、溥杰(繁体字为)等。1912年清政府发布诏书,宣布退位,从此皇室成为平民。民国时期,溥仪虽然已经退位,但在遗老遗少心中还是具有极高的地位,至少算是个“族长”吧。于是溥仪又增补了十二个字,“敬、志、开、瑞、锡、英、源、盛、正、兆、懋、祥”。
补充一下清朝的字辈:胤、弘、永、绵、奕、载、溥、毓、恒、启、焘、、增、祺、敬、志、开、瑞、锡、英、源、盛、正、兆、懋、祥。通常来讲,胤字辈以礻为偏旁;弘字辈以日为偏旁;永字辈以斜玉旁为偏旁;绵字辈以竖心旁为偏旁;奕字辈以言为偏旁;载字辈以氵为偏旁;溥字辈以亻为偏旁;毓字辈以山为偏旁,但随着血缘的疏远,字辈的偏旁并非完全如此,如最近比较“火”的庆亲王奕,他本人以及子孙后代就没有采用上述原则。
最后总结一下,相比于明朝,清朝皇室的命名比较散乱。早期的统治者汉化程度低,取名比较随意。随着入主中原,皇帝们开始接受汉族中原文化,名字的选取有了一定的规律,但在具体命名,特别是名字中第二个字的偏旁部首没有做出一个比较准确的的规定。
相关参考
张飞的后代:张飞,三国时期蜀汉国名将,与二哥关羽一同有着军中万人敌的称号,张飞的一生对蜀汉国的贡献极大,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张飞以勇猛且鲁莽和嫉恶如仇而著称。接下来由小编来为大家说说张飞的
曾国藩的后代: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中国历史上晚清时期重臣,他是湘军的创建者和统帅者,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他也是洋务运动的发起者之一。接下来由小编来为大家说说成曾国藩的后代。曾国
揭秘:“斧声烛影”的由来,赵匡胤离奇死亡之谜?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小编一起看下去。探寻赵匡胤死亡之谜时,我们都要面对一个神奇的场景:在若隐若现、模糊不清的烛光下,我们看见了赵匡胤举起了斧头,并且挥舞不止
彭姓来源1、为祝融之后,以国为氏。相传陆终为古祝融之后,生有六子,三曰彭祖帝尧封彭祖于彭(今江苏徐州市),为大彭氏国。大彭氏国于商朝被灭后,子孙以国为氏,就是彭氏。彭祖原姓篯名铿。据说他年轻时做了一碗
清朝格格由来:现在电视节目中经常出现清宫剧,“格格”满天飞,“格格”原为满语的译音,译成汉语就是小姐,姐姐之意。清朝贵胄之家女儿的称谓,即妇人之爵名。格格,是满族和清朝对女性的一种称谓。作为正式称号使
试婚格格是干嘛的?关于清朝试婚制度大家肯能略有耳闻。下面就重点给大家介绍下试婚格格具体是干吗的?PS:试婚之仪是清宫特有的习俗,此举仅限于皇家公主下嫁,其他王公贵族禁行。清朝试婚制度发展:清朝皇室实行
关于万圣节由来的传说有许多版本,最普遍的认为,那是源于基督诞生前的古西欧国家,主要包括爱尔兰、苏格兰和威尔士,这几处的古西欧人叫德鲁伊特人。德鲁伊特的新年在十一月一日,新年前夜,德鲁伊特人让年轻人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康熙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康熙是康乾盛世的开端,他兢兢业业,政绩斐然,而且对子孙后代的教育也十分成功。雍正、乾隆,都是中国历史上很有作为的皇帝。康熙平素对子孙的教
长平公主,明思宗的次女,她身为末代公主,虽然没有什么过人之处,却不幸生活在国破家亡的时候,这样的悲惨身世被后人怜惜。当初李自成攻入北京城的时候,崇祯帝心灰意冷,对长平公主感叹道“你为什么要生在帝王家啊...
长平公主,明思宗的次女,她身为末代公主,虽然没有什么过人之处,却不幸生活在国破家亡的时候,这样的悲惨身世被后人怜惜。当初李自成攻入北京城的时候,崇祯帝心灰意冷,对长平公主感叹道“你为什么要生在帝王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