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时期中苏外交秘闻

Posted 时期

篇首语:年轻不是用来放纵的理由而是奋斗的资本!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冷战时期中苏外交秘闻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冷战时期中苏外交秘闻

2、冷战时,苏联与美国1次成功人质交换,两国是否双赢

冷战时期中苏外交秘闻

 冲击大使馆风波
  1969年3月发生了珍宝岛事件,中苏关系剑拔弩张,大有一触即发之势。
  苏方组织了上万人的游行队伍,轮番到我大使馆门前示威。他们手举标语,高呼口号,砖头、墨水瓶、臭鸡蛋像雨点一样向使馆临街的窗户和墙壁投来。大使馆外墙上涂满辱骂中国的口号、漫画,使馆门口、院内到处是石块、酒瓶和标语牌。
  我们头一天就得到了苏方将组织游行的消息。大使馆紧锁大门,任凭游行队伍狂呼乱叫,我们一声不吭,只有几个人站在8接,通过窗口拍照,作为历史资料,留下当时的场景。
  事情发生后。我们对现场一直保持原样,窗户不修理,墙上墨迹不擦,意在给苏方难堪。
  1970年前,有很长一段时间中苏实际降成了代办关系。1969年9月11日,周恩来和柯西金在北京机场达成协议,双方互派大使。继苏方1970年10月向北京派出大使之后,我国大使刘新权于1970年11月21日到达莫斯科,从而结束了一段时间内,中苏关系事实上降为代办的局面。
  在刘大使到任前,大使馆趁机打扫卫生,进行整修。安装了玻璃,清理了门前的石块。这时苏方表现尚好,经交涉,很快派人出动云梯把墙壁上的墨迹擦掉,大使馆重新恢复了原来的面貌。
  两起外交事件
  这以后还发生了两件事,反映了当时中苏关系的紧张程度。
  一个走样板戏事件。1972年2月,大使馆决定以刘大使的名义举行电影招待会,邀请苏外交部有关。人员于2月9日到使馆观看现代革命京剧样板戏《智取威虎山》。邀请发出后,苏外交部第一远东司很快答复,届时苏方将以副外长罗吉昂诺夫为首出席电影招待会。
  但2月5日,苏《消息报》发表了一篇点名攻击《智取威虎山》的文章。当时我国正值“文革”,攻击我们的样板戏这还了得。使馆于是请示我外交部,决定取消这次招待会。外交部答复,同意大使馆意见。我们随即通知苏外交部:鉴于苏方《消息报》发表了攻击样板戏的文章,我大使馆决定取消电影招待会。11日,大使馆根据国内指示,向苏外交部递交备忘,指出:苏方这种做法是对中国人民和中国大使馆的政治挑衅,这不利于两国关系正常化。
  第二件就是所谓“鞠躬事件”。当时,根据国内指示,凡是所谓“社会主义大家庭”举行的活动一律不参加;对苏方组织的邀请所有使馆参加的活动,若苏方在讲话中指名反华,我外交人员要立即退场以示抗议。苏方每逢十月革命节、国庆和列宁诞辰纪念,都要举行活动,我大使都要应邀出席。由于刘大使不懂俄语,主要由翻译决定,翻译只要向他说一声“指名反华了”,刘大使便立即起身退场。11月16日,苏方领导人在讲话中指名反华,刘大使当即退场以示抗议。不料,此事发生后,一西方记者发了一条新闻,说:中国大使刘新权在退场时。向大会主席团鞠躬。外交部看到后立即电询大使馆是否属实。刘大使曾是久经沙场的红军老战士,看了电报,他非常激动,说:我刘新权在战场上丢脑袋都不怕,怎么会向苏修鞠躬。随即和使馆几位领导商量,电告外交部:所谓刘大使向苏修主席团鞠躬,“纯系造谣”!事情这才算了结。
  抓捕苏联间谍之后
  1974年1月,我外交部急电大使馆,苏驻华大使馆有5名外交官从事间谍活动,被我公安部门拘捕,要大使馆做好应急准备,防止苏方进行报复。
  果不出所料,19日,我馆随员关恒广采火车回国,途经伊尔库茨克时,突然上来几名苏联特务,以从事间谍活动为名,将关恒广绑架。
  在我外交部向苏驻华大使宣布,苏5名外交官为不欢迎的人,将他们驱逐出境后,紧接着,苏方就将关恒广从伊市送到莫斯科,宣布他是不受欢迎的人,限期离开莫斯科。
  关恒广离开莫斯科时,刘大使带领大使馆主要官员到机场为其送行。刘大使把一朵大红花戴在关恒广胸前,苏联及各国记者纷纷拍照,并把话筒对准刘大使请他发表讲话。刘大使对着话筒慷慨陈词,强烈抗议苏联特务对关恒广的迫害,赞扬他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称其是中国人民的优秀儿子!
  为了防止苏方报复,大使馆采取紧急措施进行了一次防暴大演习。全馆人员都参加了这一行动。这次演习共进行了一个小时,如同实战一般。好在这次演习后没有发生暴徒冲击使馆事件。
  “险象环生”的宴会
  1974年1月17日上午,根据双方原定的时间,苏外交部远东司司长贾丕才邀请我12名外交官去苏外交部别墅梅谢林诺共进午餐。
  这次苏方宴请我方,适逢北京抓间谍事件发生不久,政治空气紧张,经过反复研究,最后决定:去!
  上午8时,大使馆的车队从使馆出发。当中国外交官进入别墅的大门后,以贾丕才为首的苏方外交官排成一行表示欢迎。
  落座后,贾丕才拉着刘大使的手说:今天中国大使馆的官员光临,我和我的同事都很高兴。今天的活动是这样安排的,先请大家看部电影,然后共进午餐,希望大家在这里过得愉快。说完他匆匆离开,去忙别的事了。于是,大家走出大厅到花园里散步。
  正当大家兴致勃勃地交谈着,贾丕才突然跑了回来,向刘大使说:糟了,今天看不成电影了。大家面面相觑。以为他要提北京发生的事。正当大家胡乱猜测时,贾丕才不无遗憾地说,取来的影片是宽银幕的,别墅的机器不能放,派人去换又来不及,只能抱歉了。大家一听这话,才松了口气。
  大约过了半个小时,大家散步回来,这时餐厅里各种菜肴已经摆放就绪,招待员侍立两旁。当刘大使刚步入餐厅,大使馆突然打来电话,礼宾官急促地告诉刘大使:我们的信使在大使馆门口被警察绑架。大家一下愣住了,不知是怎么回事。
  原来,有位信使和途经莫斯科回国的几个客人到大使馆对面的湖边照像,中午回使馆时,其他几个人先走了,信使落在了后面。当他走到大使馆门口的警察亭时,警察拦住了他,比划着向他要护照。他听不懂,但懂得意思,指着使馆的大楼说,护照在大使馆里。警察见他没有护照,便上来两个人气势汹汹地架着他塞进警车拉走了。使馆值班人员看到这种情况,当即给刘大使打来电话。
  刘大使十分气愤,立即把此事告诉了贾丕才,要求苏方立即放人。贾丕才一听,知道这是违犯国际法的严重事件,于是强作欢笑安慰刘大使,说着进屋里打电话去了。
  大约过了半个小时,使馆打来电话说,信使已被警方送回使馆。这时,刘大使才同意进餐厅。席间,苏方官员为缓和紧张气氛主动与我官员碰杯。
?
秘闻外交

冷战时,苏联与美国1次成功人质交换,两国是否双赢

上世纪美国与苏联的冷战不亚于一场「 ”热战”,既有经济、政治、军事的正面较量,还有暗地较劲,美苏双方互派间谍搞破坏,特别是发生了全球最危险的危机——「 ”古巴导弹危机”,虽然危机最后解除,但令世界各国捏把冷汗。在冷战时期,美苏双方都各自握有双方的关键人质,既有掌握大量情报的间谍情报人员,又有持不同政见者。这些人有的符合各自利益,有的则是一文不值。因此有些人质之间互换,苏美之间私下经常进行,只不过没有公开报道而已。 在上世纪七十年代,苏联民间曾流传着一个笑话:「 ”换来了科尔巴兰,换走一个流氓,真是天上掉馅饼,这样的事哪找?”。苏联民从所说流氓是谁?馅饼又是谁呢?为何交换?结局如何? 「 ”流氓”与「 ”馅饼” 苏联有名的文人布科夫斯基,曾是苏联「 ”反动分子”,此人17岁时就因「 ”不良文学”被学校开除。因为布科夫斯基有些文采,但此人极度反感苏联体制,多次参加反对苏联的集会,而且还印刷非法出版物,因此他被苏联当局视为「 ”眼中钉”。布科夫斯基因四次参与反对苏维埃活动被逮捕,苏联对科夫斯基也用尽了各种办法,除了关监狱,还把他送进精神病院。布林科斯基自从反对苏联当局以来,先后被苏联关押了12年。 对于苏联人眼中这样的「 ”流氓分子”,以西方国家的策略就是把其当成「 ”宝贝”,因此布林科夫斯基成为国际人权组织最青睐的人物,西方可以借助布科夫斯基要挟苏联侵犯人权。 而苏联人眼中的「 ”馅饼”并不是间谍情报人员,也不是苏联想要的科技人员。而是一名「 ”政治犯”,此人就是智利G的书记科尔巴兰。1973年9月,智利陆军总司令皮诺切特在美国的支持下,突然发动军事政变,推翻了智利总统阿连德政权,成立军政府。皮诺切特在美国的授意大开杀戒,大肆杀害左翼人士及智利G人,身为智利G书记的阿尔巴兰被捕入狱。而科尔巴兰与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是好友,也是苏联支持的对象。科尔巴兰入狱后,勃列日涅夫随即授予他「 ”列宁和平奖”。 那么「 ”流氓”布科夫斯基与「 ”馅饼”科尔巴兰又因何产生了交集。两人并没有交集,只因苏联太重视「 ”馅饼”科尔巴兰了,因此,才有了「 ”流氓”布林科夫斯的新生。 人质交换事件 1976年,智利G书记科尔巴兰被皮诺切特送入监狱,引起了苏联的高度重视。此时在苏联国防协调部门工作的伊戈尔·雷巴尔金负责科尔巴兰的事务。苏联解体后雷巴尔金曾向俄罗斯《论据与事实》报透露,当时皮诺切特知道科尔巴兰在苏联人心中的地位,因此他想用科尔巴兰交换苏联政犯,以此讨好美国。皮诺切特先指示智利驻美国的大使向美国人报告此事,并协商能否进行交换事宜。美国方面就与苏联取得联系,双方同意交换政治犯。 但用谁交换科尔巴兰?是当时苏联很头疼的一件事。苏联就对手里在押的政治犯进行一番梳理,最后选定了布科夫斯基。布科夫斯基在苏联眼中就是一个反苏联的小混混,并不值得一提,但布科夫斯基在美国等西方国家眼中却很重要,因此苏联决定用这个不重要人物交换科尔巴兰。 美国人也同意用科尔巴兰交换布科夫斯基,于是美苏双方敲定交换事宜。据布科夫斯基在其回忆录中写道:「 ”1976年12月18日早晨,他从睡梦中醒来,就听到看守敲门对他说:‘收拾好私人物品’”。 布科夫斯基以为是换牢房,但布科夫斯基又隐约感到有一丝不祥之兆,他以为自己死期到了。于是他告诉看守,自己的靴子拿去修了,没有靴子他不出去。但看守对他说不需要那双破靴子了。 随即布科夫斯基被押上一辆密闭的汽车,布科夫斯基不知道要把他拉到什么地方执行死刑。但汽车停下后,布科夫斯基才发觉到了机场。原来这是苏联方面早已设计好的计划。 据雷巴尔金回忆,苏联领导层对这次人质交换的事很重视,专门派出苏联新成立的「 ”阿尔法”特种部队负责押送。也就是说押送布科夫斯基的是「 ”阿尔法”特种部队。雷巴尔金早已带领人员在契卡洛夫机场等候。 当运送科夫斯基的飞机飞离苏联领空后,布科夫斯基被打开手铐,他也知道了此行是被驱逐。美国与苏联约定在瑞士日内瓦交换人质,当苏联飞机还没到日内瓦时,记者就已经聚集在日内瓦机场,苏联的飞机只得悄悄降落在苏黎世机场。美国人也很小心,美国人不希望布科夫斯基与科尔巴兰见面,因此布科夫斯基先被带走后,才让科尔巴兰再登上苏联飞机。 当布科夫斯基被接走时,挂有美国国旗的汽车也到了苏联飞机旁,除了科尔巴兰,还有美国大使和科尔巴兰的妻子。直到布科夫斯基走的很远,美国人才被允许接近飞机。由于12月19日,是勃列日涅夫70大寿,苏联人怕科尔巴兰交换事件抢了勃列日涅夫的风头遭到怪罪。因此苏联部门给雷巴尔金下令,让科尔巴兰在明斯克停留一段时间后,然后再到莫斯科。 12月23日,科尔巴兰接到前往莫斯科的消息后,才再次飞到莫斯科。到莫斯科后,科尔巴兰被安排到高尔基街的一处公寓。不久,科尔巴兰接到通知,让其去克里姆林宫。当科尔巴兰见到勃列日涅夫后,两人都很激动。 最后结局如何? 科尔巴兰和布科夫斯基作为苏美冷战历史上有名的人质交换事件的主角,两人最后的结局如何呢? 先来说说科尔巴兰。虽然科尔巴兰在苏联受到苏联方面周到的接待,但勃列日涅夫去世后,科尔巴兰不愿呆在苏联了,他还想回到自己的祖国。因此,他向苏联方面请求回国,1983年,苏联当局同意科尔巴兰回国,但要科尔巴兰秘密回去,防止出现意外。 为了确保安全,科尔巴兰决定「 ”改头换面”,进行整容。他在莫斯科医院很顺利的进行了面部整容,鼻子、眼皮都进行了改造,科尔巴兰已经判若两人。 科尔巴兰恢复后,选定了回国的路线,他决定从阿根廷回智利。雷巴尔金却让他乘坐苏联航班,但在布达佩斯临近起飞时,苏联情报人员发现美国歌星里德也要乘坐这架飞机飞回智利。因为里德长期住在智利,与科尔巴兰很熟悉。苏联担心科尔巴兰被认出。因此飞机起飞后,里德便被克格勃请到头等舱,克格勃人员与其喝酒,直到把里德喝的大醉。 科尔巴兰回智利后,便隐姓埋名,很少外出。后来皮诺切特军政权下台后,科尔巴兰开始在公众场合亮相。科尔巴兰后来辞去书记职务,在家著书立说,完成了很多著作。2010年,科乐巴兰去世,享年95岁。 布科夫斯基到了美国后,也受到美国的热烈欢迎,美国总统还接见了布科夫斯基。但布科夫斯基一家在美国刚开始过得并不如意,后来布科夫斯基开始出来演讲,还写了一本自传,挣了一大笔钱,并在英国剑桥买了房子。苏联解体后,布科夫斯基才敢回到俄罗斯,据说当时他回俄罗斯想参选俄罗斯总统,要和普京对决。虽然希望不大,但至少是总统候选人,能在俄罗斯民众面前露露面,提醒他们不要忘记曾经的「 ”流氓”。 谁是赢家? 表面看苏联与美国这次「 ”人质交换事件”很成功,双方都很满意,似乎都是赢家。但两国谁都没赢。为什么这样说呢? 从苏联的情况看,科尔巴兰回到智利后,苏联不久就进入戈尔巴乔夫执政改革时代,而戈尔巴乔夫推行新思维和「 ”公开性”改革,搞乱了苏联,其主要目标就是推翻苏联的体制,实现西化。直到苏联解体,苏联在戈尔巴乔夫执政期间,苏联战略态势一直处于收缩状态。包括阿富汗撤兵,苏联已经没有精力在世界上其他国家搞「 ”苏联化”运动了。因此科尔巴兰对于苏联来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人物了,后来苏联解体后,科尔巴兰对俄罗斯也没什么作用,此时整个拉美地区的革命运动,也因苏联解体而处于一种低潮期。 从美国方面看,对布科夫斯基的真实情况,美国可能不了解,但当布科夫斯基到了美国后,美国才发现这个小文人,根本就不是他们的「 ”菜”,留之无用,弃之可惜。于是才成就了布科夫斯演讲著书挣钱。特别是八十年末,美国瓦解苏联计划已经成功,并不是布科夫斯基发挥了作用。因此,在美国人眼里,布科夫斯基也是无用之人。 从美苏两国的情况看,1976年轰动全球的「 ”人质交换事件”,美国与苏联只是在争声势,耗费了大量财力,双方都不是赢家。 欢迎各位看官批评指正,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相关参考

冷战时,苏联与美国1次成功人质交换,两国是否双赢

上世纪美国与苏联的冷战不亚于一场「”热战”,既有经济、政治、军事的正面较量,还有暗地较劲,美苏双方互派间谍搞破坏,特别是发生了全球最危险的危机——「”古巴导弹危机”,虽然危机最后解除,但令世界各国捏把

2017历史二模江宁

一、关于南京二模的历史题目本人今天做了南京二模卷上的题目,有两个题1.题,答案应该没给错,因为以下外交政策和方针不利于建设和谐世界的是,问的是,外交政策和方针,美苏双方的“冷战”是对外政策的表现形式,

曾遭2200枚核弹袭击? 揭开冷战中美苏两国秘密

政府对毫不知情的平民进行细菌试验;情报部门招募心灵感应学家充当间谍;美国将军密谋进攻中国的核设施;政治家秘密建造“末日避难所”;洲际导弹7分钟之内必须发射……如此种种骇人听闻的场面并非好莱坞大片,随着

美苏建交的历史影响

1.美苏“冷战”对峙的历史影响是什么①消极影响:加剧了世界的紧张局势,形成了全面“冷战”和局部热战。政治上,严重恶化了国际关系,使战后世界分裂为两个敌对的阵营;经济上,严重妨碍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军事上

朝鲜与韩国现在无外交关系,是吗?

众所周知,朝鲜半岛是当今世界上唯一仍保持冷战架构的地区。在朝鲜战争结束后的47年里,朝鲜和韩国双方在军事分界线两侧仍保持军事对峙的局面,有时甚至达到了剑拔弩张的程度。毫无疑问,朝鲜半岛冷战架构继续存在

冷战期间东柏林的样子是什么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进入到冷战时期;而德国柏林是见证美苏对抗最为直接的地方之一,尤其是以柏林墙为代表,该墙始建于1961年8月13日,全长167.8公里,它将柏林分成东西两大区。东柏林处于苏联的

九年级历史下二战

一、初三九年级世界历史下册:二战后,美国推行冷战政策,冷战政策的实美国实行“冷战”政策的原因:首先,苏联和东欧人民民主力量的壮大,使美国称霸世界的计划受到打击,美国认为必须压制苏联。其次,美苏势均力敌

外交的历史事件

新中国外交的重大历史事件五六十年代:1、13个社会主义国家有我国建交苏联,波兰,捷克,蒙古,朝鲜,越南,南斯拉夫,匈牙利等2、《中苏友好条约》的签定3、中苏关系恶化4、中法建交中瑞建交5、万隆会议的召

苏联用军舰换百事可乐,到底发生了什么

相信百事可乐对大家来说都不陌生,但是如果如果我要说百事可乐公司曾经拥有过世界第六的海上军事力量,你会不会感到惊讶呢?读完这个回答,如果对那段历史有些了解相信就会感到这件事也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了。冷战

一道历史阅读题只要答案速度谢谢

1.1919年凡尔赛合约,确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国际联盟诞生,这是联合国的前生。二战结束后,至1955年美苏两个超级大国正式开始冷战。1991年苏联解体,冷战结束,美国成为唯一超级大国,世界进入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