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西漢文治改革,引發四方勢力的宮廷內鬥
Posted 太后
篇首语: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一場西漢文治改革,引發四方勢力的宮廷內鬥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一場西漢文治改革,引發四方勢力的宮廷內鬥
本期話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是漢武帝上台之後推動的第一項重要改革。這項改革措施的出台經歷了複雜而曲折的過程,它將西漢朝廷最有權力的四方政治勢力都捲入其中,使得一場表面上看起來文質彬彬的改革,背地裡卻遍是腥風血雨。
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歲首,一封將深刻改變中國歷史進程的奏疏呈到了新即位的漢武帝劉徹面前:
建元元年冬十月,詔丞相、御史、列侯、中二千石、二千石、諸侯相舉賢良方正直言極諫之士。丞相綰奏:「所舉賢良,或治申、商、韓非、蘇秦、張儀之言,亂國政,請皆罷。」奏可。——《漢書·武帝紀》
正是這封奏疏,開啟了漢武帝時代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先聲。因此,對上疏建言的衛綰,明代學者楊慎給予了他很高的評價:
綰之相業,他無聞焉。而此一節,加於蕭、曹一等矣。《史》稱漢帝之美,罷黜百家,綰之功何可少哉?——轉引自《史記會注考證》
楊慎以為,就憑這封「罷黜百家」的奏疏,衛綰對西漢政治乃至中國歷史的貢獻就要超過蕭何、曹參等名相。這個結論,我私意以為下得或許有些草率。倒不是說「罷黜百家」的奏議不夠分量,正相反,它給予中國歷史的影響,我們無論做怎樣的估計都不嫌過分。
但這份奏議始於誰的主張,《史記》、《漢書》的相關記載錯綜複雜,卻很有做一番考據與推敲的必要。遽然將「罷黜百家」的「版權」歸於衛綰,恐難令人信服。《史記·儒林列傳》載:
及今上即位,趙綰、王臧之屬明儒學,而上亦鄉之,於是招方正賢良文學之士。自是之後,言詩於魯則申培公,於齊則轅固生,於燕則韓太傅。言尚書自濟南伏生。言禮自魯高堂生。言易自災川田生。言春秋於齊魯自胡毋生,於趙自董仲舒。——《史記·儒林列傳》
作為一個正統的儒家學者,王臧接受過嚴謹而系統的學術訓練,是西漢魯《詩》學派的嫡傳嫡子。早在漢景帝時期,王臧就擔任過太子少傅,作為東宮屬僚而與劉徹結下君臣之緣。雖然後來因為史籍失載的某個原因而被免職,但劉徹剛一嗣位,王臧就上書宮掖,再獲恩遇,並於一年之內超遷至郎中令。
至於趙綰,他和王臧同是魯國申公的弟子,此人能夠坐上御史大夫的位置,很可能與王臧的引薦有關。照《史記·儒林列傳》所說,王臧、趙綰在朝中佔據要職後,儒學對漢武帝的影響力明顯增強,這才引發了漢武帝詔舉賢良、罷黜百家的後事。
至於罷黜百家的奏疏為什麼是以衛綰而非王臧、趙綰的名義提出的,這恐怕不能解釋作衛綰與王、趙二人所見略同。因為衛綰從前就是個在戲車上表演雜技的賤役,不學無術,更談不上對儒學有何洞見。這個人只有一個優點——侍君醇謹、絕而二心。司馬遷說:
上立膠東王為太子,召綰,拜為太子太傅。久之,遷為御史大夫。五歲,代桃侯舍為丞相,朝奏事如職所奏。然自初官以至丞相,終無可言。天子以為敦厚,可相少主,尊寵之,賞賜甚多。——《史記·萬石張叔列傳》
想當年,孝景帝為了給未成年的兒子劉徹遴選得力的股肱,可算費盡了心機。功臣如亞夫,戚屬如竇嬰,孝景帝對他們都不放心,最終獨把這個忠貞不二的衛綰指給兒子,以為將來新朝的輔相之選。此次衛綰上奏,要求罷黜百家,我推測更有可能是出於漢武帝的授意。
換句話說是王臧、趙綰引導漢武帝服膺儒學在先,而後漢武帝遂有了罷黜百家的念頭。只不過這個動議由衛綰以宰相之名在朝中正式提出,更能加重其分量而已。罷黜百家之議從醞釀到出台的全過程中,衛綰應該只是充當了一個奉旨或希旨上奏的小角色,至於核心的決策圈子,他恐怕不在其中。
在奏議上署了名的人未必參與了決策,可沒署名的人卻是幕後真正的操盤手:
魏其、武安俱好儒術,推轂趙綰為御史大夫,王臧為郎中令。迎魯申公,欲設明堂,令列侯就國,除關,以禮為服制,以興太平。舉適諸竇宗室毋節行者,除其屬籍。——《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
太史公的這段記載,乍一看真令人匪夷所思。王臧、趙綰先後上位郎中令和御史大夫,竟然是魏其侯竇嬰和武安侯田蚡暗中推動的結果。這就意味著在詔舉賢良、罷黜百家這件事上,竇嬰、田蚡和漢武帝這三位政治立場相去絕緣,政治利益相互衝突的巨頭居然鬼使神差地擰成了一股合力,助推王臧、趙綰在前面摧鋒陷陣。
照理說,朝中興起舉賢良、黜百家的呼聲,最應該感到威脅的人就是魏其侯竇嬰。因為他一生中最大的苦手武安侯田蚡之所以這麼積極地推動此事,明面兒上是褒揚儒學,私下裡卻是藉此打壓竇嬰的勢力。
想當初七國之亂的時候,魏其侯竇嬰已經升任了大將軍,貴盛無二。而那時田蚡還在宮裡做著一個不起眼的郎官,日後令他青雲直上的太后王氏和漢武帝劉徹也不過是王美人和膠東王而已。在竇嬰面前,田蚡跪起逢迎,禮如子侄。這份表面上的恭敬背後,田蚡實則對竇嬰的煊赫權勢實深深艷羨。
以田蚡的精明,他當然看得清楚,竇嬰所以能取得一人之下、傲視百僚的地位,跟他廣招門客、遍植私黨的遊俠作風是分不開的。但彼時的田蚡還不具備效仿竇嬰甚至與之競爭的條件,直到公元前141年孝景帝駕崩,新君劉徹嗣位,田蚡雞犬升天,局面頓時發生了改觀。
如今田蚡是太后同母異父的兄弟,當朝皇上的親舅舅。新皇帝剛一登基,年號都還沒來得及改,就下旨封田蚡為武安侯。與太皇太后竇氏的親侄兒竇嬰相比,田蚡的身份貴重已經不遑多讓,這自然極大地刺激了他攀比竇嬰的野心。可是拋開外戚的身份不論,單說在朝的政治勢力,田蚡此時仍是遠遠不及竇嬰的:
建元元年,丞相綰病免,上議置丞相、太尉。籍福說武安侯曰:「魏其貴久矣,天下士素歸之。今將軍初興,未如魏其。即上以將軍為丞相,必讓魏其。魏其為丞相,將軍必為太尉。太尉、丞相尊等耳,又有讓賢名。」武安侯乃微言太后風上,於是乃以魏其侯為丞相,武安侯為太尉。——《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
籍福的話說得明白,田蚡之所以不如竇嬰,是因為「天下士素歸之」,也就是說竇嬰蓄士養客,黨羽甚盛。在這種情況下,就算武帝劉徹下旨拜田蚡為相,他也坐不住這個百僚之長的位置,前任丞相衛綰不就是因為鎮不住竇嬰才被罷黜的嗎?
竇嬰出身軍職,門下賓客當以功臣武將居多。田蚡要想抗衡竇嬰,他又該向哪裡擴張自己的勢力呢?
漢興,然後諸儒始得修其經藝,講習大射鄉飲之禮。叔孫通作漢禮儀,因為太常,諸生弟子共定者,咸為選首,於是喟然嘆興於學。然尚有干戈,平定四海,亦未暇遑庠序之事也。孝惠、呂后時,公卿皆武力有功之臣。孝文時頗徵用,然孝文帝本好刑名之言。及至孝景,不任儒者,而竇太后又好黃老之術,故諸博士具官待問,未有進者。——《史記·儒林列傳》
西漢建立後,齊魯儒學作為天下最有影響力的私家學派之一,雖然早早地進入了漢朝的官僚體系,但一則因為朝政長期被軍人政治家所把持,二則因為法家和黃老學派的競爭,儒士在漢武帝上台以前始終沒能躋身漢朝的權力核心。儒生們被歷任皇帝客客氣氣地養在博士官,束之高閣,這其實跟秦始皇焚書坑儒之前,秦朝儒生的境遇沒什麼兩樣。
武帝即位之初,朝廷里仍以平定七國之亂的功臣武將話語權最重,而他們的領袖正是魏其侯竇嬰。軍隊最講究的是資歷。田蚡資歷太淺,不可能和竇嬰在軍界展開競爭。那他又想扳倒竇嬰取而代之,交結儒生以為奧援就成了一個可能的選項。
想當年七國之亂前,以晁錯為首的法家學派當朝主政,竇嬰和這幫功臣武將也曾在好長一段時間裡遭到壓制。借著戡亂平叛的機會扳倒了晁錯,竇嬰才有今時今日的地位。竇嬰能做初一,田蚡難道不能做十五嗎?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田蚡的真實目的恐怕是要與儒生結盟,擠進漢朝的核心決策層,把竇嬰等功臣武將排擯出去,就像當年竇嬰逼死晁錯的故伎一樣。
武安侯新欲用事為相,卑下賓客,進名士家居者貴之,欲以傾魏其諸將相。——《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
對田蚡的這點兒私心,年輕的漢武帝看沒看透,《史》、《漢》記載沒有答案。但從劉徹個人的角度去看,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是於他有利的。當初父皇劉啟還在世的時候就對竇嬰的尾大不掉憂心忡忡。雖然孝景帝把衛綰推上了相位,期待他為劉徹擎天保駕,但衛綰勢單力薄,難堪重任。
扶植田蚡,讓他與竇嬰相互牽制,避免朝中權臣獨大,劉徹當然樂見其成。所以衛綰上書武帝,請求罷黜百家,我認為很可能就是出自漢武帝本人的授意。漢武帝和田蚡重用儒士,將鬥爭的矛頭齊齊對準竇嬰,竇嬰不但不予回擊,反而和他們一道推動罷黜百家之事,他這又是行的哪步棋呢?
建元元年衛綰進呈漢武帝的那封上疏,我們如果將裡邊的內容概括為「罷黜百家」,其實並不完全準確。衛綰的話鋒其實主要是指向了法家與縱橫家兩大學派,至於同屬諸子雜學的黃老學派,衛綰沒敢在奏章中公開點名。
因為此時實際執掌朝政的太皇太后竇氏正是黃老學派的信徒。投鼠忌器,衛綰乃至漢武帝本人對排擯黃老都有顧忌。可是一山不容二虎。儒士越來越受重用,黃老之學的生存空間仍是無可避免地要被壓縮,到了還是招來了竇太后慍怒的目光:
太后好黃老之言,而魏其、武安、趙綰、王臧等務隆推儒術,貶道家言,是以竇太后滋不說魏其等。——《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
雙方的決裂發生在一年以後。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御史大夫趙綰的一個提議徹底激怒了引而不發的竇太后:
建元二年,御史大夫趙綰請無奏事東宮。竇太后大怒,乃罷逐趙綰、王臧等,而免丞相、太尉,以柏至侯許昌為丞相,武強侯庄青翟為御史大夫。魏其、武安由此以侯家居。——《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
趙綰的這封奏疏不禁令我聯想到清朝戊戌維新中發生的一樁故事。1898年9月14日,正在積極推進維新變法的光緒皇帝專程到頤和園覲見慈禧太后,要求太后同意他開設懋勤殿,並聘請外國顧問官輔助變法改革。這個提議當場惹得慈禧勃然大怒,她和光緒帝兩人為此還爆發了激烈的爭吵。
此前對光緒的改革,慈禧太后並沒有表示出強烈的敵意,為何開設懋勤殿的請求卻一下子點燃了她和光緒之間的戰火?這其實是因為懋勤殿一旦開設,主持朝政的權力就會極大地向光緒皇帝傾斜,慈禧太后有被架空的風險。在宮廷鬥爭中浸淫多年的老太后能由著光緒「胡作非為」嗎?
沒有最高權力的支持,就沒有穩固的改革基礎。因此中國歷史上重大的政治改革往往都與權力的爭奪與轉移相伴而生。
光緒要求開設懋勤殿,是打著改革的名義架空慈禧太后;而趙綰上書,要求百官不再向竇太后(即東宮)奏事,等於明言削奪竇太后的執政權力,被逼到牆角的老太后只能絕地反擊,王臧、趙綰乃至背地裡地支持他們的田蚡和竇嬰於是乎都被老太后一紙詔令逐出了朝堂。
多年以前,梁人高遂曾對竇嬰說過:
「能富貴將軍者,上也;能親將軍者,太后也」。——《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
竇嬰跟著田蚡去趟罷黜百家的這道渾水,結果卻徹底撕裂了他與竇太后之間的血緣親情。從此,罷職的田蚡還能仰仗姐姐王太后的裙帶關係繼續影響朝政,伺機東山再起。竇嬰卻永遠地淡出了漢朝的權力核心,淪為過氣老臣。司馬遷在《史記》中批評竇嬰說:
魏其誠不知時變。——《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
竇嬰從權力巔峰的跌落是如此迅速,的確不能不歸咎於他對時局的錯誤觀察。但要說竇嬰胡塗到這個地步,甚至連田蚡、趙綰與竇太后誰親誰疏都拎不清楚,恐怕也不是事實。竇嬰的失敗說到底是野心太大。
七國之亂前,竇太后曾有意立少子劉武作孝景帝的嗣君,結果被竇嬰攪黃了。竇太后一怒之下削去了竇嬰的門籍,把他踢出竇家。直到七國之亂爆發,太后和竇嬰為叛亂的險惡形勢所迫,才終於冰釋前嫌。
把自己的全副身家寄托在喜怒無常的嬸娘身上,對竇嬰來說其實也不那麼保險。到建元元年,竇嬰既然已經成功地坐上了丞相的寶座,他也就有了擺脫太后、自立門戶的資本。
參與推動罷黜百家之事,一面可以避免儒生這股重要的政治力量被武安侯田蚡盡數爭取過去,另一方面又可以藉機向竇太后奪權。這看起來應該是個一石二鳥的計劃。
只可惜,這個計劃所甘冒的風險太大,竇嬰孤注一擲,孰料輸得最慘,被迫黯然下野。而在他下野4年後,年邁的竇太后也駕鶴西歸。於是,那一張原本坐著四個人的賭局,便只剩下田蚡和漢武帝二人對賭了。
參考文獻:
瀧川資言《史記會注考證》;王先謙《漢書補註》。
本文系晉公子原創。已簽約維權騎士,對原創版權進行保護,侵權必究!如需轉載,請聯繫授權。
歡迎分享轉發,您的支持是對我最大的鼓勵 !
— THE END —
文字|晉公子
排版|奶油小肚肚
圖片|網路
奧斯曼土耳其與馬穆魯克的聖戰者內鬥
15世紀後期,奧斯曼帝國已經成為了橫跨歐亞兩地的超級大國。在經歷了幾十年的歐洲攻略後,他們忽然發現自己在東方也擁有眾多對手。其背後不僅有歐洲基督教勢力的慫恿,更有老牌強國馬穆魯克的支援。為了穩固作為龍興之地的安納托利亞地區,帝國不得不開始一系列東方戰事。
1485年,這種敵對情緒直接引發了奧斯曼帝國與馬穆魯克蘇丹的軍事較量。兩夥伊斯蘭世界的聖戰士,儘管都極力做到剋制,卻還是忍不住在勢力相交的乞裡西亞地區大打出手。當地的主要城市阿達納,就成為了兩大強權交鋒的中心。
束手束腳的蘇丹
奧斯曼蘇丹 巴耶塞特二世
1481年,著名的征服者蘇丹默罕默德二世,帶著眾多沒有完成的理想而死。按照奧斯曼帝國的血腥繼承人制度,一場強度有限的繼承人內戰隨即爆發。一方是後來成功上位的巴耶塞特二世,另一方則是他的弟弟傑姆。
支援巴耶塞特繼位的近衛軍勢力
兩位王子在之前就已經被派到地方上進行必要的行政和軍事鍛鍊,也因此被帝國內部的不同勢力扶持,成為日後爭奪國策傾斜的總代理人。巴耶塞特非常幸運的站在靠西部的歐洲勢力一邊,並搶先進入首都君士坦丁堡。通過賞賜等手段,他進一步獲得了近衛軍卡皮魯集團的支援,從而擁有巨大優勢。倒黴的傑姆則只能依靠帝國東部的本土勢力支援,發動突厥化部落和聖戰者為自己博得一絲轉機。結果,自然是傑姆和他的安納托利亞集團輸的毫無懸念。
在羅德島避難的傑姆
根據奧斯曼早期的繼承法規定,新上位的蘇丹要處死他所有的直系男性親屬。因而,知道自己在傑難逃的傑姆只能選擇出逃。他先是跨海逃到了醫院騎士團控制下的羅德島避難。當地的基督教騎士在前一年才擊敗奧斯曼人的征討大軍,現在也不願意再引火燒身。於是,傑姆坐船逃亡馬穆魯克蘇丹控制下的敘利亞,希望他們為自己網羅出一支復國者大軍。但馬穆魯克人同樣非常謹慎,對於這種公開敵對行動不置可否。
奧斯曼蘇丹與他的近衛軍部隊
最終,傑姆只能選擇繼續西逃,一頭鑽進了天主教歐洲世界。他並不長久的餘生,卻因此給當時的國際局勢產生了不可估量的影響。這位奧斯曼王子先後被教皇和法國國王轉手,成為西歐人要挾奧斯曼帝國的王牌金彈。巴耶塞特不得不每年出資,請歐洲人贍養和看管好自己的弟弟。也將傑姆在歐洲獲得軍事支援的可能性,消滅在萌芽狀態。作為戰略回饋,巴耶塞特在傑姆在世的時候,很少對西歐的天主教世界發起軍事行動。除了在巴爾幹西部同威尼斯共和國的小規模戰爭外,大部分時間都比較和平。
巴耶塞特二世治下的奧斯曼帝國版圖
當然,巴耶塞特二世擔心的並非外逃的傑姆本人與歐洲敵對勢力可能的支援。真正讓他感到芒刺在背的是帝國東部的眾多突厥勢力。其中既有已經歸屬帝國的封臣和部族,也有諸如卡拉曼汗國之流的地區小強。這些突厥人不僅可能獲得威尼斯從海上輸入的援助,也會為了自保而與東方的波斯或南方的馬穆魯克聯盟。何況,他們還都是傑姆的傳統支持者。
如果巴耶塞特不消滅會支援傑姆的東部突厥勢力,那麼自己的統治就永遠擁有隱患。所以,在他當政的大部分時間裡,都將軍事重心放在東方。由於東方的白羊王朝已經在1470年代被父親默罕默德二世擊敗,所以巴耶塞特所面對的最大黑手就是馬穆魯克。
安納托利亞東南部的卡拉曼地區是奧斯曼帝國的不穩定因素
埃及帝國的天然邊界
1480年代的馬穆魯克蘇丹 嘎伊特貝
1480年代,嘎伊特貝是馬穆魯克王朝後期在位時間較長的一位蘇丹。但他其實僅僅是馬穆魯克軍事集團的代言人,而不是巴耶塞特那樣的集權君主。在他的時代,以埃及為核心的帝國已經開始日暮西山。但作為一個較有心氣的暴虐統治者,嘎伊特貝還是在很多方面維持著每個埃及帝國都要極力維持的天然邊界。
嘎伊特貝出資在亞歷山大港建立的城堡
由於埃及本身地處地中海東部,戰略位置非常關鍵。這裡既是北非與亞洲的交匯處,也是地中海世界通向紅海和東方的必經之路。為了拱衛埃及本土的安全,就必須在陸上與海上建立足夠縱深的戰略緩衝。埃及歷史上的眾多帝國,無一例外的走上這條路線。無論是上古時代的法老,還是希臘化時代的托勒密大王和穆斯林征服後出現的法蒂瑪哈里發,都會在國力允許時擴張邊界。
為了維持埃及的霸權 馬穆魯克必須控制周邊地區
在陸上,埃及的帝國勢力會優先控制巴勒斯坦和黎巴嫩地區,進而北上敘利亞。這既可以保護作為陸地邊界的西奈半島,也可以為自己的政權獲得尼羅河之外的第二個重要糧倉。加上敘利亞地區的十字路口效應,也方便南方的統治者們為軍隊補充新來的征服者力量。
在海上,埃及的帝國會嘗向南試控制阿拉伯半島的西部沿岸,保證紅海通道的安全。向北,他們則希望控制住位置關鍵的塞普勒斯島,進而將勢力範圍延伸到小亞細亞半島東南的乞裡西亞地區。當地不僅有可以南下東地中海的港口,也有可以進入敘利亞的山間隘口。
敘利亞是馬穆魯克人除埃及以外最重要的地盤
在馬穆魯克王朝的草創階段,他們一面抵擋西征的蒙古系伊爾汗國,一面以摧古拉朽之勢將十字軍勢力逐出黎凡特沿岸。隨後,不依不饒的他們還向北翻越托羅斯山脈,征服了乞裡西亞的亞美尼亞人王國。最後在十五世紀中前期,馬穆魯克人用一次跨海軍事冒險行動,讓塞普勒斯的十字軍王國成為自己的藩屬。至此,埃及帝國的天然邊界算是大功告成。哪怕有帖木兒軍隊在世紀初的狂屠敘利亞,也無法動搖開羅宮廷對這些地區的控制。
但對於奧斯曼人來說,馬穆魯克在乞裡西亞的影響力就非常有害了。因為馬穆魯克會為了自身的利益,縱容甚至偷偷支援邊界上的突厥部落。這些人便以此為迴旋餘地,不斷髮動反抗奧斯曼蘇丹的暴動。對於傑姆的庇護,只是這種操作的冰山一角。只要奧斯曼軍隊不控制那裡,西方的基督教勢力就可以從對岸的塞普勒斯過來,給反抗者輸送資金和武器。一直靠吸收歐洲先進武器來保持優勢的奧斯曼人明白,一旦自己在技術上不再佔據高地,戰爭的形式就可能發生逆轉。
乞裡西亞不僅拱衛著敘利亞也連線著奧斯曼的東部邊界
最後,財政與貿易因素也開始讓兩個伊斯蘭世界的聖戰者開始彼此敵視。當時的奧斯曼與馬穆魯克,已經分別從南北兩個方向上控制了東西方世界的貿易通道。但奧斯曼帝國控制下的高加索、克里米亞半島和安納托利亞地區,無法同馬穆魯克控制下的蘇伊士、亞歷山大港、貝魯特和大馬士革相比。
埃及人也絲毫沒有開放紅海通道的意思。當一名奧斯曼使節帶著從印度獲得的禮物返程時,被馬穆魯克人扣留和殺害。忍無可忍的巴耶塞特二世,也就找到了對馬穆魯克用兵的藉口。
在大馬士革接見威尼斯貿易代表的馬穆魯克蘇丹
阿達納城的反覆爭奪
阿達納是控制乞裡西亞與敘利亞交通的重鎮
1485年,巴特賽特下令從奧斯曼人已經初步控制的卡拉曼汗國境內出兵,進攻守備力量有限的乞裡西亞地區。新任的卡拉曼總督艾哈邁德帕夏,帶著少量近衛軍步兵與邊區部隊一起衝過邊境。在不短的時間裡就佔領了包括主要城市阿達納在內的大部分地方。由於馬穆魯克人多年來都壓制當地亞美尼亞人的武力,所以城市和堡壘的守軍非常孱弱,不是入侵者的對手。
卡拉曼突厥的旗幟 酷似大衛之星的標誌代表亞伯拉罕
但奧斯曼蘇丹同樣不敢對馬穆魯克人下手太重。這是因為馬穆魯克蘇丹在蒙古西征後,就扶持了唯一具有正統性的哈里發,並將其軟禁在開羅作為傀儡。奧斯曼人同馬穆魯克都信奉遜尼派伊斯蘭教,屬於一個信仰陣營的戰士。所以,和馬穆魯克的戰爭就不像對東方的什葉派信徒或歐洲的基督教那樣名正言順。加上當時的馬穆魯克本身還具有較強的實力,所以戰爭被限定在有限的範圍內是比較合適的。按照奧斯曼人原本的計劃,只要控制乞裡西亞並封鎖托羅斯山脈的隘口,馬穆魯克人就會預設既成事實。
攻打阿達納城堡的奧斯曼近衛軍士兵
但開羅方面的反應速度,還是超出了君士坦丁堡宮廷的設想。嘎伊特貝立刻從埃及派出了3000名蘇丹直屬的皇家馬穆魯克武士,下令他們奪回乞裡西亞的控制權。這些伊斯蘭世界最好的騎士,一路北上敘利亞,又從當地的9名埃米爾手裡招來了1000地方馬穆魯克騎兵。在敘利亞的首府大馬士革和重要城市阿勒頗,12000名地方部隊被召集起來。其中既有突厥與阿拉伯人的部落民,也有負責日常戍衛任務的城市民兵。
正在大馬士革徵集部隊的馬穆魯克金
1486年,馬穆魯克軍隊在抵達阿達納城附近,向城內的守軍提出了投降要求。隨即,一場短促的騎兵戰在雙方之間爆發。由於奧斯曼一邊僅有數量有限的安納托利亞突厥部落騎兵,所以很快就不敵訓練有素的馬穆魯克對手。17名地方指揮官和800名突厥人被俘,更多人則在巨大的壓力促使下一鬨而散。他們被安排送往大馬士革和開羅進行公開展覽,以彰顯馬穆魯克蘇丹的赫赫武功。
普通奧斯曼遠征軍由少量近衛軍步兵和大量地方部隊組成
此後,馬穆魯克的敘利亞步兵便從容不迫的包圍了阿達納城。城裡所剩的守軍不過1500多人,形式非常危急。巴耶塞特二世意識到情況不妙,派出自己的女婿奧格魯帕夏去率軍解除馬穆魯克人的威脅。這位黑塞哥維那公爵的兒子,帶著一支規模不大的加尼色裡近衛軍步兵趕到安納托利亞行省,並招募了15000人的西帕希封建騎兵和突厥部落武裝。但在抵達戰區不久後,他的偵查騎兵就在前哨衝突中被強悍的馬穆魯克擊敗。倖存者向蘇丹的女婿報告,馬穆魯克軍隊的人數並不多於本方部隊。奧格魯帕夏於是決定展開決戰。
奧斯曼軍隊出征前的動員
3月15日,奧斯曼軍隊在阿達納城附近展開,這將是他們第一次在大規模戰役中遭遇聲名遠播的馬穆魯克騎兵。很快,奧斯曼人意識到自己在騎兵的裝備、訓練和勇猛程度上都不是南方軍事奴隸的對手。面對勢不可擋的皇家馬穆魯克,奧斯曼軍隊再次潰敗。大量突厥部落兵的戰鬥意志薄弱不堪,在撤出陣地後將帕夏所在的位置暴露在敵軍的重壓之下。
馬穆魯克軍隊由中央精銳 地方封臣和徵召力量組成
奧格魯同200名從君士坦丁堡帶來的加尼色裡近衛軍步兵一起被包圍,並在負傷後被敵軍俘虜。目睹全過程的阿達納守軍也失去了抵抗意志,宣佈開城投降。馬穆魯克人在大勝之餘,再次將俘虜送到大馬士革和開羅進行了遊行展覽。
作為戰敗的連鎖反應,許多奧斯曼帝國東部的部落開始騷動起來。在整個1487年,巴耶塞特派來的援軍都在自己的國境線內鎮壓叛逆。馬穆魯克人也獲得了寶貴的休整時間,以便迎接更為慘烈的戰鬥。
馬穆魯克的反擊迅速收復了阿達納等地
第三次阿達納戰役
厲兵秣馬的奧斯曼人派出了更大規模的軍隊
到了1488年,巴耶塞特二世已經完成了戰爭動員與一切準備工作。歐洲部分的魯米利亞省總督阿里帕夏,奉命指揮全部的陸軍部作戰。蘇丹清楚自己的亞洲士兵難堪大任,在派出數千加尼色裡近衛軍的同時,也徵集了不少歐洲地區的西帕希騎士參戰。
同時,一支龐大的艦隊也集結完成。他們將在艾哈邁德帕夏的指揮下,封鎖乞裡西亞的沿海地區,以防馬穆魯克援兵或西方勢力的干涉。這就將奧斯曼軍隊的總數增加到了60000人。
15世紀後期的君士坦丁堡 本身就是一個大兵營
蘇丹還向控制塞普勒斯港口的威尼斯人提出要求,希望他們負責為奧斯曼大軍運送補給。但這個要求被後者一口回絕,因為他們非常樂於看到奧斯曼人在東方的失敗。相反,一支艦隊抵達島上,預防奧斯曼人可能的偷襲。作為平衡策略,當開羅方面要求威尼斯艦隊幫助自己去對抗土耳其人時,同樣被共和國的將領們無情拒絕。
很快,奧斯曼艦隊封鎖了安納托利亞與敘利亞交界處的港口城市--亞歷山大勒塔。通過控制這座當年由亞歷山大大帝建立的重要城市,奧斯曼軍隊將馬穆魯克的敘利亞援軍都釘在了托羅斯山脈以南。後者首先要確保敘利亞的安全,才有餘力北上乞裡西亞。在他們舉棋不定之時,奧斯曼陸軍已經在北面發起來摧古拉朽的掃蕩。包括阿達納在內的城市被全部佔據。
奧斯曼艦隊封鎖了亞歷山大勒塔 吸引了馬穆魯克的敘利亞駐軍
最後,還是天氣突變幫助了馬穆魯克軍隊。一場突如其來的風暴,摧毀了奧斯曼艦隊的主力。沒有後顧之憂的馬穆魯克人得以從伊蘇斯等隘口北上。雖然沒有確切的兵力記載,但馬穆魯克人的兵力應該與兩年前的相當。依然是不少於3000的皇家馬穆魯克騎兵領頭,1000多地方的埃米爾部隊作為先鋒,超過萬人的敘利亞步兵作為增援和軍隊主體部分。
登陸敘利亞西北部進行封鎖的奧斯曼海軍部隊
這年8月26日,選擇收縮兵力的奧斯曼人再次在阿達納城附近展開。除去大量的安納托利亞徵召部隊外,他們還有數千從歐洲調來的塞爾維亞、波斯尼亞、保加利亞和希臘騎士。已經開始逐步裝備火槍和大炮的加尼色裡近衛軍,人數則不會超過5000人。他們是真正對抗馬穆魯克騎兵衝鋒的中流砥柱。但因為還沒有新一代的歐洲火炮技術,當時的奧斯曼火炮還是依託車營陣地使用的輔助火力。所以下一個世紀才有的火力優勢,在15世紀80年代還不存在。兩軍的較量將更多仰仗冷兵器時代的技術和技巧。
來自歐洲的魯米利亞軍團 在各方面都超過了安納托利亞人
戰役開始後,馬穆魯克騎兵主動在兩翼展開攻勢,重點則位於本方的右翼位置。奧斯曼軍隊則將亞洲的西帕希與部落騎兵部署在右翼,應付馬穆魯克人的弱側。將歐洲西帕希等地方部隊部署在左翼,直面對手的猛攻方向。雙方大量的徵召步兵則全部集中在中路的第一線位置,在複合弓等武器對射中,消耗彼此。阿里帕夏的近衛軍陣地和馬穆魯克的騎兵預備隊都位於兩軍的第二線位置,不到萬不得已將不會參加戰鬥。
奧斯曼軍隊中的近衛軍騎兵 地方西帕希和封建附庸武士
在雙方交戰最激烈的一側,大量皇家馬穆魯克騎兵同來自巴爾幹等地的西帕希殺成一片。因為多次勝利而自恃甚高的馬穆魯克人發現,這些歐洲來的封建騎士有著超過自己預計的戰鬥力。很多人雖然改宗穆斯林,卻還維持著家族原有的武力傳統。至於那些來自塞爾維亞和波斯尼亞的騎士,則擁有相當比例的歐式板甲保護,並自小浸染在法國式騎兵之中。雙方不斷進行對衝和近距離馬上纏鬥,然後暫時撤退到後方重組,再進行下一輪廝殺。
來自埃及的皇家馬穆魯克 是王朝的武力核心
但在雙方的弱側,奧斯曼人的安納托利亞部隊還是首先掉了鏈子。尤其是那些來自原先卡拉曼汗國的部隊,依然是依託部落組織的散兵遊勇。他們本身也對奧斯曼蘇丹的統治感覺不滿,在戰鬥中不願意太過消耗自己。這樣的情況,在整個十五世紀中反覆出現。無論對手是帖木兒的中亞鐵騎,還是馬穆魯克的聖戰奴隸,都會嘗試從他們防禦的一側尋求突破。
正在衝鋒的馬穆魯克重騎兵
最終,在卡拉曼突厥人的撤退中,奧斯曼軍隊的右翼全線崩潰。雖然後方的近衛軍陣地難以被騎兵立即攻克,但卻開始陷入被步騎兵包圍的危險。無奈之,阿里帕夏決定全軍後撤。近衛軍步兵離開營地,與歐洲部分的西帕希們邊打邊撤。留下眾多炮灰兵任由馬穆魯克屠殺。
卡拉曼突厥為代表的地方軍 不止一次坑了奧斯曼人
意想不到的蝴蝶效應
第三次阿達納戰役是馬穆魯克歷史上的最後一次對外大勝
1488年的第三次阿達納戰役後,奧斯曼人失去了暫時控制乞裡西亞的希望。雖然海軍的殘部殲滅了一直馬穆魯克人的小分隊,卻難以挽回大局。阿里帕夏原本計劃撤到卡拉曼境內重組再戰,但當地的突厥部隊開始了痛打落水狗的行動,讓奧斯曼人雪上加霜。而困守城市的戍衛部隊,也在三個月的被圍困後選擇投降。
隨著奧斯曼人的撤退,大量卡拉曼等地的突厥部落也倒向了馬穆魯克一邊。希望在開羅宮廷的支援下,獲得重新獨立。於是在整個1489年,戰爭就變成了地區與邊界上的各類小規模衝突。
馬穆魯克對於輕騎兵的靈活運用 幫助他們獲得一定優勢
到1490年,馬穆魯克甚至嘗試了一次反攻。他們的軍隊從乞裡西亞出發,圍攻卡拉曼境內的大城市--凱撒利亞。但這僅僅是一種力量測試,希望知道奧斯曼人的實力和對東方事物的反應。結果,在奧斯曼援軍開始進入卡拉曼後,馬穆魯克人便主動宣戰了撤退。不少地方領主和埃及來的皇家士兵,都已經厭倦了戰爭。開羅方面也不願意繼續為北方的戰事買單。於是,雙方在開戰五年後,簽訂了和平協議。乞裡西亞繼續由馬穆魯克控制,而卡拉曼地區則在實際上被認可為奧斯曼的勢力範圍。
正在接見克里米亞可汗的巴耶塞特二世
通過這場奧斯曼-馬穆魯克戰爭,巴耶塞特二世明白自己在解決東部的眾多不穩定因素前,不具備在更遠方用兵的能力。此後,他就更致力於整頓東部地區的政務,絞殺地方派的生存空間。這項吃力不討好的戰略,後來又因為吉姆在歐洲的病死而變得執行緩慢。等到他更著名的兒子塞利姆一世上臺,奧斯曼帝國才對東部邊界進行了大規模整肅。結果是引發了帝國同東方薩法維波斯人的戰爭。
戰爭期間 馬穆魯克的外交還幫助了西班牙人
更為有趣的蝴蝶效應,一直影響到了地中海西部的伊比利亞半島。由於義大利人拒絕用自己的海軍去幫助馬穆魯克,後者便開始聯絡另一個海上強國--阿拉貢。當時的阿拉貢國王費迪南二世,已經同卡斯蒂亞女王伊莎貝拉結婚。兩國合併為聯邦,併力主向南方的格蘭納達穆斯林開戰。馬穆魯克人用埃及的糧食作物條件,換來了西班牙人出50艘中小型戰艦的承諾。到因為戰爭結束,西班牙艦隊沒有參與戰爭。
受到哥倫布刺激的葡萄牙人 最終下決心殺入印度洋
相應的,垂死掙扎的格蘭納達人,向君士坦丁堡的奧斯曼蘇丹求助。後者便與之達成了反西班牙-埃及聯盟。但吃著埃及糧食的西班牙人,還是在1492年攻克了格蘭納達。志得意滿的他們,在這一年派出了哥倫布的探險船隊。這次投資的成功,又刺激了鄰國葡萄牙,重啟了派船隊去印度洋的計劃。到1500年為止,大航海時代已經拉開序幕。
失去貿易收入的馬穆魯克王朝 最終在1517年被奧斯曼兼併
這下換做馬穆魯克人開始頭疼了。開羅宮廷掌控的紅海貿易,開始被葡萄牙船隊截斷了貨源。失去現金流的他們,無法救濟受災的貧民,也無力繼續保持對地方封建領主的壓制。最終,在1516-1517年同奧斯曼人的第二次戰爭中一敗塗地。整個王朝被掀翻,乞裡西亞、敘利亞到埃及的全部領地被併入奧斯曼帝國。(完)
相关参考
15世紀後期,奧斯曼帝國已經成為了橫跨歐亞兩地的超級大國。在經歷了幾十年的歐洲攻略後,他們忽然發現自己在東方也擁有眾多對手。其背後不僅有歐洲基督教勢力的慫恿,更有老牌強國馬穆魯克的支援。為了穩固作為龍
15世紀後期,奧斯曼帝國已經成為了橫跨歐亞兩地的超級大國。在經歷了幾十年的歐洲攻略後,他們忽然發現自己在東方也擁有眾多對手。其背後不僅有歐洲基督教勢力的慫恿,更有老牌強國馬穆魯克的支援。為了穩固作為龍
春秋戰國之際,晉國、齊國、楚國、越國四大國形成了四分天下的局面,而由於晉國內部大夫勢力實在是坐大,三家分晉,趙、韓、魏成為獨立的諸侯國。各大諸侯國的疆域,以楚國為最大,越國次之,趙國、齊國又次之,秦國
春秋戰國之際,晉國、齊國、楚國、越國四大國形成了四分天下的局面,而由於晉國內部大夫勢力實在是坐大,三家分晉,趙、韓、魏成為獨立的諸侯國。各大諸侯國的疆域,以楚國為最大,越國次之,趙國、齊國又次之,秦國
新華社西安4月21日電(記者楊一苗)位於陝西省西安市的漢長安城遺址又有新發現,考古工作者在漢長安城北宮一號遺址發現一組西漢建築遺址,研究推測這裡曾做過西漢時期安置被廢帝後的宮城。北宮遺址發現於20世紀
位於陝西省西安市的漢長安城遺址又有新發現,考古工作者在漢長安城北宮一號遺址發現一組西漢建築遺址,研究推測這裡曾做過西漢時期安置被廢帝後的宮城。北宮遺址發現於20世紀90年代,其宮牆南北長1710米、東
引起「蝴蝶效應」的金融詐騙案宋仁宗天聖元年,忽有民眾聚集至益州府衙門集體告狀,在古代這種集體性告狀的例子殊為不多,尤其在政通人和的仁宗時代,於是益州知府寇瑊鄭重地將告狀之人請入府衙開堂審案。其實案情並
在法國,被資產階級革命政權推翻的波旁王朝,在國外封建勢力的支持下,於1815年復辟。直到1830年,法國爆發了“七月革命”,結束了波旁復辟王朝的封建統治。在復辟王朝統治下,法國宮廷和教會狼狽爲奸,欺壓
公元前179年,“臨朝稱製”多年的呂太后死後,開國功臣集團核心人物周勃、陳平等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發動宮廷軍事政變,剿滅了呂氏外戚集團。其後,在推舉新皇帝人選時,被大臣們議論到的一共出現了三個宗室
「陶瓷有名彩稱之琺琅彩」是清代宮廷御用的瓷器,始創於清代康熙晚期,它是引進國外琺琅材料創製而成的,並一舉成為極名貴的宮廷御用瓷器。琺琅彩瓷的正式名稱應為「瓷胎畫琺琅」,後人稱「古月軒」,國外稱「薔薇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