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三家分晉到朝秦暮楚,韓國給了我們哪些啟示

Posted 申不害

篇首语:如果惧怕前面跌宕的山岩,生命就永远只能是死水一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從三家分晉到朝秦暮楚,韓國給了我們哪些啟示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從三家分晉到朝秦暮楚,韓國給了我們哪些啟示

2、秦滅巴蜀之戰,為何是秦國一統天下的重要一步

從三家分晉到朝秦暮楚,韓國給了我們哪些啟示

韓國是「戰國七雄」當中實力最弱的一個,估計很多人很好奇,弱小的韓國在戰國時期是怎麼活下來的。其實,韓國能躋身「戰國七雄」也有他的秘訣,這個秘訣也成為現在很多小國家的生存之道。韓國屬於 「三家分晉」之一,在瓜分晉國的第二年韓哀侯就滅了鄭國,並把首都遷往了新鄭。在韓國遷都的第四年,韓哀侯被殺,韓懿侯即位。不久魏軍在馬陵打敗韓軍,韓王向齊國求救,也就是著名的「馬陵之戰」,魏國霸權一下被齊國打掉。
戰國地圖
韓國歷史上最輝煌的時期應該是韓懿侯兒子韓昭侯(韓武)即位以後。公元前355年,申不害任韓國的國相,他運用法家的權術,實行法家的主張,國內得到治理,諸侯不來侵伐。《史記》載:「終申子之身,國治兵強,無侵韓者。」申不害在韓國做國相的15年間使韓國的國力強盛起來,這都是韓國任用人才的結果。
當然,申不害在韓國變法並不徹底。他死了以後,韓國又打回了原形。在申不害去世不久,韓國就沒有挑大樑的人才了。秦軍於公元前339年,攻佔了韓國的宜陽。次年,韓昭侯在韓國大旱的時候修築了一座高大的城門,這是一種不思進取的行為。楚國大臣屈宜臼就說:「去年秦軍攻佔韓國宜陽,今年又有大旱災,韓昭侯不在這時候體恤百姓的困難,反而更加奢侈,這叫做『時運衰耗而行為奢侈』。」韓國在關鍵時刻不修築城門,國家大旱的時候修建城門,韓國這樣下去想強大都不行。
韓國在戰國時期本來就弱小,而且地理位置也不好,四面被大國包圍。不過,他們也想出了與大國一些相處之道。比如抱大腿,哪個國家強,韓國就依附誰,在戰國時期「朝秦暮楚」其實就是為韓國量身定製的。但是,韓國在大國的夾縫中生存也的確不容易,「朝秦暮楚」也實屬無奈之舉。
戰國七雄
公元前317年,秦軍在修魚打敗韓軍,韓國的將領魚叟和申差被俘。韓宣王很害怕,不知道怎麼辦。當時的韓國還是有些人才,比如國相公仲侈,他對韓宣王說:「合縱的盟國並不可依靠。現在秦國想攻打楚國已經很久了,大王不如通過張儀向秦國求和,以一座城賄賂秦國,準備戰甲,與秦國一同南下攻楚國,這是用一失換來兩得的計策。」韓國的計策固然之高明,但是一山還比一山高。
楚國聽說秦國有韓國的相助,即將攻打楚國,楚王也漢擔憂,於是召來陳軫告訴他這一情況。陳軫說:「秦國已得到韓國,楚國必遭攻擊,大王請聽我的話警戒楚國四境,發兵聲稱援救韓國。」陳軫提出這個計謀,是什麼意思呢?其實,就是離間秦國與韓國的關係。楚國假裝援救韓國,必然遭到秦國的猜忌。韓國以為楚國會援救韓國,自然會站在楚國這一邊。那麼,秦韓之間鬧矛盾,楚國的危機自然就解除了。
韓國面對楚國伸出的橄欖枝,怎麼辦呢?韓宣王聽說後固然高興,而且立刻取消了出使韓國的計劃。國相公仲侈反對說:「現在韓國面臨強秦,大王靠著楚國救援的虛名,而輕易與強大的敵人秦國絕交,大王必定要被天下人譏笑。再說楚國和韓國不是兄弟國家,又不是一向相約而共謀攻伐秦國。現在已經有了秦、韓聯兵攻伐楚國的跡象,他們才發兵聲援韓國,這一定是陳軫的計謀。」韓宣王不聽勸告,於是與秦國斷絕關係。
韓非子
從公仲侈的分析來看,楚國就是在離間秦國與韓國之間的關係,他是一個明白人。但是,韓宣王不聽他的。秦國因韓國的背叛而大怒,增加兵力攻打韓國,楚國援軍卻不來韓國。韓國在戰敗,只好把太子倉送到秦國作人質以求和解。不過,楚國的欺騙行為也因此付出了代價。韓國與秦國求和以後,秦、韓聯合在丹陽斬殺了楚軍八萬人。
韓國得罪楚國以後,身邊兩個大國都得罪了後來又加入了齊國的合縱當中,跟隨齊國對抗秦國。當樂毅伐齊以後,齊國霸權衰落,秦國進攻韓國的上黨郡,韓國為了自保只能禍水東引,將上黨送給趙國,因此秦趙之間爆發了「長平之戰」。長平之戰以後,韓國成了孤家寡人,只能向秦國派間諜,即便是後來派出韓非這樣的人才,也無法挽救韓國被吞併的命運。

秦滅巴蜀之戰,為何是秦國一統天下的重要一步

三家分晉後,趙國、魏國、韓國躋身強國之列,又有田氏代齊,戰國七雄的格局正式形成,分別是:秦國、楚國、齊國、燕國、趙國、魏國、韓國。值得注意的是,除戰國七雄外,還有越國、巴國、蜀國、宋國、中山國、魯國等大國。小國尚有鄭國、衛國、滕國、鄒國、費國等。而對於戰國七雄之外的諸侯國,基本上都被戰國七雄給消滅了。比如韓國吞並了鄭國,趙國消滅了中山國,齊國消滅了宋國,楚國消滅了魯國等。

與此相對應的是,就秦國來說,除了在戰國末期吞並山東六國之外,還在戰國中期吞並了巴國和蜀國。巴國和蜀國,主要位於今四川省、重慶市一帶,這也是該地區被稱之為巴蜀之地的重要原因。就秦滅巴蜀之戰,是指周慎靚王五年(公元前316年),秦國張儀、司馬錯等率軍攻滅巴(今四川東部)、蜀(今四川西部)的戰爭。就秦滅巴蜀之戰來說,可謂秦國一統天下的重要一步。

首先,戰國中期,秦惠文王在位時,準備對外開疆擴土。對此,張儀認為應當先進攻韓國,進而一統天下。與此相對應的是,司馬錯則主張先消滅巴蜀。在一番激烈的討論之後,秦惠文王采納了司馬錯的主張,命張儀、司馬錯、都尉墨等人率軍經金牛道(自今陝西勉縣向西南,越棋盤關進四川,經朝天驛往劍門關)攻打蜀國。在秦滅巴蜀之戰中,王親自率軍至葭萌(今四川劍閣東北)抵禦,兵敗遁逃,被秦軍殺死,蜀國滅亡。

隨後,張儀、司馬錯等人又率軍消滅了巴國,俘虜巴王。秦惠文王貶蜀王子弟為侯,以陳莊為蜀相,張若為蜀國守。並設立巴郡,郡治江州(今四川重慶北)。由此,對於秦滅巴蜀之戰,可謂非常順利,也即秦軍幾乎沒有遇到什麽激烈的抵抗,就成功吞並了巴國和蜀國這兩個大國。那麽,問題來了,從長遠來看,秦滅巴蜀之戰,對於秦滅六國有什麽幫助呢?

一方面,在秦滅巴蜀之戰之前,秦國的疆域並不遼闊,而通過吞並巴國和蜀國,秦國的疆域獲得明顯的增加,從而躋身戰國七雄的第一陣營。在秦滅巴蜀之戰前,秦國的疆域主要集中在今甘肅省、陝西省一帶,並包含了今山西省一帶的部分地區。在整體面積上,秦國遠遠不如當時的楚國,對比趙國、魏國、齊國等諸侯國,也沒有多大的優勢。

眾所周知,在戰國時期,各個諸侯國之間頻繁用兵,目的就是爭奪地盤,而地盤的擴大,意味著人口和耕地的增加,這直接關係到各個諸侯國的綜合實力。從這一角度來看,秦國消滅巴國和蜀國之後,不僅疆域擴張,還擁有了更多的人口和耕地,比如大家熟悉的成都平原,就是沃野千里之地,這帶來的糧食自然有助於秦軍的對外作戰。

另一方面,秦惠文王在位時,山東六國已經形成了針對秦國的合縱聯盟。因此,對於秦惠文王來說,如果繼續對韓國等山東六國用兵,勢必遭到諸侯國的聯合攻擊。周顯王四十七年(前322年),秦國發兵攻打魏國河內,佔領曲沃(今山西聞喜東北)、平周(今山西介休西);不久又攻佔韓國之鄢陵(今河南鄢陵西北)及義渠國之鬱郅(今甘肅慶陽)。周慎靚王三年(前318年),魏相公孫衍發動魏、趙、韓、燕、楚五國合縱攻秦。

由此,在公元前318年,秦國遭到了魏國、趙國、韓國、燕國、楚國這五個諸侯國的聯合進攻。因此,到了公元前316年,秦國如果繼續攻打韓國,很可能會遭到更大的反擊。所以,秦國調整方向,先攻滅巴國和蜀國,不僅增強了自己的實力,也有助於避免山東六國針對秦國的聯合進攻。而暫時放緩對山東六國的擴張步伐,也會讓山東六國之間互相攻伐,從而給秦國帶來坐收漁翁之利的機會。

最後,在秦滅六國中,楚國可以說是最強的對手。而通過佔據巴蜀之地,客觀上有利於壓製楚國。

司馬遷在《史記·張儀列傳》中記載:秦西有巴蜀,大船積粟,起於汶山,浮江已下,至楚三千餘裡。舫船載卒,一舫載五十人與三月之食,下水而浮,一日行三百餘裡,裡數雖多,然而不費牛馬之力,不至十日而距扞關。扞關驚,則從境以東盡城守矣,黔中、巫郡非王之有。

從地理位置上來看,巴蜀之地處在楚國的上遊。在獲得巴蜀之地後,秦國大軍可以乘船攻打楚國,這降低了討伐楚國的成本,增加了攻打楚國的途徑。因此,對於楚國來說,在漢中之地和巴蜀之地相繼被秦國佔據的背景下,其都城郢已經是岌岌可危了。在秦國消滅巴國和蜀國之後,名將白起在秦昭襄王時期發起了鄢郢之戰,成功攻破了楚國都城郢,為之後消滅楚國奠定良好的基礎。

綜上,秦滅巴蜀之戰,無疑是秦國一統天下的重要一步。在坐擁巴蜀之地後,秦國的人口和耕地明顯增加,這支撐秦國發動了長平之戰等戰役。比如在長平之戰中,糧草匱乏成為趙國失敗的重要原因。反之,秦國則擁有相對充足的糧草支持。並且,正如司馬錯所言,巴蜀可從水道通楚,“得蜀則得楚,楚亡則天下並矣”(《華陽國志·蜀志》)。基於此,秦國消滅巴國和蜀國,不僅是開疆擴土,也為秦朝建立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相关参考

蜀國疆域遠超韓國,為何不是戰國七雄之一呢

眾所周知,戰國七雄,是戰國時期七個最強大的諸侯國的統稱,經過春秋時期曠日持久的爭霸戰爭,周王朝境內的諸侯國數量大大減少。三家分晉後,趙國、魏國、韓國躋身強國之列,又有田氏代齊,戰國七雄的格局正式形成,

秦滅巴蜀之戰,為何是秦國一統天下的重要一步

三家分晉後,趙國、魏國、韓國躋身強國之列,又有田氏代齊,戰國七雄的格局正式形成,分別是:秦國、楚國、齊國、燕國、趙國、魏國、韓國。值得注意的是,除戰國七雄外,還有越國、巴國、蜀國、宋國、中山國、魯國等

戰國時期,這三個大國曾被消滅兩次,你都知道嗎

戰國時期,三家分晉後,趙國、魏國、韓國躋身強國之列,又有田氏代齊,戰國七雄的格局正式形成,分別是:秦國、楚國、齊國、燕國、趙國、魏國、韓國。除戰國七雄外,戰國時期還有越國、巴國、蜀國、宋國、中山國、魯

戰國時期,強大的楚國消滅了哪幾個諸侯國

眾所周知,戰國七雄,是戰國時期七個最強大的諸侯國的統稱,經過春秋時期曠日持久的爭霸戰爭,周王朝境內的諸侯國數量大大減少。三家分晉後,趙國、魏國、韓國躋身強國之列,又有田氏代齊,戰國七雄的格局正式形成,

戰國開局哪家強

文/我們以三家分晉為戰國的開局,戰國開局哪家強?答案是魏國,其實,從地圖上看,魏國所處的位置並不香,北有趙,南有韓楚,西有秦,東有齊,搞不好就是四面皆敵,然而就是這樣一個環境,戰國初期卻是他最強,為啥

曹操生了7個女兒,卻為什麼都嫁給了同一個男人

在中國古代封建社會中,女性是毫無地位可言的,甚至其婚姻也是要聽從父母的安排。就算是生在有權有勢的人家,自己的婚姻大事也無法自己做主,反而還會成為家族扶搖直上的工具,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政治聯姻。政治聯姻也

曹操生了7個女兒,卻為什麼都嫁給了同一個男人

在中國古代封建社會中,女性是毫無地位可言的,甚至其婚姻也是要聽從父母的安排。就算是生在有權有勢的人家,自己的婚姻大事也無法自己做主,反而還會成為家族扶搖直上的工具,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政治聯姻。政治聯姻也

《奇葩說》帶給議論文寫作的啟示之五—擁有跨界思維,呈現專業度

創新的靈感往往是從其它專業領域獲得的:小草的鋸齒催生了鋸,蝙蝠催生了雷達,鳥類催生了飛機,蜂巢啟發了建築。在學科日益交叉、融合的今天,從某種程度上說,是否擁有跨界思維,是一個企業能否存活的重要因素。中

熊津都督府、舊港宣慰司、唐努烏梁海

中國歷史上的飛地極簡史:唐努烏梁海、熊津都督府、舊港宣慰司今天是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讓我們銘記歷史,追思失地。什麼是飛地?話說東周戰國時期,三家分晉的地緣態勢,趙魏韓的地盤支離破碎,飛地套著飛地,三國

我寫過1000句情話,卻唯獨沒得到他的心。

轉自:老照片講故事來源:視覺志(ID:iiidaily)作者:張先森對於愛情和婚姻,如果說瓊瑤給了我們一種唯美的幻想,那麼張愛玲帶給我們的應該是一種警醒。即便一個世紀過去了,張愛玲依然是大家最欣賞的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