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統治者不準王爺進京,清朝不準王爺離京,哪一種做法更高明

Posted 皇帝

篇首语:天无一月雨,人无一世穷。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明朝統治者不準王爺進京,清朝不準王爺離京,哪一種做法更高明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明朝統治者不準王爺進京,清朝不準王爺離京,哪一種做法更高明

2、清朝王爺串門,為何進門前要大聲通報

明朝統治者不準王爺進京,清朝不準王爺離京,哪一種做法更高明

在古代的中央封建社會,皇權始終是至高無上的存在,皇帝這個尊貴無比的位置,也受到了不少勢力的窺視,在它的面前,親情也會變得淡漠,歷史上因為皇位父子成仇,兄弟反目的事情,可以說得上是大有人在。除去太子,最有可能登上皇位的是誰·?自然就是皇帝們所生下大大小小的王爺了。太子即位後,這些高官厚祿的王爺們,也很容易成為中央政權的心腹大患,明清兩朝,為了對於這些王爺,也採取了各自不同的做法。哪種更加高明呢?就讓我們來看一看。
明朝的宗室制度,不同於漢朝,也不等同於唐宋,朱元璋在建立明朝後,和大臣們商討宋元滅亡的原因一直認為,這是起源於「主弱臣強」,朝廷得不到宗室的支持,因此朱元璋決定,重新建藩,並且在1370年分封諸個皇子為親王,並且建立了一套嚴格的封藩制度,被明朝歷代皇帝奉為祖訓萬事不便,並且延續到了明朝末期。
起初明朝的藩王有著很大的權力,燕王朱棣更是直接奪取了侄子建文帝的皇位,但是吸取了自己的教訓之後,朱棣自然不願意再有人模仿他,因此強化了中央集權,限制了藩王權力,因此明朝的藩王,面臨了「有明諸籓,分封而不錫土,列爵而不臨民,食祿而不治事」的局面。
這種制度有什麼好處呢?1644年李自成率領農民軍打入北京的時候,明朝依然還有不少宗室血脈被分封到全國各地,他們建立起了南明政權,以至於讓老朱家繼續掌了數十年的權,只可惜讓人遺憾的是,南明親王各自不承認,比如隆武帝和永曆帝,相互不承認,即便是清軍大敵在前,兩者竟發生內訌,也就給了清軍可乘之機。最終導致了明朝滅亡。
我們再來看看清朝人的做法,有了明朝的教訓,皇帝為了更方便掌控勢力,因此他們不準王爺出京。而是將其安置在京城內,而且為了減輕財政負擔,還採用了「隔代降爵制」。但是因為清朝皇帝在康熙之後,都會隱瞞儲君的真實人選,這也導致在京城王爺,很容易為了皇權而相互爭鬥,甚至發生了類似於康熙時期九子奪嫡那樣的事件。
明清兩種對待王爺的方式,從政權穩定的角度來看,還應該算得上是清朝更加的聰明一些,在明朝歷史上,無論是燕王朱棣,還是明武宗時期的平寧王和安化王,都發生過大規模的叛亂,給明朝廷造成了極大的衝擊,雖然清朝同樣也有政治變動,但是在兩百多年裡面,真正對清朝廷造成了嚴重威脅的,只有吳三桂的叛亂和太平天國起義,而清朝皇室內部在面對這些危機的時候,體現得比明朝要更加的團結。
至於清朝培養儲君的模式,也逐漸發展成了自己的一套體系,清朝12個皇帝裡面,雖說不上賢能開放,倒也無太過暴虐昏聵之人,清朝封建統治提早的結束,對於中國而言,自然是一件好事,但是這也離不開西方文明對中國內部的衝擊,如果不是這個因素,清朝很有可能還會維持一段很長的時間。

清朝王爺串門,為何進門前要大聲通報

隨着近幾年清宮劇的熱播,我們對清朝的歷史也逐漸有了一定的認知,這其中我們最感興趣的就是皇帝後宮中的那些事,而忽略了很多小的細節,就比如說在電視里我們可以看到王爺們在互相串門的時候,為何都有門衛會大聲通報呢?這是怎么一回事?

放到現在肯定覺得不足為奇,而在清朝就是一件大事了,如果在進門前沒有通報,直接進入,這樣被有心人發現的話,說不定就會引來各種禍端,甚至性命不保,這其中的原因你肯定意想不到。

清朝王爺劇照


這就要從清朝的王爺制度開始說起了,清朝王爺和別的朝代不一樣,他們不能有自己的封地和護衛隊,只能享受每個月應有的俸祿和王爺的頭銜,而他們每日在上完早朝後,就得回家,不能擅自離開京城,他們活動的范圍很局限,如果沒有得到批准自己隨意離京,就會有謀反的動機,所以也導致王爺的權力是有限的,很多王爺也為了避免這種麻煩,除了早朝和皇上召見時,剩余時間寧願在自己家中度過。

古代人劇照


那在清朝為何會有這樣不盡人意的制度呢?其實主要原因就是在於明朝時藩王制度出現的危害,以及清朝異姓王反叛起兵的事情。明朝的王爺和清朝的王爺是大大相反的,他們那時的王爺被封為藩王,並且分配到全國各個地方,有着屬於自己的領地,為的就是幫助朝廷有效的管理地方,形成一個強大的網絡,而他們沒有皇上的召見,是不能擅自進入京城的,這和清朝完全相反,更不能去別的藩國,最早這個制度是朱元璋制定的,為的就是更高效的統領全國,讓整個國家都知道是朱家的領地。

當然有好就有壞,這樣的缺點就是很容易形成各個藩王在自己的領地形成獨立的國家,培養自己的軍權和擴大自己的領地,藩王的權力就會變得越來越大,這樣一來,如果起兵造反,國家就很難控制了,這種制度的危害逐漸暴露了出來。

康熙劇照


清朝也正是因為看到明朝藩王制度的弊端,所以就吸取前人的教訓,特此規定王爺不能擅自離開京城,沒有命令就必須留在京城,而那時清朝因為剛剛建立起來,還有很多明朝的殘余勢力黨,滿清政權還尚未穩固,為了籠絡人心,就封了6位異姓的王爺有屬於自己的領地。這其中為首最大的就要數吳三桂了,在康熙年間,吳三桂就起兵造反了,那時國家尚未穩定大權,甚至朝廷都沒有足夠的餉糧來應對,有遠見的孝庄太後就將自己的私人財產拿出來,給康熙籌錢,從而平定了叛亂。在叛亂平定以後,為了前車之鑒,清朝就再也沒有出現王爺有自己的領地,他們都被限制在了京城內。

孝庄太後劇照


皇上也為了防止此類事情發生,給王爺的權力都很小,目的也是為了加強皇權,所以在這種政策下,就出現了王爺們要是互相串門就必須得大聲通報了。因為大聲通報的目的不僅是讓府內的人知道來者是誰,更是讓外面的人知道。皇上早有防范,早就暗中盯着王爺私下的動態,就怕他們私下一同聯合起來謀反,所以就暗中派人盯着王爺們的動態,有什么風吹草動也能及時向上匯報,如果沒有通報的話,我們站在皇上的角度上想,一個王爺,天天去往別人家跑,沒人知道他的行蹤,所以就難免引起別人的懷疑了。

吳三桂劇照


而就算王爺沒有逆反的心,長期在別人家里喝喝茶、敘敘舊,這樣時間一長,別人也會引起懷疑,到時候可真是就有理說不清了,索性就在串門時大聲通報,就是在告訴那些暗中的眼線,王爺們只是正常的互相串門,並沒有謀反之類的事情,從而證明了自己的清白。

而王爺們知道皇上的意思,雖然自己在明處,但暗中也不少眼睛盯着自己,他們為了避免這樣的麻煩,於是沒有得到皇上的召見,就閉門不出了,獨自在家過自己的小日子,若遇到別的王爺的邀請,他們也會慎重考慮是去還是不去。這樣看來,清朝的王爺也真是可憐,雖然享有榮華富貴,但卻沒有真正的自由,還不如一個平常老百姓得來的瀟灑自在。

參考文獻:《清史稿》

相关参考

明朝疑案|朱允炆為何要求不準任何人殺朱棣

建文元年燕王反叛之初,建文帝以及方孝孺等人,並沒有將朱棣放在眼裡。以為燕王一隅之兵,要翻天是件天大的難事。善良又有點迂腐的建文帝朱允炆甚至還給手下授了了一道奇特的口諭,不準任何人傷害他的叔叔朱棣,以免

清朝王爺串門,為何進門前要大聲通報

隨着近幾年清宮劇的熱播,我們對清朝的歷史也逐漸有了一定的認知,這其中我們最感興趣的就是皇帝後宮中的那些事,而忽略了很多小的細節,就比如說在電視里我們可以看到王爺們在互相串門的時候,為何都有門衛會大聲通

清朝王爺串門,為何進門前要大聲通報

隨着近幾年清宮劇的熱播,我們對清朝的歷史也逐漸有了一定的認知,這其中我們最感興趣的就是皇帝後宮中的那些事,而忽略了很多小的細節,就比如說在電視里我們可以看到王爺們在互相串門的時候,為何都有門衛會大聲通

九一八事變時,張學良不準抵抗,但這位將軍打死了25個日軍

九一八事變爆發後,國民黨軍隊奉行不抵抗政策,讓無數國人扼腕長嘆。但是,並非所有人都聽從蔣介石和張學良的命令,比如王鐵漢將軍,就打出了中國人的血性!所謂人如其名,王鐵漢將軍確實稱得上是一個鐵骨錚錚的硬漢

她為梁啟超生了六個孩子,不準孩子叫她媽,最終卻死得很凄慘

古代乃至近代的時候,丫環的身份都十分低微,一般丫環都是被家裡人賣到有錢人家的,只要那張賣身契存在,她們就始終是奴隸,生出的孩子也是奴隸。一般對於丫環來說,存錢為自己贖身是最好的出路,更好一點的就是能給

她為梁啟超生了六個孩子,不準孩子叫她媽,最終卻死得很凄慘

古代乃至近代的時候,丫環的身份都十分低微,一般丫環都是被家裡人賣到有錢人家的,只要那張賣身契存在,她們就始終是奴隸,生出的孩子也是奴隸。一般對於丫環來說,存錢為自己贖身是最好的出路,更好一點的就是能給

北京周邊的清代王爺墳

作者芋靜李王爺墳是清代北京歷史的一部分,文物和藝術價值很高,其研究價值僅次於清代的皇帝陵。雖然部分王墳有不同程度的損害,但有的王墳的建築風格基本保存下來。清史專家王道成建議,因王墳大都集中選在北京風景

劉姓的奇葩王爺之貴圈真亂

今天開始聊幾位西漢的同姓王,同姓王爺很多,皇上和皇上家這些親戚,每個人都有不少女人,這些女人的主要工作就是生孩子,因此即便在醫療條件比較差的兩千多年前,他們孩子的產量也不會太少,再加上推恩裂土之類的,

生死關頭繼後暗算弘晝,痴情王爺臨終遺言令人淚目

《延禧攻略》:生死關頭繼後暗算弘晝,痴情王爺臨終遺言令人淚目文|小魚本文由小魚劇透社原創,抄襲追責。於正的清宮劇《延禧攻略》即將迎來大結局,在最新的預告片中,大家已經看到弘晝與繼後暗中商議趁著乾隆皇帝

晚清老照片: 練武的大內侍衛, 高顏值的王爺夫人, 最後的大清公主

晚清老照片:練武的大內侍衛,高顏值的王爺夫人,最後的大清公主大內侍衛,主要指負責保衛宮廷和皇室成員的近衛。在清代,侍衛機構稱為侍衛府或侍衛處。侍衛主要從八旗兵中的上三旗和蒙古兵中的精銳中挑選,專司警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