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就要到了,俗語不怕七月的鬼,就怕端午的水是啥意思

Posted 鬼魂

篇首语:没有知识就不可能对生活作出正确的解释。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端午節就要到了,俗語不怕七月的鬼,就怕端午的水是啥意思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端午節就要到了,俗語不怕七月的鬼,就怕端午的水是啥意思

2、端午節為啥要吃粽子

端午節就要到了,俗語不怕七月的鬼,就怕端午的水是啥意思

中國有四大傳統節日:春節、清明節、端午節和中秋節。
端午節:即在每年的陰曆五月初五這一天,全國各地舉辦各種紀念活動。比如包粽子,劃龍船等。相傳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設立的節日。
屈原是楚國大夫,楚國滅亡後,憂國憂民的屈原以身殉國,投汨羅江而死。
楚國百姓有感於屈原的愛國精神,自發來到江邊往江里投糯米,目的就是為了阻止魚蝦傷害他的屍體,到後來慢慢形成了「端午節」。
眼看端午節就要到了,農村有句俗語叫做「不怕七月的鬼,就怕端午節的水」,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
不怕七月的鬼說的是每年的陰曆七月十五是我國傳統節日「中元節」,也就是「鬼節」。
據說這一天,閻王爺都會把地獄中關了一年的幽靈和鬼魂放出去透透風。
這些鬼魂來到人間,安分守己的遠遠觀察一下家裡的情況,到了晚上也就走了。
邪惡的鬼魂就會到處作亂,不過畢竟是少數。只要這一天人們晚出早歸,邪惡的鬼魂也無從下手,到了晚上也就被閻王爺招回去了。
所以這一天人們都會早早回家,到了晚上很少有人出門或到街上走動。
在人們印象中,「鬼」是猙獰可怕的,但是相對於端午節的「水」,人們更怕水,而不怕鬼。
有此一說主要源於端午節這天,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被水淹死這一事實。
大家想一想,像屈原這樣幾近完美的人,竟然死於水,試問誰的才華能超過屈原?
這句話和「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叫自己去」有異曲同工之妙。
孔子是73歲去世的,老子是84歲死的,試問誰的才華能超過孔子和老子呢?誰的壽命能超過孔子和老子?
當然,這是人們對心中聖人的另一種崇拜。

另外人們對於「水」有種心理上的恐懼感。水在五行之中色黑,無形而變化萬端,進圓成圓,進方成方,既可浩瀚無邊,又可居於方寸,「水」有蛇的所有特徵,給人一種陰冷的感覺。
我們看到熊熊的大火會避而遠之,大火不容易傷害到我們。
然而,哪怕一汪水,在不明情況下人們也不敢涉足,因為你看不到它的底細。
另外由於水表面平靜的緣故,會從心理上麻痹放鬆人們警惕。一旦涉足期間,人就很容易被裡面暗藏的水流和漩渦吞沒。
因此古人認為「熊熊烈火不可怕,就怕陰柔孱弱之水」,這也是五行和現實中「水能克火」的原理。
綜上所述,我發現「不怕七月的鬼,就怕端午的水」有兩層意思:表面強大的東西(鬼)容易引起人們的警惕,從而加強防範,損失反而倒小。
表面柔順的東西(水),容易使人失去警覺,反而會造成大的傷害。
其二就是無形的東西不可怕,我估計人們從來沒有見過鬼吧?可怕的「兩面三刀」的人,表面一套,背後一套,表面看似溫良謙恭,實者陰狠毒辣。這裡的「水」指的就是這類人。
這種人比鬼更可怕,每個人的身邊都有這種人,大家不妨留言吐槽,清除您心中那個垃圾!
文/秉燭讀夏秋

端午節為啥要吃粽子

端午節吃粽子隱藏了一個千古之謎:屈原是被刺殺的,並非投河自盡。
目前對於屈原自殺唯一的記載就是司馬遷的《屈原賈生列傳》。司馬遷在此傳中引用了屈原的《漁父》作為論據。屈原被流放後,顏色憔悴,形容枯槁,在汨羅河畔遇到一個漁夫,漁夫問,你為啥沉淪到這步田地。屈原說,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所以我倒霉了。漁夫說,做人要審時度勢,識時務者為俊傑,你為啥不能跟他們同流合污呢?屈原說,我寧願跳進湘江葬身魚腹,也不能污了我的清白之軀。
漁父莞爾而笑,劃著船槳走了,屈原隨後抱著石頭沉入滔滔江水。
著名學者朱大可認為,司馬遷根據區區一首《漁父》就輕易判斷屈原死於自殺,非常武斷。茅盾和郭沫若就曾考證《漁父》並非屈原所作,而是屈原的學生宋玉所作。其實屈原並非自殺,而是他殺,殺他的人便是楚懷王的寵妾鄭袖。鄭袖之所以追殺屈原,也並非仇殺,而是情殺。
屈原曾經是楚懷王身邊紅人,時間一長,就跟美艷風騷的鄭袖有了私情。屈原寫過一首《九歌》,《九歌》中有個湘夫人,乃湘水之神,生前是舜帝的兩個妃子娥皇女英。屈原在詩中對湘夫人表達了無限眷戀,寫得感天動地,成為《九歌》中耗墨最多,情感最為熾熱的詩篇。詩中透露了一個信息,就是湘夫人曾與屈原在荒郊之地秘密幽會。
最符合湘夫人原型的女人便是鄭袖。湘暗喻楚國,夫人暗喻楚王寵妾。
為啥鄭袖要殺掉自己最心愛的男人?因為楚懷王已經被秦人軟禁起來了,新上任的楚頃襄王需要清洗楚懷王的舊勢力,鄭袖為了保住自己的富貴榮華,就對屈原下了狠手。
老人家就曾高度還原了屈原之死的具體情景。《七絕/屈原》:屈子當年賦楚騷,手中握有殺人刀。艾蕭太盛椒蘭少,一躍沖向萬里濤。
楚騷就是《離騷》,離者,別也;騷者,恨也。離騷意即離愁別恨,司馬遷說:「屈原放逐,乃著《離騷》。」屈原被楚頃襄王流放,一路跑到汨羅江,鄭袖派出武功高強的刺客尾隨刺殺,屈原邊賦《離騷》邊拔刀禦敵,且戰且退,退到一片艾蒿地,退無可退,只好投河自盡。
朱大可說,屈原並非投河,而是被刺客抓住,裝進麻袋,扔到河裡淹死了。屈原被殺時恰好有個漁夫路過,目睹了刺客殺人全過程。懾於楚王淫威,楚國百姓不敢說出真相,就用賽龍舟隱喻屈原被殺手在河面追逐的情景,用包粽子隱喻屈原的真正死因。糯米象徵屈原的肉體,竹葉象徵裝他的麻袋,捆粽子的草繩象徵扎口袋的繩索,把包好的粽子扔進河裡,暗喻屈原遭人溺斃的真相。後人不明其意,說什麼往河裡扔粽子是餵魚,以免魚餓了去吃屈原屍身,可謂大謬。
或曰,既然粽子象徵屈原,為啥人們還要吃粽子呢?其實最早的粽子人們是不吃的,只是作為祭品用來祭奠。後來發現粽子很好吃,再說扔掉可惜,也就吃了。就如把祭祖的冷豬頭也要吃掉一樣。其實吃粽子已經悖離祭奠的本意了。

相关参考

一衣带水的水是指哪条河流,中国的第一长河长江

本站网:小编整理了一些关于“一衣带水的水是指哪条河流,中国的第一长河长江”的详细内容,方便你详细了解!中国古代的语言文化非常的发达,成语就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大家经常会用“一衣带水”这个成语,它的

古人的高考叫什么

端午节快要来临了,高考也要到了,今年的高考和端午节刚好重合了,在考场上过端午,倒不是所有人都能够有的一次经历。而古人同样也有高考,那就是我们很熟悉的“科举”,只不过古代的科举难度可比现在要大得多了。古

端午节的风俗有哪些?传统节日端午节的习俗

端午节的风俗有哪些?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也称端五,端阳。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

端午节如何来 新解端午节为什么要纪念屈原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俨然过端午节是中国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端午节又被叫成是:五月节、重五节、天中节、女儿节,尽管名字不同,但是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还是大同小异。时至今日,端午节仍是中国

我国的端午节与韩国的端午祭有什么区别

巴黎时间2005年11月24日,由韩国申报的江陵端午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端午节起源于中国,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了,目前也传到了周边各个国家。在东方国家尤其是

端午节为什么吃粽子_端午节是怎么来的

端午节是怎么来的?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每年的五月初五,也就是屈原投江的这一天,人们就会到江上划龙舟、投粽子。在很久很久以前的战国时代,有很多国家。其中有两个最大、最强盛的,一个是楚国,

端午节的诗词

 端午(唐)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七律.端午 (唐)殷尧藩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

端午节的诗词

 端午(唐)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七律.端午 (唐)殷尧藩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

为什么韩国要和我们争端午节他们的端午节的来历是什么

韩国把端午节申请成为了“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一事。因为这事儿,在国内还引起了不少的争论,多数人认为端午节本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为何偏偏成了韩国人的“世界遗产”?其实反过来想一想,源起于中国的

端午节社会实践报告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也称端五,端阳。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龙日等等。虽然名称不同,但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节的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