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權臣告老還鄉後,他和老家縣令誰更大

Posted 太守

篇首语: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古代權臣告老還鄉後,他和老家縣令誰更大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古代權臣告老還鄉後,他和老家縣令誰更大

2、古代“告老还乡”制度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古代權臣告老還鄉後,他和老家縣令誰更大

我們常說人分三六九等,從春秋戰國時期;到秦漢統一天下;經歷魏蜀吳三國鼎立的局面;後有晉朝和南北朝的延續;直至唐宋元明清,各個朝代的人們都是為了自己的官職地位而一直向上爬。
官職的大小具有不同的稱謂,不同的官職也代表著自己所掌握的勢力強弱。
但就算官職再高也有退居職場的時候,就像古代的宰相和將軍,當他們退居職場回歸到平民生活的時候,我們不禁要問:這個時候和縣令相比,他們之間誰的官職比較大呢?
首先我們要知道,宰相和將軍可以說是在古代文職和武職之中官位等級算頂尖的,處在一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地位,都是極具文采武略又深得皇帝寵信的人。
在古代宰相和將軍告老還鄉(又稱致仕)之後,一般仍然和皇帝的關係維持的比較好,甚至還可以進入朝廷,參與政事。
畢竟在皇帝身邊這麼多年,那麼在他們退休回鄉的時候,帝王也不會虧待他們。
按照道理來講,他們已經卸職歸鄉,是回歸到平民的身份,應該聽從縣令的管理和調配。
但是在朝廷皇帝面前尚且具有這麼大的面子,可想而知,那些縣令還豈不是更需要注意他們的身份?否則一不小心就會丟掉自己的飯碗。
就像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改革家王安石,任職宰相期間,主持變法被守舊派反對而被罷免官職歸鄉。
我們常說虎落平陽被犬欺,即使你不找事兒,別人也會找你的茬。就因為他的一個親信得罪了江寧太守,江寧太守可不管他是曾經的宰相,派下人前去家裡鬧事!
要知道王安石在宋神宗那裡可是仍然很受重用,所以,江寧太守擔心把事情鬧大,不得已前去向王安石謝罪。
可這件事還是被宋神宗知道了,江寧太守的職位也因此被罷免。那不給王安石面子,還不得看看皇帝的臉色呀?
還有一個我們都比較熟悉的例子就是清官海瑞秉公處理徐階家人。
徐階作為明世宗時期的首輔,在他退休回鄉之後,他的家人仍然仗著權勢胡作非為,而地方官員卻沒有實際的權力去處理它們,只能默默忍受,悄悄地向上級請書,也沒有什麼實質性的結果。
之後,海瑞出任應天巡撫,在職期間他一直清正廉潔,嚴厲打擊貪官污吏,為當地百姓平伸冤屈,深得民心,擁有「海青天」的美名。他秉公執法,嚴懲了徐階的家人。
正因為這些他被陷害而罷免官職,回歸鄉田。雖然徐階做的這些事並不光明磊落,畢竟是曾經手中掌握大權的人,連皇帝都一直對他寵信有加。
由此可見,退休還鄉的宰相和將軍雖然表面上是回歸平民身份,實際上仍然是皇帝身邊的「紅人」,享受著非常大的權勢和優待。
身為一個縣令,就算有心去管理,也不敢直接處理他們,不巴結奉承他們就算了,估計也只能暗自上書依照著皇帝的意思去處理罷了,至於電視劇中情節都是演的,現實中可不能說抓就抓啊!

古代“告老还乡”制度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我国古代也有退休制度,但仅仅限于是官吏,常见的称谓有“致仕”、“致事”、“致政”等。《春秋公羊传》上“退而致仕”,书中注释说“致仕,还禄位于君”,意即交还权利于君王。

  古代官吏的退休制度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于汉朝时期,发展于唐朝时期,完善于宋、元、明、清时期。但“退休”一词始见于唐宋文籍,唐代散文家韩愈《复志赋序》中说到“退休于居,作《复志赋》”,《宋史.韩贽传》中有“退休十五年,谢绝人事,读书赋诗以自娱”词句。


  退休制度是我国古代官僚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古代官吏退休需要达到一定的年龄条件,《礼记.曲礼》说:“大夫七十而致事。”后来的汉、唐、宋、元等朝代基本实行七十而致仕的规定,但到了明清两朝则规定“文武官六十以上者,皆听致仕”。但到达退休年龄之前也可以提前退休,如唐朝规定“老病不堪厘务者,与致仕”,意即若身染疾病或者受伤者,虽未到退休年龄也可以退休请俸;明朝亦有规定,老疾不能任事者,或软弱无效能的官吏,可随时勒令退休。可见,在我国古代,官吏“告老”、“告病”辞去官职,提前退休也是允许的。

  “告老还乡”就是“老病不堪厘务者”和“老疾不能任事者”主动请辞,提前申请辞去官职,回到家乡,提前退休的情形。古代官吏提前退休比较简单,只要官吏提出申请,皇帝一般都会准许。明弘治四年(1491年),皇上就专门下诏:“自愿告退官员,不分年岁,俱令致仕。”电视剧《宰相刘罗锅》中,大清宰相刘罗锅岁至垂年即上奏皇上,请求告老还乡,获得“恩准”后,便雇用小毛驴,直奔山东老家的情形深入人心。事实上,在我国古代主动要求“告老还乡”提前退休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

  一、“告老还乡”回避权力斗争。此处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和《史记.货殖列传》中均有记载的春秋战国时越国的大夫范蠡。范蠡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谋略家。在越国被吴国灭亡后,范蠡殚精竭虑辅佐越王勾践,“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在经过二十余年卧薪尝胆之后,勾践击败吴王夫差,兴邦复国。作为大功臣的范蠡被勾践封为上将军,此时范蠡达到了为人臣者的最高境界。但此时的范蠡深谙“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的道理,于是告老辞官,携西施遁入“五湖”,可谓极具聪明之举。

  二、无心于官场,“告老还乡”。此时官员已无心于官场,向往能够回到家乡,于是“告老还乡”。此种情形下的任何小事都有可能引起“告老还乡”提前退休的想法,如人们熟知的晋朝彭泽县令陶渊明就是向往田园生活,主动请辞“告老还乡”。

  其实,根据《世说新语.识鉴》记载:“张季鹰辟齐王东曹掾,在洛,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驾便归。”晋朝大司马张翰,字季鹰,更是由于一日,秋风乍起,触景生情思念起家乡吴地(浙江)的特产菰菜、莼羹、鲈鱼脍来了,突然领悟:人生在世最重要的是图个快快乐乐,又何必要为了个官名而别乡数千里,还要备受羁绊呢?于是“告老还乡”。

  三、客观条件,体弱多病,难当重任,申请“告老还乡”或“告病还乡”。“告老还乡”或“告病还乡”一般都会得到皇上的恩准。如在唐太宗时,官吏退休年龄是七十岁,对朝廷有大贡献者还可延缓退休年龄。但开国元勋李靖,因自感伤病碍身,遂在六十四岁时“告病还乡”,被恩准。但也有皇上不恩准的情况。如《论语章句》一书的整理者汉代著名经学家张禹,曾多次上书请求告病还乡,但无法得到皇上的恩准,相反“帝遣人问疾送药,强留”。

  从某种角度讲,古代的“告老还乡”对于“从人才资源流出到人才资源流入”的良性循环,带动农村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也会起到一定的作用。


♦ 中国古代的“联合国”,唐太宗出任世界盟主

♦ 古代官员有多少手段避免法律制裁?

♦ 古代皇帝如何立太子?五种方式,最后一种最不靠谱


相关参考

古代“告老还乡”制度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我国古代也有退休制度,但仅仅限于是官吏,常见的称谓有“致仕”、“致事”、“致政”等。《春秋公羊传》上“退而致仕”,书中注释说“致仕,还禄位于君”,意即交还权利于君王。  古代官吏的退休制度始建于春

古代“告老还乡”制度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我国古代也有退休制度,但仅仅限于是官吏,常见的称谓有“致仕”、“致事”、“致政”等。《春秋公羊传》上“退而致仕”,书中注释说“致仕,还禄位于君”,意即交还权利于君王。  古代官吏的退休制度始建于春

古代官员退休后都告老还乡,为何却不留在当地生活

中国有不少古装影视剧,大家都可以从中看到古代的官员形象。他们每天早晨身着官府,向朝廷议事,出行还有随从跟随,有时还会被百姓称为「”青天大老爷”,从中不难看出他们的地位。他们操心的是国家大事,拿的也是朝

古代官员“退休”之后会怎么样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古代的致仕制度,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看古装剧,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一个词——“告老还乡”。古代的官员老了,都能“告老还乡”?那可不一定。更进一步说,“告老还乡”就等于可

连老家都抵制的卖国贼,穷极一生盼中国改变,背负骂名为中国强大

其实中国人最恨的是卖国贼,因为卖国贼比洋人更懂中国人,带起路来门清,比洋人的危害更大。抗日战争胜利后,卖国贼的惩处比日本战犯更严重,谁让他们数典忘祖,出卖同胞呢。在民族国家形成之前,是没有汉奸这个概念

古代官员请辞为何不敢留在京城 而是都要回老家

古代官员一般退休的年纪是在70岁,当然古代不叫退休,而是称为致仕。只要年纪一到便可提出辞职归家的请求,但真正能活到70岁的官员也只是少数,而且地位比较高的官员可能并不会主动提出致仕,这些还要分情况而定

古代官员退休之后为什么要回到老家呢 主要的原因有三点

还不知道:古代官员退休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古代,各个朝代对官员退休年龄虽然也有相应的规定,但也有少部分大臣因为能力太突出,一直在岗位上工作到死。但大部分官员还是该退休的

大官举办宴会,十余人饮酒后丧命,真凶匪夷所思

清朝乾隆年间,在今天河南商丘,有位姓梁在朝为官的大臣告老还乡。这位大官回到老家商丘后,拿出积蓄的银两再城外买了一块好地,大兴土木,建造了一栋美轮美奂的私家园林。院内小桥流水、曲径通幽,一花一石,都是他

陜西村民發現大唐敦煌縣令墓

今年3月,華陰市一村民蓋房時發現一唐墓,該墓為一單室磚券的夫婦合葬墓,從未被盜。令人遺憾的是,村民打地基時,不慎把墓室的頂部打破。省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員劉呆運稱,該墓坐北向南,整體長約16.5米,深4.

陜西村民發現大唐敦煌縣令墓

今年3月,華陰市一村民蓋房時發現一唐墓,該墓為一單室磚券的夫婦合葬墓,從未被盜。令人遺憾的是,村民打地基時,不慎把墓室的頂部打破。省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員劉呆運稱,該墓坐北向南,整體長約16.5米,深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