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帝國實力曾經不遜大唐,如今的阿拉伯人,卻為何淪為戰五渣
Posted 王朝
篇首语:人格成熟的重要标志:宽容、忍让、和善。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阿拉伯帝國實力曾經不遜大唐,如今的阿拉伯人,卻為何淪為戰五渣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阿拉伯帝國實力曾經不遜大唐,如今的阿拉伯人,卻為何淪為戰五渣
阿拉伯帝國實力曾經不遜大唐,如今的阿拉伯人,卻為何淪為戰五渣
唐朝是中國古代的一個巔峰時期,在軍事、文化以及版圖上都有極其突出的表現。然而這麼一個強盛的朝代,卻也在同一時期遇到了一個旗鼓相當的對手,二者之間甚至還發生過數次交手,這個對手,就是阿拉伯帝國,唐朝人稱之為「大食」。阿拉伯帝國曾經統治過中東和北非的廣袤領土,建立於公元632年,滅亡於公元1258年,歷時六百餘年,先後經歷四大哈里發時期、倭馬亞王朝以及阿拔斯王朝,其中阿拔斯王朝存續時間超過五百年,遠在同期的大唐之上。
阿拔斯王朝建立之初,唐朝正好處於由巔峰走向衰落的天寶年間。公元751年(天寶十年),剛剛推翻倭馬亞王朝的阿拔斯王朝的中亞守軍在怛羅斯(今哈薩克境內)與唐朝安西都護府的軍隊發生衝突,戰爭以唐朝軍隊的失利而告終,史稱怛羅斯之戰。
這場戰爭的規模似乎並不大,沒有對歷史產生重要的影響,甚至沒有後續發展,大唐和大食兩大帝國仍然各自相安無事。但無論如何,它是當時兩大帝國之間鮮有的正面遭遇戰,故而在歷史上留下了濃重的一筆。
阿拉伯帝國曾經和盛唐旗鼓相當,如今的阿拉伯人卻是一盤散沙,甚至成了「戰五渣」的代名詞
阿拉伯帝國雖然沒有和唐朝有過大規模的正面衝突,可是自從阿拉伯人崛起後,唐朝往西的擴張之路就走向了終結,再加上兩大帝國的小規模交鋒互有勝敗,足見實力是旗鼓相當的。然而唐朝只是中國歷史上偉大的王朝之一,唐以後,還有元、明、清等大一統王朝,哪怕是今天,中國也能坐擁960萬平方公里的版圖。
反觀阿拉伯帝國,自從阿拔斯王朝被蒙古人滅亡以後,就再也沒有出現過大一統的世襲王朝,今天的阿拉伯世界,儘管佔據著廣袤的領土,人口也超過4億,卻被分化成了22個國家,完全是一盤散沙的狀態。
不僅如此,從五次中東戰爭中的表現來看,阿拉伯人居然連以色列這個蕞爾小國也奈何不了,真可以說是當代的「戰五渣」了。為什麼一個偉大的帝國,會淪落到今天的地步呢?阿拉伯人究竟是怎麼了?
阿拉伯世界的分裂現狀,與阿拉伯帝國沒有直接的聯繫
不少人會想當然地把今天的阿拉伯世界與曾經的阿拉伯帝國聯繫起來,誠然,兩者確實在地域以及民族、文化、宗教等層面上有極深的聯繫。
論地域,阿拉伯帝國極盛時期的全境,差不多就與今天的阿拉伯聯盟重疊,論民族、文化、宗教,更是有著直接的傳承。然而即便如此,今天阿拉伯世界一盤散沙的狀態,也和曾經的阿拉伯帝國沒有半點關係,原因很簡單,阿拉伯帝國滅亡距今已經快八百年了,這期間,阿拉伯世界不知道經歷了多少帝國的統治,如果要論責任的話,自然是後起的帝國,比如伊利汗國、帖木兒、奧斯曼等帝國的責任更大。
舉個不太恰當的比方,倘若清末中國分裂成一堆小國,那今天的人是否會把中國分裂的責任歸咎於八百多年前的宋朝呢?這顯然是可笑的。
阿拉伯世界未能重新統一,阿拉伯人成為「戰五渣」的代名詞,與外部勢力的持續干涉有關
中國(南宋)和阿拉伯帝國都曾亡於蒙古人,但是阿拉伯人卻沒有中國人那麼幸運,統治阿拉伯世界的蒙古人被趕走後,卻很快迎來了突厥人,與此同時,東邊還有波斯人是個勁敵。在外部勢力的干涉下,阿拉伯就再也沒有統一過,原阿拉伯帝國的領土,不是被突厥人統治,就是被伊朗人或者中亞的游牧民族統治。一直等到近代,突厥人(土耳其人)建立的奧斯曼帝國崩潰後,阿拉伯世界才有了重新統一的可能。
可惜的是,機會雖到,國際形勢卻不再允許,西方列強不會容忍一個擁有三億多人口的強大的阿拉伯,在列強的干涉下,埃及、利比亞、敘利亞等國組成的聯邦迅速瓦解,阿拉伯世界嘗試統一的計劃被無限期擱置。
更可恨的是,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勢力還硬生生在阿拉伯世界的腹地插入以色列這根芒刺,讓整個中東地區陷入永無休止的戰爭和仇殺中。有西方勢力的干涉,再加上以色列這個攪屎棒,阿拉伯世界的統一就更是遙遙無期了。只要無法統一,阿拉伯人的力量也就無法擰成一根繩,哪怕單個國家的實力再強,也會在內耗中消耗大半。
比起阿拉伯,中國是幸運的。倘若中國也像阿拉伯一樣,蒙古人走後再也沒能形成穩定的統一王朝,尤其是沒有出現漢人王朝,那麼今天的中國,也極有可能會像阿拉伯世界一樣分裂成一堆小國,那到時候,被嘲諷為「戰五渣」的,肯定就不只有阿拉伯人了。
阿拉伯人為何能迅速擊敗中亞的粟特人
公元705年,阿拉伯帝國的倭馬亞王朝開始了新一輪的擴張運動,此時倭馬亞王朝已經占領了阿姆河的外圍地區,而生活在中亞的粟特人,仍牢牢控制着河中地區的撒馬爾罕和布哈拉等大城市。在那一年的春天,擔任倭馬亞王朝呼羅珊總督的屈底波率軍浩浩盪盪的渡過了阿姆河,開始了阿拉伯人對中亞的征服戰爭。阿拉伯帝國的軍隊
屈底波公元640年出生於敘利亞,早年一直在倭馬亞王朝的軍隊中服役,在公元698年因為戰功受到了長官哈賈只的提拔,後來還被哈里發瓦利德一世任命為呼羅珊總督,掌管着伊朗東部的大部分土地。由於屈底波的駐地和中亞接壤,因此瓦利德一世將征服中亞的重任交給了他,而當時阿拉伯人一直都對河中地區的富饒土地垂涎不已。
而當時中亞城鎮中的主要居民是粟特人,善於經商的粟特人以各自生活的城市為中心,建立了許多小國家,中國史書上稱呼這些國家為昭武九國。雖然粟特人的軍隊在當時沒有凝聚成一股力量,但是古代的粟特人非常尚武,大部分男人都是合格的戰士,而且他們還擁有完善的城防工事,這對於以騎兵見長的阿拉伯人是很大的威脅。除此之外,在河中之外的草原上,還生活着許多善於騎射的游牧民,他們隨時都可能會趕來幫助粟特人抵抗阿拉伯人。
古代的粟特人
當時屈底波手下的阿拉伯士兵並不多,而且有很多都是前去屯墾和殖民的,真正能打仗的士兵可能不超過四萬人。如果屈底波在渡過阿姆河後直接進攻粟特人的城市,那么就算最後阿拉伯人能夠占領河中地區的一些城市,也會付出非常大的傷亡代價,甚至有可能全軍覆沒。而當時的屈底波也明白這一點,因此他在遠征粟特人的時候,采用了一種「 ”戰術”,使屈底波手下阿拉伯人的損失降到了最低。
屈底波進入中亞後,首先面對的便是位於花剌子模地區的火尋國,而屈底波征服火尋國時卻沒有損失一兵一卒,他暗地收買了火尋國王的弟弟胡拉扎德,然後幫助胡拉扎德奪取了政權,這樣一來,火尋國成為了屈底波的盟友。解決火尋國後,屈底波兵鋒直指中亞第二大城市布哈拉,面對布哈拉的貴族和居民,屈底波采用了金錢攻勢,他許諾布哈拉的居民如果投降,那么就可以從此不用交稅,這對於重利的粟特人來說是非常大的誘惑,於是他們便打開了城門,歡迎屈底波的軍隊入城,阿拉伯人幾乎沒有遇到抵抗就占領了布哈拉。
撒馬爾罕
火尋國和布哈拉城的投降大大增強了阿拉伯人的實力,這兩個地方居民成為了屈底波忠實的伙伴,以至於屈底波後來攻打中亞最大的城市撒馬爾罕時,大批火尋國和布哈拉城的粟特人參與了這次圍攻,這些人已經成為了屈底波的效忠者,他們不惜用族人的血來報效屈底波。撒馬爾罕的國王見狀,便在抵抗一陣後也開城投降,屈底波也許給了這些投降者美好的承諾,他許諾撒馬爾罕居民的財產不會遭到掠奪,性命也不會受到威脅。
正是靠着這一個個承諾,屈底波占了粟特人的大部分地區,當時反抗屈底波最堅決的粟特貴族伊赫施德曾對投降阿拉伯人的粟特人諷刺道:「 ”屈底波沒有戰勝粟特人,他是靠着粟特人的弟兄和親族才戰勝我們的。”
阿拉伯人
可是當後來屈底波占領位於塔什干的石國之後,他便開始對所有粟特人進行清算,他已經「 ”忘記”了曾對粟特人許下的美好承諾。火尋國的居民成為了奴隸,布哈拉人被迫向阿拉伯人繳納雙倍的稅金,撒馬爾罕城中的財富被掠奪一空,城中的居民被趕出了自己的住宅,阿拉伯人以征服者的身份住進了粟特人的城堡。而俄羅斯研究中亞歷史的學者巴托爾德曾認為:「 ”屈底波帶領的阿拉伯人為了勝利可以不惜背信棄義,這是他們能夠迅速擊敗粟特人的主要原因。”
當粟特人看到屈底波的真正面目後,撒馬爾罕的國王曾向唐朝求援,希望唐朝皇帝能夠派大軍來趕走阿拉伯人,可是已經為時過晚。在屈底波於公元715年被哈里發殺死後,倭馬亞王朝派去統治粟特人的總督開始變本加厲的對待粟特人,導致粟特人不斷的發動反抗阿拉伯人統治的起義,不間斷的起義一直持續到倭馬亞王朝滅亡。
相关参考
公元705年,阿拉伯帝國的倭馬亞王朝開始了新一輪的擴張運動,此時倭馬亞王朝已經占領了阿姆河的外圍地區,而生活在中亞的粟特人,仍牢牢控制着河中地區的撒馬爾罕和布哈拉等大城市。在那一年的春天,擔任倭馬亞王
公元705年,阿拉伯帝國的倭馬亞王朝開始了新一輪的擴張運動,此時倭馬亞王朝已經占領了阿姆河的外圍地區,而生活在中亞的粟特人,仍牢牢控制着河中地區的撒馬爾罕和布哈拉等大城市。在那一年的春天,擔任倭馬亞王
歷史永遠是為勝利者書寫的,這句話套用在薩達姆身上簡直再合適不過了,十年前的伊拉克曾經是世界第三強國,當時無論是軍事實力和經濟實力都是中國所不能比擬的,而且位居中東霸主,沙烏地阿拉伯國家的人都對他相當的
歷史永遠是為勝利者書寫的,這句話套用在薩達姆身上簡直再合適不過了,十年前的伊拉克曾經是世界第三強國,當時無論是軍事實力和經濟實力都是中國所不能比擬的,而且位居中東霸主,沙烏地阿拉伯國家的人都對他相當的
三國實力最強的魏國,為何瞬間被司馬家族取代,甚至早於孫吳滅國
曹魏擁有三國中最多的人口、最大的地盤,為什么最後被司馬家族篡奪,還早於孫吳滅亡?曹魏的滅亡原因在於家族斗爭、皇帝早夭,先說家族斗爭,宛城之戰使得曹操長子曹昂死亡。本來按照長子繼承制度,曹昂繼位是完全沒
文/王凱迪對於西班牙來說,加泰羅尼亞一直是一個老大難的問題。這個位於西班牙,掌握了著名城市巴塞羅那的地區,為什么非要走出伊比利亞半島的懷抱呢?01.來自阿拉伯帝國的歷史遺產公元5世紀西羅馬帝國全面崩潰
文/王凱迪對於西班牙來說,加泰羅尼亞一直是一個老大難的問題。這個位於西班牙,掌握了著名城市巴塞羅那的地區,為什么非要走出伊比利亞半島的懷抱呢?01.來自阿拉伯帝國的歷史遺產公元5世紀西羅馬帝國全面崩潰
公元七世紀中葉,生活在沙漠中的阿拉伯人開始崛起,隨著倭馬亞王朝的建立,阿拉伯人開始為了擴張帝國的領土而四處征戰。而與阿拉伯半島相鄰的薩珊帝國,最終也在阿拉伯人的打擊下滅亡,薩珊帝國滅亡後,一些不願意臣
神秘消失千年帝国:西征阿拉伯,南伐印度,东讨大唐,攻破长安!公元七世纪,崛起于青藏高原的吐蕃帝国,一直是唐王朝的心腹大患,尽管盛极一时的大唐王朝多次组织大军征讨,依然败多胜少,长期处于防御态势。很多人
前言:歷史曾與每個民族與國家很多機會,但都因內部與外部的種種原因而錯過。等到想抓住時,卻已經錯失了最佳良機而無奈悔恨。曾經羅馬帝國、阿拉伯帝國、奧匈帝國、西班牙、荷蘭等強盛一時的帝國都隨風而逝,再也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