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件寶貝叫麈尾,正倉院中發現實物,破解了它失傳的千古謎團
Posted 麋鹿
篇首语:智慧源于勤奋,伟大出自平凡。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有一件寶貝叫麈尾,正倉院中發現實物,破解了它失傳的千古謎團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有一件寶貝叫麈尾,正倉院中發現實物,破解了它失傳的千古謎團
有一件寶貝叫麈尾,正倉院中發現實物,破解了它失傳的千古謎團
在魏晉時期,高潔雅士們都崇尚手持一物,他們坐而論道,必持此物揮舞以助談興。然而到了後來,這件重要的物件卻消失於歷史的滾滾洪流中,甚至連墓葬之內都未曾有過出土。這件神秘的物件究竟是什麼?它又因何而徹底消失?如果您想知道,就讓小編來為您揭秘:(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路,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魏晉時期,是我國歷史上最為動亂的一個年代,同時也是一個思想極為活躍的時期,在「有兵就是草頭王」的形勢中,新興的門閥士大夫們,並不被當時的主流所肯定,被排擠於社會的邊緣地帶。與此同時,人們的思想行為開始異常活躍,形成了一種風流瀟洒、不滯於物的特立獨行的作風。
在如此特殊的年代,湧現出了一大批被後世稱頌的文人雅士,包括嵇康、阮籍、山濤、向秀、劉伶、王戎及阮咸七人,時人稱之為「竹林七賢」。他們飲酒縱歌,清靜無為,高談老莊之學,不問世事之變,盡情的陶醉於自己的世界之中,詮釋了後世為之神往的「魏晉風度」。
魏晉士子們除了飲酒、服藥、衣袂飄飄之外,手中還常持一物,每逢坐而論道時,往往將其揮於手中,用以加重言語之氣勢,此物便是清談聖品——麈尾。
麈尾是魏晉時期名士們的代表性手持之物,清代學者趙翼曾言道:「六朝人清談,必用麈尾……蓋初以談玄用之,相習成俗,遂為名流雅器,雖不談亦常執持耳」。意思就是說,魏晉高雅之士,每逢清談學問之時,必然用到麈尾,一開始的時候,麈尾只是用於此處,而後大家爭相效仿,最終成為了一種約定俗成的習慣,即使在平日里沒有清談的活動,也會常將其放在手中把玩。如此比較來看,麈尾倒很類似於後世文生的紙扇,亦或是現代人手中摩挲的珠串。
除了記載之外,在現代考古學中,同樣也於魏晉時期的古墓壁畫上,找到了有關麈尾的內容。1949年時,位於黃海北道安岳的冬壽墓,其墓室之內的壁畫圖案中央部位,就有墓主人盤坐於床上,手持麈尾的形象描繪。
無獨有偶,在雲南省昭通市發現的霍承嗣墓中,身為刺史的霍承嗣,同樣也在壁畫中展現了自己生前手持麈尾的場景,直接驗證了魏晉名士崇尚麈尾的說法。不過遺憾的是,儘管關於麈尾流行於魏晉的證據較多,但是現代考古發掘工作中,卻從未出土過一件麈尾的實物。此時一個疑問也隨之產生,麈尾作為當時的流行之物,為何會曇花一現般消失的無影無蹤了呢?
事情並無絕對,在日本的一座寶物倉庫內,至今還存有一柄麈尾,為考古學家研究麈尾的歷史提供了有力的實物證據。正倉院,位於日本奈良縣東大寺內,建造於公元8世紀中期的奈良時代,其內藏有東亞歷代文物近9000餘件,其中大部分都來自於中國,讓這裡素有「絲綢之路終點」的美譽。
正倉院內收藏的麈尾,共由細長的木條及麈尾毛組成,類似於馬尾松的形狀,整體為白色,外表蓬鬆軟糯,手感極為舒適。據古書記載,麈是一種特殊的麋鹿,素有「麋大成麈」的說法,換句話說,麈就是一種體型較大的麋鹿,它是麋中的王者,往往會掌握麋鹿群的行動,而時刻擺動的麈尾,就是它指揮麋鹿群的「權杖」。
話及至此,我們想必也能大概知曉麈尾被後世棄而不用的原因了。首先,麈尾的初始作用,就是用來驅除蚊蚋的器物,類似於道家道長所持的拂塵。不過從其整體的形式來看,它可能還兼具夏日扇風納涼之用,可即便如此,其古怪的樣子,依然難以被主流價值觀所接受。
其次來說,魏晉之人雖然已經將手持麈尾視作習慣,但是從本質來講,坐而論道時講求的是「理」,而不是外在形式的「揮」,麈尾只是某些想融入高等圈子之人附庸風雅的物件,而非發自於內心之中的喜愛,因此麈尾的流行,只會具有短暫爆發性,不具有任何持續性的意義。
最後一點,麈的數量本身非常稀少,麈尾的價值自然較高,難以被大部分窮酸文士所接受。況且麈尾本身製作步驟非常複雜,一旦獸皮製品處理不當,則必然會出現腐臭。正是因為如此,性價比不高的麈尾,最終會被手持紙摺扇所取代,成為歷史的「棄兒」。
著名生物學家達爾文,在提出生物進化理論時曾說過一句話叫做「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其實除了生物進化之外,人類社會主流公認的物品同樣遵循此理,價值競爭力並不高的麈尾最終逐漸消失,也便不足為奇了。
這你不敢拿
一說到和珅的話,第一時間就會想起來此人是個大貪官,但是今天想說的不是和珅的「貪」,是要說藏在和珅府中的一件寶貝。和珅那麼貪,想必家中一定有很多奇珍異寶吧?和珅在被抄家之後,他家的府邸就成了皇帝賞賜給別人的東西,當時和珅府就賞賜給了恭親王,之後名字也改為了恭王府。在這座府中有一個萃錦園,園子中有座假山,山腳下的洞口叫做秘雲洞,洞口的正中間有一塊字碑。後來的人們就對府中的事物進行考察,府中的後花園中假山岩石的造型非常像「二龍戲珠」,這個時候人們才發現裡面竟然有一塊福字碑,人們非常奇怪的是,這塊福字碑究竟是誰所寫呢?為什麼又會出現在恭王府中。
經過專家們的鑒定之後,這塊碑是康熙皇帝為他的祖母孝庄所寫的,當時孝庄在六十大壽之前生了一場病,康熙皇帝知道之後非常擔心自己祖母的病情,於是他齋戒三日,為了給祖母祈禱。後來又按照請福續壽的方法,又為祖母寫下了這個福字,讓人沒有想到的是孝庄的病竟然奇蹟般的好了,康熙立馬決定讓工匠把這個「福」字刻在石碑上面,這樣就能一直傳下去了。
那麼這塊碑為什麼會出現在恭王府呢?這就和和珅有關係了,甚至有人說和珅之所以官運一直這麼好,就是因為他把這塊石碑給偷走了,大家應該都知道古時候的人們非常相信風水,和珅當時就找了風水大師來給他家看風水。風水大師當時就說秘雲洞是和龍脈有一定的關係,把石碑放在那個位置是最好的,所以和珅就照著風水師的要求做了。
但是和珅最後還是自盡而死,有一天嘉慶想要一件東西,當時和珅笑的非常狂妄,他說石碑就在我的家裡,這你不敢拿。說完之後,嘉慶皇帝非常生氣,於是就抄了和珅的家,要把這塊石碑帶回去,但是當和珅看到這塊石碑被放在那個洞口的時候,嘉慶皇帝就把那個念頭打消了,因為古代的人們非常相信風水,更不要說皇帝了,這可關係到了龍脈,嘉慶皇帝是不可能說動就動的。
所以嘉慶皇帝最後只能把這座假山給封了,這塊石碑一直都沒有人敢動,一直到幾百年之後,考古學家就發現了這塊石碑。
相关参考
一說到和珅的話,第一時間就會想起來此人是個大貪官,但是今天想說的不是和珅的「貪」,是要說藏在和珅府中的一件寶貝。和珅那麼貪,想必家中一定有很多奇珍異寶吧?和珅在被抄家之後,他家的府邸就成了皇帝賞賜給別
姨媽去世前給他一張藏寶圖,他挖到5萬件寶物,卻全部捐給了國家
在武俠小說裏面,藏寶圖是一種非常常見的東西。許多人靠此獲得了武功祕籍,成爲了武林高手,也有人靠此獲得了大量的財富,成爲了一代鉅富。不過在現實生活中,也有一個人獲得了一張藏寶圖。這個人就是趙泰來。趙泰來
中國最早的家具實物,可以見到河南信陽戰國墓出土的大床。該床榫卯精妙,可拆卸,足見當時木作工藝已經達到了相當的水準。唐代家具實物,最著名的恐怕是日本正倉院保存的紫檀彩繪書幾、棋盤等。據說有完整的傳世記載
中國最早的家具實物,可以見到河南信陽戰國墓出土的大床。該床榫卯精妙,可拆卸,足見當時木作工藝已經達到了相當的水準。唐代家具實物,最著名的恐怕是日本正倉院保存的紫檀彩繪書幾、棋盤等。據說有完整的傳世記載
日本投降後將寶貝藏在山洞中,被打獵老漢發現,足足裝了五輛卡車
南京市一名獵人已打獵爲生爲生,1945年10月,他像往常一樣,帶上自己的獵槍與獵犬外出打獵。中午時分,他用獵槍擊中一隻野兔,當他走向前去尋找自己的獵物時,忽然發現周圍不對勁兒。在此處打獵了幾十年的老漢
1938年時,一位象棋棋譜收藏愛好者在市場閑逛,偶然發現了一本奇怪的棋譜,書中記載了不少象棋棋局的殺招,不過此時他還是一介學生,未能發現其中的奧義,最終與棋譜失之交臂,造成了終身遺憾。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浙江省的一位修築工人,在對當地飛英塔進行翻修之時,曾在塔底發現了一個神秘的經函,而它的出現,還破解了一個關於飛英塔的大秘密。這究竟是怎麼回事?飛英塔神秘經函內又裝有何種寶物?如果您想知道,就讓小編來為
《明心寶鑒》為何失傳幾百年,它與《菜根譚》對比後,原因找到了
在我國明朝,有一部全民熱捧的流行讀物,它不但被用來啟蒙孩童,更被翻譯成冊,流傳於亞洲及歐洲各國,並獲得了世界範圍的高度評價。可令人想不到的是,如此一本傳奇之書,居然在清末之時逐漸失傳。它究竟是哪本書?
《繡春刀》劇照《繡春刀》的兵器有多靠譜?其實真正的繡春刀長什麼樣,並沒有留下靠譜的文字記載或出土實物,流傳的畫作也是寥寥帶過,沒有明確提出哪類刀屬於繡春刀,給後人留下許多謎團。比較靠譜的解釋是,繡春刀
《繡春刀》劇照《繡春刀》的兵器有多靠譜?其實真正的繡春刀長什麼樣,並沒有留下靠譜的文字記載或出土實物,流傳的畫作也是寥寥帶過,沒有明確提出哪類刀屬於繡春刀,給後人留下許多謎團。比較靠譜的解釋是,繡春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