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清末民初的天安門,歷史的記載者

Posted

篇首语:你不能左右天气,但你能转变你的心情。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老照片,清末民初的天安門,歷史的記載者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老照片,清末民初的天安門,歷史的記載者

2、從《史記》中的記載,來解讀千古帝王嬴政的文化素養

老照片,清末民初的天安門,歷史的記載者

這是清朝天安門復原的效果圖。由近及遠依次是正陽門箭樓,東西閘樓,瓮城,城樓,大清門,千步廊,長安東西門,天安門。
這是清代天安門及其廣場的平面圖。
天安門老景圖。
這是清末民初的天安門,始建於明永樂年間,原來叫「承天門」,寓「承天啟運、受命於天」之意。
1900年, 八國聯軍的軍隊在天安門前列隊集會
遠處是長安右門。這是對中國的嚴重的侮辱,對中國主權的肆意踐踏。
照片上是長安左門,它橫亘在天安門前東側長安街上。是長治久安之意。門三闕,券門,漢白玉石門檻,單層歇山黃琉璃瓦頂,紅牆,基礎為漢白玉石須彌座。與長安右門東西相對,為皇城通往內城東部的孔道之一。
千步廊是皇宮前御街兩側的廊廡。左右各有東西向廊房110間,稱「千步廊」。是六部、五府和軍機事務的辦公地。辦公按文東武西的格局,文官在東千步廊,武官在西千步廊。
照片上是大清門。明朝稱大明門,清朝稱大清門,民國時期改名為中華門,在北京中軸線上,原址在正陽門北側,現人民英雄紀念碑南邊、毛主席紀念堂一帶。
照片上是大清門。現在天安門前已經被拆的大清門,曾經是明朝的大明門。
1900年,美軍進入北京。照片上是美軍扛著槍經過千步廊的皇家御道,向天安門走去。左邊是騎兵列隊站崗,迎接隊伍進城。美軍醜惡的嘴臉,罪惡的行徑令人髮指。
這張照片拍攝於1900年前後。天安門後面已顯破敗,有點荒涼,長滿了野草,無人打掃。庚子事變後,中國徹底的進入到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1902年1月日,兩宮迴鑾,剛進前門正陽門要進大清門時的照片。王公大臣有的乘車,有的騎馬,隨隊伍而行。兩側有清軍步兵、騎兵護衛引導,文武官員跪拜。都這個時候,還搞這麼大的聲勢,是打了勝仗凱旋而歸嗎?
1905年,清朝光緒皇帝去往天壇祭拜的途中,剛出大清門正往前門方向走,照片的右上角就是天安門。
這是站在正陽門城樓上拍攝的,從正陽門看大清門和遠處的天安門。
1915年的北京天安門。
這是1912年的天安門廣場,不遠處是正陽門城樓。大清門內的皇家御道,除皇帝、皇后、皇太后的龍車鳳輦外,其他官員只能步行通過,而平民百姓則不能進入。現在普通百姓可以隨意出入了,真是風雲變幻,世事難料。
八國聯軍佔領北京時期,大清門前一片狼藉。
這是英國人在150年前拍攝的一組老北京照片!從這張照片可以看出,天安門前的空地上雜草叢生,荒涼無人打理,還有幾匹馬被拴在華表周圍的欄杆上,看起來十分凄涼。
1902年,庚子事變,八國聯軍佔領北京城,站在前門城樓上,看到大清門周邊廢墟一片,荒無人煙,遠處的大清門和天安門清晰可見。
清代繪畫作品展示天安門。天安門,作為新中國和北京的象徵,是中國八年興衰的見證者,也是中華民族復興的見證者。

從《史記》中的記載,來解讀千古帝王嬴政的文化素養

導言:

秦始皇嬴政作為第一個統一中國的皇帝,結束了春秋戰國諸侯割據的混戰局面,為封建歷史的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他的出現直接影響了後世幾千年,由於各種原因,後世並沒有留下秦始皇的著作或者文章,我們只能通過史料上的隻言片語來了解一些他的真實情況。

那麽在秦始皇輝煌的一生中,他的所作所為是殘暴不仁還是德才兼備呢?下面筆者將通過《史記》中的記載,向您深度解析始皇嬴政的文化素養。

一、童年的教育

(1)母親及其家族的影響

秦昭襄王四十八年(公元前259年)正月的一天,嬴政出生在異國他鄉的趙國邯鄲,他的母親是趙國的趙姬,《史記》記載“子楚夫人趙豪家女也”,趙姬是趙國的富家女,也就是說是大家族的女兒,本身就是一個才藝雙全的人,所以作為趙姬的兒子,嬴政肯定也會得到母親的良好教育。同時趙家是個富豪家族,完全有經濟實力請來一流的名師來教導。

(2)地理環境的影響

嬴政的童年是在趙國邯鄲度過的,邯鄲是趙國的國都,是整個趙國經濟政治文化的中心,在三家分晉之前晉國就是中原的文化中心,由此可見,作為國都的邯鄲,文化水準絕對不低。嬴政在邯鄲的那段時間,耳濡目染之下也不會差。

(3)身份地位的影響

在嬴政的父親子楚和呂不韋合作以後,沒有多久就拉來了靠山——華陽夫人,在華陽夫人認子楚為兒子之後,子楚很快就成為了秦太子嬴柱的指定繼承人。嬴政是子楚唯一的兒子,那他也就是秦國的法定繼承人,未來的國君,所以他的身上肩負著神聖的使命和重大的責任,這也要求他必須要接受最優秀的教育。

二、創造“皇帝”稱號

在秦朝以前的君主,要麽是稱“皇”,要麽是稱“帝”,就像三皇五帝一樣。“皇帝”這個名號是從秦始皇開始出現的,嬴政統一天下後準備給自己起一個帝號,並且要起一個與眾不同的帝號,於是他招來諸多大臣“議帝號”,丞相綰、禦史大夫馮劫、廷尉李斯等大臣引經據典,挖空心思,甚至找了一大群有學問的讀書人一起研討,但還是沒有結果。

這些大臣想了很多的稱號都沒有得到嬴政的認可,最後嬴政把三皇和五帝的稱號加在一起,名為“皇帝”,同時嬴政覺得自己是第一個統一中原的君主,所以在前面加了“始”字,合在一起就是始皇帝,從此之後,歷朝歷代都沿襲“皇帝”這個稱謂,一直延續兩千多年,直到封建社會的結束。

王曰:“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號,號曰‘皇帝’”。——《史記·秦始皇本紀》

由這件事來看,秦始皇對於歷史朝堂和各朝制度是非常熟悉的,他的文化水準並不比丞相和禦史大夫以及那些讀書人差,所以他也是極有才華的人,如果回到現在的話,至少也是“研究生”的級別。

三、知錯能改,善莫大焉

(1)認錯於將軍

秦始皇能夠用短短十年的時間統一六國,其中有一位大將是功不可沒的,那就是王翦。

在秦始皇準備攻打楚國的時候,問了兩個大將需要多少人馬,一個是李信,一個是王翦,李信說需要二十萬人馬就足以滅楚,而王翦覺得最少需要六十萬人馬,秦始皇說:“王將軍老了,有些膽怯,李將軍氣勢勇猛,所言甚是。”於是就派李信帶二十萬兵馬南下伐楚,而王翦則乾脆辭職回老家了。

之後李信帶二十萬兵馬與楚國一戰大敗而回,秦始皇非常震怒,他親自找到王翦的老家頻陽,並且很虛心的向王翦道歉,深刻反省自己,進行自我批評,請求王翦出山攻打楚國,王翦仍然堅持需要兵馬六十萬,秦始皇答應了他的請求,在王翦出征的時候,秦始皇親自送他到灞上,再次為之前的錯怪表示歉意。之後王翦果然不負眾望,滅了楚國。

王翦曰:“大王必不得已用臣,非六十萬人不可。”始皇曰:“為聽將軍計耳。”於是王翦將兵六十萬人,始皇自送至灞上。——《史記·白起王翦列傳》

秦始皇貴為一國之君,在認識到自己錯誤的時候,依然能夠自我批評和反省,可見其基本的素養,在古代帝王之中都是比較少見的。

(2)承認錯誤,收回成命

了解秦國歷史的人都聽說過秦國的嫪毐叛亂,在嬴政執政第九年,公元前238年,因太后而實力暴漲的嫪毐企圖叛亂,其中的參與者多是其余六國來的客卿。秦國的宗室貴族想借此鏟除他國勢力,借機向秦始皇挑撥,秦始皇就下令驅逐了所有的六國客卿。

在這個時候有一個人站了出來,那就是丞相李斯,因為他原本是楚國上蔡人,所以也在逐客名單之內,他寫了一封著名的《諫逐客書》,從大局的角度出發指出了逐客令的錯誤之處,秦始皇看到之後被深深的打動,承認了逐客令的錯誤,果斷收回成命,同時恢復了李斯的官職,也間接的加快了秦國統一天下的霸業。

我們都知道在封建社會,天子的命令是金口玉言,國王的話都是神聖不可侵犯的,很多帝王下令都不會輕易的收回成命,這樣會有損國王的威信,而秦始皇卻能夠及時的收回成命,這是非常有魄力的,由此就可以看出秦始皇博大的胸懷和氣度,這也是他能夠一統天下必不可少的素養。

四、兢兢業業,事無巨細

(1)嚴於律己

秦始皇是古代君王中少有的工作狂,秦始皇登基之後,對自己的要求很高,無論大小事情都親自過問,並且做出有效的決定,每天都給自己定好了工作量。

《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天下之事無小大皆決於上,上至以衡石量書,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

在范文瀾的《中國通史》中,記載了秦始皇每天看奏章一百二十斤,秦朝的奏章是竹簡做的,當時的一斤相當於今天的0.5千克,這工作量是很大的,而且不看完不休息,這對於現代人來說,能做到的都不多。

(2)巡查全國

秦始皇在工作方面除了朝堂檢閱奏章之外,還多次到全國各地視察,據不完全統計,秦始皇先後於二十七年、二十八年、二十九年、三十二年和三十七年五次巡視全國,所到之處,東到東海、渤海,西至隴西、北地,北到上郡(今之鄂爾多斯一帶),南至衡山、會稽,每次都是跋山涉水、翻山越嶺,巡視一遍往往需要幾個月的時間。

公元前210年,也就是秦始皇三十七年,嬴政病死在第五次巡視途中,所以,縱觀秦始皇一生的工作經歷,不論是對自己,還是對天下百姓,一直都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在為國家的統一和富強而努力著。

五、尊重商業經營

(1)畜牧業

秦國自商鞅變法開始,為了使農民安心種地,更好的提供糧食,便開始在重視農業的同時,極大的限制工商業的發展。重農抑商在封建社會是最基本的經濟指導思想。

在當時秦國的偏遠之地,有一個靠放牧和養殖起家的人,秦始皇十分的尊重他,讓他和封君並列,可以在規定的時間去國都面見皇帝,就像二十一世紀的馬雲一樣,在聯合國都有他的席位。

(2)礦業

史記中記載,在地處偏遠的巴郡有一個寡婦經營能力很好,不僅守住了祖上的礦產,還得到了很大的發展,秦始皇認為她很了不起,以賓客之禮對待她,還專門為她建造了“女懷清台”。

在兩千多年前的封建社會,作為一位君主,能夠對偏遠地區的畜牧主和經營礦產的寡婦如此看重,給他們很高的地位和榮譽,足以說明秦始皇對生意經營者的尊重,這在兩千多年後的今天也是當權者最基本的素養。

結語:

秦始皇之所以能夠一統天下諸侯,除了有各代君主的勵精圖治之外,同時嬴政自己的能力水準也是必然條件,我們從史料的隻言片語中就能看得出來,秦始皇的文化素養是很高的,他的很多理念放在今天依然適用,只有這樣的雄才大略方能做到“奮六世之餘烈, 振長策而禦宇內”。

相关参考

老照片,清末民初的朝陽門,歷史的追憶

這是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京城全圖》上的朝陽門的平面圖。從右往左依次是:護城河上的石橋,箭樓,閘樓,瓮城,城樓,城樓兩側的馬道。這是朝陽門在內九門中的位置,朝陽門是漕糧出入的城門,京城百姓的口糧

從《史記》中的記載,來解讀千古帝王嬴政的文化素養

導言:秦始皇嬴政作為第一個統一中國的皇帝,結束了春秋戰國諸侯割據的混戰局面,為封建歷史的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他的出現直接影響了後世幾千年,由於各種原因,後世並沒有留下秦始皇的著作或者文章,我們只能通

韓姓明代人物

泱泱中華有著五千年的歷史歷史的長河中有許多默默無聞奉獻自己的人也有有許多的人被史書記載斯人已逝面對先祖我們只能從零星的記載中懷念他們今天我們來看看【韓姓】在明代有哪些人1-韓秉彝具體年間不詳,洪洞人,

抗戰時期八路軍3個師為什麼115師發展的最好

人類自從創造了文字這種東西以後,便有了歷史的記載,記載著我們人類的事與物,記載著這萬世間的所有興衰。因為有了歷史的存在,我們才會慎言慎行,才會發奮圖強,才會想要幹一番大事業出來,然後可以被自己的子孫後

抗戰時期八路軍3個師為什麼115師發展的最好

人類自從創造了文字這種東西以後,便有了歷史的記載,記載著我們人類的事與物,記載著這萬世間的所有興衰。因為有了歷史的存在,我們才會慎言慎行,才會發奮圖強,才會想要幹一番大事業出來,然後可以被自己的子孫後

天安門的六大祕密

中國有著五千年悠久的歷史——我們瞭望著兩千年前建造的萬里長城,心想著雄壯的兵馬俑;有形象生動的甲骨文,有龍飛鳳舞的狂草;有筆直端莊的正楷,有流暢連綿的行草;唐詩宋詞,各有千秋,都體現了中國的歷史是多麼

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三大騙局,輕鬆騙過很多人,至今讓人深信不疑

我們現在所知曉的歷史事情都是從史書的記載中所得。我國著名的文學家胡適曾經說過:歷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這句話就很白的說出了,歷史的記載不一定就是事實。曾經也有人說過,歷史是由勝利者所寫。事實也確實如此

古希臘人是如何傳承他們的歷史的

面對卷帙浩繁、精彩紛呈的古希臘歷史,也許有人不禁會問:古希臘人是如何記載這么龐大的史料的呢?其實在任何時代,都是多種媒介在一起傳承文化、記載歷史,歷史不是由單一的方式傳承的。而古代希臘人的歷史記載也是

古希臘人是如何傳承他們的歷史的

面對卷帙浩繁、精彩紛呈的古希臘歷史,也許有人不禁會問:古希臘人是如何記載這么龐大的史料的呢?其實在任何時代,都是多種媒介在一起傳承文化、記載歷史,歷史不是由單一的方式傳承的。而古代希臘人的歷史記載也是

天安门广场还未修建时的样子

原标题:非常罕见的老照片:天安门广场还未修建时的样子一条笔直的甬道,从金水桥直通向正阳门;甬道的两旁是郁郁葱葱的小树林,树林里还有建筑。>清末时期的天安门广场。>1912年,民国伊始改造后的天安门前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