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王朝沿用兩千年的,不是孔子思想,而是荀子
Posted 荀子
篇首语: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封建王朝沿用兩千年的,不是孔子思想,而是荀子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封建王朝沿用兩千年的,不是孔子思想,而是荀子
孔子說,我是儒家的建立者,被稱為聖人。孟子說,我是儒家的繼承者,被稱為亞聖。荀子說,媽賣批!好聽的稱呼都被你們倆給挑了,索性把儒家思想給顛覆了算了。於是乎,一位曠世天才就此誕生,他所提出的禮法並施的思想,基本上就是後世兩千多年封建王朝所奉行的思想。
別看孔聖人高懸於廟堂,其實後世王朝的統治者不信他那一套,而是信奉荀子的學說,也就是禮法並施。
01什麼是禮法並施?
其實禮法並施也就是儒家思想和法家思想結合起來一起搞。荀子原來是正兒八經的儒家弟子,對孔孟之道也是十分欣賞的。
可是後來到了秦國以後,發現商鞅的法家思想,在這裡搞得有聲有色。荀子不僅有些悵然若失,他終於意識到了一點,儒家思想只能懸掛在廟堂之高,無法真正腳踏實地地拿來治國。
齊人或讒荀卿,荀卿乃適楚,而春申君以為蘭陵令。春申君死而荀卿廢,因家蘭陵。李斯嘗為弟子,已而相秦。荀卿嫉濁世之政,亡國亂君相屬,不遂大道而營於巫祝,信禨祥,鄙儒小拘,如莊周等又猾稽亂俗,於是推儒、墨、道德之行事興壞,序列著數萬言而卒。因葬蘭陵。---《史記》
在這期間,他陸續遊歷過齊國、秦國、楚國包括母國趙國,後來發現,儒家思想真的沒有在哪一個國家普遍實行的。
這下子荀子的思想徹底被顛覆了,他開始質疑孔子孟子說的話。比如說孟子說人之初性本善,荀子表示這不對,人之初性本惡才對,而且還說了一堆當代噴子一貫列舉的例子。
從此以後,他開始發憤圖強地研究法家思想,終於有所大成。他發現但凡是富強的國家,沒有哪個不是用法家治國的,當然是要以法家思想作為主要手段。那麼儒家思想就應該徹底拋棄嗎?那當然不行。荀子表示,儒家思想是要用來禁錮普通人的大腦的,要是可以讓你們天馬行空地去思考,那你們這些韭菜豈不是很難割掉了?所以荀子首創法家思想和儒家思想並行的治國理念,用法家思想阻止人們在行為上的過失,用儒家思想禁錮人們在思想上的奔放。雙管齊下的治國理念,贏得了兩千多年來封建王朝統治者們的一致的歡迎,但是沒有哪個君王會願意主動承認這一點。
多數都是把孔子地位抬得搞搞的,以儒家思想教化百姓。可是對於法家思想,君王是隻字不提的,只用其手段,不提其思想。
02先秦時期,荀子禮法並施的思想可以實現嗎?
先秦時期,是一個百家爭鳴的好時候,大家可以暢所欲言,誰說錯話都不會被屏蔽。思想的開發是因為各路諸侯國之間都有競爭,他們想要把有用的人才都弄到自己的國家來發展。
那麼荀子的這種禮法並施的思想,能夠被先秦這些諸侯國的君主們所接受嗎?我覺得這還是有一定的困難。
因為當時周天子還在的時候,儒家講究的禮,是不是要讓各路諸侯國,先忠心於周天子呢?如果周天子都失去了權威,那麼誰還會講究什麼禮呢?
而趙亦有公孫龍為堅白同異之辯,劇子之言;魏有李悝,盡地力之教;楚有屍子、長盧;阿之吁子焉。自如孟子至於吁子,世多有其書,故不論其傳雲。蓋墨翟,宋之大夫,善守御,為節用。或曰並孔子時,或曰在其後。---《史記》
法家思想的確可以幫助國家發展壯大,比如說商鞅變法,就使得秦國變得強大。可是與此同時,法家思想還會得罪大量貴族集團。
不是所有諸侯國的君主,都會有秦孝公那種氣魄的。所以法家思想想要在所有諸侯國推行,那也是很難行得通的。
為此不要說禮法並施了,就算是單一的儒家思想或者法家思想,都很難在先秦時期,得到所有諸侯國的認可。
如果當初真的有這麼多人追捧這些思想的話,那麼孔子也不會在遊歷各國的時候,被人趕出來,擁有韓非的韓國也不會第一個被秦國所滅了。
所有思想都有一個沉澱的過程,而這個過程同時也在不斷讓這些思想逐漸沉澱下來。這是一個互相作用的過程,時代和思想互相促進,互相打磨。
顯然,先秦時代的各路諸侯國,還沒有先進到可以做到兼容並包的地步。他們要麼實行儒家,要麼奉行法家,要麼就是無為而治,總之不會什麼都參考,沒那麼大本事。
03荀子的思想太直白,一語道破帝王心思,難怪不被人推薦。
荀子有兩個很著名的弟子,一個是韓非子,一個是李斯。這兩位恰好都是法家的著名人物,所以不少人認為荀子是個單純的法家。
其實不能這麼看,在唐朝唐憲宗時期,楊倞曾經給荀子的思想做註解,此後我們大家才對荀子的思想感興趣。後來發現,原來荀子是先秦時期,最後一位儒家大師。
公輸不能加於繩墨,聖人不能加於禮。禮者,眾人法而不知,聖人法而知之。---《荀子》
那麼為什麼這位儒家大師要到唐朝才那麼出名呢?其實主要是因為歷代封建統治者,將荀子的思想給雪藏了。
禮法並施當然是一個再好不過的統治思想,但是統治者能直接這麼告訴百姓們嗎?當然不能,因為這就是竅門。
什麼都跟百姓講清楚了,那以後還願意接受這種統治呢?法家思想本身是非常嚴格的,在商鞅時代,不管是貴族還是平民大家一律平等。可是在大一統王朝,我們看到過這種平等嗎?當然是沒有看到過的。因為統治者必須要保護貴族體系,只有貴族集團享受到了足夠的利益,他們才會擁護皇帝的統治。這麼一來和最初法家思想可就相違背了,這個時候統治者又用儒家思想來教化大家,要大家懂得君臣父子之間的關係。由此可見,大一統王朝,雖然實行了禮法並施,可是對儒家的禮一直過分強調,而對法家的法雖然使用,卻大打折扣,至少沒有用到貴族集團內部。
總結:先秦為何敢徹底使用法家思想?
說句不好聽的,包括我們現在誰敢說徹底運用法家思想?貴族犯法真的可以與庶民同罪?某城的王老闆幾個月過去了,不還是杳無信息嗎?許大小姐的事情,早晚也是會被淡忘的。這就是大一統時代大打折扣的法家思想。
那麼先秦時期為什麼敢徹頭徹尾使用法家思想呢?因為秦國要爭奪江山,它需要激勵起老百姓為秦國賣命。秦孝公知道,光靠那幫豬頭豬腦的貴族,怎麼可能為秦國奪取天下呢?只有給足了老百姓公平公正,老百姓才會集中力量為秦國效力。
老百姓的力量是非常強大的,因為人數眾多。你讓百姓感受到了國家法令的平等性,那麼秦國國內的百姓才能夠擰成一條繩。
所以商鞅時代,就算王族犯法,也必須要受到處罰,太子的師傅兼大伯嬴虔不就是被割掉了鼻子嗎?相反,如果百姓們發現,法令是專門為普通人設立的,貴族們可以無視這些法令,那誰還肯為王朝賣命呢?人心自然也就散了。
參考資料:
《史記》
《荀子注》
历史古代思想
一、中国古代有几个思想啊
一、儒家: 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
作品:《论语》、《孟子》、《荀子》 儒家是战国时期重要的学派之一,它以春秋时孔子为师,以六艺为法,崇尚「礼乐」和「仁义」,提倡「忠恕」和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主张「德治」和「仁政」,重视道德伦理教育和人的自身修养的一个学术派别。 儒家强调教育的功能,认为重教化、轻刑罚是国家安定、人民富裕幸福的必由之路。
主张「有教无类」,对统治者和被统治者都应该进行教育,使全国上下都成为道德高尚的人。 在政治上,还主张以礼治国,以德服人,呼吁恢复「周礼」,并认为「周礼」是实现理想政治的理想大道。
至战国时,儒家分有八派,重要的有孟子和荀子两派。 孟子的思想主要是“民贵君轻”,提倡统治者实行“仁政”,在对人性的论述上,他认为人性本善,提出“性善论 ”,与荀子的“性恶论”截然不同,荀子之所以提出人性本恶,也是战国时期社会矛盾更加尖锐的表现。
二、道家: 代表人物:老子、庄子、列子。作品:《道德经》、《庄子》、《列子》 道家是战国时期重要学派之一,又称「道德家」。
这一学派以春秋末年老子关于「道」的学说作为理论基础,以「道」说明宇宙万物的本质、本源、构成和变化。认为天道无为,万物自然化生,否认上帝鬼神主宰一切,主张道法自然,顺其自然,提倡清静无为,守雌守柔,以柔克刚。
政治理想是「小国寡民」、「无为而治」。老子以后,道家内部分化为不同派别,著名的有四大派:庄子学派、杨朱学派、宋尹学派和黄老学派。
三、墨家: 代表人物:墨子。作品:《墨子》 墨家是战国时期重要学派之一,创始人为墨翟。
这一学派以「兼相爱,交相利」作为学说的基础:兼,视人如己;兼爱,即爱人如己。「天下兼相爱」,就可达到「交相利」的目的。
政治上主张尚贤、尚同和非攻;经济上主张强本节用;思想上提出尊天事鬼。同时,又提出「非命」的主张,强调靠自身的强力从事。
墨家有严密的组织,成员多来自社会下层,相传皆能赴火蹈刀,以自苦励志。其徒属从事谈辩者,称「墨辩」;从事武侠者,称「墨侠」;领袖称「巨(钜)子」。
其纪律严明,相传「墨者之法,杀人者死,伤人者刑」(《吕氏春秋·去私》)。 墨翟死后,分裂为三派。
至战国后期,汇合成二支:一支注重认识论、逻辑学、数学、光学、力学等学科的研究,是谓「墨家后学」(亦称「后期墨家」),另一支则转化为秦汉社会的游侠。 四、法家: 代表人物:韩非、李斯、商鞅。
作品:《韩非子》 法家是战国时期的重要学派之一,因主张以法治国,「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故称之为法家。春秋时期,管仲、子产即是法家的先驱。
战国初期,李悝、商鞅、申不害、慎到等开创了法家学派。至战国末期,韩非综合商鞅的「法」、慎到的「势」和申不害的「术」,以集法家思想学说之大成。
这一学派,经济上主张废井田,重农抑商、奖励耕战;政治上主张废分封,设郡县,君主专制,仗势用术,以严刑峻法进行统治;思想和教育方面,则主张禁断诸子百家学说,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其学说为君主专制的大一统王朝的建立,提供了理论根据和行动方略。
《汉书·艺文志》著录法家著作有二百十七篇,今存近半,其中最重要的是《商君书》和《韩非子》。 五、名家: 代表人物:邓析、惠施、公孙龙和桓团。
作品:《公孙龙子》 名家是战国时期的重要学派之一,因从事论辩名(名称、概念)实(事实、实在)为主要学术活动而被后人称为名家。当时人则称为「辩者」、「察士」或「刑(形)名家」。
代表人物为惠施和公孙龙。 六、阴阳家: 代表人物:邹衍 阴阳家是战国时期重要学派之一,因提倡阴阳五行学说,并用它解释社会人事而得名。
这一学派,当源于上古执掌天文历数的统治阶层,代表人物为战国时齐人邹衍。 阴阳学说认为阴阳是事物本身具有的正反两种对立和转化的力量,可用以说明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
五行学说认为万物皆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原素组成,其间有相生和相胜(葜)两大定律,可用以说明宇宙万物的起源和变化。邹衍综合二者,根据五行相生相胜说,把五行的属性释为「五德」,创「五德终始说」,并以之作为历代王朝兴废的规律,为新兴的大一统王朝的建立提供理论根据。
《汉书·艺文志》著录此派著作二十一种,已全部散佚。成于战国后期的《礼记·月令》,有人说是阴阳家的作品。
《管子》中有些篇亦属阴阳家之作,《吕氏春秋·应同》、《淮南子·齐俗训》、《史记·秦始皇本纪》中保留一些阴阳家的材料。 七、纵横家:代表人物:苏秦、张仪。
创始人:鬼谷子。主要言论传于《战国策》 纵横家是中国战国时以纵横捭阖之策游说诸侯,从事政治、外交活动的谋士。
列为诸子百家之一。主要代表人物是苏秦、张仪等。
战国时南与北合为纵,西与东连为横,苏秦力主燕、赵、韩、魏、齐、楚合纵以拒秦,张仪则力破合纵,连横六国分别事秦,纵横家由此得名。他们的活动对于战国时政治、军事格局的变化有重要的影响。
《战国策》对其活动有大量记载。据《汉书·艺文志》记载,纵横家曾有著作「十六。
二、中国古代思想家
1、生命的大智者——老子
老子(传说前600年左右—前470年左右),姓李名耳,字伯阳,汉族,楚国苦县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文化名人。老子又名老聃,相传他一生下来就是白眉毛白胡子,所以被称为老子;老子生活在春秋时期,曾在东周国都洛邑任守藏史。他博学多才,孔子周游列国时曾到洛阳向老子问礼。老子晚年乘青牛西去,并在函谷关前写成了五千言的《道德经》。
2、永远的“至圣先师”——孔子
孔子(前551年9月28日~前479年4月11日)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人,汉族。英文:Confucius, Kung Tze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文化名人。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他品格中的优点与缺点,几千年来影响着中国人,特别是影响着中国的知识分子。
3、积极而潇洒的退守者——庄子
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汉族。名周,字子休(一说子沐),战国时期宋国蒙(今安徽省蒙城县,又说今河南省商丘县东北民权县境内)人。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涵盖着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还是归依于老子的哲学。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为“老庄哲学”。
4、民本思想的先驱者——孟子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生于周烈王四年,卒于周赧王二十六年),汉族,山东邹城人。名轲,字子舆。又字子车、子居。父名激,母仉氏。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之一。著有《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而成,记录了孟子言行的儒家经典著作。
5、不是“醇儒”的荀子
荀子(xunzi)(前313年-前238年)名况,字卿,后避汉宣帝讳,改称孙卿。战国时期赵国猗氏(今山西新绛)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时人尊称“荀卿”。他曾经传道授业,战国末期两位最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韩非、李斯都是他的入室弟子。
6、“大一统”的设计者——董仲舒
董仲舒(前179~前104),董子,汉代思想家,政治家。为儒学取得正统地位作出巨大贡献。广川人(今河北景县),汉族。是西汉一位与时俱进的思想家,西汉时期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和今文经学大师。景帝时任博士,讲授《公羊春秋》。汉武帝元光元年(前134),董仲舒在著名的《举贤良对策》中,提出其哲学体系的基本要点,并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汉武帝所采纳。
7、理学集大成者——朱熹
朱熹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他继承了北宋程颢、程颐的理学,完成了客观唯心主义的体系。认为理是世界的本质,“理在先,气在后”,提出“存天理,灭人欲”。朱熹学识渊博,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乃至自然科学都有研究。其词作语言秀正,风格俊朗,无浓艳或典故堆砌之病。不少作品的用语看得出都经过斟酌推敲,比较讲究。但其词意境稍觉理性有余,感性不足,盖因其注重理学的哲学思想故也。
8、“致良知”说的宣导者——王守仁
王阳明 (1472-1529),汉族,名守仁,字伯安,浙江余姚人,因被贬贵州时曾居住于阳明洞,世称阳明先生、王阳明。是我国明代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政治家和军事家,是朱熹后之另一位大儒,“心学”流派的集大成者。
9、民主思想的启蒙者——黄宗羲
黄宗羲(1610-1695) 汉族,字太冲,号南雷,尊称为南雷先生,晚年自称梨洲老人,学者称梨洲先生。浙江余姚人。明末清初经学家、史学家、思想家、地理学家、天文历算学家、教育家。 黄宗羲学问极博,思想深邃,著作宏富,与顾炎武、王夫之并称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或清初三大儒);与弟黄宗炎、黄宗会号称浙东三黄;与顾炎武、方以智、王夫之、朱舜水并称为“清初五大师”。
10、被遗忘的隐居思想家——王夫之
王夫之(1619~1692) 中国明末清初思想家,哲学家。字而农,号涢斋,学者称船山先生。湖南衡阳人,汉族。字而农,号姜斋,别号一壶道人,是明清之际杰出的哲学家、思想家,与方以智,顾炎武,黄宗羲同称明末四大学者。晚年居衡阳之石船山,学者称“船山先生”。
三、中国古代思想的内涵及特征有哪些
盛世华夏,悠悠思想。
思想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朝代的灵魂,也是一定时期的真实写照,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各民族的思想文明相互融合,吸收,共同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
中国古代社会的思想经过萌生,发展,逐渐形成了体系。总的来说,具有以下特征: 一、多元性 盛世华夏,具有深厚的思想根源。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争鸣,各派别之间争相发表论见,儒家以“仁”为核心,调节人际关系,追求和谐;道家追求无为而治,知足常乐,顺应自然;法家追求依法治国,倡导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墨家追求“兼爱”、“非攻”、“尚贤”;兵家重战争谋略计策,到底还是希望“不战而屈人之兵”,追求和平。
总的来说,中国思想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墨、道、法、兵等各家并长的体系,充分体现了其多元化的特性。 二、包容性 中国社会的思想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早在诸子百家时期,各派思想相互攻讦,同时又相互吸收,取长补短,各家博采众长,思想内涵不断丰富,提升。
以儒家为例,在董仲舒时期,他以儒家思想为本体,融合吸收了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学说,创立了新的儒学体系,为儒学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此后,儒学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处于统治地位。在以后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国的思想不仅内部之间相互包容,同时更吸收了印度,波斯等中原王朝之外的文化思想,中原思想与域外思想相互借鉴,和谐共存,共同发展。
三、扩展性(外延性) 中国社会思想在历史上曾长期处于领先地位,也影响到了以儒学为核心的东亚文化圈(体系)的形成与世界的文明发展。以儒家思想为例,全球首家孔子学院2004年11月21日在韩国首尔成立,目前孔子学院已在106个国家的350多个教育机构落户,中小学孔子课堂达500多个,成为推广汉语教学、传播中国文化及汉学的全球品牌和平台。
而孔子的学说传到西方,是从400多年前意大利传教士把记录孔子言行的《论语》一书译成拉丁文带到欧洲开始的。而儒家中的朱子学思想于13世纪20年代就开始传入与中国邻近的日本、朝鲜及越南等国。
近代,随着华人的不断外移,朱子学开始传播到东南亚的新加坡、泰国及马来西亚等国。东南亚的华人还把朱熹“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论国、平天下”作为他们个人发展模式;作为他们“安身立命、自强不息”的精神力量。
新加坡政府甚至把“忠孝仁爱礼义廉耻”八德具体化,赋予现代化和新加坡化的内容,把其当作一以贯之的治国之纲。20世纪中叶以后,东南亚更是兴起了一股朱子学研究热,他们把朱子学作为解决西方物质文明给社会带来弊病的方法,认为朱子学是治心之学,加以推崇。
欧洲人知道朱熹是从16世纪开始的,其影响主要在知识界。17—18世纪,朱子学在法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当时的孟德斯鸠、伏尔泰等许多启蒙思想家都曾研究过朱子学,并从中吸取营养。
美国到18世纪才由来华传教士传入朱子学,但二十世纪以来,美国对朱子学的研究却出现了热潮。 道家思想也对世界文明了产生重要影响。
有资料表明,早在6世纪中叶,老庄思想就和汉译的佛教经典一起传入日本。7世纪中叶日本圣德太子制定的“17条宪法”,就包括一些道家思想的成分。
江户时代道家思想开始在日本普及,不但产生了一批有关老庄思想的注释及研究成果,出版了一批有关老庄思想的通俗读物。1935年,日本学者冈田茂吉还借鉴道家思想,提出了风靡全球的自然农法。
号称日本当代“老子”的加岛祥造先生在2007年出版的《不求人》中,用亲切的语言,叙说自己对道家思想的亲身感受,首发两个月,各大书店纷纷脱销,竟然成为同类专著的佼佼者。 据西方学者统计,从1816年至今,出版的各种西文版的《道德经》已有250多种,如今几乎每年都有一、两种新的译本问世。
又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在被译成外国文字发行量最大的世界文化名著中,《道德经》排名第二,仅次于《圣经》。据德国电视台最近的一项调查表明,老子还是德国人心中“最知名的中国人”,每四个德国人家里就藏有一本《道德经》。
一位叫马克的德国人说:“这是中国的经典,也是我们的经典。” 道家自然无为、去伪存真、知足不争等理念,在文明高度发展因而其负面问题愈发显现的当代社会,自然会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认同。
四、持续性 中国古代的思想文化与中国古代的文明历史一样,不曾断过,是四大文明古国中思想内涵最丰富,最具生命力的思想体系。儒家思想经过春秋时期孔夫子创立,到西汉董仲舒发展新儒学,至此成为中国古代思想的主流,占绝对统治地位。
到宋朝时期,成为了具有官方哲学的思想。在明末清初和新文化运动时期,虽然遭到批判,但也持续发展了下来。
如今在全世界掀起的国学热,更是中国思想具有持久生命力的最好印证。正因为中国古代社会思想的传承与不断持续发展,中华文明在世界上曾长期领先。
五、经世致用性 儒家思想在两千多年的发展史上,尽管遭受到各种非儒家思想特别是外来文化的多次批判和冲击,但并没有消失在文化舞台上,而是表现了极强的适应能力。
四、简述清代思想学术
在中国学术思想史绵延不断而又漫长的发展历程中,清代的学术思想可以说处于一个辉煌璀灿的重要时期。
从明清之际实学思潮的兴起,耶稣会士东来传教,到王、黄、顾等诸多杰出思想家和学者的涌现,拉开了清代学术思想发展进程的序幕,其后的历史发展,可以称得上波澜壮阔、绚烂多彩。由于社会的变化和学术思想自身的逻辑发展,占据思想界统治地位数百年之久的理学逐渐衰颓,实学思潮应运而生,并在明清之际的社会大变动中发展到高峰。
一时间,经世致用成为学者的治学宗旨,崇实黜虚成为学者追求的目标。随着后来清政权的稳固和封建经济、政治的发展,统治者对思想领域的控制逐步加强,对学术思想的参与也大大增多,清代学术相应进入了一个对既往成果进行全面清理、总结的时代,以考据为特征的乾嘉汉学风靡一时,与此相关的文字、音韵、训诂、辑佚、目录、版本等各门学科也迅速发展并取得了可观的成就。
嘉、道以后,社会历史又发生了新的转折,今文经学兴起,乾嘉汉学走向衰落。伴随着中国近代化的艰难历程,清代的学术思想进入了一个中西文化碰撞、交融的新的发展阶段。
可见,从明清之际迄鸦片战争,这二百多年的学术思想,在整个中国学术思想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它既是传统思想文化的总结和集大成时期,又是传统的思想文化向近代思想文化的转折和启蒙时期。
清代众多学者、思想家提出的问题及其思想走向,至今依然是摆在学术文化界面前的重要课题。深入地研究清代的学术思想,阐述清代学术的发展与演变,分析其有别于其它历史时期学术思想的特色,无疑是有历史和现实意义的。
鉴于学术界对清代学术思想的历史地位和特点,存在着不同的评价和看法,因而,我们这里拟就清代学术思想的特点做一些简略论述。 清代的学术思想有什么特点,一些前哲与时贤,曾做过概略论述,梁启超将清代学术思想囊括无遗地称之为考证学,并认为考证学派“发源于顺康之交,直至光宣,而流风余韵虽替未沫,直可谓与前清朝运相终始”1。
在他看来,清代学术思想的最大特点是考证。王国维也曾对之概括说:“国初之学大,乾嘉之学精,而道咸以来之学新。”
2侯外庐则把鸦片战争之前的学术思想的主流统称之为“早期启蒙思潮”。近年来,随着文化史研究的逐步深入,学者们对清代学术思想特点的论述,也更加具体和深人。
如有的学者概括说:“第一,富有总结性;第二,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各个成员共同创造祖国的灿烂文明;第三,中西文化互相激荡;第四,封建统治者极力控制文化事业。”3又有的著作总论明清两朝的文化特点说:“第一,‘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相继占据文化宗主的地位;第二,早期启蒙思潮应运而起;第三,进入古典文化总结时期;第四,进入‘西学东渐,中西文化交汇’的初级阶段。”
4戴逸在《清代思潮》一文中也概括清代学术思潮的特点“是中国传统文化向近代文化转变的时期”5。如此等等。
上述种种对清代学术思想特点的概括,既有一致性,又有不同点,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都给人以启迪。不过,我们也觉得上述有些看法未免只从学术思想的表现形式看问题,如把清代学术思想的特点总体上概括为“考证学”,便很难把握清代学术思想的本质特征;也有些论述未能突出清代学术思想独有的特点,譬如说“封建统治者极力控制文化事业”。
其实,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的统治者,都何尝不是“极力控制文化事业”呢?这并非是清代学术思想独具的特色。我们认为所谓特点,就是事物有别于其它事物的、自身独具的,能反映本质属性的特征。
同时,要讨论清代学术思想的特点,首先应解决从何处入手的问题。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要研究清代学术思想的特点,不能脱离清代社会政治、经济的特点,也不能就思想论思想。
因为,“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而且,“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从哪里开始,而思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过程在抽象的形式上的反映;这种反映是经过修正的,然而是按照现实的历史过程本身的规律修正的。”
这些论述,对我们研究学术思想都给予了方法论上的重要启示。既然要研究清代学术思想的特点,那么,首先就应把握清代社会政治经济的特点,而史学界多数学者公认的清代社会政治经济最主要的特点是:清代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皇朝,已是中国封建社会晚期,它既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终结,又是中国近代社会的起点,处在中国历史的转折点上;第二,清朝的统治以满族贵族为主体.它既发扬了满族英勇骁健、锐意进取的民族风貌,又充分吸收了汉族文化,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此时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巩固,也使自明末以来腐朽的中国封建社会重新回光返照,在政治、经济等方面又有新发展,此时封建社会生产关系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仍居主导的支配地位,但在社会经济中也存在一定的资本主义萌芽;第三,与清代建国的时间相同步,世界上的西欧各国已陆续由中世纪封建社会步入近代资本主义社会和对外进行殖民扩张时期。
在这样的世界历史潮流下,清代封建统治者想要始终如一的闭关自守,以“。
五、简要论述中国古代的思想特征
第一,把人作为管理的重心。
第二,把组织与分工作为管理的基础。第三,强调了农本商末的固国思想。
第四,突出了义与情在管理中的价值。第五,赞赏用计谋实现管理目标。
第六,把中庸作为管理行为的基准。第七,把求同视为管理的重要价值。
儒家思想 一、儒家思想概说② 儒家基本上坚持“亲亲”、“尊尊”的立法原则,维护“礼治”,提倡“德治”,重视“人治”。儒家思想对封建社会的影响很大,被封建统治者长期奉为正统。
儒家的“礼治”主义的根本含义为“异”,即使贵贱、尊卑、长幼各有其特殊的行为规范。只有贵贱、尊卑、长幼、亲疏各有其礼,才能达到儒家心目中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的理想社会。
国家的治乱,取决于等级秩序的稳定与否。儒家的“礼”也是一种法的形式。
它是以维护宗法等级制为核心,如违反了“礼”的规范,就要受到“刑”的惩罚。 儒家的“德治”主义就是主张以道德去感化教育人。
儒家认为,无论人性善恶,都可以用道德去感化教育人。这种教化方式,是一种心理上的改造,使人心良善,知道耻辱而无奸邪之心。
这是最彻底、根本和积极的办法,断非法律制裁所能办到。 儒家的“人治”主义,就是重视人的特殊化,重视人可能的道德发展,重视人的同情心,把人当作可以变化并可以有很复杂的选择主动性和有伦理天性的“人”来管理统治的思想。
从这一角度看,“德治”主义和“人治”主义有很大的联系。“德治”强调教化的程序,而“人治”则偏重德化者本身,是一种贤人政治。
由于儒家相信“人格”有绝大的感召力,所以在此基础上便发展为“为政在人”、“有治人,无治法”等极端的“人治”主义。 二、古代意义之法治③ 可以说,法家的法律思想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新学”。
所谓“新学”是相对以儒家为代表的“礼治”主义的“旧学”而言的。“新学”与“旧学”的分歧归结为“法治”主义与“礼治”主义、“德治”主义、“人治”主义的分歧。
法家的“法治”主义有其特征:主张干涉而反对放任;排斥“人治”主义而独任“法治”主义;排斥“礼治”,不承认自然法的存在;主张国家至上,社会团体甚至血缘亲属团体的利益都得服从君主的国家利益;反对徒任“势治”。法家的思想以“唯物论”为出发点,常常注意此时此地的环境,又深信政府万能,而不承认人类个性的神圣。
它的政治主张严格的干涉,但干涉须以客观的“物准”为工具。这一“物准”就是被视为“规矩、权衡”的法律,不容许统治者任意的论心定罪。
人们只有在法律容许的范围内,才能得到自由和平等。“法治”主义的精神实质就是“物治”,所以又称“法治”主义为“物治主义”。
④一方面,是用客观的标准如规矩、权衡、斗量、尺寸等物一样的客观的、人设的、固定不变的法来衡量所有的人;另一方面,是把人当物来治理。也就是把人当成可以用固定的、客观的规矩、尺寸等“物准”去准确无碍地衡量的东西,而不考虑人的特殊能动性。
同儒家的“礼治”相比,法家的“法治”反对宗法等级制和世袭制,要求平等守法,并且主张制订和公布成文法,凡是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所以说“礼治”和“法治”的主要分歧不在于制裁手段,而在于行为规范的内容本身。
也就是讲贵贱、尊卑、长幼、亲疏之“异”的差异行为规范与一断于法的统一行为规范之间的分歧。①同“德治”相比,“法治”主义轻视或完全否认道德教化的作用,这和儒家多数主张人性善而法家主张人性恶有关。
法家的“法治”主义,首先值得称道的即是它把握住了历史进化的法则,并且顺应历史进化的法则来创造,反对保守和空想。它的“实践精神”和“功用主义”都由此而产生。
但其缺陷在于过分忽略了“礼”、“德”、“人”和“法”在政治上互相依辅的作用。“法治”主义昙花一现,原因有二:一是由于礼治主义、人治主义久已深入人心,而共同和“法治”主义为敌。
“法治”主义虽一时占上风,但最终被“礼治”主义学说所征服。二是法家极端强调国家利益,而轻视个人利益,虽能救一时之弊,但不能确保社会的长治久安。
这不仅是“法治”主义思想在汉以后不发达的原因,也是法律和法学不发达的原因所在。② 三、现代意义之法治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古代“法治”的含义和今天我们所倡言的“法治”的含义是有很大差别的。
事实上,现代意义上的“法治”,在中国古代是不存在的。 那么什么是法治? 法治起源于西方社会,在西人亚里士多德看来,法治就是一切都依法而治,而大家所遵循的法律都是良法。
这一简约的概括朴素地反映了法治的基本精神。但是,亚里士多德在这里预设了一个前提:法治要以良法为基础。
为此,他确立了一些立法原则。那么,什么是良法呢?尤其是从现代角度审视,我们所要求的良法又是怎样的呢? 法自君出不会是良法;行刑重轻,法峻刑严不是良法;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更不是良法。
良法必须体现社会全体人民的公共意志,反映社会每一成员的理性意愿,保障每一成员的人权,它是全社会每一成员共同参与并签订的公共契约。人们违反它就是违背了自己的承诺,要承。
六、中国古代历史文化
特点之一:中国传统文化在数千年文明演进过程中,没有出现断层。
孔夫子的学说,一直影响中国历史2000 多年。孔孟传统、老庄精神,以及后来的佛学思想,彼此促进,相互借鉴,常演常新,一脉相传。
这种情况在人类文明史上是非常罕见的,在四大文明古国中亦是独一无二。四大文明古国中的其他三家都曾出现文化断层,一些古老文化传统在民族文化的冲击下,几乎散灭已尽。
在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文化以外,古希腊、古罗马文化属于比较年轻的一代;但其文化传统同样受到过致命的冲击,以致中世纪的几百年,欧洲人都看不到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著作。中国古代文化,虽晚于古埃及等国家,但其历史水平并不逊于任何一个民族,而且一脉相承,其文化传统得到比较完美的保存,这不能不说是中国历史文化的一个奇迹。
特点之二: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没有出现历史性的分裂结局。 所谓没有出现分裂结局,并非不曾有过分裂。
中国自夏、商、周以来,历代王朝更替,也曾出现过非常复杂的局面。西周统一,东周混乱,战国分裂;秦汉统一,魏晋南北朝分裂;隋唐统一,五代十国分裂;宋、辽、金、夏总在统一与分裂之间;宋元政权更迭,出现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居于统治地位的全国性政权;明统一,但很快衰落;清兵入关,出现第二个由少数民族占据主导地位的全国性政权。
中国历史,可谓战乱不断,分裂不断;但战而又治,分而又合。从中国历史发展的总趋向看,中国历史上的统一时间不但远远长于分裂时间,而且统一是主流,统一合乎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也合乎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这一点和世界上许多国家又有很大区别,首先就和西方基督教传统不一样。古罗马也是大帝国,但寿命不长;先是一分为二,后来二分为多;以致不但民族差异日益扩大,语言差异也日见明显。
直到中世纪下半叶,欧洲才真正出现走向统一的曙光,但直到今天,欧洲的一些地区还在发生民族战乱。实际上西方自古罗马分裂以来,就不曾统一过。
中东也是如此,甚至非洲、拉丁美洲都有与之类似的现象。虽然造成的原因或许截然相反,但分裂的事实,则无须争议。
特点之三:中国既是一个宗教宽容的历史古国,但又从来不是一个宗教性国家。 中国历史文化的主导性因素,自然是儒家文化。
但儒家文化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唯一代表,尽管在所有文化流派中它的影响最大。从它产生的那天起,就不是孤立出现的文化现象。
诸子百家,它为一家。以后因为社会需要,儒学被捧到独尊的地位,但独尊并非独有。
即使奉行"废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汉武帝时代,它依然不是独有的。例如,儒学慎言鬼神之事,汉武帝本人却颇有些相信神仙。
东汉时代,佛学东来,道教初兴;魏晋时代,玄学又起;于是儒、道、佛同生共在的文化现象成为盛唐文化的基本特色。 中国人自古对宗教不持绝对化立场。
既允许无神论的存在,也允许有神论的存在,还允许各种宗教组织存在。但有一个条件,任何宗教都不能以伤害中央政权、妨害国家政务作为存在的前提;否则,必予以打击或取缔。
当然,中国历史漫长,宗教间的冲突,也曾有过,对宗教的迫害也曾有过。但从历史发展的宏观态势分析,"三武一宗"灭佛事件及其影响毕竟是暂时的,而佛教等宗教的发展却是长久的。
中国文化本性宽容,唯其如此,在中国历史上才从来不曾有过因为宗教问题而发生的全国性大战乱。反倒在战争极其残酷、国家多灾多难的历史关头,宗教活动起过某种缓冲和保护作用。
例如佛教之于北朝,道教之于元代,都有安定社会、减少杀戳的意义存在。 中国宗教活动论其主要影响,不是表现在政治方面,而是表现在思想文化方面。
唯其如此,才使得中国传统文化内涵更丰富,也更具生命活力。相对于中国而言,整个欧洲乃至整个地中海周边国家,几乎总在宗教信仰、民族兴衰和国家利益之间发生冲突;而这种冲突,往往导致更深的民族仇恨,或者直接引发地区性甚至世界性战乱。
可以这样说,西方国家自古罗马以来,它的所有战争、战乱都和宗教信仰有关,也和民族冲突有关,又和国家利益特别是领土纠纷与经济利益有关,因为西方宗教信仰有强烈的排它性。而在中国历史宗教观念中,更主张求同存异,各自发展。
特点之四:中华民族历史虽然有过多次民族冲突,但冲突的结果,不是走向分裂,而是走向和睦。 中国历史上重大民族冲突,至少发生过三次:一次是始于东晋十六国时期的所谓"五胡乱华";一次是宋、辽、金、夏直至元代的民族战乱;一次是清王朝入主中原。
这三次大的民族性冲突,各有自己的特点。但其结果,则毫无例外地走向民族和睦,有的则形成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民族大融合。
所谓"五胡乱华",华又何曾乱?或者更确切地说,是乱在一时,和在长久;乱在取治,治后繁荣。因为如此,才使得中国盛唐的兴旺发达获得了更广泛的民族基础和更良好的文化基础。
哲人所言"唐人有胡气",就包含了对唐文化这种品性的肯定与称赞。宋元时代也曾发生各个民族间的猛烈战争,然而终于统一于元,稳固于明,其结果,同样达到民族的和解。
清人入关,始则与民。
七、中国古代思想的演变过程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一、春秋时期的百家争鸣
道家:老子、庄子
儒家:孔子、孟子
墨家:墨子
法家:商鞅、韩非子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二、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此后,儒家思想成为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成为两千多年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三、宋明理学
理学:北宋“二程”(程颢、程颐);南宋朱熹
(1)朱熹编著《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世科举考试的教科书.他的思想还传至日本、朝鲜。明初理学成为官方哲学。
(2)压抑人性,扼杀人的自然欲求;
(3)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积极作用。
四、明清儒学
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
对传统儒学进行批判继承,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生机,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
以上这些可以看高考5.3……上面有总结。
八、中国古代思想的发展历程
中国古典诗歌是中国文化的一个最突出的代表,它的产生久远得可以追溯到没有文字的远古时期。
《礼记》中记载了神农时代的一首祭祀歌谣:“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吴越春秋》也记载了一首反映原始人打猎的歌谣《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宍(肉)。”这些歌都是诗、乐、舞结合的典型例子,而诗、乐、舞的结合,正是中国诗歌产生时期的重要特征。
公元前6世纪,《诗经》被编定成书,包括地方土乐的十五国风160篇,朝廷正乐的大雅31篇、小雅74篇,祭祀之乐的颂40篇,共305篇,另有6首乐谱失传的笙曲。产生地域包括现在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山东、湖南北部。
《诗经》中有反映宴会享乐的诗,如《小雅·鹿鸣》;有反映战争的诗,如《小雅·六月》;爱情诗的名作如《郑风·子衿》;有讽刺现实的《魏风·伐檀》;还有一组反映周朝开国历史的大型周王族史诗《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 四言为主、重章叠句的《诗经》显示出我国抒情为主的民族文学特色,从它开始,我国诗歌走上了一条抒情言志的道路,抒情诗也成为了我国诗歌的主要形式。
《诗经》里关注现实的热情、强烈的政治道德意识、真挚积极的人生态度,被概括为“风雅”精神,成为我国诗歌的最基本最深远的传统。 公元前339年正月十四,中国诗歌史上第一位伟人屈原出生。
西汉末年的刘向把屈原宋玉等的作品编成《楚辞》一书,当中收录肯定为屈原所作的《离骚》、《九歌》(11篇)、《天问》、《九章》(9篇)、《招魂》共23篇。其中的《离骚》,以忠君爱国为主题,以香草美人为象征,以缠绵悱恻的感情,反复迸发的愤慨,塑造出一个坚贞高洁的主人公形象。
屈原的诗歌创造了一种新的诗歌样式,直接影响汉赋的产生。又大量运用楚地方言,如“些、只、羌、纷,谇,謇,傺”,带有浓郁地方性色彩。
楚辞突出表现浪漫的精神气质,影响后世的李白、李贺、韩愈等诗人。香草美人的象征传统源远流长,影响一直绵延到清代《聊斋志异》。
继《诗经》、《楚辞》之后,汉代的乐府诗登上诗坛,这些诗歌由西汉的乐府机关和东汉的黄门鼓吹署在民间搜集而来。乐府诗长于叙事,《羽林郎》叙当垆美女反抗强暴,《陌上桑》叙罗敷拒绝太守追求,《艳歌行》叙妻子为游子缝补衣服而引起丈夫猜忌,著名的《孔雀东南飞》叙一个凄美的爱情悲剧。
诗人的笔触各自深入各自的阶层,合起来就充分反映出整个社会的真实面貌,既劝谏富贵又同情疾苦。汉代的乐府诗实现了四言诗向杂言、五言的过渡。
东汉的时候出现了文人群体创作的诗歌,五言取代传统的四言成为新的诗歌样式,甚至产生完整的七言诗。现存最早的东汉文人诗是班固《咏史》,而他的《竹扇赋诗》是比较早的完整的七言诗。
最著名的文人诗是没有留下作者姓名的《古诗十九首》,写的是游子羁旅和思妇闺愁,因此乡情和恋情就融汇在一起。同时当中涉及很多人生哲理,讨论永恒和短暂、人的心态和生命周期、悲伤和欢乐等问题。
文人诗长于抒情,语言炉火纯青、一字千金,直接影响曹植和陶渊明。 东汉末年建安时代到曹魏前期,三曹、七子并世而出。
古直悲凉的曹操、便娟婉约的曹丕、身兼父兄之长的曹植,以及作为羽翼的“建安七子”,完成了乐府民歌向文人诗的最后转变,开辟了五言诗的广阔道路。著名的有曹操《短歌行》,曹丕柏梁体《燕歌行》,曹植《赠白马王彪》、《白马篇》。
建安诗人中曹植最受推崇,这是由于他文采华美,对五言诗发展有重大影响,他不幸的身世又引起后世文人的共鸣。 “建安风骨”,就是建安文学特别是五言诗中的鲜明爽朗、刚健有力的文风,它以作家慷慨饱满的思想感情为基础,形成志深笔长、梗概多气、悲凉慷慨的特点。
鲜明的个性色彩和时代特色成为建安诗风独具魅力的标志。 曹魏后期正始年间,司马氏掌权,一批文人不满司马氏的统治,隐逸山林,以阮籍、稽康为首的七人,称“竹林七贤”。
阮籍的代表作是《咏怀诗》82首,开创中国文学史政治抒情组诗的先河,诗中充满孤独苦闷,但政治高压之下又不敢直言,借比兴、象征来寄托怀抱。嵇康的诗以四言成就最高,追求自然,高蹈独立。
总体来说,正始诗风转变为词旨渊永、寄托遥深,体现出独特的艺术面貌。 司马炎代魏称帝,建立西晋。
西晋诗坛呈现出的艺术特色称为“太康诗风”,表现为讲究形式,描写繁复,辞彩华丽,诗风繁缛。陆机的《拟古诗》就是华丽藻饰的代表作。
太康诗风代表人物是三张(张协、张载、张亢兄弟)、二陆(陆机。
相关参考
荀子的故事荀子是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荀子把儒家思想又提升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在这位儒学大家的一生中经历过许多的波折。他的故事也让人们读来感到悲凉。荀子荀子小时候就比别的孩子聪明,自幼就饱读诗书,其锐智也
一、中国古代有几个思想啊一、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作品:《论语》、《孟子》、《荀子》儒家是战国时期重要的学派之一,它以春秋时孔子为师,以六艺为法,崇尚「礼乐」和「仁义」,提倡「忠恕」和不偏
孔子及儒家思想在近代中国的历史命运如何孔子及其儒家思想,自西汉董仲舒变革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在中国两千年的封建王朝里一直是正统思想及至晚清以来,中华受列强压迫,被迫向西方学习开始,只学习
孔子名叫孔仲丘孟子名叫孟轲墨子名叫墨翟韩非子名叫韩非庄子名叫庄周荀子名叫荀况为什么老子就是李聃姓李而不是姓老???再奇怪的姓氏ˋ再少的姓氏都有人姓为什么就不是姓老?对老子「姓、氏、名、字」的解说老姓李
题引解读孔子不是帝王,但他的思想可以逾越数千年,帝王追求的永生之道,其实在孔子身上已经有了足够的体现,人之所以能够永恒,儒家学派鼻祖孔子做到了,儒家思想其实是一种理论指导思想,涉及的领域更为宽泛,而真
一、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儒家以孔子为代表主张「”德治”和「”仁政”,主张以礼治国,呼吁恢复「”周礼”。孟子的思想主要是「”民贵君轻”、「”性善论”,而荀子则是对立的「”性恶论”思想,荀子之
引子古語有云:“兵不厭詐”,誠然,在殘酷的戰爭中,除了激烈的肉體搏殺之外,還有着智謀與腦力之間的比拼。《孫子兵法·謀攻》篇就告訴了我們一個這樣的道理,即:“故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
核心提示:欢迎访问本站网中华上下五千年荀子著书立新说的故事。 荀子是战国时期继孟子之后的又一位儒家大师,他善于汲取道、墨、名、法,特别是道家和法家学派所长,发展和改进了儒家思想。不仅集儒学之大成,同
综观中国古圣先贤中,有"子字辈"称呼的例如孔子、孟子、荀子、墨子......等等,都是在姓氏后面加个"子"字,如孔子本名孔丘、孟子本名孟轲、荀子本名荀况、墨子本
→孔子孔子在教育上作出了突出贡献。他的教育理论和方法充满创造性。他提出德、智、体相结合,继承学与创造思相结合,共性与个性相结合的教育理论和方法,并在这个结合方面进行了丰富的教育实践。孔子开创了儒家学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