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兰芳的师傅是谁 梅兰芳的原名叫什么
Posted 梅兰芳
篇首语:正因为生命有限,时光匆匆,所以才要加倍努力,不然以后拿什么来回忆。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梅兰芳的师傅是谁 梅兰芳的原名叫什么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梅兰芳的师傅是谁 梅兰芳的原名叫什么
梅兰芳原名梅澜,又叫鹤鸣。“澜”的原意是指波浪,大的波浪才可以叫做澜。而梅澜这个名字仿佛预示着他的一生的不平凡,而梅兰芳本人也正是在戏曲界掀起了一场巨大的波澜。梅澜是梅兰芳原名,而梅兰芳是他的艺名,但是知道梅兰芳原名的人并不算多,很多人都是不了解梅兰芳的原名的。
梅兰芳照片
梅兰芳原名梅澜,从小就受到各种的耳濡目染,自己对于戏曲也比较有兴趣,于是在8岁开始,就正式的拜师练功。在1908年的时候,梅兰芳开始加入喜连成戏班子进行演出,不但同时学习青衣和旦角,更是将许多戏曲舞台上重要的元素学了起来。而梅兰芳这个艺名,说起来和喜连成戏班子也有些关系,也就是在从进入喜连成之后,梅兰芳的原名就开始被艺名顶替了。
当时喜连成的班主是叶春善,有一次叶春善带着牛子厚牛老板在山上散步,一边走着,一边探讨戏班子的发展。就在这个时候,竟然发现山里的树林中有人正在练剑,远远看上去是精神抖擞,敏捷灵活,牛子厚觉得十分的有兴趣,他是个喜爱京剧的人,也看过舞台上的各种表演,但是从没见过这样精彩绝伦的练剑,于是情不自禁的走上前去,并且叫连连叫好。而这个练剑的人就是梅兰芳,当时牛子厚问他叫什么的时候,喜连成的班主曾经帮梅兰芳取过艺名,名字就是喜群。牛子厚听说了便皱着眉头深思,觉得这个名字可能有些单薄,压不足梅兰芳身上的灵气,于是干脆的说了们“梅芳”两个字。自此之后,梅兰芳的原名就很少有人知道了。
梅兰芳的师傅
梅兰芳从小就喜爱京剧戏曲,随着技巧和能力的逐渐成熟,梅兰芳创作了改编出了许多经典的剧目,完成了一场京剧的改革,同时也成为国内外知名的大师级人物。梅兰芳如此的出色,那么梅兰芳的师傅是谁呢?
吴菱仙图片
说起梅兰芳的师傅,第一个要说的就是吴菱仙了,他可以说是梅兰芳的启蒙师傅。在1902年的时候,梅兰芳八岁了,他的伯父梅雨田知道他喜欢京剧,于是请来了吴菱仙作为梅兰芳的第一个师傅。当时吴菱仙已经五十几岁了,是非常著名的京剧演员。吴菱仙曾经还和梅兰芳祖父交情很深,于是成为梅兰芳的师傅后,教导起来非常的认真。
吴菱仙作为梅兰芳的启蒙师傅,对他是十分关爱的,每天都会和梅兰芳一起练嗓子、讲剧情、练功夫。就算是梅兰芳困了累了,吴菱仙也只是用戒尺象征性的拍一下。思念中,吴菱仙教会了梅兰芳几十出的戏,在梅兰芳十一岁的时候,吴菱仙就让他出演了《鹊桥密誓》,在其中扮演了织女这一角色。梅兰芳当时表现出色,作为梅兰芳师傅,吴菱仙非常的高兴。
后来吴菱仙觉得梅兰芳应该出去历练历练,于是让梅兰芳离开了科班,让他在各种实践演出中,真正提高自己的能力。虽然梅兰芳和师傅分开了,但是两个人之间联系一直非常的密切。在后来梅兰芳两个孩子都夭折的情况下,吴菱仙还将自己的土地福芝芳介绍给了梅兰芳,成就了二人的天赐良缘。
梅兰芳弟子
作为一代知名而伟大的艺术大师,梅兰芳的弟子颇多,不管是国内还是海外,大家都会常常听到梅兰芳后人的消息,其实这大多数都是梅兰芳的弟子,可见那个时候,梅兰芳和他的梅派对弟子们的影响是巨大的。
杜近芳图片
梅兰芳的弟子中比较著名的有魏莲芳、杜近芳、程砚秋等等,其中,梅葆玖作为梅兰芳的弟子,同时也是他最小的儿子,梅葆玖因为从小和梅兰芳学习,是梅派的传承人,同时也是梅兰芳衣钵继承人,从小的耳濡目染,加上他自身的天赋,梅葆玖不仅自己成了戏曲艺术家,而且还培养出许多的优秀演员。
在梅兰芳的弟子中,程砚秋或许是其中最为知名的一个,当然,梅兰芳的其他弟子也分别称为剧团的顶梁柱或者是重要人员。程砚秋的天赋比较高,而且深得梅兰芳的欣赏,而程砚秋也是梅兰芳弟子中,最像他的一个人,加上程砚秋本身也肯上进努力,到了后来,几乎可以自成一家,具有独特的特色,程砚秋曾经说过,作为梅兰芳的弟子,他只有做好自己,唱好戏曲,这才算对得起梅兰芳老师。
梅兰芳教戏的时候也是非常严肃认真的,他始终坚持着自己的态度,认为既然自己受了这么多的弟子,绝不能只为了名声好听,而是真正传授自己的经验和技能,不管是一句唱词,还是一个眼神,只要梅兰芳自己会,就一定要教给弟子们,绝不马虎敷衍。也正是梅兰芳这种态度,梅兰芳弟子中才会涌出那么多的出色的人才,丰富了我们的戏曲舞台,也让京剧这门国粹后继有人。
梅兰芳昆曲
梅兰芳出生在文化气息浓郁的梨园世家,他的父亲曾经就是在昆曲和京剧上都有所长的梅竹芬。虽然梅竹芬去世的时候梅兰芳只有四岁,可是从小的耳濡目染,加上长辈们的影响,梅兰芳昆曲也是比较出色的。
梅兰芳图片
大家都知道梅兰芳京剧是非常著名的,那么梅兰芳昆曲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呢?他从八岁开始学习戏曲,主要学习的就是青衣唱腔,后来才改为花旦,但是在十岁的时候,梅兰芳第一次登台,但是就是在这一次,梅兰芳唱的就是昆曲。当时在七夕节那天,梅兰芳在昆曲《长生殿.鹊桥密誓》中首次开腔唱昆曲,演绎的则是织女这个角色,那时候梅兰芳年纪还比较小,说梅兰芳将昆曲演绎的如何出神入化、精彩绝伦也许有些夸张了,但是却也是非常出色的。这是梅兰芳和昆曲在舞台上的第一次结合。
后来梅艳芳在喜连成戏班子里演出时,一边刻苦钻研花旦,一边又毫不放松对昆曲的练习,如果说这是为他以后京剧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那么从另一方面来说,梅兰芳对于昆曲也是比较执着的。
后来在梅兰芳事业日渐成熟鼎盛时期,虽然时间很紧张,梅兰芳出演昆曲的时间并不是很多。但是到了晚年时期,因为各种原因促使之下,梅兰芳再次在舞台上演绎起昆曲来,其中的代表作就是《牡丹亭》了,在梅兰芳晚年,昆曲占据了大部分演出时间,所以说,梅兰芳和昆曲也是紧紧联系了一辈子。
梅兰芳老婆是谁
在与梅兰芳的婚姻走到尽头后,流言蜚语接踵而至,孟小冬悲愤之下,一度告别舞台,潜心念佛。五年后,她到上海参加一次剪彩活动,再遇当初帮她出面向梅兰芳要个说法、拿到两万块钱“分手费”的上海滩大亨杜月笙,从此,开始了她人生的另一段传奇……
受伤 遁入空门
与梅兰芳分手后,1932年正当孟小冬专心致志地投师深造之际,又有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天津一家大报上忽然登出了连载小说,用化名影射孟、梅之事,说某著名坤伶向某名伶敲诈大洋数万,并把5年前发生在东四九条冯宅的绑架杀人案重新提了出来。
社会上一时谣言四起,舆论沸然,越传越离奇。因为是小说体裁,还作了种种虚构,但由于并未指名道姓,也无法予以评理。小冬面对这一突如其来的打击,心灰意冷,对于舞台生活,深感厌恶。她来到北平拈花寺,拜住持量源大和尚为师,举行了皈依三宝典礼。自此以后,小冬一心向佛,以求身心清净。小冬曾恨恨地坦言:“婚姻不如意才促使我信佛的。”
孟小冬茹斋念佛,对戏剧界来说,无疑是一大损失,要求孟小冬复出的呼声越来越高。这时,有人向她陈述厉害:你自暴自弃,脱离舞台,无声无息地家居念佛,正好中了别人诡计,反而使人对报上的小道消息信以为真,日子一久,观众逐渐把你遗忘,最后毁了自己的才华,岂不可惜。
孟小冬
孟小冬一下子茅塞顿开,她写了《孟小冬紧要启事》,于1933年9月在天津《大公报》头版上连登三天。在全篇五百多字中,有六处提及梅,只有开头一处直呼其名,而其他五处均客气地以“兰芳”二字相称。其中责梅措辞,最重的也不过是说梅“含糊其事”、“足见毫无情义可言”等语而已,找不出一句攻击性的词藻,有理有节,富于人情味。在谈到与梅分手原因时,也只是用了一句话:“是我负人?抑人负我?”到底是谁错了?没有明说,也不便明说。孟小冬把这个问题最后留给读者去评判了:“世间自有公论,不待冬之赘言。”
小冬之所以要将苦恼的身世向世人“略陈梗概”,说明她和梅分手以后,几年离索给她带来的巨大痛苦,暗喻自己备受侮辱和“复遭打击”的悲惨处境。从“启事”中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当初孟小冬嫁梅时,苦苦追求的是“名分”。半个月后,孟小冬抖擞精神,东山再起,重返她酷爱的戏曲舞台。
剪彩 再遇大亨
1937年5月1日,位于上海市中心的黄金大戏院举行开幕典礼。由大亨杜月笙揭幕并致开幕词。开幕行剪彩礼的是3位年轻貌美的女士:孟小冬、陆素娟、章遏云。
孟小冬这次到上海剪彩,受她结拜金兰的姐姐、杜月笙的四姨太太姚玉兰的邀请,下榻姚在辣斐里的住所。姚早知道杜月笙对孟有意,又念孟已届而立之年,还无家可依。此外,姚虽已嫁给杜月笙,因遭前面的二、三太太反对,尚未搬进杜公馆,又因杜的前3个太太都是苏州人,而姚一个人是北方人,感到势单力薄。所以剪彩之后就把孟留在身边,明是陪她,实则从中撮合,自己也可以借此壮壮声势。
一天晚上,姚玉兰把孟小冬叫到自己的房间,让她陪自己睡,一起聊天,子夜过后,方朦胧入睡。不知过了多久,孟小冬迷糊中觉得姚玉兰起来了,还以为她是去上厕所,不一会,孟小冬发现回来的却是一个男人——杜月笙,她吓了一大跳!此时,经历过感情坎坷的孟小冬,自知难逃杜月笙的魔掌;同时也想到这几年来一直受到杜月笙的种种好处,恩犹未报,因此不再拒绝。翌日一早,姚玉兰对小冬说:“小冬,你留下来吧,咱们姐妹合成一家,和那几个苏州女人斗,把家产都夺来,我们两人平分。”打此以后,孟就留了下来,自然而然成了杜月笙的情妇了。
不久,因日寇侵占上海,杜、姚逃往香港,孟小冬暂回北平。过了一年,杜月笙叫小冬速去香港。孟小冬到了香港九龙,在杜家盘桓数月后,仍经上海返回北平。
1938年10月,孟小冬在北平正式拜余叔岩为师。入门以后,小冬悉心侍奉师父,并且严格按照师父的要求,在这五年的深造期间,基本停止了演出。期间余叔岩几次手术,小冬更是不离左右,情逾骨肉。最后她终成余氏衣钵的唯一杰出传人。1943年余叔岩去世,孟小冬心灰意冷。她无心唱戏,当时北平正处敌伪政权时期,小冬乃以“为师心丧三年”为由,谢绝歌场,隐居不出。直到抗战胜利,日本投降,方与程砚秋合作,通过广播电台向全国播唱《武家坡》以示庆祝。
梅艳芳与孟小冬
同居 没有名分
而杜月笙那头,1937年由于日寇来势凶猛,淞沪防线于当年11月12日全线崩溃,日军占领了上海。半个月后,杜月笙摆脱了日军的威逼,逃离上海,流亡香港。不久,姚玉兰和几个子女亦先后到达香港。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香港被日军占领。这时杜月笙刚好飞往重庆向老蒋汇报工作。随后香港沦陷,无法复返,杜月笙从此困居重庆。一个多月后,姚玉兰及子女等也辗转千里,由港安全到达重庆。这一呆就是三年多。
1945年杜月笙回到了阔别已久的上海老巢,这时姚玉兰和几个子女还都留在重庆,一时还回不来。他突然想起北平的孟小冬,时隔多年不见,她现在可好?想到这里,他赶紧让总账房黄国栋写封挂号快信,叫她速来上海。孟小冬从北平来到“18层楼”公寓706号时,杜月笙已等候多时。如今的孟小冬,年已快四十,由于常年嗜食鸦片,加之经常生病,身体欠安,脸带烟容,显得消瘦,但依然还是那样年轻。杜月笙顾不上寒暄,一把将小冬拉进怀抱……
从此,杜月笙和孟小冬半公开地过起了同居生活。1946年春末,姚玉兰拖着几个儿女,回到了上海。姚玉兰回到上海后见老杜有了小冬,竟和她像陌生人似的爱理不理的了,十分伤心。孟小冬看在眼里,便决定向杜月笙告辞,借口老母年迈放心不下,暂时回北平住一段时期。
义演 破镜难圆
1947年8月30日是杜月笙60岁生日,当时,恰巧两广、四川、苏北等地发生水灾。杜月笙决定来个祝寿赈灾义演,将演出收入全部用来救灾,而义演的一切费用由自己承担。杜月笙最为关心和日夜思念的是孟小冬这次能不能来。
小冬到沪后,为了便于排戏,即寓华格臬路杜公馆。按预定计划,演出从9月3日到7日,为期5天。但因南北名伶荟萃,特别是梅兰芳抗战期间蓄须明志,已快10年未登台;孟小冬更是观众渴望已久的余派嫡传,有不少外地戏迷远至平、津、川、湘,甚至香港、台湾的观众,闻讯乘坐飞机赶来观赏,戏票不够分配,黑市票翻了几倍,还是一票难求。为满足观众要求,这样才决定大部分戏码连演两天,一共演了10天。
9月7日晚,各界人士赠送给孟小冬的花篮排在戏院门前的牛庄路上,足有1华里长。孟小冬两场《搜孤救孤》的演出,征服了成千上万的观(听)众,被内外行人一致誉为前所未有的“广陵绝响”。一出余派名剧,被孟小冬演唱得近乎完美无瑕,无疵可剔。小冬演出那两天,很多参加祝寿演出的名演员都站在后台,屏息静听。
杜月笙
不过人们没有见到梅兰芳在现场看戏。事后他的管事姚玉芙透露说,梅先生在家听了两天电台的转播。现今广为流传的孟小冬这出戏的录音,就是那时用钢丝录下的。孟小冬真可谓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了。也正因如此,才最终奠定了其不可动摇的“冬皇”地位。但这次竟是她最后一次与观众的见面,成了“后会无期”的绝唱了。
孟小冬这次来参加义演时,曾想到梅兰芳就住在上海,也一定会登台,开始有些顾虑。万一被派到一个戏里,或即使同台不同戏,也会抬头不见低头见,总感到某些不便。但杜月笙毕竟老于世故,似乎早就考虑在先了,把他俩的戏码岔开,10天戏中,两人分演大轴,梅8天,孟2天,并不见面。
偏偏有些小报上流言蜚语,乱出主意,希望梅、孟合作《四郎探母》或《武家坡》一类的“对儿戏”,企图通过戏台上的阴阳颠倒,融化感情,使二人重温旧梦,以达到台下的破镜重圆。这件事弄得梅兰芳和孟小冬乃至杜月笙都很狼狈。
不过,以梅之持重、孟之孤傲,他们不会被那些小报或其他什么人牵着鼻子走。事实上也是如此,梅兰芳先后登台各演4天,孟小冬推说自己无戏,不去戏院;中间两天轮到孟小冬出台,梅也同样避开,于马思南路寓所听电台实况转播。每晚散戏后固定在南洋桥金府的夜宴,孟也未出席。
这样,梅孟非但台上未遇,台下也未曾见过。就连最后一天杜月笙亲自参加的全体合影,因有梅在场,孟也推托疲劳而辞谢了。对孟来说,也许是她早已淡薄了人间男女之情,不愿意再重建那种徒有虚名、明夸暗弃的表面上的爱情。
战后 颠沛流离
小冬在义演结束的第二天,便整理行装,向杜月笙和姚玉兰提出急欲北返。理由是:来上海4个月了,思念高堂,杜、姚也不好强留,杜让姚出面送上珍贵金银首饰,作为酬谢。此时的小冬心中隐然有种不快之感,谢绝了。
小冬行前,只保留了一件这次演出程婴穿的褶子,它只有七八成新,并不太值钱,但大小长短正合身,是她20年前初到北京自己选购的,特别喜欢,暂时留作纪念,其他带来的所有行头,全部送了人,大有俞伯牙摔琴谢知音的味道。这就表明小冬今后不再打算登台了。
有人问她为什么年纪轻轻就要退隐,她无奈地摇着头和摆着手说:“您瞧,我这么个样子,可怎么还登得了台呀?”据此可知,小冬不再登台的原因,是体质太弱造成。她后来曾对其弟子说过这样的话:“一戏之耗费精力太多,非体能所胜也。”她回到北平不久,就表示从此要学陶渊明,隐居山林,不再唱戏了。
小冬离沪返平后,杜月笙日夜牵挂,总觉得这次很对不起她,小冬临行只拿了一只金表,其他什么也没要。他随即派了个得力的门徒,专程赴北平以孟小冬的名义替她买了一处房子,算作对她的酬答。其实这幢房子孟小冬并没有住过多少时候。
1948年,孟小冬孤身独居在这幢房里,身体还是常闹胃病,瘦弱欠安。她突然接到她的结拜姐姐姚玉兰的挂号信,希望她火速到上海暂居。孟小冬到上海后,就和杜、姚住在一起。杜、姚希望她这次来了就不要再走了,千万莫要见外,往后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绝不另眼相看。孟小冬听了热泪盈眶,几乎要哭出声来。自此,孟小冬安心地留了下来,与姚玉兰果真谊重骨肉,亲如一家。平日里小冬悉心照料杜月笙的病体,不离左右,俨然成为杜家的一员了。
只是“好景”不长。1949年天津、北平解放,上海形势“吃紧”。1949年4月27日,孟小冬随着杜月笙家人乘坐的荷兰“宝树云”号客轮匆匆驶离上海。
去港 补行婚礼
到香港后,一年多来,小冬又像当年侍奉师父余叔岩一样,整天为杜的病体操持,煎汤熬药,不离左右。虽然杜月笙对自己倍加怜爱,但至今没有一个名分,眼看着杜随时可能有生命危险,一旦倒下,如何是好?她是名伶出身,生就一副孤傲的性格,因此平时很少见到她的笑容。她和姚玉兰的关系后来也逐渐显得有点紧张起来。彼此房门一关,互不往来,每天吃饭也不同桌。
1950年,杜月笙不顾家人的阻挠,坚持要与孟小冬补行一次婚礼。婚礼当晚,形销骨立、63岁的新郎杜月笙下了他那几乎离不开的病榻,穿起了长袍马褂,头戴礼帽,坐在手推轮椅上被推到客厅,由人搀扶着站在客厅中央,42岁的新娘孟小冬着一件崭新的滚边旗袍依偎而立。
杜月笙将在港的儿子媳妇和女儿女婿全部叫来,命他们给孟小冬行跪拜礼,以后都要称呼“妈咪”。而对姚玉兰一律尊称为“娘娘”。因为在此之前,杜月笙的儿女们称呼孟小冬为“阿姨”,有的叫“孟阿姨”或“小冬阿姨”,有的干脆连名带姓称呼为“孟小冬阿姨”!后来杜月笙听了也觉得别扭,就叫他们不要加上“孟小冬”三个字,一律都叫“阿姨”!那么从今天起,就要改为“妈咪”了,而“妈咪”送了他们每人一份礼物,儿子、女婿一人一套西服衣料,女儿、儿媳则每人一块手表。
自此,孟小冬,一生苦苦追求的“名分”,终于如愿以偿,正式做了大亨杜月笙的第五房夫人。
1951年,64岁的杜月笙去世。他自己留存的10万美元,以“先内后外”为原则,全部分给了杜家和与杜家有关的人,孟小冬只分到2万美元。孟说,这怎么够……
小冬的下半生,就靠这笔钱养老了。1977年,5月26日,孟小冬于台北逝世,享年70岁。
相关参考
在与梅兰芳的婚姻走到尽头后,流言蜚语接踵而至,孟小冬悲愤之下,一度告别舞台,潜心念佛。五年后,她到上海参加一次剪彩活动,再遇当初帮她出面向梅兰芳要个说法、拿到两万块钱“分手费”的上海滩大亨杜月笙,从此
梅兰芳有两任妻子,发妻王明华,二房福芝芳.发妻王明华为了长伴在梅兰芳身边,王明华在与梅兰芳生了一双儿女之后,一时考虑不周竟做了绝育手术,却不料过后大永和五十两个孩子却因为当时的医疗条件太差而相继夭折了...
梅兰芳有两任妻子,发妻王明华,二房福芝芳.发妻王明华为了长伴在梅兰芳身边,王明华在与梅兰芳生了一双儿女之后,一时考虑不周竟做了绝育手术,却不料过后大永和五十两个孩子却因为当时的医疗条件太差而相继夭折了...
1927年9月,北京发生了一起京剧名角梅兰芳宅枪击案,成为当时闻名遐迩的一桩奇闻。在这起枪击案中,凶手的目标是梅兰芳(1894年——1961年),不料当时一名叫张汉举的办报人却自告奋勇前去劝解,却成了
说起近代著名的“角”,我想人们最先想到的就是梅兰芳了,但是我们今天要说的这位主人公名气和才华都不差梅兰芳,她就是一代名伶刘喜奎。刘喜奎原名刘志浩,是河北省沧州市南皮县黑龙村人。在她10岁时,拜了河北梆
梅兰芳,京剧大师中的大师,出生于京剧世家。对于爱好戏剧的人来说,梅兰芳是一个传奇人物,是四大名旦之首。事实上,当年的梅兰芳不仅是京剧大师,还是当年最红的大明星,他和孟小冬的恋情更是屡屡成为报纸头条。当
梅兰芳,中国京剧表演艺术大师,也被视作民国时期最负盛名的四位美男子之一。而前些天,是他诞辰125周年的纪念日。10岁那年,梅兰芳被抱上广和楼剧场舞台,饰演织女,伴随着这第一次登台,他便将人生托付给了
文/映真两性的讨好、供养,终究抵不过沧海。时光蹉跎,人黄花瘦,谁能保证从一而终呢?陈凯歌导演作品《梅兰芳》让我们了解到了梅兰芳和其妻福芝芳的爱情。在影片中,两人的情感纠葛让人揪心,同样,历史上的梅兰芳
杨小楼和梅兰芳都是中国京剧表演艺术家,他们和余叔岩一起并称为“三贤”。杨小楼和梅兰芳曾合作过很多次,他们合作创演历史剧的高峰是《霸王别姬》,那么杨小楼和梅兰芳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
1949年3月,中共中央迁往北平(1949年9月27日更名为北京),身处北平的周恩来没有忘记自己的老朋友梅兰芳。6月下旬,一封来自北平的邀请函送到了梅兰芳的手中。这是一封邀请梅兰芳赴北平出席中华全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