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薩克人的蓋世英雄,古絲綢之路的守護者—阿布賚汗

Posted 阿布

篇首语:做一个俗人,要知世俗而不俗世,知世故而不世故。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哈薩克人的蓋世英雄,古絲綢之路的守護者—阿布賚汗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哈薩克人的蓋世英雄,古絲綢之路的守護者—阿布賚汗

2、國家博物館400餘件文物珍品勾勒絲綢之路

哈薩克人的蓋世英雄,古絲綢之路的守護者—阿布賚汗

2017年10月底,中亞國家哈薩克的阿特勞市歷史博物館舉行了哈薩克汗國歷史文化展。展出的200多件珍貴歷史文物中,最著名、最引人注目的是哈薩克汗國阿布賚汗寫給清朝乾隆皇帝的一封親筆信。信中,阿布賚汗請求乾隆皇帝提供用於遏制草原疫情的藥品。這件展品生動再現了200多年前哈薩克汗國與清朝交往的點滴。阿布賚汗究竟是何人?他與中國又有著怎樣的聯繫呢?
阿布賚汗(1711—1781年)是哈薩克著名的歷史人物,哈薩克民族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18世紀初,哈薩克汗國經歷了與蒙古準噶爾部半個多世紀的戰爭後,分裂為大玉茲、中玉茲和小玉茲。三個玉茲各自獨立,互不統屬。這一時期在哈薩克歷史上被稱為「大災難」年代。亂世出英雄,阿布賚就出生於那個時期,他是楊吉爾汗的五世孫,血液中流淌著哈薩克汗國統治者的基因。12歲時,阿布賚的父親在與準噶爾部的戰鬥中陣亡,失去父親的阿布賚隨母親流落至河中地區(即中亞阿姆河和錫爾河流域),早年的不幸經歷造就了阿布賚堅韌的性格。16歲時他返回草原,投奔當時大玉茲的最高統治者托列畢。隨後幾年,阿布賚在與準噶爾部的戰爭中逐漸展現出卓越的軍事和外交才能,加上高貴的出身,他在哈薩克汗國的威望快速上升。1735年,阿布賚成為中玉茲的軍事統帥。1741年,準噶爾部首領噶爾丹策零攻打哈薩克汗國。哈薩克中玉茲可汗阿布勒班必特因雙方力量對比懸殊而撤退,派阿布賚率部應戰。阿布賚表現英勇,戰鬥中擊殺噶爾丹策零之子,但寡不敵眾力竭被俘。在被囚禁的兩年里,阿布賚近距離接觸準噶爾部的文化習俗,學會了蒙古語,甚至同準噶爾部首領噶爾丹策零等多位貴族建立了友誼。1743年
阿布勒班必特派遣使臣同準噶爾部談判,贖回阿布賚。其時,哈薩克汗國已經具備了重新統一的條件。由於阿布賚軍功卓著、威望崇高,被推舉為統一全哈薩克汗國三個玉茲的大汗。
鑒於阿布賚為實現民族統一和抵禦外敵所作貢獻,獨立後的哈薩克通過多種形式紀念這位民族英雄。今天,哈薩克境內有多座阿布賚汗紀念碑;哈薩克1993年版100堅戈面值紙幣上、2001年發行的獨立日紀念郵票上都印有他的頭像;2005年哈薩克拍攝電影《游牧戰神》,講述他的傳奇經歷;2008年哈薩克總統納扎爾巴耶夫宣布開設阿布賚汗故宮博物館;哈薩克還在「南都」阿拉木圖開設了以他名字命名的外交學院——阿布賚汗國際關係和外國語大學。
1755年,清政府平定準噶爾部。之後二十多年裡,阿布賚汗多次向中國派遣使臣。《乾隆御制詩》記載「命彼近親(指阿布賚汗之侄)亦台吉,獻其方物乃蒲捎(古駿馬名)」、「獻馬無過聊表愫,同舟真是大聯情」描述的均是阿布賚汗派遣使臣來訪的情景。阿布賚汗時期的哈薩克汗國政治穩定,經濟快速發展,同清政府和沙俄都保持交往,為古絲綢之路的暢通創造了有利條件。這一時期,哈薩克汗國與中國互通有無,發展貿易,商賈往來絡繹不絕。當時哈薩克汗國主要向中國提供馬匹等牲畜,換取中原的絲綢、瓷器和藥品。《清高宗實錄》記載,「伊犁駐防大兵一切需用牲畜全賴哈薩克貿易」。阿布賚汗時期中國和哈薩克汗國之間的絹馬貿易是兩國人民在古絲綢之路交好互鑒的一段佳話,也是中國和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千百年友好交往的縮影。阿布賚汗不愧是古絲綢之路守護者。
中哈友誼有著深厚的歷史積澱和強勁的傳承動力。雖然阿布賚汗的故事已塵封於歷史,但中哈友好事業遠未止步。今天,中哈共建「一帶一路」和產能合作方興未艾,取得一批重要早期收穫,示範效應已然顯現。兩國人文交流也日趨緊密。值得一提的是,阿布賚汗國際關係和外國語大學十分重視發展對華交流與合作,已與多所中國院校建立了良好合作關係。2017年4月,該校與西南大學共建的孔子學院正式揭牌,「漢語熱」、「中華文化熱」在哈薩克持續升溫。偉大的絲綢之路精神穿越時空,亘古常新,煥發出新的勃勃生機,引領中哈兩國為實現民族復興夢想並肩前行。
小資料:阿布賚汗(英語:Ablay Khan;哈薩克語:Абылай хан;1711年-1781年),哈薩克汗國可汗,出身哈薩克中玉茲汗,1771年成為整個哈薩克汗國的可汗,哈薩克汗國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原名為阿布曼蘇爾(?б?лманс?р),為中玉茲貴族,是哈薩克汗國可汗楊吉爾汗的五世孫。
文來源:人

國家博物館400餘件文物珍品勾勒絲綢之路

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有漢一代的「絲綢之路」是沙漠裡飄遠的駝鈴聲。

日前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開幕的大型文物展覽「絲綢之路」上,匯集來自全國16個省(自治區、直轄市)44家文博單位的400餘件文物珍品。60%以上的國家一級文物更令觀者驚呼:未必絕後,可稱空前。

更重要的是,花不足1天的時間,覽盡400餘件文物,無異於一場重走「絲綢之路」的時空旅行。此中有真意,回望已千年。草原、綠洲、海上,完整的絲路胡姬貌如花,當壚笑春風。長安市上酒家眠的「天上謫仙人」如此描摹當日的街鎮即景。及至宋元明,風帆高懸,商船下海,大洋上的遠行造就了未知又浪漫的航程。中西交通的歷史,繞不開「絲綢之路」。絲綢之路的溯源,逃不出山河湖海。

「絲綢之路」展分為6個單元:黃金草原與中國的早期交流、漢營西域與絲路交通、胡人來華與胡風浸潤、厚重多元的宗教藝術、包容四方的大唐文化、碧波中的帆影。從展品的陳列可知,草原、綠洲、海上的「絲綢之路」,都已囊括在內。數件塵封多年的文物,在此次展覽中再露崢嶸。陜西省城固縣張騫墓出土的封泥上,依稀有「博望造」的字樣。這塊見證西漢「絲綢之路」締造者「博望侯」身份的泥團,自1938年出土後,首次公開展出。

文物證史,絲綢之路上的發現,不斷印證著史籍的敘述。1995年在新疆民豐縣尼雅遺址1號墓地M8出土的「五星出東方利中國」錦護膊,代表了當時織錦的最高水平。織錦表面上有隸書撰寫的「五星出東方利中國」字樣。同塊墓地出土的另一殘片與護膊上的用錦類似,上有「討南羌」三字銘文。經復原,「五星出東方利中國討南羌」的祈瑞文字連讀,恰好印證了公元前61年,趙充國奉漢宣帝命用兵羌地,獲贈賜書「今五星出東方,中國大利,蠻夷大敗」。以尺幅之間的錦護膊,成為軍事行動的縮影,文物的意義約略可見。

新疆吐魯番出土的弈棋仕女絹畫、西安博物院鎮館三寶之一的董欽鎏金佛造像、首次步出陜西的唐代鑲金獸首瑪瑙杯,國博的殿堂級文物、三彩釉陶載樂駱駝……「絲綢之路」上珍稀,匯聚一堂。

不惟如此,本次展覽除了展示狹義上張騫開辟的歐亞商路,還有意呈現廣義「絲綢之路」的幹線:草原絲綢之路、綠洲絲綢之路、海上絲綢之路。

策展人單月英在受訪時表示,草原絲綢之旅在漢代以前就已存在,但只是相鄰區域之間的自發、間接的交流。待到綠洲絲綢之旅興起,自發、間接的交流轉變為自覺、直接的交流。中國的商隊深入歐洲腹地,羅馬的使者也能夠直抵長安。也是為此,盛唐氣象裡既有佛堂道觀,也不乏景教教堂、襖教寺和摩尼教寺院。

到了宋元時期,海上貿易和政治活動興起,中國的文物也漂洋過海,散落到世界的其他角落,再通過工藝和技術的普及開花結果。此次展出上海博物館藏的元代青花纏枝牡丹鳳穿花卉紋獸耳罐既見於國內,在海外亦有發現。土耳其托普卡比宮的藏品中有相似的牡丹紋大罐,日本、印度尼西亞、泰國、印度等地,也曾出現過類似獸耳大罐的蹤跡。

海浪催動了文明的交融。這是早先絲路專展較少涉獵的問題意識。

胡漢並行,人的交流史在歷史的星河裡,曾有一段時間,胡漢並行是習以為常的事。尤其在盛唐,胡風浸潤堪稱生活即景。胡人來華,仰仗的正是絲綢之路。

據記載,唐朝與300多個國家和地區有過交往,每年有大批外國使者、僧人、商人、學生雲集兩京,鴻臚寺、禮賓院等機構專事接待。本次展覽歸總了不少人俑,從形貌特徵看,盡是當時的胡人。從製作工藝管見技術水準,自臉部表情參詳審美趣味,由衣著服飾想像日常起居,恰是文物的魅力所在。

此外,新疆出土的營盤男子幹屍,上身穿著中西亞一帶的精紡毛織物,其餘衣物則彌漫中式風格。唐三彩釉陶女立俑,漢人的眉眼,下身卻有一條拖地的長裙,疑似波斯風格。這種平民身上的文化融合,興許正是絲綢之路帶來的微觀紀實。因絲綢之路而改變的,不僅是國計,也關乎民生。在這一點上,此次展覽並未忽略。大英博物館曾擷取100件館藏,製作電台節目並發行圖書,以《大英博物館世界簡史》的名義行世。文物雖小,背後引申的意義卻廣袤。雖然絲綢之路比起「世界簡史」是個小到不能再小的命題,如果400餘件文物多少能還原歷史的實相,看的是展品,回首歷史,想來也能瞥見千年光陰流轉中的繁華與浩嘆。

本文來源:鳳凰網

相关参考

岳飛傳奸臣陷害,忠臣見黜(11)

北伐失敗,不僅讓岳飛一生的夢想破滅,也讓他過早地走向生命的終點。在戰場上,岳飛是讓金兵聞風喪膽的蓋世英雄;回到官場,他卻因戰功赫赫而飽受猜忌。在三十九歲的盛年,一心為國的岳飛被權臣謀害,留下永遠的遺憾

岳飛傳奸臣陷害,忠臣見黜(11)

北伐失敗,不僅讓岳飛一生的夢想破滅,也讓他過早地走向生命的終點。在戰場上,岳飛是讓金兵聞風喪膽的蓋世英雄;回到官場,他卻因戰功赫赫而飽受猜忌。在三十九歲的盛年,一心為國的岳飛被權臣謀害,留下永遠的遺憾

國家博物館400餘件文物珍品勾勒絲綢之路

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有漢一代的「絲綢之路」是沙漠裡飄遠的駝鈴聲。日前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開幕的大型文物展覽「絲綢之路」上,匯集來自全國16個省(自治區、直轄市)44家文博單位的400餘件文物珍品。60

國家博物館400餘件文物珍品勾勒絲綢之路

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有漢一代的「絲綢之路」是沙漠裡飄遠的駝鈴聲。日前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開幕的大型文物展覽「絲綢之路」上,匯集來自全國16個省(自治區、直轄市)44家文博單位的400餘件文物珍品。60

牧古說古珠第三十七篇-中亞絲綢之路上的珠子

雖然絲綢之路是因為張騫初十西域而被載入史冊,但早在張騫西行之前就已經有中西貿易往來(圖159)。按照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對「絲綢之路」的定義,中原與西方往來的通道有四條:北方(草原)通道;西北(沙漠)通道

絲綢之路的大漠風華

「自駕是一件幸福的事兒,去到未知的地方,遇見不同的人,看到不一樣的風景,感悟在路上的精彩人生。自駕過程中,你需要和座駕相處,孤身一人或者帶上伴侶亦或是一條狗,反正,你要用自己方式和這個世界相處,挺好!

漢代絲路上的第一網紅,絲綢之路第一帶貨人————張騫

|敦煌莫高窟第323窟,張騫出使西域圖|「帶貨人」張騫張騫,今天但凡有人講述「絲綢之路」歷史,幾乎百分之百無法繞過這個名字。公元前139年,從來沒出過遠門的宮廷侍從官張騫,出了一趟遠門:出關中、過河西

”商人重利輕別離”——古代絲綢之路上神秘的粟特人

粟特婦女畫像圖荒涼的敦煌西北漢長城烽火台遺址,曾發現8封中世紀用粟特文寫成的信札。這些信當時被折成「”漂亮的小方塊”,方塊長9到13厘米長,寬2至3厘米,但它們不是被裝在信封里的。盡管這些信來自不同的

”商人重利輕別離”——古代絲綢之路上神秘的粟特人

粟特婦女畫像圖荒涼的敦煌西北漢長城烽火台遺址,曾發現8封中世紀用粟特文寫成的信札。這些信當時被折成「”漂亮的小方塊”,方塊長9到13厘米長,寬2至3厘米,但它們不是被裝在信封里的。盡管這些信來自不同的

國家文物局發布考古中國四項新進展 揭示古代絲綢之路的繁榮

央廣網北京11月23日消息(記者丁飛)據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國家文物局近日在京召開「考古中國」重大研究項目新進展工作會,聚焦近期古代絲綢之路沿線的重要考古發現。四項考古發現均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