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戰爭後,妄圖吞併中國的日本,為何主動要求培養中國留學生
Posted 日本人
篇首语: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甲午戰爭後,妄圖吞併中國的日本,為何主動要求培養中國留學生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甲午戰爭後,妄圖吞併中國的日本,為何主動要求培養中國留學生
甲午戰爭後,妄圖吞併中國的日本,為何主動要求培養中國留學生
1894年的「甲午戰爭」,曾經弱小的日本打敗了被視為亞洲第一國的大清,這場空前的勝利令日本不僅獲得了巨額賠償,更加劇了其野心,而清朝內部亦開始反思自己的不足之處,為了再度強大起來以維持自己的統治,滿清做了一個決定——派遣留學生到外國學習,打算「師夷長技以制夷」。為了在短時期內迅速培養出現代化人才,清政府在這一事項上可謂傾心,無論是政治還是軍事上都有給予了留學生巨大支持,除了每年從捉襟見肘的國庫里撥出一筆資金公派學生外出學習外,對於回歸的留學生,在仕途上還會有加分項。不過既然是外出留學,那麼去哪裡則是一個問題,除了部分去歐美等國外,不少留學生則是前往一直覬覦中國的日本。
日本雖然在甲午戰爭中從清朝狠狠敲詐了一筆,但在 1898 年到 1906 年期間,中日關係卻意外迎來了蜜月期。1898年,當黃遵憲出使日本,光緒皇帝還親自修改國書,御筆親加「同洲同種同文最親愛」九字,以表示中日交好!這種現象在於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清朝內部覺得既然要向強國學習,那麼向西方不如向鄰近的日本學習,並且明治維新後的日本實行君主立憲政體,這滿足了清政府「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心 理;另一方面,當時混亂的社會下,中日國內都有「中日組建同種結盟,共同對抗西方」的思想,雖然在如今的我們看來,這種思想是難以理解的,但在19世紀的社會環境下,這種思想潮流是很有影響的。
當時的東亞各國幾乎都遭受到西方的凌辱,而且東亞地區還沒有完全形成民族國家,文化認同仍舊是主流,所以中日兩國面對西方會有一種「同仇敵愾」的想法。早在1880年,日本就出現了類似的團體——「興亞會」,其宗旨在於聯合日、中、朝各國人士,挽救東亞頹勢,共同對抗西方。
不過既然是結盟,那麼自然得有一個人來當老大。在日本人看來,老大當然是他們,因為他們剛剛戰勝了中國,而且已經步入了現代化,但中國和朝鮮依舊處於落後的農業社會。日本教育家福澤諭吉在其著作《脫亞論》中的觀點是:日本應該不惜強佔落後的中國、朝鮮,幫助其建設。這種思想其實正是「大東亞共榮圈」的前身。
日本人容納大清的留學生,或許會有這麼一些「同仇敵愾」的因素,但更主要的原因是希望培養大清朝政內的親日力量,因為大清派出的留學生都是精英中的精英,日後回國後都能夠在朝堂中佔據一席之地。如果這些留學生都是日本培養的,那麼他們在文化、語音上會更加親近日本,這也便於日本以後滲透中國的經濟、政治和軍事等。
另外,日本還可以趁機培養一些反政府組織以此來瓦解滿清的實力,雖然日本在甲午戰爭中勝利了,但並不代表中國就沒有機會崛起,有野心的日本人為了防止大清再起崛起,日本人會對這些來日留學生進行策反。在日本的留學生,幾乎都會接受各種反政府的宣傳,因為有太多的革命黨身處日本了。當時的日本,幾乎就是革命黨的第二故鄉,比如同盟會成立地就是在日本東京赤坂區,所有的革命黨只要出事了,就會往日本逃跑,而日本也會給予其幫助。當辛亥革命勝利的消息傳到日本後,參與侵華戰爭的石原莞爾還興奮的流淚慶祝。
為爭取大清留學生來日本,日本公使矢野文雄甚至提出:「倘選派學生出洋習業,我國可為其提供經費,人數以200人為限。到 1906 年,生活在東京的清朝留學生大約有一萬多人,這使得日本成為清朝留學生最多的國家。
日本的算盤雖然挺美好的,但現實卻恰恰相反,去日本留學後的學生,不少人日後反而更加憎恨日本了,乃至在當時的留學界有這麼一句話「留美親美,留日反日」。那麼這是為何呢?首先是因為整個日本國內的氣氛在朝極端民族主義方向發展,普通日本人對於拖著辮子的清朝留學生抱著歧視和輕蔑的態度, 正如魯迅先生所言:「辮子,頂得學生制帽的頂上高高希起,形成一座富士山」。這引來不少日本孩童追著他們新奇的辮子,大聲嘲笑叫喊,而清朝的留學生在國內都是受人尊重的秀才舉人,可在日本這兒卻連個下等的車夫都可以盡情的恥笑他們,這對於他們的自尊是極大的侮辱。與此同時,隨著日本野心的膨脹,日本對中國多次發動侵略戰爭,這自然也激起了留學生們的憤慨。
原本清朝派遣留學生的本意,是希望這些學生在國外習得先進的科學技術知識和近代管理理念,以幫助清廷辦理洋務,鞏固清廷統治,為風雨飄搖的大清王朝續命,但最終反倒培養了不少反對自己的革命黨,最後在多種因素考量下,清朝放棄了這項留學生計劃。
历史秘闻 日本為何會在甲午戰爭後迅速發展
中國和日本在歷史上一直是一衣帶水、休戚相關的鄰國,兩國都曾在近代受到西方列強的侵略和影響,二者也幾乎在同個時期進行了『師夷長技以制夷』,努力向西方列強學習以增強國力。但是二者後來的命運卻大相徑庭,這其中有諸多原因,但我們或許可以從兩國對教育的投入和重視程度看出一點端倪。
日本在『明治維新』之後,便大力引進西方先進的教育理念,同時大力興辦新式學校,近現代日本聞名於世的一些學校就是那個時期開辦的,如京都帝國大學、早稻田大學等。
而中國的近代教育也在跟日本差不多時期開始興起,但是發展阻力重重、進程緩慢。其實當時清政府的財政狀況雖然十分糟糕,但比起剛剛起步的日本卻強上一些。可是晚清政府冥頑不靈、固執守舊,一直對近代西方先進的教育不夠重視,甚至還有一些懷疑和抵制,致使中國在近代教育上漸漸落後與鄰國日本,最終釀成了民族悲劇。
中日兩國的教育差別終於在一場國運之戰中表現得淋漓盡致。甲午海戰中,中日兩國海軍雖然在武器裝備上旗鼓相當,但是除去其他因素之外,中日兩國士兵的教育水平和素質也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原因。
同一級別的官兵中日兩國的受教育程度卻有著天壤之別,日本海軍無論是士兵還是將軍,大都接受過優良的教育,尤其是各級海軍軍官,個個都受過系統正規的西方近代教育;而反觀中國方面的北洋水師,除了極個別高級將領在國外受過完整的西式教育之外,絕大多數中下級官兵很少有過正規的教育,甚至有一些身居高位的水師官員,竟然對近代海軍一無所知。試想由這樣的領導指揮北洋水師跟受過優良教育訓練有素的日本海軍作戰,不失敗才是最沒天理的道理。
甲午戰爭之後,日本政府又用中國方面的巨額戰爭賠款(共約兩億三千萬兩白銀)大力發展本國教育。日本不僅興辦了更多的新式學校,還在全國開始實行義務教育,規定適齡學童必須要接受學校教育,如果家裡有適齡兒童不去上學,國家要對這個家庭進行罰款,嚴重的還有可能要坐牢。
日本正是『合理』地利用了它在甲午戰爭中獲得的賠款,目光長遠地對教育進行投資,所以才使它從此走上了國家發展的快速通道,為日後成為世界強國打下堅實的基礎。十年後,日本的教育優勢再一次發揮出巨大的效力,在1905年一舉打敗了俄國,正式躋身於世界強國之林。
而反觀中國,本來清政府就對教育不大熱衷,再加上甲午戰爭的巨額賠款,使得它對教育的投入更加捉襟見肘。此時外交內困的晚清政府,正忙於應付混亂糟心的國內局勢和國際形勢,哪還有精力和財力來重視教育,中日兩國的教育差距被進一步迅速拉大,中日兩國至此走上了由教育而導致的惡性循環。中國越弱越不重視教育,然後變得更弱;日本越強越重視教育,然後變得更強。
北洋時期,雖然中國政府也意識到了教育的重要性,也進行了一些努力,但無奈當時國內局勢混亂,各地軍閥整日忙於混戰,而且國家經濟落後,北洋政府就是想要發展教育也是『有心無力』。
隨著革命思想的深入和人民思想上的覺醒,普通大眾也開始感受到教育對於一個國家民族發展的重要性,中國國內興起一股『留學熱』,中國有志青年如饑似渴地吸收國外先進的教育,為後來偉大的中華民族復興事業積蓄了堅實的力量。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的教育事業蓬勃發展,不僅新建了一大批高等學校,而且還普及全民教育,實行九年義務教育,使國民的受教育程度上了一個台階。特別是改革開放之後,全社會興起一股『科教興國』的熱浪,國家投入大量資金髮展教育,中國的教育受到了有史以來最大程度的重視,使我國的教育事業迎來了一個嶄新的階段,同時也慢慢地縮小了我國同日本之間的教育差距。
縱觀一百多年來的近代史,不難發現中日兩國的國運對比,其實是兩國對教育的重視和投入程度的對比。日本在甲午戰爭後『抽』中國的『血』來給自己國家的教育進行『輸血』,為本國贏得了巨大的發展機遇,可是卻讓中國民族陷入了深重的災難,使本已落後脆弱中國的教育事業更加雪上加霜,也使兩國從此走上了令人唏噓不已的發展道路。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希望我們能以史為鑒,重視教育尊重教育,加大對教育的投資,提高教師待遇。這樣,我們的國家才有希望,民族也才有未來。
相关参考
1894年,日本以朝鮮問題為藉口向清政府宣戰,這是一場日本蓄謀已久的戰爭。戰爭的結果導致了中日兩國命運的改變:日本邁入了近代列強的行列,大清則承受割地賠款之辱,淪入了任人宰割的地步。起因:日本妄圖使朝
1894年,日本以朝鮮問題為藉口向清政府宣戰,這是一場日本蓄謀已久的戰爭。戰爭的結果導致了中日兩國命運的改變:日本邁入了近代列強的行列,大清則承受割地賠款之辱,淪入了任人宰割的地步。起因:日本妄圖使朝
甲午戰爭後,日本竊據臺灣五十年。臺灣從此進入了半世紀日本殖民統治時期,日本的統治目標和邏輯是清楚明確的,就是把臺灣建設成大日本帝國的南進基地。圖爲日據時代,臺灣抗日誌士臨行前合掌祈禱。爲此,日本一方面
小學語文課本裡有一篇課文《最後一課》,是法國作家阿爾豐斯·都德所創作的一部短篇小說。課文講述的背景是普法戰爭後,法國被迫將阿爾薩斯和洛林兩地割讓給普魯士。普魯士禁止這兩地的學校教授法語,改教德語,於是
摘要:公元1598年,在明朝與朝鮮聯軍的痛擊之下,豐臣秀吉的野心最終在朝鮮覆滅。然而,在這場戰爭中,日本人充分發揮了自身善於學習的特質,吸收明朝和朝鮮的先進知識,爲數百年後的再次崛起奠定了基礎。正文:
爲何日本多次攻打中國,而中國卻不主動進攻?劉伯溫早給出答案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日本軍國主義分子爲了抵禦美國軍隊強大的優勢,挽回其敗局,利用日本人狂熱的武士道精神,按照“一人、一機、一彈換一艦”的要求
在二戰後期,日本人似乎發現吞併中國,已經越來越不可能了,但是他們並不想以戰敗的方式的投降,因此仍在勉強支撐着。然而隨着二戰在歐洲戰場的結束,美軍打中途島大勝日本海軍之後,日本人開始不得不考慮投降的事了
元朝,是中國古代史上武備最為強盛的時期之一。元太祖成吉思汗,雖然在治理國家方面非其所長,但要論及用兵打仗,確實是古代軍事家中當之無愧的第一集群的頂尖水準,一生輝煌戰績,足以和歷史上任何一位天才軍事家相
抗日戰爭是我國近代最爲慘烈的一場戰爭,在這一場戰爭中我國的百姓損失慘重,暴虐的日軍在中國的土地上犯下了無數的惡行,他們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將人命當作兒戲,這對於每一個中國人來說都是不能忘記的恥辱。當時日
從1895年的甲午中日戰爭到抗日戰爭,許多日本將軍在中國戰爭中陣亡,其中包括一些比較有名的將軍,如大角岑生、塚田攻等。在這些將軍中,屬最搞笑的死因莫過於大寺安純。這甚至可以說是有史以來最倒黴的日本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