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的耆那教
Posted 古吉拉特
篇首语:犀渠玉剑良家子,白马金羁侠少年。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近代的耆那教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近代的耆那教
印度耆那教之四:近代的耆那教耆那教最初的活動中心是恆河流域,公元前3世紀,由於摩揭陀地區12年連續發生災荒,於是耆那教開始由北南移,轉移到南印度德干高原和西印度地區。
公元1世紀左右,它分裂為天衣派和白衣派,後來兩派又繼續分裂。白衣派主張男女一樣能獲得拯救,各種姓一律平等,否認裸體的必要性,主張僧侶穿白袍。允許出家人佔有一定的生活必需品,允許男女結婚生育等。這一派主要活動區域是印度的拉賈斯坦邦、古吉拉特邦等地。天衣派較為保守,注重苦行,歧視婦女,禁止婦女進入寺院和廟宇,對白衣派的主張均持反對態度,要求僧侶基本上裸體,只有最偉大的聖人才能全裸。這一派主要活動在南印度的卡納塔克邦以及北方邦。
從公元8~12世紀,耆那教在印度部分地區由於受到當地統治者的重視與支持而得到發展,如在卡納塔克、古吉拉特等地分別修建了不少耆那教寺廟,使非暴力思想廣泛傳播。
到12世紀後,隨著當時阿富汗軍事力量的入侵和伊斯蘭教的傳入,耆那教徒大批被殺,不少寺廟被焚,致使耆那教遭到很大破壞。13世紀時耆那教處於衰微狀態,但在南印度的泰米爾納杜和卡納塔克等地的耆那教仍有些秘密活動。
從15世紀中葉至18世紀,耆那教在歷史上出現了多次改革運動。最初由古吉拉特的白衣派所發動,其領導人為郎迦·辛哈(lonka singh),故稱郎迦派運動,此運動以反對偶像崇拜和繁瑣的祭祀儀式為宗旨,起了一定作用。後來於1652年又出現了以羅瓦吉(lavaji)為領導的斯特納格瓦西派運動(sthanakavasi),繼續從事宗教改革。與此同時,耆那教的裸體派也出現了改革運動,如北印度的裸體派分支毗娑盤提派(Bisapan-thi),提出建築富麗堂皇的寺廟和供奉更多神明的主張。其主張遭到以特羅般提派(Terapanthi)的強烈反對,明確地反對偶像崇拜和繁瑣的祭祀活動,對耆那教的鞏固與發展起了積極作用。
由於宗教信仰的原因,耆那教徒一般不從事以屠宰為生的職業,諸如當兵、屠夫、皮匠等,甚至也不從事農業。在他們看來農夫犁地也會傷害蟲類等生物,所以耆那教徒從事商業、貿易或工業的較多,由於他們講究誠實和道德,他們成了印度優秀的商人或著名財團。著名的瓦爾昌德、達爾米亞和賈恩三個財團的家族都是耆那教徒。
17世紀以後,在近代啟蒙運動的影響下,耆那教又揭起改革的旗幟,出現了由多第毗阿領導的郎迦斯運動;18世紀又有維拉吉領導的斯特那迦瓦西派運動。他們主張用人道主義、博愛等觀點解釋耆那教的古老教義,並對後期奉大雄為偶像進行崇拜等現象進行了批判。
天衣派耆那教寺廟是印度德里最古老的耆那教寺廟,始建於1656年。歷經多次改建,這座寺廟現在是一座宏偉的紅色砂岩建築。它位於古老的月光集市大街,宏偉的紅堡對面。在大廟後面的第二座建築物內,有著名的禽鳥醫院。
17世紀,莫卧兒王朝皇帝沙賈汗興建新首都德里城(今日老德里),城牆內的主要街道月光集市,位於皇宮紅堡之前。他邀請了一些耆那教金融家定居在此,還允許他們建造臨時建築,作為耆那教寺廟。耆那教社區在廟內供奉三尊大理石偶像。據說神像原來保存由一位莫卧兒軍隊的耆那教軍官保存。
在莫卧兒王朝時期,不允許寺廟建塔。這個寺廟沒有正式的塔,直到印度獨立以後,廣泛重建寺廟時才建塔。在1800年至1807年,帝國財政官獲得批准,在月光集市以南的耆那教社區,建造一個有塔的寺廟。該寺廟以精細雕刻著稱,現在被稱為新廟。1931年,一位天衣派耆那教僧人來到德里。他是八個世紀以來第一位訪問德里的天衣派耆那教僧人。
18、19世紀西方資產階級的文化和科學傳入印度後,以耆因為代表的耆那教改革家們,企圖用西方哲學和心理學來解釋耆那教的古老概念。
在印度約有教徒300萬人;白衣派流行於古吉拉特地區,空衣派流行於米索爾地區。大部分教徒是商人、工廠主和城市中的富裕居民。他們建立了幾十個組織,如耆那教友誼協會、耆那教青年大會、世界耆那教傳教會等,並修建了很多廟宇、道院、文化研究機構和學校,出版宣傳教義的書刊。在國外也有不少組織,如英國有耆那教兄弟會,聯邦德國有傳播耆那教教義的圖書館。過去,在中國天津也有耆那教的傳道組織。印度耆那教組織參加了一系列的國際宗教會議,在國內外均有一定的影響。
世界历史 耆那教简介
耆那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宗教之一。这个名字来自灵魂(灵魂或生命力,但大写,也被赋予精神征服者)因为它坚持所有生物都拥有一个永远存在的不朽灵魂,这个灵魂可以通过坚持耆那教。
它起源于印度北部并从那里传播到南部,但它是如何开始的尚不清楚。它的创始人经常被错误地认定为圣人Vardhamana(更广为人知的是Mahavira,公元前 599-527 年),但他实际上只是耆那教的第 24 位tirthankara(“福特建造者”)。正如印度教徒相信吠陀经一直存在并且只是在过去的某个时间点被“听到”并被记录下来一样,耆那教徒坚持认为他们的戒律是永恒的,被23位圣人认可,最终由马哈维亚在它现在的形式。
它是一种无神论的宗教,因为它不主张信仰造物主,而是信仰更高的存在(天神),它们是凡人,以及业力指导一个人现在的生活和未来的化身的概念;在天神没有权力的人,但是,从因果桎梏一个人的自我并不寻求指导或协助。在耆那教中,每个人都可以通过遵守严格的精神和道德行为准则来获得救赎——定义为从重生和死亡(轮回)的循环中解脱出来。这段代码基于五愿(在基础工作Tattvartha Sutra中阐明):
Ahimsa(非暴力)
萨蒂亚(说实话)
Asteya(非偷窃)
Brahmacharya(对配偶的贞洁或忠诚)
Aparigraha(非附件)
五愿指导一个人的思想和行为,因为人们相信,一个人的想法,一个人的行为。因此,仅仅避免暴力、撒谎或偷窃是不够的;人们甚至不能想到这样的事情。持守此戒,即能脱离轮回,达到解脱。一旦完成了这一点,一个人就成为了一个tirthankara,一个“浅滩建造者”(例如,在河上建造浅滩或桥梁的人),可以向他人展示如何通过摆脱欲望、释放自我来安全地渡过生活的潮流远离无知,拒绝世俗的诱惑。在耆那教中,痛苦是由于对现实的真实本质的无知造成的,而解放是通过精神觉醒然后生活在一个人已经意识到的真理中实现的。
马哈维亚信仰的发展是为了响应公元前 5 世纪和 4 世纪印度的一场宗教改革运动,以响应当时占主导地位的印度教,一些思想家认为印度教与人们的精神和身体脱节需要。除了耆那教之外,在这个时期发展起来的许多其他哲学或宗教体系(包括Charvaka和佛教)都曾盛行一时,然后要么获得成功,要么失败。耆那教得以幸存下来并通过皇室对孔雀帝国等政治势力的赞助吸引信徒 (公元前 322-185 年),后来在公元 12-16 世纪各种穆斯林统治者的迫害中幸存下来,并且还抵制了公元 19 世纪基督教传教士的努力,以继续作为一个充满活力的信仰直到今天。
起源与发展
根据耆那教的信仰,马哈维亚不是该信仰的创始人,而是一长串开悟圣人中的另一位,他们意识到了现实和灵魂的真实本质。
最终发展为印度教的信仰体系(被称为Sanatan Dharma,对信徒来说是“永恒的秩序”)在公元前 3 千年之前的某个时间到达印度河流域,当时雅利安部落联盟从中亚迁移到该地区。雅利安指的是一类人,而不是一个民族,意思是“自由”或“贵族”。直到公元 19 世纪和 20 世纪,这个词才与白种人联系在一起,而且关于古代“雅利安人入侵”的浅肤色民族的说法长期以来一直不可信。这些雅利安人带来了梵语,在与土著人民同化后,这成为了他们神圣文本的语言。吠陀,告知印度教。
印度教的早期版本是婆罗门教,它声称宇宙和世界按照永恒的规则运作,由他们称为婆罗门的存在所设定,他不仅使一切都按照它的方式运作,而且本身就是绝对的现实。这个现实——宇宙——“说出”了某些真理,这些真理最终被古代圣人“听到”并用梵文写下来,成为吠陀经,在公元 100 年之间的某个时间定下来。1500 - c。公元前 500 年。吠陀经由印度教牧师高呼,他们为人民解释它们,但大多数人无法理解梵文,这种做法 - 以及被认为存在的问题 - 引发了宗教改革运动。
由此产生的哲学/宗教信仰体系分为两类:
Astika(“存在”)接受吠陀经为最高精神权威
Nastika(“不存在”)拒绝了吠陀经和印度教牧师的权威
从这个时期继续发展起来的三个nastika学校是Charvaka,佛教和耆那教。耆那教受到后来被称为 Mahavira(“伟大的英雄”)的精神苦行者 Vardhamana 的拥护,但除此之外,他的生活事件鲜为人知。他的出生地、势力范围和死亡地点都是有争议的。据说他是富裕父母的儿子长大的,父母在他 28 或 30 岁时就去世了,那时他放弃了自己的财富和一切世俗财产,在接下来的十二年里过着宗教苦行者的生活. 在了解灵魂的真实本质并获得无所不知(kevalajnana)后,他被公认为精神征服者(Jina)和tirthankara 。之后,他开始宣扬耆那教的异象。
然而,根据耆那教的信仰,马哈维亚不是该信仰的创始人,只是一长串开明圣人中的另一个,他们已经摆脱了无知,意识到了现实和灵魂的真实本质。据称,耆那教的戒律是永恒的;它们从未被任何凡人所启迪,而只是被24位开悟的圣人“接收”,并将它们传递给其他人。如前所述,这与印度教徒对吠陀经提出的主张相同。学者 Jeffrey D. Long 评论:
也许这两种传统同时并相互依存地出现,从以次大陆不同地区为中心的起源点开始,通过一个持续至今的对话和相互转化和综合的过程。(耆那教,56)
虽然人们普遍认为耆那教是从印度教发展而来的,但这种说法被耆那教徒自己拒绝,尽管印度教徒和各种宗教学者都坚持。
信念
耆那教认为,所有生物都是由一个不朽的灵魂赋予生命的,这个灵魂陷入了由过去行为积累的业力所导致的重生和死亡循环。一个人最初的精神状态吸引了这种业力,就像书架吸尘一样。一旦物质附着在灵魂上,一个人就必然会在轮回之轮上轮回一个又一个轮回,这使人对灵魂和现实的真实本质视而不见。学者约翰·科勒 (John M. Koller) 评论耆那教的灵魂观:
灵魂(jiva)的本质是生命,它的主要特征是感知、知识、幸福和能量。在与物质无关的纯净状态下,它的知识是无所不知的,它的幸福是纯净的,它的能量是无限的。但体现灵魂的物质会玷污它的幸福,阻碍它的知识,限制它的能量。这就是为什么物质被视为束缚灵魂的枷锁。物质这个词,pudgala(质量-能量)源自pum,意思是“聚在一起”和盛会,意思是“分开”,揭示了耆那教的物质概念,即由原子聚集形成并因原子分离而破坏的物质。物质既指事物的质量,也指构成这种质量的能量,以各种形式制造和改造它。“业”这个词的意思是“制造”,在耆那教中,它指的是体现灵魂的业力物质的制造和再造......这种将业力视为物质力量的观点将耆那教观点与其他将业力视为因果的印度观点区分开来。只是一种心理或形而上学的力量。(33)
在印度教和佛教中,业力被理解为行动——它要么鼓励解脱,要么将人与轮回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而在耆那教中,它是灵魂与现实互动的自然功能。灵魂变得浑浊,就像尘土遮蔽了物体一样,无法认清它的真实本质,并且由于这种无知,接受了生命的幻觉而不是它的现实,并谴责自己遭受痛苦和死亡。
该信仰的一个有趣方面是强调视角的局限性以及任何人都无法陈述完全客观的真理。
该信仰的一个有趣方面——也由 Charvaka 持有——是强调视角的局限性,因此,任何人都无法陈述一个完全客观的真理。耆那教徒用大象和五个盲人的比喻来说明这个问题。每个盲人都被国王召唤来定义站在他们面前的大象,他们触摸动物的不同部位并得出自己的结论。对于摸耳朵的人来说,大象是一把大扇子;对另一位触腿的人来说,它是一个粗壮的柱子;另一个,谁接触到一边,这是一堵墙, 等等。每个盲人都受到视角和个人解释的限制,就像每个人都受到他们在主观价值、无知和幻觉的梦境中所能理解的限制一样。
为了觉醒并从物质中解脱出来,一个人必须接受五愿,然后遵循从五愿开始的行动。这些行动引导人们走上从无知和束缚到开悟和自由的 14 个阶段的道路。
经文、教派和实践
这条道路是由耆那经文建议-在Agamas和,根据一些,Purvas -认为已经“听到”来自宇宙由一代代口传代蒂尔丹嘉拉。除了Tattvartha Sutra(创作于公元2 世纪至 5 世纪)之外,还有其他一些不是所有耆那教徒都接受的经典,例如Upangas、Chedasutras、Mulasutra、Prakinasutra和Culikasutras,这些经典都是通过口头传统流传下来的,直到致力于写作。长评论:
口头传播的问题在于,如果那些将文本知识铭记于心的人在将该知识传递给其他人之前或仅在将其部分传递之后死亡,那么该知识将永远丢失。这与特定书籍的每一本都被销毁的情况并无不同……这似乎是早期耆那教社区的情况,也是最终决定将他们的文本传统转化为书面形式的原因[在那个时期的旃陀罗中,R c 321 - ℃。公元前 297 年,孔雀帝国]。(耆那教,64)
耆那教分为两个主要教派(尽管还有其他教派),Digambara(“天衣派”)和Svetambara(“白衣派”),他们的信仰观点明显不同,因为Digambara更正统,拒绝权威的Svetambara经典,相信只有男人才能获得解脱,而女人必须等到他们转世为男性时才能解脱,他们的僧侣赤身裸体,甚至拒绝按照 Mahavira 和他的传统穿衣的需要。前11个弟子一无所有,什么也没穿。该Svetambara 神职人员穿着白色、无缝的衣服,相信他们保留了马哈维亚传授的大部分原始经典,并认识到女性和男性一样可以获得解脱。
如前所述,这种解脱是通过基于经典和五愿的 14 个步骤实现的:
第一阶段:灵魂在黑暗中萎靡不振,不了解其真实本质,成为激情和幻想的奴隶。
第 2 阶段:灵魂瞥见了真相,但深陷幻象之中,无法保留它。
第三阶段:灵魂认清自己的束缚并试图挣脱,但仍然被执着和幻想所束缚,倒退到第一阶段。
第四阶段:灵魂认识到自己的束缚,渴望再次挣脱,却在压制而不是消除它的执着,因此仍然受到束缚。
第五阶段:灵魂一闪而过,明白必须持守五愿,才能从束缚中解脱出来。
第六阶段:灵魂能够通过五愿的戒律,在一定程度上克制自己的执着心和情欲。
第七阶段:灵魂克服精神上的昏昏欲睡,并通过冥想和遵守五愿而得到加强。自我意识的增长以及对灵魂本身和现实本质的更宏大的愿景。
第八阶段:业障已弃,自制力完善,认识更深。
第 9 阶段:通过有意识的生活消除更多的业债,并获得更大的精神洞察力。
第十阶段:在这个阶段,执着已几乎完全断掉,但仍执着于“身为己”的观念。这被理解为“对身体的贪婪”,必须克服才能进步。
第11阶段:在这里,一个致力于消除自我与身体的认同并释放所有其他依恋。人们认识到自己所依附的那些人和物体的短暂本质并释放它们。
第十二阶段:所有造业之欲到此为止,包括对身体的执着。
第 13 阶段:充分认识现实和灵魂的本质,进行深度冥想以退出所有可能导致业力产生的激情并倒退到早期阶段的活动。
第十四阶段:当一个人接近死亡时,一个人从所有的业债中解脱出来,体验到解脱、完全的理解、智慧和完全摆脱束缚。灵魂被释放,永远不会再次转世到尘世去经历痛苦和死亡。
对于某些人,如tirthankaras,在死前很久(当他们达到涅槃、解脱时)就达到了第 14 阶段,他们被认为是精神征服者(他们已经完全掌握了自己)和“福特建设者”,然后教别人如何做他们已经做到了。这种掌握的关键是信仰、知识和行动的结合,称为Ratnatraya或三颗宝石:
真正的信仰
正确的知识
纯粹的行为
当然,真正的信仰是相信耆那教愿景的有效性;正知是对灵魂和实相的真实本质的理解;Pure Conduct 忠实于前两者。这包括对所有生物和自然世界的尊重,这为耆那教素食主义提供了信息。耆那教徒,尤其是耆那教僧侣,会轻轻扫过他们面前的道路,以免无意中踩到昆虫,并且会戴上口罩以防止自己吸入任何东西,这样即使是最小的生物也不会受到伤害。对自然和所有有生命和无生命生物的生命以及生命的各个方面的深刻尊重是耆那教愿景的组成部分。
耆那教符号
这一愿景在耆那教的象征中得到了说明,这是一种顶部有一个点,下面有三个点的瓮形形象,还有卐字符和hamsa(抬高的手掌),其中有曼荼罗和铭文。这个符号并不古老,而是在公元 1974 年,即马哈维亚涅槃 2,500 周年之际创建的,代表耆那教信仰体系的完整性。
瓮形图像代表宇宙,顶部的圆点象征从束缚中解放出来,下方的三个圆点代表三颗宝石,卐字符——在 20 世纪被德国纳粹党占用之前的古老变革象征——象征四种存在状态:天神、人、魔、草虫等次人神,都在轮回之轮上。
卐字符也被解释为代表灵魂的真实性格:无限的能量、无限的快乐、无限的知识以及无限的感知和洞察力。该哈姆萨-图像象征着勇气和非暴力的承诺和曼陀罗暗示轮回,而在手掌题字被译为“灵魂提供服务彼此”或“生命的尺度是相互支持和相互依存加入”耆那教相信所有生命都是神圣的,自然界的每一个方面都值得最大的尊重、爱和培育。
结论
耆那教传统认为,Chandragupta Maurya成为了圣人 Bhadrabahu(公元前 367 年 - 公元前 298 年)的门徒,他是最后一位在经文被写成之前保留完整口头知识的僧侣。Chandragupta 以 Bhadrabahu 的名义光顾耆那教并帮助建立宗教,就像他的孙子Ashoka the Great (r. 268-232 BE) 对佛教所做的一样。后来的印度教君主支持耆那教,甚至委托建造寺庙,而与马哈维亚的年轻同时代的佛陀悉达多(公元前 563-483 年)在获得启蒙和形成自己的信仰体系之前实践耆那教苦行。
在公元 12 至 16 世纪之间,耆那教受到入侵的穆斯林的迫害,他们摧毁了他们的寺庙或将它们变成了清真寺并杀害了耆那教僧侣。在必须保护自己、家人或圣地免受穆斯林袭击的情况下,即使耆那教非暴力的长期价值也被搁置了。在公元 19 世纪,英国传教士将耆那教解释为印度教的一个教派(这导致耆那教是从印度教发展而来的说法,今天仍在重复)并试图与其他人口一起皈依耆那教,但没有取得多大成功。
耆那教在这两次根除尝试中幸存下来,并在印度继续蓬勃发展,最终传播到世界其他国家。尽管大多数耆那教徒仍居住在印度,但从澳大利亚到欧洲、日本和美国,全世界约有 500 万信徒。大多数著名的耆那教寺庙仍然在印度发现,例如拉贾斯坦邦的Ranakpu寺或 Dilwara 寺,或卡纳塔克邦的宏伟 Gomateshwara 寺——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整体雕像——或贾巴尔普尔的哈努曼塔尔寺,在那里庆祝Mahavira 的生日每年都会推出。耆那教徒尊敬蒂尔丹嘉拉或阿查里雅的五个最高的(一个半神人 并且,化身为修道院的创始人)在定期的礼拜服务中并在信仰中相互鼓励。
印度的许多寺庙因其各种关联而成为耆那教徒著名的朝圣地,但世界其他地方的寺庙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美国耆那教中心位于纽约皇后区,拥有马哈维亚和阿迪那神庙,是当地耆那教社区的崇拜中心。通过这些网站和其他网站,耆那教继续其非暴力、自律和尊重当今所有生物的愿景,就像古代一样。
参考书目
2020 年 9 月 19 日访问了印度最著名的 10 座耆那教寺庙。
Baird, F. & Heimbeck, RS哲学经典:亚洲哲学。劳特利奇,2005 年。
巴斯韦尔,RE jr 和洛佩兹,DS jr。普林斯顿佛教辞典。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2013 年。
美国耆那教中心于2020 年 9 月 19 日访问。
Keay, J.印度:历史。格罗夫出版社,2010 年。
科勒,JM亚洲哲学。普伦蒂斯大厅,2007 年。
Long,JD印度教历史词典。罗曼和利特菲尔德出版社,2020 年。
Long,JD耆那教:简介。IB 金牛座,2009 年。
相关参考
印度耆那教之二:耆那教的教義與經典(1)教義與學說耆那教的世界觀是自然神論與萬物有靈論,他們認為神並非宇宙的主宰,亦非創世者,原始物質與個體靈魂均自生不滅,唯有抑制情慾,過苦行生活始能得到解脫。同時又
...们会在生命快要到心头时进行绝食,寻求新的“重生”!耆那教是印度传统宗教之一,该教是一种禁欲宗教,其教徒主要集中在西印度。耆那教徒不从事以屠宰为生的职业,也不从事农业。主要从事商业、贸易或工业。耆那教不...
中国近代建筑中国近代建筑包含着新旧两大体系:旧建筑体系是原有的传统建筑体系的延续,基本上沿袭着旧有的功能布局、技术体系和风格面貌,但受新建筑体系的影响也出现若干局部的变化。新建筑体系包括从西方引进的和
近代饮食在中国社会掀起了一场大的变革,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变革显得尤为突出。中国向现代化社会趋进的过程,呈现出既追新慕异、去土存洋,又新旧并存、中西合璧的特征。由封闭走向开放近现
中国近代历史和中国党史如何划分?中国近代史究竟研究那一个时期的历史?不同时期的学者认识是不一样的。中国历史载籍中早有近代的提法,但是近代以来历史科学中近代的概念,大致上来自欧洲的史家。在西文里,mod
两大任务是: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历史表明,近代中国社会的两大历史任务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的。前一个任务为后一个任务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后一个任
一、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特点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特点和中国古代历史相比较,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特点是什么呢第一,它的历史变化非常迅速和剧烈.中国古代历史时间漫长,内容丰富,但从历史发展的宏观方面,也就是生产
你自己再修改一下就可以了更加完整与客观: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发展走向——21世纪中国近代史纵观中国历史学的发展进程,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之后的发展进步,与此前相比已属相当迅速。而中国近代史研究的进展,在整个历
中国近代学制的演变:中国近代学制始于清末,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公布壬寅学制;1904—1912年,清政府颁布“癸卯”学制。辛亥革命后,1912—1913年公布“壬子·癸丑学制。1922年施行“壬
甲午战争与近代日本的亚太政策 本文拟从近代日本的亚太政策演变的角度,来考察和定位甲午战争。幕末思想家的主张及其初步勾画的日本对外战略,成为近代日本亚太政策的直接渊源。明治初期,日本对外取&l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