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旗制度解释,名词解释:八旗制度
Posted 汉军
篇首语:生也有涯,知也无涯。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八旗制度解释,名词解释:八旗制度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八旗制度解释,名词解释:八旗制度
名词解释:八旗制度
中国清代满族的社会组织形式。满族的先世女真人以射猎为业。努尔哈赤在统一女真各部的战争中,取得节节胜利。随着势力扩大,人口增多,他于明万历二十九年建立黄、白、红、蓝四旗,称为正黄、正白、正红、正蓝,旗皆纯色。四十三年,努尔哈赤为适应满族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原有牛录制的基础上,创建了八旗制度,即在原有的四旗之外,增编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四旗。把后金管辖下的所有人都编在旗内。
清朝的八旗制度什么意思?
八旗最初源于满洲(女真)人的狩猎组织,是清代旗人的社会生活军事组织形式,也是清代的根本制度。
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努尔哈赤整顿编制,分别以牛录额真、甲喇额真、固山额真为首领。初置黄、白、红、蓝4色旗,编成四旗。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增设镶黄、镶白、镶红、镶蓝4旗,八旗之制确立。满洲(女真)社会实行八旗制度,丁壮战时皆兵,平时皆民,使其军队具有极强的战斗力。
努尔哈赤于1615年将红白黑三旗及所领牛录析设为八个旗:原红旗分为正黄、镶黄二旗;原白旗分为正白、镶白、正蓝三旗;原黑旗分为正红、镶红、镶蓝三旗。正四旗旗帜为纯色四方形,龙首朝后;镶四旗旗帜为五边形,黄、白、蓝三旗镶红边,红旗镶白边,龙首朝前。当时各旗的旗主分别是:正黄旗主和镶黄旗主努尔哈赤、正红旗主和镶红旗主代善、正白旗主皇太极、镶白旗主杜度、正蓝旗主莽古尔泰、镶蓝旗主阿敏。八旗建立自此始,亦即为满洲八旗的源起。
扩展资料:
八旗制度最初源于满洲(女真)人的狩猎组织。结伴而行的狩猎活动因人数增多而需统一指挥,其指挥者称为牛录额真,这个多人集体即称为牛录。女真人在对外防御与征伐过程中采取了以牛录额真统领牛录的组织形式,从而牛录组织具有了军事职能。为便于统一指挥大规模的围猎或作战,需将若干个牛录组成一个更大的单位,以旗帜为标志作导引而不使方位错乱。旗帜在满语中称为“固山”,因而这个高于牛录的最大的单位即称为固山,汉语称“旗”。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八旗
什么是八旗制度?
中国清代满族的社会组织形式。满族的先世女真人以射猎为业,每年到采捕季节,以氏族或村寨为单位,由有名望的人当首领,这种以血缘和地缘为单位进行集体狩猎的组织形式,称为牛录制。
努尔哈赤在统一女真各部的战争中,随着势力的不断扩大,人口不断增多,于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建立黄、白、红、蓝四旗,称为正黄、正白、正红、正蓝,旗皆纯色。万历四十三年,努尔哈赤为适应满族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原有牛录制的基础上,创建了八旗制度,即在原有的四旗之外,增编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四旗。旗帜除四正色旗外,黄、白、蓝均镶以红,红镶以白。把后金管辖下的所有人都编在旗内。其制规定:每300人为1牛录,设牛录额真1人;5牛录为1甲喇,设甲喇额真1人;5甲喇为1固山,设固山额真1人。此时所编设的八旗,即后来的满洲八旗。清太宗时,又建立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旗制与满洲八旗同。八旗由皇帝、诸王、贝勒控制,旗制终清未改。
八旗初建时兵民合一,八旗兵丁平时从事生产劳动,战时荷戈从征,军械粮草自备。入关以后,建立了八旗常备兵制和兵饷制度,八旗兵从而成了职业兵。清定都北京以后,绝大部分八旗兵丁屯驻在北京附近,戍卫京师的八旗则按其方位驻守,称驻京八旗,俗称京旗,实即禁军。另抽出一部分旗兵派驻全国各重要城市和军事要地,称驻防八旗。八旗子弟因为享有特权,后来逐渐堕落腐化,不堪一击。
八旗制度从正式建立到1911年辛亥革命后清王朝覆灭,共存在296年。
什么是八旗制度 八旗制度有什么作用
八旗最初源于满洲(女真)人的狩猎组织,是清代旗人的社会生活军事组织形式,也是清代的根本制度。
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努尔哈赤整顿编制,分别以牛录额真、甲喇额真、固山额真为首领。初置黄、白、红、蓝4色旗,编成四旗。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增设镶黄、镶白、镶红、镶蓝4旗,八旗之制确立。满洲(女真)社会实行八旗制度,丁壮战时皆兵,平时皆民,使其军队具有极强的战斗力。 努尔哈赤遂于天命年间始设蒙古旗,至皇太极天聪九年(1635年)编成蒙古八旗。皇太极于天聪五年(1631年)先编一汉军旗,至崇德七年(1642年)完成汉军八旗的编制。合称八旗,统率八旗满洲、八旗蒙古、八旗汉军,至此八旗的制度臻于完善。[1] 历史作用: 入关以后八旗制度的改组和扩大,提供了足够的兵源,建立起分布全国的八旗军队,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使这支军队具有较强的战斗力。八旗兵丁在征剿“三藩”、用兵新疆、西藏的战争中,对制止分裂、削平内乱、促进祖国的统一起了重大的作用。八旗劲旅痛击沙俄殖民军,收复雅克萨城,在反对外来侵略、保卫祖国神圣领土的斗争中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数万名八旗兵士携带家眷,在盛京、吉林、黑龙江、新疆等地驻防,戍卫屯垦,巩固了祖国的边防,参加了开发东北、西北地区的劳动。[44] 八旗制度从正式建立到1911年辛亥革命后清王朝覆灭,共存在 296 年。它是清王朝统治全国的重要军事支柱,曾为发展和巩固中国多民族统一的国家、为保卫边疆防止外来侵略等都作出了重要贡献,对满族社会的发展,更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 随着历史的嬗变,八旗制度中落后的一面也日益明显,严重地束缚了满族人民的发展,在征战中的作用也愈来愈小。八旗制度与清王朝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经历了由盛而衰,由衰而亡的整个历史过程。八旗制度是什么?
由满族的首领努尔哈赤所制定的军事制度。努尔哈赤起初将自己的军队分编为四旗,四旗以黄、白、红、蓝不同颜色的旗帜作为识别。随军队壮大,又将四旗加上边框,成为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四旗。满人靠着这军事组织制度,于1636年建立清代王朝。
清代八旗甲胄
清朝八旗制度
中国清代满族的社会组织形式。满族的先世女真人以射猎为业,每年到采捕季节,以氏族或村寨为单位,由有名望的人当首领,这种以血缘和地缘为单位进行集体狩猎的组织形式,称为牛录制。总领称为牛录额真(牛录意为大箭;额真,又称厄真,意为主)。
八旗的建立 努尔哈赤在统一女真各部的战争中,取得节节胜利。随着势力扩大,人口增多,他于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建立黄、白、红、蓝四旗,称为正黄、正白、正红、正蓝,旗皆纯色。四十三年,努尔哈赤为适应满族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原有牛录制的基础上,创建了八旗制度,即在原有的四旗之外,增编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四旗(镶,俗写亦作厢)。旗帜除四正色旗外,黄、白、蓝均镶以红,红镶以白。把后金管辖下的所有人都编在旗内。其制规定:每300人为1牛录,设牛录额真1人;5 牛录为1甲喇,设甲喇额真1人;5甲喇为1固山,设固山额真1人。据史籍记载,当时编有满洲牛录308个,蒙古牛录76个,汉军牛录16个,共400个。此时所编设的八旗,即后来的满洲八旗。清太宗时,又建立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旗制与满洲八旗同。八旗由皇帝、诸王、贝勒控制,旗制终清未改。 八旗组织中蒙古旗与汉军旗的建立比满洲旗稍晚。清太宗皇太极天聪三年(1629)时,已有蒙古二旗的记载,称为左右二营。八年改称左翼兵和右翼兵。九年,后金在征服察哈尔蒙古后,对众多的蒙古壮丁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编审,正式编为蒙古八旗,旗制与满洲八旗同。汉军单独编为一旗,据考证是在天聪五年正月(一说天聪七年)。皇太极崇德二年(1637)分汉军为二旗,旗色玄青,四年分二旗官兵为四旗,七年正式编为汉军八旗,旗色与满洲八旗同。从明万历四十三年八旗制度建立,直到清崇德七年才完成八旗组织三个部分二十四旗的组织建设,八旗每一旗下都包括满洲、蒙古、汉军三个部分。 上三旗与下五旗八旗又有上三旗与下五旗的区别。顺治七年(1650)底多尔衮死后,清世祖福临为了加强对八旗的控制,对八旗的顺序进行了调整。由皇帝控制的镶黄、正黄、正白三旗,称为上三旗;由诸王、贝勒统辖的正红、镶红、正蓝、镶蓝、镶白五旗,称为下五旗,此后终清未改。上三旗较下五旗为崇,是皇帝的亲兵,担任禁卫皇宫等任务,下五旗驻守京师及各地。清世宗雍正为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削弱诸王、贝勒对各旗的控制,严格区分下五旗中的旗分佐领(俗称外佐领)和府属佐领(俗称内佐领)的隶属关系。下五旗中的主要部分旗分佐领,实际上也由皇帝直接控制。诸王及贝勒仅能控制其府属佐领。又以镶黄、正白、镶白、正蓝四旗居左,称为左翼;正黄、正红、镶红、镶蓝四旗居右,称为右翼。 八旗制度的特点 八旗制度的特点是以旗统人,即以旗统兵。凡隶于八旗者皆可以为兵。实际上,清代兵有常数,饷有定额,随着满族人口的不断增加,并非所有满族人都能披甲,而到后来披甲的人数占满族人口的比例愈来愈小。清太祖、太宗时期,八旗组织有较快的发展。入关前满洲八旗共309个佐领,又半分佐领18个;蒙古佐领117个,又半分佐领5个;汉军佐领157个,又半分佐领5个。八旗满、蒙、汉佐领共583个,又半分佐领28个。清统治全国之初,由于统一全国的战争需要,以及平定各地的反清斗争,满洲八旗发展迅速。康熙时满洲佐领达到669个,嘉庆时增加到681个。此后维持在这一水平上。蒙古佐领顺治时增加11个,康熙时又增加76个,雍正二年(1724)定制为204个。八旗制度建立时有蒙古人编在满洲八旗内,直到清末亦有蒙古佐领35个,又半分佐领2个,编在满洲八旗下。顺治十五年有汉军佐领206个,又半分佐领3个。康熙五十一年(1712)增至258个,又半分佐领1个。雍正十二年定制为270个。此后,因八旗生计愈来愈困难,一部分汉军出旗为民。乾隆五十五年(1790)汉军佐领减少到266个。此后终清不改。八旗官兵的额数,清末光绪、宣统时,实存职官约6680人,兵丁12万人。 八旗初建时兵民合一,全民皆兵,凡满洲成员皆隶于满洲八旗之下。旗的组织具有军事、行政和生产等多方面职能。入关前,八旗兵丁平时从事生产劳动,战时荷戈从征,军械粮草自备。入关以后,为了巩固满族贵族的统治,加强对全国各族人民的控制,同时为了解除八旗官兵的后顾之忧,更好地为清王朝效命,建立了八旗常备兵制和兵饷制度,与绿营共同构成清朝统治全国的强有力的军事工具,八旗兵从而成了职业兵。八旗兵无论满洲、蒙古或汉军,均以营为单位,由都统及副都统率领,称作骁骑营,用于驻防或征战。并有炮营、枪营、护炮藤牌营,附属于汉军骁骑营。 八旗有一套完整的制度。如封爵,天命、天聪时期定王公爵止于贝勒,崇德元年始走亲王、郡王、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九等。顺治十年(1653)增奉恩将军为十等。亦有异姓封王、公、侯、伯、子、男的,但汉人甚少。清代世职,太宗时与官名本多相同,顺治四年成为荣誉称号。乾隆元年定民爵精奇尼哈番为子爵,阿思哈尼哈番为男爵,阿达哈哈番为轻车都尉,拜他喇布勒哈番为骑都尉,拖沙喇哈番为云骑尉。八旗按引军旗色定户籍。壮丁原则上三年编审一次,分正户、另户、另记档案及旗下家人等。八旗兴办宗室觉罗学、官学等,课其子弟。八旗宗室王公及官兵的婚丧等均有规定。清初定满汉不通婚,直到光绪二十七年(1901)才取消禁令,实际上民间早已通婚。 八旗制度的兴亡 禁卫军制清朝定都北京以后,绝大部分八旗兵丁屯驻在北京附近,戍卫京师的八旗则按其方位驻守,称驻京八旗,俗称京旗。另抽出一部分旗兵派驻全国各重要城市和军事要地,称驻防八旗。驻京八旗负责皇宫和京师的安全,实即禁军。清禁卫军制大类有二,即郎卫和兵卫。郎卫即指御前近卫,专门负责皇帝及后妃等的警卫与服务,其内部又根据具体任务的不同,设置侍卫处、銮仪卫、善扑营等不同的机构。侍卫处初选上三旗子弟中才武出众者分班入值,掌上三旗侍卫亲军之政令,供宿卫扈从之需。銮仪卫亦系侍从武职,掌管帝、后车驾仪仗等机构。宣统元年(1909)避溥仪名讳,改为銮舆卫。善扑营,顺治初年曾设善射鹄、善强弓、善扑等侍卫,各有专管,统在三旗额内。康熙八年为惩治鳌拜专横乱政,选侍卫中一部分年少有力者练习扑击之戏,鳌拜入见时,即令侍卫等掊而絷之,于是有善扑营之设。该营专习掼交、射箭、赛马等技艺,供皇帝游玩宴乐时表演。兵卫即指京师及宫禁的警卫,也根据不同的任务及防卫的需要,分设前锋、护军、步兵等不同的营制。 八旗的驻防入关以前,已有八旗驻防之设。清统治全国以后,分为畿辅驻防、东三省驻防和各直省驻防。畿辅驻防为守卫京师附近地区,包括保定、张家口、热河、察哈尔及木兰围场等地。各省驻防多为省会或重镇。八旗驻地及兵额,视各代而有增损、裁并,但变化不是太大。清末全国驻防共有817个佐领。 八旗在全国各地驻防,一般不设都统。在重要地区如盛京、吉林、黑龙江、江宁、杭州、福州、广州、荆州、西安、成都、绥远等处设将军。凡设将军处下设副都统。将军为该地区的最高军事长官,但不理民政。后热河、察哈尔由副都统升为都统后,即为该地区长官。 八旗的旗务管理无论满洲、蒙古或汉军,均由固山额真管理。顺治十七年,固山额真一律改称都统。各旗均设都统一人,副都统二人。雍正元年,设八旗都统衙门,由上述各旗都统二十四人及副都统四十八人组成,掌满洲、蒙古、汉军八旗之政令,稽其户口,经其教养,序其官爵,简其军赋。凡八旗之方位,京师及各地之驻防,陵寝守卫,壮丁编审,选子弟充执事,选送秀女,以授地之法定八旗世业,奴仆管理,田租定额,房产购置,红白赏恤,选送俊秀入官学出具考试名册,会选旗营官员,功过劝惩,世职袭废,稽户丁,定兵额,选马甲等等,无不统一管理。 八旗的兴衰八旗制度建立在“兵民合一”的基础上,入关前没有兵饷规定。天聪四年皇太极说:“我国出则为兵,入则为民,耕战二事,未尝偏废。”当时,兴京(今辽宁新宾)内城居宗室勋戚,外城居宿卫亲兵万余。此外远近十余万户,散处辽河东西,无事耕猎,有事征调,征调时所发行粮也很有限。清统治全国以后,八旗兵饷的主要形式是坐粮,包括钱、粮两部分,从征时发给部分行粮。八旗兵丁按其兵种可分为亲军、前锋、护军、领催、马甲、步兵、炮甲、养育兵、匠役等,其兵饷的数量亦有所差别,且时有增损。 清军入关,满族人口大量涌入北京及其附近地区,为了安置八旗官兵和闲散人口的生活,从顺治元年底至康熙四年清政府共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圈地运动(见图地令),八旗满洲、蒙古、汉军官兵三次共分得旗地二百三十三万五千四百七十七晌零九亩。八旗兵丁的份地为五晌(一晌约六亩),终清没有大的变化。兵丁份地大多数靠本人带同家属从事耕种,后迫于生计被典押出去。清初规定旗民不交产,几经反复,直到光绪三十一年才最后取消禁令。 清统治全国以后,由于八旗制度的严重束缚,八旗兵丁生计日渐拮据。八旗生计问题主要是北京正身旗人的生活问题。康熙、雍正时业已出现,乾隆初更趋严重,从而引起清统治集团的严重关注。康熙、雍正时曾先后赏赐银两数次,但不久即罄尽无余,于是增加兵额,扩大食饷面。雍正二年始设教养兵,后改称养育兵,给予钱米。光绪时养育兵共计27408人,清末达到29407人。乾隆时曾准许京城和各省驻防汉军八旗出旗为民,令其各得生计。但直至清末,八旗生计问题非但没有解决,而且陷于贫困的境地。 八旗制度从正式建立到1911年辛亥革命后清朝覆灭,共存在296年。它是清王朝统治全国的重要军事支柱,曾在中国历史上起过积极和进步的作用,为发展和巩固多民族统一的国家、为保卫边疆防止外来侵略等都作出了重要贡献,对满族社会的发展,更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随着历史的嬗变,八旗制度中落后的一面也日益明显,严重地束缚了满族人民的发展,在征战中的作用也愈来愈小。八旗制度与清王朝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经过了由盛而衰、由衰而亡的整个历史过程。八旗制度有什么特点吗?
是以旗统人,即以旗统兵。凡隶于八旗者皆可以为兵。实际上,清代兵有常数,饷有定额,随着满族人口的不断增加,并非所有满族人都能披甲,而到后来披甲的人数占满族人口的比例愈来愈小。清太祖、太宗时期,八旗组织有较快的发展。入关前满洲八旗共三百零九个佐领,又半分佐领十八个;蒙古佐领一百一十七个,又半分佐领五个;汉军佐领一百五十七个,又半分佐领五个。八旗满、蒙、汉佐领共五百八十三个,又半分佐领二十八个。清统治全国之初,由于统一全国的战争需要,以及平定各地的反清斗争,满洲八旗发展迅速。康熙时满洲佐领达到六百六十九个,嘉庆时增加到六百八十一个。此后维持在这一水平上。蒙古佐领顺治时增加十一个,康熙时又增加七十六个,雍正二年(1724)定制为二百零四个。八旗制度建立时有蒙古人编在满洲八旗内,直到清末亦有蒙古佐领三十五个,又半分佐领两个,编在满洲八旗下。顺治十五年有汉军佐领二百零六个,又半分佐领三个。康熙五十一年(1712)增至二百五十八个,又半分佐领一个。雍正十二年定制为二百七十个。此后,因八旗生计愈来愈困难,一部分汉军出旗为民。乾隆五十五年(1790)汉军佐领减少到二百六十六个。此后终清不改。八旗官兵的额数,清末光绪、宣统时,实存职官约六千六百八十人,兵丁十二万人。
八旗初建时兵民合一,全民皆兵,凡满洲成员皆隶于满洲八旗之下。旗的组织具有军事、行政和生产等多方面职能。入关前,八旗兵丁平时从事生产劳动,战时荷戈从征,军械粮草自备。入关以后,为了巩固满族贵族的统治,加强对全国各族人民的控制,同时为了解除八旗官兵的后顾之忧,更好地为清王朝效命,建立了八旗常备兵制和兵饷制度,与绿营共同构成清朝统治全国的强有力的军事工具,八旗兵从而成了职业兵。八旗兵无论满洲、蒙古或汉军,均以营为单位,由都统及副都统率领,称作骁骑营,用于驻防或征战。并有炮营、枪营、护炮藤牌营,附属于汉军骁骑营。
八旗有一套完整的制度。如封爵,天命、天聪时期定王公爵止于贝勒,崇德元年始定亲王、郡王、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九等。顺治十年(1653)增奉恩将军为十等。亦有异姓封王、公、侯、伯、子、男的,但汉人甚少。清代世职,太宗时与官名本多相同,顺治四年成为荣誉称号。乾隆元年定民爵精奇尼哈番为子爵,阿思哈尼哈番为男爵,阿达哈哈番为轻车都尉,拜他喇布勒哈番为骑都尉,拖沙喇哈番为云骑尉。八旗按引军旗色定户籍。壮丁原则上三年编审一次,分正户、另户、另记档案及旗下家人等。八旗兴办宗室觉罗学、官学等,课其子弟。八旗宗室王公及官兵的婚丧等均有规定。清初定满汉不通婚,直到光绪二十七年(1901)才取消禁令,实际上民间早已通婚。
清朝的“八旗制度”是什么意思?
三百人为一牛录,五牛录为一甲喇,五甲喇为一旗,共八旗。分为:正黄、正白、正红、正蓝,镶黄、镶白、镶红、镶蓝,统称八旗。
制度(32)名词解释(2)绿营兵和八旗兵名词解释,八旗兵和绿营兵有哪些不同
八旗兵和绿营兵有哪些不同?
八旗兵分为驻京八旗和驻防八旗?驻京八旗也称京营八旗?禁旅八旗,分为郎卫和兵卫?
驻防八旗由镶白?正红?正蓝?镶蓝?镶红等下五旗担任,分驻全国冲要城镇,以畿辅?东北?内蒙古为最多,作为震慑地方的武力,分由各地将军?都统?城守尉统率?
八旗兵为世兵制,在16岁以上的八旗男性子弟中挑选?余丁和不满16岁的幼丁,可以挑补为养育兵,即预备兵?
绿营兵是参照明代军卫制度改编和新招的汉兵,以绿旗为标志,以营为建制单位,因而得名?有骑兵?步兵和守兵之分,骑兵和步兵也称战兵,沿江和海处设有水师?
八旗兵和绿营兵都实行薪给制,按年或月发一定的银饷和米粮?武器装备主要有弓?箭?刀?矛等冷兵器,炮?鸟枪?铳枪?抬枪及火箭?火球?火罐?喷筒等火器,此外还有云梯?藤牌?鹿角等?八旗兵的薪饷和武器装备均优于绿营兵?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八旗兵与绿营兵战斗力下降?此后组建的湘军?淮军?防军?练军又相继不堪用,最后的新军也随清朝的灭亡而终?
清代兵俑
是什么意思,八旗兵和绿营兵的区别,绿营兵图片
八旗兵都是满族人,而绿营兵一般都是汉人
清朝前期时绿营兵是很重要的常备军,后来因为国力衰弱操练不力,最后变成了巡防部队;而八旗兵一直都被清朝皇帝当做自己的最精锐部队培养的,两支不同的军队,由于执政者的偏见不同,所以差距很大。 至于图片的话,我给你描述一下,那种带着圆顶帽子的就是绿营兵,而那些穿着甲衣头上带着铁甲的便是八旗兵汉军八旗和绿营军的区别
汉八旗与绿营军主要有两点区别
一:汉军八旗的人员如八旗户籍,享受满洲籍待遇;绿营只有汉族待遇 二:汉军八旗相当于中央军,归皇家调动;而绿营相当于地方军,地方的总督、巡抚﹑提督皆可调动。 绿营军,因使用绿色旗子而得名,也称绿旗兵,又以营为主要编制所以通称绿营军,兵员以汉人为主,清初开始设置为清八旗军的主要辅助军队,驻扎在全国各地,受到八旗军的严密检视,清中叶以后成为清军主力,清末裁减。 汉军八旗的主要来源是明末主动归附或在之后的战争中被后金及其后身清朝俘获于辽东的人丁,以汉人为主,也有少部分汉化女真人和曾入明为官的蒙古人等等,起初均编隶于满洲八旗之下。由于清太祖努尔哈赤时期对汉人的种种苛政,起初的地位并不高。清太宗皇太极继位后,便力图改变这种状况,汉军的始建就是体现之一。清朝的八旗军和绿营军的区别在哪
八旗和绿营都是清朝常备军,八旗相当于野战军,绿营相当于地方部队。
清朝初期,只有八旗军,包括满八旗、蒙古八旗和汉八旗。八旗是一种军民合一的制度,它既是军事编制,也是行政编制,平时按旗籍从事生产劳动,战时按旗籍集合男丁出征打仗。 清廷入关后,地盘大了,人口多了,既要镇守地方,又要和南明军队、农民起义军作战,而满、蒙、汉八旗军队加起来满打满算也才十几万人,很明显不够用,所以清朝接收了大量的投降的明朝军队,改编为仆从军,地位待遇低于八旗兵,用来守备地方和当炮灰,因为使用绿色的旗帜,所以称为绿营兵。 清朝中后期,由于八旗军腐化堕落,到了不少马甲兵(八旗骑兵)连马都不会骑的地步,所以不得不把原来低人一等的绿营兵当主力使用,也就是说,绿营兵的地位和作用提升了。比如三潘之乱时,绿营实际已经是平叛的主力。 总而言之,绿营兵就是清朝入关后投降的原明朝军队,而汉八旗则是清朝入关前投降的明朝军队。因此有一种观点认为,明朝是被自己的军队给推翻的。清代八旗兵和绿营兵的军纪分为哪几类?
清代八旗兵和绿营兵的军纪,大致可以分为扎营?行军?战场三大类?
清兵扎营纪律规定:兵丁在营内乱走,高声说话,白天犯者,八旗兵鞭50下,绿营兵棍责40下;夜间犯者,若引起乱营,立即斩首?看守营门时,无故私放外人进入营地者,八旗兵鞭70下,绿营兵棍责60下?兵丁在营,敢在该管官面前妄行,或动作骄慢无礼者,罚以插箭游营,以示警示?
清兵行军纪律规定:兵行各按队伍依次而前,无论道路平坦窄狭,后队不得越过前队,违者,八旗兵鞭50下,绿营兵棍责40下,仍插箭游营?官兵沿途欺压民番,恃强买卖,掠财物,毁民房?淫污妇女者斩?兵行遇有草地方,当陆续行走,如有不顾队伍混行,致践踏草者,八旗兵鞭100下,绿营兵棍责80下?
清兵战场纪律规定:战阵之际不遵号令者;归阵时回顾畏缩交头接额私语者;泄漏军机?私改密件者;将军?参赞大臣?领兵提督?总兵等官密议军情时私行窃听者;探信不实,贻误军机者;官兵杀良冒功者,以上所列当斩?
乾隆时又特定将帅军纪3条:统兵将帅苟图安逸,故意迁延,不将实在情形具奏,贻误军机者;将帅因私忿妒忌推诿牵制,以致徒劳兵力?空费军饷,贻误军机者;身为主帅,不能克敌,转布流言,蛊惑人心,倾陷他人,贻误军机者,以上所列拟斩立决?
绿营汉军和八旗汉军的区别和联系
主要有两点
一:汉军八旗的人员如八旗户籍,享受满洲籍待遇;绿营只有汉族待遇 二:汉军八旗相当于中央军,归皇家调动;而绿营相当于地方军,地方的总督、巡抚﹑提督皆可调动。 清入关以后,正规军队有八旗兵和绿营兵两种,两者全有一定的数额而且是经常设置的,所以称为额设制兵。此外还有“土兵”,是少数民族部队,虽然也是经常设置的,但为数不多,只在四川、甘肃、湖南、广东、广西、云南、贵州、西藏、青海有之(《清史稿·兵志》五)。又有“乡兵”、“团练”、“练勇”、“防军”等等,都是临时招募专备一事之用的,事定即行裁撤或者改编,所谓“旋募旋散,初非经制之师”(《清史稿·兵志》四),所以不算作正规军队。同治以后,陆续采用新式枪械,训练新式军队,于是“练军”、“防军”、“防练军”、“新军”、“自强军”、“得胜军”种种名称随之而起,后来划一改为陆军,逐渐淘汰了绿营,成为正规军队,但是新军制计划没有完成,清朝已经灭亡。八旗兵是清在关外原有的军队,它和八旗户口是分不开的。满洲户口编制,每三百人编一牛录(汉语译为佐领),作为基本单位,五个“牛录”组成一个“甲喇”(汉语译为参领),五个“甲喇”组成一个“固山”。“固山”是满洲户口编制的最大单位。每个“固山”各有一个专用的颜色作旗帜,因此汉语就译“固山”为“旗”。当1601年时,满洲人少,只分四个“固山”,用黄、白、红、蓝四种颜色作旗帜。1615年,人口增多,又加了四个“固山”,于是将原来旗帜周围镶上一道边子,黄、白、蓝三色旗帜镶红边、红色旗帜镶白边,成了八种不同的旗帜。不镶红边的黄色旗帜称为整黄旗,就是整幅的黄旗,简称正黄旗;镶红色的黄色旗帜称为镶边黄旗,简称镶黄旗,俗写厢黄旗。其他三色也一样。合起来称为八旗(《清太祖武皇帝实录》卷一,案《八旗通志》及《清会典事例》卷一一一一全认为1614年已改八旗,但《实录》纪载在前,所以采用它的说法,作1615年)。最初每旗全由一个满洲大贵族管理,永久不变,称为“固山额真”,译汉语就是旗主,这是氏族制的残余,后来逐渐改变,入关后已没有固定的管理贵族,“固山额真”的名称也在1723年取消,改为“固山昂邦”,汉语的译名在1660年定为“都统”,其后没有变动(《光绪会典事例》卷一一一一)。由于人口的增加,牛录的数目也加多,但清统治者不愿多加固山,于是打破五个甲喇编—固山这一户口编制的限制(军队中还存在),所以清朝只有八旗。在最初成立旗的时候,所有的户口都要编进去,不分部族,所以一个旗内,有满洲人,有蒙古人,也有汉人。1635年,因为蒙古人渐多,于是另外成立蒙古八旗,旗色与原来八旗相同,将原来的八旗称为满洲八旗。但是原在满洲八旗中的蒙古人并没有拨出来,所以满洲八旗内还有蒙古人(《清史稿》列传十六传论)。1631年,将各旗的汉人拨出,另编一旗(王氏《东华录》),后来定名为汉军,以黑色为旗帜,1639年分为纯皂(黑),皂镶黄,皂镶白,皂镶红四旗(《清文献通考》卷一七九,局版,页七)。1642年也扩充为八旗,旗色改为与满洲、蒙古相同,取消了黑色。清入关时,满洲、蒙古、汉军各有八旗,实际是二十四旗(《清文献通考》卷一七九,局版,页四),但习惯上仍统称之为八旗。编如八旗的人户,称为“旗人”,又称“旗下人”,编入某旗即为某旗人,他们的子孙也算某旗人。八旗户口三年一调查,不许旗外的人假冒入册,也不许旗下人远离本人所属的牛录(佐领)居住(《光绪会典事例》卷一一一三,商务小字本,页一)。八旗人户在居住上,屯驻上,行军、狩猎上,以及祭祀班列上,全有固定的方位:黄旗在北,白旗在东,红旗在西,蓝旗在南。同时分为左右翼,左翼是镶黄、正白、镶白、正蓝四旗,又称东四旗,右翼是正黄、正红、镶红、镶蓝四旗,又称西四旗。任何场所它的方位次序都不能变(《光绪会典》卷八四,页一)。顺治以后的八旗,又有上三旗与下五旗之分,上三旗是镶黄、正黄、正白三旗,其余五旗称为下五旗。这是入关前旗主制的残余,由于皇帝原是这三旗的旗主,所以这三旗后来号称“天子自将”(《会典事例》卷一一0六,页一),皇帝的宿卫就由这三旗的子弟担任,上三旗的包衣(管理家内事务的奴仆)也就成立一个内务府。其他五旗原来的旗主是贵族,五旗的人与后来的皇帝没有直接关系,所以不担任皇帝侍卫,而管贵族王公的事,五旗的包衣也就由各旗自己管理。此外,八旗的权利义务是一致的(皇帝的儿子成年以后拨入下五旗)。清代制度,“八旗子弟,人尽为兵”(《清史稿·兵志序》),凡男丁年在十六岁以上就可以“披甲当差”(《会典》卷八六,页一),但不是同时人人入伍,而是按照兵丁类别,定出名额,在各佐领下“挑补”,分别立营训练,称为额兵。额兵以外有“随甲”,是武官的随从。此外均称“余丁”。“余丁”和不满十六岁的“幼丁”,可以挑补“养育兵”,就是预备兵(《会典》卷八六,页一)。清代八旗兵分亲军、骁骑、前锋、护军、步军五种。又从上列各营内选拔神机营,从前锋营内选拔健锐营,从骁骑营汉军内选拔枪营、炮营、藤牌营,从满洲蒙古习火器的兵中选火器营,是为特种兵。现在把它表列于下(《光绪会典》卷五二、卷八六、卷八七)。清代的八旗兵和绿营兵兵 别营 别部 族 别性 质每佐领下挑补人 数亲军 前锋 前锋 护军 鸟枪护军 马甲马甲马甲 马甲 炮甲炮甲鄂尔布步军步军神机营兵上三旗亲军营 前锋营 健锐营 护军营 内外火器营 骁骑营骁骑营藤牌军 枪营 内火器营炮营骁骑营步军营步军营神机营满洲蒙古 满洲蒙古 满洲蒙古 满洲蒙古 满洲蒙古 满洲蒙古汉军汉军 汉军 满洲蒙古汉军汉军满洲蒙古汉军满洲蒙古汉军皇帝的侍卫亲兵练习骑射步射 练习骑射步射,又有一半演放鸟枪 练习云梯、抬枪 练习骑射步射 演放鸟枪 练习骑射练习骑射练习藤牌 练习长枪 练放子母炮练放子母炮练习扎营鹿角练习步射练习步射练习各种兵器火器和阵法二人(下五旗亦可挑取,仍拨入上三旗营) 二人 在前锋营中选拔 十七人 六人(内外营各三人) 二十人四十二人在骁骑营马甲内选拔,每旗一百人。在骁骑营马甲内选拔 一人每旗四十人八人十八人十二人在上列各营内选拔精锐充当清代八旗兵大部分集中在北京城内外,名额时有增减,清末凡十二万三百零九人(《清史稿·兵志》一,页十九)。在北京以外分驻的称为“驻防”。北京附近的驻防称为畿辅驻防,有二十六处,一万四千二百三十八人;在东三省各城的驻防有四十四处,三万五千三百六十一人;在各省的驻防有二十四处,五万五千五百二十一人(《会典》卷八六,页二):合计驻防兵凡十万五千一百二十人。在清代,八旗兵一共是二十二万五千四百二十九人(曾国藩说八旗兵“其额数常不过三十五万”,似误)。满族人数少,它在向外用兵时候,每得一地,总要留一小部军队驻守,监视当地人民,例如1629年留英俄尔岱驻守遵化,1630年留阿敏驻守水平,后被明朝人民驱逐出关,这是驻防之始。清人入关(1644),留何洛会驻防盛京,1645年3月遣八旗兵驻防济宁,6月遣八旗兵驻防西安,11月遣八旗兵驻防江宁、杭州,以后遍及全国的各冲要大城。从这里可以看出清代的军队主要用在防范人民方面。驻防兵又都是八旗兵,对于人民的压迫和扰害比一般军队更甚。1687年,王鸿绪曾说:“驻防将领恃威放肆,或占夺民业,或重息放债,或强娶民妇,或慌诈逃人,株连良善,或收罗奸棍,巧生扎诈;种种为害,所在时有。如西安、荆州驻防官兵,纪律太宽,牧放马匹,驱赴村庄,累民刍秣,百十成群,践食田禾,所至驿骚。其他苦累,又可类推。”(《清史稿》列传五八《王鸿绪传》)这虽说只是一个例子,但是在整个清统治时期并没有例外。绿营兵又称绿旗兵,是清入关后改编和新招的汉人部队。它和八旗兵不同之处,除部族关系外,“八旗驻防兵由于世籍,绿旗各营兵由于招募”(《清朝文献通考》卷一八二,局版,页一);就是说,旗人(包括满洲、蒙古、汉军八旗)人人有挑补兵丁的义务,而汉人(不包括汉军)对于绿营是自由应募。清代的绿营兵,北京和各省全有。在北京的称巡捕营,隶属于步军统领(《会典》卷八七,页五);在各省的按照地方的大小、远近、险要,人民的多少(《会典》卷四七,页四),列汛分营。由各省总督统辖的称“督标”,巡抚统辖的称“抚标”,提督统辖的称“提标”,总兵统辖的称“镇标”,将军统辖的称“军标”(只四川、新疆有之),河道总督统辖的称“河标”,漕运总督统辖的称“漕标”(《会典》卷四三,页二)。标以下设“协”,副将统之;“协”下设“营”,参将、游击、都司、守备分别统之;“营”下设“汛”,千总、把总、外委分别统之(《会典》卷四三,页二)。兵分三种:有马兵、有战兵、有守兵;战兵、守兵全是步兵(《会典》卷五二,页一)。濒海、濒江的地方又有水师(《会典》卷四五,页一)。绿营兵丁练习弓箭、鸟枪、藤牌、长矛、云梯;水师则练习水战(《会典》卷四九,页一)。全国绿营兵在1812年凡六十六万一千六百七十一人(《清史稿·兵志》二)。清代八旗兵和绿营兵全是薪给制,每月有一定的“饷银”,每年有一定的岁米。数目多寡不等。高的如八旗亲军、前锋、护军,每人月给饷银四两,年支米四十八斛;低的如八旗步军月给一两五钱,年支米二十四斛,绿营步兵月给一两五钱,每月支米三斗(以上见《光绪会典事例》,商务小字版,卷二五四,页一及卷二五五,页一。所载与刘献庭《广阳杂记》略有不同。又刘氏以一斛为五斗,四十八斛即二十四石,疑太高,似是一斛为一斗。)因此清代的兵饷占每年岁出的一半,是最大的一笔开支。清初的岁出,凡银二七,三八八,五八八两,而兵饷占银一三,四九二,七五五两(《广阳杂记》卷二,石印本页十四),为百分之四九点二。其后兵饷续有增加,1766年增到一千七百多万(《清史稿·食货》六),而岁出总数约三千三百七十万,占百分之五0点四。这只是经常的饷米,至于内外战争的需索供亿,动辄好几千万,并不在内。1644年清入关,军队作战以八旗满洲蒙古兵为主,汉军和投降的汉兵只在次要地位,1646年以后汉军与满洲兵并重,1650年以后就以新旧汉军为主了,八旗满洲蒙古兵已成次要,这说明八旗满洲蒙古兵的质量已逐渐较汉军降低。1675年清皇帝公开承认:“今八旗人民怠于武事,遂至军旅隳敝,不及曩时”(《清史稿·本纪》五,顺治十四年正月)。到了1673年,三藩事起,八旗兵(包括汉军)差不多已不能作战,清统治者只好利用汉人的绿旗兵,前后动员了四十万人(《清史稿·兵志》二),每次作战,全是绿营步兵在前,八旗兵尾随于后。但是没有很久,绿营兵也和八旗兵一样了,1687年,王鸿绪已经指出,“绿旗提镇,纵兵害民。以及虚冒兵粮者,不一而足”(《清史稿》列传五八《王鸿绪传》)。1730年以后,清统治者随时随事招募乡军和防军,绿营渐同虚设;最后在两次鸦片战争中,绿营除了个别部分坚强抵抗以外,几乎每战失利,因而后来也就不能不提议裁汰了,但是直到辛亥革命没有裁尽,绿营的空名目依然存在着。上面提到清代的军队主要用在防范人民方面,这一点从清统治者所规定的军队任务上,也可以得到说明。如侍卫亲军的“宿卫扈从”(《会典》卷八二,页一),八旗步军的“守卫巡警”(《会典》卷八七,页五),绿营的“慎巡守,备征调”(《会典》卷四二,页二),京营的“稽查巡缉”(《会典事例》卷五四六,页一),全是其例;而步军统领的“统辖京营,总司缉捕”(同上),更为明显。军队用途既然不放在捍御外侮保卫人民上,训练自然成了虚文,因之兵丁也就成为不生产,不训练,迫害人民的暴力工具,清代军队窳败的根源就在于此。这一点也正说明阶级社会的武装部队的本质。清朝的八旗兵,绿营兵,新军究竟是啥样
清朝的八旗兵是打下大清王朝的原始军队,基本以满族为主,是清朝初期的主力军队(中央军,正规军),氛围红黄蓝白及镶边红黄蓝白八旗。
绿营兵是清朝入关建立王朝之后,管理幅员辽阔的国土并进行对外征战,靠原有八旗军力远远不足,为弥补这一缺陷,征调部分汉人组建绿营兵,但以步兵为主,且战斗力低下,主要对内,是地方军(武装警察部队)。但鸦片战争以后,由于八旗军队普遍腐朽没落,战斗力不足,绿营兵作用逐渐凸显出来,例如李鸿章、曾国藩等率领的绿营兵,就作为主力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新军是慈禧后期,面对有内忧外患局面,清王朝借洋务运动掀起的学习热潮,即“师夷长技以制夷”。用全面西式教学及军备武装起来的近代军队,如北洋新军,武昌行营新军等,这些新军是近代辛亥革命爆发的重要暴力条件。 有哪些(33)绿营(8)相关参考
八旗兵和绿营兵有哪些不同?八旗兵分为驻京八旗和驻防八旗?驻京八旗也称京营八旗?禁旅八旗,分为郎卫和兵卫?驻防八旗由镶白?正红?正蓝?镶蓝?镶红等下五旗担任,分驻全国冲要城镇,以畿辅?东北?内蒙古为最多
清朝的八旗制度满洲(女真)社会实行八旗制度,丁壮战时皆兵,平时皆民,使其军队具有极强的战斗力。努尔哈赤的八旗制度其实就是分封制。皇太极征战多年,身兼两黄旗的主子。直到1644年后,多尔衮带着八旗入关争
八旗制度的历史评说满洲(女真)社会实行八旗制度,丁壮战时皆兵,平时皆民,使其军队具有极强的战斗力。努尔哈赤的八旗制度其实就是分封制。皇太极征战多年,身兼两黄旗的主子。直到1644年后,多尔衮带着八旗入
满族文化的八旗制度八旗制度是清朝的一种社会组织形式,满语为gusa(汉音固山)。满洲人运用此军事组织制度建立了清朝。在平时,人们从事耕作、狩猎等活动;在战时则应征为兵,起源于女真族的狩猎组织──牛彔。
清朝的八旗制度是什么?自努尔哈赤起兵之后,力量不断壮大。为了加强对军队的管理,公元1601年,努尔哈赤开始创立八旗制度。八旗制是在牛录制基础上建立起来的,1牛录为300人,5牛录为1甲喇,5甲喇为1同
清朝时候八旗制度是什么意思满洲(女真)社会实行八旗制度,丁壮战时皆兵,平时皆民,使其军队具有极强的战斗力。努尔哈赤的八旗制度其实就是分封制。皇太极征战多年,身兼两黄旗的主子。直到1644年后,多尔衮带
清朝时候八旗制度是什么意思满洲(女真)社会实行八旗制度,丁壮战时皆兵,平时皆民,使其军队具有极强的战斗力。努尔哈赤的八旗制度其实就是分封制。皇太极征战多年,身兼两黄旗的主子。直到1644年后,多尔衮带
清朝八旗制度 中国清代满族的社会组织形式。满族的先世女真人以射猎为业,每年到采捕季节,以氏族或村寨为单位,由有名望的人当首领,这种以血缘和地缘为单位进行集体狩猎的组织形式,称为牛录制。总领称为牛录额
清朝八旗制度 中国清代满族的社会组织形式。满族的先世女真人以射猎为业,每年到采捕季节,以氏族或村寨为单位,由有名望的人当首领,这种以血缘和地缘为单位进行集体狩猎的组织形式,称为牛录制。总领称为牛录额
八旗制度有什么特点吗?是以旗统人,即以旗统兵。凡隶于八旗者皆可以为兵。实际上,清代兵有常数,饷有定额,随着满族人口的不断增加,并非所有满族人都能披甲,而到后来披甲的人数占满族人口的比例愈来愈小。清太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