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康之变主要内容,请告诉我靖康之变的详细内容。

Posted 内容

篇首语:家资是何物,积帙列梁梠。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靖康之变主要内容,请告诉我靖康之变的详细内容。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靖康之变主要内容,请告诉我靖康之变的详细内容。

2、历史军事 是什么引起了“靖康之变”的爆发

靖康之变主要内容,请告诉我靖康之变的详细内容。

靖康之耻的内容是什么?

中国历史上的一次著名事件,发生于北宋皇帝宋钦宗靖康年间的靖康之耻具体指的是什么?

历史问题:靖康之耻的内容

老实说,我也就知道个大概。 但是看到楼住很需要,我也就去百度找了点过来看行不行。希望能帮点忙!! 靖康之耻

元1127年,即北宋靖康二年,南宋建炎元年。 这一年,北宋帝国覆灭,南宋帝国在风雨飘摇中宣告诞生。 中国人陷入长达十余年的兵凶战危血雨腥风之中。 宣和七年(1125年),金军分东、西两路南下攻宋。 宋徽宗见势危,乃禅位于太子赵桓(钦宗)。 靖康元年(1126年)正月,金东路军进至汴京(今河南开封)城下,逼宋议和后撤军。 同年八月,金军又两路攻宋;闰十一月,金两路军会师攻克汴京。 次年三月,金军大肆搜掠后,立张邦昌为楚帝,驱掳徽、钦二帝和宗室、后妃、教坊乐工、技艺工匠等数千人,携文籍舆图、宝器法物等北返,北宋亡。 史称“靖康之变”,或“靖康之难”、“靖康之祸”、“靖康之耻”。又因靖康元年为丙午年,亦称此事件为“丙午之耻”。 “靖康之变”是指靖康年间金朝灭亡北宋的历史事件,又称“靖康之难”。 看看可以不可以!!

北宋历代皇帝到靖康之变详情,不要太长最主要是详细。谢谢

宋太祖 赵匡胤(960年—976年),宋朝开国皇帝,原是后周高官,960年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称帝于开封,建立宋朝。

宋太宗 赵炅(939年—997年),太祖之弟,原名匡义,后改为光义,即位后改名炅。传说得位不正,有烛光斧影之说。 宋真宗 赵恒(968年—1022年),太宗第三子,原名赵德昌。继位前期勤于政事,但是在对外军事方面懦弱无能,不顾寇准等大臣反对,与辽签订澶渊之盟。 宋仁宗 赵祯(1010年—1063年),真宗第六子,继位时只有12岁,初时由章献太后摄政,在位期间,国家比较安定,但启用范仲淹变法失败,于政事、军事均无大作为。 宋英宗 赵曙(1032年—1067年),太宗曾孙,仁宗无子,英宗被过继为子,1063年继位,在位4年,病死。 宋神宗 赵顼(1048年—1085年),英宗长子,1069年起用王安石变法,以期振兴北宋王朝,史称王安石变法,又称熙宁变法。 宋哲宗 赵煦(1076年—1100年),原名佣,神宗第六子,神宗病危时被立为太子。9岁即位,由高太后执政,1093年亲政。在位期间任用变法派大臣,对外比较强硬。 宋徽宗 赵佶(1082年—1135年),神宗第十一子,哲宗无子,死后由徽宗继位。统治期间重用蔡京、童贯等奸臣权阉,贪污横暴,掠夺民财。国家民不聊生,为北宋灭亡埋下伏笔。但是他在文学书法方面造诣很高。 宋钦宗 赵桓(1100年—1156年),徽宗之子,1125年金兵南下时受父徽宗之禅即位。次年被迫起用主战派李纲抗金,斩杀罢黜了蔡京一党。汴京城破后,降金,北宋灭亡,徽宗、钦宗于靖康二年被掳至五国城。史称靖康之耻。

初一下学期历史重点复习资料(苏教版)

第1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

一、南北重归统一 1、隋朝的建立: 时间:581年 建立者:隋文帝杨坚 都城:长安 2、隋朝的统一时间:589年 思考:想想为什么在经历了魏晋南北朝的大分裂后,隋朝能实现重新统一? (1)隋朝:北方民族大融合,南方经济发展; 长期的分裂割据,人民渴望统一; 隋为灭陈做了充分准备,战略战术运用得当 (2)陈朝:南方陈政权统治的腐败; 陈后主骄傲自大 隋朝能实现重新统一的意义(影响、作用)(隋朝在中国历史中的作用) (1)结束了西晋灭亡以来近三百年的分裂割据局面,(同秦朝) (2)开创了一系列的新制度 (3)开凿了举世闻名的大型水利工程――大运河 (4)为隋唐时期的空前强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承上启下) 二、“开皇之治” 隋文帝的统治措施: ①改革制度 ②发展生产 ③注重吏治 隋文帝在位时期,国家统一、安定,人民负担较轻,经济繁荣发展,史称 “开皇之治”。 三、隋朝大运河 1、开凿的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2、概况: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四五千里。 空白(图) 3、意义: (1)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和创造力 (2)大大加强了南北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成为沟通亚洲内陆“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 (3)促进了沿岸地区城镇和工商业的发展 4、评价: 积极方面:意义 消极方面: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给劳动人民带来沉重的负担。 5、从东汉末年到隋统一前近400年,是大一统国家形成以来时间最长的分裂时间。 6、苏伊士运河:大大缩短了欧洲、美洲、印度洋沿岸和大西洋西岸各国间的航程。 巴拿马运河:大大缩短了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的航程。 7、比较秦朝与隋朝的相同之处: (1)都结束了我国的分裂局面,实现了全国统一。 (2)都制定了许多重要制度,在历史上产生了重大影响 (3)都兴建了重要工程(4)都只有2个皇帝,存在时间很短 (5)都因为暴政,引起人民的反抗 8、隋朝的灭亡:是因为隋炀帝的暴政,大运河只是加速了隋朝的灭亡。 第2课 “贞观之治” 一、唐朝的建立 1、隋朝灭亡原因: 大兴土木(修建洛阳),数次对外战争(三征高丽),酷虐残暴 2、概况:618年 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 都城:长安 二、贞观之治 1、定义:唐太宗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出现繁荣景象,国力逐步强盛。 2、原因:表格 3、内容: 政治上 虚心纳谏、重用人才、完善三省六部制 经济上 改革赋役制度,轻徭薄赋(减少百姓服劳役天数,也可以用实物代替) 文化上 完善科举制 法律上 修订法律、宽省刑法 民族关系 密切与少数民族的关系 1、唐太宗重用人才: 房玄龄、杜如晦 2、中书省替皇帝起草政令,门下省负责省审核,尚书省执行 图 3、《唐律疏议》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的法典,对亚洲各国产生了重大影响 4、《贞观政要》是记录唐太宗政绩和他与魏征等议论古今得失的书 5、评价唐太宗 唐太宗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表格 但也必须指出,作为封建帝王,唐太宗同样对人民进行剥削和压迫,在晚年,他的骄矜情绪和享乐思想逐渐滋长。 第3课 气度恢宏的隆盛时代 一、 女皇武则天巩固统治 1、加强中央集权:①重用酷吏,使用恐怖政策; ②将唐初的《贞观氏族志》修改为《姓氏录》; ③进一步发展科举制,创设殿试、武举 2、农业;重视农业生产,减轻农民负担。 减轻农民负担,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史称有“贞观遗风”,“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二、开元盛世 唐玄宗励精图治的表现: (1)任用贤才(姚崇)(2)重视吏治(3)崇尚节俭(4)改革军事、财政、漕运制度 开元盛世:唐玄宗统治前期,政局稳定,经济繁荣,被誉为“开元盛世”。(在整个封建社会最强盛的时候) 三、盛世经济的繁荣 1、农业 (1)农业工具的改进:曲辕犁、筒车 (2)茶叶生产的发展 唐朝出现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作者陆羽被后人称为“茶神”。 2、手工业 (1)丝织业:以蜀锦最有名 (2)陶瓷业: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唐三彩 (3)冶铸业 3、人口:唐初300多万户到唐玄宗时1000多万户 四、唐朝疆域 五、唐朝几位皇帝的顺序: 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武则天―唐玄宗 第4课 科举制的创立 一、科举制 1、产生背景:魏晋以来,官员大多从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 2、定义: 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强调以才能作为选官标准的原则。 3、分类: 进士(策问:以解决社会实际问题为目的,考查治理政事的能力) 明经(背诵儒家经典)四书:《大学》 《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人物 贡献 隋文帝 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 诞生阶段 隋炀帝 正式设置进士科,科举制正式诞生 唐太宗 扩充国学的规模,增加考试的人数 完善阶段 武则天 增设殿试、武举 唐玄宗 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 (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 科举制在我国延续了一千多年,到清朝末年才被废除。 三、科举制的影响 四、衣食住行时尚 1、饮茶习俗在唐朝风靡全国,茶成为一种生活必需品。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是唐朝人陆羽写的。后人称陆羽为“茶神”。 2、在唐朝,骑马出行变得普遍而富有情趣,妇女以穿男装、戎装为时尚。 第5课 “和同为一家” 一、“天可汗” 1、突厥:唐太宗设立都督府,任用突厥贵族进行管理,保留原有民族习惯。 西北各族首领尊称唐太宗为“天可汗”。(拥戴唐太宗为他们共同的君主) 2、唐太宗为何能得到少数民族的拥戴? (1)改变贵中华贱夷狄的观念,力求平等对待少数民族 (2)尊重少数民族的民族习惯和生活方式,任用本民族的人来管理 (3)唐太宗待人宽厚仁慈 二、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 1、吐蕃的风俗习惯 ①生活的地区:青藏高原一带,是藏族的祖先 2、文成公主入吐蕃(唐太宗) 松赞干布向唐朝求婚的原因:十分仰慕中原文化 阎立本的《步辇图》描绘了唐太宗接见松赞干布使节向唐朝求婚时的情景。 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和亲有什么意义? ① 大大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进步 ② 奠定了汉藏密切交往的基础 3、金城公主入吐蕃嫁给尺带珠丹(唐中宗) 尺带珠丹上表唐玄宗,与唐朝“和同为一家” 唐穆宗时,唐蕃“甥舅会盟碑”成为汉藏团结友好的历史见证。 三、点苍山会盟 南诏首领皮逻阁在唐玄宗支持下统一了六诏,被封为“云南王”,定都太和城(云南大理) 四、唐朝周边的少数民族 民族 与唐朝的关系 今何族的祖先 突厥 设都督府任用突厥贵族管理,保留原有民族习惯与生活方式 蒙古族 吐蕃 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尺带珠丹与金城公主通婚。 藏族 南诏 唐玄宗封皮逻阁为“云南王”。 彝族白族 7、民族首领名称:匈奴――单于 突厥、回纥――可汗 吐蕃――赞普 第6课 对外友好往来 一、唐朝与日本的友好往来 1、遣唐使(阿倍仲麻吕) 2、鉴真东渡 3、唐朝文化对日本的影响:对日本的生产、生活与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唐朝与天竺(玄奘西游) 玄奘是第一个系统地把天竺佛教、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等记录下来并介绍到中国来的第一人。《大唐西域记》 三、唐朝时对外交往频繁的原因? 1、唐朝的强盛、繁荣、先进,对世界各国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 2、唐朝比较开放的政策 3、发达的对外交通。(从陆路、海路可以到达亚洲、非洲、欧洲很多国家和地区。) 四、都城长安 唐都长安是国内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当时国际性的大都会,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城市建筑分为宫城、皇城、外郭城三个部分。(宫城:皇帝居住的地方;皇城:中央各政府部门办公的地方)东市与西市是长安城两大商业区。(两市营业时间:中午12点到日落前半天时间。) 五、中国人被称为唐人:说明唐朝的强盛和对外国影响大。 第7、8课 辉煌灿烂的隋唐文化 我国古代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印刷术、火药是唐朝发明的。 一、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1、隋唐时期,已发明雕版印刷术。市场上出现了一种用作交易凭据的印刷品――印纸,成都、洛阳是著名的印刷业中心。 2、《金刚经》868年 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刻印刷品。比欧洲(1423)早近600年 二、火药 1、古代炼丹家在炼制丹药时发明的,孙思邈在他的《丹经》一书中,第一次把火药的配方记录下来。 2、唐朝末年,火药开始运用于军事,最初的火药武器叫“火箭”,也叫“飞火”。 三、高超的建筑水平 1、赵州桥(安济桥) 设计者:隋朝李春,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赵州桥的设计开创了世界平拱桥建筑的先河。比欧洲早700多年。 四、 光耀千古的诗坛 诗人 代表作 特点 李白 《早发白帝城》《蜀道难》 豪迈奔放,想象丰富。 诗仙 杜甫 “三吏”“三别” 反映社会现实。 诗圣 1、唐朝帝王大都喜爱诗歌,进士考试也以诗歌为重要内容,这就有利于唐诗的繁荣。 2、杜甫亲身经历了唐朝由盛转衰的变化,将个人遭遇与国家和人民的命运联系在一起。 3、白居易称李白、杜甫的诗歌“吟咏流千古,声明动四夷”。韩愈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五、雕刻艺术 隋唐时期开凿的敦煌莫高窟,壁画内容以佛教故事为主,是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 六、盛大欢腾的乐舞 著名的歌舞大曲有歌颂唐太宗的《秦王破阵乐》、唐玄宗参与编创的《霓裳羽衣曲》。 1、石窟艺术: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敦煌――莫高窟 2、敦煌壁画形象逼真,尤其是:“飞天”图案,被唐朝人赞誉为“天衣飞扬,满壁风动”,成为敦煌壁画的象征。 1、秦朝与隋朝相似2、唐朝与西汉相似3、北宋、南宋与西晋、东晋相似 (前朝的皇族建立) 第10课 辽、西夏与北宋并立 安史之乱,唐朝由盛转衰。907年,唐朝为藩镇所灭。 一、辽宋西夏的并立 1、契丹的兴起 (1)契丹的生活习俗:居住在辽河上游一带, 过游牧为主逐渐有了农耕生活。 (2)契丹国的建立: 2、北宋的建立 (1)北宋的建立: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陈桥兵变,黄袍加身) (2)北宋与契丹:①北宋北伐:为了夺回被辽占领的地区(幽云十六州),遭到失败,转而采取“守内虚外”的消极防御政策。 ②契丹南侵:1004年,辽军大举攻宋,到达澶州,东京受到威胁,宰相寇准主战,宋真宗亲临督战,辽军进攻受挫。1005年,双方订立盟约,史称澶渊之盟。此后双方和平往来长达100多年。 (3)澶渊之盟的内容:①双方撤军,各守疆界;②北宋每年送给辽银、绢等钱物,称为“岁币”。 (4)、对澶渊之盟的评价:对北宋来说这是一个屈辱性的和议,它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但是这毕竟是宋辽实力均衡的产物,双方保持了一百多年相对和平的局面,双方的经济和文化呈现出繁荣的局面。 3、北宋与西夏的和战 宋与西夏的和议:①西夏向宋称臣;②宋给西夏岁币;③双方在边界进行贸易。 二、 碰撞中的融合(民族融合) (1)奖励垦荒,学会农耕(2)仿效中原王朝建立政治制度(3)西夏还模仿汉字结构;创造西夏文字,翻译、印刷大量中原典籍和佛经;用汉字铸造钱币 政权 建立民族 建立时间 建立者 都城 辽 契丹 916年 辽太祖阿保机 上京 北宋 汉族 960年 宋太祖赵匡胤 汴京、东京(今开封) 西夏 党项 11世纪前期 李元昊 兴庆 金 女真 12世纪初期 金太祖阿骨打 会宁,后迁到中都 南宋 汉族 1127年 宋高宗赵构 临安(今杭州) 1、 辽太宗推行“以汉制待汉人”,保护发展先进中原文明的政策。 2、 榷场:我国古代由国家为征税而设立的边境贸易场所。 第11课 宋金南北对峙 1、1115年,完颜阿骨打(金太祖)建立 金 政权,定都会宁。 2、“靖康之变”:靖康是宋钦宗的年号。1127年,金军俘虏宋徽宗和宋钦宗以及宗室后妃等三千多人北去,并掠走宫廷仪仗、天下府州图、典籍、天文仪器、乐器及大量珍贵财物,北宋灭亡。 3、南宋建立:1127年,赵构(宋高宗)在南京(今河南商丘)称帝,后定都临安。 4、岳飞和韩世忠是当时著名的抗金将领。由于岳飞领导的军队作战勇敢,纪律严明,“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深受人民的爱戴,被称为“岳家军”。 5、1140年,郾城大战,南宋VS金 6、岳飞等人领导的抗金斗争的意义:有效的遏制了金统治者发动的掠夺性战争,使南方地区相对稳定,符合当时人民的利益。 7、三个抗金英雄:李纲、岳飞和韩世忠(不要说成民族英雄) 8、南宋时,北方民众自发组织的抗金义军主要是王彦领导的八字军。 9、绍兴和议:1141年 南宋向金称臣,割让部分土地,并给金岁币。宋金对峙局面形成。 10、金朝变革女真习俗(民族融合) (1)目的:为了适应对高度发展的农耕地区统辖管理。 (2)内容:仿照南宋改革官制,建立起一整套中央集权行政机构 大力发展农业、手工业、商业 鼓励与汉族通婚,在生活习俗上向汉族靠拢。 11、杨家将抗辽(北宋,辽);岳飞抗金(南宋,金);文天祥抗元(南宋与元) 12、“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反映出民众对岳飞的崇敬和对奸臣的憎恶。 13、南宋、北宋的共同点:①给少数民族纳岁币(都要给金)②两宋都有:金、西夏 ③都被少数民族消灭 第12课 经济重心的南移 一、经济重心南移: 1、开始于:三国时的吴国(魏晋南北朝);最终完成是在:南宋。 2、“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表明两宋时期,太湖流域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并且当时全国的经济重心已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苏:苏州,湖:湖州) 3、原因:(1)为躲避战乱,北民南迁,为南方带来劳动力、技术、工具 (2)北方战乱,南方相对安定 (3)优越的自然条件(土地肥沃,雨水较多) (4)南方统治者注意农业生产,重视兴修水利 (5)南北人民的辛勤劳动 二、两宋时的经济发展 农业:①劳动力大量增加(人口超过一亿);②农业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的改进;(秧马的作用: 坐在上面比弯腰劳作节省体力,还能加快速度)③农田水利得到很大发展;④引进新的农作物―占城稻,种植面积迅速扩大。 手工业:①人们把煤称为石炭,并且煤的开采量居世界第一 ② 同时在金属冶炼中,铁和铜不论质量还是产量,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宋朝铁的产量大致相当于18C欧洲各国 产量的总和。 ③陶器制造业发展到新阶段,成为畅销世界市场的产品。 ④宋代手工业部门已有商标、广告意识。 商业: ①城镇的兴起②纸币的出现和使用 海外贸易:①在重要港口设三蕃:蕃坊、蕃市、蕃学,②政府专门设立市舶司来管理海外贸易,③宋代海外贸易范围广泛, 东到朝鲜、日本,西至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从西太平洋到印度洋、波斯湾,都航行着来往中国的商船④泉州是全国第一大港。 1.宋代由于推广优质水稻品种占城稻,使得水稻逐渐跃居粮食产量的首位。 2.宋代瓷窑有五大名窑,在北宋景德年间兴起的最著名的瓷都――景德镇。 3.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的“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南宋时通行“会子”、“关子”等纸币。 4.北宋,煤不仅用于冶铁、制瓷业,在都城东京大量用于居民生活。 5.宋代海外贸易兴盛, 材料题: 材料一 苏湖熟,天下足。 材料二 国家根本,养给东南。 (1) 材料一中的“苏湖”指什么地方?当地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是什么? 苏州、湖州 水稻 (2) 材料二中的现象最终出现在什么时候? 南宋 (3) 两则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历史现象? 经济重心在南方,南方超过了北方。 (4) 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6.坊:居民住宅区;市:商业区。唐朝时坊是分开的,北宋时,打破了坊市的界限,并且 出现了早市、夜市。 7.纸币产生的原因:商业的繁荣和内外贸易的兴盛。 纸币产生的意义:轻便、便于携带,有利于商业的繁荣;是世界货币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 8、“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诗的主要目的是讽刺南宋统治者醉生梦死。

辛弃疾的生平、作品、风格、内容三千字以内

  辛弃疾(1140.5.18-1207.10.3),南宋爱国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中年名所居曰稼轩,因此自号“稼轩居士”。汉族,历城(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风闸村)人。辛弃疾存词600多首。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辛词的基本思想内容。他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豪放派词人、爱国者、军事家和政治家。

  中文名: 辛弃疾   别名: 稼轩居士,辛幼安   民族: 汉   出生地: 历城(今山东省济南市)   出生日期: 公元1140年5月18日   逝世日期: 公元1207年10月3日   职业: 文学家,军事家,政治家   主要成就: 宋词豪放派的代表人物   代表作品: 《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   人物生平   辛弃疾的始祖辛维叶,在唐曾任大理寺评事,由陇西狄道迁济南,故世为济南人。高祖辛师古,曾任儒林郎。曾祖辛寂,曾任宾州司户参军。祖父辛赞,因累于族众,靖康之变时未能随宋室南渡,仕于金,先后为谯县、开封等地守令。辛弃疾父辛文郁早卒,他自幼随祖父辛赞生活。   辛弃疾在文学上与苏轼齐名,号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有人这样赞美过他:稼轩者,人中之杰,词中之龙。刘辰翁《辛稼轩词序》说:“自辛稼轩前,用一语如此者,必且掩口。及稼轩,横竖烂熳,乃如禅宗棒喝,头头皆是;又如悲笳万鼓,平生不平事并巵酒,但觉宾主酣畅,谈不暇顾。词至此亦足矣。”   他出生时北方久已沦陷于金人之手。他的祖父辛赞虽在金国任职,却一直希望有机会“投衅而起,以纾君父所不共戴天之愤”,并常常带着辛弃疾“登高望远,指画山河”(《美芹十论》),同时,辛弃疾也不断亲眼目睹汉人在金人统治下所受的屈辱与痛苦,这一切使他在青少年时代就立下了恢复中原、报国雪耻的志向。而另一方面,正由于辛弃疾是在金人统治下的北方长大的,他也较少受到使人一味循规蹈矩的传统文化教育,在他身上,有一种燕赵奇士的侠义之气。   辛弃疾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出生前13年,山东一带即已为金兵侵占,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绍兴三十一年(1161)率两千民众参加北方抗金义军,次年奉表归南宋。一生坚决主张抗击金兵,收复失地。曾进奏《美芹十论》,分析敌我形势,提出强兵复国的具体规划;又上宰相《九议》,进一步阐发《美芹十论》的思想,都未得到采纳和施行。在各地上任他认真革除积弊,积极整军备战,又累遭投降派掣肘,甚至受到革职处分,曾在江西上饶一带长期闲居。光复故国的伟大志向得不到施展,一腔忠愤发而为词,其独特的词作风格被称为“稼轩体”。造就了南宋词坛一代大家。其词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有《稼轩长短句》。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   绍兴三十一年(1161),金主完颜亮大举南侵,在其后方的汉族人民由于不堪金人严苛的压榨,奋起反抗。二十一岁的辛弃疾也聚集了二千人,参加由耿京领导的一支声势浩大的起义军,并担任掌书记。当金人内部矛盾爆发,完颜亮在前线为部下所杀,金军向北撤退时,辛弃疾于绍兴三十二年(1162)奉命南下与南宋朝廷联络。在他完成使命归来的途中,听到耿京被叛徒张安国所杀、义军溃散的消息,便率领五十多人袭击敌营,把叛徒擒拿带回建康,交给南宋朝廷处决。辛弃疾惊人的勇敢和果断,使他名重一时,“壮声英概,懦士为之兴起,圣天子一见三叹息”(洪迈《稼轩记》)。宋高宗便任命他为江阴签判,从此开始了他在南宋的仕宦生涯,这时他才二十三岁。   辛弃疾初来南方,对朝廷的怯懦和畏缩并不了解,加上宋高宗赵构曾赞许过他的英勇行为,不久后即位的宋孝宗也一度表现出想要恢复失地、报仇雪耻的锐气,所以在他南宋任职的前一时期中,曾热情洋溢地写了不少有关抗金北伐的建议,像著名的《美芹十论》《九议》等。尽管这些建议书在当时深受人们称赞,广为传诵,但已经不愿意再打仗的朝廷却反映冷淡,只是对辛弃疾在建议书中所表现出的实际才干很感兴趣,于是先后把他派到江西、湖北、湖南等地担任转运使、安抚使一类重要的地方官职,去治理荒政、整顿治安。这显然与辛弃疾的理想大相径庭,虽然他干得很出色,但由于深感岁月流驰、人生短暂而壮志难酬,内心却越来越感到压抑和痛苦。 然而现实对辛弃疾是严酷的。他虽有出色的才干,他的豪迈倔强的性格和执着北伐的热情,却使他难以在畏缩而又圆滑、嫉贤妒能的官场上立足。另外,"归正人"的尴尬身份也阻拦了他仕途的发展。使他的官职最高为从四品龙图阁待制。他也意识到自己“刚拙自信,年来不为众人所容”(《论盗贼札子》),所以早已做好了归隐的准备,并在江西上饶的带湖畔修建了园榭,以便离职后定居。果然,淳熙八年(1181)冬,辛弃疾四十二岁时,因受到弹劾而被免职,归居上饶。此后二十年间,他除了有两年一度出任福建提点刑狱和福建安抚使外,大部分时间都在乡闲居。   辛弃疾一向很羡慕啸傲山林的隐逸高人,闲居乡野同他的人生观并非没有契合之处;而且,由于过去的地位,他的生活也尽可以过得颇为奢华。但是,作为一个热血男儿、一个风云人物,在正是大有作为的壮年被迫离开政治舞台,这又使他难以忍受,“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所以,他常常一面尽情赏玩着山水田园风光和其中的恬静之趣,一面心灵深处又不停地涌起波澜,时而为一生的理想所激动,时而因现实的无情而愤怒和灰心,时而又强自宽慰,作旷达之想,在这种感情起伏中度过了后半生。“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破阵子》),“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鹧鸪天》),在这些词句中,埋藏了他深深的感慨。宁宗嘉泰三年(1203),主张北伐的韩侂胄起用主战派人士,已六十四岁的辛弃疾被任为绍兴知府兼浙东安抚使,年迈的词人精神为之一振。第二年,他晋见宋宁宗,慷慨激昂地说了一番金国“必乱必亡”(《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乙集),并亲自到前线镇江任职。   宋宁宗开禧元年(公元1205年),辛弃疾任镇江知府,时年六十五岁,登临北固亭,感叹对自己报国无门的失望,凭高望远,抚今追昔,于是写下了《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篇传唱千古之作。但他又一次受到了沉重打击,在一些谏官的攻击下被迫离职,于当年重回故宅闲居。虽然后两年都曾被召任职,无奈年老多病,身体衰弱,终于在开禧三年秋天溘然长逝,享年67岁。   虽然,自中原失陷以来,表现对于民族耻辱的悲愤,抒发报国热情,已经成为文学的中心主题,辛弃疾的词在其中仍然有一种卓尔不群的光彩。这不仅因为辛弃疾生长于被异族蹂躏的北方,恢复故土的愿望比一般士大夫更为强烈,而且因为他在主动承担民族使命的同时,也在积极地寻求个人生命的辉煌,在他的词中表现出不可抑制的英雄主义精神。 辛弃疾,是开一代词风的伟大词人,也是一位勇冠三军、能征善战、熟稔军事的民族英雄。他的词作“大声镗鞳,小声铿鍧,横绝六合,扫空万古,自有苍生所未见”,已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而他作为南宋朝廷大臣而写的一篇文章《议练民兵守淮疏》,则表达了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对战争形势的精辟入里的深刻分析和鲜明而又具体的对策。这篇应用散文感情炽热,构思缜密,层层深入,有理有据,语言也精确、简洁。文章仅用了六百余字,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不枝不蔓,一气贯通,有情况、有分析、有措施、有预测、字字落到实处,质朴无华,明晓畅达。一位豪迈旷达的词人,根据不同的文体的需要,能够写出如此严谨、朴实的应用文,可见一位大手笔,在写作中是不能囿于一个狭窄天地中的,应该熟练地掌握几套笔墨,既有自己喜爱的体式,也能按不同要求写出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别类文章,就如同功夫高深的武术家,虽擅长一种兵刃,但对其他武器也能舞动一样。辛弃疾就是用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文体,从不同方面来表达了他慷慨激昂的爱国感情,反映出忧国忧民“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的壮志豪情和以身报国的高尚理想。(节选自《应用写作》1998年第1期,《词坛巨擘 公文高手——读辛弃疾<议练民兵守淮疏>》)。   平生以气节自负,以功业自许,一生力主抗战,所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显示其卓越军事才能与爱国热忱,又与南宋志士陈亮及理学家朱熹保持深厚友谊,与之砥励气节,切磋学问。抗金复国是其作品之主旋律,其中不乏英雄失路的悲叹与壮士闲置的愤懑,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还以生动细腻的笔触描绘江南农村四时的田园风光、世情民俗。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在苏轼的基础上,大大开拓了词的思想意境,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后人遂以“苏辛”并称。其诗文亦有足称道者,特别是其文“笔势浩荡,智略辐凑,有权书衡论之风”。   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辛词的基本思想内容,这首先表现在他的词中,他不断重复对北方的怀念。另外,在《贺新郎》《摸鱼儿》等词中,他用“剩水残山”、“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等词句讽刺苟安残喘的南宋小朝廷,表达他对偏安一角不思北上的不满。胸怀壮志无处可用,表现在词里就是难以掩饰的不平之情。他擅长的怀古之作中《水龙吟》,面对如画江山和英雄人物,在豪情壮志被激发的同时,他也大发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感慨。理想与现实的激烈冲突,为他的词构成悲壮的基调。辛词在苏轼词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了题材范围,他几乎达到了无事、无意不可入词的地步。他将豪放词推帜至一个顶峰.   在抒发报国之志时,辛弃疾的词常常显示出军人的勇毅和豪迈自信的情调,像“要挽银河仙浪,西北洗胡沙”(《水调歌头》),“马革裹尸当自誓,蛾眉伐性休重说”(《满江红》),“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贺新郎》)等,无不豪情飞扬,气冲斗牛。对那些与自己一样勇于报国的志士,他由衷地加以赞美,与之同声相应,彼此勉励,如《水龙吟·甲辰岁寿韩南涧尚书》的慷慨热情,全然不同于一般俗滥的祝寿词:   渡江天马南来,几人真是经纶手?长安父老,新亭风景,可怜依旧。夷甫诸人,神州沉陆,几曾回首?算平戎万里,功名本是,真儒事,公知否?况有文章山斗,对桐阴满庭清昼。当年堕地,而今试看,风云奔走。   绿野风烟,平泉草木,东山歌酒。待他年,整顿乾坤事了,为先生寿。   而对于庸俗圆滑、面对民族危亡无所作为的官僚,辛弃疾有一种出于本能的厌恶,在《千年调》中他勾勒了这类人物的丑态:“卮酒向人时,和气先倾倒。最要然然可可,万事称好。” 然而正是这样的人充斥官场,把持权位,引导着一条苟且偷安的道路。他愤慨地写道:“千古李将军,夺得胡儿马。李蔡为人在下中,却是封侯者。”(《卜算子》)   当辛弃疾带领不多的人马冲过战场烽火来到南方时,怀着满腔热血,渴望一展宏图,却不料从此陷落在碌碌无为的境地,这使他感到难以忍受的苦闷和悲愤。在他南归的第十二年重游当年南归的首站建康时,他写下了著名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这是对山河破碎的悲哀,对壮志成空的悲哀;岁月无情地流去,因这种悲哀更显得怵目惊心。然而即使词人在写他的孤独和悲哀,写他的痛苦和眼泪,我们仍然看到他以英雄自许、绝不甘沉没的心灵。   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南宋上层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进行揭露和批判;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并称为“苏辛”。《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均有名。但部分作品也流露出抱负不能实现而产生的消极情绪,有《稼轩长短句》,当代注本以邓广铭先生作的《稼轩词编年笺注》最为流行。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   个人经历   “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这是刻在铅山瓢泉瓜山山后的阳原山辛弃疾墓前郭沫若对他评价的楹联。在中国文学史上,辛弃疾是一位令人敬仰的文武全才。   1161年,辛弃疾自22岁率领2000多家乡父老兄弟起义抗金,便把洗雪国耻、收复失地作为自己的毕生事业,20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可是,他中年却屡屡蒙受谗劾,赋闲20年,直至忧愤而死。从1181年到1207年,他基本上是在上饶带湖和铅山瓢泉过着闲居的生活,其间有6年时间被起用又被罢官,来往于福建、浙江、江苏等地的任上和带湖、瓢泉之间;而居带湖亦时往瓢泉小住。瓢泉,是这位爱国词人南渡后的最后归宿地。   1180年,41岁的辛弃疾再次任隆兴(南昌)知府兼江西安抚使时,拟在上饶建园林式的庄园,安置家人定居。1181年春,辛弃疾来到上饶开工兴建带湖新居和庄园。他根据带湖四周的地形地势,亲自设计了“高处建舍,低处辟田”的庄园格局,并对家人说:“人生在勤,当以力田为先。”因此,他把带湖庄园取名为“稼轩”,并以此自号“稼轩居士”。当年农历十一月,由于受弹劾,官职被罢,带湖新居正好落成,辛弃疾回到上饶,开始了他中年以后的闲居生活。   鹅湖山、灵山、博山等地,都是辛弃疾常去寻古觅幽的地方。鹅湖山下的鹅湖寺,在通往福建的古驿站旁。1175年农历六月初三至初八,著名学者朱熹、吕祖谦、陆九龄、陆九渊等在鹅湖寺举行了中国哲学史上著名的“鹅湖之会”(第一次鹅湖之会)。鹅湖因而成了文化胜地。辛弃疾常去鹅湖游憩。   1188年秋天,陈亮写信给辛弃疾和朱熹,相约到铅山紫溪商讨统一大计。但后来,朱熹因故推辞了这次铅山之会。这年冬,到了相约之期,辛弃疾正染病在床,于瓢泉养息等待陈亮。傍晚,雪后初晴,夕照辉映白雪皑皑的大地,辛弃疾在瓢泉别墅扶栏远眺,一眼看见期思村前驿道上骑着大红马而来的陈亮,大喜过望,病痛消散,下楼策马相迎。两人在村前石桥上久别重逢,感慨万端;伫立石桥,沐浴着雪后初晴的夕阳,纵谈国事,为金瓯残缺而痛心疾首,爱国之情汹涌澎湃于胸,拔剑斩坐骑,盟誓为统一祖国奋斗不止。辛弃疾在与陈亮别后写的《贺新郎·同父见和,再用韵答之》中发出“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的呐喊,正是这种豪情壮志的写照。   辛弃疾和陈亮这次会晤,瓢泉共酌,鹅湖同游,长歌相答,极论世事,逗留弥旬乃别,成为文坛佳话。后人为了纪念这两位爱国志士,将这次会晤称为第二次“鹅湖之会”,将期思村前的石桥称为“斩马桥”,并在桥旁建了斩马亭。至今,当地还流传辛弃疾和陈亮“斩马盟誓”的故事。斩马亭还在,虽经历风雨,仍有不少刻有“斩马亭”字样的釉瓦覆盖其上,为铅山县文物保护单位。 1194年夏,辛弃疾又被罢官回上饶,住在瓢泉,动工建新居,经营瓢泉庄园,决意“便此地、结吾庐,待学渊明,更手种、门前五柳”。1195年春,瓢泉“新葺茆檐次第成,青山恰对小窗横”(《浣溪沙·瓢泉偶作》),瓢泉园林式庄园建成。   1196年夏,带湖庄园失火,辛弃举家移居瓢泉。1196年秋,辛弃疾生平所有的各种名衔全部被朝廷削夺得干干净净,在瓢泉过着游山逛水、饮酒赋诗、闲云野鹤的村居生活。瓢泉田园的恬静和期思村民的质朴使辛弃疾深为所动,灵感翻飞而歌之,写下了大量描写瓢泉四时风光、世情民俗和园林风物、遣兴抒怀的诗词。《临江仙·戏为期思詹老寿》、《浣溪沙·父老争言雨水匀》、《玉楼春 戏赋云山》等等,都是辛词中描写瓢泉村居生活的代表作。“青山意气峥嵘,似为我归来妩媚生”(《沁园春·再到期思卜筑》);“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贺新郎·邑中园亭》)。这些词句表现了辛弃疾对瓢泉山水风物一往情深。   1203年,辛弃疾先后被起用为绍兴知府、镇江知府等职。1205年秋,又被罢官,辛弃疾怀着满腔忧愤回瓢泉。1207年秋,68岁的辛弃疾,身染重病,朝廷再次起用他,任他为枢密都承旨,令他速到临安(杭州)赴任。诏令到铅山,辛弃疾已病重卧床不起,只得上奏请辞。这年农历九月初十,民族英雄、爱国词人辛弃疾带着忧愤的心情和没有实现的遗愿离开了人世。死后葬在瓢泉瓜山山后的阳原山。   辛弃疾墓在铅山县瓜山虎头门阳原山腰。坐北朝南。立于绍定年间(1228—1233),其侧驿路旁有稼轩先生神道金字碑。原碑毁墓残。清代辛弃疾后裔于墓前又立新碑,今亦斑驳陆离,字迹模糊,碑文上行是“皇清乾隆癸卯年季春月重修”。中间是“显故考率公稼轩府君之墓”。下行是“廿五代玄玄孙囗囗霞溪囗囗囗凌湖囗东山辜染安北囗立”,据考,此为辛弃疾之仲子辛柜之后裔所立。建国后,1959年辛弃疾墓被列为省重点保护文物。1971年和1981年又先后两次修整。墓系麻石砌就,分四层,顶堆黄土,两连围以坟柜。墓高2.5米,直径2.5米,占51.5平方米。   墓前有郭沫若题写的对联:“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个人作品   辛弃疾的词风   辛弃疾有许多与陆游相似之处:他始终把洗雪国耻、收复失地作为自己的毕生事业,并在自己的文学创作中写出了时代的期望和失望、民族的热情与愤慨。在文学创作方面,他不像陆游喜欢写作诗歌尤其是格式严整的七律,而是把全部精力投入词这一更宜于表达激荡多变的情绪的体裁。辛词是以境界阔大、感情豪爽开朗著称的,辛弃疾总是以炽热的感情与崇高的理想来拥抱人生,更多地表现出英雄的豪情与英雄的悲愤。因此,主观情感的浓烈、主观理念的执着,构成了辛词的一大特色,有《稼轩长短句》。   辛弃疾著名作品   摸鱼儿(1179年)   淳熙已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赋。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   惜春长恨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   春且住!   见说道、天涯芳草迷归路。   怨春不语。   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   蛾眉曾有人妒。   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   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   闲愁最苦。   休去倚危楼,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也称“采桑子”)   辛弃疾手迹《去国帖》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浣溪沙· 偕叔高、子似宿山寺戏作   花向今朝粉面匀,柳因何事翠眉颦?东风吹雨细于尘。 自笑好山如好色,只今怀树更怀人。闲愁闲恨一番新。   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菩萨蛮· 赏心亭为叶丞相赋   青山欲共高人语,联翩万马来无数。烟雨却低回,望来终不来。 人言头上发,总向愁中白。拍手笑沙鸥,一身都是愁。   清平乐· 独宿博山王氏庵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清平乐·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顽皮,通“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简述宋词的两次大变革

 宋词的发展共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晏殊、张贤、晏几道、欧阳修等承袭“花间”余绪,为由唐入宋的过渡;第二个阶段,柳永、苏轼在形式与内容上所进行的新的开拓以及秦观、赵令畤、贺铸等人的艺术创造,促进宋词出现多种风格竞相发展的繁荣局面;第三个阶段,周邦彦在艺术创作上的集大成,体现了宋词的深化与成熟。这三个阶段在时间上非截然分开,而是互相交错在一起的;就其发展演变的实际情况看,继承与创新也不是相互脱节的。

  晏殊与欧阳修生当承平之世,二人喜爱南唐冯延巳词,而又无冯延巳的经历与感慨,其所作词,或“风流蕴藉”“温润秀洁”而多带“富贵气”,或“疏隽”“深婉”而兼有“鄙亵之语”,与西蜀“花间”并有许多共通之处。晏殊的《珠玉词》以及欧阳修的《近体乐府》和《醉翁琴趣外篇》,在思想内容上,未曾突破传统题材,在艺术形式上,也未见新的创造。在北宋词发展的第一个阶段中,晏殊、欧阳修的创作,主要在于继承;张先、晏几道的创作,则已稍露宋人特色。   张先、晏几道二人,在承袭“余绪”的同时,已出现“革新”的苗头。张先歌词创作,宛转典丽,思想内容虽未曾突破“花间”范围,但他创制了若干慢词,在艺术形式上,为词体的变革作了准备。晏几道的创作,在艺术形式上,虽仍为“花间”式的令词小曲,但其“寓以诗人句法,清壮顿挫,能动摇人心”(黄庭坚《小山集序》),在思想内容上为宋词的革新开了先例,不可视之为“追逼花间”(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二十一)而已。宋词发展至张先、晏几道,真正完成了由唐入宋的过渡。   然而,在这一过渡阶段中,宋词的变革已经开始。其中,第一位变革者就是柳永。柳永比晏殊大4岁,比欧阳修大12岁,三人同属于北宋前期的歌词作家。但是,柳永的影响却不限于北宋前期,而波及于整个北宋词坛。柳永所走的道路与晏、欧完全不同。晏、欧是政界、文坛的显要人物,柳永却是个“失意无聊,流连坊曲”的落拓文人。但正因如此,柳永有机会深入社会下层,他的创作广泛地接触了社会人生,除了男女恋情,还反映了都市生活的某些侧面,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一部分城市下层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情感。而且,他还善于吸取民间歌词的养分,采摘民间曲调入词,大量创作慢词,有效地扩大了词的体制。因此,柳永的创作获得了广泛的社会基础,对宋词的发展起了奠基的作用。北宋中后期,苏轼登上词坛,为北宋词的发展打开了新的局面。苏轼把词当作“诗之裔”(《祭张子野文》),在柳永开拓疆界、扩大体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加以“变革”。《东坡乐府》中出现了〔沁园春〕“孤馆灯青”、〔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以及〔念奴娇〕“大江东去”等一类篇章,为北宋词坛增添异彩。词至苏轼,“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刘熙载《艺概》卷四),已成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在欧、晏时,词的创作已不仅仅为了应歌,为妓女立言,而且可以直接用以言情、述志。苏轼的出现,促进了北宋词朝着多极方向发展。一方面,柳永的影响极为深远,北宋慢词创作,自苏轼、秦观继起之后,更加兴盛;另一方面,苏轼同时及稍后,若干追随者学其作词,虽各有所得,却不拘一格,各自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柳、苏的“变革”及其相互竞争的结果,使得北宋词坛出现了多种风格竞相发展的繁荣局面。发展变革阶段中的北宋词,并非所谓“婉约”“豪放”两种风格、两种流派所能概括。在这一阶段中,除了柳永、苏轼的“变革”,秦观、赵令畤、贺铸等人的艺术创造,也为北宋词的发展起了一定的推进作用。秦观出于苏轼门下,他“自辟蹊径,卓然名家”(况周颐《蕙风词话》卷二)。他的词“俊逸精妙”(王灼《碧鸡漫志》卷二),与苏轼并不相近。赵令畤为苏轼门客,学苏轼作词,亦未得其真髓。但是,秦观所作〔调笑令〕10首(并诗),歌咏历史上许多美女的故事,赵令畤的商调〔蝶恋花〕12首,将张生、崔莺莺的故事谱入歌词,构成了大曲的雏形,不仅为后世戏剧之滥觞,而且也为多种风格的北宋词增加了品种。此外,贺铸的歌词,“高绝一世,盛丽如游金、张之堂,而妖冶如揽嫱、施之祛,幽洁如屈、宋,悲壮如苏、李”(张耒《贺方回乐府序》),这同样也为发展中的北宋词增添了姿态。   北宋后期,周邦彦兼采众家之所长,进行了一系列集大成的工作,促进词体的成熟。在歌词创作的思想内容上,周邦彦“以旁搜远绍之才,寄情长短句”(刘肃《片玉集》序),增强了词的“体质”;在艺术表现手法上,周邦彦“多用唐人语檃括入律”(《直斋书录解题》卷二十一),并注重词调的整理与规范化,为词的创作提供了典型。   南宋词体的蜕变南渡后,歌词创作出现了新的情况。一方面,江左偏安,出现了经济、文化的“繁荣”局面,社会上唱词之风仍然盛行,为歌词创作提供了有利的社会环境;另一方面,社会历史的大变革,由北宋而南宋,政治上的动荡必然波及词坛与歌坛,对词体的发展演变产生一定的影响。南宋时期的歌词作家,在各自不同的创作道路上,以各自不同的态度与方法进行创作,为宋词的继续发展及蜕变,发挥了各自不同的作用。南渡作家李清照与向子諲,由北而南,他们的创作是歌词由北宋向南宋发展的过渡。   李清照亲身经历了由北而南的社会变革,她的生活遭遇、思想情感发生了巨大变化,歌词的内容、情调,乃至色彩、音响,都随之发生了变化,由明丽清新变为低徊惆怅、深哀入骨,但是,词的“本色”未变,她的创作为南渡作家如何以旧形式表现新内容,树立了榜样。向子諲于“靖康之变”前,过着闲适的和平生活,所作词多为“花间”“尊前”的娱乐品,是地地道道的酒边词;“靖康之变”后,他被卷入急剧变化的社会生活旋涡当中,其所作词,内容、风格都与前不同。向子諲将“江南新词”排列于前,而退江北所作于后,称之为“江北旧词”,这是有其用心的。向子諲的创作,同样为大变革中的歌词创作提示了门径。   南渡以后歌词作家,诸如陆游、辛弃疾、陈亮、刘过、刘克庄、刘辰翁以及姜夔、史达祖、吴文英、张炎等人,在李清照、向子諲的基础上,继承、发扬了前代作家的艺术创作经验,为词体继续发展起了推进的作用,同时,在“工”与“变”的过程中,他们的创作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词体的蜕变。   辛弃疾生当衰世,“负管、乐之才,不能尽展其用”,他将自己无处发泄的“一腔忠愤”及其“抑郁无聊之气”寄之于词。不但在词中抒写抗金、恢复的大题材、大感慨,而且在词中歌咏自然风光,赞颂农家生活,多方面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在艺术创造上,辛弃疾经过多种探讨与尝试,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辛弃疾的创作体现了南宋词的最高成就。但是,辛弃疾的某些作品,表现形式上“大声鞺鞳,小声铿鍧”(刘克庄《辛稼轩集序》,似十分狂放;某些作品着力太重处也不免剑拔弩张,这对于词体的蜕变也产生了一定的作用。   与辛弃疾同时代的作家陆游、陈亮、刘过,或者与稼轩“人才相若,词亦相似”(刘熙载《艺概·词曲概》);或者效法稼轩,“词多壮语”(黄升《花庵词选·中兴以来绝妙词选》卷五);或者激昂感慨,有过于稼轩(刘克庄《后村大全集》卷一百八十《诗话》续集)。可以说是辛弃疾的“同调”或“附庸”。南宋后期及宋元间歌词作家刘克庄与刘辰翁,是辛弃疾的崇拜者,在南宋词坛上,称得上辛词后劲。陈亮、刘过以及刘克庄、刘辰翁等人的创作,是对辛词的补充,同时,对于辛词的缺点也有所发展。   南渡以后作家陆游、辛弃疾等人的成就主要在于以歌词形式反映时代生活,体现时代精神;姜夔、吴文英等人的成就则在于他们对于词的艺术表现所作的探讨与尝试。   姜夔登上词坛,正面临着词体的蜕变问题。姜夔依据自己关于“合”与“异”的理论(《白石道人诗集自叙二》),以江西诗派诗法入词,别裁风格,于清真、稼轩之外,自创一体。同时,因其长于音律,精通乐理,词与音乐相结合已臻极诣,所谓“音节文采,并冠绝一时”(《四库全书总目》)。其艺术追求也获得了较高的成就。   史达祖的词奇秀清逸,风格颇与姜夔为近。论者或以姜、史并称,或将史作为姜之羽翼。在艺术创造上,史词“妥帖轻圆”,“辞情俱到”,“有镶奇、警迈、清新、闲婉之长,而无訑荡、污淫之失”(张镃《梅溪词序》)。但因其缺乏深刻的思想内容,而且“用笔多涉尖巧,非大方家数”(周济《介存斋论词杂著》),其成就仍逊于姜夔。   姜夔之后,南宋词坛的另一巨擘当推吴文英。吴文英曾提出论词四标准:“音律欲其协,不协则成长短之诗;下字欲其雅,不雅则近乎缠令之体;用字不可太露,露则直突而无深长之味;发意不可太高,高则狂怪而失柔婉之意。”(沈义父《乐府指迷》引)所谓协与不协,雅与不雅,直突与深长,狂怪与柔婉,相对立论,说明吴文英的主张是针对词坛现状而提出来的。吴文英“以隽上之才,举博丽之典,审音拈韵,习谙古谐”,其词“沈邃缜密,脉络井井,缒幽扶潜,开径自行”(朱祖谋《梦窗词集补》跋)。应该说与这一主张相关。但是,吴文英过分强调内容上的“雅”,过分追求形式上的“协”与不露,其词“用事下语太晦处,人不可晓”(沈义父《乐府指迷》)。这对于南宋词的衰微却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宋元之间,号称“乐笑翁”的张炎,是一位兼擅乐律的词学家。张炎既“大段瓣香白石,亦未尝不转益多师”(《艺概·词曲概》),对于词坛先辈的各种长处,多所采摘,又“能以翻笔、侧笔取胜”(《词林纪事》卷十六引),“研究声律,尤得神解”(《四库全书总目》)。他的词“清远蕴藉,凄怆缠绵”(《艺概·词曲概》),自成一家。但是,在“声音之道久废”的情况下,张炎“独振戛乎丧乱之余”(殷重《山中白云》序),终究无法挽救宋词的厄运。至此,宋词的时代已经结束。 靖康(16)告诉我(8)

历史军事 是什么引起了“靖康之变”的爆发

“靖康之变”导致了北宋灭亡!是什么引起了“靖康之变”的爆发?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

我们都知道,“靖康之变”是导致北宋灭亡的直接原因,这场战争终结了北宋长达167年的统治,并致使宋政权由北向南的转变!几百年来,有很大一部分人都将徽钦二帝的昏庸无能作为靖康之变爆发的根本原因,虽然我们不排除这个因素的存在,但是严谨来看的话,这已然是不准确的。那么,致使靖康之变爆发的原因是什么呢?

当然了,作者要想通过一篇文章就将“靖康之变”的整个战争过程叙述清楚也基本不太可能,实际上也没有那个必要。想要了解其中的要点,只需要将整个战争过程中的四个关键点搞清楚就可以了!

北宋疆域

第一,北宋和金的外交政策

金朝在辽东地区崛起以后,便把辽国打得节节败退。宋徽宗得知消息之后,觉得这是一个可以利用的机会,于是便赶紧派遣使臣前往辽东和金国结盟,商议联合进攻大辽。宋徽宗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想收回丢失百余年的“燕云十六州”。因为北宋自建国之初,就一直想将它收回,但是那个时候辽国强大,且北宋军事实力上的短板,使得一百多年下来还依然被大辽占据着。但是现在,辽国实力已经逐渐衰退,金国顺势而起,北宋朝廷自然要利用好这个机会。

为此,宋徽宗表示,只要金国帮助自己收回燕云十六州,那么北宋朝廷就将原来每年给大辽进贡的岁币,转赠给金朝。这也历史学上所说的“将军事问题转为财政问题”。这个策略看上去还挺合理的,但实际上是一个重大的外交失误。为何呢?

因为在当时的情况之下,金朝的实力远大于宋和辽。而且,辽宋之间已经“和平友好”了百余年之久,彼此都比熟悉。请注意,这里的熟悉,主要指的是对其国力和政治形态上的熟悉。但是宋金两国,就完全是两个陌生的国家。所以这个时候,宋朝的重点不应该是和金朝联合来对抗辽国,而是要和辽国联合起来对抗强大的金国。因为这对宋朝来说,最好的结局是能够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当然了,如果辽国只有在宋朝的支持下,才能同金朝抗衡的话,那么宋朝则可以占据更为有利的形势,收回燕云十六州,那就是易如反掌了。

但如果宋朝做不到这一点,那么最基本的处理办法,就是在两国正式谈判之前,宋朝就必须得做好和金朝开战的准备。可实际上呢?太过急功近利的宋徽宗,在初次见面时就将自己的全部诉求和底牌全部摊开给了金朝。这样一来,宋朝的主动权其实已经被金朝掌握了。

但是我们还要注意的一点是,这种策略的背后,不仅仅是收复燕云十六州的执念,同时也是‘岁币外交’的惯性策略。简言之就是,宋朝企图将每一次的军事问题都转化成财政问题,只要花钱能摆平的事情,就坚决不动手!

第二,宋朝军事实力羸弱

在第一点中我们说到了,宋朝与金朝结盟,相约好一起攻打辽国。按照双方约定,金朝负责进攻辽国的主力部队,宋朝则负责进攻“燕云十六州”。换言之,虽然金朝答应宋朝帮助其收回燕云十六州,但是这一地区得需要宋朝自己去打下来。而正是这一打,完全将宋朝军事力量羸弱的一面暴露给了金朝。举个例子,当时枢密使童贯率领着二十万大军进攻大辽,结果却被辽国的三万老弱残兵打得落花流水。由此可见宋朝的军事实力是多么的弱。而这一切,都被金朝尽收眼底。

那既然自己没那个本事,那么就只好找自己的盟友金国帮忙了。而这个时候,金朝也渐渐熟悉了宋朝的外交套路,于是便想方设法地提条件——“原本已经约定好的,我去攻打辽国的主力,你去打燕云十六州,但是现在你没这个实力,那么我帮你打下来以后,你就必须得花钱来赎。”

最后我们也知道了,北宋最终花了一百多万两从金朝手中赎回了燕云十六州。而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北宋的军事和外交弱点,全部都被金朝掌握了!而接下来就是开始谈条件的时候了。

宋徽宗像

第三,金朝的大举入侵

辽国被灭之后,金朝已经觊觎宋朝的富庶,于是便随即调转矛头,向南宋进发。对于来势汹汹的金国军队,宋朝根本无力阻挡。宋朝军事实力羸弱的结果,在这期间集中爆发了!为此,我们来举两个最有代表性的事件;

第一个事件:黄河保卫军的溃散。在当时,黄河南岸原本有7000多守军,这是汴梁城最后的一道屏障。但可笑的是,这支军队却在连金兵都没有见到的情况下,就四处溃逃。这样一来就导致了黄河防线完全失去作用,金兵只需要乘着小船便能轻松过河。金兵多半是骑兵,对水还是比较陌生的,但遗憾的是宋朝军队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因为此时的他们早已经被金兵吓破了胆!

第二个事件:太原保卫战。太原是北宋的一个重镇,具有很高的战略地位,此时正被被六万多的金兵包围着。为此,宋朝紧急调遣了二十万的主力大军前往救援。按理说二十万打六万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更何况还是主力部队。但结果还是被打金兵打败了。

当然了,这里我们要补充一点,宋朝军队的连战连败的原因有很多,但是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我们上一文中说的“抑武政策”。当时北宋的军队虽然号称百万之众,但却是各自为战,并没有统一的指挥。即便是当时名义上的总司令李纲,他能直接调动的军队不过只有两千人而已。从这里我们也能看出,北宋对武将权力的长期分散和抑制是导致它失败的直接结果(选自《靖康之变》)。

宋钦宗像

第四,北宋最后的保卫战

我把“汴梁保卫战”称作是北宋最后的保卫战,因为在汴梁城破后,徽钦二帝被俘,北宋政权就正式告一段落了。在这场保卫战中,北宋朝廷完全暴露了中枢系统缺乏军事思维的特点。例如在金兵刚刚南下的时候,朝廷上的很多文官都一致主张弃城,只有李纲一个人主战,但是李纲也只是个文官。这也就是说,在北宋帝国面临危机的时候,朝廷里居然连一个能出来担当的武将都没有。

后来,汴梁城的军民在李纲的组织下对抗金兵,并且也取得了一些胜利。但是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朝廷上的一些文官又开始上书皇帝,主张求和,这样一来,就使得军事策略因此受到了严重的干扰。皇帝本人也是摇摆不定,最后还是决定向金军求和,为了表达诚意,皇帝还将李纲这样的主战派全都给罢免了。而此时的形势也对宋朝越来越不利。最终在败局已定的情况下,一名武将站出来建议迁都长安,但可笑的是,受到了这些原本主张求和的文官反对,原因居然是说武将贪生怕死!

而北宋帝国也就在这样的情况下丧失了最后的机会,最后只能是眼睁睁的看着汴梁城破,百姓被屠戮,皇帝被俘虏!

徽钦二帝被俘后的惨状——剧照

总结:

在我们大部分人看来,“靖康之变”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悲剧,而导致这样悲剧的主要责任人是宋徽宗和奸臣蔡京、童贯等人。似乎北宋朝廷没有这一群“昏君佞臣”,北宋就不会灭亡。但是,严格来说,这是不准确的,因为我们要知道的是,历史并不是简单的因果关系,很多时候得联系起国家最初的政治结构特点和历史大势来观察的。

当然了,宋徽宗等人确实应该为“靖康之变”负责,但是我们仅只要这一点还远远不够,我们还得知道导致这场变乱的更深层次原因。而这个原因便是北宋长期实行的“抑武政策”,导致了武官集团失去了应该拥有的军权和战争决策权。

综合来说,“抑武政策”就是一把双刃剑,这个政策确实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国家的稳定,但是在国家面临危机的时候却往往无力挣脱这一束缚。所以说,任何一项措施,在制定的时候,都是针对特定问题的。而当特定的问题被解决之后,政策本身就应该被调整,而不是一成不变的推行下去(摘选自‘游彪’—《靖康之变》)。

相关参考

如果北宋支持辽国抗金 能避免靖康之变的耻辱吗

靖康之变,始于北宋末年的错误战略路线。宋徽宗通过海上之盟,与新崛起的女真人相约围攻辽国。结果,不但是幽云十六州又丢给了金国,连北宋自己都倒在了东北亚征服者的脚下。以至于多年来,很多人据此认为北宋应该继

“靖康之变”北宋亡

北宋

”靖康之难”与 ”土木堡之变”给汉民族带来什么样的不同影响

「”靖康之变”发生在北宋靖康二年,金军在大将完颜宗望、完颜宗翰的带领下,攻破宋都城东京(开封),将宋廷宫内财物洗劫一空,俘获宋徽宗赵佶(1082-1135年),、宋钦宗赵桓(1100-1156年)二帝

原创 靖康之变后,惊弓之鸟的宋高宗如何复宋成功

北宋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培植太宰兼门下侍郎张邦昌竖立伪楚政权后,将宋徽宗赵佶、宋钦宗赵桓及数千名王公贵族虏往北方,史称“靖康之变”。金兵脱离后,张邦昌鉴于各路“勤王”戎马威慑,迎元v皇后入宫,

原创 靖康之变后,惊弓之鸟的宋高宗如何复宋成功

北宋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培植太宰兼门下侍郎张邦昌竖立伪楚政权后,将宋徽宗赵佶、宋钦宗赵桓及数千名王公贵族虏往北方,史称“靖康之变”。金兵脱离后,张邦昌鉴于各路“勤王”戎马威慑,迎元v皇后入宫,

宋朝80万禁军为什么靖康之变还要各地勤王

感谢悟空问答官方邀请!原因很简单,禁军虽多,但并不是全部驻守在京城。因此,当金国大军压境时,当然需要各地勤王之兵保卫京师。在这里,必须要搞清楚什么是禁军。在很多读者看来,禁军类似于皇帝的羽林军,其实这

靖康之变后北宋第一美女李师师在哪

北宋末年是一个繁华成烟,璀璨落地的时代,也是一个梦碎梦醒的时代,不仅北宋皇室遭殃,无数中原百姓更是流离失所,其具体的惨状,我们单从从当时汴京城的第一美女李师师身上,就能联想到当时金兵对北宋祸害之惨状。

历代王朝皇帝谱系大宋王朝皇帝即位顺序和血缘关系图

靖康之变靖康之变是指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金朝南下攻取北宋首都东京汴梁(今河南开封),掳走徽、钦二宗,导致北宋灭亡的历史事件。又称靖康之乱、靖康之难、靖康之祸。北宋宣和七年(金天会三年,1125年

是谁缔造了南宋的经济文化巅峰

「”靖康之变”导致北宋灭亡。金人掳走了包括皇室在内的数万人,把开封周围几十里内的粮食、金银钱财搜刮一空,中原陷入赤贫。清明上河图中繁华的汴梁瞬间变成人间地狱。「”靖康之变”后的北方几乎已经彻底完蛋。几

土木堡之变的真相 土木之变为什么不杀朱祁镇

  朱祁镇明英宗沦为瓦剌军队的阶下囚,但是第二年他又被放了回来,回来后他发动夺门之变又复辟了。那么瓦剌首领也先为什么不杀明英宗呢?  土木堡之变的真相  其实,土木堡事件的产生是由于明朝内部的不和谐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