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朋好友却再也不想见他 道衍成就了一代帝王

Posted 道衍

篇首语: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亲朋好友却再也不想见他 道衍成就了一代帝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亲朋好友却再也不想见他 道衍成就了一代帝王

2、朱棣军师高僧道衍 助朱棣夺嫡成就大业的第一功臣

亲朋好友却再也不想见他 道衍成就了一代帝王

吴中,即现在的苏州,自古人杰地灵,高才辈出。元朝末年,吴中一带就活跃着一批文人高士,诸如高启、杨基、张羽、徐贲、王宾、韩奕等。在他们中间,时常出现一副另类面孔,此人身着袈裟,是个僧人,法号道衍。

道衍俗姓姚,十四岁出家。名为僧人,道衍却不甘撞钟念经,他的志向远大,总想效仿元朝僧人刘秉忠干一番事业,故此广泛涉猎,孜孜以求,儒家、道家、佛家、兵家皆有研究,且精通阴阳术数,希望有朝一日能派上用场。

洪武十五年(1382年)八月,马皇后病逝,朱元璋心痛不已,召集天下名僧进京为亡妻超度做法事,道衍是其中一位。事后,朱元璋将众僧分配给各藩王效力,道衍便与燕王朱棣走到一起。一个是野心勃勃的藩王,一个是急于建功的僧人,二人很快就志同道合,单等时机到来。朱元璋死后,太孙朱允炆即位,朱棣很不服气,加之朱允炆急于削藩,朱棣在道衍的鼓动下,决定夺了皇位。

“臣知天道,何论民心!”道衍说的这八个字,成为坚定朱棣信心的法宝。靖难之役打了四年,朱棣赢了,朱允炆失踪了,大明江山从建文变成了永乐。一将功成万骨枯,朱棣为了这顶至高无上的帽子,悍然动粗,致使天下数百万苍生丧命,其灾难缘由就是这位不安分的僧人道衍。“是何异僧!目三角,形如病虎,性必嗜杀”,算命先生袁珙当年看到道衍后,说的这话一点也不假。

道衍虽然没有亲临战场,没有亲手杀过人,但他运筹帷幄,决断战守机事,朱棣“用兵有天下,道衍力为多”,是他成就了朱棣。身为僧人,本应六根清净,无欲无求,尤戒杀伐,可道衍偏反其道而行之,造成生灵涂炭。在世人眼里,道衍哪像个僧人,分明就是个助纣为虐的刽子手。

为僧不守清规,修道不耐清静,学儒不讲仁义,为了功名,道衍僧不僧,道不道,儒不儒,违背道义、佛理、纲常,染指红尘,插手政治,密谋篡逆,道衍此举,能不让昔日那帮文友高士感到厌恶吗?日后,他们还能在一起玩耍吗?那么多无辜百姓因战乱蒙难,他们能夸赞道衍英明伟大,能给他送去鲜花和掌声吗?这是不可能的。估计,道衍老家的大门都该换了好几次了吧。

然而,成王败寇,道衍终究成名了,“论功以为第一”。永乐二年(1404年)四月,朱棣大封功臣,道衍拜资善大夫、太子少师,赏赐无数,复其原姓,赐命广孝,“帝与语,呼少师而不名”,其身份和地位相当显赫,可谓位极人臣。当年六月,苏州、湖州一带出现灾情,道衍离京赈灾。路过故乡长洲时,道衍“以所赐金帛,散宗族、乡人”,颇有些衣锦还乡的意思。

除了“钦奉朝命,威声赫赫,车从甚盛”的风光,道衍也遇到了不和谐一幕,“及南行,有丑诋者,广孝若弗知”,现世报终于来了。当随从官员提出要惩治“丑诋者”时,道衍“遽止之”,说“岂无同名者耶?”算了吧,天下重名的人多的是,他们大概骂的是别人。自己做的孽自己有数,道衍很沮丧。

办完公事后,道衍回到老家,想看望一下自己的同胞姐姐,叙叙姐弟之情,结果“姊不纳”,连门也没让进。吃了闭门羹,道衍想到了好友王宾,亲人不理解,朋友总该能理解吧,结果“宾亦不见,但遥语曰:和尚误矣,和尚误矣。”没办法,道衍又跑到老家找姐姐,“姊詈之”,隔着门狠狠地臭骂了他一顿,“广孝惘然”,不知该何去何从。众叛亲离,让道衍迷失了自我。

关于道衍见王宾一事,《明史》给这位功臣留了面子,多有遮掩,但明人佚名所著《建文皇帝遗迹》记载颇详,“及公事毕,……暇日往谒郡中隐士王宾。宾素与广孝友善,至是愧其所为,拒不肯见。后广孝屏去骑从,乃衣短褐以扣门,宾闭户不纳。广孝哀请甚至,宾始问为谁,广孝曰:‘是昔日道衍也。’宾不应。广孝大声曰:‘光庵不弃旧曰之雅,容我老僧一见乎!’宾隔户谓之曰:‘吾在此剖薪,忙不暇见。’广孝于是哀鸣久之。宾怜其诚,因与之期而去”。

第二天,道衍早早地就等着王宾开门,“日出,宾方启门,遂相与再拜。坐定,宾语不及他,但连声曰:‘和尚误矣,和尚误矣!’广孝大惭”。王宾说,你这个和尚大错特错了,你以前不过是个不起眼的沙弥,受太祖隆遇才有了出头之日,身为臣子,你背叛建文就是背叛高祖,你还有良心吗,“宗室伤残,血流漂杵,天下为之痛心,皆由汝佛口蛇心也”。一番话,劈头盖脸,字字戳中了道衍的要害,道衍实在坐不住了,“闻之面赤,赧然求退……乃怏怏自恨而去”。

此次见王宾,道衍内心触动很大,此后他心性收敛,很少上朝,而是潜心著述。永乐十六年(1418年)三月,八十四岁的道衍病逝,临终前请求朱棣释放因有藏匿朱允炆嫌疑而被关押十余年的僧人溥洽,算是稍稍救赎一下自己的所谓罪恶灵魂吧。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朱棣军师高僧道衍 助朱棣夺嫡成就大业的第一功臣

这位道衍和尚的确是一个不同凡响的人物。他不是别人,他正是后来跟刘伯温齐名、被传说得神乎其神的明初两大谋士之一的姚广孝。就是他帮助朱棣夺取了皇位,成为朱棣夺位的第一功臣。

朱棣不甘心在北平做燕王,和几个兄弟觊觎着皇储的位置。正在这时候,发生了一件大事,让他遇上一个人,更激发了他夺嫡之心。那么究竟是什么大事呢?又是哪位贵人助他一臂之力呢?

洪武十五年,也就是公元1382年,农历八月十五那天,朱棣正在燕王府过中秋节呢,突然接到朝廷来的消息,京师里又出了一件大事。这一回可不是什么大案,但确实是一件了不得的大事。原来是马皇后于五天前病逝了。皇后病故,这在当时算得上是头等大事了。朱棣不容犹豫,急忙起身上路,赶赴京师,去为马皇后奔丧。

前面说过了,朱棣本不是马皇后所生,而是一位蒙古族女子碽氏所生。而且马皇后实际上根本就未曾生育过。太子、秦王、晋王也都不是马皇后所生,而是李淑妃所生;燕王、周王都是碽氏所生。但是尽管如此,从太子到周王,大家都说自己是马皇后所生,朱棣也不例外,自认是马皇后嫡子。这次马皇后突然病逝,为表孝心,他匆匆上路,赶往京师奔丧。

洪武十五年这一年,对于朱元璋来说,算是很不幸的一年。农历五月,他刚刚死了皇长孙,过了三个月,皇后又病逝了。一年之内,两件丧事。这时朱元璋也已经五十五岁了,在那个年代,五十五岁就已经算是个老人了,孙子夭折、妻子病逝对这样一位老人的打击是很沉重的。

朱元璋跟马皇后的感情非比一般。那是同舟与共的患难夫妻。马皇后父母早丧,因为父母与红巾军将领郭子兴有旧交,被郭子兴收为养女。朱元璋投奔郭子兴后,得到郭子兴赏识,便把这个养女许配给了朱元璋。那时候朱元璋沾了老婆的光,算是夫以妻贵。从此马氏一直随夫在军中。有一次,朱元璋惹怒了郭子兴,被关了起来,不给饭吃。马氏当然心疼,怎么办呢?连夜烙炊饼,又怕人发现,就偷偷揣在怀里,悄悄给朱元璋送去,结果胸前的肌肤都被烫伤了。朱元璋与群雄逐鹿天下的时候,马氏就带着妇女缝军衣、做军鞋,把自己的细软拿出来犒赏有功的将士。总之,马氏对朱元璋帮助极大。

马氏当了皇后以后,治理后宫的事情严而不苛,虽然出身不高贵,但真算得上德高望重,母仪天下(就是给天下的妇女做表率)了。据说,她经常劝朱元璋要保全功臣,莫要滥杀无辜。这次病危,她自知不治,不肯服药,也不肯让人祈福。因为她怕服药、祈福如果不灵验,自己死后朱元璋会怪罪用药无效的御医和那些祈福不灵的官员们。

马皇后的葬礼定在旧历九月二十四日举行。关于马皇后入葬的事,还有这样一个传说。话说就在马皇后要下葬的那天,突然下起了瓢泼大雨,雷声隆隆,雨泻如注,葬礼无法举行,眼看入葬的时辰已到,朱元璋感到十分恼火。因为举行葬礼的时间是预先选好的,那都是算好的吉时,所以相关的官员们就难辞其咎了。就在这个时候,一位高僧站了出来,他名叫宗泐,官为僧录司左善事,也就是当时负责管理佛教事务的官员。他一看龙颜不悦,赶紧上前向朱元璋说出了四句偈语。偈语是和尚们常用的一种特殊的文体,跟诗差不多,但内容讲的都是一些佛家的哲理。宗泐究竟说出了四句什么偈语呢?他的话能不能缓解朱元璋的怒气呢?

原来宗泐说的四句偈语是这样的:“雨落天垂泪,雷鸣地举哀。西方诸佛子,齐送马如来。”意思是说,今天下雨是因为老天落泪,打雷是因为大地悲哀。他把打雷下雨说成是天地齐哀,这样一来,马皇后就成为西方的真佛了。你看,西天诸佛今天都来为马皇后这位真佛送行,真是天地动容啊。朱元璋听了这段话,立刻转怒为喜,于是马皇后的葬礼便在雷雨交加之中举行了。

这个传说是否属实,现在很难考证。因为缺少当时南京的天气情况记录,不知道那天到底下没下雨。但是宗泐是当时修养极高的僧侣,他不仅精通佛学,而且对于道家和儒家的经典也极有研究。遇到这样急迫的情况,他用自己的大智慧缓解了当时的困境,也说不定真的有这么一回事。

在这次奔丧活动中,除了有关宗泐的传说之外,还有一个跟高僧们相关的插曲。

原来是朱棣和几个封藩在外的藩王,为了表示自己的孝心,向朱元璋提出一个要求——因为他们不可能长期在京城为马皇后守丧,所以请求可否派几名高僧,分别随他们前往封藩之地,为母后诵经祈福。这在当时是一种孝心的体现,当然很合朱元璋的心思。恰好当时就发生了马皇后发丧过程中宗泐的那件事,于是朱元璋找来宗泐,交给他去办理。宗泐除了请人选荐之外,自己也亲自选定了三位高僧。其中的一位非比寻常的人物就安排给了燕王朱棣。

这一天,朱棣在皇宫中得到内侍通报,说有位高僧求见,便让人请了进来。当朱棣看到走进来的这位高僧时,不由吃了一惊。只见这位高僧,长着一对三角眼,样子十分古怪,史书中形容这位高僧时,用了这样四个字“形如病虎”。大家可以想象一下,这位和尚长得像一只得病的老虎,那该是一副什么模样呀?那一定是虽有病态却依然不减百兽之王的气势!朱棣立刻被这位怪僧吸引住了。进来的这位和尚法名叫做道衍,是由僧录司左善事宗泐亲自选给朱棣的。

有意思的是,两个人虽然之前从未谋面,但相互却都有一种一见如故的感觉。这应该就是一种缘分吧。在朱棣的眼中,这位怪僧不同寻常,心想一定能为今后所用;而在这位道衍和尚眼中,朱棣也不同于一般的藩王,不论气质形象,都足以令人敬畏,日后必定是个明主。

从这一刻起,两个人便结下了不解之缘。这个不解之缘可不同于一般的缘分。他们两个人的相见,命中注定了要改写一段历史。那么他们是怎样改写历史的呢?这一判断又从何得来呢?这两个人物的碰面是如此传奇,那么他们相见后都说了些什么呢?

有的史书是这样描述他们初次见面的。道衍一见到朱棣,就对他说道:“大王若让我随您前往燕国,我一定给大王一顶白帽子戴。”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呀?要是碰上一个晕头晕脑的藩王,也许还不明白道衍话中的含义。可朱棣那是何等人物,一听就明白了,道衍的意思是说要帮助朱棣当皇帝。“给大王戴白帽子”,言下之意是要在“王”字上面加上一个“白”字,那不就变成“皇”字了吗?所以说他的意思就是要帮着朱棣当皇帝。

虽说是隐语,可难免传出去让人知道。这两个人可也真够大胆的!要知道这时朱元璋还在位,太子朱标也还在,他们就这么堂而皇之地打起皇位继承的主意,实在令人有些难以置信。但是这段记述,却为诸多史书所载,甚至在像李贽那样的大学者的著作中,也记述了这件事。如果这件事情是真的话,那就只有一种可能——当时诸王觊觎皇位,已经是公开的秘密。那么道衍凭什么就敢于打这样的保票,说这样的大话呢?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呢?这里我们还真得花一点时间,说说这位高僧了。

高僧道衍

这位道衍和尚的确是一个不同凡响的人物。他不是别人,他正是后来跟刘伯温齐名、被传说得神乎其神的明初两大谋士之一的姚广孝。就是他帮助朱棣夺取了皇位,成为朱棣夺位的第一功臣。不过这时他出家为僧,法名为道衍,“姚广孝”这个名字是他帮助朱棣夺得天下后,朱棣让他恢复姓氏,钦赐给他的名字。

姚广孝小的时候叫姚天禧,家住苏州,祖父和父亲两代从医。他自幼天资聪颖,对于祖传医术并不感兴趣,总想干出一番事业来。有一天,他走在苏州城的大街上,忽然看到行人骚动起来,纷纷避让至路边。姚广孝从人群中望去,只见大街上过来一队人马,中间一个人被前呼后拥,好不威风。原来是元朝的僧官出行。他打心眼里羡慕,从此下定决心出家为僧。

姚广孝剃度出家是在元朝至正十二年,也就是公元1352年。要说也怪,这一年在中国历史上发生了两件十分巧合的事情。一件事就是姚广孝出家,也就是在这一年,有一个和尚还俗投军到了红巾军郭子兴部下,这个和尚便是朱元璋。这两个人,一个出家,一个还俗,偶然的两件事,后来却改变了历史。

姚广孝出家后,不仅学佛,而且拜了当地一位有名的道士为师,向他学习阴阳术数之学,同时又研习兵法,再加上他自己在儒学上本来也有很深的造诣,所以他这个人博学而不迂阔,出世而不厌世,中年的时候就成为了一位兼通佛、道、儒的高僧。

元、明之际的苏州是人才荟萃之地,才子云集。姚广孝与这些才子们相交往来,他们这个圈子一共十个人,除了他是和尚外,其他都是当时著名的儒生,被当时人称为“北郭十友”。了解姚广孝的朋友们这样评价他:“有当世才,虽自匿,欲有所用之。”意思就是说他有治世的才能,虽然隐匿起来别人不知道,但还是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大展宏图。这就好比当年隐匿在隆中被称作“卧龙”的诸葛亮,必待有识之人以担大用。

不过苏州这个地方,元朝末年为张士诚占据。张士诚虽然不是能够成就大事业的人,但他却有一个优点,就是对当地文人才士礼敬有加,因此他的幕下也就网罗了不少文人。张士诚被朱元璋灭掉以后,这些文人到了明初,就成为有历史问题的人物了。有的人虽然也做了新朝的官员,但却得不到朱元璋的信任,有些人陆续获罪贬官,甚至还有的被朱元璋罗织罪名处死了。

比如有一个名叫高启的人就是姚广孝他们“北郭十友”中的一员。高启是明初著名诗人,曾经写诗挖苦朱元璋后宫不严,说:“女奴扶醉踏苍苔,明月西园侍宴回。小犬隔花空吠影,夜深宫禁有谁来?”夜深了宫禁森严,怎么还能有人来呢?这显然是说朱元璋出身草莽,不懂后宫的管理,造成后宫混乱。而当时又确实有些功臣的子弟,经常出入后宫,甚至还有人曾去偷看朱元璋俘获的陈友谅的妃子。朱元璋知道后,不去反省自己,反而对高启怀恨在心。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朱元璋这个记仇的小心眼的人,虽然当时没有发作,但后来还是找了个机会,下令将高启腰斩。不仅如此,朱元璋为了报复苏州一带的人追随张士诚,建国以后特别对苏州征收很重的税赋。这时姚广孝虽然已经出家为僧,但是这些事情对他的政治立场肯定有所影响。所以我个人觉得姚广孝在政治上是反对朱元璋体制的,说不定他认为既然你朱元璋安排了继承人,那我就要与你对着干,帮助燕王朱棣推翻你的继承者。我认为这样的政治立场,成为他后来帮助朱棣打天下的主要动因。当然,能够辅佐名君,成就大业,也一直是姚广孝的理想。

据说有一天,他出游来到嵩山,遇到了一位名叫袁珙的相士。袁珙看了道衍的面相后说:“好个怪僧,三角眼,形如病虎,生性必定嗜杀,是个刘秉忠之流的人物!”这刘秉忠是谁呀?刘秉忠是元朝初年辅佐忽必烈打天下的一位高僧。这番话正中道衍的下怀,他就是想找机会辅佐一位明君,帮他成就帝王之业。

还有一次,他和宗泐一起行至北固山,他随性吟诗道:“谯橹年来战血干,烟花犹自半凋残;……萧梁事业今何在?北固青青客倦看。”宗泐听后说道:“你这岂是出家人应该讲的话?”姚广孝并不回答,仅报之以一笑。这几句诗,实在不像出家人所作,倒像出自思绪深远的政治家。但这才是真实的姚广孝,我们对他的评价,绝不应该说他仅仅是位得道高僧,而应该把他看成一位出色的政治家。对于这些,宗泐都是十分了解的。既然如此,那为何宗泐还是要把他推荐给朱棣呢?是不是宗泐也很了解朱棣的心思呢?虽然历史上没有相关的记述,但我们不由得不联想一番。表面上看起来,姚广孝和朱棣的相遇是一种巧合,其实这里面还是充满了人为的因素的。

按照史书上的记述,姚广孝是九月二十四日,也就是马皇后发丧的那一天,从苏州来到京师的。他很可能一到京师就去宫中拜见了朱棣。朱棣得到这样一位高僧,自然十分高兴,立即决定请他前往北平。而朱棣是在这一年的十月十八日离开京师回北平的,姚广孝则是在朱棣返回北平之前的十月一日,也就是他抵达京师见到朱棣后的第六天,就动身北上了。看来这两人真的都有点迫不及待了。

从姚广孝上面的诗句中,我们可以知道,他这次去北平是跟卫士们一起乘着有楼舱的大船上路的。对此,他自己也觉得有些好笑,所以他在诗中说:

石头城下水茫茫,独上官船去远方。

食宿自怜同卫士,衣钵谁笑杂军装?

夜深多橹声摇月,晓冷孤桅影带霜。

历尽风波难苦际,无愁应只为宾王。

这首诗收入姚广孝的文集中,题目是《十月一日金陵发船之北平》,描写的就是他离开南京乘舟北上的情形。他跟卫士们路上吃住在一起,告别熟悉的江南,前往陌生的北国。这时已经是初冬十月,霜寒之中,更有一种艰难之感。但他却并无太多的离愁别绪,因为他感到已经找到了可以辅佐的明主,终于可以有所作为了。

说起来也真是有趣,姚广孝来到朱棣身边的第一件事,就是跟燕王府的护卫将士们一起乘船赶路。他不仅跟朱棣有缘,还跟朱棣的将士们有缘,从上至下人缘都很好。朱棣与姚广孝不谋而合的夺嫡行动,从此正式揭开了序幕。

王府秘臣

姚广孝来到北平后,先是到大庆寿寺做了住持。当时这座寺庙就在今天的西长安街上,距燕王府很近,出入燕王府十分方便。这当然也是朱棣有意安排的。

这座寺庙里有两座砖塔,一座七级,一座九级。那座九级的砖塔是元朝开国功臣怪僧刘秉忠师傅的墓塔,寺里还保留着刘秉忠写的赞文。刘秉忠的墓就在卢沟桥北不远的地方。姚广孝来到北平后就去拜谒了,而且先后去了两次,并且写下了这样的诗句:“良骥色同群,至人迹混俗;知己苟不遇,终身不怨……一朝风云会,君臣自心腹;大计业已成,勋名照简牍。”这首诗似乎是在颂扬刘秉忠,说有本领的人就像一匹好马,混迹在同样颜色的马匹当中,若遇不到知己,也不必抱怨。但是一旦机会来临,君臣就可以同心,成就大业,名垂青史。不过这里提到的君臣,也不知所指到底是忽必烈和刘秉忠,还是朱棣和他自己。

大庆寿寺离燕王府这么近,姚广孝从寺中到王府,往来十分方便。再加上又是朱棣请来诵经的高僧,于是他也就成了王府的常客。朱棣经常跟他避开旁人密谈,所谈的内容虽然史书不载,但从他们后来起兵夺位的举动来看,显然所谈大都与夺位的事情有关。

朱棣回到北平的第二年,他的老丈人魏国公徐达奉朱元璋的命令到北平来主持军务,可是不久就病倒了。等到病情稍稍好一些,就被接回京师南京休养。谁知几个月后病情又突然恶化,不治身亡。我们前面说过了,后来有人传说,徐达是被朱元璋送去的蒸鹅害死的。徐达死后,朱元璋倒是大示恩典——追封徐达为中山王,让徐达长子徐辉祖袭爵魏国公,隆重举行葬礼。像徐达这样的功臣,以这样方式死去,是朱元璋最求之不得的结果,我们前面不是说过吗,徐达是跟着朱元璋一块起兵的儿时伙伴,是“发小”。这种有面子的死法,既保全了自幼的伙伴,又消除了一个掌握兵权的功臣。

那么朱棣对这件事会怎么看呢?

对于徐达的死,朱棣应该是亦悲亦喜。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徐达是他的老丈人,与他本来是有翁婿之情的。徐王妃与朱棣感情很好,她有丧父之痛,朱棣也难免会陪着伤感一番,这是一悲。但是徐达生前是主持北方军务的主帅,他死了以后,再也不会有一个像他那样德高望重、众望所归的军事统帅了。朱棣作为北方三个主要藩王之一,就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逐渐发展势力,掌控军权,这是一喜。而这对于朱棣来说,才是最为重要的。我们前面说过,朱棣为了自己的地位,就连亲生母亲都可以不公开承认,何况徐达只是个老丈人。自古以来,帝王勋贵之家,争权夺利,亲情也只好让位给权力了。

再说姚广孝到了北平以后,表面上是个替朱棣颂经、为马皇后荐福的高僧,其实他从这时起,就成了朱棣的头号军师。他们不是要密谋夺位吗?那么头等大事就是抓军权。要抓军权,首先就要从北方军卫里的军官入手。姚广孝不同于那些不问世俗之事的高僧,他是讲世用的,所以出入于军卫的将士中,时间久了,人们也习以为常,而且将士们对这位高僧也十分崇敬,慢慢也就没有人觉得与一个和尚来往有什么不合适了。

不过这个时候朱棣还不能代替功臣,他要想抓到军权,还只能先去结交北方军卫中的将士,等待时机。他在这方面做得很是聪明。

有一天,朱棣在王府中得到传报,大将军蓝玉前来拜访。蓝玉是一个十分骄横的功臣,当时正在主持北方军务,他的军队就驻扎在北平附近。可是那时朱棣跟他素无往来,他亲自登门到底所为何事呢?原来蓝玉率师北征,俘获了一些名马,特意选了一些来送给朱棣,目的也是为了结交朱棣。朱棣是以勇武著称的藩王,当然喜欢好马,心里很垂涎,可是这一回,他却很严肃地对蓝玉说:“这些名马,尚未进献给朝廷,我便接受了下来,这不是让我对父皇不敬不孝吗?”于是便一口拒绝了蓝玉。可是当他听说济南卫指挥佥事李彬,出征勇敢多谋,立下擒获之功的时候,就连忙将李彬请到燕王府来,待之优渥,格外亲近。

朱棣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这里面的道理其实很简单。对于那些朱元璋一心想除掉的功臣宿将,朱棣绝不能表示出一点过分的交往,甚至有意疏远。因为他知道,那些功臣不仅不可能为己所用,结交他们,反而会引起朱元璋猜忌,这就叫做有害而无利。但这些青年将领就不同了,他们有才华,求上进,可是由于没有老本,需要靠人提拔才能够有所发展,因此如果能笼络他们成为自己的心腹,将来必然能够派上用场。

没过多长时间,朱棣的这番良苦用心还真就派上了用场。

相关参考

高僧道衍 揭秘助朱棣夺嫡成就大业的第一功臣

朱棣不甘心在北平做燕王,和几个兄弟觊觎着皇储的位置。正在这时候,发生了一件大事,让他遇上一个人,更激发了他夺嫡之心。那么究竟是什么大事呢?又是哪位贵人助他一臂之力呢?洪武十五年,也就是公元1382年,农历...

宋真宗去了一趟泰山,后世帝王再也不敢搞封禅祭祀了

本文约4300字|阅读时间大约9分钟1.现在看来,宋真宗赵恒真的是「”天选之子”。为什么呢?作为宋太宗的第三子是没机会即皇位的。但他大哥疯了,二哥暴死,太宗逼死弟,侄,留下的皇位只能传给他了。就是如此

王维终生不给妻子写诗是因为喜欢上男人?

...琴棋书画诗,样样精通,而且仪表堂堂,玉树临风。可以想见,这样一个好男人,在三十一岁,妻子去世后,找上门说亲的人,一定踏破了门槛,然而他竟终身未续娶。看看他的好友——大诗人崔颢吧,不断地换老婆,《新唐书...

王维终生不给妻子写诗是因为喜欢上男人?

...琴棋书画诗,样样精通,而且仪表堂堂,玉树临风。可以想见,这样一个好男人,在三十一岁,妻子去世后,找上门说亲的人,一定踏破了门槛,然而他竟终身未续娶。看看他的好友——大诗人崔颢吧,不断地换老婆,《新唐书...

一代枭雄曹操40岁以后,为何再也不敢去见汉献帝?

一代枭雄曹操40岁以后,为何再也不敢去见汉献帝?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曹操之所以能在三国时期建立一方霸权,成为北方的统治者,跟他"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策分不开,曹操的做法虽然令人不耻,但

"中国一代名将,死后尸首却被分葬两地,1800年后成就两个千

秦朝郡县公元前221年,始皇出,郡县行。从此开始了我们中国历史上长达两千多年的郡县制。而在中国数以千计的县城之间,也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中国的一个在历史上很是厉害的角色,死了之后,尸体和头颅却阴

越南传奇帝王18岁效仿光武帝复国,屡战屡败,最终建立最大王朝

有些人经历挫折之后再也站不起来,令人唏嘘。有些人经历磨难之后越挫越勇,最终成就霸业,令人振奋。今天我们继续讲的嘉隆大帝阮福映就是属于后者,他用自己的坚持与魄力屡战屡败,数次复兴阮氏政权,最终把握机遇创

陈胜称王前说的好听最后却对亲朋好友痛下杀手

陈胜称王以后,早已忘记了过往的誓言,但他的乡亲们却没有忘记——当年他与人做工耕地时,曾经对一起耕地的苦难兄弟许下诺言:“苟富贵,勿相忘!”在陈胜于陈县称王以后,他在阳城县的一批乡亲故旧想起了当日“富贵

诗人王维为何终身未续弦?

...琴棋书画诗,样样精通,而且仪表堂堂,玉树临风。可以想见,这样一个好男人,在三十一岁,妻子去世后,找上门说亲的人,一定踏破了门槛,然而他竟终身未续娶。看看他的好友——大诗人崔颢吧,不断地换老婆,《新唐书...

诗人王维为何终身未续弦?

...琴棋书画诗,样样精通,而且仪表堂堂,玉树临风。可以想见,这样一个好男人,在三十一岁,妻子去世后,找上门说亲的人,一定踏破了门槛,然而他竟终身未续娶。看看他的好友——大诗人崔颢吧,不断地换老婆,《新唐书...